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樹林十三公:修订间差异

坐标24°59′55″N 121°25′49″E / 24.998744°N 121.430143°E / 24.998744; 121.43014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Dili Shulin留言 | 贡献
Charon0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15个用户的39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coord|24.998744|121.430143|display=title}}
[[File:樹林抗日先烈十三公紀念墓園.JPG|thumb|樹林抗日先烈十三公紀念墓園]]
{{全局僻字|𫧃|⿰勿会|𣍐|⿰勿會}}
'''樹林十三公抗日事件'''是曾經發生於[[新北市]][[樹林區]]的歷史事件,屬於反抗外來統治者的英勇事件,至今在樹林區仍廣為流傳,屬最早期[[台灣抗日運動]]事件之一,為[[乙未戰爭]]的最初戰鬥。
{{CJK-New-Char|2B9C3|23350|ver=B}}
{{TW monument
|name=樹林十三公
|formername=
|image=樹林十三公.jpg
|imagename=
|othername=
|formalname=樹林抗日先烈十三公紀念墓園
|level= 直轄市市定古蹟
|class=碑碣
|time=
|location=[[新北市]][[樹林區]]樹新路與俊英街交叉口
|open=
|cost=
|website=
|reg_url=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080916000003
}}
'''樹林十三公''',是位於[[臺灣]][[新北市]][[樹林區]]的墳墓,祭祀[[乙未戰爭]]戰死的十三位抗日人士,今列為[[新北市文化資產|市定古蹟]]。


== 事件經過 ==
==歷史==
依《樹林市志》記載,1895年[[乙未戰爭|乙未抗日]],農曆六月初一,日軍沿鐵路進襲樹林地區,與抗日義勇軍在[[圳岸腳]]激戰。戰死的楊烏龍、廖井、詹東金、鍾潭、陳樟、大再金、許姑、王吉等十三人合葬在圳岸腳。相傳埋葬時,因地區屬交通要衝,還有灌溉用的大排流過,有人認為地點不理想,要將他們遷葬,但擲筊問卜是執意留下。<ref name="吳文良1" />
清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清朝]]與[[日本]]爆發[[甲午戰爭]]。隔年清朝戰敗,遂與日本簽訂清日《馬關條約》,決議將[[台灣]][[澎湖]]割讓予日本,成為其殖民地,此事引發台灣民眾強烈不滿,因而造就了西元1895年農曆六月初一日民族英雄樹林十三公抗日事件的發生。「民族英雄樹林十三公抗日事件」是樹林區百年大事,時至今日,樹林區公所每年皆在農曆六月初一日舉行祭禮,以感念十三公的壯烈犧牲。
== 紀念碑碑文 ==
(一)十三公墓


日治時期初的祭祀是訂於農曆七月十九日<ref name="1897-08-20"/>。樹林老一輩流傳「烏龍廖井詹金東,逐家毋通𣍐記十三公」,第一句話是三個人名字的組合,指楊烏龍、廖井、覃東金,三人都是樹林人士<ref name="陳文榮"/>。1896年報導11月中旬一名美少婦來此祭拜後回途就被強盜擄走,讓家人悲傷不已,記者便批評比喻祭祀的十三公香火鼎盛,但就像《[[金瓶梅]]》的應伯爵<ref name="1896-11-13"/>。次年報導此墓香火興盛程度就如[[台北霞海城隍廟]],且還傳出有人帶來的祭品被兩個烏鬼奪走的傳說<ref name="1897-02-21"/>。
甲午中日之戰,清廷割台,翌年潤五月。日人既踞台北城,月之二十一日。運糧南下謀攻新竹,我樹林義軍襲擊於埤角火車站,日軍敗去。六月一日日軍增援反撲戰於汴頭營,義軍殊死戰,終以眾寡懸殊戰死者十三人,鄉人義之,叢葬於此。內考得姓名者有楊烏龍、陳樟、廖井、鍾潭、廖金東、大再金、許姑、王吉等八人,僅知其姓者有陳某一人,另四人姓氏俱不詳。鄉人因呼之為十三公。戰後民國37年(1948)里人改修其墓,並立碑曰:「臺灣民主國先烈樹林十三公墓」,藉以緬懷諸先烈奮抗異族之壯烈,迄今四時,香火不絕;民國44年(1955)再次改修,並立碑文如下。於2008年臺北縣政府公告「樹林抗日先烈十三公紀念墓園」指定為本縣縣定古蹟。


(二)民族英雄樹林十三公抗日成仁紀念
[[File:樹林十三公.jpg|thumb|left|220px|墓碑]]
日本戰敗後,當地民眾將十三公墓舊穴改用人造石,同時建碑題曰「台灣民主國先烈樹林十三公墓」<ref name="呂置祐"/>。1953年7月13日(農曆六月初三),紀念五十八週年祭典<ref name="1953-07-10"/>。


1955年,樹林鎮長趙登計畫擴大,邀請當時鄉耆[[黃純青]]修撰碑文<ref name="呂置祐"/>。黃純青書「精神不死」四字,並有紀念碑敘述成仁就義始末<ref name="陳文榮"/>。1956年6月29日,高一.七五公尺、寬一.四二公尺的新碑破土興建,墓碑名改成「乙未抗日先烈十三公之墓」<ref name="1956-06-30"/>。一說改名原因是碑中的[[台灣民主國]]的字眼,被指為[[臺獨]]<ref name="吳文良2"/>。同年7月19日(農曆六月初一),趙登以鎮長身分主祭六十週年紀念日<ref name="1956-07-08"/>。樹林區公所民政課長李天民表示,公所每年皆在農曆六月初一舉行祭禮<ref name="張安蕎"/>。
甲午中日戰爭,乙未割台議和。台胞義不臣倭,提倡民族自決謀自主。五月初二日產生東亞第一個台灣民主國,發揚延平精神,反抗異族侵畧,誓行民族抗戰,堂堂正正宣言獨立。倭寇閒之急命海軍大將[[樺山資紀]]為台灣總督,以武力接管台灣,催促清廷即時履行割台條約。西太后畏事,以為台抗京危,急命李鴻章肖子李經方渡台提前移交台灣。五月初十日,雙方會於基隆港口舟次,[[李經方]]將台灣版圖交與樺山資紀,割台灣約履行完畢簽字為證。自此日起,明延平郡王自廈征台逐荷人光復漢土之台灣,又淪為異族殖民地矣!初六日,倭寇從鼎底溪登陸。初九日基隆失守,十五日台北城又失守。爾來倭寇據台北城,進軍南侵,沿途遭抗日軍截擊,陷於苦戰。如閏五月二十一日用火車積載軍糧,自台北經新莊向桃園,行至埤角火車站,樹林抗日義勇團率先起義阻止倭寇南侵─ 包圍車站奪其軍糧,破壞鐵路,倭寇敗走谷地,聞風響應齊起抗日。如二十一日,倭寇用小船十八隻運送軍糧,自台北出帆經新莊溯河而上,夜泊三角湧河岸。各地抗日義勇團不約而同待至天明,包圍兩岸,奪其軍糧,敵護糧隊三十九人被我殺死三十七。又如二十三日,倭寇為探軍情,自台北派騎兵一隊經板橋向三角湧行至土城,我軍執銃射之。二十一騎中彈死者十九,倭寇連戰連敗膽寒。自二十四日起停火,延至六月初一日天未明,倭寇自台北城起大隊經新莊,沿火車路線包圍樹林,到處放火,樹林村落遂化為焦土矣!當日樹林抗日義勇團先鋒隊駐在汴頭營,突遭倭寇包圍,明知寡不敵眾碩,人人戰死而失台,決不拱手而讓台。抱必死之決心,自辰至午浴血奮戰,終逐其殺生成仁馬革裹屍之十三人,同時戰死,里人收其屍卜風櫃店張厝圳右岸田頭,稿葬一穴。因稱十三公名留碑陰以上曆日從夏曆。乙酉台灣光復,戊子樹林鎮長王連喜應里人要求,改造十三公荒塚,發其墓,十三忠骨生氣凜凜,仍依舊穴,改用人造石,上建豐碑,題曰「台灣民主國先烈樹林十三公墓」。後來每年遇十三公成仁紀念日,舉行祭禮。中華民國四十四年,歲次乙未,樹林鎮長趙登,以為乙未重逢正是十三公成仁六十周年紀念,計劃擴張墓域,以利植樹建碑刻石,永垂紀念。尊余為樹林鄉耆,謂余亦曾加盟乙未抗日,囑余修撰碑文,義不容辭應之。乙未之春,晴園老人[[黃純青]],時年八十一於晴園蘭室。河南喻湘浦拜書


2008年8月中旬,北縣文化局召開古蹟審議委員會審議,將位於樹新路、俊英街口的樹林十三公為北縣第五十九處古蹟,且成為樹林市第二處古蹟<ref name="黃福其"/>。2021年9月16日,墓域遭到一名七旬的精神障礙男子破壞<ref name="張哲郢"/>。
== 相關條目 ==
{{clearleft}}
* [[清朝]]

* [[日本]]
== 參考資料 ==
* [[台灣]]
{{Wikisource|民族英雄樹林十三公抗日成仁紀念碑文}}
* [[新北市]]
{{commonscat|Shulin Thirteen Martyrs' Shrine}}
* [[樹林區]]
{{portal|臺北|宗教}}
* [[台灣抗日運動]]
{{Reflist|refs =
[[Category:1895年台灣]]
<ref name="張安蕎">{{Cite news|url=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98706|title=樹林十三公抗日先烈 121週年追思|author=張安蕎|language=zh-tw|newspaper=自由時報|date=2015-07-17|accessdate=2021-10-31|archive-date=2021-11-0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104131636/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98706|dead-url=no}}</ref>
[[Category:新北市歷史]]

[[Category:樹林區]]
<ref name="1896-11-13">{{Cite news|url=|title=酬愿遇擄|author=|language=zh-tw|newspaper=臺灣新報|date=1896-11-13|accessdate=}}</ref>
[[Category:台灣民主國]]

<ref name="1897-02-21">{{Cite news|url=|title=事鬼無補|author=|language=zh-tw|newspaper=臺灣新報|date=1897-02-21|accessdate=}}</ref>

<ref name="1897-08-20">{{Cite news|url=|title=枋橋普渡|author=|language=zh-tw|newspaper=臺灣新報|date=1897-08-20|accessdate=}}</ref>

<ref name="1953-07-10">{{Cite news|url=|title=樹林鎮定期公祭十三公|author=|language=zh-tw|newspaper=聯合報|date=1953-07-10|accessdate=}}</ref>

<ref name="1956-06-30">{{Cite news|url=|title=樹林鎮重修 革命先烈墓|author=|language=zh-tw|newspaper=聯合報|date=1956-06-30|accessdate=}}</ref>

<ref name="1956-07-08">{{Cite news|url=|title=樹林今祭 抗日英雄|author=|language=zh-tw|newspaper=臺灣新報|date=1956-07-08|accessdate=}}</ref>

<ref name="呂置祐">{{Cite news|url=|title=十三公墓抗日英魂後人緬懷追思|author=呂置祐|language=zh-tw|newspaper=中國時報|date=1999-10-26|accessdate=}}</ref>

<ref name="陳文榮">{{Cite news|url=|title=樹林市區觀光景點 |author=陳文榮|language=zh-tw|newspaper=工商時報|date=1998-02-24|accessdate=}}</ref>

<ref name="黃福其">{{Cite news|url=|title=坪林舊橋 樹林十三公 列古蹟|author=黃福其|language=zh-tw|newspaper=聯合報|date=2008-08-19|accessdate=}}</ref>

<ref name="吳文良2">{{Cite news|url=|title=十三公抗日 有人說是台獨…|author=吳文良|language=zh-tw|newspaper=聯合報|date=2006-06-27|accessdate=}}</ref>

<ref name="吳文良1">{{Cite news|url=|title=十三公抗日111年 樹林人祭拜 守墓者說先烈靈驗 常保平安、發財 厭惡賭博 沒人敢來要明牌|author=吳文良|language=zh-tw|newspaper=聯合報|date=2005-07-07|accessdate=}}</ref>

<ref name="張哲郢">{{Cite news|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15/5758610|title=砸廟毀古蹟 阿伯4天犯8起:聽到神明罵我|author=張哲郢|language=zh-tw|newspaper=聯合報|date=2021-09-20|accessdate=|archive-date=2021-11-0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106161340/https://udn.com/news/story/7315/5758610|dead-url=no}}</ref>
}}


{{台灣直轄市定古蹟}}
{{新北市文化資產}}
[[Category:乙未戰爭]]
[[Category:新北市市定古蹟]]
[[Category:台灣陰廟]]
[[Category:新北市墓葬]]
[[Category:樹林區廟宇]]
[[Category:1895年台灣建立]]
[[Category:臺灣日治時期墓葬]]

2023年12月2日 (六) 14:06的最新版本

24°59′55″N 121°25′49″E / 24.998744°N 121.430143°E / 24.998744; 121.430143

樹林十三公
位置新北市樹林區樹新路與俊英街交叉口
官方名称樹林抗日先烈十三公紀念墓園
類型登錄等級:直轄市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碑碣
詳細登錄資料

樹林十三公,是位於臺灣新北市樹林區的墳墓,祭祀乙未戰爭戰死的十三位抗日人士,今列為市定古蹟

歷史

[编辑]

依《樹林市志》記載,1895年乙未抗日,農曆六月初一,日軍沿鐵路進襲樹林地區,與抗日義勇軍在圳岸腳激戰。戰死的楊烏龍、廖井、詹東金、鍾潭、陳樟、大再金、許姑、王吉等十三人合葬在圳岸腳。相傳埋葬時,因地區屬交通要衝,還有灌溉用的大排流過,有人認為地點不理想,要將他們遷葬,但擲筊問卜是執意留下。[1]

日治時期初的祭祀是訂於農曆七月十九日[2]。樹林老一輩流傳「烏龍廖井詹金東,逐家毋通𣍐記十三公」,第一句話是三個人名字的組合,指楊烏龍、廖井、覃東金,三人都是樹林人士[3]。1896年報導11月中旬一名美少婦來此祭拜後回途就被強盜擄走,讓家人悲傷不已,記者便批評比喻祭祀的十三公香火鼎盛,但就像《金瓶梅》的應伯爵[4]。次年報導此墓香火興盛程度就如台北霞海城隍廟,且還傳出有人帶來的祭品被兩個烏鬼奪走的傳說[5]

墓碑

日本戰敗後,當地民眾將十三公墓舊穴改用人造石,同時建碑題曰「台灣民主國先烈樹林十三公墓」[6]。1953年7月13日(農曆六月初三),紀念五十八週年祭典[7]

1955年,樹林鎮長趙登計畫擴大,邀請當時鄉耆黃純青修撰碑文[6]。黃純青書「精神不死」四字,並有紀念碑敘述成仁就義始末[3]。1956年6月29日,高一.七五公尺、寬一.四二公尺的新碑破土興建,墓碑名改成「乙未抗日先烈十三公之墓」[8]。一說改名原因是碑中的台灣民主國的字眼,被指為臺獨[9]。同年7月19日(農曆六月初一),趙登以鎮長身分主祭六十週年紀念日[10]。樹林區公所民政課長李天民表示,公所每年皆在農曆六月初一舉行祭禮[11]

2008年8月中旬,北縣文化局召開古蹟審議委員會審議,將位於樹新路、俊英街口的樹林十三公為北縣第五十九處古蹟,且成為樹林市第二處古蹟[12]。2021年9月16日,墓域遭到一名七旬的精神障礙男子破壞[13]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吳文良. 十三公抗日111年 樹林人祭拜 守墓者說先烈靈驗 常保平安、發財 厭惡賭博 沒人敢來要明牌. 聯合報. 2005-07-07 (中文(臺灣)). 
  2. ^ 枋橋普渡. 臺灣新報. 1897-08-20 (中文(臺灣)). 
  3. ^ 3.0 3.1 陳文榮. 樹林市區觀光景點. 工商時報. 1998-02-24 (中文(臺灣)). 
  4. ^ 酬愿遇擄. 臺灣新報. 1896-11-13 (中文(臺灣)). 
  5. ^ 事鬼無補. 臺灣新報. 1897-02-21 (中文(臺灣)). 
  6. ^ 6.0 6.1 呂置祐. 十三公墓抗日英魂後人緬懷追思. 中國時報. 1999-10-26 (中文(臺灣)). 
  7. ^ 樹林鎮定期公祭十三公. 聯合報. 1953-07-10 (中文(臺灣)). 
  8. ^ 樹林鎮重修 革命先烈墓. 聯合報. 1956-06-30 (中文(臺灣)). 
  9. ^ 吳文良. 十三公抗日 有人說是台獨…. 聯合報. 2006-06-27 (中文(臺灣)). 
  10. ^ 樹林今祭 抗日英雄. 臺灣新報. 1956-07-08 (中文(臺灣)). 
  11. ^ 張安蕎. 樹林十三公抗日先烈 121週年追思. 自由時報. 2015-07-17 [2021-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4) (中文(臺灣)). 
  12. ^ 黃福其. 坪林舊橋 樹林十三公 列古蹟. 聯合報. 2008-08-19 (中文(臺灣)). 
  13. ^ 張哲郢. 砸廟毀古蹟 阿伯4天犯8起:聽到神明罵我. 聯合報. 2021-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