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刘小枫: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7个用户的1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Infobox person
{{Infobox person
|图像 =
|图像 =
|图像大小 = 225px
|图像大小 =
|图像说明 =
|图像说明 =
|姓名 = 刘小枫
|姓名 = 刘小枫
第12行: 第12行:
|死亡日期 = <!--卒年在前生年在后{{death date and age|}} -->
|死亡日期 = <!--卒年在前生年在后{{death date and age|}} -->
|死亡地 =
|死亡地 =
|居住地 = [[北京]]
|居住地 = {{CHN}}[[北京]]
|政党 = [[无党派人士]]
|政党 = [[无党派人士]]
|政治运动 =
|政治运动 =
|国籍 = {{HK}}
|国籍 = {{PRC}}
|籍贯 = <!-- (仅限部分地区人士使用) -->
|籍贯 = <!-- (仅限部分地区人士使用) -->
|别名 =
|别名 =
第43行: 第43行:
}}
}}


'''刘小枫'''({{bd|1956年|catIdx=L劉}}),[[中国]]当代[[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ref>{{cite web |title=刘小枫 - 中国人民大学 |url=https://www.ruc.edu.cn/archives/17944 |website=中国人民大学 |accessdate=2020-03-27}}</ref>
'''刘小枫'''({{bd|1956年|catIdx=L劉}}),[[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代[[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ref>{{cite web |title=刘小枫 - 中国人民大学 |url=https://www.ruc.edu.cn/archives/17944 |website=中国人民大学 |accessdate=2020-03-27 |archive-date=2020-03-2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327135513/https://www.ruc.edu.cn/archives/17944 |dead-url=no }}</ref>


== 生平 ==
== 生平 ==
1956年5月生于中国[[重庆市]]。
1956年5月生于[[重庆市]]。


1978年就读于[[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专业日耳曼语言文学;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美学方向;1985年在[[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就读于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
1978年就读于[[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专业日耳曼语言文学;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美学方向;1985年在[[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就读于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
第57行: 第57行:
刘小枫的主要学术领域为中西方古典思想、[[基督教]]思想史、[[德国]]近现代思想史、[[政治哲学]];目前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为:古希腊哲学、先秦及两汉思想、古希腊语文学、德国近现代思想、宗教-政治哲学。
刘小枫的主要学术领域为中西方古典思想、[[基督教]]思想史、[[德国]]近现代思想史、[[政治哲学]];目前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为:古希腊哲学、先秦及两汉思想、古希腊语文学、德国近现代思想、宗教-政治哲学。


刘小枫被称为[[文化基督徒]]的代表人物<ref>[http://www.methodfirst.cn/cl_in.html?cl_id=149 刘小枫:“文化”基督徒现象的社会学评注]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27225703/http://www.methodfirst.cn/cl_in.html?cl_id=149 |date=2007-09-27 }}</ref>。
刘小枫被称为[[文化基督徒]]的代表人物<ref>{{Cite web |url=http://www.methodfirst.cn/cl_in.html?cl_id=149 |title=刘小枫:“文化”基督徒现象的社会学评注 |accessdate=2007-08-23 |archive-date=2007-09-2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27225703/http://www.methodfirst.cn/cl_in.html?cl_id=149 |dead-url=no }}</ref>。


=== 专著 ===
=== 专著 ===
第100行: 第100行:
近年,因为大量介绍[[美国]][[保守主义]]学者[[列奥·施特劳斯]]的作品,令学术界有些学者以为,他将施特劳斯的研究方法作为解释古典著作的唯一方法,由此而引起一些争议。
近年,因为大量介绍[[美国]][[保守主义]]学者[[列奥·施特劳斯]]的作品,令学术界有些学者以为,他将施特劳斯的研究方法作为解释古典著作的唯一方法,由此而引起一些争议。


=== 毛泽东「國父」与文化大革命「人民民主」 ===
=== 毛泽东 ===
2013年5月15日,「鳳凰網讀書會」以「共和,中國的百年之累」為題,邀請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人博]]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小楓坐而論道,評論近百年來中國爭取共和憲政的歷程。劉小楓提出:「憲政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評價[[毛澤東]]」,他明確表示:「誰是中國現代的[[國父]]呢?從[[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中考慮,蔣介石已經被開出去了,那我們說是孫中山接著毛澤東,孫中山比起毛澤東差十萬八千里。毛澤東的功績大家都要承認。」<ref>[http://book.ifeng.com/dushuhui/special/salon133/ 讀書會NO.133:百年共和之累_讀書頻道_鳳凰網]</ref>,引發了中國知識界的許多爭議<ref>[http://www.chinese.rfi.fr/%E4%B8%AD%E5%9B%BD/20130518-%E8%91%97%E5%90%8D%E5%AD%A6%E8%80%85%E7%A7%B0%E6%AF%9B%E6%B3%BD%E4%B8%9C%E4%B8%BA%E2%80%9C%E5%9B%BD%E7%88%B6%E2%80%9D%E4%B8%BA%E6%96%87%E9%9D%A9%E6%8B%9B%E9%AD%82%E5%BC%95%E4%BA%89%E8%AE%AE 著名學者稱毛澤東為“國父”為文革招魂引爭議 - RFI]</ref>。
2013年5月15日,「鳳凰網讀書會」以「共和,中國的百年之累」為題,邀請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人博]]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小楓坐而論道,評論近百年來中國爭取共和憲政的歷程。劉小楓提出:「憲政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評價[[毛澤東]]」,他明確表示:「誰是中國現代的[[國父]]呢?從[[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中考慮,蔣介石已經被開出去了,那我們說是孫中山接著毛澤東,孫中山比起毛澤東差十萬八千里。毛澤東的功績大家都要承認。」<ref>{{Cite web |url=http://book.ifeng.com/dushuhui/special/salon133/ |title=讀書會NO.133:百年共和之累_讀書頻道_鳳凰網 |accessdate=2013-05-22 |archive-date=2020-02-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218231219/http://book.ifeng.com/dushuhui/special/salon133/ |dead-url=no }}</ref>,引發了中國知識界的許多爭議<ref>{{Cite web |url=http://www.chinese.rfi.fr/%E4%B8%AD%E5%9B%BD/20130518-%E8%91%97%E5%90%8D%E5%AD%A6%E8%80%85%E7%A7%B0%E6%AF%9B%E6%B3%BD%E4%B8%9C%E4%B8%BA%E2%80%9C%E5%9B%BD%E7%88%B6%E2%80%9D%E4%B8%BA%E6%96%87%E9%9D%A9%E6%8B%9B%E9%AD%82%E5%BC%95%E4%BA%89%E8%AE%AE |title=著名學者稱毛澤東為“國父”為文革招魂引爭議 - RFI |accessdate=2013-05-22 |archive-date=2013-07-1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716071102/http://www.chinese.rfi.fr/%E4%B8%AD%E5%9B%BD/20130518-%E8%91%97%E5%90%8D%E5%AD%A6%E8%80%85%E7%A7%B0%E6%AF%9B%E6%B3%BD%E4%B8%9C%E4%B8%BA%E2%80%9C%E5%9B%BD%E7%88%B6%E2%80%9D%E4%B8%BA%E6%96%87%E9%9D%A9%E6%8B%9B%E9%AD%82%E5%BC%95%E4%BA%89%E8%AE%AE |dead-url=no }}</ref>。刘小枫还认为“[[文化大革命]]”是“[[人民民主專政|人民民主]]”<ref>{{cite web |url=http://www.chinese.rfi.fr/%E4%B8%AD%E5%9B%BD/20130520-%E5%8F%AF%E5%90%A6%E5%B0%8A%E6%AF%9B%E4%B8%BA%E2%80%9C%E5%9B%BD%E7%88%B6%E2%80%9D%EF%BC%9F |title=可否尊毛为“国父”? |accessdate=2013年5月25日 |publisher=法广中文网 |work= |language=zh-cn |archive-date=2014年3月10日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310111704/http://www.chinese.rfi.fr/%E4%B8%AD%E5%9B%BD/20130520-%E5%8F%AF%E5%90%A6%E5%B0%8A%E6%AF%9B%E4%B8%BA%E2%80%9C%E5%9B%BD%E7%88%B6%E2%80%9D%EF%BC%9F |dead-url=no }}</ref>,因此,“文革使得激进的启蒙德性彻底摧毁自然德性,共和国重新陷入分裂如果要追究文革理念之罪,最终会追究到西方启蒙理念头上。”<ref>{{cite web |author1=刘小枫 |title=如何认识百年共和的历史含义 |url=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7973-3.html |website=爱思想网 |accessdate=2022-11-02 |archive-date=2022-11-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102093155/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7973-3.html |dead-url=no }}</ref>

刘小枫还认为“[[文化大革命]]”是“[[人民民主專政|人民民主]]”,不赞成“十年动乱”的定论。<ref>{{cite web |url=http://www.chinese.rfi.fr/%E4%B8%AD%E5%9B%BD/20130520-%E5%8F%AF%E5%90%A6%E5%B0%8A%E6%AF%9B%E4%B8%BA%E2%80%9C%E5%9B%BD%E7%88%B6%E2%80%9D%EF%BC%9F |title=可否尊毛为“国父”?|accessdate= 2013年5月25日|publisher=法广中文网 |work= |language=zh-cn}}</ref>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Scholia|author}}
{{Reflist}}
{{Reflist}}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Liu刘}}
{{DEFAULTSORT:Liu刘}}
第120行: 第121行:
[[Category:劉姓|X]]
[[Category:劉姓|X]]
[[Category:在世人物]]
[[Category:在世人物]]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派]]

2023年9月16日 (六) 10:38的最新版本

刘小枫
出生1956年5月(68歲)
 中国重庆市
居住地 中国北京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语言英语、汉语
教育程度博士研究生
母校四川外语学院
北京大学
巴塞尔大学
职业教授作家
活跃时期1985年至今
知名作品《诗化哲学》
政党无党派人士

刘小枫(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代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1]

生平

[编辑]

1956年5月生于重庆市

1978年就读于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专业日耳曼语言文学;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美学方向;1985年在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就读于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

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兼任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总监、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比较宗教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名誉教授。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著作

[编辑]

刘小枫的主要学术领域为中西方古典思想、基督教思想史、德国近现代思想史、政治哲学;目前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为:古希腊哲学、先秦及两汉思想、古希腊语文学、德国近现代思想、宗教-政治哲学。

刘小枫被称为文化基督徒的代表人物[2]

专著

[编辑]
  • 《诗化哲学》(1986,据硕士论文修改成)
  • 拯救与逍遥》(1988,2001、2007两次重新修订,改动颇大)
  •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1990)
  • 《这一代的怕和爱》(1996)
  • 《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1997)
  •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1998)
  • 《沉重的肉身》(1999)
  • 《刺猬的温顺》(2002,大学讲演集)
  • 《圣灵降临的叙事》(2003)
  • 《凯若斯:古希腊语文教程》(上册,附录),华东师范大学版,2005年,476+147页
  • 《拣尽寒枝》(增订本),华夏出版社,2007年1月,317页。
  •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增订本),华夏出版社,2007年1月,349页。
  • 《沉重的肉身》(第六版),华夏出版社,2007年7月,328页。
  • 《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478页。
  • 《儒教与民族国家》,华夏出版社,2007年10月,282页。
  • 《诗化哲学》(重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366页。
  • 《圣灵降临的叙事》(增订本),华夏出版社,2008年8月,290页。
  • 《睇视之光》(三联人文书系),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11月,260页。
  • 《昭告幽微:古希腊诗品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207页。
  • 《罪与欠》,华夏出版社,2009年2月,235页。
  • 《重启古典诗学》,华夏出版社,2010年2月,341页。
  • 《诗化哲学》(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479页。
  • 《拯救与逍遥》(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479页。
  • 《走向十字架的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505页。
  • 《沉重的肉身》(第六版),华夏出版社,2012年1月,328页。
  •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增订本),华夏出版社,2012年1月,349页。
  • 《共和与经纶:熊十力<论六经><正韩>辨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1月,304页。

编著

[编辑]
  • 三联书店“西方学术文库”(1985年)
  • 《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1991)
  • “历代基督教学术文库”
  • “历代基督教经典思想文库”
  • “经典与解释丛书"。

争议

[编辑]

学术

[编辑]

近年,因为大量介绍美国保守主义学者列奥·施特劳斯的作品,令学术界有些学者以为,他将施特劳斯的研究方法作为解释古典著作的唯一方法,由此而引起一些争议。

论毛泽东

[编辑]

2013年5月15日,「鳳凰網讀書會」以「共和,中國的百年之累」為題,邀請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人博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小楓坐而論道,評論近百年來中國爭取共和憲政的歷程。劉小楓提出:「憲政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評價毛澤東」,他明確表示:「誰是中國現代的國父呢?從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中考慮,蔣介石已經被開出去了,那我們說是孫中山接著毛澤東,孫中山比起毛澤東差十萬八千里。毛澤東的功績大家都要承認。」[3],引發了中國知識界的許多爭議[4]。刘小枫还认为“文化大革命”是“人民民主[5],因此,“文革使得激进的启蒙德性彻底摧毁自然德性,共和国重新陷入分裂。如果要追究文革理念之罪,最终会追究到西方启蒙理念头上。”[6]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刘小枫 -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2020-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2. ^ 刘小枫:“文化”基督徒现象的社会学评注. [2007-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3. ^ 讀書會NO.133:百年共和之累_讀書頻道_鳳凰網. [2013-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8). 
  4. ^ 著名學者稱毛澤東為“國父”為文革招魂引爭議 - RFI. [2013-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16). 
  5. ^ 可否尊毛为“国父”?. 法广中文网. [2013年5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3月10日) (中文(中国大陆)). 
  6. ^ 刘小枫. 如何认识百年共和的历史含义. 爱思想网.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