王勳 (臺灣):修订间差异
Antigng-bot(留言 | 贡献) 小 fix |
|||
(未显示21个用户的40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王芬'''({{bd|1754年||1787年|}})<ref>《張凱惠專欄》平海大將軍王芬-族群矛盾下的犧牲者(一)[https://taronews.tw/2018/09/04/107463/] {{Wayback|url=https://taronews.tw/2018/09/04/107463/ |date=20210509195136 }}</ref>,[[清朝]][[乾隆]]年間[[臺灣漢人]]。「王芬」是清朝官方文獻中的正名<ref>國家圖書館數位典藏 / 中縣文獻(第十期) / [林爽文事件中的第二號頭目王芬之生平及史料](第93-96頁) / 作者:許雪姬[https://tm.ncl.edu.tw/article?u=022_003_00002142&fbclid=IwAR2127WXNP4YejSEeFufbjSfwXnqCYKviMwl4R1AJMjbSra9rPX-2TK1erc]</ref>。民間又稱王芬為「王勳」或「王恩」,若以闽南语發音即為「王芬」。王芬歿後,台灣民間以「王芬大哥」、「王芬將軍」、「王恩公」等名稱來祭祀其英靈,後來尊稱為「王勳千歲」<ref>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鹿港福靈宮[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3285] {{Wayback|url=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3285 |date=20160307114207 }}</ref>。王芬的父親王丁是泉州晉江人,在林建隆教授所寫的「刺桐花之戰」提到王芬的母親陳月雲為帕瀑拉族人。<ref>{{Cite web |url=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3285 |title=鹿港福靈宮歷史記載 |accessdate=2015-11-04 |archive-date=2016-03-0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7114207/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3285 |dead-url=no }}</ref>王芬出生於蔴園車埔(今[[臺中市]][[沙鹿區]]福興里),曾經打擊盜匪在公山口(今[[弘光科技大學]]),因圍剿盜匪而被鄉親所敬重。<ref>王勳千歲-福興宮[http://tw.myblog.yahoo.com/jw!ZmKRQBaRRUFECuURU3OS/article?mid=4797&prev=4805&next=4796]{{dead link|date=2018年3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
|||
<!-- 注释出:[[File:王勳.jpg|frame|right|王勳]] --> |
<!-- 注释出:[[File:王勳.jpg|frame|right|王勳]] --> |
||
[[File:龍井福興公廟王勳神像.jpg|thumb|龍井福興公廟王勳神像|链接=Special:FilePath/龍井福興公廟王勳神像.jpg]] |
|||
==幼年== |
==幼年== |
||
父親送他入塾讀書,由於聰慧過人,常受老師的讚美,也博得塾師的特別偏愛,平日嬉戲常仿學大人武術,並喜研究兵書,竟至廢寢忘食,如此對於兵術極有心得,就此奠定了他後愛好武功、武術及任俠好義的基礎。塾師經常訓勉他立志報國,鄰里武林前輩授以百般武藝。 |
父親送他入塾讀書,由於聰慧過人,常受老師的讚美,也博得塾師的特別偏愛,平日嬉戲常仿學大人武術,並喜研究兵書,竟至廢寢忘食,如此對於兵術極有心得,就此奠定了他日後愛好武功、武術及任俠好義的基礎。塾師經常訓勉他立志報國,鄰里武林前輩授以百般武藝。 |
||
==平定地方匪徒== |
==平定地方匪徒== |
||
十七歲的王芬(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為人慷慨尚義、濟弱扶傾,在鹿港拜少林五祖傳人洪德謙學藝,經常出面排解漳泉朋友的糾紛;二十歲餘,被鹿仔港泉郊首富林振嵩延攬為武術總教頭(鹿港八郊總教頭)<ref name="#1">《張凱惠專欄》平海大將軍王芬-泉州晉江是原罪?(三)[https://taronews.tw/2018/09/21/127470/] {{Wayback|url=https://taronews.tw/2018/09/21/127470/ |date=20210420185658 }}</ref>,保護鹿港商人利益與地方安寧。《沙鹿鎮志》是這麼形容王芬:「頭如斗大、身高七尺、孔武有力,揮舞百二十斤大刀,鄉里異之。」其魁武強壯的體魄,可以一敵百,總讓敵人聞風喪膽,素為沿海盜匪所畏懼。從這些經歷,不難感受到王芬強烈散發著「保鄉衛民捨我其誰」的英雄氣概,他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與土地的聯結是如此緊密與深厚。。王芬為人忠義、剛正勇敢,為朋友兩肋插刀,武藝高強。 |
|||
⚫ | |||
王芬在「麻園車埔」出生,於水澤地「過洋仔」成長,北勢溪自 800 公尺陡降穿流其間,紅土坡上種著一片相思林,王芬曾以砍相思木燒炭維生,後來駕牛車幫人搬貨物,往來牛罵街、沙鹿街、大肚街以及沿海的五汊港、塗葛堀港和鹿仔港等繁華的商業街,少年英雄的他,曾號召麻園鄉勇上大肚山清剿搶劫商旅的土匪窩,大大保障往來商旅和地方鄉親的生命財產安全。 |
|||
⚫ | |||
⚫ | |||
⚫ | |||
==抗清== |
==抗清== |
||
受[[林爽文]]所邀,受封成為'''平海大將軍'''。卅三歲的王芬與三十歲的林爽文,於1787年(乾隆五十一年)的中秋夜,召集眾兄弟加入嚴煙所傳的洪門。大夥推舉林爽文為大哥,王芬則擔任大肚山台地八卦會堂主,同年十一月底眾人舉反清之旗,攻下彰化縣城。根據清朝文獻官方紀錄林爽文口供:「我年三十二歲,乾隆三十八年,隨父母來到臺灣,趕車度日。時常聽見說,漳、泉兩府,設有天地會,邀集多人,立誓結盟,患難相救。我同林泮、林水返、林領、何有志、張回、王芬、陳奉先、林里生等,平日意氣相投,遂於乾隆五十一年八月內,拜盟起會。」<ref name="#1"/> |
|||
⚫ | |||
⚫ | |||
⚫ | |||
⚫ | |||
立祀的廟宇有三間 |
|||
*[[鹿港福靈宮]]---彰化縣鹿港鎮順興里復興路465號之1 |
|||
王芬(王勳)將軍傳奇 |
|||
*[[沙鹿]][[蔴園福興宮|福興宮]]---台中縣沙鹿鎮福興里福嘉巷8號 |
|||
⚫ | |||
王貌巍峨垂千歲 勳功浩蕩鎮四方 |
|||
福庇群黎漢幟高飄天地會 靈昭蓋世清廷驚震帝王心 |
|||
福國衛民滴血盟心光漢族 靈威浩氣揮刀矢志復神州 |
|||
一、鹿港各寺廟均與大陸地區有淵源,然而在福靈宮所祭祀的主神『王芬大哥』卻是獨一無二的。福靈宮是緣於天地會林爽文反清起義事件主謀之一的王芬庇祐鄉里而建廟的。『王芬大哥』亦因其靈感,協助平定地方陰靈作亂,而由寶成國際集團分靈到福興工業區總公司內奉祀。另外在台中縣沙鹿鎮福興里的「福興宮」與鹿港的「福靈宮」一樣,也是以王芬為主神來祭祀,標榜洪門天地會九龍山「反清獨台」的林爽文起義事件。王芬之事蹟對於激勵民族精神,具有特殊的意義。 |
|||
二、王芬所生的時代屬於明清交替之期,中國有很多地下組織伺機反清復明,如洪門、三合會、小刀會及八卦會等。乾隆四十八年(西元一七八三年),漳州人嚴煙來台傳天地會,王芬加入該會而結識林爽文,後來成為八卦會堂主,大家尊稱其為「王芬大哥」。 |
|||
天地會創始人鄭成功(國姓爺)在台灣首先成立「金台山」,參加的皆是他的手下將士,以光復明室為職志。鄭成功死後,天地會橫渡台灣海峽至大陸,傳及大江南北。台灣清朝期間有朱一貴在康熙六十年起義,七日即佔領全台灣,就是藉著洪門天地會的力量。戴春潮、林爽文等武裝反清組織以及國父孫中山的革命團體也是洪門的組織。在滿清刻意的打壓下,台灣民間對天地會仍然持續暗地崇拜而傳承下來。 |
|||
三、乾隆五十一年(西元一七八六年)黨眾擁林爽文為盟主,封王芬為平海大將軍,其餘黨眾也各有授職,率領天地會帶頭起義。遵故明,建元「順天」,以原彰化縣署為「盟主府」 。清廷大為震驚,隨即調派各路兵將渡海來台平亂,此係清朝治台期間最大規模的一次民族革命。此次起義事件固以林爽文為核心,然而勢力足以與其分庭抗禮的,唯有前述受封為「平海大將軍」的王芬。從當時官方記載(見鹿港福靈宮沿革,由紀銘富參考各史料所書),研判舉事之初就以林、王二人為首,所以清廷認為此二人是「此案首惡渠魁」。林爽文與清廷周旋前後三年,始被擒獲,事蹟膾炙人口。而泉州籍的王芬卻不見容於同為泉籍及粵籍的「義民」,遭到排擠而返回麻園繼續奮鬥,於舉事才二月有餘即被「義民」紀春、蔡運世密報清廷其藏匿地點,清廷派重兵大舉圍捕,王勳誓死抵抗。乾隆五十二年元月十七日,於牛罵頭(今清水)觀音廟北方、虎頭山麓,終寡不敵眾,眼見大勢已去,就地自刎,壯烈成仁,年僅三十八歲。 |
|||
因朝廷用意在招降王芬,無意取其性命,故首級送至京城由當朝確認,未再刁難其首級,即發還於鹿港。民間曾傳說乾隆皇帝見了王芬首級後而說出:「王芬大哥啊,我只是要為國招才,而不是要取你性命。」等相當感慨的話。而清廷也在平定整個起義事件後,因感媽祖庇祐順利平亂,於乾隆五十三年(西元一七八八年)由官方派大學士福康安在原鹿港天后宮附近另外再建立一間「敕建天后宮(新祖宮)」作為紀念,有興趣深入研究者可去該廟參閱建廟碑記。 |
|||
四、鹿港福靈宮建廟緣由:茲簡單介紹王芬生平及與鹿港之淵源。王芬字溫,原籍福建泉州,其先世來台,由鹿港登陸後定居大肚山麓。乾隆十九年(西元一七五四年)王芬生於麻園車埔(現今沙鹿鎮福興里)。幼時曾認鹿港媽祖當契母。年少好武術,喜歡為地方打抱不平,乾隆三十六年(西元一七七一年)到鹿港拜少林五祖傳人洪德謙正式學武。因其生而魁偉,身高七尺,頭大如斗、臂力驚人,能拿百二十斤大刀,加上博學多聞,待人誠懇,有燕趙之風,結交三教九流頗廣,處理地方事務相當公正。 |
|||
因昔日彰化、鹿港地區時聞漳州、泉州兩派人馬,常起爭端,時有械鬥,派系色彩嚴明;林姓多為漳州人士,王姓則泉州人士居多。泉州人大多定居於鹿港地區,因此王芬學武後,留在鹿港發展,因其武藝高強,除被禮聘為鹿港八郊會館總教頭之職,幫助泉州人保護八郊,也協助地方驅逐過大肚山上的盜匪及平定澎湖海賊。故遭受盜賊侵犯時,鹿港均未陷殺戮。後來跟隨林爽文起事,王芬受奸民所騙,遭孤立,後來轉戰至清水繼續抵抗清兵,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後為表達忠義志節,不忍偷生,於清廷重兵圍伺下舉刀自刎。 |
|||
民間相傳其靈氣分三股氣脈,朝向三方(台北五指山、出生地清水、發跡地鹿港)奔去,後幻化成小龍,得道升天領旨,受玉帝敕封為「王府千歲」。鹿港仕紳等因崇其志節,感其英烈,且曾有恩於鹿港,故於乾隆五十三年(西元一七八八年),將其首級安葬於鹿港崙仔頂,在其墓地建廟奉祀,初稱為「王芬大哥塚」,又稱 「王芬大哥廟」;後擴建改為「福靈宮」,尊稱為「王恩公」或「王芬大哥」。「王恩公」也時顯英靈,庇佑鄉里,民間傳說頗多,讀者若有空可前往該地,多聽一些地方耆老說典故,會更詳細了解。 後來該廟年久失修,殘破不堪。於民國六十年十一月,當地居民 紀李招治 女士(曾任鹿港鎮鎮民代表)與地方仕紳等多人,感念王芬大哥忠貞,為地方福祉壯烈犧牲之事蹟,自動發起修繕廟邸,假當地駐軍之力為其整理環境,使廟貌煥然一新。整修期間,掘出王芬的頭骨並整合迎回埋於牛罵頭(今清水鎮)的身軀,亦發掘了若干乾隆時期具歷史意義之古物,均由鹿港福靈宮保存。而王芬當時所使用之大刀據查曾由新竹味全黃氏家族保存,清水福興宮及鹿港福靈宮的大刀均為後來仿製。聽說由於崙仔頂舊廟頭骨所在地理環境佳,磁場感應良好,掘出頭骨處,夜間更常有靈光出現巡守地方、保護百姓安寧,祛除鬼魅及瘟疫。各種感應,使信眾參拜踴躍,堂前往來不絕;可惜當時廟方似乎並未將各種神蹟詳細記載,用文字傳承後世。 |
|||
民國七十五年韋恩颱風來襲,由濁水溪入侵,台灣中部地區受重創。福靈宮逢此天災地變、廟容嚴重受損,慘不堪言,為使『平海大將軍-王芬大哥』之文物事蹟,得一處所繼續傳承。復經 紀李招治 女士再次與地方仕紳等多人,集資重建閩南式建築之宮廟。但是因逢景氣蕭條、加上歷史記載不詳,使得鎮民對王恩公之傳說褒貶不一,因而集資不易,重建工程復建復停,迄今尚無法完工。雖然目前該廟前面原有之崙仔頂公墓早已遷塚,改建為兒童公園、環保公園及運動場、生態公園、勞工學苑,環境寬廣相當清爽,已無昔日陰森肅殺狀況,遊客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卻很少有人去注意默默一旁的福靈宮。該廟雖佔地理之便,在未刻意宣導其靈感神威下,光從外觀看,難以吸引大家的眼光,顯得相當沉寂,似乎缺少閤港大廟所應有之氣勢。 |
|||
五、未來歷史地位的定位 抗清名人王芬大哥是清治時期台灣的歷史人物,與鹿港發展歷史息息相關。從原住民到荷蘭人、明朝鄭成功、清朝、日本政府、國民政府數百年之間,綜觀台灣族群間的流血衝突,有發生在漢人、原住民之間的,亦有發生在同為漢人的閩、客移民之間的,甚至也有發生在同族異姓之間的。此外,激烈對立者,還有清朝政府與台灣百姓,日本人與台灣人等。他們不免因立場與史觀的差異,而形成對歷史人物的不同評價。 根據王緒侯先生整理的「王勳大哥傳」(清水地區的人將王芬稱做王勳,但本文以鹿港稱呼習性仍稱為王芬),則把反清前輩人物林爽文當作革命軍元帥,手下先鋒王勳是一位忠義的奇男子,慷慨殉難後仍舊得到人民的敬仰,於清水成仁之地設祠奉祀,尊之為「福興公」,並傳述其時有顯靈佑民事蹟……該書的民間地方傳說可能有其偏離史實的一面,可是有時其情節的安排蘊含著頗富哲理的美學思維與勸善懲惡的教育意義,有興趣深入探討的讀者可以參閱該書。 |
|||
探討中國歷史,每個朝代的交替,向來是由所謂的「叛亂團體」來起事,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很多革命失敗者,如荊軻刺秦、林爽文與王芬的起義、黃花崗起義、霧社事件、美麗島及二二八活動等,這些故事都讓人歌頌。有些是由各朝代政府所主導追祀的,有些是民間所發起的,而民間信仰往往以其極強的包容性兼容並蓄,其中的恩怨傳說往往會隨著時間逐漸消弭,但歷史記載卻是永遠不能抹滅的。 以不同角度觀之,抗清英雄如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抗日英雄如**事件烈士,均為抵抗異族統治,卻是當時所謂的叛亂團體,由於後來的政府革命成功,才有機會特別追思這些前朝的受難者。其實在台灣還有很多為鄉土、種族犧牲的歷史人物卻未受到重視,因此王芬大哥是民族英雄或者是賊寇的認定需要仔細探討,其他台灣移民社會許多種族的恩怨情仇,也是值得深入去了解。 我們若能認清王芬大哥地方傳說的本質,進一步追究其與林爽文共同起義事件的真實性,認真體悟其對民族生命尊重之心,也可由其得道升天變神後的神蹟傳說,仔細觀察其對鄉土的關愛之情。目前鹿港已是古蹟重鎮,有必要結合歷史記載,整理出一些鄉土典故,在多元的地方傳說中,不管是歷史地位或是宗教道統,均可以帶給我們一些些的啟示,王芬大哥之志節英烈及有恩於鹿港的故事應該可以作為後代道德教育與鄉土教學的絕佳素材。 |
|||
⚫ | |||
==亡後== |
==亡後== |
||
清兵將首級送至清廷,想要得獲的獎賞,然清廷大怒並謂:「國家要勸他護國,今送頭來有違原意」,反將主使之將軍加以治罪,並將王氏首級送返鹿港厚葬。時年 |
清兵將王芬首級送至清廷,想要得獲的獎賞,然清廷大怒並謂:「國家要勸他護國,今送頭來有違原意」,反將主使之將軍加以治罪,並將王氏首級送返鹿港厚葬。時年34歲。<ref name="#2"/> |
||
==紀念== |
==紀念== |
||
嗣後傳說王 |
嗣後傳說王芬將軍威靈顯赫,庇佑地方百姓的故事,時有所聞。地方人士為感謝他生前的大恩大德,乃在清同治甲戌年間擴大建廟奉祀,來叩謝此恩此德。<ref name="#2"/> |
||
[[File:龍井福興公廟.jpg|thumb|龍井福興公廟]] |
|||
廟有下列 |
廟有下列:<ref> [http://tw.myblog.yahoo.com/jw!75.7ozaURkbl8QP6lSRB/article?mid=535&sc=1#916]{{dead link|date=2018年3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
||
第59行: | 第38行: | ||
今台中市清水區王府千歲(被捕地)……台中市清水區鰲峰山,清水鬼洞前之石埠旁 |
今台中市清水區王府千歲(被捕地)……台中市清水區鰲峰山,清水鬼洞前之石埠旁 |
||
今彰化縣鹿港鎮福靈宮- |
今彰化縣鹿港鎮福靈宮 (首級與軀體骨骸合併埋葬處) - 彰化縣鹿港鎮順興里復興路465號之1 |
||
今 |
今台中市龍井區竹師路二段62巷,與南岡路交岔口之福興公廟,亦為王勳千歲廟 |
||
==逸事== |
==逸事== |
||
據傳,王 |
據傳,王芬將軍孔武有力,能揮動一百二十斤大刀。<ref>沙鹿福興宮 王勳 起義抗侮/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feb/20/today-so4.htm ] {{Wayback|url=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feb/20/today-so4.htm |date=20131103055400 }}</ref> |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
第77行: | 第56行: | ||
[[Category:台灣清治時期人物]] |
[[Category:台灣清治時期人物]] |
||
[[Category: |
[[Category:閩南裔臺灣人|王]] |
||
[[Category: |
[[Category:沙鹿區人]] |
||
[[Category: |
[[Category:清朝被處決者]] |
||
[[Category:臺灣人物神]] |
|||
[[Category:林爽文事件人物]] |
|||
[[Category:台灣民間信仰| ]] |
2024年8月17日 (六) 06:06的最新版本
王芬(1754年—1787年)[1],清朝乾隆年間臺灣漢人。「王芬」是清朝官方文獻中的正名[2]。民間又稱王芬為「王勳」或「王恩」,若以闽南语發音即為「王芬」。王芬歿後,台灣民間以「王芬大哥」、「王芬將軍」、「王恩公」等名稱來祭祀其英靈,後來尊稱為「王勳千歲」[3]。王芬的父親王丁是泉州晉江人,在林建隆教授所寫的「刺桐花之戰」提到王芬的母親陳月雲為帕瀑拉族人。[4]王芬出生於蔴園車埔(今臺中市沙鹿區福興里),曾經打擊盜匪在公山口(今弘光科技大學),因圍剿盜匪而被鄉親所敬重。[5]
幼年
[编辑]父親送他入塾讀書,由於聰慧過人,常受老師的讚美,也博得塾師的特別偏愛,平日嬉戲常仿學大人武術,並喜研究兵書,竟至廢寢忘食,如此對於兵術極有心得,就此奠定了他日後愛好武功、武術及任俠好義的基礎。塾師經常訓勉他立志報國,鄰里武林前輩授以百般武藝。
平定地方匪徒
[编辑]十七歲的王芬(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為人慷慨尚義、濟弱扶傾,在鹿港拜少林五祖傳人洪德謙學藝,經常出面排解漳泉朋友的糾紛;二十歲餘,被鹿仔港泉郊首富林振嵩延攬為武術總教頭(鹿港八郊總教頭)[6],保護鹿港商人利益與地方安寧。《沙鹿鎮志》是這麼形容王芬:「頭如斗大、身高七尺、孔武有力,揮舞百二十斤大刀,鄉里異之。」其魁武強壯的體魄,可以一敵百,總讓敵人聞風喪膽,素為沿海盜匪所畏懼。從這些經歷,不難感受到王芬強烈散發著「保鄉衛民捨我其誰」的英雄氣概,他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與土地的聯結是如此緊密與深厚。。王芬為人忠義、剛正勇敢,為朋友兩肋插刀,武藝高強。
王芬在「麻園車埔」出生,於水澤地「過洋仔」成長,北勢溪自 800 公尺陡降穿流其間,紅土坡上種著一片相思林,王芬曾以砍相思木燒炭維生,後來駕牛車幫人搬貨物,往來牛罵街、沙鹿街、大肚街以及沿海的五汊港、塗葛堀港和鹿仔港等繁華的商業街,少年英雄的他,曾號召麻園鄉勇上大肚山清剿搶劫商旅的土匪窩,大大保障往來商旅和地方鄉親的生命財產安全。
村民推他為首,帶領數百精幹抵抗盜,數年來不下百回,最劇烈的一次乃由王芬掛帥,在公山口大戰匪徒,匪徒慘遭失敗,逃遁無蹤,從此土匪再也不敢有侵犯的企圖,使當地平靜了好久。 過十幾年,匪徒再犯,王芬獲知消息,手持大刀,支身策馬奔往大肚山麓,群盜見狀,均棄牛而去,此次又成一美談,當地居民以「王芬大哥」稱之。至今沙鹿地區(尤其麻園、北勢坑地方)都知道這個美名。[7]
抗清
[编辑]受林爽文所邀,受封成為平海大將軍。卅三歲的王芬與三十歲的林爽文,於1787年(乾隆五十一年)的中秋夜,召集眾兄弟加入嚴煙所傳的洪門。大夥推舉林爽文為大哥,王芬則擔任大肚山台地八卦會堂主,同年十一月底眾人舉反清之旗,攻下彰化縣城。根據清朝文獻官方紀錄林爽文口供:「我年三十二歲,乾隆三十八年,隨父母來到臺灣,趕車度日。時常聽見說,漳、泉兩府,設有天地會,邀集多人,立誓結盟,患難相救。我同林泮、林水返、林領、何有志、張回、王芬、陳奉先、林里生等,平日意氣相投,遂於乾隆五十一年八月內,拜盟起會。」[6]
在林爽文事件被平定後,王芬將軍逃往牛罵頭(今清水區),在此地遭清兵圍攻,王芬將軍見大勢已去乃仰天大呼:「天啊!為何不容我!(一說「時不予我啊!時不予我啊!」)[8] 」遭清兵押至鹿港處決。[9]
立祀的廟宇有三間
- 鹿港福靈宮---彰化縣鹿港鎮順興里復興路465號之1
- 沙鹿福興宮---台中縣沙鹿鎮福興里福嘉巷8號
- 清水永定宮---台中縣清水鎮鰲峰山虎頭崎石埠邊;農曆六月十四日為王芬的誕辰,農曆正月十七日則為王芬的忌日。
亡後
[编辑]清兵將王芬首級送至清廷,想要得獲的獎賞,然清廷大怒並謂:「國家要勸他護國,今送頭來有違原意」,反將主使之將軍加以治罪,並將王氏首級送返鹿港厚葬。時年34歲。[9]
紀念
[编辑]嗣後傳說王芬將軍威靈顯赫,庇佑地方百姓的故事,時有所聞。地方人士為感謝他生前的大恩大德,乃在清同治甲戌年間擴大建廟奉祀,來叩謝此恩此德。[9]
廟有下列:[10]
今台中市沙鹿區福興宮(將軍大刀所在)…台中市沙鹿區鎮南路福興里福嘉巷8號
今台中市清水區王府千歲(被捕地)……台中市清水區鰲峰山,清水鬼洞前之石埠旁
今彰化縣鹿港鎮福靈宮 (首級與軀體骨骸合併埋葬處) - 彰化縣鹿港鎮順興里復興路465號之1
今台中市龍井區竹師路二段62巷,與南岡路交岔口之福興公廟,亦為王勳千歲廟
逸事
[编辑]據傳,王芬將軍孔武有力,能揮動一百二十斤大刀。[11]
參考資料
[编辑]- ^ 《張凱惠專欄》平海大將軍王芬-族群矛盾下的犧牲者(一)[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國家圖書館數位典藏 / 中縣文獻(第十期) / [林爽文事件中的第二號頭目王芬之生平及史料](第93-96頁) / 作者:許雪姬[2]
- ^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鹿港福靈宮[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鹿港福靈宮歷史記載. [2015-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 ^ 王勳千歲-福興宮[4][永久失效連結]
- ^ 6.0 6.1 《張凱惠專欄》平海大將軍王芬-泉州晉江是原罪?(三)[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沙鹿福興宮 [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草莽英雄 [7][永久失效連結]
- ^ 9.0 9.1 9.2 平海大將軍 王勳 [8][永久失效連結]
- ^ [9][永久失效連結]
- ^ 沙鹿福興宮 王勳 起義抗侮/自由時報[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