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應元 (明朝):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5个用户的15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Otheruses|other=名为赵应元的其他人物|趙應元}} |
|||
{{明清人物信息框 |
{{明清人物信息框 |
||
| 姓名 = 趙應元 |
| 姓名 = 趙應元 |
||
第10行: | 第11行: | ||
| 籍貫 = [[陝西]][[涇陽縣]] |
| 籍貫 = [[陝西]][[涇陽縣]] |
||
| 族裔 = |
| 族裔 = |
||
| 字號 = 字文宗,號仁齋 |
|||
| 旗籍 = |
|||
| 字號 = |
|||
| 諡號 = |
| 諡號 = |
||
| 出生日期 = 嘉靖十年(1531年) |
| 出生日期 = 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八月初一日 |
||
| 出生地點 = |
| 出生地點 = |
||
| 逝世日期 = 萬曆十二年(1584年) |
| 逝世日期 = 萬曆十二年(1584年) |
||
| 逝世地點 = |
| 逝世地點 = |
||
| 墓葬 = |
| 墓葬 = |
||
| 配偶 = |
| 配偶 = 配李氏,封孺人 |
||
| 親屬 = (子)思職(县丞)、<br>思聘(指挥佥事) |
|||
| 親屬 = |
|||
| 出身 = |
| 出身 = |
||
* 陝西鄉試第六十一名舉人 |
* 嘉靖四十年辛酉科陝西鄉試第六十一名舉人 |
||
*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同進士出身 |
*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同進士出身 |
||
| 經歷 = |
| 經歷 = |
||
| 著作 = |
| 著作 = |
||
}} |
}} |
||
'''赵应元'''({{bd|1531年||1584年|catIdx=Z趙}}),[[表字|字]]'''文宗''',[[号]]'''仁斋''',[[陝西]][[涇陽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
'''赵应元'''({{bd|1531年||1584年|catIdx=Z趙}}),[[表字|字]]'''文宗''',[[号]]'''仁斋''',又號'''肖鹤''',[[陝西]][[三原縣]]籍[[涇陽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
||
== 生平 == |
== 生平 == |
||
[[嘉靖]]四十年辛酉科陕西乡试第六十一名,四十四年(1565年)登乙丑科会试二百十九名,廷试三甲三十九名進士,户部观政,本年六月授[[四川]][[华阳县 (成都)|华阳县]][[知县]],丁忧。隆慶三年(1569年)復补[[河南]][[郏县]][[知县]],五年(1571年)八月考选浙江道[[御史]],六年十一月差巡按辽东,万历元年(1573年)八月丁忧。四年六月復除河南道御史,八月差[[巡按]][[湖广]]。[[张居正]]父喪,[[湖廣]]官员畢至,唯独应元不至,[[张居正]]心中不悅。[[都御史]][[陈炌]]順张居正意,[[彈劾]]赵应元<ref>《萬曆野獲編》卷十九</ref><ref>《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五》:万历六年五月,都御史陈炌题巡按御史赵应元差满出境之后,忽尔称病乞休,诈托规避,甚失台规,亟宜罢黜,以为欺肆之戒。 上曰御史差满依限赴京,考察回道,宪禁甚严。近来托病回籍殊为蔑法,赵应元革职为民。今后有仍前故犯的照例行。于是户部浙江司员外[[王用汲]]奏臣读邸报见大学士张居正一本内,叙葬父之时,巡抚湖广都御史[[陳瑞 (嘉靖進士)|陈瑞]]、抚治郧阳都御史[[徐学谟]]及地方司道等官毕来会葬之情,独巡按御史赵应元奏内不见叙及。夫抚臣千里来临,足以荣亲,固居正之所深嘉。按臣特秉风裁,不为私交,亦必居正之所甚重。臣窃为台中有人庆矣。未几赵应元患病乞休疏入,掌院都御史陈炌遂以托病欺罔参之。夫疾病人所时有,内臣得以病告,自 祖宗朝至 陛下今日,概不绝其向用之途。今在廷小大臣工其曾经告病者何限,如近日巡按广西御史陆万钟等皆奉差方回中途,遽以病告,与应元一体也,何不论其托病,而卒听吏部题覆乎。 陛下试举以诘陈炌,将谁为欺乎?谁为不欺乎? 陛下但见炌之论劾,谓应元恣肆任情,巧为趋避,即罢斥之,有馀辜也。至其意之所从来,不为其事而为其人,不为此事而为他事。 陛下安得而知之。孟子曰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臣谓逢君之恶其罪小,逢相之恶其罪大。今之时则逢君之人少,而逢相之人多。若炌者,又其彰明较著也。 陛下之圣,柰何不日取大小章疏私自省览,然后宣副辅臣俾得□确可否施行,不然万一时移势改,有一憸人居鼎轴之地,亦循今日故事,而悉以委之,则政柄下移,极重难返,何所不至。臣非不知应元之斥已奉 明旨,但见群情汹汹,率与臣同,而卒惧辅臣威,无敢怀忠以入告,故不避斧钺之诛,效其枉瞽。得旨: 祖宗宪制,御史不法,都御史得指实参治。赵应元托疾乞休,蔑视法纪,朕特黜之。这厮乃敢逞肆浮辞,越职妄奏,好生怀奸,比党挠乱国是,本当重处,姑从轻革了职为民,再有这等的,并这厮重治不饶。亡何,炌疏辩乞罢斥。 上曰:近法纪纵弛,朝廷但一加振饬,憸邪辈以不便己私,即为无端捏谤,百计挠阻,殊为蠹政。卿正已执法,朕所鉴知。妄言的已处分了,宜安心供职,不准辞。</ref>。万历六年(1578年)五月,赵应元被迫棄官還鄉。 |
|||
⚫ | |||
⚫ | |||
== 家族 == |
== 家族 == |
||
曾祖父[[趙銳]];祖父[[趙卿]];父 |
曾祖父[[趙銳]];祖父[[趙卿]];父[[趙嘉行]],七品散官,封御史。前母董氏,贈孺人;母劉氏,贈孺人<ref>{{Cite book|title=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author=龚延明主编|publisher=宁波出版社|year=2016|isbn=978-7-5526-2320-8|location=宁波|pages=|quote=《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登科錄》}}</ref>。兄應魁(署丞)、弟應旂(署丞)。 |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
{{reflist}} |
{{reflist}} |
||
{{start box}} |
|||
{{s-off}} |
|||
{{s-before|[[楊躍川]]}} |
|||
{{s-title|明朝郟縣知縣|隆慶年間-萬曆年間}} |
|||
{{s-after|[[許樂善]]}} |
|||
{{s-before|[[柴恪]]}} |
|||
{{s-title|明朝無錫縣知縣|萬曆二十四年-三十年間}} |
|||
{{s-after|[[林宰]]}} |
|||
{{end box}} |
|||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殿試金榜}} |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殿試金榜}} |
||
{{Authority control}} |
|||
{{DEFAULTSORT:Zhao趙}} |
{{DEFAULTSORT:Zhao趙}} |
||
[[Category:赵姓|Y]] |
|||
[[Category:泾阳人]] |
|||
[[Category:明朝華陽縣知縣]] |
[[Category:明朝華陽縣知縣]] |
||
[[Category:明朝郟縣知縣]] |
[[Category:明朝郟縣知縣]] |
||
[[Category:明朝監察御史]] |
[[Category:明朝浙江道監察御史]] |
||
[[Category: |
[[Category:嘉靖四十年辛酉科陝西鄉試舉人]] |
||
[[Category: |
[[Category:明朝戶部觀政]] |
||
[[Category:明朝河南道監察御史]] |
|||
[[Category:明朝南京大理寺丞]] |
|||
[[Category:明朝無錫縣知縣]] |
2025年1月2日 (四) 04:47的最新版本
趙應元 | |
---|---|
大明南京大理寺右寺丞 | |
籍貫 | 陝西涇陽縣 |
字號 | 字文宗,號仁齋 |
出生 | 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八月初一日 |
逝世 | 萬曆十二年(1584年) |
配偶 | 配李氏,封孺人 |
親屬 | (子)思職(县丞)、 思聘(指挥佥事) |
出身 | |
|
赵应元(1531年—1584年),字文宗,号仁斋,又號肖鹤,陝西三原縣籍涇陽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生平
[编辑]嘉靖四十年辛酉科陕西乡试第六十一名,四十四年(1565年)登乙丑科会试二百十九名,廷试三甲三十九名進士,户部观政,本年六月授四川华阳县知县,丁忧。隆慶三年(1569年)復补河南郏县知县,五年(1571年)八月考选浙江道御史,六年十一月差巡按辽东,万历元年(1573年)八月丁忧。四年六月復除河南道御史,八月差巡按湖广。张居正父喪,湖廣官员畢至,唯独应元不至,张居正心中不悅。都御史陈炌順张居正意,彈劾赵应元[1][2]。万历六年(1578年)五月,赵应元被迫棄官還鄉。
張居正卒後,經四川道御史孫繼先舉薦,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恢復河南道御史官職[3],十二年三月升南京大理寺右寺丞,同年卒于任上。
家族
[编辑]曾祖父趙銳;祖父趙卿;父趙嘉行,七品散官,封御史。前母董氏,贈孺人;母劉氏,贈孺人[4]。兄應魁(署丞)、弟應旂(署丞)。
参考文献
[编辑]- ^ 《萬曆野獲編》卷十九
-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五》:万历六年五月,都御史陈炌题巡按御史赵应元差满出境之后,忽尔称病乞休,诈托规避,甚失台规,亟宜罢黜,以为欺肆之戒。 上曰御史差满依限赴京,考察回道,宪禁甚严。近来托病回籍殊为蔑法,赵应元革职为民。今后有仍前故犯的照例行。于是户部浙江司员外王用汲奏臣读邸报见大学士张居正一本内,叙葬父之时,巡抚湖广都御史陈瑞、抚治郧阳都御史徐学谟及地方司道等官毕来会葬之情,独巡按御史赵应元奏内不见叙及。夫抚臣千里来临,足以荣亲,固居正之所深嘉。按臣特秉风裁,不为私交,亦必居正之所甚重。臣窃为台中有人庆矣。未几赵应元患病乞休疏入,掌院都御史陈炌遂以托病欺罔参之。夫疾病人所时有,内臣得以病告,自 祖宗朝至 陛下今日,概不绝其向用之途。今在廷小大臣工其曾经告病者何限,如近日巡按广西御史陆万钟等皆奉差方回中途,遽以病告,与应元一体也,何不论其托病,而卒听吏部题覆乎。 陛下试举以诘陈炌,将谁为欺乎?谁为不欺乎? 陛下但见炌之论劾,谓应元恣肆任情,巧为趋避,即罢斥之,有馀辜也。至其意之所从来,不为其事而为其人,不为此事而为他事。 陛下安得而知之。孟子曰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臣谓逢君之恶其罪小,逢相之恶其罪大。今之时则逢君之人少,而逢相之人多。若炌者,又其彰明较著也。 陛下之圣,柰何不日取大小章疏私自省览,然后宣副辅臣俾得□确可否施行,不然万一时移势改,有一憸人居鼎轴之地,亦循今日故事,而悉以委之,则政柄下移,极重难返,何所不至。臣非不知应元之斥已奉 明旨,但见群情汹汹,率与臣同,而卒惧辅臣威,无敢怀忠以入告,故不避斧钺之诛,效其枉瞽。得旨: 祖宗宪制,御史不法,都御史得指实参治。赵应元托疾乞休,蔑视法纪,朕特黜之。这厮乃敢逞肆浮辞,越职妄奏,好生怀奸,比党挠乱国是,本当重处,姑从轻革了职为民,再有这等的,并这厮重治不饶。亡何,炌疏辩乞罢斥。 上曰:近法纪纵弛,朝廷但一加振饬,憸邪辈以不便己私,即为无端捏谤,百计挠阻,殊为蠹政。卿正已执法,朕所鉴知。妄言的已处分了,宜安心供职,不准辞。
- ^ 《明史》(卷229):孫繼先 ,字胤甫,盂人。隆慶五年進士。居正既敗,繼先請召吳中行、趙用賢、艾穆、沈思孝、鄒元標幷及余懋學、趙應元、傅應禎、朱鴻謨、孟一脈、王用汲。又薦魏學曾、宋纁、張岳、毛綱、胡執禮、王錫爵、賈三近、溫純、曹科、陳有年、朱光宇、趙參魯等諸人。既坐謫,終南京吏部主事。
-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登科錄》
官衔 | ||
---|---|---|
前任: 楊躍川 |
明朝郟縣知縣 隆慶年間-萬曆年間 |
繼任: 許樂善 |
前任: 柴恪 |
明朝無錫縣知縣 萬曆二十四年-三十年間 |
繼任: 林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