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同志骄傲: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21个用户的46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not|骄傲游行}}
<!-- 下文请统一采用骄傲代替自豪,以避免“自豪”、“骄傲”共存造成的混乱。 -->{{TA
| G1 = US
| G2 = 地名
}}
[[File:Oslo Pride Parade 35.jpg|285px|right|thumb|2018年奧斯陸骄傲游行]]
{{LGBT sidebar}}
{{LGBT sidebar}}
'''同志驕傲'''('''Gay Pride'''或'''LGBT Pride''',又譯作'''同志自豪''')是[[同性戀權利運動]]的一部分,主要有三個目的
'''同性戀自豪日'''('''Gay Pride or LGBT Pride''')是[[同性戀權利運動]]的一部分,主要有三個目的:人們應當為自己感到自豪,性取向的多樣性是一份厚禮以及[[性取向]]是天生的,且不能任意改變的。慶祝及支持LGBT权利的[[驕傲遊行]](Pride)在全世界不少国家及大城市都有。同性戀自豪的標誌包括[[彩虹旗]]以及[[粉紅三角形]]和[[黑色三角形]](曾經被用於納粹的集中營)。
#LGBT群体作为一个[[社会团体|社会群体]]所表达的[[自我肯定]]
#促进LGBT群体获得尊严、平等以及更高关注度
#表明性取向的多樣性是一份厚禮以及[[性取向]]是天生的,且不能任意改變的


慶祝及支持LGBT权利的[[驕傲遊行]]在全世界不少国家及大城市都有。同性戀骄傲运动的標誌包括[[彩虹旗]]以及[[粉紅三角形]]和[[黑色三角形]](后两个曾經被用在納粹的集中營中充当[[羞恥徽章|羞耻徽章]])<ref>{{Cite web|title=Symbols of the Gay, Lesbian,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Movements|url=http://www.lambda.org/symbols.htm|accessdate=July 30, 2007|publisher=Lambda|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816231858/http://www.lambda.org/symbols.htm|archivedate=2007-08-16|dead-url=no}}</ref>。
這個運動可以看作是類似于[[美國]][[1970年代]]的“黑人是美麗的”(Black is Beautiful)運動,正如[[非裔美國人]]爭論道美麗並不是單獨的由大多數人來定義的標準一樣,同性戀自豪運動的成員也認爲,同性戀者的價值也不應該由佔大多數人口的異性戀者來評價

這個運動可以看作是類似于[[美國]][[1970年代]]的“黑人是美麗的”(Black is Beautiful)運動,正如[[非裔美國人]]爭論道美麗並不是單獨的由大多數人來定義的標準一樣,同性戀骄傲運動的成員也認爲,同性戀者的價值也不應該由佔人口大多的異性戀者來评判

骄傲活动从抗议到狂欢节不等,通常在[[LGBT骄傲月]]或其他纪念该国[[LGBT歷史|LGBT历史]]转折的时期举行,例如5月的[[莫斯科骄傲|莫斯科骄傲节]]是为了纪念俄罗斯1993年将同性恋定为非刑事罪的周年纪念日。骄傲活动包括[[骄傲游行|LGBT骄傲游行]]、集会、纪念活动、社区日、舞会和节日等等。

== 名称来源 ==
双性恋活动家[[布伦达·霍华德]]因其协调游行活动成功举行,而被人们称为“骄傲之母”,她还提出了在“骄傲日”前后举行为期一周的活动的想法,后来该活动也成为一年一度的[[骄傲游行|同志骄傲游行]]的起源。现在每年六月在世界各地[[LGBT]]群体都会举行庆祝活动<ref name="thirteen.org">{{Cite web |url=http://www.thirteen.org/pressroom/release.php?get=2475 |title=Channel 13/WNET Out! 2007: Women In the Movement |accessdate=2020-04-08 |archive-date=2008-01-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118011642/http://www.thirteen.org/pressroom/release.php?get=2475 |dead-url=no }}</ref><ref name="queerty.com">{{Cite web |url=http://www.queerty.com/the-gay-pride-issue-20070618/ |title=The Gay Pride Issue: Picking Apart The Origin of Pride |accessdate=2020-04-08 |archive-date=2015-07-1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712233212/http://www.queerty.com/the-gay-pride-issue-20070618/ |dead-url=no }}</ref>。此外,霍华德与双性恋激进主义者[[罗伯特·马丁]]以及同性恋激进主义者L.克雷格·休克纳姆共同采用“骄傲”一词来形容这些庆祝活动<ref name="Pride trope, Homolexis">Dynes, Wayne R. [http://homolexis.com/glossary/index.php/Pride_(trope) Pride (trope), Homolexis] {{Wayback|url=http://homolexis.com/glossary/index.php/Pride_(trope) |date=20110712215328 }}</ref><ref name="Moor-2019">{{Cite web|title=Why Is It Called Pride?|url=https://www.msn.com/en-in/news/offbeat/why-is-it-called-pride/ar-AABIbmO|accessdate=2019-06-08|author=Moor|date=2019-05-22|first=Ashley|publisher=Msn.com|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608014855/https://www.msn.com/en-in/news/offbeat/why-is-it-called-pride/ar-AABIbmO|archive-date=2019-06-08|dead-url=yes}}</ref>。另一双性恋激进主义者[[汤姆·利蒙切利]]随后发表言论说:“如果下一次有人问您为什么会有[[骄傲游行]]或为什么同志骄傲月是六月时,就告诉他们一个名叫布伦达·霍华德的双性恋女人認為要这样。”<ref name="Limoncelli-2005">{{Cite web|title=In Memoriam, Brenda Howard|url=http://www.bisquish.com/squishive/2005/07/27/in-memoriam-brenda-howard-2/|accessdate=November 15, 2019|author=Limoncelli|date=July 27, 2005|first=Tom|work=BiSquish|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214163344/http://www.bisquish.com/squishive/2005/07/27/in-memoriam-brenda-howard-2/|archivedate=2006-02-14|dead-url=no}}</ref>至此,“骄傲”一词成为同性恋权利活动的代称。


==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

[[File:Barbara Gittings 1965.jpg|thumb|同性戀平權運動家[[芭芭拉·吉丁斯]]在1965年於[[美國獨立紀念館]]外進行抗爭活動]]
{{Main|石牆騷亂發生前的美國LGBT平權運動事件列表}}
{{Main|石牆騷亂發生前的美國LGBT平權運動事件列表}}


===自豪日前身===
===骄傲前身===
====年度提醒====
====年度提醒====
1950和1960年代對於美國的LGBT人士來說,是在法律和社會上都非常壓抑的一段時期。在這樣的環境下,包括「[[碧丽提丝的女儿]]」(Daughters of Bilitis)和「[[马特蕊协会]]」(Mattachine Society)在內的美國同性戀組織開始了一些最早的LGBT權利抗爭運動。這兩個組織策劃了稱為「年度提醒」(Annual Reminders)的公民運動,目的是為了宣告和提醒美國民眾LGBT人士並未享有[[基本權_(憲法學)|基本人權]]的保護。「年度提醒」活動自1965年起在每年的7月4日於[[費城]][[美國獨立紀念館]]舉行。
1950和1960年代對於美國的LGBT人士來說,是在法律和社會上都非常壓抑的一段時期。在這樣的環境下,包括「[[碧丽提丝的女儿]]」(Daughters of Bilitis)和「[[马特蕊协会]]」(Mattachine Society)在內的美國同性戀組織開始了一些最早的LGBT權利抗爭運動。這兩個組織策劃了稱為「年度提醒」(Annual Reminders)的公民運動,目的是為了宣告和提醒美國民眾LGBT人士並未享有[[基本權_(憲法學)|基本人權]]的保護。「年度提醒」活動自1965年起在每年的7月4日於[[費城]][[美國獨立紀念館]]舉行。


====「同性戀是好的」====
====「同性戀是好的」====
在當時,反對LGBT的人士經常將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與精神疾病劃上等號。受到[[斯托克利·卡迈克尔]](Stokely Carmichael)的「[[黑即是美]]」(Black is Beautiful)運動的啟發,同性戀人權運動先鋒和「年度提醒」參與者[[法蘭克·卡莫尼]](Frank Kameny)在1968年喊出了「同性戀是好的」(Gay is Good)口號,<ref>{{cite web|url=http://www.glbtq.com/social-sciences/kameny_f.html |title=Kameny, Frank |publisher=http://glbtq.com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524210331/http://www.glbtq.com/social-sciences/kameny_f.html |archivedate=2011-05-24 }}</ref>以對抗社會上的歧視和同性戀者自身感到的罪惡與羞恥。
在當時,反對LGBT的人士經常將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與精神疾病劃上等號。受到[[斯托克利·卡迈克尔]]的「[[黑即是美]]」運動的啟發,同性戀人權運動先鋒和「年度提醒」參與者[[法蘭克·卡莫尼]]在1968年喊出了「同性戀是好的」(Gay is Good)口號,<ref>{{cite web |url=http://www.glbtq.com/social-sciences/kameny_f.html |title=Kameny, Frank |publisher=glbtq |url-status=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524210331/http://www.glbtq.com/social-sciences/kameny_f.html |archive-date=2011-05-24 |access-date=2012-07-02 }}</ref>以對抗社會上的歧視和同性戀者自身感到的罪惡與羞恥。后于1990年同性恋非病化成为了国际社会主流观念<ref>{{Cite web|title=LGBT議題科學研究文摘: 美國精神醫學會在1973年將同性戀去病化的來龍去脈|url=http://lgbtsciencedigest.blogspot.com/2017/03/1973.html|accessdate=2020-04-08|date=2017-03-02|last=版主|work=LGBT議題科學研究文摘|archive-date=2021-01-2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22012931/http://lgbtsciencedigest.blogspot.com/2017/03/1973.html|dead-url=no}}</ref>


===克里斯多弗街自由日===
===克里斯多弗街自由日===
[[File:Stonewall Inn 5 pride weekend 2016.jpg|285px|thumb|2016年[[石牆酒吧]]成為[[石牆國家紀念區]]次日]]
{{See also|石牆暴動}}
{{See also|石牆暴動}}
1969年6月28日星期六的凌晨,一群男女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和關切人士在[[美國]][[紐約]]同性戀酒吧「石牆」遭到警方搜索後展開暴動,石牆酒吧坐落於紐約市[[格林威治村]]的克里斯多弗街43號。這場暴動和後繼的示威抗爭行動是現代LGBT權利運動的分水嶺,也促使了在6月,会有同志遊行及大型的公開活動。
1969年6月28日星期六的凌晨,一群男女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和關切人士在[[美國]][[紐約]]同性戀酒吧「石牆」遭到警方搜索後展開暴動,石牆酒吧坐落於紐約市[[格林威治村]]的克里斯多弗街43號。這場暴動和後繼的示威抗爭行動是現代LGBT權利運動的分水嶺,也奠定[[同志骄傲月]]在6月举行并且将会会有同志遊行及大型的公開活動。

1970年6月28日,为纪念[[石墙暴动]]一周年举行[[克里斯托弗街解放纪念日]],这一[[骄傲游行|游行]]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骄傲游行|同性恋游行]],涵盖了51路到[[中央公園|中央公园]]的全部街区。游行活动由于参与游行的群众十分激动,而不到原定计划时间的一半就结束了,而且还因为他们带着同性恋旗帜和标志步行穿过城市时十分谨慎。尽管游行许可是在在游行开始前的两个小时才发放,但游行者却极少受到旁观者的抵制<ref>Clendinen, pp. 62–64.</ref>。《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写道游行者占领了约15条城市街区<ref name="fosburgh">Fosburgh, Lacey (June 29, 1970). [https://www.nytimes.com/1970/06/29/archives/thousands-of-homosexuals-hold-a-protest-rally-in-central-park.html "Thousands of Homosexuals Hold A Protest Rally in Central Park"] {{Wayback|url=https://www.nytimes.com/1970/06/29/archives/thousands-of-homosexuals-hold-a-protest-rally-in-central-park.html |date=20201210085837 }}, ''The New York Times'', p. 1.</ref>,另一《乡村之声》的十分积极地报道了“一年前警察对石墙旅馆的突袭而产生的前线抵抗”除此之外在克里斯托弗街上另有一个集会。

===遍地開花===
1970年6月27日(星期六),芝加哥同志解放組織了一場遊行<ref>{{Cite web|title=Chicago's Gay Pride Parade through the decades|url=https://www.chicagotribune.com/news/ct-chicago-gay-pride-parade-through-the-decades-photogallery.html|access-date=2021-01-14|website=chicagotribune.com|archive-date=2021-06-2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625100450/https://www.chicagotribune.com/news/ct-chicago-gay-pride-parade-through-the-decades-photogallery.html|dead-url=no}}</ref>,原訂路線從{{Link-en|華盛頓廣場公園|Washington Square Park (Chicago)}}至密西根大道和芝加哥大道交匯處的水塔,活動當天有許多參與者即興遊行至市民中心廣場。<ref name="CGP1971w">{{cite web |url= http://www.newberry.org/outspoken/exhibit/objectlist_section3.html |title= Outspoken: Chicago's Free Speech Tradition |publisher= Newberry Library |access-date= 2008-09-07 |archive-date= 2005-02-17 |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217142658/http://www.newberry.org/outspoken/exhibit/objectlist_section3.html |dead-url= no }}</ref>選擇這一天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為[[石牆暴動]]發生於六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其二為週六是最多人外出購物的時間,可善用密西根大街的購物人潮提高遊行聲勢。此後,芝加哥同志遊行固定於六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舉行,在這天各地也有許多類似的遊行活動共同響應。而美國西海岸的同運團體也開始在六月的最後一個週末,於洛杉磯跟舊金山舉辦遊行。<ref name="SFChron">"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June 29, 1970</ref><ref name="CanPress">"As of early 1970, Neil Briggs became the vice-chairman of the LGBTQ Association", CanPress, February 28, 1970.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702034214/http://www.pridetoronto.com/about/volunteer-comittees-cordinators/]</ref>

隔年,同志驕傲遊行開始在[[波士頓]]、[[達拉斯]]、[[密爾瓦基]]、[[倫敦]]、[[巴黎]]、[[西柏林]]以及[[斯德哥爾摩]]遍地開花。到了1972年,參與的城市包括[[亞特蘭大]]、[[布來頓]]<ref>{{cite web |publisher=Brighton Ourstory |title=A History of Lesbian & Gay Brighton: A Community Comes of Age, 1988–2001 |url=http://www.brightonourstory.co.uk/brighton-s-history/a-history-of-lesbian-and-gay-brighton-chapter-3-out-of-the-closet-1967-87/ |access-date=2021-06-20 |archive-date=2020-07-3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731220651/http://www.brightonourstory.co.uk/brighton-s-history/a-history-of-lesbian-and-gay-brighton-chapter-3-out-of-the-closet-1967-87/ |dead-url=no }}</ref>、[[水牛城]]、[[底特律]]、[[華盛頓特區]]、[[邁阿密]]、[[費城]]<ref name="armstrong">Armstrong, Elizabeth&nbsp;A., Crage, Suzanna&nbsp;M. (October 2006). [http://www-personal.umich.edu/~elarmstr/publications/Movements%20and%20Memory%20Armstrong%20and%20Crage.pdf "Movements and Memory: The Making of the Stonewall Myth"] {{Wayback|url=http://www-personal.umich.edu/~elarmstr/publications/Movements%20and%20Memory%20Armstrong%20and%20Crage.pdf |date=20120130201838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1''' (5) pp. 724–752. {{doi|10.1177/000312240607100502}}</ref>以及舊金山。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23行: 第47行:


==參見==
==參見==
{{Div col|cols=|content=
*[[骄傲游行]]
*[[骄傲游行]]
*[[欧洲骄傲节]]
*[[酷兒文化]]
*[[酷兒文化]]
*[[雙性戀自豪日]]
*[[雙性戀自豪日|雙性戀骄傲日]]
}}


{{-}}
{{-}}
{{LGBT}}
{{LGBT|state=expanded|culture}}


[[Category:LGBT文化]]
[[Category:LGBT驕傲]]


[[de:Regenbogenparade]]
[[de:Regenbogenparade]]

2024年4月14日 (日) 07:07的最新版本

2018年奧斯陸骄傲游行

同志驕傲Gay PrideLGBT Pride,又譯作同志自豪)是同性戀權利運動的一部分,主要有三個目的

  1. LGBT群体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所表达的自我肯定
  2. 促进LGBT群体获得尊严、平等以及更高关注度
  3. 表明性取向的多樣性是一份厚禮以及性取向是天生的,且不能任意改變的

慶祝及支持LGBT权利的驕傲遊行在全世界不少国家及大城市都有。同性戀骄傲运动的標誌包括彩虹旗以及粉紅三角形黑色三角形(后两个曾經被用在納粹的集中營中充当羞耻徽章[1]

這個運動可以看作是類似于美國1970年代的“黑人是美麗的”(Black is Beautiful)運動,正如非裔美國人爭論道美麗並不是單獨的由大多數人來定義的標準一樣,同性戀骄傲運動的成員也認爲,同性戀者的價值也不應該由佔人口大多数的異性戀者來评判。

骄傲活动从抗议到狂欢节不等,通常在LGBT骄傲月或其他纪念该国LGBT历史转折的时期举行,例如5月的莫斯科骄傲节是为了纪念俄罗斯1993年将同性恋定为非刑事罪的周年纪念日。骄傲活动包括LGBT骄傲游行、集会、纪念活动、社区日、舞会和节日等等。

名称来源

[编辑]

双性恋活动家布伦达·霍华德因其协调游行活动成功举行,而被人们称为“骄傲之母”,她还提出了在“骄傲日”前后举行为期一周的活动的想法,后来该活动也成为一年一度的同志骄傲游行的起源。现在每年六月在世界各地LGBT群体都会举行庆祝活动[2][3]。此外,霍华德与双性恋激进主义者罗伯特·马丁以及同性恋激进主义者L.克雷格·休克纳姆共同采用“骄傲”一词来形容这些庆祝活动[4][5]。另一双性恋激进主义者汤姆·利蒙切利随后发表言论说:“如果下一次有人问您为什么会有骄傲游行或为什么同志骄傲月是六月时,就告诉他们一个名叫布伦达·霍华德的双性恋女人認為要这样。”[6]至此,“骄傲”一词成为同性恋权利活动的代称。

歷史背景

[编辑]

骄傲日的前身

[编辑]

年度提醒

[编辑]

1950和1960年代對於美國的LGBT人士來說,是在法律和社會上都非常壓抑的一段時期。在這樣的環境下,包括「碧丽提丝的女儿」(Daughters of Bilitis)和「马特蕊协会」(Mattachine Society)在內的美國同性戀組織開始了一些最早的LGBT權利抗爭運動。這兩個組織策劃了稱為「年度提醒」(Annual Reminders)的公民運動,目的是為了宣告和提醒美國民眾LGBT人士並未享有基本人權的保護。「年度提醒」活動自1965年起在每年的7月4日於費城美國獨立紀念館舉行。

「同性戀是好的」

[编辑]

在當時,反對LGBT的人士經常將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與精神疾病劃上等號。受到斯托克利·卡迈克尔的「黑即是美」運動的啟發,同性戀人權運動先鋒和「年度提醒」參與者法蘭克·卡莫尼在1968年喊出了「同性戀是好的」(Gay is Good)口號,[7]以對抗社會上的歧視和同性戀者自身感到的罪惡與羞恥。后于1990年同性恋非病化成为了国际社会主流观念[8]

克里斯多弗街自由日

[编辑]
2016年石牆酒吧成為石牆國家紀念區次日

1969年6月28日星期六的凌晨,一群男女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和關切人士在美國紐約同性戀酒吧「石牆」遭到警方搜索後展開暴動,石牆酒吧坐落於紐約市格林威治村的克里斯多弗街43號。這場暴動和後繼的示威抗爭行動是現代LGBT權利運動的分水嶺,也奠定了同志骄傲月在6月举行,并且将会会有同志遊行及大型的公開活動。

1970年6月28日,为纪念石墙暴动一周年举行克里斯托弗街解放纪念日,这一游行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同性恋游行,涵盖了51路到中央公园的全部街区。游行活动由于参与游行的群众十分激动,而不到原定计划时间的一半就结束了,而且还因为他们带着同性恋旗帜和标志步行穿过城市时十分谨慎。尽管游行许可是在在游行开始前的两个小时才发放,但游行者却极少受到旁观者的抵制[9]。《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写道游行者占领了约15条城市街区[10],另一《乡村之声》的十分积极地报道了“一年前警察对石墙旅馆的突袭而产生的前线抵抗”除此之外在克里斯托弗街上另有一个集会。

遍地開花

[编辑]

1970年6月27日(星期六),芝加哥同志解放組織了一場遊行[11],原訂路線從華盛頓廣場公園至密西根大道和芝加哥大道交匯處的水塔,活動當天有許多參與者即興遊行至市民中心廣場。[12]選擇這一天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為石牆暴動發生於六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其二為週六是最多人外出購物的時間,可善用密西根大街的購物人潮提高遊行聲勢。此後,芝加哥同志遊行固定於六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舉行,在這天各地也有許多類似的遊行活動共同響應。而美國西海岸的同運團體也開始在六月的最後一個週末,於洛杉磯跟舊金山舉辦遊行。[13][14]

隔年,同志驕傲遊行開始在波士頓達拉斯密爾瓦基倫敦巴黎西柏林以及斯德哥爾摩遍地開花。到了1972年,參與的城市包括亞特蘭大布來頓[15]水牛城底特律華盛頓特區邁阿密費城[16]以及舊金山。

参考文献

[编辑]
  1. ^ Symbols of the Gay, Lesbian,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Movements. Lambda. [July 30,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6). 
  2. ^ Channel 13/WNET Out! 2007: Women In the Movement.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8). 
  3. ^ The Gay Pride Issue: Picking Apart The Origin of Pride.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2). 
  4. ^ Dynes, Wayne R. Pride (trope), Homolexi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Moor, Ashley. Why Is It Called Pride?. Msn.com. 2019-05-22 [2019-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6. ^ Limoncelli, Tom. In Memoriam, Brenda Howard. BiSquish. July 27, 2005 [November 15,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14). 
  7. ^ Kameny, Frank. glbtq. [2012-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4). 
  8. ^ 版主. LGBT議題科學研究文摘: 美國精神醫學會在1973年將同性戀去病化的來龍去脈. LGBT議題科學研究文摘. 2017-03-02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9. ^ Clendinen, pp. 62–64.
  10. ^ Fosburgh, Lacey (June 29, 1970). "Thousands of Homosexuals Hold A Protest Rally in Central Par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p. 1.
  11. ^ Chicago's Gay Pride Parade through the decades. chicagotribune.com. [2021-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5). 
  12. ^ Outspoken: Chicago's Free Speech Tradition. Newberry Library. [2008-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2-17). 
  13. ^ "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June 29, 1970
  14. ^ "As of early 1970, Neil Briggs became the vice-chairman of the LGBTQ Association", CanPress, February 28, 1970. [1]
  15. ^ A History of Lesbian & Gay Brighton: A Community Comes of Age, 1988–2001. Brighton Ourstory.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31). 
  16. ^ Armstrong, Elizabeth A., Crage, Suzanna M. (October 2006). "Movements and Memory: The Making of the Stonewall Myt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1 (5) pp. 724–752. doi:10.1177/000312240607100502

參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