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蘭嶼:修订间差异

坐标22°03′24″N 121°31′57″E / 22.0567358°N 121.5324732°E / 22.0567358; 121.5324732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撤销111.242.180.72讨论)的版本40492856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超过100个用户的199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noteTA|G1=Unit}}
{{coord|22.0567358|121.5324732|display=title|type:isle}}
{{coord|22.0567358|121.5324732|display=title|type:isle}}
{{otheruses|subject=臺灣臺東縣島嶼地理|other=蘭嶼所屬行政區劃|蘭嶼鄉}}
{{otheruses|subject=臺灣臺東縣島嶼地理|other=蘭嶼所屬行政區劃|蘭嶼鄉}}
{{Infobox islands
{{Infobox islands
| name = 蘭嶼<br>Orchid Island
| name = 蘭嶼
| native name = 紅頭嶼/Ponso no Tao
| native name = Pongso no Tao
| native name link =
| native name link =
| sobriquet =
| sobriquet =
|image = 06.21 副總統參訪「野銀部落地下屋」 (50029231857).jpg
| image name =
| image caption =
| image size = 270px
| image caption = 蘭嶼西北角,[[蘭嶼燈塔]]位於最近處的山頂。
| image size =
| image alt =
| pushpin_map = Taiwan
| locator map =
| pushpin_map_relief = 1
| pushpin_map_caption = 蘭嶼地理位置
| locator map size =
| location = [[臺灣]]的東南方,[[綠島]]的南方的[[太平洋]]上 ; 位置 : 蘭嶼位於台東市東南方,距離滿州鄉興海漁港約90公里處的太平洋海域,航程約2.5小時,距離綠島73公里。
| map caption =
| location = [[臺灣本島]]的東南方,[[綠島]]的南方的[[太平洋]]上
| coordinates = {{coord|22.0567358|N|121.5324732|E|display=inline|type:island}}
| coordinates = {{coord|22.0567358|N|121.5324732|E|display=inline|type:island}}
| archipelago =
| archipelago =
第37行: 第37行:
| Country heading =
| Country heading =
| country = {{ROC}}
| country = {{ROC}}
| country admin divisions title 1 = 縣
| country admin divisions title 2 = 縣
| country admin divisions 1 = [[臺東縣]]
| country admin divisions 2 = [[臺東縣]]
| country admin divisions title 2 = 鄉
| country admin divisions title 3 = 鄉
| country admin divisions 2 = [[蘭嶼鄉]]
| country admin divisions 3 = [[蘭嶼鄉]]
| demonym =
| demonym =
| population = 4,935
| population = 5,255人
| population as of =
| population as of = 2023年2月
| density_km2 =
| density_km2 =
| ethnic groups = [[達悟族]]
| ethnic groups = [[達悟族]]
第49行: 第49行:
| additional info =
| additional info =
}}
}}
{{Location map
|Taiwan
|label=蘭嶼
|lat_deg=22|lat_min=2|lat_sec=24.5
|lon_deg=121|lon_min=33|lon_sec=18.5
|position=left
|width=250
|float=right
|mark=Cercle rouge 100%.svg
|marksize=20
|caption=蘭嶼的位置
}}
[[File:Botel Tobago Insel (Karte 1905).jpg|thumb|250px|20世紀初德語地圖上的「Botel Tobago Insel」。<ref>{{cite book|title=Eine Reise in das Innere der Insel Formosa|year=1905|author=Karl Theodor Stöpel}}</ref>]]


'''蘭嶼'''([[達悟語]]:{{Lang|tao|Ponso no Tao}}),位於[[臺灣本島]]東南方外海上,行政區劃上為臺灣[[臺東縣]][[蘭嶼鄉]]所管轄,四面環海,因其島上獨有的[[達悟族]]地土風俗與自然景點,遠近馳名。
'''蘭嶼'''({{lang-tao|Pongso no Tao}}),旧称'''红头屿''',位於[[臺灣]]東南方外海上,行政區劃上為[[臺東縣]][[蘭嶼鄉]]所管轄,四面環海,因其島上獨有的[[達悟族]]地土風俗與自然景點,遠近馳名。「蘭嶼聚落與自然景觀」為文化部遴選之[[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ref>{{Cite web|title=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官網|url=https://twh.boch.gov.tw/taiwan/intro.aspx?id=11&lang=zh_tw|access-date=2023-04-13|archive-date=2022-06-2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627211641/https://twh.boch.gov.tw/taiwan/intro.aspx?id=11&lang=zh_tw|dead-url=no}}</ref>


== 名稱 ==
== 名稱 ==
[[File:Botel Tobago Insel (Karte 1905).jpg|thumb|20世紀初德語地圖上的「Botel Tobago Insel」。<ref name=":0">{{cite book|title=Eine Reise in das Innere der Insel Formosa|year=1905|author=Karl Theodor Stöpel}}</ref>]]
蘭嶼最早的名稱為[[達悟語]]「''{{Lang|tao|Ponso no Tao}}''」意思是「人之島」。漢人最早以[[閩南語]]音譯'''紅頭嶼'''([[白话字]]:{{Unicode|Âng-thâu-sū}})或'''紅豆嶼'''(白话字:{{Unicode|Âng-tāu-sū}}),[[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以後固定紅頭嶼之名。1947年因島上盛產[[蝴蝶蘭]]而改名。西方國家早年稱蘭嶼為「''{{Lang|en|Botel Tobago}}''」(譯為-{煙草島}-)。目前有些英文網站與電子地圖稱它為 「''{{Lang|en|Koto island}}''」(源自Kōtō,『紅頭』的日語音)或是「''{{Lang|en|Orchid Island}}''」(意為蘭花之島,此即蘭嶼的意譯)。
蘭嶼最早的名稱為[[達悟語]]「''{{Lang|tao|Pongso no Tao}}''」,意思是「人之島」。漢人最早以[[台語]]音譯紅頭嶼([[白话字]]:{{Unicode|Âng-thâu-sū}})或紅豆嶼(白話字:{{Unicode|Âng-tāu-sū}})「紅頭嶼」一詞最早出現在康熙末年巡臺御黃叔璥所著之臺海使槎錄的「赤崁筆記」和「番俗六考」中,[[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以後固定紅頭嶼({{jpn|j=紅頭嶼|hg=こうとうしょ|rm=Kōtō sho|f=y}})之名。<ref name="楊政賢">{{Cite news|author=楊政賢|title=「蘭嶼」地名與「雅美族」族稱的由來|url=https://beta.nmp.gov.tw/enews/no225/page_02.html|newspaper=史前館電子報|language=zh-tw|date=2012-04-15|access-date=2022-08-17|dead-url=no|archive-date=2022-08-1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817120515/https://beta.nmp.gov.tw/enews/no225/page_02.html}}</ref>

戰後初期,約1947年,由於紅頭嶼易引人聯想到紅蟲毒害,在當地鄉公所職員反映名稱不雅後,查訪的縣府職員[[黃厚源]]遂以當地[[桃紅蝴蝶蘭|特有的五葉蝴蝶蘭]]改名為蘭嶼,簽報縣長同意,再獲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定案<ref name="曹俊漢">{{Cite news|url=|title=黃厚源獨力實現艱鉅「史」命 自費出版地理教學書刊|author=曹俊漢|language=zh-tw|newspaper=中國時報|date=2001-03-16|accessdate=}}</ref><ref name="楊政賢"/>。

西方國家早年稱蘭嶼為「''{{Lang|en|Botel Tobago}}''」(譯為-{煙草島}-)。目前有些英文網站與電子地圖稱它為 「''{{Lang|en|Koto island}}''」(源自日語)或是「''{{Lang|en|Orchid Island}}''」(意為蘭花之島,此即蘭嶼的意譯)。

另外[[阿美族]]人稱蘭嶼為Futud,[[撒奇萊雅族]]人叫它做Butud,[[卑南族]]人稱它做Butul<ref>{{cite book|authors=馬耀‧基朗、林志興、希南・巴娜妲燕|translator=文魯彬|year=2021|title=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2):阿美族、卑南族、達悟族|publisher=新自然主義}}</ref>或Butrulr,而[[布農族]]人則稱之為Pangkalkalan。

== 歷史 ==
1000年前,[[夏本·畢督利嫩]]等40名達悟族人從蘭嶼來到菲律賓[[巴丹島]],因與當地住民發生衝突最後喪生Sabtang島。

1644年,[[荷蘭人]]派兵登陸蘭嶼探勘。

1645年,荷蘭人二度派兵登陸蘭嶼探勘。

1720年代(清朝[[康熙|康]]、[[雍正|雍]]時期)成書的《[[臺海使槎錄]]》(作者[[黃叔璥]])赤嵌筆談卷一中已有「沙馬磯頭之南,行四更至紅頭嶼,皆生番聚處,不入版圖」的記錄,顯示1720年代清人已得知紅頭嶼,但尚未收入清帝國版圖。在卷七中則有對島上原住民的介紹,「紅頭嶼番在南路山後;由沙馬磯放洋,東行二更至[[雞心嶼]],又二更至紅頭嶼。小山孤立海中,山內四圍平曠,傍岸皆礁,大船不能泊,每用小艇以渡。山無草木,番以石為屋,卑隘不堪起立。產金,番無鐵,以金為鏢鏃、槍舌。昔年臺人利其金,私與貿易;因言語不諳,臺人殺番奪金。後復邀瑯嶠番同往,紅頭嶼番盡殺之;今則無人敢至其地矣。」顯示最晚至康熙末年,已有在臺漢人與達悟族人貿易,並發生糾紛殺人事件,引起達悟族反撲殺漢人,導致漢人不敢前往。

1877年(清[[光緒]]三年),恆春知縣[[周有基]]單方面宣布將紅頭嶼(蘭嶼)併入清帝國版圖,隸屬[[恆春縣]]<ref>《蘭嶼入我版圖之沿革》,林熊祥,1958年,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印行</ref>。

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4月,《[[馬關條約]]》簽訂,內容規定蘭嶼隸於日本。8月,日本與統治[[菲律賓]]的西班牙(波旁復辟時期)兩帝國對[[巴士海峽]]協議版圖界線。以通過可以航行之海面中央之緯度的平行線,為臺灣、菲律賓之版圖境界線。{{r|地|page=541}}

1897年(明治三十年)3月15日,日本拓殖大臣以陸軍步兵少佐[[菊池主殿]]為監督,率文武官僚數十人,上島「撫慰土番」,踏察實境。由於該島位置在巴士海峽與西班牙國領接壤,因此此舉確認紅頭嶼為日本領土。{{r|地|page=503}}殖民政府禁止一般人進入紅頭嶼內開發,並設立研究區。

[[File:Scholars with police officers and tribal people before the police office of Ponso No Tau.jpg|thumb|250px|人類學者[[宮本延人]](前列左端)與[[移川子之藏]](前排右[[和服]]者)、[[鹿野忠雄]]、[[馬淵東一]]等人。紅頭嶼警察署前。1929年]]
1897年,日本人[[鳥居龍藏]]第一次入內探勘,稱居民「''yami''」(雅美),這是達悟族以前被稱為雅美族的由來。

1903年,美國班傑明號船隻遇颶風漂流到蘭嶼,雙方起了誤會而發生衝突。後來[[臺灣總督府]]在蘭嶼設立駐在所,此為國家體制機構進入蘭嶼之始。

1923年,在紅頭設立蕃童教育所(今[[蘭嶼國小]])。

1932年,在東清設立蕃童教育所(今[[東清國小]])。

1940年,臺灣總督府強行徵調雅美族人修建紅頭嶼測候所(今[[蘭嶼氣象站]]),於1941年竣工。

194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紅頭村成立蘭嶼地區警備指揮部,簡稱「蘭指部」。

1958年,[[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成立蘭嶼農場,為安置軍中過剩人力。徵收33筆計240.19公頃土地,佔蘭嶼約三成的土地。蘭嶼農場為統稱,其下分為定嶼、椰油、榮民、翠微、中興、復興、龍門、介壽、天山等農場、新莊、或新村,收容榮民、一般重刑犯。<ref name="#1">《放逐孤島的他者:蘭嶼、農場、管訓隊與外省勞兵的生命史》,夏黎明等,2007年,臺東:臺東縣政府</ref>這十個「管訓農場」收「有案榮民」;次年還由[[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職業訓練總隊代管,收一般重刑犯。也就是說,這些佔地廣大的「農場」,其中關的「隊員」都是在台灣本島遭判重刑的犯人,而被稱做「場員」的管理者是有案在身的退伍軍人—這些「勵德班」裡全都是被強制勞動監禁的。這樣的凶惡之徒一度高達數千人,比島上的達悟人還多。他們常在晚上跑出來,到部落裡面隨意搶奪百姓的東西。場方又帶來一堆黃牛來放養,常常散落到達悟人的水芋田踐踏農作物,到蕃薯田吃地瓜葉等。雖然日日都有達悟人去軍方的蘭嶼警備指揮部申訴,但軍方置之不理。
<ref><達悟之父--紀守常影像集> 席萳•嘉斐弄編著, 台北市:南天, 2010</ref><ref><蘭嶼之父--紀守常神父>,Syaman Macinanao, 台東縣:蘭嶼天主教文化研究發展協會, 2004</ref><ref><憶達悟之父紀守常 蘭嶼女子出書> 自由電子報</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seewant.org/?article=read&articleid=1001602 |title=不死守常規—紀守常神父 <下> |accessdate=2017-11-12 |archive-date=2017-03-2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325024246/http://www.seewant.org/?article=read&articleid=1001602 |dead-url=no }}</ref>

1960年,漁人、紅頭村興建示範住宅十棟。

1967年,蘭嶼撤除山地管制,正式對外開放。

[[File:Lanyu Storage Site building front.jpg|thumb|原能會在蘭嶼東南隅設置核廢料貯存場。]]
1974年,[[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原能會)展開「蘭嶼計劃」,計畫於蘭嶼隆民地區設立核廢場。

1981年,[[蘭嶼貯存場]]於1981年成立之後,<ref>{{cite web|author1=謝來光|title=近代歷史沿革|url=https://www.taofoundation.org.tw/story/history|publisher=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accessdate=2015-10-2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821142132/https://www.taofoundation.org.tw/story/history|archive-date=2016-08-21|dead-url=yes}}</ref>早期係由原能會之放射性待處理物料管理處經營管理,惟於1990年7月[[臺灣電力公司]]依據[[行政院]]頒布之「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方針」接管該場之經營,原能會則負責安全監督工作<ref>{{Cite web |url=http://www.aec.gov.tw/%E6%A0%B8%E7%89%A9%E6%96%99%E7%AE%A1%E5%88%B6/%E8%98%AD%E5%B6%BC%E8%B2%AF%E5%AD%98%E5%A0%B4%E5%AE%89%E5%85%A8%E7%AE%A1%E5%88%B6%E8%AA%AA%E6%98%8E--6_164.html |title=蘭嶼貯存場安全管理說明 |access-date=2021-05-15 |archive-date=2015-05-0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509032253/http://www.aec.gov.tw/%E6%A0%B8%E7%89%A9%E6%96%99%E7%AE%A1%E5%88%B6/%E8%98%AD%E5%B6%BC%E8%B2%AF%E5%AD%98%E5%A0%B4%E5%AE%89%E5%85%A8%E7%AE%A1%E5%88%B6%E8%AA%AA%E6%98%8E--6_164.html |dead-url=yes }}</ref>。直到現在在島上居民仍然有不少反對的聲音。<ref>{{Cite web |url=http://www.abohome.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219 |title=反核廢料 蘭嶼鄉民明天抗爭 不滿政府及台電未兌現年底遷離貯存場承諾 |accessdate=2007-10-08 |archive-date=2007-10-2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25075653/http://www.abohome.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219 |dead-url=yes }}</ref>

1990年,蘭嶼農場裁撤,但當年徵收之土地未進一步處理及交撥而任其荒廢。<ref name="#1"/>
1996年,達悟族人因懷疑台電運料船夾帶高放射[[核廢料]]而發動激烈抗爭,停運任何核廢料至今,目前台灣核電廠產生的低階核廢料,都暫時貯存在各電廠中。<ref>{{Cite web |url=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jul/7/today-i1.htm |title=《台灣核廢料何去何從》蘭嶼 綠色壕溝藏「惡靈」 |access-date=2007-10-08 |archive-date=2007-09-2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29130530/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jul/7/today-i1.htm |dead-url=no }}</ref>

{{Wikisource|離島建設條例 (民國91年)}}
2002年1月17日[[立法院]]通過,2月6日[[陳水扁]]總統公布《離島建設條例》第十四條修正案,規定:「蘭嶼地區住民自用住宅之用電費用應予免收」,其立法理由是:「增訂但書蘭嶼地區用電費用免收的規定,係基於達悟族人特別犧牲而給予的合理補(賠)償。」<ref>{{Cite web |url=http://lis.ly.gov.tw/lghtml/lawstat/reason2/0123591011700.htm |title=立法院法律系統《離島建設條例》民國91年(2002年)條文立法理由 |access-date=2012-05-15 |archive-date=2014-07-1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716172504/http://lis.ly.gov.tw/lghtml/lawstat/reason2/0123591011700.htm |dead-url=no }}</ref>

2012年8月,[[颱風天秤 (2012年)|天秤颱風]]有二度經過台灣東南海域,對綠島、蘭嶼造成嚴重災情。以蘭嶼災情而言,由於水電中斷,加上島上唯一超市、加油站全被掃平而消失,出現無法供油、缺糧、通信中斷等災情,並還有消防隊因為被土石擋道,無法出動救援車輛前往救災,信用部與雜貨店也都有毀損。在蘭嶼的海陸交通方面:[[開元港]]積滿殘骸,港內漁船毀損或被漂流到港外海域,甚至於有漁船被海浪給沖上岸;環島公路全佈滿巨岩礁石擋道,還有路基掏空、坍方等路阻狀況;[[蘭嶼航空站]]的跑道全被漂流木、礁石擋道,還有部分路基有被掏空的現象,使得航空站得關閉進行清理與搶修,造成二天無法正常營運。


== 地理 ==
== 地理 ==
[[File:Lanyu Sentinel-2B MSI 2020-10-02.jpg|thumb|250px|[[哨兵2號]]衛星拍攝的蘭嶼和[[小蘭嶼]](右下)]]
蘭嶼位於[[太平洋|西太平洋]]位置,在[[臺灣本島]]([[達悟語]]稱做'''Ilaod''')的東南方,在[[綠島]]的南方,南臨[[巴士海峽|-{巴士}-海峽]]與[[菲律賓]]之[[巴丹群島]]遙遙相望。巴丹群島最北端的[[雅米島]],距離[[小蘭嶼]]99公里。即東經121度5分,北緯22度間。面積有48.3892[[平方公里]],[[熱帶]]地區氣候,屬[[海洋性氣候]],年雨量常在3,000公釐以上,年降雨日數達224天。
蘭嶼位於[[太平洋|西太平洋]]位置,在[[臺灣本島]]([[達悟語]]稱做'''Ilaod''')的東南方,在[[綠島]]的南方,南臨[[巴士海峽|-{巴士}-海峽]]與[[菲律賓]]之[[巴丹群島]]遙遙相望。巴丹群島最北端的[[雅米島]],距離[[小蘭嶼]]99公里。即東經121度5分,北緯22度間。面積有48.3892[[平方公里]],[[熱帶]]地區氣候,屬[[海洋性氣候]],年雨量常在3,000公釐以上,年降雨日數達224天。


第74行: 第117行:


蘭嶼的地質以[[角閃石]]的[[安山岩]]質熔岩及[[玄武岩]]質的集塊岩為主。
蘭嶼的地質以[[角閃石]]的[[安山岩]]質熔岩及[[玄武岩]]質的集塊岩為主。

受到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蘭嶼正以每年八公分的速度旋轉、移向台東,約120萬年後就會在[[台東縣]][[台東市]]位置連接,成為[[海岸山脈]]的一部份。


===氣候===
===氣候===
蘭嶼與台灣本島不同, 是全台灣唯一被歸類于[[熱帶雨林氣候]]的地區。年溫差小, 終年氣溫溫和但潮濕多雨, 同時也是全台灣日照時數最少的地區之一。山區與平地平均溫差3到4度(氣象站設置於標高324米的山丘上,因此氣溫較低),山地年平均溫度約23度,平地年平均溫度約26度,冬季氣候溫和潮溼,夏季炎熱多雨。
蘭嶼與台灣本島不同是全台灣唯一被歸類于[[熱帶雨林氣候]]的地區。年溫差小終年氣溫溫和但潮濕多雨, 同時也是全台灣日照時數最少的地區之一。山區與平地平均溫差3到4度(氣象站設置於標高324米的山丘上,因此氣溫較低),山地年平均溫度約23度,平地年平均溫度約26度,冬季氣候溫和潮溼,夏季炎熱多雨。
<div style="width:100%;">
<div style="width:100%;">
{{Weather box
{{Weather box
第82行: 第127行:
|metric first = y
|metric first = y
|single line = y
|single line = y
|Jan record high C = 27.3
|Feb record high C = 29.3
|Mar record high C = 29.8
|Apr record high C = 32.1
|May record high C = 32.1
|Jun record high C = 33.1
|Jul record high C = 33.1
|Aug record high C = 35.2
|Sep record high C = 32.2
|Oct record high C = 31.1
|Nov record high C = 29.8
|Dec record high C = 28.5
|year record high C = 35.2
|Jan high C = 20.7
|Jan high C = 20.7
|Feb high C= 21.4
|Feb high C= 21.4
第118行: 第176行:
|Nov low C = 20.3
|Nov low C = 20.3
|Dec low C = 17.9
|Dec low C = 17.9
|Jan record low C = 9.2
|Feb record low C = 9.5
|Mar record low C = 10.3
|Apr record low C = 11.3
|May record low C = 16.1
|Jun record low C = 17.6
|Jul record low C = 19.6
|Aug record low C = 20.2
|Sep record low C = 19.3
|Oct record low C = 13.3
|Nov record low C = 14.1
|Dec record low C = 10.8
|year record low C = 9.2
|Jan rain mm = 248.1
|Jan rain mm = 248.1
|Feb rain mm = 203.9
|Feb rain mm = 203.9
第168行: 第239行:
|Dec sun = 77.6
|Dec sun = 77.6
|source=[http://www.cwb.gov.tw/V5/climate/statistic/avg.htm 中央氣象局]|accessdate=2009-03-17 |language=}}
|source=[http://www.cwb.gov.tw/V5/climate/statistic/avg.htm 中央氣象局]|accessdate=2009-03-17 |language=}}
</div>


== 歷史 ==
== 族群與人口 ==
[[File:Austronesian_languages.PNG|thumb|250px|right|臺灣被視為廣泛分布的[[南島語族]]和[[南島語系]]的主要源頭之一。]]
[[File:Ponso no Tao.jpg|thumb|250px|雅美族人([[達悟族]])的[[拼板舟]];取自1931年[[台灣總督府|總督府]]文書]]
[[File:Traditional Tao Building 2010-9-14.jpg|thumb|250px|達悟族的傳統房屋]]
[[File:Traditional Tao Building 2010-9-15.jpg|thumb|right|達悟族的傳統房屋]]
1644年,[[荷蘭人]]派兵登陸蘭嶼探勘。

1645年,荷蘭人二度派兵登陸蘭嶼探勘。

1877年(清[[光緒]]3年),恆春知縣[[周有基]]將紅頭嶼(蘭嶼)併入清帝國版圖,隸屬恒春縣<ref>《蘭嶼入我版圖之沿革》,林熊祥,1958年,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印行</ref>。

1895年,因被包括在[[馬關條約]]中,第二款第二項「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的範圍內,成為[[大日本帝國]]殖民地。殖民政府禁止一般人進入蘭嶼內開發,並設立研究區。

1897年,日本人[[鳥居龍藏]]第一次入內探勘,稱居民「''yami''」(雅美),這是達悟族以前被稱為雅美族的由來。


根據考古與語言學的理論,認為[[南島語族]]的擴散是由[[臺灣]]經蘭嶼、[[巴丹群島|巴丹島]],到達[[菲律賓]],再由[[東南亞]]島嶼遷往[[大洋洲]]。[[達悟族]](雅美族)人雖然在語言與文化上與巴丹島人相似,但在遺傳上,達悟族人卻更相近於[[臺灣原住民]]。<ref>[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472189 雅美族啟示錄] {{Wayback|url=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472189 |date=20140716145818 }},自由時報,2011-2-28</ref>
1903年,美國班傑明號船隻遇颶風漂流到蘭嶼,雙方起了誤會而發生衝突。後來日人在蘭嶼設立駐在所,此為國家體制機構進入蘭嶼之始。

1923年,日人在紅頭設立蕃童教育所(今[[蘭嶼國小]])。

1932年,在東清設立蕃童教育所(今[[東清國小]])。

1940年,臺灣總督府強行徵調雅美族人修建紅頭嶼測候所(今[[蘭嶼氣象站]]),於1941年竣工。

1945年,國民政府於紅頭村成立蘭嶼地區警備指揮部,簡稱「蘭指部」。

1958年,退輔會成立蘭嶼農場,為安置軍中過剩人力。徵收33筆計240.19公頃土地,佔蘭嶼約三成的土地。蘭嶼農場為統稱,其下分為定嶼、椰油、榮民、翠微、中興、復興、龍門、介壽、天山等農場、新莊、或新村,收容榮民、一般重刑犯。<ref>《放逐孤島的他者:蘭嶼、農場、管訓隊與外省勞兵的生命史》,夏黎明等,2007年,臺東:臺東縣政府</ref>

1960年,漁人、紅頭村興建示範住宅十棟。

1967年,蘭嶼撤除山地管制,正式對外開放。

1974年,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展開「蘭嶼計劃」,計畫於蘭嶼隆民地區設立核廢場。

1981年,蘭嶼貯存場於1981年成立之後,<ref>{{cite web|author1=謝來光|title=近代歷史沿革|url=https://www.taofoundation.org.tw/story/history|publisher=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accessdate=2015-10-26}}</ref>早期係由原能會之放射性待處理物料管理處經營管理,惟於1990年7月台電公司依據行政院頒布之「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方針」接管該場之經營,原能會則負責安全監督工作<ref>[http://www.aec.gov.tw/核物料管制/蘭嶼貯存場安全管制說明--6_164.html 蘭嶼貯存場安全管理說明]</ref>。直到現在在島上居民仍然有不少反對的聲音。<ref>[http://www.abohome.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219 反核廢料 蘭嶼鄉民明天抗爭 不滿政府及台電未兌現年底遷離貯存場承諾]</ref>

1990年,蘭與農場裁撤,但當年徵收之土地未進一步處理及交撥而任其荒廢。<ref>《放逐孤島的他者:蘭嶼、農場、管訓隊與外省勞兵的生命史》,夏黎明等,2007年,臺東:臺東縣政府</ref>
1996年,達悟族人因懷疑台電運料船夾帶高放射[[核廢料]]而發動激烈抗爭,停運任何核廢料至今,目前台灣核電廠產生的低階核廢料,都暫時貯存在各電廠中。<ref>[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jul/7/today-i1.htm 《台灣核廢料何去何從》蘭嶼 綠色壕溝藏「惡靈」]</ref>

{{Wikisource|離島建設條例 (民國91年)}}
2002年1月17日[[立法院]]通過,2月6日[[陳水扁]]總統公布《離島建設條例》第十四條修正案,規定:「蘭嶼地區住民自用住宅之用電費用應予免收」,其立法理由是:「增訂但書蘭嶼地區用電費用免收的規定,係基於達悟族人特別犧牲而給予的合理補(賠)償。」<ref>[http://lis.ly.gov.tw/lghtml/lawstat/reason2/0123591011700.htm 立法院法律系統《離島建設條例》民國91年(2002年)條文立法理由]</ref>

2012年8月,[[颱風天秤 (2012年)|天秤颱風]]有二度經過台灣東南海域,對綠島、蘭嶼造成嚴重災情。以蘭嶼災情而言,由於水電中斷,加上島上唯一超市、加油站全被掃平而消失,出現無法供油、缺糧、通信中斷等災情,並還有消防隊因為被土石擋道,無法出動救援車輛前往救災,信用部與雜貨店也都有毀損。在蘭嶼的海陸交通方面:[[開元港]]積滿殘骸,港內漁船毀損或被漂流到港外海域,甚至於有漁船被海浪給沖上岸;環島公路全佈滿巨岩礁石擋道,還有路基掏空、坍方等路阻狀況;[[蘭嶼航空站]]的跑道全被漂流木、礁石擋道,還有部分路基有被掏空的現象,使得航空站得關閉進行清理與搶修,造成二天無法正常營運。

== 族群與人口 ==
[[File:Austronesian_languages.PNG|thumb|250px|right|臺灣被視為廣泛分布的[[南島語族]]和[[南島語系]]的主要源頭之一]]
根據考古與語言學的理論,認為[[南島語族]]的擴散是由[[臺灣]]經蘭嶼、[[巴丹群島|巴丹島]],到達[[菲律賓]],再由[[東南亞]]島嶼遷往[[大洋洲]]。[[達悟族]](雅美族)人雖然在語言與文化上與巴丹島人相似,但在遺傳上,達悟族人卻更相近於[[臺灣原住民]]。<ref>[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472189 雅美族啟示錄],自由時報,2011-2-28</ref>


日治時期,蘭嶼被稱做「[[蕃地 (台東郡)|紅頭嶼社]]」,下轄7個[[小字]]。歷經戰後整併,現有4個行政[[村里|村]]:
日治時期,蘭嶼被稱做「[[蕃地 (台東郡)|紅頭嶼社]]」,下轄7個[[小字]]。歷經戰後整併,現有4個行政[[村里|村]],六個部落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達悟語!!中文現名!!日治時期!!備考
!達悟語!!中文現名!!日語片假名(日治時期!!備考
|-
|-
| Jiayo / Yayo || 椰油 || ヤユー ||
| Jiayo / Yayo || 椰油 ||ヤユー ||
|-
|-
| Jizazalay / Iraraley || 朗島<small>(伊拉拉來)</small> || イララライ||
| Jiraralay / Iraraley || 朗島<small>(伊拉拉來)</small> || イララライ||
|-
|-
| Jizanmilek / Iranmeylek || 東清<small>(伊然枚樂可)</small> || イラヌミリク||
| Jiranmilek / Iranmeylek || 東清<small>(伊然枚樂可)</small> || イラヌミリク||
|-
|-
| Jivalino / Ivalino || 野銀<small>(伊伐里)</small> || イワギヌ||非行政村
| Jivalino / Ivalino || 野銀<small>(伊伐里)</small> || イワギヌ||非行政村,valino原指馬鞍藤
|-
|-
| Jimowzod / Imowzod || 紅頭<small>(伊莫烏羅德)</small> || イマウルツル||
| Jimowrod / Imowzod || 紅頭<small>(伊莫)</small> || イマウルツル||
|-
|-
| Jizatay / Iratey || 漁人<small>(伊拉代)</small> || イラタイ || 1946 年併入紅頭村
| Jiratay / Iratey || 漁人<small>(伊拉代)</small> || イラタイ || 1946 年併入紅頭村
|-
|-
| Iwatas / Ivatas || 伊瓦達斯 || イワタス || 1940 年併入椰油村
| Iwatas / Ivatas || 伊瓦達斯 || イワタス || 1940 年併入椰油村
|}
|}


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於19世紀考據,蘭嶼和巴丹兩邊居民的禮儀、穿著、藤帽、髮型等特徵,及主食、烹飪方法與民俗語彙,都極相似,研判屬同一族群。美國人類學者Dezso Benedek更從兩地墓葬都採「甕棺葬」,認為兩地應有共同起源,只因後來蘭嶼與巴丹被劃為兩個國家而被迫分隔。蘭嶼第一位博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士生董恩慈說16世紀以來,[[巴丹群島]]歷經西班牙、美國、菲律賓治理,西化程度較高,蘭嶼則相對位處台灣外海邊陲,保留較多傳統文化。<ref>[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81971 蘭嶼準博士 籲族人航向巴丹],自由時報,2008年1月13日</ref>
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於19世紀考據,蘭嶼和巴丹兩邊居民的禮儀、穿著、藤帽、髮型等特徵,及主食、烹飪方法與民俗語彙,都極相似,研判屬同一族群。美國人類學者Dezso Benedek更從兩地墓葬都採「甕棺葬」,認為兩地應有共同起源,只因後來蘭嶼與巴丹被劃為兩個國家而被迫分隔。蘭嶼第一位博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士生董恩慈說16世紀以來,[[巴丹群島]]歷經西班牙、美國、菲律賓治理,西化程度較高,蘭嶼則相對位處台灣外海邊陲,保留較多傳統文化。<ref>[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81971 蘭嶼準博士 籲族人航向巴丹] {{Wayback|url=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81971 |date=20210201012827 }},自由時報,2008年1月13日</ref>


蘭嶼人口現約有4700人<ref name="multiple">[http://www.taitung.gov.tw/statistics/m1/1416.htm 臺東縣蘭嶼鄉人口統計(20129月)]臺東縣政統計</ref>。島上居民多為[[臺灣原住民|原住民]][[達悟族]]。原住民由巴丹島移民至此有數百年的歷史,今日兩方語言仍能溝通,時有交流活動。島上原住民製作拼板舟,並在春夏季節出海捕[[飛魚]],亦稱為“飛魚季”。有“飛魚的故鄉”之稱。另外居住於島上的非原住民約有669人<ref name="multiple" />
蘭嶼人口現約有5157人<ref>[http://www.taitung.gov.tw/Common/HitCount.ashx?p=D088CF286338ED1CAA2DABF9F30230D85983883B2ECB2683736FE9784DEE5DB69CA0CEA70C65973F&type=FB01D469347C76A7&s=515E6F5EF05ED394 臺東縣蘭嶼鄉人口統計(201812月)] {{Wayback|url=http://www.taitung.gov.tw/Common/HitCount.ashx?p=D088CF286338ED1CAA2DABF9F30230D85983883B2ECB2683736FE9784DEE5DB69CA0CEA70C65973F&type=FB01D469347C76A7&s=515E6F5EF05ED394 |date=20210201012846 }} 臺東縣政統計,2018年12月</ref>居民多為[[臺灣原住民|原住民]][[達悟族]],約4303人(佔83.4%)。原住民由巴丹島移民至此有數百年的歷史,今日兩方語言仍能溝通,時有交流活動。島上原住民製作拼板舟,並在春夏季節出海捕[[飛魚]],亦稱為“飛魚季”。有“飛魚的故鄉”之稱。

==生物與生態環境==
島上生物數量分佈約有以下幾類:
哺乳類動物約有9種,爬蟲類動物約有17種,兩生物類動物有3種,鳥類約有101種,昆蟲的種類超過400種,維管束植物約有800種,其中稀有植物占121種。

以下列出較具'''代表性'''物種:
=== 動物 ===
{| width="90%"
|-
| valign="top"|
; 鳥類
*[[魚鷹]]
*[[紫綬帶]]
*[[灰面鷲]]
*[[東方澤鵟]]
*[[蘭嶼角鴞]]
; 哺乳類
*[[台灣狐蝠]]
*[[瓶鼻海豚]]

| valign="top"|
; 爬蟲類
*[[玳瑁]]
*[[革龜]]
*[[綠蠵龜]]
*[[欖蠵龜]]
*[[岩岸島蜥]]
*[[庫氏真稜蜥]]
*[[梭德氏草蜥]]
*[[菊池氏壁虎]]
*[[雅美鱗趾虎]]
*[[黑唇青斑海蛇]]
| valign="top"|
; 魚類
*[[鱸鰻]]
*[[黑鰭飛魚]]
*[[白鰭飛魚]]
*[[斑鰭飛魚]]
*[[蘭嶼吻鰕虎]]
| valign="top"|
; 昆蟲類
*[[珠光裳鳳蝶]]
*[[蘭嶼姬兜]]
*[[蘭嶼熊蟬]]
*[[蘭嶼大葉螽]]
*[[蘭嶼筒胸竹節蟲]]
*{{tsl|en|Doliops similis|擬硬象天牛}}
*{{tsl|en|Epepeotes ambigenus|蘭嶼縱紋長角天牛}}
*[[白點球背象鼻蟲]]
*[[條紋球背象鼻蟲]]
*[[斷紋球背象鼻蟲]]
*[[大圓斑球背象鼻蟲]]
*[[小圓斑球背象鼻蟲]]
| valign="top"|
; 無脊椎動物
*[[椰子蟹]]
*[[長硨磲蛤]]
*[[蘭嶼澤蟹]]
*[[蘭嶼蝸牛]]
*[[蘭嶼球蝸牛]]
*[[蘭嶼小山蝸牛]]
*[[蘭嶼光澤蝸牛]]
*[[蘭嶼東洋蝸牛]]
*[[蘭嶼細煙管蝸牛]]

|}
=== 植物&nbsp;===
; 以蘭嶼命名
{| width="100%"
|-
| valign="top"|
*[[蘭嶼芋]]
*[[蘭嶼柿]]
*[[蘭嶼海桐]]
*[[蘭嶼胡桐]]
*[[蘭嶼樹杞]]
*[[蘭嶼樹蘭]]
*[[蘭嶼月橘]]
*[[蘭嶼肉桂]]
*[[蘭嶼椌木]]
*[[蘭嶼福木]]
| valign="top"|
*[[蘭嶼風藤]]
*[[蘭嶼魚藤]]
*[[蘭嶼粉藤]]
*[[蘭嶼血藤]]
*[[蘭嶼省藤]]
*[[蘭嶼鐵莧]]
*[[蘭嶼芭蕉]]
*[[蘭嶼木藍]]
*[[蘭嶼山柑]]
*[[蘭嶼山欖]]
| valign="top"|
*[[蘭嶼赤楠]]
*[[蘭嶼裸實]]
*[[蘭嶼括樓]]
*[[蘭嶼蘋婆]]
*[[蘭嶼竹芋]]
*[[蘭嶼花椒]]
*[[蘭嶼椒草]]
*[[蘭嶼絡石]]
*[[蘭嶼田薯]]
*[[蘭嶼羅漢松]]
| valign="top"|
*[[蘭嶼千金藤]]
*[[蘭嶼念珠藤]]
*[[蘭嶼九節木]]
*[[蘭嶼擬樫木]]
*[[蘭嶼脈葉蘭]]
*[[蘭嶼斑葉蘭]]
*[[蘭嶼袋唇蘭]]
*[[蘭嶼法氏薑]]
*[[蘭嶼土沉香]]
*[[蘭嶼土防己]]
| valign="top"|
*[[蘭嶼馬蹄花]]
*[[蘭嶼山桂花]]
*[[蘭嶼野櫻花]]
*[[蘭嶼麵包樹]]
*[[蘭嶼筆筒樹]]
*[[蘭嶼厚殼樹]]
*[[蘭嶼紅厚殼]]
*[[蘭嶼紫金牛]]
*[[蘭嶼牛皮消]]
*[[蘭嶼牛栓藤]]
| valign="top"|
*[[蘭嶼秋海棠]]
*[[蘭嶼木薑子]]
*[[蘭嶼懸鉤子]]
*[[蘭嶼姑婆芋]]
*[[蘭嶼水絲麻]]
*[[蘭嶼百脈根]]
*[[山檳榔|蘭嶼山檳榔]]
*[[蘭嶼八角金盤]]
*[[蘭嶼大葉毛蕨]]
*[[蘭嶼小鞘蕊花]]
| valign="top"|
*[[蘭嶼吊石苣苔]]
*[[蘭嶼新木薑子]]
*[[蘭嶼山礬|蘭嶼銹葉灰木]]
*[[蘭嶼野牡丹藤]]
*[[蘭嶼觀音座蓮]]
*[[蘭嶼榿葉懸鉤子]]
; 以紅頭嶼命名
*[[紅頭薹]]
*[[紅頭李欖]]
*[[紅頭鐵莧]]
*[[紅頭咬人狗]]
|}


== 交通 ==
== 交通 ==
{{multiple image
[[File:Langyu_airport.jpg|thumb|right|250px|蘭嶼機場]]
| footer = 開元漁港(左)與蘭嶼機場(右)是蘭嶼主要的對外交通
*蘭嶼往返臺灣
| image1 = Kaiyuan Harbor.jpg
:*海運(客運 - 每年三月中旬至十月中旬為旺季,其餘東北季風強盛的冬天為淡季)
| width1 = 203
::現今每日均有上午與下午兩航次定期船班,分別從台東富岡與墾丁後壁湖出發往返蘭嶼。唯墾丁後壁湖航班於每年淡季期間不行駛。
| caption1 =
::而自從2013年冬季起,蘭嶼鄉公所補助台東富岡漁港航班於淡季亦固定行駛,自此全年均有固定船班行駛於台東蘭嶼間,唯因天候或颱風等因素,每日開航狀況仍以船公司訊息為主。<ref>[https://travel.lanyu.info/trip-info/traffic 往返蘭嶼船票與飛機航班資訊]</ref>
| image2 = Lanyu Airport building front 2008b.jpg
| width2 = 180
| caption2 =
}}
[[File: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in Orchid Island 2010-9-15.jpg|thumb|180px|穿梭於蘭嶼島上的公路大多為剛性鋪面,少有柏油路面。]]


===海運===
::不定期的渡輪海運航線分別往來[[墾丁]]、[[富岡漁港|臺東]]、[[綠島]],多為旅行團包船並開放餘票供一般民眾搭乘,乘客滿80人即開船。原則上旺季亦每日固定有船班開往綠島<ref>船期及訂票詳見[http://www.ezboat.com.tw/]船遊網。</ref>
;客運:


每年三月中旬至十月中旬為旺季,其餘東北季風強盛的冬天為淡季。旺季每日均有上午與下午兩航次定期船班,分別從台東富岡與墾丁後壁湖出發往返蘭嶼。淡季墾丁後壁湖航班不行駛,台東富岡航班每週兩天早上下午來回一航次。而自從2013年冬季起,蘭嶼鄉公所補助台東富岡漁港航班於淡季亦固定行駛,自此全年均有固定船班行駛於台東蘭嶼間,唯因天候或颱風等因素,每日開航狀況仍以船公司訊息為主。連假期間如元旦、春節等,視情況加開班次。目前共有兩家船公司營運蘭嶼航線。<ref>[http://www.http://bluebus.com.tw龍鴻航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Wayback|url=http://www.http/|date=20180912072355}}龍鴻航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ref>
:*海運(貨運)
::新發航運所有之「大發壹號」貨輪,每週定期行駛兩次,主要承攬貨物與車輛運送(同船經營每週台東-綠島、台東-蘭嶼各往返兩次)。<ref>[http://sinfa.okgo.tw/ 新發航運官方網站]</ref>


不定期的渡輪海運航線分別往來[[墾丁]]、[[開元港|蘭嶼]]、[[富岡漁港|臺東]]、[[綠島]],多為旅行團包船並開放餘票供一般民眾搭乘,預訂乘客滿80人即開船。<ref>船期及線上預訂船票詳見[https://ferry.tw 飛魚船票網] {{Wayback|url=https://ferry.tw/ |date=20200912025051 }}</ref>
:*空運
::[[蘭嶼機場]]與[[臺東機場]]間設有每日定期航線,假日台東-蘭嶼往返8班(每周五六日一),非假日7班(每週二三四)。營運者為[[德安航空]],使用19人座[[多尼爾228 | Do 228]]型飛機。<ref>航期及訂票詳見[http://www.dailyair.com.tw/ 德安航空]。</ref>
*島上交通
:蘭嶼鄉公所經營之大型客車,每日行駛島內兩班次。絕大部分登島旅客以租用島上汽機車或腳踏車為主,亦常見旅客自行攜帶腳踏車搭船前往。


;貨運:
== 旅遊 ==
巨龍航運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之「巨龍」貨輪、「龍春」貨輪,每週定期行駛兩次(同船經營每週台東-綠島、台東-蘭嶼各往返兩次)及新發航運所有之「大發壹號」貨輪,每週不定期行駛,主要承攬貨物與車輛運送。<ref>[https://www.facebook.com/巨龍航運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粉絲頁]{{Dead link|date=2018年6月|bot=InternetArchiveBot|fix-attempted=no}}巨龍航運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粉絲頁</ref>

===空運===
目前僅[[蘭嶼機場]]與[[臺東機場]]間設有每日定期航線。4月至10月每週一、五、六、日,台東-蘭嶼每日往返計16班,每週二、三、四,台東-蘭嶼每日往返計14班。11月至3月台東-蘭嶼每日往返12航班。營運者為[[德安航空]],使用19人座[[德哈維蘭加拿大DHC-6|DHC-6]]型飛機。<ref>航期及訂票詳見[http://www.dailyair.com.tw/ 德安航空] {{Wayback|url=http://www.dailyair.com.tw/ |date=20190830230039 }}。</ref>蘭嶼機場的起降標準是能見度5000公尺或雲幂高1500呎。座位少,班次亦少,旺季時班班客滿,不易買到機票。

===公路===
蘭嶼鄉公所經營之大型客車,每日行駛島內兩班次。絕大部分登島旅客以租用島上汽機車或腳踏車為主,亦常見旅客自行攜帶腳踏車搭船前往。

== 旅遊景點 ==
*大天池
*大天池
*小天池
*小天池
*野銀舊部落
*八代灣
*八代灣
*東清灣
*東清灣
*饅頭岩
*紅頭岩
*紅頭岩
*軍艦岩
*軍艦岩
*鱷魚岩
*鱷魚岩
*五孔洞
*位於野銀部落海岸未命名的[[冷泉]]。<ref>[http://tw.news.yahoo.com/%E7%BE%8E%E9%BA%97%E7%94%9F%E5%91%BD%E5%8A%9B-%E5%8B%95%E5%93%A1%E8%87%AA%E6%95%91-%E9%87%8D%E5%BB%BA%E8%A5%BF%E5%B2%B8%E5%BB%A2%E5%A2%9F-040257189.html 美麗生命力 動員自救 重建西岸廢墟],TVBS,2012-08-30</ref>
*氣象站
*青青草原
*東清祕境
*野銀舊部落
*位於野銀部落海岸未命名的[[冷泉]]。<ref>[http://tw.news.yahoo.com/%E7%BE%8E%E9%BA%97%E7%94%9F%E5%91%BD%E5%8A%9B-%E5%8B%95%E5%93%A1%E8%87%AA%E6%95%91-%E9%87%8D%E5%BB%BA%E8%A5%BF%E5%B2%B8%E5%BB%A2%E5%A2%9F-040257189.html 美麗生命力 動員自救 重建西岸廢墟] {{Wayback|url=http://tw.news.yahoo.com/%E7%BE%8E%E9%BA%97%E7%94%9F%E5%91%BD%E5%8A%9B-%E5%8B%95%E5%93%A1%E8%87%AA%E6%95%91-%E9%87%8D%E5%BB%BA%E8%A5%BF%E5%B2%B8%E5%BB%A2%E5%A2%9F-040257189.html |date=20160317024104 }},TVBS,2012-08-30</ref>
*紅頭溪瀑布(一層瀑布、兩層瀑布、三層瀑布)
*紅頭溪瀑布(一層瀑布、兩層瀑布、三層瀑布)


==島上生物==
== 爭議 ==
島上生物數量分佈約有以下幾類:
哺乳類動物約有9種,爬蟲類動物約有17種,兩生物類動物有3種,鳥類約有101種,昆蟲的種類超過400種
常見或稀有之島上生物
*[[椰子蟹]]
*[[綠蠵龜]]
*[[山羊]]
*[[蟾蜍]]
*珠光裳鳳蝶
*豬
*狗
*貓
*飛魚
*[[蘭嶼角鴞]](貓頭鷹)
*[[蘭嶼羅漢松]]

==圖片集==
<gallery>
image:Langyu_seaside.jpg|蘭嶼八代灣
image:Langyu_smallskypool.jpg|蘭嶼小天池
</gallery>

== 開發計畫爭議 ==
因「台東縣離島第四期104-107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期末報告書修正法」,而有了蘭嶼特定區開發計畫。蘭嶼特定區計畫草案內容包括環島公路拓寬、新舊港合併工程、傳統屋修繕等多種建設,但並未有「劃定區域」,此外中央主管單位並未編列預算、經費施行進度為停滯狀態,目前台東縣政府雖有持續與當地居民溝通,但計畫一直更改且未達成共識。若推動次此一建設,將會造成蘭嶼居民及外來客間文化衝突,大量外來客的湧入將造成環境衝擊與資源消耗、消費模式改變,而在開發之時也未與當地居民做良好溝通。
因「台東縣離島第四期104-107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期末報告書修正法」,而有了蘭嶼特定區開發計畫。蘭嶼特定區計畫草案內容包括環島公路拓寬、新舊港合併工程、傳統屋修繕等多種建設,但並未有「劃定區域」,此外中央主管單位並未編列預算、經費施行進度為停滯狀態,目前台東縣政府雖有持續與當地居民溝通,但計畫一直更改且未達成共識。若推動次此一建設,將會造成蘭嶼居民及外來客間文化衝突,大量外來客的湧入將造成環境衝擊與資源消耗、消費模式改變,而在開發之時也未與當地居民做良好溝通。


*蘭嶼因原住民基本法的相關子法未健全,未有效落實原基法對後續相關法律的建立,固原住民權益難以保障,導致居民對土地審查委員會不信任(開會時民眾無法提供想法,雙方各說各話),有溝通仍然無法達成共識。
*蘭嶼因原住民基本法的相關子法未健全,未有效落實原基法對後續相關法律的建立,固原住民權益難以保障,導致居民對土地審查委員會不信任開會時民眾無法提供想法,雙方各說各話),有溝通仍然無法達成共識。
*開發前要了解當地文化,就現有設施進行規劃,不在占用更多資源。
*開發前要了解當地文化,就現有設施進行規劃,不在占用更多資源。


* [http://newtalk.tw/mobile/news_in.php?id=51626 無聲無息 「蘭嶼特定區計畫」進度到哪]<ref>{{cite news |language = 中文 |author = 陳品君、何怡君、陳芛薇、洪育增、陳孟君 |url = http://newtalk.tw/news/2014/09/20/51626.html |title = 無聲無息 「蘭嶼特定區計畫」進度到哪? |publisher = 新頭殼 |date = 2014-09-20 |accessdate = 2014-11-10}}</ref>
* 蘭嶼遇上特定區計畫:掃地出門或敞開雙臂?<ref>{{cite news |language = 中文 |author = 怡君、陳品君、陳芛薇 |url = http://we-report.org/progress/9311 |title = 蘭嶼遇上特定區計畫:掃地出門或敞開雙臂?(0417報導內容初版) |publisher = 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 |date = 2014-04-17 |accessdate = 2014-11-10 |archive-date = 2021-02-01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201012917/http://we-report.org/progress/9311 |dead-url = no }}</ref>
* [http://we-report.org/progress/9311 當蘭嶼遇上特定區計畫:掃地出門或敞開雙臂?(0417報導內容初版)]<ref>{{cite news |language = 中文 |author = 怡君、陳品君、陳芛薇 |url = http://we-report.org/progress/9311 |title = 當蘭嶼遇上特定區計畫:掃地出門或敞開雙臂?(0417報導內容初版) |publisher = 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 |date = 2014-04-17 |accessdate = 2014-11-10}}</ref>


== 延伸閱讀 ==
== 相關條目 ==
*[[等待飛魚]]
*[[等待飛魚]]
*[[只有大海知道]]
*[[小蘭嶼]]
*[[小蘭嶼]]
*[[拼板舟]]
*[[拼板舟]]
*[[臺東峽谷]]
*[[蘭嶼國家公園]]
*[[紀守常]]
*[[綠島]],台東縣另一個離岸行政區劃


== 參考文獻 ==
== 參考文獻 ==
{{reflist|2}}
{{reflist|2|refs=
<ref name="地">{{cite book |title=《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author=[[伊能嘉矩]]著,[[吳密察]]譯 |publisher=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 978-957-9542-98-2|date=2021年1月初版}}</ref>
}}

==研究文獻來源==

蘭嶼從荷蘭在台灣時期、清朝時期、日治時期、中華民國在台時期都有許多相關的研究及其著作,因此該區將會試著整理蘭嶼島的相關研究
*[https://archives.ith.sinica.edu.tw/resources_list.php 中央研究院-台史所檔案館] {{Wayback|url=https://archives.ith.sinica.edu.tw/resources_list.php |date=20210420085332 }}
*[https://sites.google.com/site/00tisa/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Wayback|url=https://sites.google.com/site/00tisa/ |date=20201024184218 }}
*[http://lanyu.nctu.edu.tw/database/ 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 {{Wayback|url=http://lanyu.nctu.edu.tw/database/ |date=20200811043424 }}
*[https://www.nmp.gov.tw/publicationlist_224_3.html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Wayback|url=https://www.nmp.gov.tw/publicationlist_224_3.html |date=20210118130821 }}
*[https://www.grb.gov.tw 政府研究資訊系統] {{Wayback|url=https://www.grb.gov.tw/ |date=20210428205407 }}
*[http://tecom.digital.ntu.edu.tw 海外博物館-台灣民族學藏品資料] {{Wayback|url=http://tecom.digital.ntu.edu.tw/ |date=20210424040224 }}
*[https://ismoster.org 原住民科學教育計畫資源網] {{Wayback|url=https://ismoster.org/ |date=20210122033825 }}
*[http://citing.hohayan.net.tw/citing_content.asp?id=1518&keyword=%A4H%A4%A7%AEq&fbclid=IwAR0-UO_18EAjio8G_tSAM6jUR2ndT2vO43FygBVYLYU_evdipjhevqpE7o4 台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 {{Wayback|url=http://citing.hohayan.net.tw/citing_content.asp?id=1518&keyword=%A4H%A4%A7%AEq&fbclid=IwAR0-UO_18EAjio8G_tSAM6jUR2ndT2vO43FygBVYLYU_evdipjhevqpE7o4 |date=20210727171647 }}

地理資訊
*[https://twgeoref.moeacgs.gov.tw/GipOpenWeb/wSite/mp?mp=6 台灣地質知識服務網] {{Wayback|url=https://twgeoref.moeacgs.gov.tw/GipOpenWeb/wSite/mp?mp=6 |date=20210130161336 }}
*[https://twgeoref.moeacgs.gov.tw/GipOpenWeb/wSite/ct?xItem=113600&ctNode=333&mp=106&idPath=326_332_333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Wayback|url=https://twgeoref.moeacgs.gov.tw/GipOpenWeb/wSite/ct?xItem=113600&ctNode=333&mp=106&idPath=326_332_333 |date=20170809215820 }}

發現天生科學家-原住民族文化科學學習實踐與發展十年計畫
*[https://www.yabit.org.tw/index.php 飛鼠部落] {{Wayback|url=https://www.yabit.org.tw/index.php |date=20210118044555 }}

原住民委員會
*[https://ihc.apc.gov.tw 原住民文獻] {{Wayback|url=https://ihc.apc.gov.tw/ |date=20210401073226 }}

數位典藏
*[https://aya.ioe.sinica.edu.tw/index.php/Frontend/index 阿美族、雅美族口語傳說採錄翻譯資料] {{Wayback|url=https://aya.ioe.sinica.edu.tw/index.php/Frontend/index |date=20200630130430 }}

論文、期刊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碩博士論文網] {{Wayback|url=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date=20210513130050 }}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 華藝線上圖書館] {{Wayback|url=https://www.airitilibrary.com/ |date=20210422131314 }}

== 延伸閱讀 ==
* [https://archive.today/20130706153610/http://ihc.apc.gov.tw/Journals.php?pid=612&id=687 蘭嶼與巴丹島的故事]


==外部連結==
==外部連結==
{{Wikivoyage|蘭嶼}}
{{Wikivoyage|蘭嶼}}
{{Commonscat|Orchid Island (Taiwan)}}
{{Commonscat|Orchid Island, Taitung}}
*[http://lanyu.taitung.gov.tw/ 蘭嶼鄉公所]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617110506/http://lanyu.taitung.gov.tw/ 蘭嶼鄉公所]
*[https://travel.lanyu.info 蘭色大門 | 蘭嶼民宿旅遊連線]
*[http://ihc.apc.gov.tw/Journals.php?pid=612&id=687 原住民文獻2012年12月六期-蘭嶼與巴丹島的故事]


{{中華民國島嶼}}
{{臺灣地區島嶼}}
{{臺灣火山}}
{{臺灣火山}}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DEFAULTSORT:Lan蘭嶼}}
{{DEFAULTSORT:Lan蘭嶼}}
[[Category:台東縣島嶼]]
[[Category:台東縣島嶼]]
[[Category:火山島]]
[[Category:火山島]]

2024年11月6日 (三) 17:07的最新版本

22°03′24″N 121°31′57″E / 22.0567358°N 121.5324732°E / 22.0567358; 121.5324732

蘭嶼
Pongso no Tao
蘭嶼西北角,蘭嶼燈塔位於最近處的山頂。
蘭嶼在臺灣的位置
蘭嶼
蘭嶼
蘭嶼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
坐标22°03′24″N 121°31′57″E / 22.0567358°N 121.5324732°E / 22.0567358; 121.5324732
所处海域臺灣的東南方,綠島的南方的太平洋上 ; 位置 : 蘭嶼位於台東市東南方,距離滿州鄉興海漁港約90公里處的太平洋海域,航程約2.5小時,距離綠島73公里。
总面積48.3892平方公里(18.6832平方英里)
岸線长度38.45千米(23.892英里)
最高海拔548米(1798英尺)
最高點紅頭山
管轄
 中華民國
臺東縣
蘭嶼鄉
居民
人口5,255人(2023年2月)
族群達悟族

蘭嶼達悟語Pongso no Tao),旧称红头屿,位於臺灣東南方外海上,行政區劃上為臺東縣蘭嶼鄉所管轄,四面環海,因其島上獨有的達悟族地土風俗與自然景點,遠近馳名。「蘭嶼聚落與自然景觀」為文化部遴選之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1]

名稱

[编辑]
20世紀初德語地圖上的「Botel Tobago Insel」。[2]

蘭嶼最早的名稱為達悟語Pongso no Tao」,意思是「人之島」。漢人最早以台語音譯紅頭嶼(白话字Âng-thâu-sū)或紅豆嶼(白話字:Âng-tāu-sū)「紅頭嶼」一詞最早出現在康熙末年巡臺御黃叔璥所著之臺海使槎錄的「赤崁筆記」和「番俗六考」中,日治時期以後固定紅頭嶼(日语:紅頭嶼こうとうしょ Kōtō sho */?)之名。[3]

戰後初期,約1947年,由於紅頭嶼易引人聯想到紅蟲毒害,在當地鄉公所職員反映名稱不雅後,查訪的縣府職員黃厚源遂以當地特有的五葉蝴蝶蘭改名為蘭嶼,簽報縣長同意,再獲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定案[4][3]

西方國家早年稱蘭嶼為「Botel Tobago」(譯為煙草島)。目前有些英文網站與電子地圖稱它為 「Koto island」(源自日語)或是「Orchid Island」(意為蘭花之島,此即蘭嶼的意譯)。

另外阿美族人稱蘭嶼為Futud,撒奇萊雅族人叫它做Butud,卑南族人稱它做Butul[5]或Butrulr,而布農族人則稱之為Pangkalkalan。

歷史

[编辑]

1000年前,夏本·畢督利嫩等40名達悟族人從蘭嶼來到菲律賓巴丹島,因與當地住民發生衝突最後喪生Sabtang島。

1644年,荷蘭人派兵登陸蘭嶼探勘。

1645年,荷蘭人二度派兵登陸蘭嶼探勘。

1720年代(清朝時期)成書的《臺海使槎錄》(作者黃叔璥)赤嵌筆談卷一中已有「沙馬磯頭之南,行四更至紅頭嶼,皆生番聚處,不入版圖」的記錄,顯示1720年代清人已得知紅頭嶼,但尚未收入清帝國版圖。在卷七中則有對島上原住民的介紹,「紅頭嶼番在南路山後;由沙馬磯放洋,東行二更至雞心嶼,又二更至紅頭嶼。小山孤立海中,山內四圍平曠,傍岸皆礁,大船不能泊,每用小艇以渡。山無草木,番以石為屋,卑隘不堪起立。產金,番無鐵,以金為鏢鏃、槍舌。昔年臺人利其金,私與貿易;因言語不諳,臺人殺番奪金。後復邀瑯嶠番同往,紅頭嶼番盡殺之;今則無人敢至其地矣。」顯示最晚至康熙末年,已有在臺漢人與達悟族人貿易,並發生糾紛殺人事件,引起達悟族反撲殺漢人,導致漢人不敢前往。

1877年(清光緒三年),恆春知縣周有基單方面宣布將紅頭嶼(蘭嶼)併入清帝國版圖,隸屬恆春縣[6]

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4月,《馬關條約》簽訂,內容規定蘭嶼隸於日本。8月,日本與統治菲律賓的西班牙(波旁復辟時期)兩帝國對巴士海峽協議版圖界線。以通過可以航行之海面中央之緯度的平行線,為臺灣、菲律賓之版圖境界線。[7]:541

1897年(明治三十年)3月15日,日本拓殖大臣以陸軍步兵少佐菊池主殿為監督,率文武官僚數十人,上島「撫慰土番」,踏察實境。由於該島位置在巴士海峽與西班牙國領接壤,因此此舉確認紅頭嶼為日本領土。[7]:503殖民政府禁止一般人進入紅頭嶼內開發,並設立研究區。

人類學者宮本延人(前列左端)與移川子之藏(前排右和服者)、鹿野忠雄馬淵東一等人。紅頭嶼警察署前。1929年

1897年,日本人鳥居龍藏第一次入內探勘,稱居民「yami」(雅美),這是達悟族以前被稱為雅美族的由來。

1903年,美國班傑明號船隻遇颶風漂流到蘭嶼,雙方起了誤會而發生衝突。後來臺灣總督府在蘭嶼設立駐在所,此為國家體制機構進入蘭嶼之始。

1923年,在紅頭設立蕃童教育所(今蘭嶼國小)。

1932年,在東清設立蕃童教育所(今東清國小)。

1940年,臺灣總督府強行徵調雅美族人修建紅頭嶼測候所(今蘭嶼氣象站),於1941年竣工。

194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紅頭村成立蘭嶼地區警備指揮部,簡稱「蘭指部」。

1958年,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成立蘭嶼農場,為安置軍中過剩人力。徵收33筆計240.19公頃土地,佔蘭嶼約三成的土地。蘭嶼農場為統稱,其下分為定嶼、椰油、榮民、翠微、中興、復興、龍門、介壽、天山等農場、新莊、或新村,收容榮民、一般重刑犯。[8]這十個「管訓農場」收「有案榮民」;次年還由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職業訓練總隊代管,收一般重刑犯。也就是說,這些佔地廣大的「農場」,其中關的「隊員」都是在台灣本島遭判重刑的犯人,而被稱做「場員」的管理者是有案在身的退伍軍人—這些「勵德班」裡全都是被強制勞動監禁的。這樣的凶惡之徒一度高達數千人,比島上的達悟人還多。他們常在晚上跑出來,到部落裡面隨意搶奪百姓的東西。場方又帶來一堆黃牛來放養,常常散落到達悟人的水芋田踐踏農作物,到蕃薯田吃地瓜葉等。雖然日日都有達悟人去軍方的蘭嶼警備指揮部申訴,但軍方置之不理。 [9][10][11][12]

1960年,漁人、紅頭村興建示範住宅十棟。

1967年,蘭嶼撤除山地管制,正式對外開放。

原能會在蘭嶼東南隅設置核廢料貯存場。

1974年,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原能會)展開「蘭嶼計劃」,計畫於蘭嶼隆民地區設立核廢場。

1981年,蘭嶼貯存場於1981年成立之後,[13]早期係由原能會之放射性待處理物料管理處經營管理,惟於1990年7月臺灣電力公司依據行政院頒布之「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方針」接管該場之經營,原能會則負責安全監督工作[14]。直到現在在島上居民仍然有不少反對的聲音。[15]

1990年,蘭嶼農場裁撤,但當年徵收之土地未進一步處理及交撥而任其荒廢。[8] 1996年,達悟族人因懷疑台電運料船夾帶高放射核廢料而發動激烈抗爭,停運任何核廢料至今,目前台灣核電廠產生的低階核廢料,都暫時貯存在各電廠中。[16]

2002年1月17日立法院通過,2月6日陳水扁總統公布《離島建設條例》第十四條修正案,規定:「蘭嶼地區住民自用住宅之用電費用應予免收」,其立法理由是:「增訂但書蘭嶼地區用電費用免收的規定,係基於達悟族人特別犧牲而給予的合理補(賠)償。」[17]

2012年8月,天秤颱風有二度經過台灣東南海域,對綠島、蘭嶼造成嚴重災情。以蘭嶼災情而言,由於水電中斷,加上島上唯一超市、加油站全被掃平而消失,出現無法供油、缺糧、通信中斷等災情,並還有消防隊因為被土石擋道,無法出動救援車輛前往救災,信用部與雜貨店也都有毀損。在蘭嶼的海陸交通方面:開元港積滿殘骸,港內漁船毀損或被漂流到港外海域,甚至於有漁船被海浪給沖上岸;環島公路全佈滿巨岩礁石擋道,還有路基掏空、坍方等路阻狀況;蘭嶼航空站的跑道全被漂流木、礁石擋道,還有部分路基有被掏空的現象,使得航空站得關閉進行清理與搶修,造成二天無法正常營運。

地理

[编辑]
哨兵2號衛星拍攝的蘭嶼和小蘭嶼(右下)

蘭嶼位於西太平洋位置,在臺灣本島達悟語稱做Ilaod)的東南方,在綠島的南方,南臨巴士海峽菲律賓巴丹群島遙遙相望。巴丹群島最北端的雅米島,距離小蘭嶼99公里。即東經121度5分,北緯22度間。面積有48.3892平方公里熱帶地區氣候,屬海洋性氣候,年雨量常在3,000公釐以上,年降雨日數達224天。

蘭嶼為火山島地形,最高點紅頭山海拔548公尺,大部分為山地,島上丘陵綿亙,溪流分歧,只有沿海部分為平地、海岸線曲折,熱帶林木遍佈。

蘭嶼的地質以角閃石安山岩質熔岩及玄武岩質的集塊岩為主。

受到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蘭嶼正以每年八公分的速度旋轉、移向台東,約120萬年後就會在台東縣台東市位置連接,成為海岸山脈的一部份。

氣候

[编辑]

蘭嶼與台灣本島不同,是全台灣唯一被歸類于熱帶雨林氣候的地區。年溫差小,終年氣溫溫和但潮濕多雨, 同時也是全台灣日照時數最少的地區之一。山區與平地平均溫差3到4度(氣象站設置於標高324米的山丘上,因此氣溫較低),山地年平均溫度約23度,平地年平均溫度約26度,冬季氣候溫和潮溼,夏季炎熱多雨。

蘭嶼氣象站-海拔324米(198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7.3
(81.1)
29.3
(84.7)
29.8
(85.6)
32.1
(89.8)
32.1
(89.8)
33.1
(91.6)
33.1
(91.6)
35.2
(95.4)
32.2
(90.0)
31.1
(88.0)
29.8
(85.6)
28.5
(83.3)
35.2
(95.4)
平均高温 °C(°F) 20.7
(69.3)
21.4
(70.5)
23.0
(73.4)
24.9
(76.8)
26.7
(80.1)
27.8
(82.0)
28.6
(83.5)
28.5
(83.3)
27.6
(81.7)
25.9
(78.6)
23.8
(74.8)
21.4
(70.5)
25.0
(77.0)
日均气温 °C(°F) 18.5
(65.3)
19.0
(66.2)
20.5
(68.9)
22.4
(72.3)
24.3
(75.7)
25.7
(78.3)
26.3
(79.3)
26.1
(79.0)
25.2
(77.4)
23.8
(74.8)
22.7
(72.9)
19.4
(66.9)
22.8
(73.1)
平均低温 °C(°F) 17.0
(62.6)
17.4
(63.3)
18.8
(65.8)
20.8
(69.4)
22.2
(72.0)
24.1
(75.4)
24.6
(76.3)
24.3
(75.7)
23.5
(74.3)
22.3
(72.1)
20.3
(68.5)
17.9
(64.2)
21.1
(70.0)
历史最低温 °C(°F) 9.2
(48.6)
9.5
(49.1)
10.3
(50.5)
11.3
(52.3)
16.1
(61.0)
17.6
(63.7)
19.6
(67.3)
20.2
(68.4)
19.3
(66.7)
13.3
(55.9)
14.1
(57.4)
10.8
(51.4)
9.2
(48.6)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248.1
(9.77)
203.9
(8.03)
154.0
(6.06)
149.0
(5.87)
249.3
(9.81)
287.4
(11.31)
231.2
(9.10)
287.9
(11.33)
384.2
(15.13)
305.6
(12.03)
267.0
(10.51)
212.2
(8.35)
2,979.8
(117.3)
平均降雨天数(≥ 0.1 mm) 22.2 19.0 16.7 15.1 15.7 15.3 14.2 16.6 19.5 19.6 20.5 21.0 215.4
平均相對濕度(%) 86.3 88.3 88.6 90.2 90.3 92.1 91.0 90.8 90.3 87.3 86.6 84.9 88.9
月均日照時數 80.8 78.8 106.0 113.0 136.5 140.8 196.2 171.6 143.7 134.1 94.7 77.6 1,473.8
数据来源:中央氣象局

族群與人口

[编辑]
臺灣被視為廣泛分布的南島語族南島語系的主要源頭之一。
達悟族的傳統房屋。

根據考古與語言學的理論,認為南島語族的擴散是由臺灣經蘭嶼、巴丹島,到達菲律賓,再由東南亞島嶼遷往大洋洲達悟族(雅美族)人雖然在語言與文化上與巴丹島人相似,但在遺傳上,達悟族人卻更相近於臺灣原住民[18]

日治時期,蘭嶼被稱做「紅頭嶼社」,下轄7個小字。歷經戰後整併,現有4個行政,六個部落:

達悟語 中文現名 日語片假名(日治時期) 備考
Jiayo / Yayo 椰油 ヤユー
Jiraralay / Iraraley 朗島(伊拉拉來) イララライ
Jiranmilek / Iranmeylek 東清(伊然枚樂可) イラヌミリク
Jivalino / Ivalino 野銀(伊伐里怒) イワギヌ 非行政村,valino原指馬鞍藤
Jimowrod / Imowzod 紅頭(伊莫潤) イマウルツル
Jiratay / Iratey 漁人(伊拉代) イラタイ 1946 年併入紅頭村
Iwatas / Ivatas 伊瓦達斯 イワタス 1940 年併入椰油村

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於19世紀考據,蘭嶼和巴丹兩邊居民的禮儀、穿著、藤帽、髮型等特徵,及主食、烹飪方法與民俗語彙,都極相似,研判屬同一族群。美國人類學者Dezso Benedek更從兩地墓葬都採「甕棺葬」,認為兩地應有共同起源,只因後來蘭嶼與巴丹被劃為兩個國家而被迫分隔。蘭嶼第一位博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士生董恩慈說16世紀以來,巴丹群島歷經西班牙、美國、菲律賓治理,西化程度較高,蘭嶼則相對位處台灣外海邊陲,保留較多傳統文化。[19]

蘭嶼人口現約有5157人[20],居民多為原住民達悟族,約4303人(佔83.4%)。原住民由巴丹島移民至此有數百年的歷史,今日兩方語言仍能溝通,時有交流活動。島上原住民製作拼板舟,並在春夏季節出海捕飛魚,亦稱為“飛魚季”。有“飛魚的故鄉”之稱。

生物與生態環境

[编辑]

島上生物數量分佈約有以下幾類: 哺乳類動物約有9種,爬蟲類動物約有17種,兩生物類動物有3種,鳥類約有101種,昆蟲的種類超過400種,維管束植物約有800種,其中稀有植物占121種。

以下列出較具代表性物種:

動物

[编辑]
鳥類
哺乳類
爬蟲類
魚類
昆蟲類
無脊椎動物

植物 

[编辑]
以蘭嶼命名
以紅頭嶼命名

交通

[编辑]
開元漁港(左)與蘭嶼機場(右)是蘭嶼主要的對外交通
穿梭於蘭嶼島上的公路大多為剛性鋪面,少有柏油路面。

海運

[编辑]
客運:

每年三月中旬至十月中旬為旺季,其餘東北季風強盛的冬天為淡季。旺季每日均有上午與下午兩航次定期船班,分別從台東富岡與墾丁後壁湖出發往返蘭嶼。淡季墾丁後壁湖航班不行駛,台東富岡航班每週兩天早上下午來回一航次。而自從2013年冬季起,蘭嶼鄉公所補助台東富岡漁港航班於淡季亦固定行駛,自此全年均有固定船班行駛於台東蘭嶼間,唯因天候或颱風等因素,每日開航狀況仍以船公司訊息為主。連假期間如元旦、春節等,視情況加開班次。目前共有兩家船公司營運蘭嶼航線。[21]

不定期的渡輪海運航線分別往來墾丁蘭嶼臺東綠島,多為旅行團包船並開放餘票供一般民眾搭乘,預訂乘客滿80人即開船。[22]

貨運:

巨龍航運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之「巨龍」貨輪、「龍春」貨輪,每週定期行駛兩次(同船經營每週台東-綠島、台東-蘭嶼各往返兩次)及新發航運所有之「大發壹號」貨輪,每週不定期行駛,主要承攬貨物與車輛運送。[23]

空運

[编辑]

目前僅蘭嶼機場臺東機場間設有每日定期航線。4月至10月每週一、五、六、日,台東-蘭嶼每日往返計16班,每週二、三、四,台東-蘭嶼每日往返計14班。11月至3月台東-蘭嶼每日往返12航班。營運者為德安航空,使用19人座DHC-6型飛機。[24]蘭嶼機場的起降標準是能見度5000公尺或雲幂高1500呎。座位少,班次亦少,旺季時班班客滿,不易買到機票。

公路

[编辑]

蘭嶼鄉公所經營之大型客車,每日行駛島內兩班次。絕大部分登島旅客以租用島上汽機車或腳踏車為主,亦常見旅客自行攜帶腳踏車搭船前往。

旅遊景點

[编辑]
  • 大天池
  • 小天池
  • 八代灣
  • 東清灣
  • 饅頭岩
  • 紅頭岩
  • 軍艦岩
  • 鱷魚岩
  • 五孔洞
  • 氣象站
  • 青青草原
  • 東清祕境
  • 野銀舊部落
  • 位於野銀部落海岸未命名的冷泉[25]
  • 紅頭溪瀑布(一層瀑布、兩層瀑布、三層瀑布)

爭議

[编辑]

因「台東縣離島第四期104-107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期末報告書修正法」,而有了蘭嶼特定區開發計畫。蘭嶼特定區計畫草案內容包括環島公路拓寬、新舊港合併工程、傳統屋修繕等多種建設,但並未有「劃定區域」,此外中央主管單位並未編列預算、經費施行進度為停滯狀態,目前台東縣政府雖有持續與當地居民溝通,但計畫一直更改且未達成共識。若推動次此一建設,將會造成蘭嶼居民及外來客間文化衝突,大量外來客的湧入將造成環境衝擊與資源消耗、消費模式改變,而在開發之時也未與當地居民做良好溝通。

  • 蘭嶼因原住民基本法的相關子法未健全,未有效落實原基法對後續相關法律的建立,固原住民權益難以保障,導致居民對土地審查委員會不信任(開會時民眾無法提供想法,雙方各說各話),有溝通仍然無法達成共識。
  • 開發前要了解當地文化,就現有設施進行規劃,不在占用更多資源。
  • 當蘭嶼遇上特定區計畫:掃地出門或敞開雙臂?[26]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官網.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7). 
  2. ^ Karl Theodor Stöpel. Eine Reise in das Innere der Insel Formosa. 1905. 
  3. ^ 3.0 3.1 楊政賢. 「蘭嶼」地名與「雅美族」族稱的由來. 史前館電子報. 2012-04-15 [2022-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7) (中文(臺灣)). 
  4. ^ 曹俊漢. 黃厚源獨力實現艱鉅「史」命 自費出版地理教學書刊. 中國時報. 2001-03-16 (中文(臺灣)). 
  5. ^ 馬耀‧基朗、林志興、希南・巴娜妲燕. 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2):阿美族、卑南族、達悟族. 由文魯彬翻译. 新自然主義. 2021. 
  6. ^ 《蘭嶼入我版圖之沿革》,林熊祥,1958年,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印行
  7. ^ 7.0 7.1 伊能嘉矩著,吳密察譯. 《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1月初版. ISBN 978-957-9542-98-2. 
  8. ^ 8.0 8.1 《放逐孤島的他者:蘭嶼、農場、管訓隊與外省勞兵的生命史》,夏黎明等,2007年,臺東:臺東縣政府
  9. ^ <達悟之父--紀守常影像集> 席萳•嘉斐弄編著, 台北市:南天, 2010
  10. ^ <蘭嶼之父--紀守常神父>,Syaman Macinanao, 台東縣:蘭嶼天主教文化研究發展協會, 2004
  11. ^ <憶達悟之父紀守常 蘭嶼女子出書> 自由電子報
  12. ^ 不死守常規—紀守常神父 <下>. [201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5). 
  13. ^ 謝來光. 近代歷史沿革. 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 [2015-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1). 
  14. ^ 蘭嶼貯存場安全管理說明. [2021-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15. ^ 反核廢料 蘭嶼鄉民明天抗爭 不滿政府及台電未兌現年底遷離貯存場承諾. [2007-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5). 
  16. ^ 《台灣核廢料何去何從》蘭嶼 綠色壕溝藏「惡靈」. [2007-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17. ^ 立法院法律系統《離島建設條例》民國91年(2002年)條文立法理由. [201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6). 
  18. ^ 雅美族啟示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2011-2-28
  19. ^ 蘭嶼準博士 籲族人航向巴丹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2008年1月13日
  20. ^ 臺東縣蘭嶼鄉人口統計(2018年12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臺東縣政統計,2018年12月
  21.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龍鴻航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22. ^ 船期及線上預訂船票詳見飛魚船票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 ^ [2][永久失效連結]巨龍航運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粉絲頁
  24. ^ 航期及訂票詳見德安航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 ^ 美麗生命力 動員自救 重建西岸廢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VBS,2012-08-30
  26. ^ 怡君、陳品君、陳芛薇. 當蘭嶼遇上特定區計畫:掃地出門或敞開雙臂?(0417報導內容初版). 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 2014-04-17 [2014-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中文). 

研究文獻來源

[编辑]

蘭嶼從荷蘭在台灣時期、清朝時期、日治時期、中華民國在台時期都有許多相關的研究及其著作,因此該區將會試著整理蘭嶼島的相關研究

地理資訊

發現天生科學家-原住民族文化科學學習實踐與發展十年計畫

原住民委員會

數位典藏

論文、期刊

延伸閱讀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