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寒袖:修订间差异
→有聲出版: // Edit via Wikiplus |
|||
(未显示16个用户的27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for|於電視劇台灣阿誠飾演王志誠一角的台灣藝人|陳昭榮}} |
|||
{{Infobox_officeholder |
{{Infobox_officeholder |
||
| name = 王志誠 |
| name = 王志誠 |
||
| different name =路寒袖 |
| different name =路寒袖 |
||
| width = |
| width = |
||
| now = |
|||
⚫ | |||
| period = |
| period = |
||
| sex = 男 |
| sex = 男 |
||
第15行: | 第16行: | ||
| work = 參見[[路寒袖#作品]] |
| work = 參見[[路寒袖#作品]] |
||
}} |
}} |
||
'''路寒袖'''({{bd|1958年|4月14日}}),本名'''王志誠''',生於苗栗苑裡鎮,後遷居台中[[大甲區|大甲]]鎮。就讀[[國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台中一中]]時,接觸[[王尚義]]的作品,因而進入寫作殿堂。高三下,開始新詩創作,並在臺中[[民聲日報|《民聲日報》]]發表作品。高中畢業,與[[楊逵]]同在東海花園生活四個月,該經驗對其創作與生活觀有深遠影響。後入[[東吳大學 (台灣)|東吳大學]]中文系就讀。於1991年發表第一首台語詩作〈春雨〉,同年出版第一本詩集《早,寒》;隔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憂鬱三千公尺》;1995年出版第一本台語詩集《春天 |
'''路寒袖'''({{bd|1958年|4月14日}}),本名'''王志誠''',生於苗栗苑裡鎮,後遷居台中[[大甲區|大甲]]鎮。就讀[[國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台中一中]]時,接觸[[王尚義]]的作品,因而進入寫作殿堂。高三下,開始新詩創作,並在臺中[[民聲日報|《民聲日報》]]發表作品。高中畢業,與[[楊逵]]同在東海花園生活四個月,該經驗對其創作與生活觀有深遠影響。後入[[東吳大學 (台灣)|東吳大學]]中文系就讀。於1991年發表第一首台語詩作〈春雨〉,同年出版第一本詩集《早,寒》;隔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憂鬱三千公尺》;1995年出版第一本台語詩集《[[春天的花蕊]]》;2003年出版第一本繪本書《像母親一樣的河》;曾以〈畫眉〉、〈思念的歌〉分別拿下第六屆與第七屆[[金曲獎]]。於2005年至2008年期間,擔任[[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並於2014年至2018年擔任[[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局長。<ref>{{cite web|title=路寒袖作家數位主題館|url=http://luhanshiu.blogspot.tw/|accessdate=2015-07-27|archive-date=2015-07-1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711200245/http://luhanshiu.blogspot.tw/|dead-url=no}}</ref><ref>{{cite web|title=道禾實驗學校|url=http://nw2011.heart.net.tw/_a_idea/_g_id_human_b.html|accessdate=2017-12-08|archive-date=2017-12-2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222052413/http://nw2011.heart.net.tw/_a_idea/_g_id_human_b.html|dead-url=no}}</ref> |
||
== 學經歷 == |
== 學經歷 == |
||
第31行: | 第32行: | ||
* 台中縣公民大學籌備委員、執行委員、教師(1999年7月-2002年12月) |
* 台中縣公民大學籌備委員、執行委員、教師(1999年7月-2002年12月) |
||
* 台中縣港區藝術基金會董事(2000年-2002年12月) |
* 台中縣港區藝術基金會董事(2000年-2002年12月) |
||
* |
* 歡喜之聲廣播電台文化節目《歡喜夜快車》主持人(2002年9月-2003年3月) |
||
* [[靜宜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2003年9月-2004年6月) |
* [[靜宜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2003年9月-2004年6月) |
||
* [[國家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館通訊》(季刊)總編輯(2003年9月-2004年12月) |
* [[國家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館通訊》(季刊)總編輯(2003年9月-2004年12月) |
||
第40行: | 第41行: | ||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2005年7月18日-2008年8月21日) |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2005年7月18日-2008年8月21日) |
||
*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2003年-2007年12月31日) |
*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2003年-2007年12月31日) |
||
⚫ | |||
* |
*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2000年-2009年) |
||
== 寫作風格 == |
== 寫作風格 == |
||
=== 關懷社會與土地 === |
=== 關懷社會與土地 === |
||
70年代進入東吳大學中文系就讀,受到中國古典文藝薰陶,創作的內容為詩人孤獨內在的心境寫照,題材則以親情關懷與童年紀事為主,因而早期的華語詩作難免晦澀難懂;認識楊逵後,體悟到「一個作家再怎麼偉大,必須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詩作因而內容轉向土地與社會關愛,詩風趨向現實。<ref name=詩路>{{cite web|title=多重跨界與自我突破-路寒袖「詩路」歷程研究|url=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id=%22100NCHU5625019%22.&searchmode=basic}}</ref> |
70年代進入東吳大學中文系就讀,受到中國古典文藝薰陶,創作的內容為詩人孤獨內在的心境寫照,題材則以親情關懷與童年紀事為主,因而早期的華語詩作難免晦澀難懂;認識楊逵後,體悟到「一個作家再怎麼偉大,必須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詩作因而內容轉向土地與社會關愛,詩風趨向現實。<ref name=詩路>{{cite web|title=多重跨界與自我突破-路寒袖「詩路」歷程研究|url=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id=%22100NCHU5625019%22.&searchmode=basic|accessdate=2017-12-08|archive-date=2017-12-2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222164344/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id=%22100NCHU5625019%22.&searchmode=basic|dead-url=no}}</ref> |
||
=== 從華語詩到台語詩歌 === |
=== 從華語詩到台語詩歌 === |
||
[[鄉土文學論戰]]後,台灣台語文學創作意識紛紛抬頭,<ref>應嘉惠:〈台灣雅歌──路寒袖談路寒袖〉《明道文藝》350期,(2005年6月),64。</ref>路寒袖於90年代亦積極參與台語「雅歌」的創作,詩的語言便從華語詩轉為台語詩歌嘗試。<ref>謝逸彣:〈遮有一個台語个花園──訪詩人路寒袖〉,《人本教育札記》第86期(1996年8月),頁83。</ref>其台語詩歌清新典雅,意境優美,如其與作曲家[ |
[[鄉土文學論戰]]後,台灣台語文學創作意識紛紛抬頭,<ref>應嘉惠:〈台灣雅歌──路寒袖談路寒袖〉《明道文藝》350期,(2005年6月),64。</ref>路寒袖於90年代亦積極參與台語「雅歌」的創作,詩的語言便從華語詩轉為台語詩歌嘗試。<ref>謝逸彣:〈遮有一個台語个花園──訪詩人路寒袖〉,《人本教育札記》第86期(1996年8月),頁83。</ref>其台語詩歌清新典雅,意境優美,如其與作曲家[[詹宏達]]合作的<畫眉>。其詩歌創作題材觸及面向包含男女情感刻劃、社會歷史事件關懷與競選歌謠,如<春天-{个}-花蕊>。<ref name="詩路"/> |
||
=== 影像詩 === |
=== 影像詩 === |
||
隨著影像時代的來臨,路寒袖運用他在攝影的專長,走向另一種文學傳播途徑──攝影詩。由影像結合詩的創作,兩者各自具有其獨特性卻又相輔相成,結合出新型態的作品。「攝影之於路寒袖,就跟寫詩一樣」,這兩者的形成,都早早取決於內心的快門與光圈的巧妙搭配<ref>路寒袖:《忘了,曾經去流浪,自序》,頁10。</ref>,一張張單純的圖像,保留了想像空間給讀者,又可以從詩人的視界透過文字點綴,給讀者更深刻的體會。<ref name="詩路"/> |
隨著影像時代的來臨,路寒袖運用他在攝影的專長,走向另一種文學傳播途徑──攝影詩。由影像結合詩的創作,兩者各自具有其獨特性卻又相輔相成,結合出新型態的作品。「攝影之於路寒袖,就跟寫詩一樣」,這兩者的形成,都早早取決於內心的快門與光圈的巧妙搭配<ref>路寒袖:《忘了,曾經去流浪,自序》,頁10。</ref>,一張張單純的圖像,保留了想像空間給讀者,又可以從詩人的視界透過文字點綴,給讀者更深刻的體會。<ref name="詩路"/> |
||
第100行: | 第102行: | ||
* [[二二八事件|228]]紀念歌《耳空內的蟲聲》(文學台灣基金會,2005年12月) |
* [[二二八事件|228]]紀念歌《耳空內的蟲聲》(文學台灣基金會,2005年12月) |
||
* 古蹟之歌《發射落日》(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6年12月) |
* 古蹟之歌《發射落日》(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6年12月) |
||
* [[行政院]][[新聞局]]「為台灣發聲」宣傳歌曲《臺灣入聯進行曲》(2007年) |
* [[行政院]][[行政院新聞局|新聞局]]「為台灣發聲」宣傳歌曲《臺灣入聯進行曲》(2007年) |
||
* 《紅毛港之歌》(遠景出版公司,2008年8月) |
* 《紅毛港之歌》(遠景出版公司,2008年8月) |
||
* 《你的歌我來唱3─當代中文藝術歌曲集》(席慕德主編,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企劃,世界文物出版社,2009年10月;收錄〈阿媽个白頭鬃〉等五首作品) |
* 《你的歌我來唱3─當代中文藝術歌曲集》(席慕德主編,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企劃,世界文物出版社,2009年10月;收錄〈阿媽个白頭鬃〉等五首作品) |
||
第108行: | 第110行: | ||
* 楊逵之歌〈寫在大地上的詩〉(2011年8月) |
* 楊逵之歌〈寫在大地上的詩〉(2011年8月) |
||
* 鳳飛飛專輯《想要彈同調》最精選(金牌大風音樂文化公司,2012年10月19日;收錄〈四月望雨〉、〈思念的歌〉) |
* 鳳飛飛專輯《想要彈同調》最精選(金牌大風音樂文化公司,2012年10月19日;收錄〈四月望雨〉、〈思念的歌〉) |
||
* [[陳其邁]]高雄市長競選歌曲《咱上愛的所在》(2018年) ([[林宗興]]曲、演唱) |
|||
=== 主編 === |
=== 主編 === |
||
第141行: | 第144行: | ||
"台灣長期以來在教育政策上偏頗,造成了一個荒謬的現象:台灣人反而不認識台灣。2001年起深切的體會到,可以用一種運動的方式,讓我們台灣人重新認識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 |
"台灣長期以來在教育政策上偏頗,造成了一個荒謬的現象:台灣人反而不認識台灣。2001年起深切的體會到,可以用一種運動的方式,讓我們台灣人重新認識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 |
||
[[玉山]]不只是台灣最高峰,也是[[東北亞]]最高峰,它的海拔有三千 |
[[玉山]]不只是台灣最高峰,也是[[東北亞]]最高峰,它的海拔有三千九百五十二公尺高,具備指標性的廣告明星地位,又設有[[玉山國家公園]],因而其相關設施與生態保護都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因此,帶著一般民眾或文化界的人去登玉山,是一種手段也是目的。登玉山的目的是要讓大家認識玉山,讓大家從感情上愛台灣,而不是從口舌上來愛台灣。爬玉山前,一定要先上課,要先認識玉山,認識玉山的地形、地質,認識玉山的生態,包括以玉山為生活場域的[[布農族]],與其相關的文化、風俗、歷史。 |
||
運動主要施行期間為2001年至2008年。很多參與運動的學員,也因而更認識台灣,也開始以更積極的態度或是實踐的方式,來參與台灣的生態、環保與更深刻的人文省思。" ——節錄自:詩人路寒袖談「玉山學」<ref>{{cite web|title=詩人路寒袖談「玉山學」|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jUry8lX2EU&pbjreload=10}}</ref> |
運動主要施行期間為2001年至2008年。很多參與運動的學員,也因而更認識台灣,也開始以更積極的態度或是實踐的方式,來參與台灣的生態、環保與更深刻的人文省思。" ——節錄自:詩人路寒袖談「玉山學」<ref>{{cite web|title=詩人路寒袖談「玉山學」|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jUry8lX2EU&pbjreload=10|access-date=2017-12-17|archive-date=2020-08-0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06072636/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jUry8lX2EU&pbjreload=10}}</ref> |
||
== 獲獎記錄 == |
== 獲獎記錄 == |
||
第153行: | 第156行: | ||
* 2005年:第14屆榮後台灣詩人獎 |
* 2005年:第14屆榮後台灣詩人獎 |
||
* 2009年:台中市大墩文學貢獻獎 |
* 2009年:台中市大墩文學貢獻獎 |
||
⚫ | |||
{{reflist}} |
|||
== 外部連結 == |
== 外部連結 == |
||
第158行: | 第164行: | ||
{{start box}} |
{{start box}} |
||
{{s-gov}} |
{{s-gov}} |
||
{{s-before|[[葉景雯]]|}} |
|||
{{s-title|[[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start date|2005|07|18}}—{{end date|2008|08|21}}}} |
|||
{{s-after|劉秀梅(代理)<br><small>正任:'''[[史哲]]'''</small>|}} |
|||
{{s-before|[[葉樹姍]]|}} |
{{s-before|[[葉樹姍]]|}} |
||
{{s-title|[[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局長|{{start date|2014|12|25}}—}} |
{{s-title|[[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局長|{{start date|2014|12|25}}—{{end date|2018|12|25}}}} |
||
{{s-after| |
{{s-after|[[非作家張大春|張大春]]|}} |
||
{{end box}} |
{{end box}} |
||
{{Authority control}} |
|||
⚫ | |||
{{DEFAULTSORT:Wang王}} |
|||
⚫ | |||
⚫ | |||
⚫ | |||
⚫ | |||
⚫ | |||
⚫ | |||
[[Category: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校友]] |
[[Category: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校友]] |
||
[[Category:1958年出生|L]] |
|||
⚫ | |||
⚫ | |||
⚫ | |||
[[Category:高雄市文化局局長]] |
[[Category:高雄市文化局局長]] |
||
[[Category:臺中市文化局局長]] |
[[Category:臺中市文化局局長]] |
||
[[Category:台灣閩南語文學作家]] |
[[Category:台灣閩南語文學作家]] |
||
[[Category:林佳龍市府成員]] |
|||
⚫ |
2024年8月17日 (六) 05:45的最新版本
王志誠 |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别名 | 路寒袖 |
出生 |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中縣大甲鎮(今臺中市大甲區) | 1958年4月14日
国籍 | 中華民國(臺灣) |
著作
|
路寒袖(1958年4月14日—),本名王志誠,生於苗栗苑裡鎮,後遷居台中大甲鎮。就讀台中一中時,接觸王尚義的作品,因而進入寫作殿堂。高三下,開始新詩創作,並在臺中《民聲日報》發表作品。高中畢業,與楊逵同在東海花園生活四個月,該經驗對其創作與生活觀有深遠影響。後入東吳大學中文系就讀。於1991年發表第一首台語詩作〈春雨〉,同年出版第一本詩集《早,寒》;隔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憂鬱三千公尺》;1995年出版第一本台語詩集《春天的花蕊》;2003年出版第一本繪本書《像母親一樣的河》;曾以〈畫眉〉、〈思念的歌〉分別拿下第六屆與第七屆金曲獎。於2005年至2008年期間,擔任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並於2014年至2018年擔任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局長。[1][2]
學經歷
[编辑]學歷
[编辑]經歷
[编辑]- 《溪城雙週刊》(東吳大學報紙型校刊) 總編輯
- 《東吳青年》(東吳大學雜誌型校刊) 總編輯
- 《漢廣詩刊》 發行人
- 臺北縣永和市復興商工 教師
-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述委員(1987年12月-1995年9月)
- 明日工作室顧問(1999年-2000年)
- 好讀出版社顧問(2000年-2001年)
- 台中縣公民大學籌備委員、執行委員、教師(1999年7月-2002年12月)
- 台中縣港區藝術基金會董事(2000年-2002年12月)
- 歡喜之聲廣播電台文化節目《歡喜夜快車》主持人(2002年9月-2003年3月)
- 靜宜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2003年9月-2004年6月)
- 國家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館通訊》(季刊)總編輯(2003年9月-2004年12月)
- 國家文化總會《新活水》(雙月刊)總編輯(2005年7月5日至今)
- 文建會文化建設基金會顧問(2000年-2004年12月)
- 世新大學中文系講座教席(2001年-2005月)
- 台灣日報副總編輯兼藝文中心主任(1995年9月-2005年7月)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2005年7月18日-2008年8月21日)
-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2003年-2007年12月31日)
-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局長(2014年-2018年12月25日)
-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2000年-2009年)
寫作風格
[编辑]關懷社會與土地
[编辑]70年代進入東吳大學中文系就讀,受到中國古典文藝薰陶,創作的內容為詩人孤獨內在的心境寫照,題材則以親情關懷與童年紀事為主,因而早期的華語詩作難免晦澀難懂;認識楊逵後,體悟到「一個作家再怎麼偉大,必須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詩作因而內容轉向土地與社會關愛,詩風趨向現實。[3]
從華語詩到台語詩歌
[编辑]鄉土文學論戰後,台灣台語文學創作意識紛紛抬頭,[4]路寒袖於90年代亦積極參與台語「雅歌」的創作,詩的語言便從華語詩轉為台語詩歌嘗試。[5]其台語詩歌清新典雅,意境優美,如其與作曲家詹宏達合作的<畫眉>。其詩歌創作題材觸及面向包含男女情感刻劃、社會歷史事件關懷與競選歌謠,如<春天个花蕊>。[3]
影像詩
[编辑]隨著影像時代的來臨,路寒袖運用他在攝影的專長,走向另一種文學傳播途徑──攝影詩。由影像結合詩的創作,兩者各自具有其獨特性卻又相輔相成,結合出新型態的作品。「攝影之於路寒袖,就跟寫詩一樣」,這兩者的形成,都早早取決於內心的快門與光圈的巧妙搭配[6],一張張單純的圖像,保留了想像空間給讀者,又可以從詩人的視界透過文字點綴,給讀者更深刻的體會。[3]
作品
[编辑]詩集
[编辑]- 《早,寒》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1年1月
- 《夢的攝影機》 麥田出版公司,1993年4月
- 《春天个花蕊》 台語詩,皇冠出版公司,1995年4月
- 《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 元尊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
- 《路寒袖台語詩選》金安出版公司,2002年7月
- 《路寒袖集》 國立台灣文學館,賴芳伶編,2010年4月
- 《那些塵埃落下的地方》遠景出版公司,2014年5月
散文集
[编辑]- 《憂鬱三千公尺》 時報出版公司,1992年7月首印;聯合文學出版公司,2003年4月重印
- 《歌聲戀情》 聯合文學出版公司,2003年4月
繪本書
[编辑]- 《像母親一樣的河》遠流出版公司,2003年5月;本書翻譯成韓文
- 《聽爸爸說童年》玉山社出版公司,2005年8月
- 《陪媽媽回外婆家》玉山社出版公司,2005年8月
攝影詩文集
[编辑]- 《忘了,曾經去流浪》遠景出版公司,2008年4月
- 《何時,愛戀到天涯》遠景出版公司,2009年2月
- 《陪我,走過波麗路》遠景出版公司,2010年1月
- 《走在,台灣的路上》遠景出版公司,2012年1月
- 《看見,靈魂的城市》遠景出版公司,2013年10月
有聲出版
[编辑]- 潘麗麗專輯《春雨》(水晶唱片,1992年)
- 侯孝賢電影《戲夢人生》音樂帶(水晶唱片,1993年)
- 潘麗麗專輯《畫眉》(水晶唱片,1994年)
- 李靜美專輯《情鎖》(上揚唱片,1994年)
- 陳水扁台北市長競選歌曲《台北新故鄉》(1994年)
- 鳳飛飛專輯《思念的歌》(EMI唱片,1995年)
- 潘麗麗專輯《往事如影·冬至圓》(水晶唱片,1996年)
- 蔡秋鳳《生活影印機》專輯(滾石唱片,1998年)
- 陳水扁台北市長競選連任歌曲《有夢最美》(1998年)
- 謝長廷高雄市長競選歌曲《南方新世界》(1998年)
- 陳水扁總統競選歌曲《少年台灣》(1999年)
- 台灣人權促進會聲援「蘇建和案」歌曲《發光的靈魂》(2000年)
- 盧修一紀念歌曲《溫馴的背影》(詹宏達曲、演唱,白鷺鷥文教基金會,2000年)
- 蔡明憲台中市長競選主題曲《台中的歌》(2001年8月;收錄〈台中的歌〉、〈性命來交陪〉)
- 游盈隆花蓮縣長競選主題曲《日出東方》(2001年10月;收錄〈日出東方〉、〈山嶺的堅持〉)
- 廖永來台中縣長競選連任主題曲《美麗的所在》(2001年10月)
- 李應元台北市長競選主題曲《魄力相挺》(2002年10月)
- 謝長廷高雄市長競選連任主題曲《大船開入港》(2002年10月)
- 陳水扁總統競選連任主題曲《相信台灣》(2003年12月)
- 凱達格蘭學校校歌(2005年3月)
- 高雄左營「萬年季」主題曲《花開萬年》(高雄市政府民政局,2005年9月)
- 228紀念歌《耳空內的蟲聲》(文學台灣基金會,2005年12月)
- 古蹟之歌《發射落日》(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6年12月)
- 行政院新聞局「為台灣發聲」宣傳歌曲《臺灣入聯進行曲》(2007年)
- 《紅毛港之歌》(遠景出版公司,2008年8月)
- 《你的歌我來唱3─當代中文藝術歌曲集》(席慕德主編,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企劃,世界文物出版社,2009年10月;收錄〈阿媽个白頭鬃〉等五首作品)
- 鳳飛飛專輯《想要跟你飛》,新歌加精選(金牌大風音樂文化公司,2009年12月;收錄〈四月望雨〉)
- 蔡琴專輯《精選蔡琴》(金牌大風音樂文化公司,2009年;收錄〈一個人唱歌〉、〈當孤獨遇到寂寞〉)
- 詹宏達專輯《講予全世界聽》(上揚音樂公司,2009年12月;收錄〈講予全世界聽〉等六首作品)
- 楊逵之歌〈寫在大地上的詩〉(2011年8月)
- 鳳飛飛專輯《想要彈同調》最精選(金牌大風音樂文化公司,2012年10月19日;收錄〈四月望雨〉、〈思念的歌〉)
- 陳其邁高雄市長競選歌曲《咱上愛的所在》(2018年) (林宗興曲、演唱)
主編
[编辑]- 《公開的情書》 (麥田出版公司,1994年3月)
- 《風景明信片》 (麥田出版公司,1995年4月)
- 《公開未公開的情書》 (元尊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2月)
- 《藏在我心:徵文比賽得獎作品集》 (元尊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9月)
- 《青春發飆》 (晨星出版公司,1997年11月)
- 《珍愛藏一生》 (晨星出版公司,1998年1月)
- 《記憶台中》 (探索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10月)
- 《新獨居時代》 (元尊文化出版公,1998年11月)
- 《夢,可以成真》 (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11月)
- 《鬱卒的時候》 (麥田出版公司,1999年8月)
- 《搭飛機也瘋狂》 (麥田出版公司,1999年9月)
- 《探照生命裂縫的光群:第一屆中縣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1月)
- 《落筆生根 雲朵盛開:第二屆中縣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12月)
- 《暮色中的那抹殘紅:第三屆中縣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1年)
- 《神蹟:第四屆中縣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2年)
- 《根:第五屆中縣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3年)
- 《李普陣亡了:第六屆中縣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4年)
- 《毽子:第七屆中縣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5年)
- 《台中縣作家與作品論文集》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12月)
- 《台中風華:60個獨享台中的文化景點》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中部辦公室,2003年)
- 《台中縣國民中小學台灣文學讀本 散文卷》 (台中縣政府文化局,2001年)
- 《彰化縣國民中小學台灣文學讀本 新詩卷》 (彰化縣政府文化局,2004年)
- 《黃武忠紀念文集》 (國家臺灣文學館出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發行,2005年)
- 《黃色迷戀》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6年)
- 《綠光印象:小葉欖仁》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6年)
- 《佳龍帶你遊台中》 (遠景出版公司,2014年4月)
推廣玉山學
[编辑]2001年至2008年期間,為了讓大眾更認識台灣,提倡玉山學一人文活動,其理念如下:
"台灣長期以來在教育政策上偏頗,造成了一個荒謬的現象:台灣人反而不認識台灣。2001年起深切的體會到,可以用一種運動的方式,讓我們台灣人重新認識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 玉山不只是台灣最高峰,也是東北亞最高峰,它的海拔有三千九百五十二公尺高,具備指標性的廣告明星地位,又設有玉山國家公園,因而其相關設施與生態保護都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因此,帶著一般民眾或文化界的人去登玉山,是一種手段也是目的。登玉山的目的是要讓大家認識玉山,讓大家從感情上愛台灣,而不是從口舌上來愛台灣。爬玉山前,一定要先上課,要先認識玉山,認識玉山的地形、地質,認識玉山的生態,包括以玉山為生活場域的布農族,與其相關的文化、風俗、歷史。 運動主要施行期間為2001年至2008年。很多參與運動的學員,也因而更認識台灣,也開始以更積極的態度或是實踐的方式,來參與台灣的生態、環保與更深刻的人文省思。" ——節錄自:詩人路寒袖談「玉山學」[7]
獲獎記錄
[编辑]- 1994年:第六屆金曲獎 最佳方言歌曲作詞人獎(作品:畫眉)、金鼎獎 最佳作詞獎(作品:畫眉)
- 1995年:第七屆金曲獎 最佳方言歌曲作詞人獎(作品:思念的歌)、金鼎獎 推薦優良圖書出版獎
- 1999年:賴和文學獎
- 2000年:中興文藝獎章 新詩獎
- 2001年: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 散文獎
- 2003年:年度詩獎
- 2005年:第14屆榮後台灣詩人獎
- 2009年:台中市大墩文學貢獻獎
參考來源
[编辑]- ^ 路寒袖作家數位主題館. [2015-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1).
- ^ 道禾實驗學校. [2017-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2).
- ^ 3.0 3.1 3.2 多重跨界與自我突破-路寒袖「詩路」歷程研究. [2017-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2).
- ^ 應嘉惠:〈台灣雅歌──路寒袖談路寒袖〉《明道文藝》350期,(2005年6月),64。
- ^ 謝逸彣:〈遮有一個台語个花園──訪詩人路寒袖〉,《人本教育札記》第86期(1996年8月),頁83。
- ^ 路寒袖:《忘了,曾經去流浪,自序》,頁10。
- ^ 詩人路寒袖談「玉山學」. [2017-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外部連結
[编辑]政府职务 | ||
---|---|---|
前任: 葉景雯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2005年7月18日 —2008年8月21日 |
繼任: 劉秀梅(代理) 正任:史哲 |
前任: 葉樹姍 |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2014年12月25日 —2018年12月25日 |
繼任: 張大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