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暴動: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Mouservisor(留言 | 贡献) 新用戶在12月11日沒有原因下3次刪除內容及參考來源 |
||
第1行: | 第1行: | ||
{{多個問題| |
|||
{{citation style|time=2016-02-17T04:37:11+00:00}} |
|||
{{pov|time=2014-10-02T01:55:36+00:00}} |
|||
}} |
|||
{{NoteTA |
{{NoteTA |
||
|1 = zh-cn:注塑机; zh-hk:啤機; zh-tw:射出機; |
|1 = zh-cn:注塑机; zh-hk:啤機; zh-tw:射出機; |
||
|2 = zh-cn:瓶; zh-hk:樽; zh-tw:瓶; |
|2 = zh-cn:瓶; zh-hk:樽; zh-tw:瓶; |
||
}} |
}} |
||
{{Infobox Civil Conflict |
{{Infobox Civil Conflict |
||
|title = |
|title = 六七暴動 |
||
| |
|partof = [[文化大革命]]及[[冷戰]] |
||
|image = May 1967 Government House.jpeg |
|image = May 1967 Government House.jpeg |
||
|image_size = 300px |
|image_size = 300px |
||
|caption = 左派在[[港督府]]外示威 |
|caption = 左派人士在[[港督府]]外高舉[[毛語錄]]示威及張貼大字報 |
||
|date = 1967年5月至12月 |
|date = 1967年5月至12月 |
||
|place = {{BHKG}} |
|place = {{BHKG}} |
||
|causes = |
|||
|casus = 1960年代,英國統治下的香港階級、族群矛盾加劇。同時,毛澤東在中國發動[[文化大革命]],動亂隨即延燒到港澳地區。香港左派受澳門[[一二·三事件]]鼓舞,發起反港英政府[[暴動]] |
|||
*1940年代晚期起在[[英屬香港|英國統治下]]的香港接收大量[[逃港]]的中國大陸居民,香港人口急增,來到香港的親國民黨[[親中華民國派|右派]]人員與敵對的親中共[[香港親共主義|左派]]人員進行群眾鬥爭及[[統戰]]活動,造成部分群眾左右兩派對立及社會動盪<ref name="認同萌芽"/>。 |
|||
|goals = 中國共產黨支持者企圖推翻[[港英政府]],在香港實現共產主義 |
|||
*[[1960年代香港]]貧富及階層矛盾加劇,基層只能分享到小量經濟成果,[[英屬香港政府|香港政府]]未有及時疏導民怨,低下階層感到訴求被漠視<ref name="三把火">{{cite news |author1=劉銳紹 |title=六七暴動「三把火」燒鑊烹肉 |url=https://mingpaomonthly.com/article/details/%E5%B0%88%E9%A1%8C%EF%BC%8E%E7%89%B9%E8%BC%AF%2F2017-06%2F1590997717574%2F%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3%80%8C%E4%B8%89%E6%8A%8A%E7%81%AB%E3%80%8D%E7%87%92%E9%91%8A%E7%83%B9%E8%82%89%E3%80%80%EF%BC%88%E5%8A%89%E9%8A%B3%E7%B4%B9%EF%BC%89 |accessdate=2024-06-10 |work=明報月刊 |date=2017-05-30 |archive-date=2022-08-0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808184945/https://mingpaomonthly.com/article/details/%E5%B0%88%E9%A1%8C%EF%BC%8E%E7%89%B9%E8%BC%AF%2F2017-06%2F1590997717574%2F%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3%80%8C%E4%B8%89%E6%8A%8A%E7%81%AB%E3%80%8D%E7%87%92%E9%91%8A%E7%83%B9%E8%82%89%E3%80%80%EF%BC%88%E5%8A%89%E9%8A%B3%E7%B4%B9%EF%BC%89 |dead-url=no }}</ref>,左派團體因而能夠利用這股不滿情緒對殖民地政府發起政治鬥爭<ref name="港英自食六七惡果"/>。 |
|||
|methods = 遊行、抗議、示威、集會、罷工、縱火、炸彈襲擊、街頭駁火、濫殺軍警及平民 |
|||
*1966年[[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在中國發起[[文化大革命]],中國的外交及對香港的政策因[[奪權運動]]而被極左派控制,並鼓勵[[香港左派]]發起騷亂及將行動升級<ref name="中共百年在香港"/>。 |
|||
|result = |
|||
*澳門左派發動的[[一二·三事件]]於1967年1月成功壓服[[葡屬澳門政府]],[[香港工委]]及[[新華社香港分社]]受到鼓舞,企圖由香港左派團體利用[[造反派|文革造反]]思想鼓動親左派群眾,參與奪取香港政局主導權及將文革引入到香港的暴動<ref name="中共百年在香港">{{cite news |title=中共百年在香港 地下黨會否浮出水面? |url=https://www.dw.com/zh/%E4%B8%AD%E5%85%B1%E7%99%BE%E5%B9%B4%E5%9C%A8%E9%A6%99%E6%B8%AF-%E5%9C%B0%E4%B8%8B%E5%85%9A%E4%BC%9A%E5%90%A6%E6%B5%AE%E5%87%BA%E6%B0%B4%E9%9D%A2/a-58201252 |accessdate=2023-01-07 |work=德國之聲 |date=2021-07-11 |archive-date=2022-01-0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107080128/https://www.dw.com/zh/%E4%B8%AD%E5%85%B1%E7%99%BE%E5%B9%B4%E5%9C%A8%E9%A6%99%E6%B8%AF-%E5%9C%B0%E4%B8%8B%E5%85%9A%E4%BC%9A%E5%90%A6%E6%B5%AE%E5%87%BA%E6%B0%B4%E9%9D%A2/a-58201252 |dead-url=no }}</ref>。 |
|||
* 港英政府和警隊成功平息左派暴亂,為日後香港經濟起飛奠定安全保障 |
|||
|goals = 將文化大革命引入到香港,並參照澳門左派在一二·三事件成功奪權的經驗,捕捉機會發起大規模騷亂壓服[[英屬香港|香港殖民地政府]],達致由[[香港親共團體|左派團體]]支配香港政局,並肅清敵對[[國民黨]]在香港的勢力<ref name="中共百年在香港"/>。 |
|||
* 港英政府推行一系列經濟、政治改革,並逐漸重獲市民支持 |
|||
|methods = 遊行、集會、罷工、搶掠、縱火、炸彈襲擊、槍戰、濫殺平民及殺害警察 |
|||
* 香港市民對左派和[[中國共產黨]]態度轉為負面 |
|||
|result = 左派因香港主流社會抗拒文革思想,公眾對左派濫殺無辜甚為反感<ref name="認同萌芽"/>,港府堅持鎮壓<ref name="打擊港英方法">{{cite news |title=曾造「菠蘿」郭慶鎏:炸彈是唯一打擊港英方法 |url=https://www.e123.hk/news/383289 |accessdate=2024-06-22 |work=明報 |publisher=長青網 |date=2017-05-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622072038/https://www.e123.hk/news/383289 |archivedate=2024-06-22 |deadurl=no }}</ref>,及在同年12月中共不再支持其以[[武鬥]]手段對抗殖民地政府<ref name="我从67暴动到今天"/>,暴動於同年年尾告終。 |
|||
* [[香港親共團體|左派]]組織力量在香港削弱,直至[[香港主權移交]]前 |
|||
-------- |
|||
* [[香港移民潮]] |
|||
* 香港政府、警隊及英軍成功平息左派暴亂及遏止炸彈襲擊恐怖活動<ref name="六七暴動50週年影響猶在">{{cite news |title=香港六七暴動50週年 影響猶在 |url=https://www.dw.com/zh/%E9%A6%99%E6%B8%AF%E5%85%AD%E4%B8%83%E6%9A%B4%E5%8A%A850%E5%91%A8%E5%B9%B4-%E5%BD%B1%E5%93%8D%E7%8A%B9%E5%9C%A8/a-38731478 |accessdate=2023-01-07 |work=德國之聲 |date=2017-05-06 |archive-date=2023-01-0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107114246/https://www.dw.com/zh/%E9%A6%99%E6%B8%AF%E5%85%AD%E4%B8%83%E6%9A%B4%E5%8A%A850%E5%91%A8%E5%B9%B4-%E5%BD%B1%E5%93%8D%E7%8A%B9%E5%9C%A8/a-38731478 |dead-url=no }}</ref>,為1960年代後期[[香港經濟]]起飛奠定安全保障。 |
|||
* [[香港小巴|小巴]]合法化 |
|||
* 香港政府推行一系列涵蓋社會、經濟及政治的改革,推動經濟發展之餘,也提升福利及加強青年政策,港府亦增加與民間溝通及市民投訴政府的途徑,政治制度逐漸邁向[[香港政治制度改革|民主化]],政策的制定加強考慮民意,香港市民對香港政府的擁護程度大幅提升<ref name="明報副刊">{{cite news |title=明報副刊:六七暴動 |url=https://m.mingpao.com/ins/%e6%96%87%e6%91%98/article/20160427/s00022/1461723588329/%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f%bc%88%e6%96%87-%e9%99%b3%e6%96%87%e6%95%8f%ef%bc%89 |work=明報 |date=2016-04-27 |archivedate=2022-07-1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712112905/https://m.mingpao.com/ins/%E6%96%87%E6%91%98/article/20160427/s00022/1461723588329/%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F%BC%88%E6%96%87-%E9%99%B3%E6%96%87%E6%95%8F%EF%BC%89 |deadurl=no }}</ref>。 |
|||
|side1 = '''[[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br /> |
|||
* 大部分香港市民對香港左派及中國共產黨的態度轉為負面<ref name="香港身分認同的開端">{{cite news |title=香港身分認同的開端──讀《六七暴動》 |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7681/fullpage |accessdate=2023-01-07 |work=The News Lens |date=2019-11-20 |archive-date=2023-01-0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107114247/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7681/fullpage |dead-url=yes }}({{webarchive |url=https://archive.today/20220216082653/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7681/fullpage|date=2022-02-16}})</ref>。 |
|||
相關團體: |
|||
* 在暴動初期有部分市民既不支持左派騷亂,也沒有熱烈支持香港政府。雖然港府於二戰後全面廢除帶有歧視的法例,但行政上看待西方白人和華人仍有區別,1960年代經常發生勞資糾紛,政府卻傾向支持資方,因此左派以反英抗暴等口號發起工運,最初曾經得到部分市民的諒解,然而左派卻把工運作為鬥垮香港殖民地政府及由中国内地勢力全面控制香港的手段,又發動炸彈浪潮並造成多名無辜市民喪生,導致原本同情左派的市民都轉向支持香港殖民地政府的立場<ref name="六七暴動50週年影響猶在"/>。 |
|||
* 左派組織的力量被大幅削弱,左派形象亦嚴重受損<ref name="香港身分認同的開端"/>,雖然左派勢力後來因[[香港主權移交]]而抬頭,但依然無法擺脫六七暴動產生的負面形象<ref name="認同萌芽"/>。 |
|||
* 引發香港戰後的第一波[[香港移民潮|移民潮]]<ref name="六七暴動50週年影響猶在"/> |
|||
* [[香港小巴|小巴合法化]] |
|||
|side1 = '''[[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br/> |
|||
; 中共在香港代表機構 |
|||
* [[新華社香港分社]] |
|||
; 左派組織 |
; 左派組織 |
||
* [[港九工會聯合會]] |
* [[港九工會聯合會]]{{NoteTag|1=[[香港工會聯合會]]在1948至1986年間的前稱。}} |
||
** 摩托車業職工總會(摩總) |
** 摩托車業職工總會(摩總) |
||
** 政軍醫工會 |
** 政軍醫工會 |
||
第38行: | 第41行: | ||
* [[大公報]] |
* [[大公報]] |
||
* [[新晚報]] |
* [[新晚報]] |
||
* [[香港商報]] |
|||
* [[晶報 (香港)|晶報]] |
|||
* 香港夜報 |
* 香港夜報 |
||
* 田豐日報 |
* 田豐日報 |
||
* 新午報 |
* 新午報 |
||
* [[新華社香港分社]] |
|||
; |
;左派學校 |
||
* [[ |
* [[中華中學_(香港)|中華中學]] |
||
* [[香島中學]] |
* [[香島中學]] |
||
* [[漢華中學]] |
* [[漢華中學]] |
||
* [[培僑中學]] |
* [[培僑中學]] |
||
* [[中華中學_(香港)|中華中學]] |
|||
* [[福建中學]] |
* [[福建中學]] |
||
* [[旺角勞工子弟學校]] |
|||
;'''武裝組織''' |
;'''武裝組織''' |
||
* 各鬥委會炸彈隊<ref name="四年追蹤">{{cite news |title=四年追蹤六七暴動歷史真相 |url=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cu0001/%E4%BA%BA%E7%89%A9%E5%B0%88%E8%A8%AA-%E7%BE%85%E6%81%A9%E6%83%A0-%E5%85%AD%E4%B8%83%E6%9A%B4%E5%8B%95-20370 |accessdate=2024-07-05 |work=明周文化 |date=2017-01-23}}</ref> |
|||
* 新界戰鬥行動組<ref name="新界戰鬥行動組">{{cite news |title=新界戰鬥行動組員洪貴安被控 企圖謀殺警司及爆炸直升機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8-01-03}}</ref> |
|||
* 沙頭角左派游擊隊 |
* 沙頭角左派游擊隊 |
||
* 西貢左派游擊隊 |
* 西貢左派游擊隊 |
||
第58行: | 第64行: | ||
[[File:National Embl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vg|17px]]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br /> |
[[File:National Embl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vg|17px]]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br /> |
||
[[File:Danghui (pre-1996).svg|17px]] [[中國共產黨]] |
[[File:Danghui (pre-1996).svg|17px]] [[中國共產黨]] |
||
*[[中國共產黨港澳工作委員會]] |
* [[中國共產黨港澳工作委員會]] |
||
*[[中國民兵]] |
* [[中國民兵]] |
||
*[[紅衛兵]] |
* [[紅衛兵]] |
||
|side2 = |
|side2 = |
||
{{flagicon|BHKG}} '''[[香港殖民地時期|香港政府]]''' |
{{flagicon|BHKG}} '''[[香港殖民地時期|香港政府]]''' |
||
第67行: | 第73行: | ||
*** [[政治部 (香港警察)|政治部]] |
*** [[政治部 (香港警察)|政治部]] |
||
** [[香港輔警]] |
** [[香港輔警]] |
||
* [[皇家香港軍團|皇家香港防衛軍]] |
|||
*[[皇家香港義勇防衛軍]] |
|||
** [[香港空軍輔助隊]] |
** [[香港空軍輔助隊]] |
||
* [[民安隊]] |
* [[民眾安全服務隊]] |
||
; 法定組織 |
|||
* [[香港童軍總會]] |
* [[香港童軍總會]] |
||
* [[新界鄉議局]] |
|||
** [[民安促進會]] |
|||
; 政治團體 |
|||
* [[香港公民協會]] |
|||
* [[香港革新會]] |
|||
{{flagicon|GBR}} '''[[英國政府]]''' |
{{flagicon|GBR}} '''[[英國政府]]''' |
||
* [[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英聯邦事務部]] |
* [[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英聯邦事務部]] |
||
* [[駐港英軍]] |
* [[駐港英軍]] |
||
第80行: | 第91行: | ||
** [[File:Air_Force_Ensign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17px]] [[英國皇家空軍]] |
** [[File:Air_Force_Ensign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17px]] [[英國皇家空軍]] |
||
;{{flagicon|ROC}} [[香港親台團體|中華民國在港 |
;{{flagicon|ROC}} [[香港親台團體|中華民國在香港機構]] |
||
* [[港九工團聯合總會]] |
* [[港九工團聯合總會]] |
||
* {{KMT}}港澳支部 |
* {{KMT}}駐港澳總支部 |
||
|leadfigures1 = {{plainlist | |
|||
* [[梁威林]]{{small|([[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香港工作委员会|中共港澳工委]]書記)}} |
|||
; 政治團體 |
|||
* [[祁烽]]{{small|(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 |
|||
* [[香港公民協會]] |
|||
* [[吳荻舟]]{{small|([[國務院外事辦公室]]港澳組副組長)}} |
|||
* [[香港革新會]] |
|||
* [[楊光 (1926年)|楊光]]{{small|([[各界鬥委會]]主任、[[港九工會聯合會]]理事長)}} |
|||
* [[費彝民]]{{small|(各界鬥委會副主任)}} |
|||
|commander2 = [[戴麟趾]]爵士<br />[[姬達]] |
|||
* [[羅孚 (作家)|羅孚]]{{small|(報社鬥委會執行小組組長)}} |
|||
|howmany1= |
|||
}} |
|||
|howmany2= |
|||
|leadfigures2 = {{plainlist | |
|||
|injuries=832人 |
|||
* [[戴麟趾]]{{small|([[香港總督]])}} |
|||
|fatalities=51人 |
|||
* [[祁濟時]]{{small|([[香港布政司|輔政司]]、護督)}} |
|||
|arrests=1,936人 |
|||
* [[何禮文]]{{small|([[華民政務司]]、署理輔政司)}} |
|||
|notes= |
|||
* [[姬達]]{{small|([[防衛司]]、副輔政司)}} |
|||
* [[戴磊華]]{{to}}[[伊達善]]<br>{{small|([[警務處處長]])}} |
|||
}} |
|||
|howmany1 = |
|||
|howmany2 = |
|||
|injuries = 832人<ref name="重省半世紀"/> |
|||
|fatalities = 51人 |
|||
|arrests = 4,498人(1967年5月11日—1968年6月1日) |
|||
|charged = 2,077人(被定罪)<ref name="重省半世紀"/> |
|||
|fined = |
|||
|casualties_label = 傷亡及拘捕 |
|||
|notes = |
|||
}} |
}} |
||
'''六七暴動''',亦稱'''1967年香港左派暴動'''({{lang-en|Hong Kong 1967 leftist riots}}),當年的[[紅衛兵]]、亲共团体及人民日報称为'''香港反英抗暴斗争'''<ref>{{cite news |url=https://banned-historical-archives.github.io/articles/25c30869eb/ |title=放手发动群众,进一步壮大反英抗暴斗争的队伍 |issue=载《人民日报》一九六七年七月五日,社论 |accessdate=2024-01-02 |archive-date=2024-01-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125075652/https://banned-historical-archives.github.io/articles/25c30869eb/ |dead-url=yes }}</ref>,是一場於1967年在[[英屬香港]]發生及持續近八個月的左派暴亂,當年在香港的[[香港親共主義|左派組織]]為響應於同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發生的[[文化大革命]]<ref>{{cite news |url=http://news.hkheadline.com/figure/index.asp?page_f_id=3&id=37 |title=圖說往昔 六七暴動:時局混亂 |newspaper=[[頭條日報]] |via=[[頭條網]] |accessdate=2010-09-16 |archive-date=2011-07-1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11172635/http://news.hkheadline.com/figure/index.asp?page_f_id=3&id=37 |dead-url=no }}</ref>,在[[中國共產黨港澳工作委員會|中共港澳工委]]及[[新華社香港分社]]的策動下,左派團體於1967年年初開始捕捉在香港發起騷亂的機會。同年4月香港人造花廠新蒲崗分廠發生工潮,5月6日有部分被解僱的工人在工廠外集會及阻止製成品出廠,與到場維持秩序的警察發生肢體衝突<ref name="事記"/>。5月11日,約1,500名示威者在工廠所在的新蒲崗聚集,貼大字報及阻塞貨運,防暴警察到場驅散人群,事態迅即演變為騷亂,並且蔓延至黃大仙及牛池灣,當晚[[東九龍]]局部地區宵禁<ref name="事記"/>。[[香港工聯會]]領導層及左派團體領袖成立[[鬥委會]],试图以暴力手段鬥垮香港政府,連日在香港各區發起騷亂,可是其發起的罷工罷市始終得不到普羅市民的響應,7月起示威集會大幅減少,然而左派份子卻於同月發動炸彈襲擊浪潮,在5月至12月間於香港各區放置及投擲至少8,074件懷疑爆炸品<ref name="從歷史事件看香港未來">{{cite news |title=從歷史事件看香港未來 |url=https://mingpaomonthly.com/article/details/%E7%A4%BE%E6%9C%83%EF%BC%8E%E6%99%82%E4%BA%8B%2F2019-10%2F1590997497282%2F%E5%BE%9E%E6%AD%B7%E5%8F%B2%E4%BA%8B%E4%BB%B6%E7%9C%8B%E9%A6%99%E6%B8%AF%E6%9C%AA%E4%BE%86%EF%BC%88%E9%A6%AC%E3%80%80%E7%8E%B2%EF%BC%89 |accessdate=2023-01-07 |work=明報月刊 |date=2019-09-2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711181340/https://mingpaomonthly.com/article/details/%E7%A4%BE%E6%9C%83%EF%BC%8E%E6%99%82%E4%BA%8B%2F2019-10%2F1590997497282%2F%E5%BE%9E%E6%AD%B7%E5%8F%B2%E4%BA%8B%E4%BB%B6%E7%9C%8B%E9%A6%99%E6%B8%AF%E6%9C%AA%E4%BE%86%EF%BC%88%E9%A6%AC%E3%80%80%E7%8E%B2%EF%BC%89 |archivedate=2022-07-11 |deadurl=no }}</ref>,當中有1,167枚真炸彈<ref name="現代警隊">{{cite web |title=現代警隊的雛型1945-1967 |url=https://www.police.gov.hk/info/doc/history/chapter02_tc.pdf |publisher=香港警務處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108161138/https://www.police.gov.hk/info/doc/history/chapter02_tc.pdf |archivedate=2016-01-08 |deadurl=no }}</ref><ref name="盼年輕人汲取歷史教訓">{{cite news |title=時事點對點?六七暴動50年 少年犯:盼年輕人汲取歷史教訓 |url=https://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s/20170515/HK-gfi1_er_r.htm |accessdate=2023-01-07 |work=明報 |date=2017-05-15 |archive-date=2022-11-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121084650/https://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s/20170515/HK-gfi1_er_r.htm |dead-url=no }}</ref>,左派策動炸彈襲擊平民的[[紅色恐怖|恐怖活動]],終導致在香港的中共組織及左派團體民心盡失,港府於同年12月基本平息這場導致多人死傷的暴動<ref name="慘絕人寰的八月"/>。 |
|||
[[File:1967 Hong Kong riots-Communists and Police.jpg|250px|thumb|[[香港警察]]與示威者對峙街頭。]] |
|||
在暴動期間全體[[香港警察]]取消休假,多次展開驅散及拘捕行動<ref name="現代警隊"/>,[[駐港英軍]]拆彈專家需要頻繁出動[[拆彈]]{{NoteTag|1=警務處在1967年尚未設立專門處理爆炸品的單位,左派份子發動炸彈浪潮後,須由[[駐港英軍]]派出軍械處理人員專責拆彈,香港警隊因應六七暴動的經驗而於1972年由英軍協助成立[[爆炸品處理課]]。}},暴動中有832人受傷,包括212名警務人員,有51人死亡{{NoteTag|1=有10名警察殉職(2名被炸彈炸死、1名被利器刺死、1名被槍殺、1名被利器刺死或中流彈致死、5名在警崗抵抗入侵中被殺);1名消防員因炸彈爆炸殉職;1名駐港英軍軍火專家拆彈時炸彈爆炸殉職;11名市民遇襲斃命(7名被炸彈炸死、1名被利器刺死、1名被石塊掟死、商業電台林彬與林光海被暗殺燒死);左派示威者約20多人死亡,有部分是放炸彈時發生意外自炸身亡;1名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在香港境內被擊斃。}},當中有7名市民遭左派暴徒的炸彈炸死{{NoteTag|1=有7名市民被左派份子的炸彈無辜炸死,依死亡時間列出為[[清華街爆炸案|黃綺文、黃兆勳]]、[[正街炸彈襲擊案|鄭國佳]]、[[莊士敦道炸彈襲擊電車案|唐德明]]、[[荔枝角道炸彈襲擊案|張雲、周雲英、文圖業]]。}},死亡人數僅次於1956年[[雙十暴動]]<ref>[http://www.youtube.com/watch?v=VlYqOkK1Jxo 由1967開始 第1集 第二部分 - 六七暴動] {{Wayback|url=http://www.youtube.com/watch?v=VlYqOkK1Jxo |date=20201128232343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ref>。其时正值中国内地[[文化大革命]]的高潮,在北京的英国驻华代办处[[火烧英国代办处事件|被红卫兵放火及捣毁]],[[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英国驻沪办理侨务专员时期|英国驻沪处理侨务专员办事处]]也受到中國[[造反派]]群眾冲击并被关闭。1967年8月20日[[清華街 (香港)|北角清華街]]兩名年幼兒童[[清華街爆炸案|被炸彈炸死]]<ref name="慘絕人寰的八月">{{cite news |title=67 暴動 慘絕人寰的八月 |url=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3673/%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6%9E%97%E5%BD%AC-3673/67-%E6%9A%B4%E5%8B%95-%E6%85%98%E7%B5%95%E4%BA%BA%E5%AF%B0%E7%9A%84%E5%85%AB%E6%9C%88 |accessdate=2021-10-01 |work=眾新聞 |date=2017-05-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1009163243/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3673/%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6%9E%97%E5%BD%AC-3673/67-%E6%9A%B4%E5%8B%95-%E6%85%98%E7%B5%95%E4%BA%BA%E5%AF%B0%E7%9A%84%E5%85%AB%E6%9C%88 |archivedate=2019-10-09 |deadurl=yes }}</ref>;[[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人[[林彬 (播音员)|林彬]]在節目中譴責左派暴行後遭到《大公報》、《文匯報》和《香港商報》等左派報章發文恐嚇<ref name="永遠的大丈夫">{{cite news |title=永遠的香港人大丈夫:林彬 |url=http://www.inmediahk.net/%E6%B0%B8%E9%81%A0%E7%9A%84%E9%A6%99%E6%B8%AF%E4%BA%BA%E5%A4%A7%E4%B8%88%E5%A4%AB%EF%BC%9A%E6%9E%97%E5%BD%AC |work=獨立媒體 |date=2013-08-25 |archive-date=2021-06-2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629075442/http://www.inmediahk.net/%E6%B0%B8%E9%81%A0%E7%9A%84%E9%A6%99%E6%B8%AF%E4%BA%BA%E5%A4%A7%E4%B8%88%E5%A4%AB%EF%BC%9A%E6%9E%97%E5%BD%AC |dead-url=no }}</ref>,8月24日林彬與堂弟林光海在返回商業電台上班的途中遭埋伏及縱火燒死;《明報》創辦人兼小说家[[金庸]]因為發文抨擊左派暴動而被左派份子追殺,只好放下《明報》業務帶同家人到新加坡暫避,這些恐嚇與恐襲均被認為是該次暴動的標誌性事件<ref>[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article-20100514-riots-stirs-fresh-memory-controversy-hongkong-93764699/476300.html 香港六七暴動勾起痛苦回憶和新爭議] {{Wayback|url=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article-20100514-riots-stirs-fresh-memory-controversy-hongkong-93764699/476300.html |date=20160430080752 }}, [[美國之音]], 14.05.2010</ref><ref>[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53526 李鵬飛揭中國封殺香港新聞自由內幕] {{Wayback|url=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53526 |date=20141006115814 }},台灣新聞周刊,2004-06-02</ref>。六七暴動成為1945年[[香港重光]]後的歷史分水嶺<ref name="殊途命運">{{cite news |title=程翔:「一二.三事件」,港澳殊途命運的起點 |url=https://theinitium.com/opinion/20161203-opinion-chingcheong-123 |accessdate=2024-10-20 |work=端傳媒 |date=2016-12-03 |archiveurl=https://archive.today/20241019173718/https://theinitium.com/opinion/20161203-opinion-chingcheong-123 |archivedate=2024-10-19 |deadurl=no }}</ref>,對香港社會及經濟的發展,乃至[[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均有著深遠的影響<ref name="認同萌芽">{{cite news |title=知識增益﹕六七暴動 港人身分認同萌芽 |url=https://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s/20160523/HK-gfh2_er_r.htm |accessdate=2024-06-11 |work=明報—加東網 |date=2016-05-2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711091503/https://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s/20160523/HK-gfh2_er_r.htm |archivedate=2022-07-11 |dead-url=no }}</ref>。 |
|||
'''六七暴動''',亦稱'''1967年香港左派暴動'''({{lang-en|Hong Kong 1967 leftist riots}}),是一場由香港左派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而對抗香港政府的[[暴動]]<ref>{{cite web |url = http://news.hkheadline.com/figure/index.asp?page_f_id=3&id=37 |title = 圖說往昔 六七暴動:時局混亂 |newspaper = [[頭條日報]] |via = 頭條網 }}</ref>。六七暴動從1967年5月6日開始,至同年12月基本結束,其由最初的工人运动、演變成後來的[[紅色恐怖|赤色恐怖主義]]及炸彈襲擊平民等行動。 |
|||
在事件中,全體[[香港警察]]取消休假候命,並多次與左派示威者冲突,作出驅散、鎮壓及拘捕行動。期間有1,936人被檢控,832人受傷(212名警務人員在內),51人死亡(5名警察在事件中死亡;5名香港边境警察和1名来自中華人民共和国的共產黨民兵在边境冲突中死亡;左派示威者约20多人死亡;7名市民遭炸死{{NoteTag|被炸死的7名市民分別為黃綺文、黃兆勳、鄭漢佳、唐德明、張雲、周雲英、文圖業。}};電台主持林彬被燒死)<ref>[http://www.youtube.com/watch?v=VlYqOkK1Jxo 由1967開始 第1集 第二部分 - 六七暴動]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ref>,死亡人數僅次於1956年[[雙十暴動]]。 |
|||
其时正值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的高潮,英国驻华代办处亦被[[红卫兵]]捣毁,[[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英国驻沪办理侨务专员时期|英国驻沪处理侨务专员办事处]]一同受到冲击并被关闭。[[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林彬 (播音员)|林彬]]在節目中批評[[左派]]的暴力行徑,數日後,其本人與堂弟被人投擲[[汽油彈]]燒死,被認為是該次暴動的標誌性事件<ref>[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article-20100514-riots-stirs-fresh-memory-controversy-hongkong-93764699/476300.html 香港六七暴動勾起痛苦回憶和新爭議], [[美國之音]], 14.05.2010</ref><ref>[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53526 李鵬飛揭中國封殺香港新聞自由內幕]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06115814/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53526 |date=2014-10-06 }}, [[新台灣新聞周刊]], 2004-06-02</ref>。 |
|||
== 背景 == |
== 背景 == |
||
[[File:1967 Hong Kong riots-Communists and Police.jpg|thumb|[[香港警察]]在街上展開戒備]] |
|||
[[File:KMB double decker was burned on 12 May 1967.jpg|thumb|1967年5月12日,[[九龍巴士3號線]]的一輛雙層巴士(AD4871)在東頭村道停泊期間被左派暴徒縱火焚毀]] |
|||
[[File:Protective nets are installed on KMB vehicles to protect drivers during 1967 Hong Kong riots ks1967-07-14 p6.jpg|thumb|《工商日報》在1967年7月14日報導由於服務中的巴士和電車屢次遭到左派人士投擲石塊等硬物襲擊,導致車長於駕駛期間受傷,為保障行車安全,[[九龍巴士]]已陸續在巴士駕駛席的擋風玻璃及左右兩側加裝鐵網,昨天開始有加裝防護網的巴士在街上行駛,九巴正加緊為旗下巴士安裝防護網以抵禦左派人士的侵襲<ref name="司機位裝鐵網">{{cite news |title=九巴為防範暴徒侵襲 保障司機安全 司機位裝鐵網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8F%B8%E6%A9%9F%E4%BD%8D%E8%A3%9D%E9%90%B5%E7%B6%B2&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8F%B8%E6%A9%9F%E4%BD%8D%E8%A3%9D%E9%90%B5%E7%B6%B2%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8F%B8%E6%A9%9F%E4%BD%8D%E8%A3%9D%E9%90%B5%E7%B6%B2%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8F%B8%E6%A9%9F%E4%BD%8D%E8%A3%9D%E9%90%B5%E7%B6%B2%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8F%B8%E6%A9%9F%E4%BD%8D%E8%A3%9D%E9%90%B5%E7%B6%B2%29%20OR+fulltext%3A%28%E5%8F%B8%E6%A9%9F%E4%BD%8D%E8%A3%9D%E9%90%B5%E7%B6%B2%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8F%B8%E6%A9%9F%E4%BD%8D%E8%A3%9D%E9%90%B5%E7%B6%B2%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xN104DIEAyXAVnPHtoJw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7-07-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24140731/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8F%B8%E6%A9%9F%E4%BD%8D%E8%A3%9D%E9%90%B5%E7%B6%B2&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8F%B8%E6%A9%9F%E4%BD%8D%E8%A3%9D%E9%90%B5%E7%B6%B2%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8F%B8%E6%A9%9F%E4%BD%8D%E8%A3%9D%E9%90%B5%E7%B6%B2%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8F%B8%E6%A9%9F%E4%BD%8D%E8%A3%9D%E9%90%B5%E7%B6%B2%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8F%B8%E6%A9%9F%E4%BD%8D%E8%A3%9D%E9%90%B5%E7%B6%B2%29%20OR+fulltext%3A%28%E5%8F%B8%E6%A9%9F%E4%BD%8D%E8%A3%9D%E9%90%B5%E7%B6%B2%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8F%B8%E6%A9%9F%E4%BD%8D%E8%A3%9D%E9%90%B5%E7%B6%B2%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xN104DIEAyXAVnPHtoJw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rchivedate=2024-03-24 |deadurl=no }}</ref>]] |
|||
{{seealso|天星小輪加價事件|一二·三事件}} |
{{seealso|天星小輪加價事件|一二·三事件}} |
||
[[二戰]]以後,支持共產主義的勢力在香港開始活動,親共人士開始成立[[工會]]及[[工聯會]]等 |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以後,支持[[共產主義]]的勢力在香港開始活動,親共人士開始成立[[工會]]及[[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等组织<ref name="港英自食六七惡果"/>。 |
||
1950年代,隨著[[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陸取得政權,大批未有前往台灣的[[中國國民黨]]的軍政人員南下香港活动<ref>{{Cite web |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302003628-260409|title=日漸式微的香港國民黨勢力|accessdate=2017年5月8日 |author=許劍虹 |date=2016年3月2日 |publisher=中國時報 |language=zh |archiveurl=|archivedate=}}</ref>,大量中国共產黨的政工人員也進入香港活动, |
1950年代,隨著[[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陸取得政權,大批未有前往台灣的[[中國國民黨]]的軍政人員逃难南下来到香港活动<ref>{{Cite web |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302003628-260409 |title=日漸式微的香港國民黨勢力 |accessdate=2017年5月8日 |author=許劍虹 |date=2016年3月2日 |publisher=中國時報 |language=zh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09034454/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302003628-260409 |archivedate=2020年12月9日 |dead-url=no }}</ref>,大量中国共產黨的政工人員也進入香港活动,左派即指[[香港親共人士]],右派則為香港親[[中國國民黨|國民黨]]人士,在[[冷戰]]格局下<ref name="政治基調">{{cite news |author1= |title=通識導賞:六七暴動 寫下香港政治基調 |url=https://www.e123.hk/news/339001 |accessdate=2024-06-19 |work=明報 |date=2016-06-26 |archiveurl=https://archive.today/20240619135956/https://www.e123.hk/news/339001 |archivedate=2024-06-19 |deadurl=no }}</ref>,左右兩派滲入香港的政工人員各自成立工會等組織爭取群眾支持,又通過操控不同的社團爭奪話語權,並打擊對方在香港的勢力,惟該等活動造成群眾對立,左右兩派時有群毆等暴力衝突,由於兩派勢力的活動造成社會動盪,香港政府因此同時壓制左右兩派勢力,兩派均有不少赴港人員被香港政府以「不受歡迎人物」遞解出境,又在[[秧歌舞事件]]後將其中六千名在[[摩星嶺]]聚居的親右派難民集中調遷到[[調景嶺#調景嶺營|調景嶺]]安置,減少兩派群眾互相挑釁而引發打鬥的機會<ref name="wetoasthk-2018">{{cite news |title=雙十節下的小台灣 |url=https://www.wetoasthk.com/%E3%80%90%E8%AA%BF%E6%99%AF%E5%B6%BA%E3%80%91%E9%9B%99%E5%8D%81%E5%9C%8B%E6%85%B6%E4%B8%8B%E7%9A%84%E5%B0%8F%E5%8F%B0%E7%81%A3/ |work=港識多史 |date=2018-10-0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13154936/https://www.wetoasthk.com/%E3%80%90%E8%AA%BF%E6%99%AF%E5%B6%BA%E3%80%91%E9%9B%99%E5%8D%81%E5%9C%8B%E6%85%B6%E4%B8%8B%E7%9A%84%E5%B0%8F%E5%8F%B0%E7%81%A3/ |archivedate=2018-10-13 |deadurl=no }}</ref>。在1956年10月10日至12日的[[雙十暴動]]左右兩派群眾爆發激烈毆鬥,港府平定雙十暴動後將多名國民黨在港幹部遞解出境,右派勢力受到削弱。 |
||
由於中共自建政後不斷推行多項[[中国共产党政治运动列表|政治运动]]肅清其定義的右派及鎮壓異己,[[大跃进]]、[[人民公社]]和[[公私合營]]等運動亦嚴重影響到中国部分民眾的基本生計,到1960年代仍然不断有中国内地难民逃难来到香港,使得香港的人口短时间内急速上升,港府要在短时间内为急速膨胀的人口解决经济及民生问题<ref name="港英自食六七惡果">{{Cite web |url=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424-opinion-rayyep-671/ |title=葉健民:左派實力迅速擴張,港英自食「六七」惡果 |accessdate=2017-05-08 |author=葉健民 |date=2017-04-24 |publisher=端傳媒 |language=zh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708175950/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424-opinion-rayyep-671 |archivedate=2020-12-10 |dead-url=no }}</ref>,並不容易,貧富懸殊加劇,收入差距擴大,租金高企,住房嚴重不足,山坡[[寮屋]]林立,政策亦被質疑向龍頭或獨市企業傾斜,還有積習難除的公務員貪污問題,市民對政府的怨氣日深,港府高層和基層市民又缺乏溝通渠道,使得[[草根階層]]感到訴求被漠視,成為發生騷動的因素之一<ref name="三把火"/>。1966年4月因為[[天星小輪]]頭等艙加價[[港幣5仙]],在九龍引發歷時兩晚的[[天星小輪加價騷亂]],惟當時左派團體沒有介入,左派報章在時評中亦支持港府平亂。由於左右兩派均沒有積極介入這次九龍騷亂,故此事件沒有擴大<ref name="火紅年代_p75">{{cite book |author1=羅永生 |title=「火紅年代」與香港左翼激進主義思潮 |date=2017年6月 |publisher=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location=香港 |page=75 |edition=第161期 |url=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61-201705009.pdf |accessdate=2024-06-1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516201228/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61-201705009.pdf |archivedate=2018-05-16 |deadurl=no }}</ref>。[[香港總督]][[戴麟趾]]隨後於5月成立[[調查委員會 (香港)|獨立調查委員會]],並且委任[[香港首席大法官|首席按察司]][[何瑾]]、[[香港童軍]]總監羅徵勤、香港大學前校長[[賴廉士]]、律師[[黃秉乾 (律師)|黃秉乾]]組成「1966年九龍騷動調查委員會」調查成因及提出建議,委員會於同年12月提交報告書,除了提到經濟問題及不安情緒容易導致社會躁動,也提出官方應增加與民眾溝通的途徑及改善青少年政策等多項預防措施<ref name="自我反省之旅">{{cite news |author1=馮可強 |title=開啟社會自我反省之旅——成立修例事件調查委員會 |url=http://www.hongkongvision.org.hk/research-detail/20190722 |accessdate=2024-06-20 |publisher=香港政策研究所 |date=2019-07-2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28111715/http://www.hongkongvision.org.hk/research-detail/20190722 |archivedate=2021-01-28 |deadurl=no}}</ref>,可是港府來不及落實報告書的建議,香港左派在[[文革]]風潮下在1967年年初已決意操作勞資糾紛發起政治工潮,繼而策動矛頭直指港府的政治鬥爭<ref name="催生六七暴動"/>。 |
|||
1960年代,不少市民经济上遭受挫折,社会贫富悬殊,以及港英高層和香港基層市民缺乏溝通,導致市民對政府的怨氣加深。1966年4月由於[[天星小輪]]的船票加價,引發[[九龍]]出現[[天星小輪加價事件|天星小輪加價騷動]],惟當時左派未介入,左派亦在報章撰文支持港府平亂。 |
|||
1966年5月,[[中國共產黨 |
1966年5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在中國内地發動[[文化大革命]]。負責港澳事務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廖承志]]在8月指示不要在香港發動文化大革命。同年12月3日,[[澳門]]發生[[一二·三事件]],澳門左派發動連串騷亂及罷工,[[澳葡政府]]在1967年1月屈服並答應澳門左派提出的各項要求,不但要謝罪道歉,還要同意禁止中國國民黨的勢力在澳門活動,[[青天白日旗]]亦不得在澳門繼續懸掛,左派自此支配澳門的政局。澳門左派大獲全勝後,香港左派份子紛紛到澳門祝賀,並且學習其鬥爭經驗,[[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員會]]也受到鼓舞,要在香港發動類似騷亂<ref name="消失的六七暴動論文">{{cite news |title=消失的擬題員 消失的六七暴動論文 |url=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36887/%E8%91%89%E5%95%9F%E7%87%BF-%E6%A5%8A%E7%A9%8E%E5%AE%87-%E6%AD%B7%E5%8F%B2%E7%A7%91-36998/%E6%B6%88%E5%A4%B1%E7%9A%84%E6%93%AC%E9%A1%8C%E5%93%A1-%E6%B6%88%E5%A4%B1%E7%9A%84%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8%AB%96%E6%96%87 |work=眾新聞 |date=2021-01-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109205728/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36887/%E8%91%89%E5%95%9F%E7%87%BF-%E6%A5%8A%E7%A9%8E%E5%AE%87-%E6%AD%B7%E5%8F%B2%E7%A7%91-36998/%E6%B6%88%E5%A4%B1%E7%9A%84%E6%93%AC%E9%A1%8C%E5%93%A1-%E6%B6%88%E5%A4%B1%E7%9A%84%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8%AB%96%E6%96%87 |archivedate=2022-01-09 |deadurl=yes }}</ref>,並得到在北京的中国内地政權支持及積極配合,而負責港澳事務的廖承志又遭到[[紅衞兵]]奪權及[[批鬥]],香港左派遂決定策動相较澳門左派更激烈的鬥爭。[[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梁威林]]、副社長[[祁烽]]兩人在內部會議總結澳門左派的鬥爭成果時,聲言要在香港「大幹一場」,新華社香港分社和左派陣營開始積極尋找挑起騷亂的機會<ref name="催生六七暴動">{{cite news |title=文化大革命催生六七暴動 |url=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17653 |work=獨立媒體 |date=2013-08-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106233820/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17653 |archivedate=2022-01-06 |deadurl=no }}</ref>。 |
||
==暴動前的「政治工潮」== |
==暴動前的「政治工潮」== |
||
受澳門左派「[[一二·三事件]]」成功 |
香港左派受到澳門左派利用「[[一二·三事件]]」在1967年1月成功奪權的鼓舞,1967年2月起香港左派便開始藉勞資糾紛及僱員間的爭執<ref>{{cite web |author1=劉俊平 |title=【工運】六七暴動之歷史與影響(一) |url=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5%8F%8D%E6%AE%96%E5%B7%A5%E9%81%8B-%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5%B0%8D%E6%9C%AC%E5%9C%9F%E5%8F%8D%E6%AE%96%E9%81%8B%E5%8B%95%E4%B9%8B%E6%AD%B7%E5%8F%B2%E8%88%87%E5%BD%B1%E9%9F%BF-%E4%B8%80/ |publisher=立場新聞 |access-date=2021-04-21 |archive-date=2021-06-2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623232952/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5%8F%8D%E6%AE%96%E5%B7%A5%E9%81%8B-%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5%B0%8D%E6%9C%AC%E5%9C%9F%E5%8F%8D%E6%AE%96%E9%81%8B%E5%8B%95%E4%B9%8B%E6%AD%B7%E5%8F%B2%E8%88%87%E5%BD%B1%E9%9F%BF-%E4%B8%80/ |dead-url=yes }}</ref>,製造多場「政治工潮」,试图支配工廠之內部行政,並由左派報紙將工潮政治化為政治迫害,伺機將工潮擴大並演變為壓服殖民地政府的大規模罷工及騷亂<ref>{{cite web|url=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2012/04/06/ksyp-19670406/|title=工商日報社論 1967年4月6日|date=2012-04-06|publisher=|accessdate=2017-05-09|archive-date=2020-12-1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10104601/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2012/04/06/ksyp-19670406/|dead-url=no}}</ref>。 |
||
===南豐紗廠工潮=== |
===南豐紗廠工潮=== |
||
在荃灣的[[南豐紗廠]]是香港當時規模最大的紗廠之一。1967年2月14日,南豐紗廠領班黃劍雄與左派工人發生打鬥,廠方報警處理,後來開除了兩名有左派背景的工人陳佛振、葉炳昌,左派工會迅即將此事政治化為左右兩派的鬥爭,聲稱是「美蔣特務有計劃、有預謀的政治壓迫!」並指責資方打壓左派工人。作為左派喉舌的《大公報》在2月26日於社論稱「美蔣分子這段期間氣焰囂張,是與港英當局的縱容包庇有關。」不但稱荃灣各大紗廠都有「[[親中華民國派|美蔣份子]]」製造「兇案」,更開始將矛頭指向港府<ref name="分水嶺_34-35">{{cite book |author1=張家偉 |title=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date=2012-03-15 |publisher=香港大學出版社 |location=香港 |isbn=9789888083961 |pages=34-35 |url=https://hkupress.hku.hk/image/catalog/pdf-preview/9789888083961.pdf |accessdate=2024-04-0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811173324/https://hkupress.hku.hk/image/catalog/pdf-preview/9789888083961.pdf |archivedate=2022-08-11 |deadurl=no }}</ref>。3月16日,香港工聯會屬會之一的「港九紡織染業職工總會」選出10餘名南豐工人為代表,成立「支援南豐紗廠工人反迫害鬥爭委員會」,其後在胸前佩戴[[毛澤東頭像章]]的南豐反迫害鬥委會代表,手持《[[毛語錄]]》操進廠長室,在高叫《毛語錄》口號後,要求廠方立即開除他們口中的「美蔣份子」工廠領班黃劍雄<ref name="分水嶺_34-35"/>。在這次工潮中,資方和警察都採取冷處理的手法,使事件沒有擴大和延續下去<ref>{{cite news |title=工商日報社論 |url=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tag/%E5%8D%97%E8%B1%90%E7%B4%97%E5%BB%A0/ |work=工商日報 |date=1968-01-11 |accessdate=2021-04-21 |archive-date=2021-06-0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606185256/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tag/%E5%8D%97%E8%B1%90%E7%B4%97%E5%BB%A0/ |dead-url=no }}</ref>。 |
|||
{{Empty section|time=2017-09-06T00:27:56+00:00}} |
|||
===港九的士工潮=== |
|||
[[File:Taxi Ltd vs Troublemaker Sun Liang and 1967 Hong Kong riot ks1967-05-06 p4.jpg|thumb|《工商日報》在1967年5月6日報導,由於左派司機孫亮推翻早前與資方達成的協議,左派司機再次怠工,九龍「中央的士公司」宣布結業,該公司的70輛的士大部分被售予司機]] |
|||
1967年4月,多間的士公司均有左派司機發起怠工,威脅公司恢復聘用全數被開除的左派司機及解僱其指定的僱員。「中央的士公司」及「上海的士公司」都受到左派司機怠工影響,最終結業。在香港島的「中央的士公司」有左派司機在4月3日怠工,公司收入大減,怠工司機提出的復工條件之一是公司開除被左派司機貼上「蔣幫份子」標籤的車務主任梁啟彬<ref name="分水嶺_35">{{cite book |author1=張家偉 |title=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date=2012-03-15 |publisher=香港大學出版社 |location=香港 |isbn=9789888083961 |pages=35 |url=https://hkupress.hku.hk/image/catalog/pdf-preview/9789888083961.pdf |accessdate=2024-04-04 |archive-date=2022-08-1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811173324/https://hkupress.hku.hk/image/catalog/pdf-preview/9789888083961.pdf |dead-url=no }}</ref>,代表資方的總經理[[胡應湘]]與左派摩托車業職工總會及怠工司機經過四次談判仍無法取得共識,香港島「中央的士公司」宣佈結業,並將的士賣給沒有怠工的司機<ref>{{cite web |url=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2012/04/18/ksyp-19670418/ |title=工商日報社論 1967年4月18日|date=2012-04-18|publisher=|accessdate=2017-05-09|archive-date=2020-12-1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10104605/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2012/04/18/ksyp-19670418/|dead-url=no}}</ref>。另外,4月19日《[[工商日報]]》及《[[新生晚報]]》記者在灣仔景隆街的「中央的士」車廠門外採訪時,一度遭到左派人士包圍、恫嚇及強搶[[菲林]]<ref>{{cite web|url=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2012/04/20/ksyp-19670420/|title=工商日報社論 1967年4月20日|date=2012-04-20|publisher=|accessdate=2017-05-09|archive-date=2020-12-1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10104611/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2012/04/20/ksyp-19670420/|dead-url=no}}</ref>。事後[[香港報業公會]]發表聲明,對兩名記者遭受恫嚇一事感到遺憾,可是多份左派報章卻抗議香港報業公會的聲明<ref>{{cite web|url=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2012/04/22/ksyp-19670422/|title=工商日報社論 1967年4月22日|date=2012-04-22|publisher=|accessdate=2017-05-09|archive-date=2020-10-2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020072912/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2012/04/22/ksyp-19670422/|dead-url=no}}</ref>。 |
|||
4月初,九龍「中央的士公司」同樣發生工潮(與香港島的「中央的士公司」同為[[胡忠家族]]所有,當年香港島和九龍未有汽車過海隧道連接,故此維多利亞港兩岸的「中央的士」由家族成員各自管理),怠工司機要求資方復用於1月被解僱,名叫孫亮的左派司機。勞資雙方代表在[[勞工處]]調解下達成協議,資方同意復用該名司機,勞方的三名代表則答應遵守五項條件,包括準時上班等基本要求<ref>{{cite web|url=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2012/04/27/ksyp-19670427/|title=工商日報社論 1967年4月27日|date=2012-04-27|publisher=|accessdate=2017-05-09|archive-date=2020-12-1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15023733/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2012/04/27/ksyp-19670427/|dead-url=no}}</ref>。惟孫亮在4月27日復工不到一星期,便於5月1日遞交抗議書要求公司撤銷勞方答應的五項條件,左派司機再次怠工。九龍「中央的士」董事局開會後,總經理胡應濱(他是胡應湘之弟)表示,由於孫亮代表左派工人單方面推翻協議,為免繼續有不如意的事件發生,董事局決定九龍「中央的士」於5月5日結業,公司的70輛車大部分被出售予司機<ref name="復工工人孫亮">{{cite news |title=九龍中央的士復工工人孫亮 推翻協議又再攪事 公司宣佈結束營業 七十部車大部分已賣與司機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BE%A9%E5%B7%A5%E5%B7%A5%E4%BA%BA%E5%AD%AB%E4%BA%A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BE%A9%E5%B7%A5%E5%B7%A5%E4%BA%BA%E5%AD%AB%E4%BA%AE%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BE%A9%E5%B7%A5%E5%B7%A5%E4%BA%BA%E5%AD%AB%E4%BA%AE%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BE%A9%E5%B7%A5%E5%B7%A5%E4%BA%BA%E5%AD%AB%E4%BA%AE%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BE%A9%E5%B7%A5%E5%B7%A5%E4%BA%BA%E5%AD%AB%E4%BA%AE%29%20OR+fulltext%3A%28%E5%BE%A9%E5%B7%A5%E5%B7%A5%E4%BA%BA%E5%AD%AB%E4%BA%AE%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BE%A9%E5%B7%A5%E5%B7%A5%E4%BA%BA%E5%AD%AB%E4%BA%AE%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5kQfTC7BhhGIMWn%2BGlyF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4-03-27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5-06 |archive-date=2024-03-2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27173455/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BE%A9%E5%B7%A5%E5%B7%A5%E4%BA%BA%E5%AD%AB%E4%BA%A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BE%A9%E5%B7%A5%E5%B7%A5%E4%BA%BA%E5%AD%AB%E4%BA%AE%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BE%A9%E5%B7%A5%E5%B7%A5%E4%BA%BA%E5%AD%AB%E4%BA%AE%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BE%A9%E5%B7%A5%E5%B7%A5%E4%BA%BA%E5%AD%AB%E4%BA%AE%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BE%A9%E5%B7%A5%E5%B7%A5%E4%BA%BA%E5%AD%AB%E4%BA%AE%29%20OR+fulltext%3A%28%E5%BE%A9%E5%B7%A5%E5%B7%A5%E4%BA%BA%E5%AD%AB%E4%BA%AE%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BE%A9%E5%B7%A5%E5%B7%A5%E4%BA%BA%E5%AD%AB%E4%BA%AE%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5kQfTC7BhhGIMWn%2BGlyF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dead-url=no }}</ref>。 |
|||
當年是「中央的士」總經理的[[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於2008年接受專訪時表示,當年公司有387輛的士,聘用千名司機,在司機發起怠工後,他親自代表資方與代表左派司機的摩托車業職工總會談判,過程中察覺到左派工會根本不太關心勞資糾紛的細節,目的只是將事件政治化,談判期間左派工會代表更不斷在他面前揮舞《毛語錄》,為了了解左派的政治口號,他特地到書店買了一本《毛語錄》,還在談判後期引述《毛語錄》反駁左派工會代表。胡應湘又稱當年為了不讓左派有空間繼續搞事,他親自決定將的士以特惠價賣給沒有參與怠工的司機,而車價可分三年以分期付款形式歸還給公司<ref name="分水嶺_35"/>。 |
|||
=== |
===青洲英坭工潮=== |
||
[[File:Green Island Cement was disturbed by Quotations from Mao troublemakers wk1967-05-05 p7.jpg|thumb|《華僑日報》在1967年5月5日報導[[青洲英坭]]已持續一周的工潮仍然僵持,左派工人堅持總經理布祿嘉到廠談判,青洲英坭則在紅磡廠房貼出通告,表示董事局及經理部願意調查工人的投訴,邀請涉事工人李邦與三名由李邦提名的工人代表,到青洲英坭位於香港島連卡佛大廈的總辦事處商談,報導中亦附上該則由資方於5月3日發出的通告,不過左派工人拒絕到公司總部會晤的建議,並且在廠房集體朗讀《[[毛語錄]]》及唱歌抗議]] |
|||
1967年4月,多間的士公司均有左派司機發動怠工,威脅公司恢復聘用全數被開除的左派工人。其中港島「中央的士」及「上海的士」兩間受左派司機怠工影響,宣佈結業,並將車輛售予沒有怠工的非左派司機<ref>{{cite web|url=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2012/04/18/ksyp-19670418/|title=工商日報社論 1967年4月18日|date=2012-04-18|publisher=}}</ref>。在4月19日《[[工商日報]]》及《[[新生晚報]]》記者於灣仔景隆街中央的士車廠門外採訪時,一度遭左派人士包圍、恫嚇及強搶菲林<ref>{{cite web|url=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2012/04/20/ksyp-19670420/|title=工商日報社論 1967年4月20日|date=2012-04-20|publisher=}}</ref>。事後[[香港報業公會]]發表聲明,對兩名記者遭受恫嚇一事,表示至感遺憾,期間多份左派報章對香港報業公會之聲明表示抗議<ref>{{cite web|url=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2012/04/22/ksyp-19670422/|title=工商日報社論 1967年4月22日|date=2012-04-22|publisher=}}</ref>。 |
|||
[[青洲英坭]]在紅磡馬頭圍道的廠房早於1967年1月尾已發生過一次工潮,當時的起因是青洲英坭廠取消工人原有的醫療福利,勞方大為不滿並發起罷工,在[[勞工處]]調解下,勞資雙方達成協議,工人於2月尾復工<ref name="停工工友昨復工">{{cite news |title=青洲英坭公司 停工工友昨復工 各項要求今商談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0196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creator%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subject%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fulltext%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dc.publicationdate_bsort&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9Ni4uojG1VLfJRqbQeFax4&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16&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asc |accessdate=2024-03-28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7-03-01}}</ref>。 |
|||
可是到4月29日,該廠的澳洲籍工程師威廉臣與工人李邦疑因車輛泊位問題發生爭執,工友將糾纏中的兩人拉開,廠方報警後有工人發起包圍廠房,當警方抵達時人群散去,不過這件事卻被左派人士利用發起工潮,並有左派工會人士向工人派發《[[毛語錄]]》。5月1日,紅磡廠房約有百餘個左派工人罷工,手持《毛語錄》包圍廠房內的寫字樓並高呼《毛語錄》口號,要求廠長接見。左派工人代表提出五項條件,包括廠方解僱工程師威廉臣及永不錄用、要求威廉臣親自向工人及登報道歉、不准再有敵視工人的事件發生、廠方不得報復,並且賠償受傷工人李邦的醫藥費及損失<ref name="青洲英坭">{{cite news |title=靑洲英坭廠百餘左派工人 持毛語錄在寫字樓叫囂 指外籍工程師無理打人提五項要求 |url=https://mmis.hkpl.gov.hk/home?p_p_id=viewerpageportlet_WAR_mmisportalportlet&p_p_lifecycle=0&p_p_state=maximized&_viewerpageportlet_WAR_mmisportalportlet_ITEM_ID=5756&_viewerpageportlet_WAR_mmisportalportlet_TYPE=IMAGE_VIEWER |accessdate=2024-03-27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5-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27182132/https://mmis.hkpl.gov.hk/home?p_p_id=viewerpageportlet_WAR_mmisportalportlet&p_p_lifecycle=0&p_p_state=maximized&_viewerpageportlet_WAR_mmisportalportlet_ITEM_ID=5756&_viewerpageportlet_WAR_mmisportalportlet_TYPE=IMAGE_VIEWER |archivedate=2024-03-27 |deadurl=no }}</ref>。 |
|||
另外,九龍中央的士亦受左派工人怠工影響,左派要求資方復用一名於1月被解僱的左派司機,後勞資雙方代表在[[勞工處]]調解下,資方同意復用該名司機,並要求遵守五項協議,包括準時上班等基本要求<ref>{{cite web|url=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2012/04/27/ksyp-19670427/|title=工商日報社論 1967年4月27日|date=2012-04-27|publisher=}}</ref>。惟該名司機自4月27日復工不到一星期,於5月1日單方面向資方推翻協議,資方在別無選擇之下,宣佈於5月5日結業及賣車。 |
|||
該廠廠長在5月3日早上仍沒有返回英坭廠,廠房秘書梳利士稱他不能自行答覆工人提出的要求,提議左派工人派三名代表到香港島總部與公司管理層商談,而董事經理已答應與工人代表會晤,可是工人以事情發生在工廠內為由,要求總經理布祿嘉到廠房面談,勞工處調解組主任徐添福於上午10時50分到達青洲英坭紅磡廠與左派工人代表會晤,徐添福提議左派工人找一處中立地點或到勞工處辦公室進行勞資談判化解分歧,但左派工人拒絕由勞工處進行調解,徐添福親自向左派工人代表查詢這次勞資糾紛是否與福利問題有關,左派工人卻拒絕向勞工處主任交代發起罷工的原因,堅持要廠長親自談判,勞工處當日未能調解糾紛,左派工人則繼續怠工<ref name="今拒絕勞工處調處">{{cite news |title=青洲英坭廠糾紛僵持 左仔蓄意惹事生非 今拒絕勞工處調處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0196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creator%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subject%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fulltext%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dc.publicationdate_bsort&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FH7zGe%2FKF%2BFA5ZGBm5N6a5&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2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asc |accessdate=2024-03-28 |work=工商晚報 |issue=第1頁 |date=1967-05-03 |archive-date=2024-03-2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28104306/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0196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creator%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subject%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fulltext%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dc.publicationdate_bsort&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FH7zGe%2FKF%2BFA5ZGBm5N6a5&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2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asc |dead-url=no }}</ref>。青洲英坭於5月5日發表聲明,因為英坭的生產受到嚴重障礙及廠內的保養工作無法進行<ref name="今起關廠停工">{{cite news |title=靑洲英坭廠昨夜發出通告 今起關廠停工 公司當局發出通告闡述事件發生過程 廠內保養工作無法進行生產無法繼續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7頁 |date=1967-05-05}}</ref>,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決定自5月4日午夜起關閉紅磡廠房及遣散工人,呼籲該廠員工盡快回廠收拾個人物品及領取工錢及遣散費。青洲英坭於5月13日宣布將會向被遣散的員工補發工資,不論日薪、半月或月薪的工人都可獲發放一個月工資,服務年資長或表現良好者另發予額外金,但必須在5月20日正午前領取,否則保留不發額外金。一直罷工的左派工人拒絕資方遣散,亦拒絕領取資方支付的遣散費,更在廠房外扎營抗議,期間有8名左派學校的學生胸前佩戴毛澤東像章及手持《毛語錄》,帶同茶點到埸慰問已被遣散的左派工人,左派演員朱虹、傅奇、鮑方等人亦曾經到場慰問工人,並且帶領左派工人高叫《毛語錄》口號<ref name="領導高呼口號讀毛語錄">{{cite news |title=支持青洲英坭廠工友 男女影星往慰問 致慰問函並領導高呼口號讀毛語錄 上午八時工友集廠前下午五時離去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0196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creator%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subject%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fulltext%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dc.publicationdate_bsort&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i950GcxoF7n&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28&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asc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05-10 |accessdate=2024-03-28 |archive-date=2024-03-2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28110303/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0196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creator%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subject%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fulltext%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dc.publicationdate_bsort&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i950GcxoF7n&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28&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asc |dead-url=no }}</ref>。6月10日,雖有報導稱青洲英坭計劃重啟生產及願意聘用舊人,但不會聘用已被遣散的全部工人。該廠要到同年12月的六七暴動尾聲時,才正式復工及開始小量生產<ref name="傳青洲英坭已復工">{{cite news |title=傳青洲英坭已復工 但減少生產量 發言人拒加評論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0196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creator%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subject%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fulltext%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dc.publicationdate_bsort&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FH7zGe%2FKF%2BFOhZuh4NrkWX&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4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asc |accessdate=2024-03-28 |work=工商晚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2-19 |archive-date=2024-03-2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28105209/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0196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creator%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subject%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fulltext%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9%9D%92%E6%B4%B2%E8%8B%B1%E5%9D%AD%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dc.publicationdate_bsort&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FH7zGe%2FKF%2BFOhZuh4NrkWX&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4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asc |dead-url=no }}</ref>。 |
|||
===青洲英泥工潮=== |
|||
{{Empty section|time=2017-09-06T00:27:56+00:00}} |
|||
== 暴動 |
== 暴動過程 == |
||
=== 人造花廠工潮 === |
=== 人造花廠工潮 === |
||
1967年4月, |
1967年4月,香港人造花廠發生[[勞資爭議|勞資糾紛]],該廠在4月13日頒佈10項員工紀律及工資新規則,包括損壞生產機器的工人不獲發放工資、廠方有權不允許工人請假等,由於新規則被認為過於嚴苛,有部分感到不滿的工人多次向資方交涉<ref name="cheung ch2">{{cite book |author=張家偉 |year=2000 |chapter=六七暴動的導火線-新蒲崗人造花廠事件 |title=香港六七暴動內情 |pages=26-38 }}</ref>,惟勞資雙方談判不果,[[啤機]]部有左派工人發起怠工,每天只工作不足三小時,其餘時間躺在機器旁。資方在4月28日以「生意收縮」為由,[[西環]][[卑路乍街]]總廠及[[新蒲崗]][[大有街]]分廠分別解僱23和69名怠工工人,包括左派勞方代表,翌日資方又關閉總廠及新蒲崗分廠的啤機部<ref name="近百人怠工">{{cite news |title=香港人造花廠左派工人 近百人怠工被開除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05-02}}</ref>,再有566名工人被辭退<ref name="事記">{{cite book |authors=梁家權、王慧麟、屈穎中、黃敏瓊、馬淑嫻 |year=2001 |chapter=大事記 |title=英方絕密檔案曝光——六七暴動秘辛 |publisher=經濟日報出版社 |pages=154-157 }}</ref>。4月30日西環總廠有左派工人阻止貨車從工廠運走貨物<ref name="工人表示非常不滿">{{cite news |title=人造花廠欲搬貨物 工人表示非常不滿工人 堅決反對下廠方未得逞 |work=大公報 |issue=第3頁 |date=1967-05-01}}</ref>。 |
||
工潮在左派工會積極介入下於5月1日起升级,西環總廠及新蒲崗分廠門外被貼上《[[毛語錄]]》標語及[[大字報]],有大字報宣稱「出糧等於是自願被開除」及「出糧是可恥的投降主義」號召工人不要領取薪資<ref name="出糧是投降">{{cite news |title=人造花廠領薪工人 大字報罵左派工人 「害到大家冇得撈」 左派大字報說「出糧是投降」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05-05}}</ref>,新蒲崗分廠有一名手持《毛語錄》的工人帶領數十名工人操進工廠內,質問資方領薪後是否永不錄用,不過在場的工人沒有響應及繼續領薪。5月3日有百餘名工人在新蒲崗分廠外聚集及誦讀《毛語錄》,期間有一名在工廠外拍攝集會現場及自稱是《[[明報]]》記者的男子與工人發生衝突,其後有[[警察訓練分遣隊]]的十輛警車及約一百名防暴警察到場戒備,封鎖附近道路,並護送一名自稱是《明報》記者的男子上警車,下午1時有一輛貨車駛入工廠卸貨,但遭到示威工人衝入廠內阻止,廠方主管惟有將貨車上的製品運到其他地點,衝入廠內的示威工人趁機要求資方談判薪資及解僱問題<ref name="新傳網_1967-05-03">{{cite news |title=警方出動防暴隊介入(1967-05-03) |url=https://www.symedialab.com/talk/%e8%ad%a6%e6%96%b9%e5%87%ba%e5%8b%95%e9%98%b2%e6%9a%b4%e9%9a%8a%e4%bb%8b%e5%85%a5/ |accessdate=2024-07-04 |work=新傳網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629121846/https://www.symedialab.com/talk/%E8%AD%A6%E6%96%B9%E5%87%BA%E5%8B%95%E9%98%B2%E6%9A%B4%E9%9A%8A%E4%BB%8B%E5%85%A5/ |archivedate=2023-06-29 |deadurl=yes }}</ref>。 |
|||
[[工潮]]在5月4日開始升级,部分工人強行入廠要求資方談判,左派工會介入,煽動工人在廠外張貼[[大字報]]及[[毛主席語錄]]。[[警察訓練分遣隊]]到場戒備,封鎖附近道路,有工人甚至阻止廠方出貨。5月6日,約150名工人在廠外集會,抗議資方解僱,並要求與資方談判,下午4時許廠方再度被在場工人阻止出貨,管工與示威工人發生肢體衝突,警方調停不果,局面更趨混亂,防暴隊採取行動,逮捕17名工人,過程中亦造成多名示威工人受傷。事後,左派港九樹膠塑膠總工會主席馮金水與兩名代表(梁乃發、林貴容)到黃大仙警署交涉,因被警方認出曾參與騷亂而被捕<ref name="cheung ch2"/>。事件中共有21名工人及左派工會人員被捕,警方落案控以非法集會、非法毆打及恐嚇孔標罪名。 |
|||
5月6日,新蒲崗分廠外約有150名被解僱的工人集會抗議,要求與資方談判。下午4時許廠方想將貨品由貨車運走,但受到示威工人阻擋,管工與示威工人發生肢體衝突。九龍東區高級警司谷巴會同黃大仙警署副警司摩士先帶領22名警察到場,並通過翻譯呼籲示威工人派出代表接洽。雙方談判期間,警員撤到後巷,這時卻有人高呼「毛主席萬歲」及搬出鐵摺椅擲向人群中<ref name="新傳網_1967-05-06">{{cite news |title=勞資糾紛外延 警方展開拘捕(1967-05-06) |url=https://www.symedialab.com/talk/%e5%8b%9e%e8%b3%87%e7%b3%be%e7%b4%9b%e5%a4%96%e5%bb%b6%e3%80%80%e8%ad%a6%e6%96%b9%e5%b1%95%e9%96%8b%e6%8b%98%e6%8d%95/ |accessdate=2024-07-04 |work=新傳網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708135315/https://www.symedialab.com/talk/%E5%8B%9E%E8%B3%87%E7%B3%BE%E7%B4%9B%E5%A4%96%E5%BB%B6%E3%80%80%E8%AD%A6%E6%96%B9%E5%B1%95%E9%96%8B%E6%8B%98%E6%8D%95/ |archivedate=2023-07-08 |deadurl=yes }}</ref>,引發衝突,高級督察根寧咸率領防暴警察到場封閉大有街並向衝突現場推進,期間有人從工廠大廈擲下玻璃瓶及秤碼,有多人在衝突中被捕及受傷。事後左派港九樹膠塑膠總工會主席馮金水與兩名代表梁乃發、林貴容到黃大仙警署交涉,抗議警方插手勞資糾紛,但被警方認出曾參與騷亂而被拘捕。當日有21名示威工人及工會人員被捕,警方落案控以非法集會、恐嚇及毆打的罪名,警方在晚上8時30分發報稱這批人士被拘捕及落案起訴的原因是阻止工廠出貨,當有一隊22名警察抵達時,這些人員立即發起工友包圍警察及要警察拘捕管工,至130名警察抵達後才能夠控制局面,警察在過程中只使用了警棍及有一名被捕工人受傷,警方強調當時工會人員的行為已經超出和平糾察的範圍<ref name="已拘留落案">{{cite news |title=警方發表公佈 被捕廿一人已拘留落案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B7%B2%E6%8B%98%E7%95%99%E8%90%BD%E6%A1%88&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B7%B2%E6%8B%98%E7%95%99%E8%90%BD%E6%A1%88%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B7%B2%E6%8B%98%E7%95%99%E8%90%BD%E6%A1%88%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B7%B2%E6%8B%98%E7%95%99%E8%90%BD%E6%A1%88%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B7%B2%E6%8B%98%E7%95%99%E8%90%BD%E6%A1%88%29%20OR+fulltext%3A%28%E5%B7%B2%E6%8B%98%E7%95%99%E8%90%BD%E6%A1%88%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B7%B2%E6%8B%98%E7%95%99%E8%90%BD%E6%A1%88%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5kQfTC7BhhL%2BqDPykpKQM&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4-03-27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1頁 |date=1967-05-07 |archive-date=2024-03-2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27165432/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B7%B2%E6%8B%98%E7%95%99%E8%90%BD%E6%A1%88&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B7%B2%E6%8B%98%E7%95%99%E8%90%BD%E6%A1%88%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B7%B2%E6%8B%98%E7%95%99%E8%90%BD%E6%A1%88%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B7%B2%E6%8B%98%E7%95%99%E8%90%BD%E6%A1%88%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B7%B2%E6%8B%98%E7%95%99%E8%90%BD%E6%A1%88%29%20OR+fulltext%3A%28%E5%B7%B2%E6%8B%98%E7%95%99%E8%90%BD%E6%A1%88%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B7%B2%E6%8B%98%E7%95%99%E8%90%BD%E6%A1%88%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5kQfTC7BhhL%2BqDPykpKQM&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dead-url=no }}</ref>。 |
|||
該21人於5月8日被解往北九龍裁判署提堂,其中一人(鄭馬運)於庭上認罪,判罰港幣100元,其餘20人(彭輝、鄧洪、梁乃發、曾儉、賴漢林、鄒松勝、黃業都、王庚寧、蕭劍輝、羅振宏、林貴容、鍾玉芳、古玉琴、麥明、游火運、張金亮、李勝、歐陽進強、馮金水、吳炳明)否認控罪。 |
|||
[[File:1967-08 1967年 香港电车工人罢工2.jpg|thumb|right|240px|1967年香港工人控訴大會]] |
|||
港九樹膠塑膠總工會在5月7日晚上,舉行控訴大會,控訴事件是警方「有计划、有組織、有預謀的對我愛國工人和愛國同胞進行瘋狂的迫害」;同日下午,[[香港工會聯合會|港九工會聯合會]]派出理事長[[楊光 (工聯會)|楊光]]和摩托車業職工總會主席[[郭添海]]等人會見[[警務處處長]]提出「嚴重抗議」,警方代表因「案件進入司法程序」而不予回應<ref>{{cite news |url=http://1967riot.wordpress.com/2012/05/08/tkp-19670508/ |title=港英當局不能推卸責任 |publisher=《大公報》 |date=1967-05-08 }}</ref>,而報章《[[大公報]]》社論開始將事件政治化<ref name="cheung ch2"/>。其後,親北京的報刊以「港英政府行為迫害民族,鎮壓群眾是野蠻的法西斯暴行」為名,鼓動「香港市民上街對抗」。 |
|||
在5月6日的衝突中被捕的21人,於5月8日被解往[[北九龍裁判署]]提堂,其中1人(鄭馬運)於庭上認罪,被判罰款100港元,其餘20人(彭輝、鄧洪、梁乃發、曾儉、賴漢林、鄒松勝、黃業都、王庚寧、蕭劍輝、羅振宏、林貴容、鍾玉芳、古玉琴、麥明、游火運、張金亮、李勝、歐陽進強、馮金水、吳炳明)否認控罪<ref name="廿一人提堂">{{cite news |title=膠花廠糾紛廿一人提堂 罪名為非法集會及毆打 一人認罪被罰餘不認罪押候無人保釋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5-09}}</ref>,裁判官將案件押後至5月16日再審,否認控罪的20名被告需要在5月17日上庭應訊,當中3人獲准以100港元保釋,其餘17人自簽200港元保釋候審<ref name="二十被告全不到庭">{{cite news |title=南庭續審人造花廠騷動案 二十被告全不到庭 法官下令通緝歸案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5-18}}</ref>。 |
|||
5月11日,香港工聯會和各行業工會派員前往新蒲崗人造塑膠料花廠慰問罷工的工人,工人囤駐在新蒲崗街道與警員發生流血衝突,警方派出由620多人組成的防暴隊以木製子彈開槍鎮壓,工人則以石頭和玻璃樽襲擊警員{{Better source|reason=此處原本引用360doc為來源,為不可靠來源|date=2019年4月}}。警方於12日到[[黃大仙下邨|黃大仙徙置區]]搜捕暴動者,在警方與群眾衝突期間,一名在第26座二樓的13歲少年[[:wikia:hk1967riot:陳永祥|陳永祥]]遭硬物擊中死亡(左派稱於黃大仙[[徙置區]]第26座外被防暴隊打死<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香港左派鬥爭史》(第4版)周奕著 第368頁</ref>;亦有說指是被群眾石塊擊中<ref name="cheung ch2"/>。死因庭於同年10月裁定死於“橫禍”。)。鑑於事態嚴重,政府宣佈當晚9時半起在[[東九龍]]實施[[宵禁]],所有警員取消休假並隨時候命。工聯會在5月12日召開緊急理事會議,宣佈成立「港九各業工人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同日事件持續,警方中午在[[東頭邨]]施放[[催淚彈]]驅散群眾,暴動至5月13日蔓延至[[黃大仙]][[東頭邨|東頭徙置區]]和[[土瓜灣]],大批群眾在街上聚集,放火燒車及黃大仙徙置區職員宿舍,又進入新區辦事處和學校製造事端。當局出動大批英軍和警員訓練分遣隊鎮壓,又將宵禁時間提前至傍晚18時開始,局勢至5月14日才稍為平息<ref name="cheung ch3">{{cite book |author=張家偉 |year=2000 |chapter=「你升級,我也升級」 |title=《香港六七暴動內情》 }}</ref>{{rp|39-54}}。 |
|||
港九樹膠塑膠總工會在5月7日晚上舉行控訴大會,控訴事件是警方「有計劃、有組織、有預謀的對我愛國工人和愛國同胞進行瘋狂的迫害」;同日下午,[[香港工會聯合會|港九工會聯合會]]派出理事長[[楊光 (1926年)|楊光]]和摩托車業職工總會主席郭添海等人要求會見[[警務處處長]][[戴磊華]]並提出「嚴重抗議」,警方代表則以「案件進入司法程序」為理由不予回應,左派報章《[[大公報]]》在5月8日於社論宣稱「這分明不是突發的孤立的事件……在[[一二·三事件|澳門事件]]之後,許多美蔣分子集中到香港來活動,最近香港發生的一連串風潮,大多數是美蔣分子在興波作浪」,又在社論中以「美帝」、「帝修」及「美蔣」等左派用詞將新蒲崗工潮引發的衝突事件政治化為外力企圖破壞中國[[文化大革命]]的陰謀<ref name="當局不能推卸責任">{{cite news |url=http://1967riot.wordpress.com/2012/05/08/tkp-19670508/ |title=港英當局不能推卸責任 |publisher=大公報 |date=1967-05-08 |accessdate=2012-07-22 |archive-date=2020-11-2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129124506/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2012/05/08/tkp-19670508/ |dead-url=no }}</ref>。5月9日下午,新華社香港分社職工舉行「聲討港英暴行支援愛國同胞反迫害鬥爭大會」<ref name="新傳網_1967-05-09">{{cite news |title=新華分社舉行反迫害鬥爭大會(1967-05-09) |url=https://www.symedialab.com/talk/%e6%96%b0%e8%8f%af%e5%88%86%e7%a4%be%e8%88%89%e8%a1%8c%e5%8f%8d%e8%bf%ab%e5%ae%b3%e9%ac%a5%e7%88%ad%e5%a4%a7%e6%9c%83/ |accessdate=2024-07-04 |work=新傳網 |archiveurl=https://archive.today/20220723182017/https://www.symedialab.com/talk/%E6%96%B0%E8%8F%AF%E5%88%86%E7%A4%BE%E8%88%89%E8%A1%8C%E5%8F%8D%E8%BF%AB%E5%AE%B3%E9%AC%A5%E7%88%AD%E5%A4%A7%E6%9C%83/ |archivedate=2022-07-23 |deadurl=yes}}</ref>,親北京報刊印發「港英政府行為迫害民族,鎮壓群眾是野蠻的法西斯暴行」等標語鼓動香港市民上街抗爭。 |
|||
5月16日,南九龍裁判署開審「5.6新蒲崗人造花廠工潮」非法集會案,及至5月17日續審當日,20名被告未依時到庭受審,被法庭下令通緝。部分被告於「6.23塑膠工會暴動」當日被捕。 |
|||
=== 新蒲崗騷亂 === |
|||
5月18日,位於西環的總廠接受啤機部工友申請復工。 |
|||
[[File:Wong Tai Sin Bus Terminus burned and housing robbed by hk1967 thugs in San Po Kong 1967 riot kse1967-05-13 p1.jpg|thumb|《工商晚報》在1967年5月13日報導,新蒲崗的騷亂情況惡化,聚集人數及範圍擴大,黃大仙及九龍城均受到影響,而人數估計到達5千,大批攜有《毛語錄》的左派示威者在[[東頭邨|東頭村新區]]入屋搶掠、焚燒巴士和巴士站、毀壞交通燈、破壞停泊及路過的車輛,警方發射催淚彈及木彈驅散,233人被捕,30餘人受傷]] |
|||
[[File:Resettlement Area being burned by pro-communist rioters.jpg|thumb|240px|徙置大廈外有左派暴徒縱火]] |
|||
[[File:Broken street at Hong Kong 1967 Riots.jpg|thumb|240px|遭到左派暴徒大肆破壞的街道上佈滿被推翻的汽車]] |
|||
5月11日早上,香港工聯會領導層認為應趁機將人造花廠工潮轉變為反政府騷亂,於是派員到新蒲崗慰問罷工及被解僱的工人,又向工人派發《[[毛語錄]]》及發起工人在新蒲崗[[大有街]]一帶的街道聚集,堵塞新蒲崗工廠區的道路,阻止貨車上落貨,工會人員又帶領工人揮舞《毛語錄》在工廠區示威,又在街上貼大字報。警方為避免讓左派工會藉機激化事態,最初仍是採取冷處理的手法,警方在上午並沒有介入新蒲崗的左派示威<ref name="新蒲崗下午至深夜紛擾凌亂">{{cite news |title=新蒲崗下午至深夜紛擾凌亂 若干人擲石與警扭打 防暴隊數次出動警察勸告工人離開現場未收效 到處人羣石塊玻璃瓶亂擲警方努力卒封斷交通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1967-05-12&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1967-05-12%29%20OR+all_dc.creator%3A%281967-05-12%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1967-05-12%29%20OR+all_dc.subject%3A%281967-05-12%29%20OR+fulltext%3A%281967-05-12%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1967-05-12%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hZpJRtEnft4&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3&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3-06-23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05-12 |archive-date=2023-07-1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717145011/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1967-05-12&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1967-05-12%29%20OR+all_dc.creator%3A%281967-05-12%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1967-05-12%29%20OR+all_dc.subject%3A%281967-05-12%29%20OR+fulltext%3A%281967-05-12%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1967-05-12%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hZpJRtEnft4&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3&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dead-url=no }}</ref>,在現場戒備的警員亦驅車撤走。可是午後事態惡化,約有千人拿著《毛語錄》聚集,開始走出新蒲崗工廠區外集會,並且有工會人員帶領示威者包圍工廠及衝擊工廠大廈的大閘,工廠東主及管理人員報警救助,氣氛漸趨緊張。當日下午3時許,有數輛警車開抵爵祿街,約有40名警察下車,由一名督察帶領走往大有街,並由一名警員拿著揚聲器勸籲現場的左派工人不要繼續阻塞道路,又稱示威者是時候回家了,但左派示威者沒有聽從勸告,繼續揮舞《毛語錄》叫囂並辱罵警察,左派示威者不但沒有理會警方勸告,還在左派工會人員的領導下提升對抗姿態。[[警察訓練分遣隊]]由約150名防暴警察組成的一個連其後到達新蒲崗,分別沿大有街兩端推進,並且呼籲左派示威者可從大有街兩旁的道路離開,在大有街的大部分示威者逐漸散去,可是在[[新蒲崗八街|八達街]]卻有左派工會帶領示威者繼續堵塞道路,防暴警察在街口停下來,雙方對峙,由於勸告無效,警方舉起「警告,催淚彈」的旗幟,一名警司繼續與左派工會人員理論,可是仍然勸告無效,警方於是施放[[催淚彈]],左派示威者則使用木棍襲擊警察,又投擲石塊和玻璃瓶,現場棍石交加,警察和示威者發生扭打,有左派示威者從大廈擲下秤碼、磚塊及玻璃瓶,警方於是發射木彈還擊,並拘捕在場發起騷亂的部分左派工會人員<ref name="新蒲崗下午至深夜紛擾凌亂"/>,期間警方發射催淚彈53發及木彈70發,有127人被捕,示威者受傷11人,警察受傷12人<ref name="新傳網_1967-05-11">{{cite news |title=新蒲崗騷亂拘捕127人(1967-05-11) |url=https://www.symedialab.com/talk/%E6%96%B0%E8%92%B2%E5%B4%97%E9%A8%B7%E4%BA%82%E6%8B%98%E6%8D%95127%E4%BA%BA/ |accessdate=2024-07-04 |work=新傳網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629121843/https://www.symedialab.com/talk/%E6%96%B0%E8%92%B2%E5%B4%97%E9%A8%B7%E4%BA%82%E6%8B%98%E6%8D%95127%E4%BA%BA/ |archivedate=2023-06-29 |deadurl=yes}}</ref>。[[東頭邨|東頭新區]]有左派團體帶領示威者投擲石和玻璃瓶並圍毆兩名男子<ref name="新蒲崗下午至深夜紛擾凌亂"/>,防暴警察到場驅散滋事份子,至傍晚警方終於控制局面。在防暴警察戒備下,新蒲崗工廠區的工廠員工開始清理左派示威者的大字報及收拾被破壞和搗亂的物品<ref name="新蒲崗下午至深夜紛擾凌亂"/>。鄰近新蒲崗的黃大仙仍然有左派示威者向路過的巴士和私家車投擲石塊,[[彩虹道]]有左派示威者向消防車投擲磚塊及放火燒車<ref name="新蒲崗下午至深夜紛擾凌亂"/>,東頭村約有600人聚集,有人縱火,有私家車及貨車被焚毀,又向趕到滅火的消防車掟石。當晚9時30分起,九龍東部的部分地區實施[[宵禁]],範圍包括九龍城、新蒲崗、黃大仙、彩虹及牛池灣<ref name="有人放火燒板">{{cite news |title=東頭村聚集六百人 有人放火燒板 數警察被擊傷 羣眾擲三石及玻璃瓶消防車無法救火 |url=https://mmis.hkpl.gov.hk/home?p_p_id=viewerpageportlet_WAR_mmisportalportlet&p_p_lifecycle=0&p_p_state=maximized&_viewerpageportlet_WAR_mmisportalportlet_ITEM_ID=5766&_viewerpageportlet_WAR_mmisportalportlet_TYPE=IMAGE_VIEWER |accessdate=2024-03-27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05-1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27163155/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6%9C%89%E4%BA%BA%E6%94%BE%E7%81%AB%E7%87%92%E6%9D%BF&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6%9C%89%E4%BA%BA%E6%94%BE%E7%81%AB%E7%87%92%E6%9D%BF%29%20OR+all_dc.creator%3A%28%E6%9C%89%E4%BA%BA%E6%94%BE%E7%81%AB%E7%87%92%E6%9D%BF%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6%9C%89%E4%BA%BA%E6%94%BE%E7%81%AB%E7%87%92%E6%9D%BF%29%20OR+all_dc.subject%3A%28%E6%9C%89%E4%BA%BA%E6%94%BE%E7%81%AB%E7%87%92%E6%9D%BF%29%20OR+fulltext%3A%28%E6%9C%89%E4%BA%BA%E6%94%BE%E7%81%AB%E7%87%92%E6%9D%BF%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6%9C%89%E4%BA%BA%E6%94%BE%E7%81%AB%E7%87%92%E6%9D%BF%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5kQfTC7BhhGbRzVtEekwf&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rchivedate=2024-03-27 |deadurl=no }}</ref>。[[香港空軍輔助隊]]派出一架直升機到新蒲崗和黃大仙上空盤旋,警方一直戒備至深夜<ref name="新蒲崗下午至深夜紛擾凌亂"/>。宵禁至5月14日才解除,共有391人被捕,32人受傷<ref name="事記"/>。 |
|||
=== |
=== 工聯會宣布成立各業鬥委會 === |
||
5月12日傍晚6時,[[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召開緊急理事會議,宣佈立即成立「[[港九各業工人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簡稱「各業鬥委會」或「鬥委會」<ref name="港九各界工人反迫害鬥委會成立">{{cite news |title=中國同胞有毛澤東思想武裝 港英必沒頂於人民戰爭汪洋大海 港九各界工人反迫害鬥委會成立 並建議各界組成反迫害鬥爭委會 一致通過四項要求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1967-05-13&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9H%2FuxqfBwEJBCbvjmhSw8H&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2&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1967-05-13%29%20OR+all_dc.creator%3A%281967-05-13%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1967-05-13%29%20OR+all_dc.subject%3A%281967-05-13%29%20OR+fulltext%3A%281967-05-13%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1967-05-13%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 |accessdate=2023-06-23 |work=大公報 |issue=第1頁 |date=1967-05-13}}</ref>,要在香港發起[[武鬥]]直至香港政府賠禮、認罪、賠償、釋放鬥爭被捕者及嚴懲「兇手」。當日新蒲崗仍然持續有騷亂,範圍和暴力亦有擴大傾向<ref name="六七暴動的相認不相認">{{cite web |author1=盧燕儀 |title=六七暴動的相認不相認 |url=https://www.ln.edu.hk/mcsln/archive/27th_issue/feature_01.shtml |accessdate=2022-08-07 |archive-date=2022-02-1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216110330/https://www.ln.edu.hk/mcsln/archive/27th_issue/feature_01.shtml |dead-url=yes }}</ref>,有暴徒在街上推翻汽車及縱火燒巴士,警方於中午在[[東頭邨|東頭新區]]施放催淚彈驅散示威群眾。5月12日,警方到[[黃大仙下邨|黃大仙徙置區]]搜捕暴徒,警方與示威者在徙置區爆發衝突,左派人士毀壞徙置大廈設施,又投擲玻璃樽、磚頭及石塊,警方則施放催淚彈,在騷亂期間黃大仙徙置區第26座二樓有一名14歲男童[[黃大仙男童被石塊擲斃案|被騷亂者投擲的石塊擊斃]],左派組織宣傳機關其後卻將死者的遇害日期及地點改為5月11日及新蒲崗大有街<ref name="三部影片">{{cite news |title=煽動、自願、愛國與盲目:三部影片,三個不同的「六七」故事 |url=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504-hongkong-memory-battlefield/ |accessdate=2023-02-13 |work=端傳媒 |date=2017-05-0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505073207/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504-hongkong-memory-battlefield/ |archivedate=2017-05-05 |deadurl=no }}</ref>,訛稱男童是在新蒲崗香港人造花廠被防暴隊活活打死,试图煽動左派民眾參與鬥爭,死因庭於同年10月5日根據法醫及目擊者供詞認為是被石塊等硬物擊中頭部致死,[[香港陪審制度|陪審團]]裁定死於橫禍。 |
|||
[[File:1967-08 1967年 香港电车工人罢工.jpg|thumb|right|240px|1967年警方與民眾對峙]]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在5月15日清晨召見[[英國]]駐華代辦{{link-en|霍普森爵士|Donald Hopson}},遞交外交部的抗議聲明,把騷亂事件定性為「[[英國政府]]勾結美[[帝國主義]]反對[[中國]]的陰謀」,又指「港英當局利用人造花廠勞資糾紛,對[[中國]]居民和工人進行迫害」,要求[[英國政府]]責成港府接受工人和居民的正當要求、停止一切[[法西斯]]措施等5項條件。當日,有[[紅衛兵]]到[[北京]]的英國駐華代辦處門前示威,《[[人民日報]]》亦發表題為「[[香港]][[英國]]當局必須懸崖勒馬」的評論員文章,重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立場<ref name="cheung ch3"/>。 |
|||
5月13日,九龍的暴動蔓延至[[黃大仙 (香港地方)|黃大仙]][[東頭邨|東頭徙置區]]和[[土瓜灣]],大批群眾在街上聚集,暴徒在街上放火燒巴士及其他車輛,搶劫黃大仙徙置區職員宿舍及縱火,又有暴徒闖入政府辦事處和學校製造事端及搗亂<ref name="扭轉港英和媒體關係">{{cite news |title=六七暴動 扭轉港英和媒體關係 |url=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17980 |accessdate=2022-07-11 |work=獨立媒體 |date=2013-09-1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628202842/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17980 |archivedate=2021-06-28 |deadurl=no }}</ref>。警察訓練分遣隊採取驅散行動,又將九龍東部指定地區的時間宵禁提前至傍晚6時開始,九龍的局勢至5月14日才稍為平息<ref name="cheung ch3">{{cite book |author=張家偉 |year=2000 |chapter=「你升級,我也升級」 |title=香港六七暴動內情 }}</ref>{{rp|39-54}}。 |
|||
[[港督]][[戴麟趾]]爵士在15日及18日兩度發表聲明,強調「維持和平與秩序,是[[香港]]絕大多數市民最懇切的願望」,港府將盡力促使本港恢復安寧。[[英國政府]]在18日亦發表聲明,強調警方行動已保持克制,將全力支持港府履行維持法律及秩序的責任<ref name="cheung ch3"/>。 |
|||
5月16日,南九龍裁判署開審「5.6新蒲崗人造花廠工潮」非法集會案,先前於5月8日獲准保釋或簽保外出的20名被告原定於5月17日上午再次出庭應訊,但當日全部20名被告均沒有到庭,裁判官下令通緝<ref name="二十被告全不到庭"/>;有部分被告後來於6月23日晚上發生的「塑膠工會暴動」中被捕。 |
|||
[[北京]]支持的消息對左派產生鼓舞,《[[文匯報]]》、《[[大公報]]》等報章廣泛報道,左派陣營更在16日於[[土瓜灣]][[工聯會]]工人俱樂部舉行會議,成立「[[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成員有104人,而工聯會理事長[[楊光 (工聯會)|楊光]]出任[[主任委員]],通過對「[[港英政府]][[法西斯]]迫害」的抗議書<ref name="cheung ch3"/>。同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大陸政府]]組織下,[[北京]]40萬群眾遊行至[[英國]]駐華代辦處,而大陸[[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遊行前曾指示外交部,表明遊行隊伍須格守「不衝、不進、不砸」<ref>陳楊勇(1999)《苦撐危局-周恩來在1967》,中央文獻出版社,頁353</ref>。 |
|||
5月18日,香港人造花廠資方為緩和局勢,西環總廠啤機部接受被解僱的工人申請復工<ref name="百餘工友登記復工">{{cite news |title=香港人造花廠總廠 百餘工友登記復工 登記時各人均守秩序順利進行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5-19}}</ref>,至19日有204人登記,啤機部在20日復工<ref name="啤機部昨晨已復工">{{cite news |title=人造花廠勞資會談 復工問題大有進展 西環總廠啤機部昨晨已復工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05-21}}</ref>,勞資雙方派出代表到勞工處舉行會議及同意繼續磋商<ref name="百五人今復工">{{cite news |title=人造花廠總廠 百五人今復工 新蒲崗分廠復工在談判中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05-20}}</ref>。 |
|||
5月18日,[[中共北京市委]]举行各界人士支援香港斗争的十万人大会。以总理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出席大会。由于副总理兼外长[[陈毅]]正在受批判,所以由副总理兼北京市革委員会副主任[[谢富治]]发表讲话。除了谴责港英当局的「法西斯暴行」,重申外交部声明中的几条要求外,他又宣布,「香港同胞学习,宣传,运用和捍卫毛泽东思想是他们绝对的、神圣的、不侵犯的权利。香港英国当局没有任何权利干预。」<ref>{{cite web|title=余长更:周恩来与“反英抗暴斗争”|url=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article_2013111395231.html|date=2013-11-13|publisher=[[共识网]]|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427050000/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article_2013111395231.html|archivedate=2016-04-27|deadurl=yes}}</ref> |
|||
=== 中國政府表態支持香港左派示威 === |
|||
鬥委會在成立翌日,[[楊光 (工聯會)|楊光]]、[[費彝民]]等17名鬥委會代表到[[港督府]],要求向[[港督]][[戴麟趾]]爵士呈交「反對[[港英]][[法西斯]]暴行抗議書」被抗諸門外,眾人在[[港督府]]門外揮動《[[毛主席語錄]]》及高-{zh-hans:呼;zh-hk:叫;zh-tw:呼;}-口號。同日,[[香港政府]]成立由副輔政司[[韓美洵]](其後改由[[姬達]]出任)領導的宣傳委員會,專責發布新聞、製作短片、引導輿論、地區組織等政治宣傳工作,其他成員包括[[霍德]]、[[楊啟彥]]、[[麥理覺]]等<ref>{{cite book|author=梁家權 等|year=2001|title=「心戰室成員曝光」《英方絕密檔案-六七暴動秘辛》|publisher=經濟日報出版社|pages=頁12至14}}</ref>。 |
|||
[[File:Zhou Enlai, Chen Boda, Chen Yi attended demonstration in Beijing to support 1967 Hong Kong riot tkp1967-05-19 p1.jpg|thumb|《大公報》在1967年5月19日報導[[周恩來]]、[[陳伯達]]、[[陳毅]]、[[謝富治]]、[[郭沫若]]、[[廖承志]]、[[粟裕]]、[[羅貴波]]、[[王力 (1922年)|王力]]、[[關鋒]]、[[聶元梓]]、[[傅崇碧]]等中共要員與[[紅衛兵]]代表出席於昨日下午在北京舉行的十萬人鬥爭集會,支持香港的左派組織鬥到底,英國以為中國忙於進行[[文化大革命]]就無暇顧及香港的左派鬥爭簡直是異想天開]] |
|||
[[File:1967-08 1967年 香港电车工人罢工2.jpg|thumb|right|240px|1967年反對港英當局迫害鬥爭大會]] |
|||
5月15日清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召見[[英國駐華大使列表|英國駐華臨時代辦]][[唐納德·霍普森]],遞交外交部的抗議聲明,把騷亂事件定性為「英國政府勾結美帝國主義反對中國的陰謀」,又指「港英當局利用人造花廠勞資糾紛,對中國居民和工人進行迫害」,要求[[英國政府]]責成港府接受工人和居民的正當要求、停止一切[[法西斯]]措施等5項條件。5月15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支持香港左派團體的抗爭行動<ref name="事記"/>。當日,有[[紅衛兵]]到[[北京]]的英國駐華代辦處門前示威,《[[人民日報]]》亦發表題為「香港英國當局必須懸崖勒馬」的評論員文章,重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立場<ref name="cheung ch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表態支持香港暴動及召見英國駐華代辦抗議的舉動對香港的左派團體具有吶喊助威的作用,香港的左派報章包括《[[文汇报 (香港)|文匯報]]》及《[[大公報]]》均在頭版廣泛報道<ref name="紅旗團結戰鬥"/>,驅使香港左派團體決意發起更大規模的騷亂。5月17日,中共領導的[[中華全國總工會]]致電香港工聯會表態支持香港左派工人以「毛澤東思想」鬥垮港英政府,並發動北京群眾遊行到[[英國駐華大使館|英國駐中國代辦處]]示威及舉行聲討港英政府的大會<ref name="不愧是毛澤東思想教導出來的">{{cite news |title=你們不愧是毛澤東思想教導出來的好兒女 全國總工會電全港中國工人誓作堅強後盾 堅決支持把正義鬥爭進行到底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0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9H%2FuxqfBwEJPbLUFzIdLx2&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fulltext%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 |accessdate=2023-06-25 |work=大公報 |issue=第1頁 |date=1967-05-18 |archive-date=2023-11-1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1115184216/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0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9H%2FuxqfBwEJPbLUFzIdLx2&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fulltext%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 |dead-url=no }}</ref>。 |
|||
[[香港總督]][[戴麟趾]]爵士在5月15日及18日兩度發表聲明,強調「維持和平與秩序,是香港絕大多數市民最懇切的願望」,港府將盡力促使香港社會恢復安寧。英國政府在18日亦發表聲明,強調警方行動已保持克制,將全力支持港府履行維持法律及秩序的責任<ref name="cheung ch3"/>。 |
|||
20日,[[港督府]]一度成為集體抗議示威的主要目標。港府重申要維持秩序,限制到[[港督府]]請願人數,抗議行動於是轉到[[中環]][[花園道]]和[[皇后像廣場]]一帶。港九各地陸續有集會和示威,參加者除工人外,亦有[[學生]]及其他群眾,期間[[拱北行]][[政府]]新聞處舊址(今[[長江集團]]大樓)播放歐西流行曲去鎮壓示威者。21日,暴動蔓延至[[中環]]並進一步惡化,[[警察]]訓練分遣隊發射[[催淚彈]]鎮壓。22日,中區的騷亂更加嚴重,示威者與警員發生流血衝突,167人被捕。暴動的工人及[[學生]]以左派報館、[[銀行]]、國貨公司、學校等為據點,出動示威,襲擊警員及行駛中的[[公共交通]]。[[防暴警察]]到場以[[催淚彈]]驅散後,示威群眾即迅速撤回據點,讓警員疲於奔命,當局最後要在[[香港島]]區實施宵禁,是[[香港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次宵禁。23日起,[[巴士]]、[[電車]]、[[煤氣]]公司、[[天星小輪]]等亦開始出現定時[[罷工]],參與罷工的左派工人均獲左派工會發放鬥爭經費,作為生活津貼。 |
|||
=== |
=== 各界鬥委會成立 === |
||
5月16日,多個左派團體在[[土瓜灣]]的工聯會工人俱樂部舉行會議,「港九各業工人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決定立即成立「[[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又稱「各界鬥委會」<ref name="紅旗團結戰鬥">{{cite news |title=高舉偉大的毛澤東思想 紅旗團結戰鬥 港九各界反迫害鬥委會成立 同敵人展開針鋒相對鬥爭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1967-05-1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9H%2FuxqfBwEJEr%2Fl%2BkZDhnd&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1967-05-17%29%20OR+all_dc.creator%3A%281967-05-17%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1967-05-17%29%20OR+all_dc.subject%3A%281967-05-17%29%20OR+fulltext%3A%281967-05-17%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1967-05-17%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 |accessdate=2023-06-23 |work=大公報 |issue=第1頁 |date=1967-05-17}}</ref>。值得注意的是5月12日成立的「港九各業工人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是產生「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的組織,並由「各界鬥委會」接替「港九各業工人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統籌鬥爭工作,把「各業工人」改為「各界同胞」代表不限於工人,也招攬文職人員及學校師生等參加,此後「[[鬥委會]]」的簡稱便是指「各界鬥委會」。各界鬥委會成員有104人,並由工聯會理事長[[楊光 (1926年)|楊光]]出任[[主任委員]],會上又通過對「港英政府法西斯迫害」的抗議書,將鬥爭行動升級。同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國政府]]組織下,[[北京市]]有40萬群眾遊行到英國駐華代辦處舉行集會,但為免北京的遊行群眾失控,[[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遊行前曾指示外交部,遊行隊伍須格守「不衝、不進、不砸」<ref>{{cite book |author1=陳楊勇 |title=苦撐危局:周恩來在1967 |date=1999 |publisher=中央文獻出版社 |page=353}}</ref>。 |
|||
{{Empty section|time=2017-09-27T16:04:00+08:00}} |
|||
5月18日,[[中共北京市委]]發動10万人舉行各界人士支援香港鬥爭大會,周恩来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领导人]]親臨出席,由于副总理兼外长[[陈毅]]正在接受批判,所以由副总理兼北京市革委員会副主任[[谢富治]]发表讲话,謝在講話中除了谴责香港政府的「法西斯暴行」,重申外交部声明中的几条要求外,又宣稱「香港同胞学习、宣传、运用和捍卫毛泽东思想是他们绝对的、神圣的、不侵犯的权利。香港英国当局没有任何权利干预。」<ref>{{cite web|title=余长更:周恩来与“反英抗暴斗争”|url=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article_2013111395231.html|date=2013-11-13|publisher=[[共识网]]|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427050000/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article_2013111395231.html|archivedate=2016-04-27|deadurl=yes|accessdate=2014-07-09}}</ref> |
|||
=== 6.6太古船塢暴動 === |
|||
{{Empty section|time=2017-12-11T04:07:30+00:00}} |
|||
=== |
=== 港督府示威蔓延中區 === |
||
[[File:Michael Gass sworn in as OAG of Hong Kong.jpg |
[[File:Michael Gass sworn in as OAG of Hong Kong.jpg|200px|thumb|[[港督]][[戴麟趾爵士]]在6月25日離港休假後,港府領導層作出相應人事調動,輔政司[[祁濟時]](右一)於1967年6月底在[[輔政司署]][[宣誓]]就任護督一職,暫時代理港督職務,監誓人是[[香港首席大法官|首席按察司]][[何瑾|何瑾爵士]](右三),見證人包括[[駐港英軍|駐港英軍司令]][[華智禮]]中將(左一)、署理[[華民政務司]][[徐家祥]](左二背向)及[[香港行政局|行政局]]秘書卞樂志(右二燈飾旁)等人,不在照片構圖內的署理[[輔政司]]和[[防衛司]][[姬達]]、港督特別助理、副輔政司(特別事務)與[[華民政務司]]和署理輔政司[[何禮文]],與祁濟時同為港府應對六七暴動的核心決策人,同年9月24日戴麟趾結束休假返抵香港,回到港督崗位]] |
||
各界鬥委會成立翌日(5月17日),[[楊光 (1926年)|楊光]]、[[費彝民]]等17名鬥委會代表前往[[香港禮賓府|港督府]]向港督戴麟趾抗議,要求接收「反對港英法西斯暴行抗議書」,戴麟趾拒絕接見<ref name="事記"/>。眾人在港督府大閘外揮動《[[毛語錄]]》及高-{zh-hans:呼;zh-hk:叫;zh-tw:呼;}-口號。同日,香港政府成立由副輔政司[[韓美洵]](其後改由[[姬達]]出任)領導的宣傳委員會,專責發布新聞、製作短片、引導輿論及地區組織等政治宣傳工作,其他成員包括[[霍德]]、[[楊啟彥]]、[[麥理覺]]等<ref>{{cite book |author=梁家權、王慧麟、屈穎中、黃敏瓊、馬淑嫻 |year=2001 |chapter=心戰室成員曝光 |title=英方絕密檔案曝光——六七暴動秘辛 |publisher=經濟日報出版社 |pages=12-14 }}</ref>。為了抗衡左派團體大量張貼的大字報及左派報章散發的號外,港府也印製大量海報及小冊子應對左派發起的宣傳戰<ref name="鄭明仁:宣傳刊物">{{cite news |author1=鄭明仁 |title=六七暴動55周年 |url=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5%85%AD%E4%B8%83%E6%9A%B4%E5%8B%9555%E5%91%A8%E5%B9%B4/ |accessdate=2024-11-28 |work=灼見名家 |date=2022-05-20}}</ref>。當時的電台和主流報章都傾向支持港府,香港社會人士如陳子雋等人亦製作書刊反對左派團體在香港發動文革式鬥爭<ref name="李祖喬">{{cite web |author1=李祖喬 |title=文革化下的香港知識分子與大眾刊物: 六七暴動中的《萬人傑語錄》 |url=https://cup.cuhk.edu.hk/chinesepress/journal/HKS2.1/HKS2.1_03.pdf |website=香港中文大學 |accessdate=2023-06-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804103245/https://cup.cuhk.edu.hk/chinesepress/journal/HKS2.1/HKS2.1_03.pdf |archivedate=2021-08-04 |deadurl=no }}</ref>。 |
|||
5月20日,港督府一度成為左派人士聚集示威的主要地點,港府最初對於左派示威者採取容忍態度,未有驅散在港督府外聚集的示威者,但重申要維持秩序,限制到港督府請願的人數,示威者需要分批前往及離開,左派團體於是將支持者聚集到在港督府附近的[[中環]][[花園道]]和[[皇后像廣場]]一帶。5月20日,近3,000人在督轅門外聚集示威<ref name="事記"/>。港九各地陸續有左派集會及示威,參加者除左派組織的人士,亦有工人、學生及其他群眾。 |
|||
同年6月3日及10日,《[[人民日報]]》刊登支持香港左派「反英抗暴」的[[社論]]。 |
|||
左派人士在中區示威期間,鬥委會在[[中國銀行大廈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頂樓裝設大型揚聲器連日播放政治宣傳及《毛語錄》口號,為左派示威者吶喊助威,而在一街之隔,警方在[[拱北行]]的[[政府新聞處]]舊址(今[[長江集團中心]])安裝強力擴音器播放歐西流行曲,蓋過港共團體利用揚聲器播放及左派示威者高呼的《毛語錄》口號<ref name="攻心為上">{{cite news |author1=許崇德 |title=攻心為上:香港政府應對「六七暴動」的文宣策略 |url=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47-201404023.pdf |accessdate=2024-03-28 |issue=p.72 |publisher=香港中文大學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329115749/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47-201404023.pdf |archivedate=2017-03-29 |deadurl=no }}</ref>。 |
|||
6月6日,大埔十七村青少年及學生成立鬥委會。澳門一群和字頭三合會成員發表公開信,號召[[洪門]]兄弟團結同胞抗暴。 |
|||
=== 花園道衝突及中區騷亂 === |
|||
6月7日晚,天星小輪,油蔴地小輪和九龙仓三个機構的工人,联合举行「反迫害斗争大会」。同日广州100,000人集会声讨港英当局,海口,佛山等地也爆发群众游行<ref name="douban.com">[http://www.douban.com/note/72198004/ 港英当局配合美帝反华制造大规模法西斯血腥暴行]</ref>。 |
|||
[[File:CMB route 7 bus was used to ram police by hk1967 rioter in 1967 Hong Kong riot kse1967-05-23 p1.jpg|thumb|《工商晚報》在1967年5月23日報導連續兩日有左派司機駕駛巴士衝向警方防線,前日(21日)在中環有一個左派司機駕駛一輛沒有乘客但外面貼滿大字報的巴士高速衝向警方防線,當時警方於避開衝撞後未有追截該輛巴士拘捕司機,昨日下午1時許在[[干諾道中]]再有左派司機駕駛一輛行駛[[城巴7號線|中巴7號線]]的雙層巴士(車牌:AD4524)衝擊警方防線,警察及時避開,並隨即向該輛巴士發射數枚催淚彈將巴士截停,左派司機下車後臥在馬路上拒絕受檢,須由四名防暴警察抬上警車]] |
|||
5月21日,左派示威者堵塞中環交通及在中區到處鬧事,局勢轉趨緊張<ref name="昨人羣麕集到處流動騷擾">{{cite news |title=昨人羣麕集到處流動騷擾 中區交通日間停頓 上午數股集中花園道口一帶下午散開在中區鬧市各街道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1967-05-22&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kUPVfO4mZin&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1967-05-22%29%20OR+all_dc.creator%3A%281967-05-22%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1967-05-22%29%20OR+all_dc.subject%3A%281967-05-22%29%20OR+fulltext%3A%281967-05-22%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1967-05-22%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3-06-23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05-22}}</ref>,警察訓練分遣隊發射催淚彈驅散阻塞道路交通的示威者。除了港島中區,左派團體也在港九各區領導左派示威者以左派報館、中資銀行、國貨公司及左派學校等建築物作為據點,進行示威、張貼大字報、襲擊警察及破壞公共交通設施等活動,當防暴警察到場採取驅散行動時,左派示威者便迅速退入左派團體設立的據點,當警察撤離後,左派示威者便從左派據點出來,再次阻塞道路及搗毀公共設施<ref name="昨人羣麕集到處流動騷擾"/>。 |
|||
5月22日上午,前往[[花園道]][[港督府]]抗議的左派群眾執意衝擊在花園道口的警方防線引發流血衝突<ref name="花園道偽裝">{{cite news |title=1967年5月 —— 花園道的「血腥鎮壓」是偽裝出來的? |url=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509-hongkong-67-myth/ |accessdate=2023-06-22 |work=端傳媒 |date=2017-05-09 |archive-date=2017-10-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021005130/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509-hongkong-67-myth/ |dead-url=no }}</ref>,在[[域多利皇后街]]有左派份子駕駛巴士開足馬力衝撞在場戒備的警察<ref name="巨型空巴士">{{cite news |title=巨型空巴士 衝向防暴隊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h0HjrVqjJsa&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1967-05-23%29%20OR+all_dc.creator%3A%281967-05-23%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1967-05-23%29%20OR+all_dc.subject%3A%281967-05-23%29%20OR+fulltext%3A%281967-05-23%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1967-05-23%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log=Y |accessdate=2023-06-22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05-23}}</ref>,中區花園道一帶集結的示威者與警察發生衝突。 |
|||
6月8日,防暴队进入工务局属下的电器机械厂镇压示威的工人。424个工人被捕,工人徐田波被捕后在警署拘留期間死亡,十二條肋骨斷裂,事後死因聆訊裁定他死於意外<ref>徐田波死因研訊判決</ref>。当日下午,防暴队又到中华煤气场,驱散示威工人,逮捕60名工人,工人黎松和曾明遇难。次日大公报发表社论,《暴行再升級了,抗暴也要再升級!》。同日香港政府搜查左派据点银都戏院。6月10日,政府机构与英资企业一万多人加入罢工的队伍。香港新華社社長梁威林,午夜發電報給戴麟趾爵士,為近日港府的一連串血腥鎮壓,提「最嚴重抗議」<ref name="witnesshk67.org">{{cite web|url=http://www.witnesshk67.org/67-shi-jian-bo/1967-06|title=1967-06 - home|publisher=|access-date=2014-10-2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28182551/http://www.witnesshk67.org/67-shi-jian-bo/1967-06|archive-date=2014-10-28|dead-url=yes}}</ref>。 |
|||
由於中區的騷亂有擴大傾向,為防左派份子在入夜後繼續製造事端,當局於5月22日下午3時45分宣布香港島部分地區當晚6時30分至凌晨5時實施宵禁,宵禁地區主要在港島北岸,由香港島西南岸的薄扶林至東北岸的柴灣,這是香港島於1945年8月[[香港重光]]後的首次宵禁<ref name="光復以來第一次">{{cite news |title=光復以來第一次 港島施行戒嚴 範圍包括整個港島北部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85%89%E5%BE%A9%E4%BB%A5%E4%BE%86%E7%AC%AC%E4%B8%80%E6%AC%A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85%89%E5%BE%A9%E4%BB%A5%E4%BE%86%E7%AC%AC%E4%B8%80%E6%AC%A1%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85%89%E5%BE%A9%E4%BB%A5%E4%BE%86%E7%AC%AC%E4%B8%80%E6%AC%A1%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85%89%E5%BE%A9%E4%BB%A5%E4%BE%86%E7%AC%AC%E4%B8%80%E6%AC%A1%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85%89%E5%BE%A9%E4%BB%A5%E4%BE%86%E7%AC%AC%E4%B8%80%E6%AC%A1%29%20OR+fulltext%3A%28%E5%85%89%E5%BE%A9%E4%BB%A5%E4%BE%86%E7%AC%AC%E4%B8%80%E6%AC%A1%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85%89%E5%BE%A9%E4%BB%A5%E4%BE%86%E7%AC%AC%E4%B8%80%E6%AC%A1%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5kQfTC7BhhA70tROIRwf3&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4-03-31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5-23 |archive-date=2024-03-3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31164246/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85%89%E5%BE%A9%E4%BB%A5%E4%BE%86%E7%AC%AC%E4%B8%80%E6%AC%A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85%89%E5%BE%A9%E4%BB%A5%E4%BE%86%E7%AC%AC%E4%B8%80%E6%AC%A1%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85%89%E5%BE%A9%E4%BB%A5%E4%BE%86%E7%AC%AC%E4%B8%80%E6%AC%A1%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85%89%E5%BE%A9%E4%BB%A5%E4%BE%86%E7%AC%AC%E4%B8%80%E6%AC%A1%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85%89%E5%BE%A9%E4%BB%A5%E4%BE%86%E7%AC%AC%E4%B8%80%E6%AC%A1%29%20OR+fulltext%3A%28%E5%85%89%E5%BE%A9%E4%BB%A5%E4%BE%86%E7%AC%AC%E4%B8%80%E6%AC%A1%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85%89%E5%BE%A9%E4%BB%A5%E4%BE%86%E7%AC%AC%E4%B8%80%E6%AC%A1%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5kQfTC7BhhA70tROIRwf3&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dead-url=no }}</ref>。 |
|||
6月11日接鄰大陸邊境的沙頭角舉行「反英抗暴示威」,群眾包圍警署,解放軍及民兵高度警戒。6月12日香港700艘漁船,共6,000漁民乘船到鹽田,參加深圳沙頭角之聲討大會。6月13日香港新華社社長梁威林發表談話,指中國人民有權居住香港,可以自由回國,但絕不容許當局以莫須有罪名將香港同胞遞解出境。同日兩萬漁民海上反暴遊行。防暴隊搜捕太古船塢職工宿舍,拘捕6名工人,事後通緝7人<ref name="witnesshk67.org"/>。 |
|||
5月22日在中區的衝突有15名傷者送院<ref name="拘捕 一百七十五人">{{cite news |title=警方昨日拘捕 一百七十五人 內八人在宵禁後被拘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h0HjrVqjJsa&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1967-05-23%29%20OR+all_dc.creator%3A%281967-05-23%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1967-05-23%29%20OR+all_dc.subject%3A%281967-05-23%29%20OR+fulltext%3A%281967-05-23%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1967-05-23%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log=Y |accessdate=2023-06-22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1頁 |date=1967-05-23}}</ref>,其中一名是警察,左派媒體卻宣稱有幾百人受傷,當中重傷者超過100人,另一方面有媒體稱左派示威者將[[紅汞]]故意潑到自己的身上製造警方粗暴鎮壓的證據<ref name="花園道偽裝"/>。當日港九各區有175人被警方逮捕,大部分在香港島的中區被捕,包括有8人在宵禁期間不聽勸喻而被拘。衝突發生後,港府頒布法令,凡派發「煽動性」傳單、張貼「煽動暴力,破壞警方忠誠性」字句的海報、散播反政府言論者,警方有權作出沒收、銷毀、拘控<ref>{{cite web |title=中華文化:網上神州五十年 |url=https://www.rthk.hk/chiculture/china50years/years1960_epi84.htm |website=香港電台 |accessdate=2023-06-18 |archive-date=2023-06-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618181952/https://www.rthk.hk/chiculture/china50years/years1960_epi84.htm |dead-url=no }}</ref>。 |
|||
6月15日銀都戲院被吊銷執照。6月18日,大陆試爆第一颗[[氢弹]],香港左派大受鼓舞。6月19日維園維多利亞女皇像被潑漆油、塗標語<ref name="witnesshk67.org"/>。 |
|||
5月23日起,鬥委會發動[[巴士]]、[[電車]]、[[天星小輪]]及[[煤氣]]等公用事業的左派工人定時罷工,而參與罷工的左派工人均獲左派工會發放鬥爭經費,作為生活津貼。 |
|||
6月22日,香港十家大专学院成立「反迫害斗争委员会」,大专学生们在自己的学院里散发传单与标语。在英皇和皇仁两著名的官立英文书院,也先后出现许多传单和标语。同日左派工人各界为徐田波等三名遇難工人组成治丧委员会,要求港府交出三位工人的遗体<ref name="douban.com"/><ref name="witnesshk67.org"/>。 |
|||
5月24日,中國總理[[周恩來]]提出對港英政府的鬥爭要堅持「有理、有利、有節」<ref name="事記"/>。 |
|||
6月23日晚,军警到港九树胶塑料业总工会拘捕70余人,工人鄭自强襲擊兩名探員,期間被探員開槍自衛射殺<ref>鄭自强死因研訊判決</ref>。工人邹松胜和罗进苟在被捕后送院治理期間死亡。次日的6月24日,左派工會發放鬥爭費,收買工人,發動「聯合大罷工」,約60,000名工人響應。政府及[[公共交通工具]]公司以強硬手段對付罷工,將曠工僱員即時解僱。而不參與罷工的工友,往往會遭到左派機構恐嚇,甚至襲擊。同日贊比亞共和國總統卡翁達在北京舉行的答謝宴,中國總理周恩來在宴會上發言表示:「香港的命運取決於香港的愛國同胞和七億中國人民,而絕不取決於一小撮英帝國主義者;中國人民決心根據形勢需要,給予香港愛國同胞以一切支援,直至勝利為止。」<ref name="witnesshk67.org"/> |
|||
[[File:1967-08 1967年5月 广州市支援香港大罢工.jpg|thumb|right|200px|1967年广州市支援香港大罢工]] |
|||
6月24日,沙頭角聯鄉會委員會為徐田波、黎松及曾明三名工人開追悼會,期間有左派分子及鄉民包圍警署,燒毀一輛裝甲車,防暴队进入鎮壓,其後聯鄉會部份委員([[:wikia:hk1967riot:溫果行|溫果行]]、李文有、吳帆等)潛入中國境內,逃避警方追緝<ref name="witnesshk67.org"/>。 |
|||
5月28日,英國航空母艦堡壘號抵港,與駐港英軍軍事演習<ref name="事記"/>。 |
|||
6月26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就23日警方搜捕樹膠工會、24日在沙頭角鎮壓左派向英方提出抗議。同日因威迫工人參與罷工而被逮捕的卲氏工人李安及王煜森被提上法庭時,已奄奄一息,無法站立,李安在送院途中死亡,王煜森傷重留醫,事後三名警務人員被捕。 |
|||
=== 左派發起太古船塢及九龍倉罷工 === |
|||
6月27日,左派學校罷課一天。6月29日,左派發動聯合大罷市,[[副食品]]價格一度上漲。銅鑼灣的中國國貨公司,掛出遇難工人徐田波、黎松、曾明等黑白的大頭照面向路人{{fact}}。 |
|||
[[File:Sulfuric acid used by hk1967 thugs to attack civilian during 1967 Hong Kong riot wk1967-06-25 p6.jpg|thumb|《華僑日報》在1967年6月25日報導由於左派份子到處投擲載有[[硫酸|鏹水]]的玻璃瓶及使用水槍噴射腐蝕性液體,警方發言人呼籲市民為避免身體受到嚴重傷害,必須遠離左派份子進行騷亂的場所,[[衞生署 (香港)|醫務衛生署]]發言人表示,市民如不幸被鏹水淋到,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或者浸入清水中,不要先脫去衣物以免浪費時間,待鏹水被稀釋後才脫去衣物,雖然更有效是用烹飪用的[[蘇打粉]]稀釋成溶液沖洗,但因為尋找蘇打粉會浪費時間,所以最好仍是用清水]] |
|||
6月3日,《[[人民日報]]》社論呼籲香港左派群眾「隨時響應祖國號召,粉碎英帝國主義反動統治」<ref name="事記"/>。 |
|||
6月6日,《大公報》稱[[太古船塢]]有三千多名左派工人宣佈罷工,抗議廠方撕毀貼在船廠內及渡輪上的大字報,總經理卡素等人在左派工人連續八小時的審問下被迫簽署認罪書<ref name="怒審洋總經理八小時">{{cite news |title=昨停工怒審洋總經理八小時 太塢三千工人鬥垮英資方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1967-06-0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9H%2FuxqfBwEJClQWDwbjXCA&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5&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1967-06-07%29%20OR+all_dc.creator%3A%281967-06-07%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1967-06-07%29%20OR+all_dc.subject%3A%281967-06-07%29%20OR+fulltext%3A%281967-06-07%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1967-06-07%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3-06-22 |work=大公報 |issue=第1頁 |date=1967-06-07}}</ref>。海陸理貨員也進行罷工,並舉行誓師大會,35艘海洋輪停止起卸貨物。與此同時,[[九龍倉碼頭|九龍倉]]有一千多工人罷工半天,並在倉內手持橫額遊行,抗議港英政府撕毁大字報。同日,大埔十七村青少年及學生成立鬥委會。澳門一群和字頭三合會成員發表公開信,號召[[洪門]]兄弟團結同胞抗暴。 |
|||
6月28日,廣州海陸空三軍和群眾八萬人集會,声称準備給予香港同胞一切支援。 |
|||
6月10日,《人民日報》再發表評論員文章,呼籲全國工農及解放軍,支援香港同胞的鬥爭<ref name="事記"/>。 |
|||
6月29日,6位遇難工人的家属举行记者招待会,向香港政府提出五项要求:「一、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公布烈士死因;二、拨出永久坟场把烈士们安葬于同一个坟场内,并建筑纪念碑;三、不得阻挠港九各界同胞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为烈士举行葬礼的要求;四、交出并严惩杀人凶手;五、赔偿一切损失。烈士家属在会上指责港英当局不敢公布死因并企图毁尸灭迹阻挠家属领取烈士遗体进行安葬。」同日,宝安县集会游行抗议香港政府<ref name="douban.com"/>。 |
|||
至6月13日,警方派出大批警員搜查[[柴灣]]、[[筲箕灣]]及銅鑼灣的多處地點,拘捕6名涉嫌參與暴動的船塢工人,同時向另外14名工人發出通緝令<ref name="警方通緝十四人">{{cite news |title=警方通緝十四人 與太古船塢騷動有關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1967-06-14&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kByKBMZJ7H8&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1967-06-14%29%20OR+all_dc.creator%3A%281967-06-14%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1967-06-14%29%20OR+all_dc.subject%3A%281967-06-14%29%20OR+fulltext%3A%281967-06-14%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1967-06-14%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3-06-22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7頁 |date=1967-06-14}}</ref>。 |
|||
7月2日,罷市停止。 |
|||
6月23日晚,兩名探員在廣東道1093號港九橡膠塑膠業職工會拍攝會址門外的大字報時,突然有20餘人從會址衝出及以木棍、鐵枝及玻璃樽追打,探員被追打期間連開四槍擊斃膠業工人鄧自強,警方其後派出防暴警察到會址搜查,但遭遇抵抗,衝突中有多名警員受傷,警方拘捕共53人<ref>[[:en:s:Hong Kong Report for the Year 1967/Chapter 1|香港年報1967 - 第1章]]</ref>,有部分是通緝犯,包括獲法庭准予簽保候審,但在5月17日沒有到庭應訊的鄒松勝<ref name="二十被告全不到庭"/>。當晚的其中兩名被捕人士鄒松勝和羅進苟,分別因從碌架床跌下及從高處躍下逃跑受傷,兩人於送院後不治。死因庭在10月13日、18日及27日先後裁定鄧自強死於合法槍殺<ref name="鄧自強死因已裁定"/>,鄒松勝死於意外<ref name="鄒松勝死固研究"/>,羅進苟死於橫禍<ref name="羅進苟死因究研終結"/>。 |
|||
=== 沙頭角槍戰 === |
|||
{{seealso|沙頭角槍戰}} |
|||
[[File:Sha Tau Kok incident.png|250px|thumb|沙頭角槍戰當天下午,警察在封鎖哨站崗;軍部直昇機到場低空偵察。]] |
|||
7月8日上午10時,約300名[[中共]][[中國民兵|民兵]]持輕重武器由[[中英街]]非法越境進入香港邊境禁區,並且包圍沙頭角警崗、集會示威,同時向警崗擲石及使用漁炮攻擊,警方首先以催淚彈及木彈驅散,然而未果。10時30分,當中約100名[[民兵]]使用[[機槍]](或是[[衝鋒槍]])攻擊警崗,雙方因而爆發槍戰<ref name=突襲>{{cite news|title=中共民兵兩度越界入沙頭角 用機槍突襲掃射 警員五死十二傷|newspaper=[[工商日報]]|page=第1頁|date=1967-07-09|quote=詎料示威羣眾中的數十名,自中英街方面,藉森林、草叢遮掩下,沿橋頭附近越入英境菜園角村、崗下村,直趨沙頭角聯鄕會前,以手提機槍(一說為手提衝鋒槍),向駐防於該會的防暴隊密集掃射,時為上午十時半左右……}}{{zh-hant}}</ref>。其後被困警務人員子彈用盡,請求支援(對象包括駐守在1哩半外的駐港英軍)。由於救護車輛無法進入現場,各區均派遣一輛高馬型裝甲貨車趕赴現場,惟未進入現場時,輪胎均已經被民兵射穿,無法前進。駐港英軍抵達現場時,5名香港警務人員均已經殉職,12名警務人員在鎮壓時亦告受傷<ref name=突襲/>;中國方面則有1名民兵死亡、8名民兵受傷<ref>{{cite news|title=港英在沙頭角槍殺我回程羣眾並射擊我邊境 我緊急强烈抗議港英武裝挑釁 外交部照會要求道歉懲兇賠償 港英不顧警告 打死一人打傷八人 我邊防哨兵開槍還擊|newspaper=[[大公報]]|page=第1頁|date=1967-07-10}}</ref>。事發後,後遣駐港英軍駕駛裝甲車進入現場,有關部門又調派踞喀兵接替警察在沙頭角駐守,香港政府於同日下午6時宣佈在沙頭角實施宵禁,來往新界上水至沙頭角的九龍巴士20線(即後來的九龍巴士78K線)縮短服務至軍地。同年8月11日,香港政府宣佈香港邊境禁區全面封閉。 |
|||
7月16日,防暴警察搜查[[筲箕灣道]]169號的太古船塢華員職工會福利部,發現藏有大批削尖的喉管、經改裝的利刀、匕首、汽油彈、塞滿爆竹火藥的玻璃瓶,使用鐵釘和木棍製作的[[狼牙棒]],還有使用木板、鐵釘和皮帶製作的「釘手套」<ref name="搜出大批殺人利器">{{cite news |title=太塢﹑車糖﹑五金職工會 筲箕灣三左派工會 搜出大批殺人利器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1967-07-1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xN104DIEAySWd6rn0mPLK&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3&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1967-07-17%29%20OR+all_dc.creator%3A%281967-07-17%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1967-07-17%29%20OR+all_dc.subject%3A%281967-07-17%29%20OR+fulltext%3A%281967-07-17%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1967-07-17%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3-06-22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07-17}}</ref>,於是拘捕身處於場所內,包括太古船塢華員職工會主席鄧全在內的45名工人和學生。警方落案控告其中40人參與恐嚇性集會,最終全部疑犯被裁定參加非法集會罪成及入獄兩年。 |
|||
此時香港出現傳言指北京準備收回香港,中英双方互相抗议。 |
|||
=== 左派發起全港罷工罷巿 === |
|||
=== 反英示威工人街头被射杀和[[土制炸彈]]襲擊 === |
|||
[[File:1967-08 1967年 香港电车工人罢工.jpg|thumb|right|警方與左派示威者在電車廠對峙,圖中央位置可見有一名暴徒使用折凳襲擊警員]] |
|||
7月初後,衝突不斷升級,左派工人街头多次襲擊警務人員,香港警察开枪還擊,射杀任職搬运工人的郑浙波、马烈于,麦志华,何枫,余秀文等暴徒多人。7月16日,港九油漆总工会会员蔡南,朱日基被港英警察枪杀后,以斗委会、油漆工会为首,左派的行動進一步升級,開始以[[罐頭]]罐製造[[土製炸彈]]及[[珠江橋牌|珠江汽水]]的汽水瓶來製造[[燃燒彈]]襲擊[[警署]],並以[[鏹水]]([[鹽酸]]和[[硝酸]]的混合物)從高處襲擊經過的[[香港警察車輛|警車]]及公共交通,左派學校的[[實驗室]]成為[[土制炸彈]]的製作工場。港府則對左派還擊,首次出動英軍搜查左派工會。之後陸續派軍警搜查各左派“據點”,使用緊急[[法例]]權力,拘捕及關押部份工人运动领袖,將他們拘押在[[摩星嶺白屋]]的[[政治部 (皇家香港警察)|政治部]]囚室,部分人之後被遞解出境。7月12日,香港政府同時於港九兩地同時實施宵禁,是暴亂爆發兩個多月來的第一次。同日下午五時,[[大埔 (香港)|大埔]]鄉事會會所首次發生土製炸彈爆炸<ref name="由1967開始 第1集 第一部分" />。 |
|||
[[File:1967-08 1967年5月 广州市支援香港大罢工.jpg|thumb|right|1967年广州市支援香港大罢工]] |
|||
[[File:KMB Lai Chi Kok Depot protected by HK police during Hong Kong 1967 riots ks1967-06-25 p4.jpg|thumb|《工商日報》在1967年6月25日報導昨晨[[中華汽車 (香港)|中巴]]北角車廠(今[[港運城]])外有防暴警察站崗防止左派搗亂份子恐嚇上班員工,而在[[九巴荔枝角車廠|九巴荔枝角總廠]](今[[曼克頓山]])當天第一輛巴士駛出車廠為市民提供服務時,即受到職工們熱烈鼓掌歡呼]] |
|||
[[File:Guangdong water supply of Hong Kong and Plover Cove Reservoir wk1967-07-15 p6.jpg|thumb|《華僑日報》在1967年7月15日報導,[[工務局|工務司]][[鄔勵德]]於昨日公開向廣東省當局提出增購淡水的函件,澄清港府在5月23日已經向中方提出購買本年6月至9月的淡水供應,到6月9日再發出公函,可是中方至今一直拒絕回應增購淡水的信件,絕非如左派報紙造謠所稱港府故意不提早一個月尋求廣東省當局供水,才會弄得現時需要制水,鄔勵德稱大部分市民都知道左派報紙的宣稱並非真相,而現在將購水的函件公開可避免左派媒體利用中方斷供東江水的問題來繼續造謠]] |
|||
[[File:Water rationing ks1967-09-07 p5.jpg|thumb|《工商日報》在1967年9月7日報導由於近期雨水充足,部分水塘滿溢,水務局因此在昨晚再次恢復全日供水]] |
|||
[[File:Guangdong water supply of Hong Kong wk1967-09-17 p5.jpg|thumb|《華僑日報》在1967年9月17日報導港府已於本月13日向中國廣東省當局發出公函查詢下月是否會依約供水,不過因為新供水期在10月1日才開始,故此是否會得到中國當局正面答覆尚屬過早,如中方恢復供應東江水,來水將會先注入[[船灣淡水湖]],餘下的將輸到[[大欖涌水塘]],不過無論10月的新供水期安排如何,目前香港的存水量在限額供應及市民合作下,是可渡過即將來臨的旱季]] |
|||
6月7日,[[1967年香港市政局選舉]]如期舉行。同日晚上,天星小輪、油蔴地小輪和九龙仓的左派工人联合举行「反迫害斗争大会」。同日,广州市有十萬人集会声讨港英当局,海口,佛山等地也有群众游行示威。 |
|||
8月4日,政府出動訪港英軍[[航空母艦]]上的[[直昇機]]從天台降落,上下夾攻左派在[[北角]]的據點、位於[[英皇道]]與[[糖水道]]交界、大型國貨公司華豐國貨所在的[[僑冠大廈]]。[[競技神號航空母艦 (R12)|競技神號航空母艦]]派出軍用直升機降落至僑冠大廈天台,軍警進入大廈逐家逐戶搜捕左派暴徒,主要目標之一為A座24樓4號室的[[學友社]]。當日英軍派出之直升機亦曾試圖降落至[[新都城大廈]]和明園大廈天台,惟該兩廈天台面積不足以讓直升機降落,軍警遂游繩而下。大搜捕之翌日,位於僑冠大廈之華豐國貨公司竟能照常營業。警隊在大廈內除搜出各式[[炸彈]]武器外,還發現有設備完善、包括有[[手術室]]的“戰地[[醫院]]”。警方在行動中拘捕漢華中學校長、「各界鬥委會」副主任委員黃建立及數名華豐工人,而培侨中学校长吴康民因在三号晚离开侨冠躲过被捕。警方撤走后,北角的左派青年学生集合于华丰国货公司前面示威抗议港府「捣乱民居」。在这次示威中,掩护青年学生的工人们,开始用假炸弹封锁要道阻拦军警,为九月的真假炸弹阵埋下伏线{{Better source|reason=此處原本引用360doc為來源,為不可靠來源|date=2019年4月}}。 |
|||
6月8日上午,工務局在宋皇臺道的汽車工場有示威者聚集並發生騷亂,防暴警察施放催淚彈攻入車廠,並與示威者發生扭打,有424名示威者被捕,其中一名工場工人徐田波於翌日中午在黃大仙警署暴斃,左派團體迅即把徐田波封為烈士,同年8月25日陪審團在死因庭裁定徐死於意外<ref name="徐田波裁定死於意外"/>。当日下午,防暴队又到土瓜灣道中華煤氣廠,驱散示威及脅迫廠內職工參與左派罷工的左派人士,拘捕60人,工人黎松和曾明先後被發現在煤倉的煤堆中窒息及在煤氣鼓的水箱中溺斃,死因庭分別於9月14及20日由陪審團裁定死於橫禍<ref name="黎松死於橫禍"/><ref name="曾明死因"/>。次日《大公报》发表社论《暴行再升級了,抗暴也要再升級!》同日香港政府搜查左派据点银都戏院。6月10日,左派宣稱政府机构与英资企业有一万多人加入左派罢工的队伍。香港新華社社長梁威林,午夜發電報給港督戴麟趾爵士,宣稱為近日港府的一連串血腥鎮壓提出「最嚴重抗議」。 |
|||
8月9日,根據緊急法令,警隊封閉多間左派學校及發出煽動性言論的[[報社]],包括《香港夜報》、《新午報》和《田豐日報》。8月15日,警察逮捕五名记者,其中2人为新华社记者,另外三人是《文汇报》与《大公报》记者。同日警察逮捕长城电影公司的影星傅奇和石慧夫妇,因他們在5月间曾经参加九龙英资青洲水泥厂外工人罢工的「慰问团」,以及参加港督府抗议示威,涉及当前暴動而被关入[[域多利道扣押中心|摩星岭集中营]]{{Better source|reason=此處原本引用360doc為來源,為不可靠來源|date=2019年4月}}。 |
|||
6月11日,新界沙頭角有左派人士舉行「反英抗暴」示威及包圍當地警署,接壤沙頭角邊境的解放軍及中國民兵高度警戒。6月12日左派宣稱香港有700艘漁船及六千個漁民乘船到深圳鹽田,參加深圳沙頭角之聲討大會。6月13日香港新華社社長梁威林發表談話,指中國人民有權居住香港,可以自由回國,絕不容許港府以莫須有罪名將同胞遞解出境。同日,左派稱有兩萬漁民舉行海上反暴遊行。防暴警察搜查太古船塢職工宿舍,拘捕6名人及通緝另外7人。 |
|||
暴徒为阻碍警察行动在街头摆放地雷阵,在港九各處鬧市放置真假炸彈{{Better source|reason=此處原本引用360doc為來源,為不可靠來源|date=2019年4月}}。炸彈上多數以大字寫有「同胞勿近」,[[電車]]、[[巴士|巴-{}-士]]、街道上都有發現。炸彈襲擊除了擾亂市民生活,導致人心惶惶外,更造成無辜死傷。一名7歲女童及其兩歲弟弟在北角被一包裝成禮物的[[土製炸彈]]炸死。負責拆除炸彈的警隊[[爆炸品處理課]]及英軍拆彈專家亦有死傷<ref>{{cite web |url=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c3NjkzMzA0.html |title=紀錄片《六七回望》還原港英暴行 2 |work=优酷网 }}</ref>。 |
|||
6月15日,中國共產黨的[[中華全國總工會]]經中國銀行匯款一千萬港元到香港各界鬥委會<ref name="全國總工會">{{cite news |title=熱烈擁護我外交部發言人對港英的警告 工人主力軍磨拳擦掌誓鬥垮港英 港九各界同胞精神振奮鬥志昂揚 衷心感謝全國總工會匯來一千萬港元支援抗暴鬥爭 熱烈支持梁威林斥港英陰謀遞解我同胞出境的談話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0196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fulltext%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9H%2FuxqfBwEJOOkX80Npxvu&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4&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4-03-27 |work=大公報 |issue=第1頁 |date=1967-06-1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27160219/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0196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fulltext%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85%A8%E5%9C%8B%E7%B8%BD%E5%B7%A5%E6%9C%83%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9H%2FuxqfBwEJOOkX80Npxvu&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4&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rchivedate=2024-03-27 |deadurl=no }}</ref>,支持鬥委會津貼左派工人罷工及鬥爭。同日,港府吊銷銀都戲院的經營執照。 |
|||
=== 紅衛兵火燒英國代辦處 === |
|||
{{seealso|火烧英国代办处事件}} |
|||
8月19日中國政府將駐北京路透社記者格雷軟禁,報復香港判新华社记者薛平坐監,后来港督戴麟趾爵士將當時刑期最長的大公報記者黃澤的刑期由1971年2月減到去1969年12月,而當黃澤在12月2日放出之後兩日,北京才放返格雷。 |
|||
6月18日,中國試爆第一颗[[氢弹]],香港左派大受鼓舞。6月19日維園維多利亞女皇像被潑漆油、塗標語。 |
|||
8月20日下午中国外交部提议向英国政府提出限时照会,要求香港政府48小时内取消对三家香港报纸的出版禁令,释放19名被关押的驻港记者,否则一切后果由英国政府负责,并在报纸上公布<ref>{{cite web |url=http://www.laoren.com/lrbdn/2013/210853_2.shtml |title=周恩来总理命令红卫兵撤离英国驻华代办处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129042235/http://www.laoren.com/lrbdn/2013/210853_2.shtml |archivedate=2014-11-29 }}</ref>。8月22日下午48小时时间到,英國駐北京代辦處被[[紅衞兵]]放火燒毀,驻华代办被红卫兵殴打,並强迫其给毛澤東像下跪,被其拒绝<ref name="fire">唐英,〈英前官員憶文革噩夢:火燒英國代辦處〉,《大紀元時報》,2006-08-26</ref><ref name="times"/>。 |
|||
6月22日,香港十家大专学院成立「反迫害斗争委员会」,大专学生们在自己的学院里散发传单与标语。在英皇和皇仁两著名的官立英文书院,也先后出现许多传单和标语。同日左派工人各界为徐田波等三名遇難工人组成治丧委员会,要求港府交出三位工人的遗体,《大公報》、《文匯報》等左派報紙更大字標題宣稱港府拒絕交出這三名「烈士」的遺體。政府新聞處在23日早上表示法醫驗屍完成後,已經分別於6月9日、12日及19日通知徐田波、曾明及黎松的家屬領取遺體,三人的遺體隨時可供認領,但至今未有人領取<ref name="三名死者屍體隨時可領">{{cite news |title=政府新聞處表示 三名死者屍體隨時可領 証明左報又在造謠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4%B8%89%E5%90%8D%E6%AD%BB%E8%80%85%E5%B1%8D%E9%AB%94%E9%9A%A8%E6%99%82%E5%8F%AF%E9%A0%98&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4%B8%89%E5%90%8D%E6%AD%BB%E8%80%85%E5%B1%8D%E9%AB%94%E9%9A%A8%E6%99%82%E5%8F%AF%E9%A0%98%29%20OR+all_dc.creator%3A%28%E4%B8%89%E5%90%8D%E6%AD%BB%E8%80%85%E5%B1%8D%E9%AB%94%E9%9A%A8%E6%99%82%E5%8F%AF%E9%A0%98%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4%B8%89%E5%90%8D%E6%AD%BB%E8%80%85%E5%B1%8D%E9%AB%94%E9%9A%A8%E6%99%82%E5%8F%AF%E9%A0%98%29%20OR+all_dc.subject%3A%28%E4%B8%89%E5%90%8D%E6%AD%BB%E8%80%85%E5%B1%8D%E9%AB%94%E9%9A%A8%E6%99%82%E5%8F%AF%E9%A0%98%29%20OR+fulltext%3A%28%E4%B8%89%E5%90%8D%E6%AD%BB%E8%80%85%E5%B1%8D%E9%AB%94%E9%9A%A8%E6%99%82%E5%8F%AF%E9%A0%98%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4%B8%89%E5%90%8D%E6%AD%BB%E8%80%85%E5%B1%8D%E9%AB%94%E9%9A%A8%E6%99%82%E5%8F%AF%E9%A0%98%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FH7zGe%2FKF%2BFK4ZC8ZOHS9%2F&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4-05-26 |work=工商晚報 |issue=第1頁 |date=1967-06-23 |archive-date=2024-05-2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526065823/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4%B8%89%E5%90%8D%E6%AD%BB%E8%80%85%E5%B1%8D%E9%AB%94%E9%9A%A8%E6%99%82%E5%8F%AF%E9%A0%98&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4%B8%89%E5%90%8D%E6%AD%BB%E8%80%85%E5%B1%8D%E9%AB%94%E9%9A%A8%E6%99%82%E5%8F%AF%E9%A0%98%29%20OR+all_dc.creator%3A%28%E4%B8%89%E5%90%8D%E6%AD%BB%E8%80%85%E5%B1%8D%E9%AB%94%E9%9A%A8%E6%99%82%E5%8F%AF%E9%A0%98%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4%B8%89%E5%90%8D%E6%AD%BB%E8%80%85%E5%B1%8D%E9%AB%94%E9%9A%A8%E6%99%82%E5%8F%AF%E9%A0%98%29%20OR+all_dc.subject%3A%28%E4%B8%89%E5%90%8D%E6%AD%BB%E8%80%85%E5%B1%8D%E9%AB%94%E9%9A%A8%E6%99%82%E5%8F%AF%E9%A0%98%29%20OR+fulltext%3A%28%E4%B8%89%E5%90%8D%E6%AD%BB%E8%80%85%E5%B1%8D%E9%AB%94%E9%9A%A8%E6%99%82%E5%8F%AF%E9%A0%98%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4%B8%89%E5%90%8D%E6%AD%BB%E8%80%85%E5%B1%8D%E9%AB%94%E9%9A%A8%E6%99%82%E5%8F%AF%E9%A0%98%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FH7zGe%2FKF%2BFK4ZC8ZOHS9%2F&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dead-url=no }}</ref>。 |
|||
英国驻华代办处临时代办{{link-en|唐纳德·霍布森|Donald Hopson}}在给他夫人的信中是这样描述的:「当我们从地下室来到院子里时,院子里已有近5000人。有人抓住我的头发拖,揪住领带勒,用手中拿着的东西朝我们打来。不一会儿,我头上遭到重击的地方鲜血直流,被打得昏昏沉沉的……代办处的人不仅受到唾骂、挨踢,还被强迫向毛主席像鞠躬。后来警察干预,将我们撤离代办处大院。在向外走时,还有人不断撕扯我们的衣服。」<ref>{{cite web|url=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2_08/28/17148501_1.shtml|title=文革中荒唐外交闹剧:红卫兵火烧英国驻华代办处_历史频道_凤凰网|website=news.ifeng.com}}</ref>。 |
|||
6月24日,左派發動「聯合大罷工」,約60,000名左派工會的工人參與,以[[九巴]]最受影響,其他交通工具亦只能提供有限度服務<ref name="事記"/>。左派工會發放鬥爭費收買工人罷工,港府及各大[[香港交通|公共交通事業]]公司則以強硬手段對付罷工,即時解僱參與左派鬥爭活動而曠工的僱員,另一方面不參與罷工的工友,卻遭到左派組織指責是破壞罷工的「[[走狗]]」,受到恐嚇,甚至襲擊<ref name="怒懲破壞罷工">{{cite news |title=人民戰爭機動威力無窮 怒懲破壞罷工的電車總站走狗站長 並對司機警告 |work=大公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7-10}}</ref>。同日,贊比亞共和國總統卡翁達在北京舉行的答謝宴,中國總理周恩來在宴會上發言表示:「香港的命運取決於香港的愛國同胞和七億中國人民,而絕不取決於一小撮英帝國主義者;中國人民決心根據形勢需要,給予香港愛國同胞以一切支援,直至勝利為止。」<ref name="港共和北京">{{cite news |title=港共和北京有矛盾嗎? |url=https://www.inmediahk.net/%E7%A4%BE%E9%81%8B/%E3%80%90%E5%A4%9C%E8%B2%93%E5%85%AD%E4%B8%83%E5%B0%88%E9%A1%8C%E3%80%91%E6%B8%AF%E5%85%B1%E5%92%8C%E5%8C%97%E4%BA%AC%E6%9C%89%E7%9F%9B%E7%9B%BE%E5%97%8E%EF%BC%9F |accessdate=2023-06-25 |work=獨立媒體 |date=2017-06-20 |archivedate=2021-10-1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011043736/https://www.inmediahk.net/%E7%A4%BE%E9%81%8B/%E3%80%90%E5%A4%9C%E8%B2%93%E5%85%AD%E4%B8%83%E5%B0%88%E9%A1%8C%E3%80%91%E6%B8%AF%E5%85%B1%E5%92%8C%E5%8C%97%E4%BA%AC%E6%9C%89%E7%9F%9B%E7%9B%BE%E5%97%8E%EF%BC%9F |deadurl=no }}</ref> |
|||
8月23日凌晨,周恩来总理紧急召见外事口造反派组织代表,强烈谴责这次违法行为,后来在1971年3月2日接见新任英国代办{{link-en|谭森|John Denson}}时就这次事件向英方正式道歉<ref>[http://www.laoren.com/lrbdn/2013/210853_2.shtml 文革时期的闹剧:红卫兵火烧英国驻华代办处]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129042235/http://www.laoren.com/lrbdn/2013/210853_2.shtml |date=2014-11-29 }}</ref>。 |
|||
6月24日,左派村民在沙頭角警崗聚集,與前來驅散的警察防暴隊衝突,焚毁3輛警車及裝甲車,12人被捕<ref name="事記"/>。沙頭角聯鄉會委員會為徐田波、黎松及曾明三名工人開追悼會,期間有左派分子及鄉民包圍警署,燒毀一輛裝甲車,防暴队进入鎮壓,其後聯鄉會部份委員(溫果行、李文有、吳帆等)潛入中國境內,逃避警方追緝。 |
|||
=== 林彬之死 === |
|||
[[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人[[林彬 (播音员)|林彬]]多次在節目內對鬥委會的目標和行為加以諷刺及攻击;並以《欲罷不能》為節目名稱,暗諷左派的罷工號召未能成功癱瘓香港,譴責左派暴徒為“无耻无良无能污秽邋遢下流贱格的港共分子”。当时左派有人写信打电话警告林彬,林彬在电台上说道﹕“左仔,尽管放马过来吧!”<ref>{{cite web |url=http://www.bensewang.com/junshi/68751_2.html |title=1967年香港反英抗暴始末(2)_历史真相_本色网 |work=www.bensewang.com }}</ref>8月24日,林彬離開[[窩打老道山]]寓所往商台上班,途中被人伏擊。兩名偽裝成修路工人的激进分子將林駕駛的[[汽車]]截停後,放火將林及其堂弟林光海燒至重傷,二人其後死於醫院<ref>[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45856005977775&id=245578639338847/ 墳場研究 Cemetery Study 在聖彌額爾天主教墳場] www.facebook.com</ref>。林在救護車一度甦醒,並向妻子大喊:「左仔害死我咯!」林彬死后其家属被[[中華民國政府]]接往[[台湾]],入祀臺灣的中華民國[[忠烈祠 (臺灣)|忠烈祠]]<ref name="witnesshk67.org2">{{cite web|url=http://www.witnesshk67.org/67-tan-tao/fan-ying-kang-bao-san-ping-liang-shang-yuan-qi-wen-zhi-er|title=反英抗暴-三評梁上苑「奇文」之二 - home|publisher=|access-date=2014-10-2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28200404/http://www.witnesshk67.org/67-tan-tao/fan-ying-kang-bao-san-ping-liang-shang-yuan-qi-wen-zhi-er|archive-date=2014-10-28|dead-url=yes}}</ref>。 |
|||
6月25日下午4時55分,港督戴麟趾伉儷與女兒抵達[[香港大會堂]]出席歡送儀式,然後在[[皇后碼頭]]乘坐[[慕蓮夫人號]]前往九龍,再轉到啟德機場乘客機返回英國休假,期間與前來送行的市民揮手惜別<ref name="市民擠擁興奮心情送行">{{cite news |title=港督親臨主持誦讀經文 港督伉儷在碼頭上 與各界送行者惜別 樂聲悠揚市民擠擁興奮心情送行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06-26}}</ref>。輔政司[[祁濟時]]在戴麟趾休假期間出任護督暫代港督職務。 |
|||
林彬被殺後事發當天「地下鋤奸突擊隊」司令部發表公告,指事件是「向林逆作出民族紀律的處分,嚴厲懲罰,以示儆戒」。宣布林彬四大罪状: |
|||
#通过电台散播仇视伟大祖国的言论; |
|||
#勾结美英帝国主义,投靠蒋邦。 |
|||
#为港英推行奴化教育鸣锣开道; |
|||
#污蔑爱国同胞是暴徒为港英当局的血腥镇压歌功颂德。 |
|||
《大公報》在他遇害翌日以「地下突擊隊鋤奸 敗類林彬受重傷」為題,譴責他為「對於愛國同胞極盡污辱誣蔑之能事」、對殖民地政府「認賊作父」。該報又稱呼林彬為「林逆」,細數其「罪狀」,「此人一向在反華宣傳中充當爛頭蟀角色……他天天叫囂,用盡無恥無良低能邋遢下流賤格的語言,把祖國的革命群眾稱為暴民。」林彬被殺後,左派中有人匿名稱林彬為「民族敗類,[[港英]]走狗」;並稱仍會繼續「制裁其他敗類」。事件中無人被捕<ref>[http://www.ngensis.com/mad-ref/mad-2.htm 林彬遇害] {{Wayback|url=http://www.ngensis.com/mad-ref/mad-2.htm |date=20080501020242 }}《文化大革命志 補卷一: 赤禍香港》</ref>。 |
|||
6月26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就23日警方搜捕樹膠工會,及24日在沙頭角鎮壓左派向英方提出抗議。同日,因威迫工人參與罷工而被逮捕的卲氏工人李安及王煜森,於提上法庭時已奄奄一息,無法站立,李安在送院途中死亡,王煜森傷重留醫,事後有三名警務人員因李安暴斃被捕,11月6日被裁定誤殺罪成入獄,翌年1月31日三名警員上訴得直獲釋<ref name="合議庭判無罪釋放"/>。 |
|||
《[[明報]]》社長[[查良鏞]]([[金庸]])面对“六七暴动”,金庸的态度一直很明朗,在報章內明確反對文革及六七暴動,所以,“汉奸”、“走狗”、“卖国贼”、“豺狼镛”等帽子漫天飞来,他面对的是左派四面八方的诅咒、辱骂。在香港一间国货公司的橱窗最显著的位置,还展出了左派眼中的“十大汉奸”,金庸被列为“头号汉奸”,谑称“豺狼镛”,有照片,有文字,图文并茂。 |
|||
6月27日,鬥委發動全港左派學校罷課一天<ref name="技拙要求左校罷課">{{cite news |title=繼大罷工失敗後 左仔黔驢技拙 要求左校罷課 |work=工商晚報 |issue=第1頁 |date=1967-06-27}}</ref>。 |
|||
林彬被杀害后,金庸被列入左派分子暗杀的六人黑名单的第二位,其他五人包括立法局议员李福树、简悦强等。金庸家受到暗杀威胁。暗杀的阴影笼罩在金庸头上,他只好放下《明报》业务,带着家人到新加坡暂避,他自己说:“顺便到新加坡巡视业务,那边有张《新明日报》。”在他离港期间,报社业务由沈宝新负责,编务由总编辑梁小中主持,社评由梁小中、胡菊人执笔。期间,承印《明报》的印刷厂曾被捣乱,几百位左派分子还气势汹汹赶到南康大厦,准备对《明报》进行大破坏,警察及时赶到,《明报》才免于一劫。金庸回港後一路受[[香港政府]]特別保護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ref name=jyz />。 |
|||
6月29日,左派再號召為期4日的「聯合大罷市」,[[副食品]]停止由大陸進口至下月2日,豬肉及蔬菜供應一度短缺及價格急升<ref name="事記"/>。又因中方在合約到期後未有延續供應東江水,政府實施隔日供水4小時<ref name="事記"/>。在銅鑼灣的[[中國國貨公司]]於面向行人路的櫥窗,掛出被左派封為烈士的徐田波、黎松、曾明等人的黑白大頭遺照<ref name="青山夕陽">{{cite news |title=青山夕陽 |url=http://www.881903.org/archives/3925 |accessdate=2024-05-26 |work=決戰光明頂 |date=2013-01-0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714151905/http://www.881903.org/archives/3925 |archivedate=2014-07-14 |deadurl=yes }}</ref>。 |
|||
直至10月以前,真假炸彈未告平息。左派學校校園、門口、左派機構門口也都出現炸彈,炸弹风潮也波及左派自身。10月底,香港政府為提高市民信心及製造太平氣氛,推出[[香港節]],以抗衡左派親中共的[[十一國慶]]及右派親國民黨的[[雙十國慶]],左派以數百大小真假炸彈试图阻止市民參加。12月中旬,[[周恩來]]要求香港的左派停止炸彈風潮,持續8個月的左派暴亂和六七暴动結束。 |
|||
6月28日,廣州市海陸空三軍和群眾舉行八萬人大集會,声称準備給予香港同胞一切支援。 |
|||
=== 部分警察死亡细节 === |
|||
==== 警員杜雄光殉職 ==== |
|||
1967年10月13日晚,左派人士於香港灣仔告士打道178至180號(現在的華懋世紀廣場)馬路中心放置炸彈,[[警員]]杜雄光和[[見習督察]]史丹頓於晚上7時許前往現場處理,期間有10餘名市民從樓宇步出,警察即喝令他們離開現場,其間炸彈突然爆炸,杜雄光當場被炸至重傷,被送院後不治;另在現場的史丹頓及[[警目]]葉金有亦同被炸傷<ref>{{cite web|url=http://hkclweb.hkpl.gov.hk:8000/microfilm/g/BATCH04/7FCF3A3091BCF0440C3645EA66DB1A86C4D9540350.tif|title=在炸彈陣中捨己救人 警員杜雄光英勇殉職|publisher=《工商日報》|date=1967年10月15日|pages=第4頁}}{{Dead link|date=2019年5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同日亦有一名乘搭電車的中學生於灣仔被投擲炸彈炸死。 |
|||
6月29日,各界鬥委會舉行記者招待會及安排由徐田波、黎松、曾明、鄧自強、鄒松勝的「烈士」遺屬向香港政府提出五項嚴正要求:「一、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公布烈士死因;二、拨出永久坟场把烈士们安葬于同一个坟场内,并建筑纪念碑;三、不得阻挠港九各界同胞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为烈士举行葬礼的要求;四、交出并严惩杀人凶手;五、赔偿一切损失。烈士家属在会上指责港英当局不敢公布死因并企图毁尸灭迹阻挠家属领取烈士遗体进行安葬。」<ref name="另四項嚴正要求">{{cite news |title=抗暴烈屬昨向港英提出限一周內公布烈士死因 另四項嚴正要求 是交出並嚴懲兇手 撥出永遠墳場安葬烈士 烈士同葬於一個墳場並立碑紀念 |work=大公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6-30}}</ref>同日,宝安县集会游行抗议香港政府。 |
|||
杜雄光遺體於10月18日出殯,安葬於沙田大圍穀寮墳場。 |
|||
7月2日,罷市停止<ref name="罷工罷市慘敗">{{cite news |title=左派吃力不討好 罷工罷市慘敗 苦子升斗市民 圖利用副食品供應傷害市民利益 罷市把戲無法得逞只好草草收場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10頁 |date=1967-07-04}}</ref>。 |
|||
1968年1月,[[死因裁判法庭]]裁定杜雄光“死於被一名或多名身份不詳人士謀殺”<ref>{{cite web|url=http://hkclweb.hkpl.gov.hk:8000/microfilm/g/BATCH04/65E03C37193C1523B37864939E36588FE53C2E48E6.tif|title=研究殉職警員杜雄光死因 裁定被身份不詳之人謀殺|publisher=《工商日報》|date=1968年1月11日|pages=第4頁}}{{Dead link|date=2019年5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ref>{{cite web|url=http://hkclweb.hkpl.gov.hk:8000/microfilm/l/BATCH27/65EAFDD8D95D6ABBAD5569E8D617681D7663FAEDAE.tif|title=警員杜雄光被炸死 法醫驗得遍體傷痕 死因研究結果裁定為遭人謀殺|publisher=《華橋日報》|date=1968年1月11日|pages=第6頁}}{{Dead link|date=2019年5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
|||
鬥委會發起罷工、罷市以拖垮香港經濟為目的,中國政府亦限制食品供港<ref name="cuhk-p60">{{cite book |author1=黃震宇 |title=第三條戰線: 「六七暴動」中的「經濟戰」 |publisher=香港中文大學 |location=香港 |page=60 |edition=2017年6月 |url=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61-201510036.pdf |accessdate=2024-03-1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516180807/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61-201510036.pdf |archivedate=2018-05-16 |deadurl=no }}</ref>,即使香港天氣乾旱亦拒絕回應港府提出的購水要求,至當年10月前都沒有供應東江水到香港,企圖通過「經濟戰」手段將香港變成「死港」、「[[臭港]]」迫使港府屈服,不過香港居民在左派罷工、罷市的影響及中方限制供應食品、淡水的危機下卻保持忍耐。左派團體當年宣稱有6萬人參加罷工,但是即使加上罷市而停工的8萬人,在罷工及罷市的高峰期也只有14萬人,以當年香港勞動人口140萬人,罷工及罷市的人數最高也僅佔勞動人口的10%<ref name="cuhk-p61">{{cite book |author1=黃震宇 |title=第三條戰線: 「六七暴動」中的「經濟戰」 |publisher=香港中文大學 |location=香港 |page=61 |edition=2017年6月 |url=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61-201510036.pdf |accessdate=2024-03-1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516180807/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61-201510036.pdf |archivedate=2018-05-16 |deadurl=no }}</ref>。 |
|||
==== 高級督察麥基雲殉職 ==== |
|||
1967年11月5日,高級督察麥基雲駕駛電單車途經[[銅鑼灣]][[怡和街]]時發現一可疑物體,當他把該可疑物體移走時,該物體突然爆炸,麥基雲當場被炸死,手腳亦遭炸斷。 |
|||
雖然左派團體發起的罷工、罷市在短時間內有對香港的經濟活動構成若干影響,但遠遠沒有達到癱瘓香港經濟的效果,由於港府及主要企業都在呼籲復工無效後開除繼續曠工的左派工人,並由新聘人員替補,而隨著時間推移,鬥委會也無力發放津貼要求工人繼續罷工。中國食品輸出到香港在暴動期間數度大幅減少,雖然未有導致香港糧食短缺,但是部分食品的價格出現顯著上漲,可能會動搖民心,港府因此派出代表團到日本、南韓等地尋求增加食品供應,而香港的進口商亦增加從泰國、印尼及台灣輸入豬、牛等牲口,加上[[香港農業]]提升蔬菜及肉品的產量,都有助增加食品供應及平抑物價,減輕限制食品輸港的負面影響<ref name="cuhk-p60"/>。由於缺乏普羅市民的響應,左派發起的罷工、罷市在7月初已告失敗,不過左派此時未有罷休,拖垮香港社會經濟的行動亦變得極端化,繼而於7月發動造成香港市民死傷及人心惶惶的炸彈恐怖襲擊浪潮<ref name="cuhk-p61"/>。 |
|||
==== 荔枝角道炸彈襲擊 ==== |
|||
1967年11月8日晚,太子道近荔枝角道交界發生騷動,其間有人投擲炸彈襲擊警車,警方防暴隊開槍,當場擊斃兩名激进人士,其中一人手上仍握着炸彈(另有說法指該兩名激进人士遭自炸身亡),同時拘捕一名於馬路渠邊放置炸彈之人士(羅水欣)。 |
|||
=== 沙頭角槍戰及文錦渡事件 === |
|||
就在警方把羅水欣押上警車之際,該枚炸彈突然爆炸,導致至39人受傷,包括7名輔警,其中3名傷者(張雲、周雲英、文圖業)後來傷重不治,另有一名在二樓家中做功課的兒童遭炸盲右眼。 |
|||
{{main|沙頭角槍戰}} |
|||
[[File:Sha Tau Kok incident.png|250px|thumb|沙頭角槍戰當天下午,警察在封鎖哨站崗;[[駐港英軍]]派出直升機到場進行低空偵察]] |
|||
1967年7月8日,約300人自華界越過邊境,向沙頭角警崗投擲石塊及土製炸彈,華界民兵以機關槍射擊,5名警員殉職<ref name="事記"/>。上午10時,[[中國民兵|中共民兵]]持輕重武器由[[中英街]]非法越境入侵香港邊境禁區包圍沙頭角警崗,並且向警崗擲石頭及使用魚炮等爆炸品發動攻擊,駐守警崗的香港警察先施放催淚彈及以木彈嘗試驅散入侵的數百名中共民兵,但並未成功<ref name="殉职同袍血流乾">{{cite news |title=亲历沙头角枪战警察左墀:殉职同袍血流乾,抱起很轻 |url=http://www.mingshengbao.com/van/article.php?aid=484749 |work=明聲報 |date=2017-05-05 |archiveurl=https://archive.today/20211202081923/http://www.mingshengbao.com/van/article.php?aid=484749 |archivedate=2021-12-02 |deadurl=no |accessdate=2021-12-02 }}</ref>。10時30分,當中的約100名民兵開始使用[[機槍]](或是[[衝鋒槍]])等槍械攻擊警崗,香港警察先向天開槍警告,但民兵卻向警崗掃射,雙方因而爆發槍戰<ref name=突襲>{{cite news|title=中共民兵兩度越界入沙頭角 用機槍突襲掃射 警員五死十二傷|newspaper=[[工商日報]]|page=第1頁|date=1967-07-09|quote=詎料示威羣眾中的數十名,自中英街方面,藉森林、草叢遮掩下,沿橋頭附近越入英境菜園角村、崗下村,直趨沙頭角聯鄕會前,以手提機槍(一說為手提衝鋒槍),向駐防於該會的防暴隊密集掃射,時為上午十時半左右……}}{{zh-hant}}</ref>。[[啹喀兵]]奉召開往增援<ref name="事記"/>。 |
|||
由於包圍香港警崗的中共民兵遠多於守衛的警察,只配備手槍保衛警崗的5名警察陸續中彈受傷,但警崗繼續遭到密集槍擊,於是請求支援(對象包括駐守在1哩半外的駐港英軍)。在槍林彈雨下救護車輛無法進入現場,各警區於是各派遣一輛由貨車改裝的高馬型裝甲車趕赴現場,但在接近現場時因為遭民兵以機槍射擊,輪胎被子彈射穿,無法繼續前進。[[駐港英軍]]接報後派出的裝甲車在抵達現場時,駐守警崗的2名巴基斯坦裔及3名華裔香港警察均已殉職<ref name="殉职同袍血流乾"/>,而12名趕到的警察在嘗試為警崗解圍時亦告受傷<ref name=突襲/>;中國方面則有1名民兵死亡、8名民兵受傷<ref>{{cite news|title=港英在沙頭角槍殺我回程羣眾並射擊我邊境 我緊急强烈抗議港英武裝挑釁 外交部照會要求道歉懲兇賠償 港英不顧警告 打死一人打傷八人 我邊防哨兵開槍還擊|newspaper=[[大公報]]|page=第1頁|date=1967-07-10}}</ref>,駐港英軍的直升機隨後飛抵現場偵察。這次中共民兵侵入邊境及殺害哨崗警察的事件促使香港政府將保護中港邊境安全的工作轉交駐港英軍執行,由駐軍的踞喀兵接替香港警察在沙頭角駐守<ref name="跑山多過你行路的啹喀兵">{{cite news |title=【駐港英軍】跑山多過你行路的啹喀兵 |url=https://www.wetoasthk.com/%E3%80%90%E9%A7%90%E6%B8%AF%E8%8B%B1%E8%BB%8D%E3%80%91%E9%A6%99%E6%B8%AF%E6%AD%B7%E5%8F%B2%E4%B8%AD%E7%9A%84%E5%95%B9%E5%96%80%E5%85%B5/ |work=港識多史 |date=2018-10-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30233911/https://www.wetoasthk.com/%E3%80%90%E9%A7%90%E6%B8%AF%E8%8B%B1%E8%BB%8D%E3%80%91%E9%A6%99%E6%B8%AF%E6%AD%B7%E5%8F%B2%E4%B8%AD%E7%9A%84%E5%95%B9%E5%96%80%E5%85%B5/ |archivedate=2021-01-30 |deadurl=no }}</ref>,香港政府於同日下午6時宣佈在沙頭角實施宵禁,來往新界上水和沙頭角的九龍巴士20線(即後來的[[九龍巴士78K線]])縮短服務範圍至[[軍地]]。 |
|||
該事件造成5人死亡,包括遭警方擊斃的兩名左派分子和三名遭炸死的市民。涉嫌放置炸彈的羅水欣後被控三項謀殺罪,高等法院於翌年2月29日裁定三項誤殺罪名成立,判處羅水欣入獄12年。 |
|||
8月10日至8月11日,文錦渡華界工人越境,脅持英軍邊防指揮官及[[大埔 (香港)|大埔]][[理民府]]官,並迫簽「認罪保證書」,香港政府宣布,除羅湖外,邊境全面封閉<ref name="事記"/>。 |
|||
==== 石硤尾殺警案 ==== |
|||
1967年11月28日下午四時許,警員薛振鴻與另一名同袍於石硤尾一帶巡邏,期間薛曾於巴域街近石硤尾新區第七座處稍作停留,此時突有三名激进分子出現,薛振鴻遭激进分子從後襲擊,激进分子先把薛按在地上,然後以三角銼等利器向薛亂刺,激进分子於行动後數分鐘逃去無蹤,並搶走薛之配槍及六發子彈,薛倒臥於血泊之中,其左脅仍插有一把三角銼,送院後證實死亡。 |
|||
9月29日,警員何溢強及陳樹榮休班後往新界旅行,但乘電單車在文錦渡過橋時誤入華界被拘留<ref name="事記"/>。 |
|||
==== 錦田殺警案 ==== |
|||
[[File:Hong Kong Police Force PC 3810 Lee Koon Sang funeral.jpg|right|250px|thumb|在1967年12月9日於[[錦田]]被示威者槍殺的殉職[[警員 (香港)|警員]]李觀生出殯。]] |
|||
1967年12月9日,警員[[李觀生]]與另一名同袍在[[錦田]]警崗附近一帶巡邏,在距警崗30米祠堂村口華昌米酒莊處遭兩名左派人士搶奪佩槍,左派人士向李連轟兩槍,李負傷步回警崗,撥打直線電話報警,後於警崗內失救傷重死亡。 |
|||
10月7日,休班警員曾冠梅在沙頭角遭人擄入華界,次日獲釋<ref name="事記"/>。 |
|||
警方及政治部連日行動中共拘捕30多名左派分子,懷疑與案件有關,包括疑兇羅倫、左派打石工會主席兼鬥委會成員[[劉三 (鬥委會)|劉三]]、鍾德及前警員蘇長壽等,被捕人士當中,有不少均與一左派武裝組織「新界戰鬥行動組」有關。 |
|||
10月14日,新界衝鋒隊[[高級督察]]胡禮在文錦渡被農民擄入華界,後拘禁在中國軍方的旅館中<ref name="事記"/>。 |
|||
至於另一名疑兇何祥(又名何樹祥),警方相信該人為黑社會成員,與8月份尖沙咀一宗金鋪劫案有關,並於此宗殺警案中搶走警槍,案發後一直在逃,據說何祥在潛逃大陸期間,自行把兩把從死者及另一名警員手中奪得之警槍交予當地的武裝組織,使警方無法尋回有關失槍。 |
|||
11月1日,中英雙方就胡禮事件在深圳舉行首次秘密談判<ref name="事記"/>。 |
|||
至1971年9月22日,何祥於爆竊上水滙豐銀行分行期間失手,其後在八鄉一間木屋被捕。最高法院於同年12月判處何祥死刑,至翌年3月獲港督[[麥理浩]]發落,改為25年有期徒刑。 |
|||
11月20日,胡禮成功逃脫返回香港,並召開記者會詳述事件經過<ref name="事記"/>。 |
|||
=== 部分工人死亡细节 === |
|||
大部分死难工人都被港英当局於[[和合石墳場]]安葬,直到1973年才被当年的暴動參與者重新合葬于一處金塔區。总共有16名死难工人被合葬:徐田波、黎松、邓自强、鄒松勝、羅進苟、李安、何楓、鄭浙波、馬烈、章集、盧漢彬、蔡惠南、余秀文、麥志華、蘇全及何瑞祺<ref>{{cite web|url=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c5MzY3MzYw.html|title=紀錄片《六七回望》還原港英暴行4—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work=v.youku.com}}</ref> |
|||
11月26日,誤入華界的兩名警員在羈留57天後獲釋<ref name="事記"/>。 |
|||
==== 機械部工人徐田波死亡 ==== |
|||
防暴隊數百人在工務局機械部工人舉行抗議大會時衝入,發射催淚彈鎮壓,拘捕四百工人,6人被起诉,工人徐田波被捕後死于黃大仙警署,12條肋骨被打斷<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死因庭裁定徐田波“死於意外”<ref name="auto">{{cite web|title=徐田波死因研究 裁定死於意外|publisher=《工商日報》|date=1967年8月26日}}</ref>政府發言人聲稱,徐田波於翌日凌晨仍然「看來良好」,至有病態表現時,看守警員召警方醫生到場檢查,後返魂乏術,其遺體於9日下午送抵九龍公眾殮房,又稱徐田波的死亡將會被左派「歪曲和利用」。而左派陣營則認定徐田波是於黃大仙警署羈留期間,遭警察活活打死的,徐田波與另外15名遇難工人合葬於和合石墳場<ref>{{cite web|title=血債!更大的血債!!血債要血償!!! 港英打死機械工人徐田波|publisher=《大公報》|date=1967年6月10日}}</ref>。 |
|||
==== 中華煤氣公司黎松、曾明遇难 ==== |
|||
防暴队在中華煤氣公司,從屋頂發射木彈、催淚彈然後衝入廠房,並拘捕數十人,工人黎松、曾明遇难。按左派媒體說法,警方搜捕期間,黎松被警察開槍射中,後跌落煤氣鼓隔氣水池內死亡<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但按照《工商日報》說法,黎松和曾明因拒絕收受左派利益參與騷動,而被左派分子打死的<ref name="auto1">《工商日報》 1967年7月1日</ref>。死因庭裁定黎松“死於橫禍,中煤氣毒窒息身亡”。后合葬于和合石坟场。<ref name="witnesshk67.org"/> |
|||
=== 炸彈襲擊浪潮 === |
|||
==== 膠業工會事件邓自强、鄒松勝及羅進苟遇難 ==== |
|||
[[File:British Hong Kong soldier is inspecting an IED that was placed by pro-CCP terrorist on the track of Hong Kong Tramways.jpg|thumb|駐港英軍士兵正在檢視一枚左派暴徒放置在電車路軌上的土製炸彈]] |
|||
[[File:Bomb with white pig and yellow dog slogan at 1967 Hong Kong Riots.jpg|thumb|左派暴徒在街上放置貼上「同胞勿近」的[[簡易爆炸裝置|-{土製}-炸彈]],並張貼辱罵西方白人是「[[白皮豬]]」和不支持暴動的香港華人是「[[黃皮狗]]」的標語]] |
|||
6月23日4名警察走近位於旺角廣東道的膠業工會樓下,撕下大字報及標語,此時突有廿餘名左派工人從樓上跑下,以手持的鐵枝、木棍及玻璃樽等襲擊探員,警察隨即拔槍連響20多發,兩名工人中彈,其中一人鄧自強送院後不治。膠業工會随后遭到逾百名防暴隊搜捕,在附近樓宇發射催淚彈。開動水龍頭對付催淚彈,到晚上9時45分攻入打傷工人及拘捕。2名洋警官亦重伤。警方拘捕了56人,期間鄒松勝及羅進苟於送院後死亡。<ref name="witnesshk67.org1"/><ref name="witnesshk67.org"/> |
|||
[[File:British Army bomb disposal expert check and remove pro-communist bomb in Hong Kong.jpg|250px|thumb|穿上防護衣的駐港英軍軍火專家正在檢視及拆除親共份子放置的炸彈,由於當年香港警隊並未設立處理爆炸品的部門,故此[[鬥委會]]及左派團體發動街頭炸彈襲擊浪潮後,需要由軍部負責拆彈,其後促成香港警隊在1972年成立[[爆炸品處理課]]]] |
|||
[[File:Tai Po Market Station railway track was planted bomb by hk1967 terrorists during 1967 Hong Kong riot kse1967-09-07 p1.jpg|thumb|《工商晚報》在1967年9月7日報導今早[[香港鐵路博物館|大埔墟站]]的一段路軌被喪心病狂的港共暴徒放置炸彈,嚴重危害於早上回校上課學童的性命安全,由於列車需要暫時停駛及由軍火專家檢驗及引爆炸彈,導致列車服務受阻兩小時及班次誤點]] |
|||
1967年6月初,鬥委會開始討論發動炸彈襲擊。6月10日凌晨時分,有一名於多年前從廣東省公安廳調派到香港在華潤公司擔任經理的幹部<ref name="老左發脾氣">{{cite news |title=消失的檔案,中大首公映,老左發脾氣 |url=https://www.inmediahk.net/%E5%AA%92%E9%AB%94/%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EF%BC%8C%E4%B8%AD%E5%A4%A7%E9%A6%96%E5%85%AC%E6%98%A0%EF%BC%8C%E8%80%81%E5%B7%A6%E7%99%BC%E8%84%BE%E6%B0%A3 |accessdate=2022-12-30 |work=獨立媒體 |date=2017-03-1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101012331/https://www.inmediahk.net/%E5%AA%92%E9%AB%94/%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EF%BC%8C%E4%B8%AD%E5%A4%A7%E9%A6%96%E5%85%AC%E6%98%A0%EF%BC%8C%E8%80%81%E5%B7%A6%E7%99%BC%E8%84%BE%E6%B0%A3 |archivedate=2022-01-01 |deadurl=no }}</ref>,在[[北角總站|北角電車總站]]駛出[[英皇道]]的電車路軌上放置了一枚實驗性質及使用紙袋包裝的[[簡易爆炸裝置|-{土製}-炸彈]]<ref name="首個炸彈爭議">{{cite news |title=少年犯為左派喊冤 導演回應首個炸彈爭議 |url=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7%BE%85%E6%81%A9%E6%83%A0%EF%BC%9A%E5%9C%A8%E9%AB%98%E4%BD%8D%E8%80%85%E9%80%83%E9%81%BF%E8%B2%AC%E4%BB%BB-%E5%B0%91%E5%B9%B4%E7%8A%AF%E7%8D%A8%E5%8A%9B%E6%89%BF%E6%93%94/ |accessdate=2023-01-01 |work=灼見名家 |date=2017-05-1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022090843/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7%BE%85%E6%81%A9%E6%83%A0%EF%BC%9A%E5%9C%A8%E9%AB%98%E4%BD%8D%E8%80%85%E9%80%83%E9%81%BF%E8%B2%AC%E4%BB%BB-%E5%B0%91%E5%B9%B4%E7%8A%AF%E7%8D%A8%E5%8A%9B%E6%89%BF%E6%93%94/ |archivedate=2021-10-22 |deadurl=no }}</ref>,時任《[[文匯報]]》總編輯[[金堯如]]在其回憶錄《香江五十年憶往》表示<ref name="回到1967大撕裂的時代"/>,剛收到有幹部未經指揮部同意便自行發動炸彈襲擊的消息時<ref name="金堯如">{{cite news |title=《金堯如五十年香江憶往》再版 |url=https://www.chinaaffairs.org/gb/detail.asp?id=50409 |accessdate=2022-12-30 |work=中国事务 |date=2005-07-0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203041932/https://www.chinaaffairs.org/gb/detail.asp?id=50409 |archivedate=2018-02-03 |deadurl=no }}</ref>,鬥委會領導層一度感到震驚,並在內部會議引發激烈討論,有會議列席者認為擺放炸彈陣既可阻礙警察行動,使軍警疲於奔命,又可動搖市民對港府維持局勢的信心,打擊港府的統治威信,更可嚇阻支持港府鎮壓左派暴動的國民黨勢力,還能鼓動民眾進行推翻港府的鬥爭<ref name="金堯如"/>,不過也有列席者擔心將工運及騷亂升級為城市炸彈戰又傷及無辜時,可能會導致「反英抗暴」完全失去市民支持。至於被放置在北角電車路軌上進行測試的首枚-{土製}-炸彈,金堯如表示並未能成功引爆<ref name="金堯如"/>,隨後有一名打掃街道的清潔女工將這枚用紙袋包裝的炸彈當作垃圾清掃掉,所以除了放置這枚炸彈的參與者及鬥委會領導層的部分成員外,並沒有太多人知道在6月10日香港已出現這場暴動的首枚-{土製}-炸彈<ref name="老左發脾氣"/><ref name="首個炸彈爭議"/>。 |
|||
在六七暴動的時任港九油漆業總工會副理事長郭慶鎏在2017年接受《明報》訪問時承認當年有與工會人員製作土製炸彈,原因是左派發起罷工抗爭,港英政府卻宣傳罷工影響香港經濟,最終大部分市民沒有罷工,左派這時變得很被動,他們發起的鬥爭行動又沒有近代史可參照,於是便想到放炸彈這一步,當時有人已試過,在電車軌爆過,更弄傷拆彈專家,炸彈陣成為左派唯一有效打擊港英政府的方法<ref name="炸彈是唯一">{{cite news |title=曾造「菠蘿」郭慶鎏:炸彈是唯一打擊港英方法 |url=https://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s/20170503/HK-gca3_r.htm |accessdate=2024-06-22 |work=明報 |date=2017-05-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622071547/https://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s/20170503/HK-gca3_r.htm |archivedate=2024-06-22 |deadurl=no }}</ref>。在油漆業總工會組成炸彈「戰鬥隊」後擔任炸彈襲擊行動主力的陳炳基稱:「炸彈成本低,效果好,成功令市面混亂。」<ref name="炸彈是唯一"/>陳認同當年罷工失敗,完全起不了作用,且消耗了中國當局提供的資金,相反土製炸彈有效造成市面混亂,然而在曠日持久的抗爭下,陳承認看不到「港英必敗、我們必勝」的前景。至於郭慶鎏則自稱不夠機警,沒去投擲炸彈,只負責買材料製炸彈及在場把風,郭受訪時認同炸彈襲擊帶來負面作用,「整個社會起了恐慌,到處都有炸彈,沒有安全地方」,市民將鬥委會當成敵人及不支持左派<ref name="炸彈是唯一"/>。 |
|||
==== 邵氏工人李安遇难 ==== |
|||
1967年6月24日,警方於清水灣邵氏片場把王煜森和李安拘捕,兩人被送往黃大仙警署拘留,王、李兩人於6月26日被解往北九龍裁判署受審,李被控以藏有煽動性標語,內容大意為「邵氏資方與美英帝國主義聯合對付中國同胞,顯露其政治陰謀,為提出強烈抗議,邵氏片場……停工一天」,警方称李於“受審期間突然暈倒,於送院期間不治”。左派称李安及王煜森被提上法庭時,已無法站立,結果李安在送院途中死亡,王煜森傷重留醫<ref>{{cite web|title=港英又添一筆新血債! 邵氏愛國職工李安 竟在警署慘遭殺害 昨午被「提訊」時已無法站立送醫院後不治|publisher=《大公報》|date=1967年6月27日}}</ref><ref>{{cite web|title=邵氏片場兩工人被控 涉嫌恐嚇傷害 藏煽動性標語 李安受審時暈倒入院斃命|publisher=《華僑日報》|date=1967年6月27日}}</ref>。左派称由法庭送院期間,右腎爆裂,傷重死亡<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在李安死後,有三名警務人員(張錦賢、陳文沾、張應其)隨後被捕,各人被控以謀殺李安及傷害王煜森身體,三警被裁定誤殺罪名成立,分別被判入獄八年及六年。不过翌年1月上訴得直,當庭釋放。李安本人亦與徐田波等被左派陣營視為「烈士」,與另外15名遇難工人合葬於和合石墳場。 |
|||
==== 九塢勞聯工會書記何楓 ==== |
|||
7月14日警察攻入红磡宝其利街的九塢勞聯工會,冲突中書記何楓被打死,后下葬于和合石墳場。死者头部有枪伤,子弹贯穿两侧太阳穴,遗体曾被解剖<ref name="witnesshk67.org3">{{cite web|url=http://www.witnesshk67.org/67-shi-jian-bo/1967-07|title=1967-07 - home|publisher=|access-date=2014-10-2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28180843/http://www.witnesshk67.org/67-shi-jian-bo/1967-07|archive-date=2014-10-28|dead-url=yes}}</ref>。 |
|||
1967年7月初起衝突不斷升級,為平民提供廉價醫療服務的[[貝夫人健康院]]亦多次遭到左派示威者闖入搗亂及縱火<ref name="為何要燒貝夫人">{{cite news |title=為何要燒貝夫人健康院? |url=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tag/%E8%B2%9D%E5%A4%AB%E4%BA%BA%E5%81%A5%E5%BA%B7%E9%99%A2/ |accessdate=2023-09-25 |work=明報 |date=1967-07-14 |archiveurl=https://archive.today/20230925153943/https://1967riot.wordpress.com/tag/%E8%B2%9D%E5%A4%AB%E4%BA%BA%E5%81%A5%E5%BA%B7%E9%99%A2/ |archivedate=2023-09-25 |deadurl=no }}</ref>。左派人士在鬥委會領導下在街頭多次襲擊警務人員,左派的武器也不止於木棍、鐵枝及投擲石塊、磚頭或玻璃瓶,而是用鐵鉤、三角銼等利器,投擲[[硫酸|鏹水彈]]或[[魚炮]]施襲,左派份子郑浙波、马烈<ref name="馬烈張志剛合法槍殺"/>、麦志华、何枫<ref name="遇頑抗曾放射手提機"/>、余秀文<ref name="一名搗亂份子經已斃命"/>,因而先後於7月9日至15日的騷亂中被警察開槍擊斃<ref name="六七暴動與香港前途"/>。 |
|||
==== 纱厂工人余秀文,冷气学徒熊兴泽被当街枪杀 ==== |
|||
7月16日纱厂工人余秀文行经荃湾沙咀道,被駐港英军警用密集的卡宾枪扫射,子弹穿过头部,重伤垂危,后经同胞送往荃湾工人医疗所,抢救无效死亡。同时,英軍又在荃湾众安街向一座楼宇的天台开枪,把一名示威者打死。 |
|||
7月10日,市民[[李振興被刺斃命案|李振興]]在灣仔莊士敦道近三角街口附近被左派示威者辱罵「走狗」及被利器刺傷胸部斃命。 |
|||
16日晚,“防暴队”向示威群众开枪射击,一名青年熊兴泽当场被击中,送医院后不治身死。西区裁判署于同年11月裁定死于“横祸”<ref>{{cite web|url=http://rmrbw.info/read.php?tid=368823&fpage=38|title=港英当局穷凶极恶又杀害我四名同胞 港九爱国同胞下定决心加倍反击英帝-1967年07月 - 人民日报1946-2003|publisher=|access-date=2015-05-1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102706/http://rmrbw.info/read.php?tid=368823&fpage=38|archive-date=2016-03-04|dead-url=yes}}</ref>。 |
|||
7月12日下午5時25分左右,[[大埔 (香港)|大埔]][[鄉事委員會]]會所發生六七暴動的[[大埔鄉事會會所爆炸案 |第一宗炸彈爆炸]]<ref name="守護真相起波瀾">{{cite news |title=紀錄片《消失的檔案》惹老左反撲 守護真相起波瀾 |url=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87632/%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7%B4%80%E9%8C%84%E7%89%87-%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E6%83%B9%E8%80%81%E5%B7%A6%E5%8F%8D%E6%92%B2-%E5%AE%88%E8%AD%B7%E7%9C%9F%E7%9B%B8%E8%B5%B7%E6%B3%A2%E7%80%BE |accessdate=2023-09-18 |work=香港01 |date=2017-05-2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711221427/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87632/%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7%B4%80%E9%8C%84%E7%89%87-%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E6%83%B9%E8%80%81%E5%B7%A6%E5%8F%8D%E6%92%B2-%E5%AE%88%E8%AD%B7%E7%9C%9F%E7%9B%B8%E8%B5%B7%E6%B3%A2%E7%80%BE |archivedate=2021-07-11 |deadurl=no }}</ref>,一個被安裝在會所儲物室的[[計時炸彈]]爆炸,將隔鄰原定於下午5時召開成立大埔[[民安促進會]]會議的會議室炸至毀爛,所幸的是鄉委會主席黃源章收到將有左派份子破壞會議的消息後,把會議臨時取消,才沒有造成死傷,翌日警方搜查散頭角村時將一名涉案的大埔鄉事會會所姓李雜役拘捕,並且起出一批爆炸品,大埔鄉事會會所的爆炸拉開了六七暴動炸彈浪潮的序幕,炸彈浪潮一直持續至同年12月<ref name="守護真相起波瀾"/>。同日,警方聯同英軍搜查摩托車業職工總會的兩間會所,拘捕40人<ref name="事記"/>。 |
|||
==== 搬運工人鄭浙波、馬烈遇害 ==== |
|||
7月9日傍晚,福建中學15歲學生許自朗於西環校舍門外派發文匯報及大公報出版的聯合號外,期間遭到防暴隊的拘捕、毆打,數名搬運工人見狀即上前干涉,发生冲突,有人以鐵鈎襲擊警員,在外圍的防暴隊向搬運工人開槍,其中鄭浙波及馬烈身中多槍,傷重死亡。事件中亦有一名警察林宝华殉職,另有一名搬運工人被捕。鄭浙波遇難後與另外15名遇難工人合葬於和合石墳場。西區裁判署於同年11月19日就鄭浙波及馬烈之死因展開研訊,至11月23日審結,裁定死於“合法槍殺”。李鴻發,搬運工人,被捕時43歲,六七暴動期間於西環福建中學門外的騷動事件中被捕,被判入獄四年半。1970年9月27日獲釋<ref name="witnesshk67.org3"/>殉职的林宝华警员编号編號9424,鄭浙波和馬烈被射殺後,最初報導於西區被左派群眾以鐵鈎刺死,但驗屍期間在身上發現彈孔,死因庭證實林為流彈所殺<ref name="auto2">七月西區騷動事件 研究一警員死因 法醫謂流彈致命 《工商日報》 1967年11月17日</ref>。,裁定死於橫禍<ref name="auto3">西區騷動事件中 警員林寶華死因 經裁定死於橫禍 《工商日報》 1967年11月18日</ref>,按《香港左派鬥爭史》書中說法,林寶華的真正死因是被同僚槍擊,是港英心戰室的手段之一<ref name="auto4">《香港左派鬥爭史》(第4版)周奕著 第266頁</ref>。 |
|||
7月13日,[[黃大仙警署]]被投擲爆炸品<ref name="事記"/>。 |
|||
==== 東頭村示威何瑞祺遇害 ==== |
|||
7月15日,新華社記者陳鳳英,陳德穆在港督府門外示威時被捕<ref name="事記"/>。 |
|||
8月29日,東頭村示威期間,冲突中機器工人何瑞祺被警察開槍射死<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死因庭於同年10月裁定死於“合法槍殺”。 |
|||
7月16日,鬥委會宣稱港九油漆总工会会员蔡南、朱日基被警方擊斃,不過朱日基沒有在香港境內死亡{{NoteTag|1=左派人士宣稱朱日基是在騷亂現場中槍後被送到廣州,隨後死亡,但該人的死因情況、是否有中槍及是否有在當日騷亂現場出現皆不明確。}},也不在官方的六七暴動51人死亡名單內<ref name="傷亡人數統計"/>。鬥委會及油漆工會為首的左派團體藉此將暴動升級為城市炸彈戰,由左派營辦的學校則把[[實驗室]]用作-{土製}-炸彈的生產工場,發動又稱為「遍地菠蘿」的炸彈襲擊浪潮<ref name="香港電台:土製炸彈">{{cite web |title=土製炸彈 |url=https://www.rthk.hk/chiculture/china50years/years1960_epi85.htm |publisher=香港電台 |accessdate=2023-01-0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1231185911/https://www.rthk.hk/chiculture/china50years/years1960_epi85.htm |archivedate=2015-12-31 |deadurl=no }}</ref>,由此「[[菠蘿]]」成為香港坊間對[[簡易爆炸裝置|-{土製}-炸彈]]的代詞,同年7月中旬至11月尾每天都有-{土製}-炸彈爆炸,左派的炸彈及燃燒彈襲擊不限於警務及公共交通設施,也包括設於社區的政府辦事處<ref name="香港電台:土製炸彈"/>,九廣鐵路的車站及路軌[[六七暴動期間香港公共交通系統受到的襲擊#九廣鐵路|多次發現炸彈]],並且多次發生[[六七暴動期間香港公共交通系統受到的襲擊#電車|炸彈襲擊巴士和電車]],造成無辜市民死傷<ref name="唐德明之死">{{cite news |title=十八歲學生唐德明之死 |url=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12406/%E5%94%90%E5%BE%B7%E6%98%8E-%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E5%85%AD%E4%B8%83%E6%9A%B4%E5%8B%95-12408/%E5%85%AD%E4%B8%83%E6%9A%B4%E5%8B%95?page=2 |accessdate=2023-01-01 |work=眾新聞 |date=2018-05-2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629182609/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12406/%E5%94%90%E5%BE%B7%E6%98%8E-%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E5%85%AD%E4%B8%83%E6%9A%B4%E5%8B%95-12408/%E5%85%AD%E4%B8%83%E6%9A%B4%E5%8B%95?page=2 |archivedate=2021-06-29 |deadurl=yes }}</ref>。 |
|||
==== 工人章集死亡 ==== |
|||
因參與罷工被解僱的工人章集,於8月30日與一群左派暴徒在深水埗街頭放置真假炸彈,後遭“防暴隊”槍傷,章集隨後被捕。在醫院留醫期間因肺炎在9月3日死亡,當局至9月5日方通知其家人到殮房認屍<ref>{{cite web|url=http://www.witnesshk67.org/67-shi-jian-bo/1967-09|title=1967-09 - home|publisher=|access-date=2014-10-2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28182554/http://www.witnesshk67.org/67-shi-jian-bo/1967-09|archive-date=2014-10-28|dead-url=yes}}</ref>。 |
|||
7月18日,警方拘留香港華人革新協會秘書蔡渭衡<ref name="事記"/>。 |
|||
==== 国庆烟花事件盧漢彬遇难 ==== |
|||
7月21日,鬥委湯秉達被捕<ref name="事記"/>。 |
|||
10月1日,港府禁放煙花及鞭炮,左派人士決定沖擊該法令。有中國貨輪停泊在西環燃放煙花市民围观。警方出動船隻及直升機包圍中國貨輪;岸上則有數百防暴隊,冲突中開槍殺轮船起落工人盧漢彬、拘八十餘人,其遺體於10月4日運往和合石墳場下葬,至1973年與另外15名遇難工人遷葬至一個金塔段內。西區裁判署於翌年2月15日就盧漢彬之死因展開研訊,裁定“死於橫禍”<ref>{{cite web|url=http://www.witnesshk67.org/67-shi-jian-bo/1967-10|title=1967-10 - home|publisher=|access-date=2014-10-2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28181026/http://www.witnesshk67.org/67-shi-jian-bo/1967-10|archive-date=2014-10-28|dead-url=yes}}</ref>。 |
|||
因為騷亂演變為連串炸彈襲擊,由於警隊缺乏處理爆炸品的裝備及經驗,港府要求駐港英軍協助,由英軍派出軍火專家檢驗及移除懷疑爆炸品<ref name="唐德明之死"/>。港府又使用緊急法的權力搜查左派份子的巢穴,拘捕及關押涉嫌指揮炸彈襲擊的左派领袖,有部分中國人被遞解回中國内地。 |
|||
8月4日早上,荃灣沙咀道發生[[1967年8月荃灣炸彈襲擊案|電話亭爆炸]],兩名市民及兩名休班警員受傷。同日,香港警察得到軍方支援,由[[英國皇家海軍]]正停泊於香港的[[競技神號航空母艦 (R12)|競技神號航空母艦]]派出軍用直升機,將防暴警察運載到鬥委會位於香港島[[北角]]的數個據點,搜捕發動炸彈襲擊的恐怖份子。警察分別從直升機空降到大廈天台及由地面發動突擊,上下夾攻位於[[英皇道]]與[[糖水道]]交界的[[僑冠大廈]],軍方直升機在僑冠大廈的天台直接降落,軍警隨即進入大廈內逐家逐戶搜捕鬥委會成員<ref name="港英直升機空降圍剿">{{cite news |title=六七基地 港英直升機空降圍剿 |url=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190925/P6CATWT6XBJIGMKCVS2URYCN7A/ |accessdate=2020-10-24 |work=蘋果日報 |date=2019-09-2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623133603/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190925/P6CATWT6XBJIGMKCVS2URYCN7A/ |archivedate=2021-06-23 |deadurl=yes }}</ref>,主要目標之一是位於A座24樓4號室的[[學友社]]。軍方直升機亦曾經嘗試在新都城大廈和明園大廈的天台降落,惟該兩座大廈的天台面積不足以讓直升機直接降落,軍警遂從直升機游繩而下。警方在大廈內除搜出炸彈及武器外,還發現有設備完善及設有[[手術室]]的「戰地醫院」<ref name="昨晨出動三直升機">{{cite news |title=昨晨軍警出動千二及三直升機 大搜北角英皇道三大厦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oO9ZJJVErBF&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156&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7%9B%B4%E5%8D%87%E6%A9%9F%29%20OR+all_dc.creator%3A%28%E7%9B%B4%E5%8D%87%E6%A9%9F%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7%9B%B4%E5%8D%87%E6%A9%9F%29%20OR+all_dc.subject%3A%28%E7%9B%B4%E5%8D%87%E6%A9%9F%29%20OR+fulltext%3A%28%E7%9B%B4%E5%8D%87%E6%A9%9F%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7%9B%B4%E5%8D%87%E6%A9%9F%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dc.publicationdate_bsort&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log=Y&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E5%8C%97%E8%A7%92&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ilter=dc.publicationdate_dt%3A%5B1960-01-01T00%3A00%3A00Z+TO+1969-12-31T15%3A59%3A59Z%5D&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ilter=verbatim_dc.collection%3A%22Old+HK+Newspapers%22 |accessdate=2021-01-07 |work=華僑日報 |date=1967-08-05 |archive-date=2021-01-0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09134942/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oO9ZJJVErBF&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156&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0(%20allTermsMandatory:(true)%20OR+all_dc.title:(%E7%9B%B4%E5%8D%87%E6%A9%9F)%20OR+all_dc.creator:(%E7%9B%B4%E5%8D%87%E6%A9%9F)%20OR+all_dc.contributor:(%E7%9B%B4%E5%8D%87%E6%A9%9F)%20OR+all_dc.subject:(%E7%9B%B4%E5%8D%87%E6%A9%9F)%20OR+fulltext:(%E7%9B%B4%E5%8D%87%E6%A9%9F)%20OR+all_dc.description:(%E7%9B%B4%E5%8D%87%E6%A9%9F)%20)%20AND+(%20dc.category.category:(Newspaper)%20)%2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dc.publicationdate_bsort&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log=Y&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E5%8C%97%E8%A7%92&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ilter=dc.publicationdate_dt:%5B1960-01-01T00:00:00Z+TO+1969-12-31T15:59:59Z%5D&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ilter=verbatim_dc.collection:%22Old+HK+Newspapers%22 |dead-url=no }}</ref>。警方在行動中拘捕26人,包括鬥委會副主任兼[[漢華中學]]校長黃建立<ref name="事記"/>,在行動中有數名華豐國貨工人被拘捕,翌日位於僑冠大廈基座商場的華豐國貨公司繼續營業,而[[培侨中学]]校长吴康民因在3日晚上离开侨冠大廈的據點而躲过被拘捕。 |
|||
[[File:1967 bomb attack manual issued by communist terrorist group in Hong Kong.jpg|thumb|香港的親共團體在其出版的《戰鬥報》(第六期)散發指導暴徒使用炸彈襲擊警署、軍營、政府合署、銀行、酒店及社區設施的「抗暴小包裹」炸彈襲擊行動手冊]] |
|||
[[File:Bomb was planted by hk1967 terrorist at the HSBC North Point branch during HK1967 riots ks1967-07-28 p5.jpg|thumb|[[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匯豐銀行]]位於英皇道306號的北角分行捲閘遭港共暴徒掛上寫有恐嚇文字的紙稻草人及放置土製炸彈]] |
|||
[[File:HK1967 terrorists killed themselves in Wang Tau Hom ks1967-10-10 p5.jpg|thumb|1967年10月9日有受鬥委會驅使的左派份子在[[橫頭磡]]向街上的人群投擲土製炸彈時,疑因炸彈過早爆炸,該名左派份子自炸身亡,連手臂亦被自己的炸彈炸至飛脫]] |
|||
港府的搜查行動未能立即遏止炸彈襲擊活動,鬥委會在8月將行動升級發動大規模街頭炸彈恐怖襲擊<ref name="慘絕人寰的八月"/>,恐怖份子在港九各處鬧市放置真炸彈及疑似炸彈<ref name="六七暴動與香港前途">{{cite news |title=六七暴動與香港前途: 政治代理戰‧落幕 |url=https://medium.com/recall-hk/67-ef5dc8238b8 |date=2017-08-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716233654/https://medium.com/recall-hk/67-ef5dc8238b8 |archivedate=2021-07-16 |deadurl=no }}</ref>,當時在[[香港電車|電車]]、[[香港巴士|巴-{}-士]]、渡輪碼頭及各港九區街頭,都被發現放有[[土制炸彈]]或偽造的炸彈,鬥委會意圖造成社會更大恐慌,使港英政府感受更大壓力<ref name="回到1967大撕裂的時代">{{cite news |title=回到1967大撕裂的時代 |url=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6%8a%97%e7%88%ad-%e6%ad%b7%e5%8f%b2-21851 |accessdate=2021-11-24 |work=明周 |date=2017-02-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505020330/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6%8A%97%E7%88%AD-%E6%AD%B7%E5%8F%B2-21851 |archivedate=2020-05-05 |deadurl=no }}</ref>。鬥委會發動的街頭炸彈襲擊除了擾亂市民生活,導致人心惶惶外,更造成多名市民無辜死傷<ref name="回到1967大撕裂的時代"/>。 |
|||
8月9日,警察逮捕长城电影公司的影星傅奇和石慧夫妇,他們在5月间以「慰问团」為名参加九龙英资青洲水泥厂外工人罢工及騷亂,又領導示威者在港督府示威及貼大字報並引發暴動,因為領導及參與暴動而被关入[[域多利道扣押中心|扣押中心]]。8月18日,[[教育司署]]警告9間左校,如作煽動活動將被查封<ref name="事記"/>。 |
|||
8月20日發生[[清華街慘案]],當日下午2時20分先有一枚炸彈在北角英皇道從高處拋向一輛服務中的電車,英皇道698至700號有造成三名分別14至58歲的途人及店員被炸傷。下午4時30分左右,有一對年幼小姊弟(8歲女童黃綺文、2歲男童黃兆勳)在北角[[清華街]]遊玩時被炸彈炸死,該宗慘案在香港社會觸發公憤<ref name="慘絕人寰的八月"/>。 |
|||
8月23日,立法局議員[[簡悅強]]要求港府將炸彈罪犯判以[[香港死刑制度|死刑]]<ref name="事記"/>。 |
|||
8月25日下午,[[鰂魚涌]]、北角、銅鑼灣先後發現多個真假炸彈,[[西營盤]]於晚上發生[[正街炸彈襲擊案]],先有一個炸彈被放置在[[皇后大道西]]和[[正街]]交界的馬路中心,當駐港英軍軍火專家到場拆彈時,再有兩個炸彈從路口旁的樓宇被擲下,三名途人及兩名警員受傷,其中39歲小販鄭國佳傷重不治<ref name="nwmp19670910"/>。 |
|||
8月28日傍晚發生[[獅子山爆炸案]],當日下午[[獅子山 (香港)|獅子山]]發現插有三支紅旗的可疑物品,警方通報駐港英軍派員登山檢查,軍火專家[[華克曼]]在懸崖上檢驗該件懷疑爆炸品時發生爆炸,他被爆炸的衝力拋落超過{{convert|200|ft|m|disp=flip}}的懸崖下殉職<ref name="NZPA2010">{{cite news |title=Soldier honoured 43 years after death |url=https://www.nzherald.co.nz/nz/soldier-honoured-43-years-after-death/L3JIT5UFCWS4FIH77SISVIAXFU/ |accessdate=2023-06-14 |work=NZPA |date=2010-11-18 |language=en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410070218/https://www.nzherald.co.nz/nz/soldier-honoured-43-years-after-death/L3JIT5UFCWS4FIH77SISVIAXFU/ |archivedate=2023-04-10 |deadurl=no }}</ref>。 |
|||
9月1日荃灣山邊被埋下炸彈陷阱,警員黃廣來被炸至雙目失明,翌日警方在[[大窩口]]拘捕涉嫌在於過去一個月[[1967年8月荃灣炸彈襲擊案|在荃灣放置多枚炸彈]]及造成五人受傷的疑犯葉達成及周焯佳,並起出4個炸彈,另一疑犯朱志添於9月20日被捕,同年11月23日三名被告在香港高等法院被判罪名成立,法官[[百里渠]]判處葉達成、朱志添終身監禁,周焯佳監禁5年。 |
|||
9月3日發生[[灣仔消防局爆炸案]],當日銅鑼灣、[[鵝頸]]及灣仔不斷有真假炸彈,九龍[[紅磡]]亦發生炸彈襲擊,共造成1死28傷,消防副區長簡文在灣仔消防局值班時被炸死<ref name="nwmp19670910"/>。 |
|||
9月24日,港督戴麟趾在英國休假三個月後返回香港<ref name="事記"/>。 |
|||
鬥委會在7月發動炸彈戰的初期,其負責放炸彈的炸彈隊成員主要由參與罷工的左派工人組成,參與罷工的工人不用上班,工聯會代為出糧予罷工工人,在文革號召下有部分罷工工人對於自己被選為炸彈隊成員感到光榮,有在罷工期間把《毛語錄》背得滾瓜爛熟的工人更認為「要革命就要犧牲」,不認為自己在幹傷天害理的暴行,不過也有罷工工人是因為害怕失去罷工津貼,因而不敢拒絕執行上級的炸彈襲擊指示,負責放炸彈的工人不會獲告知炸彈的來源,其拿到的紙盒狀物品會有一定的重量,但不知裡面的炸彈是真的還是假的,放彈者必須按中間人的指示在指定時間把該物品放置在道路或特定的地點,之後看報紙或聽電台的報導才知道放置的物品有沒有爆炸及是否真炸彈<ref name="誰讓他們變暴徒">{{cite news |title=誰讓他們變暴徒? 六七暴動與工聯會 |url=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HTPN4AWMJ5XQYTHTDVBYSJ362E |accessdate=2023-07-18 |work=蘋果日報 |publisher=果靈聞庫 |date=2018-03-0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829122631/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HTPN4AWMJ5XQYTHTDVBYSJ362E |archivedate=2021-08-29 |deadurl=no }}</ref>。9月起,有越來越多左派學校的師生也參與放真假炸彈,當中有部分因放置炸彈而當場被捕獲的左校學生年紀僅有十二、三歲<ref name="捲土重來">{{cite news |title=反英抗暴捲土重來 — 洗腦篇 |url=https://vanishedarchives.org/directors-note-2/brainwash/ |accessdate=2024-02-23 |publisher=消失的檔案 |archiveurl=https://archive.today/20230202103003/https://vanishedarchives.org/directors-note-2/brainwash/ |archivedate=2023-02-02 |deadurl=no }}</ref>。 |
|||
當時可在市面流通的[[煙花]]及[[爆竹]]成為左派暴徒製作-{土製}-炸彈的[[火藥]]材料,左派非法份子更爆竊及打劫在石礦場及土木工程工地地盤的危險品倉庫盜取[[硝酸甘油]]炸藥及[[雷管|引爆器]],使做出來的炸彈破壞力大大增強,又在-{土製}-炸彈中加入大量鐵釘及玻璃碎,當炸彈爆炸時可產生更多尖銳的碎片造成更大的殺傷力<ref name="難忘六七暴動拆炸彈">{{cite news |title=警員憶述文革浪潮衝擊香港 難忘六七暴動拆炸彈 |url=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C5L2VADKWA37UQDTPN5RC3DIOA |accessdate=2023-03-02 |work=蘋果日報 |publisher=果靈聞庫 |date=2006-05-1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831191755/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C5L2VADKWA37UQDTPN5RC3DIOA |archivedate=2021-08-31 |deadurl=no }}</ref>。為避免左派暴徒繼續輕易取得製作炸彈的材料,港府於9月5日根據[[緊急法]]頒布[[:wikisource:zh:一九六七年緊急措施(烟火)規則|《一九六七年緊急措施(烟火)規則》]],香港從9月8日起禁止市民燃放煙花爆竹,並限期交出已購買的相關產品,批發及零售商亦須要繳出煙花爆竹的存貨<ref name="鑛務處長感謝市民合作">{{cite news |title=市民支持政府措施 繳出爆竹逾一百噸 鑛務處長感謝市民合作完成任務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7%A4%A6%E5%8B%99%E8%99%95%20196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all_dc.creator%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all_dc.subject%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fulltext%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p6peHg92T1%2F&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8&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09-12 |accessdate=2023-04-01 |archive-date=2023-04-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403060451/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7%A4%A6%E5%8B%99%E8%99%95%20196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all_dc.creator%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all_dc.subject%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fulltext%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p6peHg92T1%2F&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8&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dead-url=no }}</ref>,同時指示存放有炸藥的88間持牌危險品倉庫,將工程炸藥由地盤的私人倉庫轉移到政府倉庫保管,避免有更多高性能炸藥落入恐怖份子的手中<ref name="八十八家私家倉所存者已全數移去">{{cite news |title=炸藥移存政府倉 八十八家私家倉所存者已全數移去 礦場及承商有困難可向礦務處接洽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7%A4%A6%E5%8B%99%E8%99%95%20196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all_dc.creator%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all_dc.subject%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fulltext%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uRDk7SEPmgO&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4&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3-04-01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08-22 |archive-date=2023-04-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403060316/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7%A4%A6%E5%8B%99%E8%99%95%20196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all_dc.creator%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all_dc.subject%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fulltext%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7%A4%A6%E5%8B%99%E8%99%95%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uRDk7SEPmgO&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4&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dead-url=no }}</ref>。 |
|||
因為警隊當年尚未設立專門處理爆炸品的部門,故此左派份子放置的炸彈須由駐港英軍軍械團的軍火專家拆彈,由於軍火專家難以及時處理每天多至過百個的真假炸彈,所以有警察嘗試自行移除阻塞交通的可疑物品,可是曾經發生炸彈爆炸造成死傷的事故。左派恐怖份子發動炸彈襲擊時亦曾經發生害人終害己被自己攜帶的炸彈炸死的意外,如在10月9日左派恐怖份子於[[橫頭磡]]東道與鳳美街交界處設置炸彈陣陷阱,當警察到場調查時再投擲炸彈,企圖炸死警員,但遇襲的警車及時避開,而其中一名恐怖份子向警車投擲炸彈時,炸彈提早爆炸,該名左派恐怖份子的右手手臂當場被炸飛<ref name="以愛的名義殺人放火">{{cite news |title=以愛的名義殺人放火 |url=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12279/%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7%82%B8%E5%BD%88-12282/%E4%BB%A5%E6%84%9B%E7%9A%84%E5%90%8D%E7%BE%A9%E6%AE%BA%E4%BA%BA%E6%94%BE%E7%81%AB |accessdate=2022-11-15 |work=眾新聞 |date=2018-05-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628173814/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12279/%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7%82%B8%E5%BD%88-12282/%E4%BB%A5%E6%84%9B%E7%9A%84%E5%90%8D%E7%BE%A9%E6%AE%BA%E4%BA%BA%E6%94%BE%E7%81%AB |archivedate=2021-06-28 |deadurl=yes }}</ref>,全身被自己的炸彈炸至遍體鱗傷,於送院途中斃命,另有三名無辜市民在這場恐襲中被炸傷,其中一人傷勢嚴重。 |
|||
香港社會除了要面對左派團體的連串發動炸彈襲擊,由於1966年秋季至1967年的夏季香港持續天氣乾旱,港府在1967年2月起開始分階段實施限時供水,港府在5月起向中方提出購買淡水應付乾旱,但中方一直拒絕回覆購水要求<ref name="不報炸死兩小孩"/>,港府惟有進一步縮短供水時間,至7月13日隔4天供水4小時,減慢食水消耗,可是《大公報》等左派媒體卻宣稱為港府故意限水刁難居民<ref name="不報炸死兩小孩"/>,又將節水措施稱作「政治制水」,左派團體更將當時香港緊缺的食水當作鬥爭的武器<ref name="故意虛耗食水">{{cite news |title=警方搜九龍左派工會 再發現故意虛耗食水 廣義堂坭水工會兩水喉流向坑渠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6%95%85%E6%84%8F%E8%99%9B%E8%80%97%E9%A3%9F%E6%B0%B4&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u43m4UHQqAT&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6%95%85%E6%84%8F%E8%99%9B%E8%80%97%E9%A3%9F%E6%B0%B4%29%20OR+all_dc.creator%3A%28%E6%95%85%E6%84%8F%E8%99%9B%E8%80%97%E9%A3%9F%E6%B0%B4%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6%95%85%E6%84%8F%E8%99%9B%E8%80%97%E9%A3%9F%E6%B0%B4%29%20OR+all_dc.subject%3A%28%E6%95%85%E6%84%8F%E8%99%9B%E8%80%97%E9%A3%9F%E6%B0%B4%29%20OR+fulltext%3A%28%E6%95%85%E6%84%8F%E8%99%9B%E8%80%97%E9%A3%9F%E6%B0%B4%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6%95%85%E6%84%8F%E8%99%9B%E8%80%97%E9%A3%9F%E6%B0%B4%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3-11-02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7頁 |date=1967-08-1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1102054556/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6%95%85%E6%84%8F%E8%99%9B%E8%80%97%E9%A3%9F%E6%B0%B4&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u43m4UHQqAT&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6%95%85%E6%84%8F%E8%99%9B%E8%80%97%E9%A3%9F%E6%B0%B4%29%20OR+all_dc.creator%3A%28%E6%95%85%E6%84%8F%E8%99%9B%E8%80%97%E9%A3%9F%E6%B0%B4%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6%95%85%E6%84%8F%E8%99%9B%E8%80%97%E9%A3%9F%E6%B0%B4%29%20OR+all_dc.subject%3A%28%E6%95%85%E6%84%8F%E8%99%9B%E8%80%97%E9%A3%9F%E6%B0%B4%29%20OR+fulltext%3A%28%E6%95%85%E6%84%8F%E8%99%9B%E8%80%97%E9%A3%9F%E6%B0%B4%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6%95%85%E6%84%8F%E8%99%9B%E8%80%97%E9%A3%9F%E6%B0%B4%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rchivedate=2023-11-02 |deadurl=no }}</ref>,左派工會會所故意將食水水喉接駁到污水渠蓄意虛耗食水,[[水務署|水務局]]採取行動截斷蓄意浪費食水的左派工會水錶<ref name="引食水入汚渠">{{cite news |title=左派分子居心狠毒 引食水入汚渠 蓄意虛耗食水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BC%95%E9%A3%9F%E6%B0%B4%E5%85%A5%E6%B1%A1%E6%B8%A0&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xN104DIEAycrWc26fDNB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BC%95%E9%A3%9F%E6%B0%B4%E5%85%A5%E6%B1%A1%E6%B8%A0%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BC%95%E9%A3%9F%E6%B0%B4%E5%85%A5%E6%B1%A1%E6%B8%A0%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BC%95%E9%A3%9F%E6%B0%B4%E5%85%A5%E6%B1%A1%E6%B8%A0%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BC%95%E9%A3%9F%E6%B0%B4%E5%85%A5%E6%B1%A1%E6%B8%A0%29%20OR+fulltext%3A%28%E5%BC%95%E9%A3%9F%E6%B0%B4%E5%85%A5%E6%B1%A1%E6%B8%A0%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BC%95%E9%A3%9F%E6%B0%B4%E5%85%A5%E6%B1%A1%E6%B8%A0%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3-11-02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07-2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1102055036/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BC%95%E9%A3%9F%E6%B0%B4%E5%85%A5%E6%B1%A1%E6%B8%A0&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xN104DIEAycrWc26fDNB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BC%95%E9%A3%9F%E6%B0%B4%E5%85%A5%E6%B1%A1%E6%B8%A0%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BC%95%E9%A3%9F%E6%B0%B4%E5%85%A5%E6%B1%A1%E6%B8%A0%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BC%95%E9%A3%9F%E6%B0%B4%E5%85%A5%E6%B1%A1%E6%B8%A0%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BC%95%E9%A3%9F%E6%B0%B4%E5%85%A5%E6%B1%A1%E6%B8%A0%29%20OR+fulltext%3A%28%E5%BC%95%E9%A3%9F%E6%B0%B4%E5%85%A5%E6%B1%A1%E6%B8%A0%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BC%95%E9%A3%9F%E6%B0%B4%E5%85%A5%E6%B1%A1%E6%B8%A0%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rchivedate=2023-11-02 |deadurl=no }}</ref>,直至8月中旬颱風「愛莉斯」及「姫蒂」為香港帶來豐裕降雨,港府宣布8月23日起全日供水數天<ref name="仍宜節省用水">{{cite news |title=為全港食水前途計 記取制水教訓 仍宜節省用水 白鐵店停造水桶祗售存貨 新供水辦法本週將有公佈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4%BB%8D%E5%AE%9C%E7%AF%80%E7%9C%81%E7%94%A8%E6%B0%B4&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20%E4%BB%8D%E5%AE%9C%E7%AF%80%E7%9C%81%E7%94%A8%E6%B0%B4%29%20OR+all_dc.creator%3A%28%20%E4%BB%8D%E5%AE%9C%E7%AF%80%E7%9C%81%E7%94%A8%E6%B0%B4%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20%E4%BB%8D%E5%AE%9C%E7%AF%80%E7%9C%81%E7%94%A8%E6%B0%B4%29%20OR+all_dc.subject%3A%28%20%E4%BB%8D%E5%AE%9C%E7%AF%80%E7%9C%81%E7%94%A8%E6%B0%B4%29%20OR+fulltext%3A%28%20%E4%BB%8D%E5%AE%9C%E7%AF%80%E7%9C%81%E7%94%A8%E6%B0%B4%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20%E4%BB%8D%E5%AE%9C%E7%AF%80%E7%9C%81%E7%94%A8%E6%B0%B4%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kHV0z87waWG&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3-11-02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9頁 |date=1967-08-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1102065433/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4%BB%8D%E5%AE%9C%E7%AF%80%E7%9C%81%E7%94%A8%E6%B0%B4&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20%E4%BB%8D%E5%AE%9C%E7%AF%80%E7%9C%81%E7%94%A8%E6%B0%B4%29%20OR+all_dc.creator%3A%28%20%E4%BB%8D%E5%AE%9C%E7%AF%80%E7%9C%81%E7%94%A8%E6%B0%B4%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20%E4%BB%8D%E5%AE%9C%E7%AF%80%E7%9C%81%E7%94%A8%E6%B0%B4%29%20OR+all_dc.subject%3A%28%20%E4%BB%8D%E5%AE%9C%E7%AF%80%E7%9C%81%E7%94%A8%E6%B0%B4%29%20OR+fulltext%3A%28%20%E4%BB%8D%E5%AE%9C%E7%AF%80%E7%9C%81%E7%94%A8%E6%B0%B4%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20%E4%BB%8D%E5%AE%9C%E7%AF%80%E7%9C%81%E7%94%A8%E6%B0%B4%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kHV0z87waWG&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rchivedate=2023-11-02 |deadurl=no }}</ref>,8月28日港府為準備即將來臨的旱季決定每天供水4小時,至9月初因儲水量達標及有部分水塘滿溢,港府宣布9月6日起恢復全日供水<ref name="昨起全日供水">{{cite news |title=水塘存水超過 百五十億加侖 昨起全日供水 兩日大雨若干水塘滿溢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6%98%A8%E8%B5%B7%E5%85%A8%E6%97%A5%E4%BE%9B%E6%B0%B4&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6%98%A8%E8%B5%B7%E5%85%A8%E6%97%A5%E4%BE%9B%E6%B0%B4%29%20OR+all_dc.creator%3A%28%E6%98%A8%E8%B5%B7%E5%85%A8%E6%97%A5%E4%BE%9B%E6%B0%B4%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6%98%A8%E8%B5%B7%E5%85%A8%E6%97%A5%E4%BE%9B%E6%B0%B4%29%20OR+all_dc.subject%3A%28%E6%98%A8%E8%B5%B7%E5%85%A8%E6%97%A5%E4%BE%9B%E6%B0%B4%29%20OR+fulltext%3A%28%E6%98%A8%E8%B5%B7%E5%85%A8%E6%97%A5%E4%BE%9B%E6%B0%B4%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6%98%A8%E8%B5%B7%E5%85%A8%E6%97%A5%E4%BE%9B%E6%B0%B4%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xN104DIEAyfPOsSAd3ftv&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4-03-14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09-0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14184528/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6%98%A8%E8%B5%B7%E5%85%A8%E6%97%A5%E4%BE%9B%E6%B0%B4&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6%98%A8%E8%B5%B7%E5%85%A8%E6%97%A5%E4%BE%9B%E6%B0%B4%29%20OR+all_dc.creator%3A%28%E6%98%A8%E8%B5%B7%E5%85%A8%E6%97%A5%E4%BE%9B%E6%B0%B4%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6%98%A8%E8%B5%B7%E5%85%A8%E6%97%A5%E4%BE%9B%E6%B0%B4%29%20OR+all_dc.subject%3A%28%E6%98%A8%E8%B5%B7%E5%85%A8%E6%97%A5%E4%BE%9B%E6%B0%B4%29%20OR+fulltext%3A%28%E6%98%A8%E8%B5%B7%E5%85%A8%E6%97%A5%E4%BE%9B%E6%B0%B4%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6%98%A8%E8%B5%B7%E5%85%A8%E6%97%A5%E4%BE%9B%E6%B0%B4%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xN104DIEAyfPOsSAd3ftv&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rchivedate=2024-03-14 |deadurl=no }}</ref>,同時呼籲市民仍要節約用水。9月26日,港府為提防中方不履約供水及需要確保水塘的存水量足夠渡過整個旱季,故此恢復每天供水4小時。10月1日上午10時,中方恢復供應東江水<ref name="事記"/>,港府表示全日供水將可維持至下年春季,但強調即使中方恢復供水,港府也絕不會向港共搗亂份子作出讓步<ref name="港府沒有對港共讓步">{{cite news |title=工務司鄔勵德招待記者稱 本港全日供應食水 將繼續到明年春季 雖然大陸供水但港府沒有對港共讓步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B0%8D%E6%B8%AF%E5%85%B1%E8%AE%93%E6%AD%A5&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B0%8D%E6%B8%AF%E5%85%B1%E8%AE%93%E6%AD%A5%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B0%8D%E6%B8%AF%E5%85%B1%E8%AE%93%E6%AD%A5%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B0%8D%E6%B8%AF%E5%85%B1%E8%AE%93%E6%AD%A5%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B0%8D%E6%B8%AF%E5%85%B1%E8%AE%93%E6%AD%A5%29%20OR+fulltext%3A%28%E5%B0%8D%E6%B8%AF%E5%85%B1%E8%AE%93%E6%AD%A5%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B0%8D%E6%B8%AF%E5%85%B1%E8%AE%93%E6%AD%A5%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8G6d9hAzhYn3EcJ0doTi&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4-03-14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0-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14191335/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B0%8D%E6%B8%AF%E5%85%B1%E8%AE%93%E6%AD%A5&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B0%8D%E6%B8%AF%E5%85%B1%E8%AE%93%E6%AD%A5%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B0%8D%E6%B8%AF%E5%85%B1%E8%AE%93%E6%AD%A5%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B0%8D%E6%B8%AF%E5%85%B1%E8%AE%93%E6%AD%A5%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B0%8D%E6%B8%AF%E5%85%B1%E8%AE%93%E6%AD%A5%29%20OR+fulltext%3A%28%E5%B0%8D%E6%B8%AF%E5%85%B1%E8%AE%93%E6%AD%A5%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B0%8D%E6%B8%AF%E5%85%B1%E8%AE%93%E6%AD%A5%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8G6d9hAzhYn3EcJ0doTi&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rchivedate=2024-03-14 |deadurl=no }}</ref>。 |
|||
=== 火燒英國駐華代辦處 === |
|||
{{seealso|火烧英国代办处事件}} |
|||
自6月起左派的三家小型報社《香港夜報》、《田豐日報》和《新午報》連續刊登多篇煽動文字、鼓吹炸彈襲擊及發放假新聞,意圖製造社會恐慌。警方在8月9日凌晨以違反《[[煽動性誹謗|煽動條例]]》拘捕《香港夜報》社長兼《新午報》督印人胡棣周,《田豐日報》社長兼總編輯潘懷偉及督印人陳艷娟,及承印這三份報章的南昌印刷公司董事長李少雄及持牌人[[翟暖暉]]<ref name="威權下的新聞路"/>。 |
|||
8月10日,[[中央裁判司署]]開庭審理《香港夜報》、《田豐日報》和《新午報》被拘五人的案件時,[[律政司 (香港)|律政司]]表示根據《出版條例》可以申請禁令禁止涉案的三家報社在案件正式開審前繼續出版,目前先向這三家報社發出警告,惟這三家報社在負責人被控候審期間無視警告持續刊登煽動文字,律政司因此正式申請停刊禁令,法庭於8月17日頒令這三家報社停刊6個月<ref name="威權下的新聞路">{{cite news |title=威權下的新聞路 細談煽動刊物罪今昔 |url=https://ubeat.com.cuhk.edu.hk/158_seditiouspublication/ |accessdate=2023-01-12 |work=大學線 |date=2022-02-23 |archive-date=2023-01-1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112154239/https://ubeat.com.cuhk.edu.hk/158_seditiouspublication/ |dead-url=no }}</ref>。此外,新華社記者薛平在7月11日被指煽動騷亂而被警方拘捕;8月15日,警方拘捕多兩名新华社记者,又拘捕《文汇报》与《大公报》的三名记者<ref name="事記"/>。 |
|||
1967年8月20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向英国政府提出限时[[外交照會|照会]],以[[最後通牒]]要求英國政府下令香港政府於48小时内取消对三家左派報館的出版禁令及释放19名被关押的左派記者,否则一切后果由英方负责,并在报纸上公布<ref name="zhou"/>。8月22日,英國駐北京代辦處遭[[紅衛兵]]衝擊及縱火焚毀<ref name="事記"/>。英國駐華臨時代辦[[唐納德·霍普森]]被闖入的红卫兵殴打<ref name="外交闹剧"/>,又被强迫在毛澤東像前下跪,他堅持拒绝,但被打至頭破血流<ref name="fire">{{cite news |author1=唐英 |title=英前官員憶文革噩夢:火燒英國代辦處 |work=大紀元時報 |date=2006-08-26 }}({{webarchive |url=https://archive.today/20211103151657/https://www.epochtimes.com/b5/6/8/26/n1434410.htm|date=2021-11-03}})</ref>。 |
|||
英国驻华代办处临时代办唐納德·霍普森在给他夫人的信中是这样描述的:「当我们从地下室来到院子里时,院子里已有近5,000人。有人抓住我的头发拖,揪住领带勒,用手中拿着的东西朝我们打来。不一会儿,我头上遭到重击的地方鲜血直流,被打得昏昏沉沉的……代办处的人不仅受到唾骂、挨踢,还被强迫向毛主席像鞠躬。后来警察干预,将我们撤离代办处大院。在向外走时,还有人不断撕扯我们的衣服。」<ref name="外交闹剧">{{cite web|url=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2_08/28/17148501_1.shtml|title=文革中荒唐外交闹剧:红卫兵火烧英国驻华代办处_历史频道_凤凰网|website=news.ifeng.com|accessdate=2015-05-17|archive-date=2020-06-0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07073008/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2_08/28/17148501_1.shtml|dead-url=no}}</ref> |
|||
8月23日凌晨,周恩来总理紧急召见外事口[[造反派]]组织代表,强烈谴责这次违法行为,后来在1971年3月2日接见新任英国代办{{link-en|谭森|John Denson}}时就这次事件向英方正式道歉<ref name="zhou">{{Cite web |url=http://www.laoren.com/lrbdn/2013/210853_2.shtml |title=周恩来总理命令红卫兵撤离英国驻华代办处 |date=2013-06-18 |accessdate=2014-08-28 |archive-date=2014-11-2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129042235/http://www.laoren.com/lrbdn/2013/210853_2.shtml |dead-url=yes }}</ref>。 |
|||
另外,中國政府為報復香港法院於1967年7月19日判處新华社记者薛平入獄2年,在1967年7月21日將[[路透社]]駐北京的英籍記者[[安東尼·格雷]]軟禁<ref name="事記"/>。香港法院繼續審理涉及左派報社負責人及記者的案件,9月4日至7日《香港夜報》、《田豐日報》和《新午報》的五名主要負責人及承印人被判入獄3年<ref name="威權下的新聞路"/>,10月4日《大公報》記者黃澤被判入獄5年<ref name="事記"/>。 |
|||
1968年4月12日,格雷首次獲英國駐華代辦霍普森探訪<ref name="事記"/>。駐華代辦霍普森直至1968年8月14日終獲離境許可,從北京飛抵香港,而港督戴麟趾獲延任一年<ref name="事記"/>。記者格雷至1969年10月4日才獲得釋放<ref name="事記"/>。 |
|||
=== 清華街慘案及林彬被燒死 === |
|||
{{main|清華街爆炸案|林彬 (播音員)}} |
|||
[[File:Wah Kiu Yat Po strongly ccondemns pro-communist thugs and the killing of the CRHK announcer Lam Bun.png|thumb|《華僑日報》在8月26日報道[[林彬 (播音員)|林彬]]被左派暴徒縱火襲擊,搶救無效逝世,並表示這宗左派恐襲令全香港市民憤慨]] |
|||
[[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人[[林彬 (播音员)|林彬]]多次在節目內對鬥委會的暴行予以批評,譴責左派份子在香港各區街頭周圍放置炸彈<ref name="慘絕人寰的八月"/>。1967年8月20日下午,八歲女童黃綺文與她年僅兩歲的弟弟黃兆勳在[[清華街 (香港)|北角清華街]]遊玩期間被一枚經過偽裝的[[清華街爆炸案|炸彈炸死]]<ref name="最動盪時刻 菠蘿滿地">{{cite news |title=那年,一九六七 — 最動盪時刻 「菠蘿」滿地 |url=https://ubeat.com.cuhk.edu.hk/%E9%82%A3%E5%B9%B4%EF%BC%8C%E4%B8%80%E4%B9%9D%E5%85%AD%E4%B8%83/3/ |accessdate=2022-07-11 |work=大學線 |date=2012-05-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716185714/https://ubeat.com.cuhk.edu.hk/%E9%82%A3%E5%B9%B4%EF%BC%8C%E4%B8%80%E4%B9%9D%E5%85%AD%E4%B8%83/3/ |archivedate=2021-07-16 |deadurl=no }}</ref>,該宗慘案震驚香港社會<ref name="慘絕人寰的八月"/>,其後林彬在商業電台以《欲罷不能》為節目主題,譏諷左派不得民心的恐怖活動,譴責左派暴徒為“无耻无良无能污秽邋遢下流贱格的港共分子”<ref name="林彬遇害51周年祭(上)">{{cite news |title=悼林彬,驚嘆自己險被炸死──林彬遇害51周年祭(上) |url=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14543/%E6%9E%97%E5%BD%AC-%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E5%85%AD%E4%B8%83%E6%9A%B4%E5%8B%95-14544/%E6%82%BC%E6%9E%97%E5%BD%AC%EF%BC%8C%E9%A9%9A%E。5%98%86%E8%87%AA%E5%B7%B1%E9%9A%AA%E8%A2%AB%E7%82%B8%E6%AD%BB%E2%94%80%E2%94%80%E6%9E%97%E5%BD%AC%E9%81%87%E5%AE%B351%E5%91%A8%E5%B9%B4%E7%A5%AD%EF%BC%88%E4%B8%8A%EF%BC%89 |accessdate=2021-10-09 |work=眾新聞 |date=2018-08-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1009163300/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14543/%E6%9E%97%E5%BD%AC-%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E5%85%AD%E4%B8%83%E6%9A%B4%E5%8B%95-14544/%E6%82%BC%E6%9E%97%E5%BD%AC%EF%BC%8C%E9%A9%9A%E5%98%86%E8%87%AA%E5%B7%B1%E9%9A%AA%E8%A2%AB%E7%82%B8%E6%AD%BB%E2%94%80%E2%94%80%E6%9E%97%E5%BD%AC%E9%81%87%E5%AE%B351%E5%91%A8%E5%B9%B4%E7%A5%AD%EF%BC%88%E4%B8%8A%EF%BC%89 |archivedate=2019-10-09 |deadurl=yes }}</ref>。親共報紙《大公報》及《文匯報》都沒有報導清華街有兩名兒童被暴徒炸死的消息<ref name="不報炸死兩小孩">{{cite news |title=左報直指突擊隊殺林彬 不報炸死兩小孩 |url=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91823/%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8%88%8A%E5%A0%B1%E9%87%8D%E6%B8%A9-%E5%B7%A6%E5%A0%B1%E7%9B%B4%E6%8C%87%E7%AA%81%E6%93%8A%E9%9A%8A%E6%AE%BA%E6%9E%97%E5%BD%AC-%E4%B8%8D%E5%A0%B1%E7%82%B8%E6%AD%BB%E5%85%A9%E5%B0%8F%E5%AD%A9 |accessdate=2022-07-11 |work=香港01 |date=2017-07-20 |archive-date=2022-07-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714082703/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91823/%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8%88%8A%E5%A0%B1%E9%87%8D%E6%B8%A9-%E5%B7%A6%E5%A0%B1%E7%9B%B4%E6%8C%87%E7%AA%81%E6%93%8A%E9%9A%8A%E6%AE%BA%E6%9E%97%E5%BD%AC-%E4%B8%8D%E5%A0%B1%E7%82%B8%E6%AD%BB%E5%85%A9%E5%B0%8F%E5%AD%A9 |dead-url=no }}</ref>,卻在新聞版發文揚言要對林彬不利,《文匯報》更在報導中將林彬的名字都以諧音改為「臨殯」<ref name="永遠的大丈夫"/>。 |
|||
8月24日早上,林彬駕車載同堂弟林光海從[[窩打老道山]]寓所返回商台上班,途中遭到伏擊<ref name="永遠的大丈夫"/>,有喬裝成修路工人的左派暴徒在文福道和文運道路口截停林彬的座駕,再由同夥向車內潑汽油及縱火,林彬兄弟被燒至重傷。林彬在救護車上一度甦醒<ref name="#1">{{cite news|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00513/14024469 |title=死亡真相 林彬送院喊:左仔害死我 |publisher=蘋果日報 |date=2010-05-1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30210823/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00513/14024469 |archivedate=2014-10-30 |deadurl=yes }}</ref>,並且向妻子大喊:「左仔害死我咯!」林彬和林光海先後於8月25日及29日在伊利沙伯醫院傷重不治<ref name="林光海不治">{{cite news |title=左派暴徒又添一筆血債 商台職員林光海 昨凌晨卒告不治 |accessdate=2022-07-27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8-31 }}</ref>。 |
|||
林彬和堂弟被燒殺的當天中午,左派媒體《[[新晚報]]》即刊出「地下鋤奸突擊隊」司令部發表公告<ref name="林彬遇害50周年"/>,指事件是「向林逆作出民族紀律的處分,嚴厲懲罰,以示儆戒」。宣布林彬四大罪状: |
|||
#通过电台散播仇视伟大祖国的言论; |
|||
#勾结美英帝国主义,投靠[[蔣中正政府|蒋邦]]; |
|||
#为港英推行奴化教育鸣锣开道; |
|||
#污蔑爱国同胞是暴徒为港英当局的血腥镇压歌功颂德。 |
|||
由於1967年的香港不但沒有[[手機]],亦未有[[傳呼機]],就連固網電話也不多,當年的新聞科技由編採、寫稿、[[排版]]至印刷在報紙上實體發行的連串工序並不可能在3小時左右完成<ref name="林彬遇害50周年">{{cite news |title=歷史在這裡沉思 林彬遇害50周年 |url=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6406/%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6%9E%97%E5%BD%AC-6422/%E6%AD%B7%E5%8F%B2%E5%9C%A8%E9%80%99%E8%A3%A1%E6%B2%89%E6%80%9D-%E6%9E%97%E5%BD%AC%E9%81%87%E5%AE%B350%E5%91%A8%E5%B9%B4- |accessdate=2022-07-25 |work=[[眾新聞]] |date=2017-08-2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826120430/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6406/%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6%9E%97%E5%BD%AC-6422/%E6%AD%B7%E5%8F%B2%E5%9C%A8%E9%80%99%E8%A3%A1%E6%B2%89%E6%80%9D-%E6%9E%97%E5%BD%AC%E9%81%87%E5%AE%B350%E5%91%A8%E5%B9%B4- |archivedate=2017-08-26 |deadurl=yes }}</ref>,《新晚報》卻於當日中午便印刷好實體報紙在市面發行,以半版篇幅鉅細無遺描述在上午近9時「突擊隊」燒殺林彬的經過,並且附上「突擊隊司令部」公告及其「四大罪狀」,故此社會輿論認為左派團體是早有預謀及計劃好殺害林彬<ref name="林彬遇害50周年"/>。《大公報》在林彬遇害翌日以「地下突擊隊鋤奸 敗類林彬受重傷」為題,譴責他為「對於愛國同胞極盡污辱誣蔑之能事」、對殖民地政府「認賊作父」。該報又稱呼林彬為「林逆」,細數其「罪狀」,「此人一向在反華宣傳中充當爛頭蟀角色……他天天叫囂,用盡無恥無良低能邋遢下流賤格的語言,把祖國的革命群眾稱為暴民。」林彬被殺後,左派除了以匿名謾罵林彬為「民族敗類,港英走狗」;還恐嚇稱會繼續「制裁其他敗類」<ref name="#2">[http://www.ngensis.com/mad-ref/mad-2.htm 林彬遇害] {{Wayback|url=http://www.ngensis.com/mad-ref/mad-2.htm |date=20080501020242 }}《文化大革命志 補卷一: 赤禍香港》</ref>。 |
|||
==== 太古船塢華員職工會主席鄧全 ==== |
|||
鄧全於入獄生病,至12月20日被送往瑪麗醫院治理,延至12月29日凌晨不治,其葬禮於1970年1月3日舉行,遺體安葬於柴灣華人墳場。據1970年1月2日《大公報》刊載的一篇特稿指,鄧全曾於11月中於監獄醫院接受預防霍亂注射,由於當時一枝針咀會為獄方在多名囚犯身上使用,而當時院內有十多名黃疸病人,致鄧全感染黃疸病,因獄方未能妥善提供治療而歿。 |
|||
殺害林彬的兇徒仍然逍遙法外,林彬的遺屬由中華民國政府接往[[台灣]]居住,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在1968年8月發出總統令褒揚林彬<ref name="蔣總統明令褒揚林彬">{{cite news |title=蔣總統明令褒揚林彬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6%9E%97%E5%BD%AC%201968&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FH7zGe%2FKF%2BFHmvltNayA2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6%9E%97%E5%BD%AC%29%20OR+all_dc.creator%3A%28%E6%9E%97%E5%BD%AC%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6%9E%97%E5%BD%AC%29%20OR+all_dc.subject%3A%28%E6%9E%97%E5%BD%AC%29%20OR+fulltext%3A%28%E6%9E%97%E5%BD%AC%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6%9E%97%E5%BD%AC%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8 |accessdate=2023-06-25 |work=工商晚報 |issue=第1頁 |date=1968-08-11 |archive-date=2023-09-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921113727/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6%9E%97%E5%BD%AC%201968&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FH7zGe%2FKF%2BFHmvltNayA2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6%9E%97%E5%BD%AC%29%20OR+all_dc.creator%3A%28%E6%9E%97%E5%BD%AC%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6%9E%97%E5%BD%AC%29%20OR+all_dc.subject%3A%28%E6%9E%97%E5%BD%AC%29%20OR+fulltext%3A%28%E6%9E%97%E5%BD%AC%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6%9E%97%E5%BD%AC%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8 |dead-url=no }}</ref>,林彬兄弟的靈位入祀[[忠烈祠 (臺灣)|忠烈祠]]。 |
|||
== 影響 == |
|||
根據統計,六七暴動造成最少51人死亡,當中包括11名警務人員,一名[[駐港英軍]][[拆彈專家]]及一名[[消防員]]死难。包括200名[[警務人員]]在內的802人受傷,1936人被檢控。暴動期間共發現8,074個懷疑炸彈,以及1,167個真炸彈<ref>{{cite web|url=http://www.youtube.com/watch?v=v37scgsFMPc|title=由1967開始 第1集 第二部分|publisher=電視廣播有限公司}}</ref>。 |
|||
=== 暗殺名單及金庸避走新加坡 === |
|||
暴動期間同時造成[[經濟]]損失,使部分市民變賣财產離開香港,造成香港的第一波[[移民潮]]<ref>《黃花崗雜誌》,林偉棠</ref><ref>[http://www.ngensis.com/mad-ref/mad-2.htm 暴動事件統計一覽表] {{Wayback|url=http://www.ngensis.com/mad-ref/mad-2.htm |date=20080501020242 }}《文化大革命志 補卷一: 赤禍香港》</ref><ref>[http://www.hkatv.com/infoprogram/07/hkdecode/content28b.html 解密百年香港 第28集Part 2 「滿地〝菠蘿〞」內容文字槁]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118010744/http://www.hkatv.com/infoprogram/07/hkdecode/content28b.html |date=2008-11-18 }} 香港《亞洲電視》本港台</ref>,许多生意人远走南洋。而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郑裕彤都在地产领域开始低位买入。李嘉诚在香港北角购地兴建一座12层的工业大厦,起名“长江大厦”。郑裕彤联同其好友杨志云等逆势大量购入地产物业。经过此次投资的积累,使他们变成了香港地产界的“四大天王”<ref>{{cite web|ur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4/24/c_123028095_2.htm|title=香港地产“四大天王”风云录:抄底1967|publisher=}}</ref>。 |
|||
[[File:Pro-Beijing newspapers published killing order list included Cha Leung Yung on 1967-07-07.jpg|thumb|《[[香港夜報]]》在1967年7月7日刊登「漢奸群像」,圖左起的[[查良鏞]](金庸)、彭富華、[[李福樹]]、[[徐家祥]],大篇幅宣稱這四人已被中共當局列入首批漢奸名單,將要被執行「民族紀律」的最重刑罰]] |
|||
[[File:X-ray machine for bomb screening at 1967 Hong Kong riot ks1967-08-11 p4.jpg|thumb|由於左派份子利用[[郵包]]發動炸彈襲擊,包括匯豐銀行、怡和洋行、中華廠商會均收到藏有爆炸品的郵包,香港警方在1967年8月宣布將啟用從美國購入的X光機查找[[郵包炸彈]],同時呼籲市民切勿接納來歷不明的郵包,如對郵包的內藏物有懷疑,應聯絡警方協助檢查]] |
|||
{{seealso|金庸}} |
|||
《[[明報]]》社長[[查良鏞]]([[金庸]])對於“六七暴动”的态度十分明確,在報章內表明反對中國文化大革命及顛覆港英政府的暴動<ref name="金庸與新聞自由">{{cite news |title=金庸與新聞自由 |url=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e9%87%91%e9%90%98-%e9%96%8b%e6%94%be%e9%9b%9c%e8%aa%8c-%e9%87%91%e5%ba%b8-86319 |accessdate=2022-05-30 |work=明周文化 |date=2018-11-19 |archivedate=2020-06-0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06182847/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E9%87%91%E9%90%98-%E9%96%8B%E6%94%BE%E9%9B%9C%E8%AA%8C-%E9%87%91%E5%BA%B8-86319 |deadurl=no }}</ref>,親中共組織則將金庸稱為“[[汉奸]]”、“走狗”、“卖国贼”及“豺狼镛”等等,不斷進行诅咒及辱骂 ,而在香港的一家主營中國貨品零售的百貨公司於橱窗的顯眼位置,擺放出暴動份子眼中的“十大汉奸”宣傳品,金庸被列为“头号汉奸”,谑称“豺狼镛”,並且图文并茂。《香港夜報》等左派媒體在7月7日刊登被中共當局列為漢奸的首批四人名單,其中包括明報社長查良鏞(金庸),聲稱名單內的「漢奸」將會被執行「民族紀律」的最高刑罰<ref name="六七暴動恐怖主義之上">{{cite news |title=「67暴動」的恐怖主義根源(上) |url=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3652/%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6%81%90%E6%80%96%E4%B8%BB%E7%BE%A9-%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3658/67-%E6%9A%B4%E5%8B%95?page=2 |work=眾新聞 |date=2017-05-0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703234418/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3652/%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6%81%90%E6%80%96%E4%B8%BB%E7%BE%A9-%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3658/67-%E6%9A%B4%E5%8B%95?page=2 |archivedate=2021-07-03 |deadurl=yes }}</ref>。 |
|||
林彬在8月24日被杀害后,金庸被親共份子列入六人暗殺名單中的第二位<ref name="神龍教影射中共">{{cite news |title=金庸的政治江湖:神龍教影射中共 因「六四」傷心隱退 |url=https://www.storm.mg/article/588975?mode=whole |work=新新聞 |date=2018-11-0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706090327/https://www.storm.mg/article/588975?mode=whole |archivedate=2022-07-06 |deadurl=no }}</ref>,其他五位包括立法局議員[[李福樹]]及[[簡悅強]]、署理華民政務司[[徐家祥]]<ref name="六七暴動恐怖主義之上"/>、新界鄉議局主席[[彭富華]]及《真報》社長陸海安<ref name="暴徒聲言要暗殺">{{cite news |title=圖爲暴徒聲言要暗殺的本港六位知名人士 圖右至左上爲 徐家祥 簡悅強 李福樹 下爲 查良鏞 彭富華 陸海安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9%99%B8%E6%B5%B7%E5%AE%89%29%20OR+all_dc.creator%3A%28%E9%99%B8%E6%B5%B7%E5%AE%89%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9%99%B8%E6%B5%B7%E5%AE%89%29%20OR+all_dc.subject%3A%28%E9%99%B8%E6%B5%B7%E5%AE%89%29%20OR+fulltext%3A%28%E9%99%B8%E6%B5%B7%E5%AE%89%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9%99%B8%E6%B5%B7%E5%AE%89%29%20%29%20%29&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FH7zGe%2FKF%2BFOodvldzLBva&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48&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9%99%B8%E6%B5%B7%E5%AE%8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4-01-22 |work=工商晚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8-2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122162310/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9%99%B8%E6%B5%B7%E5%AE%89%29%20OR+all_dc.creator%3A%28%E9%99%B8%E6%B5%B7%E5%AE%89%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9%99%B8%E6%B5%B7%E5%AE%89%29%20OR+all_dc.subject%3A%28%E9%99%B8%E6%B5%B7%E5%AE%89%29%20OR+fulltext%3A%28%E9%99%B8%E6%B5%B7%E5%AE%89%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9%99%B8%E6%B5%B7%E5%AE%89%29%20%29%20%29&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FH7zGe%2FKF%2BFOodvldzLBva&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48&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9%99%B8%E6%B5%B7%E5%AE%8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rchivedate=2024-01-22 |deadurl=no }}</ref>,其後金庸的住所收到[[郵包炸彈]]<ref name="炸彈郵包">{{cite news |title=查良鏞1959年創辦明報 曾疑因明報社評譴責左派 收炸彈郵包恐嚇要離港暫避 |url=https://news.mingpao.com/ins/%E6%B8%AF%E8%81%9E/article/20181030/s00001/1540902886677/%E3%80%90%E9%87%91%E5%BA%B8%E9%80%9D%E4%B8%96%E3%80%91%E6%9F%A5%E8%89%AF%E9%8F%9E1959%E5%B9%B4%E5%89%B5%E8%BE%A6%E6%98%8E%E5%A0%B1-%E6%9B%BE%E7%96%91%E5%9B%A0%E6%98%8E%E5%A0%B1%E7%A4%BE%E8%A9%95%E8%AD%B4%E8%B2%AC%E5%B7%A6%E6%B4%BE-%E6%94%B6%E7%82%B8%E5%BD%88%E9%83%B5%E5%8C%85%E6%81%90%E5%9A%87%E8%A6%81%E9%9B%A2%E6%B8%AF%E6%9A%AB%E9%81%BF |accessdate=2024-01-20 |work=明報 |date=2018-10-3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523185127/https://news.mingpao.com/ins/%E6%B8%AF%E8%81%9E/article/20181030/s00001/1540902886677/%E3%80%90%E9%87%91%E5%BA%B8%E9%80%9D%E4%B8%96%E3%80%91%E6%9F%A5%E8%89%AF%E9%8F%9E1959%E5%B9%B4%E5%89%B5%E8%BE%A6%E6%98%8E%E5%A0%B1-%E6%9B%BE%E7%96%91%E5%9B%A0%E6%98%8E%E5%A0%B1%E7%A4%BE%E8%A9%95%E8%AD%B4%E8%B2%AC%E5%B7%A6%E6%B4%BE-%E6%94%B6%E7%82%B8%E5%BD%88%E9%83%B5%E5%8C%85%E6%81%90%E5%9A%87%E8%A6%81%E9%9B%A2%E6%B8%AF%E6%9A%AB%E9%81%BF |archivedate=2022-05-23 |deadurl=yes }}</ref>,幸運的是查宅發現郵包的來歷可疑後有所警覺,遂通報警方由軍火專家檢查及將炸彈拆除。金庸一家受到暗杀威胁,只好放下《明报》业务,带着家人到新加坡暂避,金庸说:“顺便到新加坡巡视业务,那边有张《[[新明日报]]》。”而《新明日报》是他先前於1967年3月和斧標驅風油創辦人梁潤之在新加坡聯合創刊的。 |
|||
港英政府研究六六、六七兩次暴動成因後,察覺到有需要適量調整過時的管治策略。政府透過主動關心及改善一般市民[[民生]],減少[[社會不公平]]現象,同時緩和市民不安情緒及與政府的對立。政府在暴動結束後一年,即1968年已著手修改[[勞工法例]],大幅加強對勞工的保障。為改善與市民在地區層面上的溝通,進行首次地方行政改革,包括於1968年成立民政處(即今日的[[民政事務總署]]),此外香港也在同年直接成立鄰舍輔導會和公益金等組織。暴動亦間接催生香港在1970年代在[[教育]]、[[醫療]]、[[香港廉政公署|廉政]]、[[房屋]]等等各方面的改革。同時政府發現[[青少年]]空閒時間缺乏可供參與的活動而被左派招攬,於是決定大量增加[[文娛康樂]]活動。暴動後的1969年12月開始舉辦的[[香港節]],就是當中的一個重要節目,藉以加強青年對香港的向心力。此外,漁農處(現[[漁農自然護理署]])也在1968年7月開設林務營以解決青少年問題。<ref>{{cite book|author=高添強、黎健強|editor=任秀雯|title=《彩色香港 1940s-1960s》 一九四零至六零年代的香港 高添強|date=2013年12月|publisher=[[三聯書店]]|isbn=978-962-04-3378-8|pages=頁12|edition=第一版}}</ref> |
|||
金庸离港期间,报社业务由沈宝新负责,编务由总编辑梁小中主持,社评由梁小中、胡菊人执笔<ref name="金庸新加坡辦報">{{cite web |title=金庸新加坡辦報:當年與驅風油大王聯手,還將《明報》主將調來星國任總編輯 |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08 |accessdate=2022-07-1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717143718/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7608 |archivedate=2022-07-17 |deadurl=no }}</ref>。金庸離開香港後,承印《明報》的建明印刷廠曾經被捣乱,亦曾經有數百名左派暴徒闖入當時《明報》編輯部所在的北角英皇道南康大厦<ref name="金庸险遭左派猎杀2">{{cite news |title=“文革”波及香港 金庸险遭“左派”猎杀 |url=https://news.ifeng.com/history/1/jishi/200812/1224_2663_936750_1.shtml |accessdate=2023-10-10 |work=环球网读书频道 |issue=第2頁 |publisher=凤凰资讯 |date=2008-12-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1010033054/https://news.ifeng.com/history/1/jishi/200812/1224_2663_936750_1.shtml |archivedate=2023-10-10 |deadurl=no }}</ref>,準備對《明報》大肆破壞,不過《明報》早有防範,已將《明報》門口的招牌和標示辦公室位置的指示牌全部移除,並且重門深鎖,左派暴徒在大廈內花了半小時都找不到《明報》編輯部,及後警察趕到,《明報》辦公室才避過燒砸之災<ref name="金庸险遭左派猎杀2"/>。金庸回港後受到香港政府保護至1970年代末。 |
|||
由於六七暴動期間,不少[[香港巴士|公共巴士]]路線-{zh-hans:被迫;zh-hk:被逼;zh-tw:被迫;}-暫停服務,部份更沒有重投服務,引致不少9座位載客白牌車應運而生,獲准到市區載客,最終致使港英政府認為白牌車可以輔助公共交通不足,促成1969年將白牌車合法化,成為今日的[[香港小巴|公共小巴]],座位限制由9座位提升至14座位,1988年更增至16座位,2017年再增加至19座位,對[[香港交通|香港公共交通]]的發展帶來正面影響。 |
|||
=== 炸彈浪潮持續 === |
|||
香港警隊在事件中的忠誠及勇敢表現備受讚賞,1969年獲[[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賜予[[皇家香港警察|皇家]]封號,自此稱為「皇家香港警察」直至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 |
|||
[[File:Hong Kong residents work together to counter terrorist activities, KSE1967-09-16-p4.png|thumb|《工商晚報》在1967年9月16日報導香港市民響應警方呼籲,積極提供非法製作爆炸品的消息及藏有炸彈的情報,合力粉碎左派恐怖活動,左派有部分製作炸彈的機關是因為熱心市民提供的消息而成功被搗破,警方對此感到十分鼓舞]] |
|||
[[File:Yee Wo Street bombing killed senior inspector McEwen - Sing Tao Daily 06-11-1967.jpg|thumb|《[[星島日報]]》在1967年11月6日報導港共恐怖份子昨日在香港島多處發動炸彈襲擊,銅鑼灣[[怡和街爆炸案|怡和街炸彈爆炸]]有1名督察被炸死、22位市民受傷,灣仔有5名警察被投擲炸彈受傷,另一則標題報導香港市民發揮警民合作的精神,協助警方擒拿6個投放土製炸彈的港共暴徒,其中1個暴徒是被自己的炸彈炸傷就擒]] |
|||
8月26日,《大公報》記者黃澤在中環示威集會時被捕<ref name="事記"/>。 |
|||
左派組織在7月發起的炸彈襲擊浪潮到10月有惡化趨勢<ref name="cuhk-p62">{{cite book |author1=黃震宇 |title=第三條戰線: 「六七暴動」中的「經濟戰」 |publisher=香港中文大學 |location=香港 |page=62 |edition=2017年6月 |url=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61-201510036.pdf |accessdate=2024-03-1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516180807/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61-201510036.pdf |archivedate=2018-05-16 |deadurl=no }}</ref>。10月13日,灣仔在3小時內發生[[灣仔告士打道爆炸案]]及[[莊士敦道炸彈襲擊電車案]],同為19歲的一名警察及一名中學生遭炸彈炸死。同日,[[外交、聯邦及發展事務部|聯邦事務部]]次官[[石寶德]]勳爵抵達香港訪問8天,左派份子將炸彈恐襲升級,又驅使左派學校的師生在鄰近[[啟德機場]]的九龍城各主要道路放置炸彈,在石寶德訪港期間發現的真假炸彈超過600枚<ref name="放彈人">{{cite news |title=回顧香港六七暴動‧“放彈人”悔疚至今 |url=http://www.mediachinese.com/node/59441 |accessdate=2023-03-21 |work=明報 |publisher=世華媒體 |date=2012-07-1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319160718/http://www.mediachinese.com/node/59441 |archivedate=2023-03-19 |deadurl=no }}</ref>。港督戴麟趾與石寶德勳爵會面期間曾經討論應否將放置炸彈傷害人命的恐怖份子判處[[香港死刑制度|死刑]],不過石寶德在10月20日表示暫未見必須將放炸彈的犯人處以死刑<ref name="石寶德勛爵仍堅持己見">{{cite news |title=對放炸彈應否處死刑問題 石寶德勛爵仍堅持己見 竟謂放彈者非志在殺人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6%AD%BB%E5%88%91%20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8G6d9hAzhQMk2n8KcIzx&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4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6%AD%BB%E5%88%91%29%20OR+all_dc.creator%3A%28%E6%AD%BB%E5%88%91%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6%AD%BB%E5%88%91%29%20OR+all_dc.subject%3A%28%E6%AD%BB%E5%88%91%29%20OR+fulltext%3A%28%E6%AD%BB%E5%88%91%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6%AD%BB%E5%88%91%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 |accessdate=2023-02-19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10-21 |archive-date=2023-09-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921152201/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6%AD%BB%E5%88%91%20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8G6d9hAzhQMk2n8KcIzx&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4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6%AD%BB%E5%88%91%29%20OR+all_dc.creator%3A%28%E6%AD%BB%E5%88%91%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6%AD%BB%E5%88%91%29%20OR+all_dc.subject%3A%28%E6%AD%BB%E5%88%91%29%20OR+fulltext%3A%28%E6%AD%BB%E5%88%91%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6%AD%BB%E5%88%91%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 |dead-url=no }} {{Wayback|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6%AD%BB%E5%88%91%20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8G6d9hAzhQMk2n8KcIzx&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4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6%AD%BB%E5%88%91%29%20OR+all_dc.creator%3A%28%E6%AD%BB%E5%88%91%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6%AD%BB%E5%88%91%29%20OR+all_dc.subject%3A%28%E6%AD%BB%E5%88%91%29%20OR+fulltext%3A%28%E6%AD%BB%E5%88%91%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6%AD%BB%E5%88%91%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 |date=20230921152201 }}</ref>。 |
|||
六七暴動後,港督戴麟趾意識到貪污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原有《防止貪污條例》的不足,於是在1971年5月制定《[[防止賄賂條例]]》,以加重針對貪污的罰則、擴大懲治範圍、以及賦予反貪污部更大的權力去偵查貪污案件<ref name="icac">〈廉政公署〉,《香港便覽》,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2010年4月</ref>。其後麥理浩上任後,著手肅貪倡廉,創立專門撲滅貪污罪行的廉政專員公署。 |
|||
同年10月底,香港政府為提振市民的信心及加強社會凝聚力<ref name="香港節50周年展">{{cite news |title=「香港節」50周年文物展 |url=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6%96%B0%E8%81%9E/-%E9%A6%99%E6%B8%AF%E7%AF%80-50%E5%91%A8%E5%B9%B4%E6%96%87%E7%89%A9%E5%B1%95/259332 |accessdate=2022-05-30 |work=AM730 |date=2019-08-29 |archivedate=2022-04-2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426101023/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6%96%B0%E8%81%9E/-%E9%A6%99%E6%B8%AF%E7%AF%80-50%E5%91%A8%E5%B9%B4%E6%96%87%E7%89%A9%E5%B1%95/259332 |deadurl=no}}</ref>,於10月30日舉辦為期七天的「[[香港週]]」推廣「香港人用香港貨」及振興香港工商業<ref name="香港人用香港貨">{{cite web |title=香港人用香港貨 |url=https://www.hkmemory.hk/MHK/collections/hong_kong_products_exhibition/history_of_exhibitions/hong_kong_people_use_hong_kong_products/index_cht.html |publisher=香港記憶 |accessdate=2022-08-0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101054025/https://www.hkmemory.hk/MHK/collections/hong_kong_products_exhibition/history_of_exhibitions/hong_kong_people_use_hong_kong_products/index_cht.html |archivedate=2018-11-01 |deadurl=no }}</ref>,此舉被認為是抗衡左派親中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十一國慶]]及右派親國民黨的[[雙十節|雙十國慶]],在「香港週」舉行期間左派份子發動多宗炸彈襲擊<ref name="cuhk-p62"/>。 |
|||
至今每逢談到過激行為或選舉的時候,親共左派政團和社團当指责間中會被民主派会反指責他們於六十年代放炸彈、殺害林彬<ref>{{cite web|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05/18323235|title=左派亂噏反佔中 搵解放軍咁大陣容?|work=Apple Daily 蘋果日報}}</ref>。 |
|||
11月5日是「香港週」的最後一天,當晚[[銅鑼灣]]發生造成1死22傷的[[怡和街爆炸案]]<ref name="衝着香港週"/>。警務處交通部高級督察[[麥基雲]]在銅鑼灣[[怡和街]]將一個阻塞道路的可疑旅行袋移到路旁,再蹲下檢查旅行袋時,收藏在袋內的炸彈發生爆炸,麥基雲被炸斷手腳當場死亡,另有22人被炸傷。 |
|||
=== 评价 === |
|||
曾任左派报纸大公报副编辑的[[羅孚 (作家)|羅孚]]1982年被指控为间谍,在京軟禁10年後返回香港,在1993年3月15日《當代月刊》,撰寫《為香港式文革致歉》的文章,就表明“自我反省”。晚年坦言對自己的文宣感到悔恨:「四十多年來我寫了不少假話、錯話,鐵證如山,無地自容。」被认为是第一个愿意为激烈行为道歉的人士<ref>{{cite web|url=http://www.hkdailynews.com.hk/NewsDetail/index/370888|title=羅孚與六七少年犯(二之一)|publisher=|access-date=2014-10-2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28211727/http://www.hkdailynews.com.hk/NewsDetail/index/370888|archive-date=2014-10-28|dead-url=yes}}</ref>。 |
|||
11月7日,[[庇利羅士女子中學]]10多名女生在校內籌款被捕<ref name="事記"/>。 |
|||
前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囚犯編號:28504)曾于六七暴动期间被控放置煽动性标语而入狱,在2014年首度开腔谈及事件,强调自己当年僅僅是在学校派发反对殖民地主义传单,反问道:“这何犯罪之有?”<ref>{{cite web|url=http://www.gdyfs.com/news/gn/20140519/051915004212014.html|title=首谈六七暴动入狱 曾德成:何罪之有|publisher=|access-date=2014-10-2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28222600/http://www.gdyfs.com/news/gn/20140519/051915004212014.html|archive-date=2014-10-28|dead-url=yes}}</ref><ref>{{cite web|url=http://news.takungpao.com/opinion/highlights/2014-05/2484880.html|title=关昭:曾德成“占中”了吗?|author=郑学友|publisher=|accessdate=2014-11-30|archive-date=2017-06-2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620142101/http://news.takungpao.com/opinion/highlights/2014-05/2484880.html|dead-url=no}}</ref> |
|||
11月8日,旺角[[荔枝角道炸彈襲擊案|荔枝角道炸彈爆炸]]有三名無辜市民被炸死,當中一名死者是10歲女童,另有一名12歲男童因眼球被炸彈碎片擊破致右眼永久失明,放置炸彈的兇徒[[羅水欣]]亦被自己的炸彈炸傷<ref name="羅水欣被控三項謀殺案"/>。 |
|||
撰写《香港左派斗争史》作者周奕在1960年代就出任香港文汇报记者,2007年出席凤凰台何亮亮主持的《时事亮亮点》时谈到,香港左派卷入这场斗争的盈千上万。事件一开始,香港警察枪杀13岁理发学徒陈广生,继而在警署内打死徐田波、罗进苟、邹松胜、李安等人。何亮亮認為被压迫的受害人暴力反抗今天遭受到谴责,而对「港英长期的法西斯暴戾行动」反而没有人提及,历史的歪曲莫此为甚。 |
|||
=== 暴動終被平息 === |
|||
1978年,中国国务院华侨事务办公室主任[[廖承志]]在北京主持召开港澳工作会议。会议重申中央对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同时其称:“1967年在香港发生的所谓‘反英抗暴斗争’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做法,企图迫使中央出兵收回香港,是与中央的方针不符合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ref>{{cite web|url=http://www.hao1111.cn/a/dswz/23394_2.html|title=“反英抗暴”事件与沙头角边界冲突(2)|publisher=|access-date=2014-10-3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30114404/http://www.hao1111.cn/a/dswz/23394_2.html|archive-date=2014-10-30|dead-url=yes}}</ref> |
|||
[[File:Chung Wah Middle School student making IED and injured himself during 1967 Hong Kong riots ks1967-11-28 p1.png|thumb|《工商晚報》在1967年11月28日報導昨晚[[中華中學 (香港)|中華中學]]有學生在校內六樓的實驗室協助左派暴徒製作炸彈時發生意外爆炸重傷,並刊出新聞圖片(左上角)報導該名遭自己的炸彈炸至血流披面的中華中學學生被抬上救護車,在右下角的圖片以圓圈標示中華中學的正門放有可疑物品]] |
|||
11月15日,鬥委任意之及廖一原被警方拘捕<ref name="事記"/>。11月下旬鬥委會及左派工會開始未能向參與炸彈行動組的罷工工人發放罷工生活費及炸彈行動費<ref name="停發罷工生活費">{{cite news |title=由十一月廿四日實行 港共停發罷工生活費 巴士罷工工人多幹放炸彈暴行 每次以抽鐵行之中者不得畏縮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81%9C%E7%99%BC%E7%BD%B7%E5%B7%A5%E7%94%9F%E6%B4%BB%E8%B2%BB&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81%9C%E7%99%BC%E7%BD%B7%E5%B7%A5%E7%94%9F%E6%B4%BB%E8%B2%BB%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81%9C%E7%99%BC%E7%BD%B7%E5%B7%A5%E7%94%9F%E6%B4%BB%E8%B2%BB%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81%9C%E7%99%BC%E7%BD%B7%E5%B7%A5%E7%94%9F%E6%B4%BB%E8%B2%BB%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81%9C%E7%99%BC%E7%BD%B7%E5%B7%A5%E7%94%9F%E6%B4%BB%E8%B2%BB%29%20OR+fulltext%3A%28%E5%81%9C%E7%99%BC%E7%BD%B7%E5%B7%A5%E7%94%9F%E6%B4%BB%E8%B2%BB%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81%9C%E7%99%BC%E7%BD%B7%E5%B7%A5%E7%94%9F%E6%B4%BB%E8%B2%BB%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iCk5fUhvrSM&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11-1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24172950/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81%9C%E7%99%BC%E7%BD%B7%E5%B7%A5%E7%94%9F%E6%B4%BB%E8%B2%BB&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81%9C%E7%99%BC%E7%BD%B7%E5%B7%A5%E7%94%9F%E6%B4%BB%E8%B2%BB%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81%9C%E7%99%BC%E7%BD%B7%E5%B7%A5%E7%94%9F%E6%B4%BB%E8%B2%BB%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81%9C%E7%99%BC%E7%BD%B7%E5%B7%A5%E7%94%9F%E6%B4%BB%E8%B2%BB%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81%9C%E7%99%BC%E7%BD%B7%E5%B7%A5%E7%94%9F%E6%B4%BB%E8%B2%BB%29%20OR+fulltext%3A%28%E5%81%9C%E7%99%BC%E7%BD%B7%E5%B7%A5%E7%94%9F%E6%B4%BB%E8%B2%BB%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81%9C%E7%99%BC%E7%BD%B7%E5%B7%A5%E7%94%9F%E6%B4%BB%E8%B2%BB%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iCk5fUhvrSM&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rchivedate=2024-03-24 |deadurl=no }}</ref>。 |
|||
左派份子在各區放置真假炸彈的行動越趨失控,其後連左派學校的校園、左派機構的門口也出現炸彈,炸彈襲擊浪潮波及到左派自身<ref name="左仔掟彈掟到懵">{{cite news |title=左仔掟彈掟到懵 晶報門前放一個 左口怕得要死 哀求港英專家營救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B7%A6%E4%BB%94%E6%8E%9F%E5%BD%88%E6%8E%9F%E5%88%B0%E6%87%B5&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B7%A6%E4%BB%94%E6%8E%9F%E5%BD%88%E6%8E%9F%E5%88%B0%E6%87%B5%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B7%A6%E4%BB%94%E6%8E%9F%E5%BD%88%E6%8E%9F%E5%88%B0%E6%87%B5%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B7%A6%E4%BB%94%E6%8E%9F%E5%BD%88%E6%8E%9F%E5%88%B0%E6%87%B5%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B7%A6%E4%BB%94%E6%8E%9F%E5%BD%88%E6%8E%9F%E5%88%B0%E6%87%B5%29%20OR+fulltext%3A%28%E5%B7%A6%E4%BB%94%E6%8E%9F%E5%BD%88%E6%8E%9F%E5%88%B0%E6%87%B5%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B7%A6%E4%BB%94%E6%8E%9F%E5%BD%88%E6%8E%9F%E5%88%B0%E6%87%B5%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FH7zGe%2FKF%2BFEyobRuW0yl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work=工商晚報 |issue=第1頁 |date=1967-09-1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24174821/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B7%A6%E4%BB%94%E6%8E%9F%E5%BD%88%E6%8E%9F%E5%88%B0%E6%87%B5&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B7%A6%E4%BB%94%E6%8E%9F%E5%BD%88%E6%8E%9F%E5%88%B0%E6%87%B5%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B7%A6%E4%BB%94%E6%8E%9F%E5%BD%88%E6%8E%9F%E5%88%B0%E6%87%B5%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B7%A6%E4%BB%94%E6%8E%9F%E5%BD%88%E6%8E%9F%E5%88%B0%E6%87%B5%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B7%A6%E4%BB%94%E6%8E%9F%E5%BD%88%E6%8E%9F%E5%88%B0%E6%87%B5%29%20OR+fulltext%3A%28%E5%B7%A6%E4%BB%94%E6%8E%9F%E5%BD%88%E6%8E%9F%E5%88%B0%E6%87%B5%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B7%A6%E4%BB%94%E6%8E%9F%E5%BD%88%E6%8E%9F%E5%88%B0%E6%87%B5%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FH7zGe%2FKF%2BFEyobRuW0yl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rchivedate=2024-03-24 |deadurl=no }}</ref>,但暴徒仍然繼續利用左派開辦的學校製造炸彈。 |
|||
2015年5月,當年的六七暴動領導人楊光逝世之後,吳康民在香港[[明報]]撰文回顧暴動事件,關於暴動的本質,他認為是「在內地『[[文化大革命]]』運動瀰漫全國的時候,香港的北京派出機構[[新華社]]領導人,既為表功響應中央號召,又為了自保,居然利用一塲勞資糾紛,加上不少勞工階層對港英的統治手法不滿,遂煽動起這一場所謂『反英抗暴』的大風暴。」但實際上,「『反英抗暴』根本違反了中央自解放以後的對香港的政策」,而「由香港新華社一手包辦成立的『[[鬥委會]]』,既然標榜為『香港各界同胞』,當然也要顯示出『工人階級領導』。於是楊光作為香港左派工聯會的理事長,理所當然地被推為主任。其實,楊光『一切聽指揮』,自己並無決策權。事無大小,都得聽新華社的。而且事實上鬥委成立不久,楊光就已成香港政府監視以至追捕對象。他率眾到總督府示威以後,就只能躲進[[中國銀行大廈 (香港)|中國銀行(舊址)大廈]]頂樓,作為『寓公』達數月之久。」至於當時導致傷亡、破壞的各種暴力行動,吳康民指出:「……放真假炸彈,以至炸死[[北角]]無辜小童,暗殺在電台上叫囂反共的廣播員林彬……都不是楊光作出的決定。也許執行者是某些工聯會的屬員,但指揮行動的都另有其人。楊光當時只是一面空頭旗幟,甚至可說是個傀儡,並未參與實際工作。」<ref>{{cite web|url=http://news.mingpao.com/pns/%E5%90%B3%E5%BA%B7%E6%B0%91%EF%B9%95%E7%82%BA%E6%A5%8A%E5%85%89%E8%BE%A8%E8%AA%A3%20%E9%82%84%E3%80%8C%E5%85%AD%E4%B8%83%E3%80%8D%E7%9C%9F%E7%9B%B8/web_tc/article/20150519/s00012/1431972430734|title=吳康民﹕為楊光辨誣 還「六七」真相 - 20150519 - 觀點 - 觀點 - 明報新聞網|publisher=|accessdate=2015-05-20|archive-date=2015-05-2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521074421/http://news.mingpao.com/pns/%E5%90%B3%E5%BA%B7%E6%B0%91%EF%B9%95%E7%82%BA%E6%A5%8A%E5%85%89%E8%BE%A8%E8%AA%A3%20%E9%82%84%E3%80%8C%E5%85%AD%E4%B8%83%E3%80%8D%E7%9C%9F%E7%9B%B8/web_tc/article/20150519/s00012/1431972430734|dead-url=no}}</ref> |
|||
1967年11月27日晚上,位於[[中西區 (香港)|中西區]][[卑利街]]的[[中華中學 (香港)|中華中學]]發生爆炸事故,該校的18歲學生蕭偉文在校內六樓的實驗室協助港共暴徒製作炸彈時發生爆炸,蕭姓學生把自己的左手炸斷<ref name="中華中學學生蕭偉文">{{cite news |title=中華中學學生蕭偉文 涉嫌製彈自炸 昨在醫院提堂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8%95%AD%E5%81%89%E6%96%8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8%95%AD%E5%81%89%E6%96%87%29%20OR+all_dc.creator%3A%28%E8%95%AD%E5%81%89%E6%96%87%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8%95%AD%E5%81%89%E6%96%87%29%20OR+all_dc.subject%3A%28%E8%95%AD%E5%81%89%E6%96%87%29%20OR+fulltext%3A%28%E8%95%AD%E5%81%89%E6%96%87%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8%95%AD%E5%81%89%E6%96%87%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hQTaqtLd2VF&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2&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4-03-10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2-0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10181037/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8%95%AD%E5%81%89%E6%96%8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8%95%AD%E5%81%89%E6%96%87%29%20OR+all_dc.creator%3A%28%E8%95%AD%E5%81%89%E6%96%87%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8%95%AD%E5%81%89%E6%96%87%29%20OR+all_dc.subject%3A%28%E8%95%AD%E5%81%89%E6%96%87%29%20OR+fulltext%3A%28%E8%95%AD%E5%81%89%E6%96%87%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8%95%AD%E5%81%89%E6%96%87%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hQTaqtLd2VF&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2&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rchivedate=2024-03-10 |deadurl=no }}</ref>,重傷昏迷,警方到場後拘捕另外5名男子<ref name="中華中學學生實驗室造炸彈">{{cite news |title=中華中學學生實驗室造炸彈 學生斷臂學校被封 |url=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XEICMKDKJ5FVIPRWREJHAU3GHU |accessdate=2022-07-11 |work=蘋果日報 |date=2018-03-0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829122702/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XEICMKDKJ5FVIPRWREJHAU3GHU |archivedate=2021-08-29 |deadurl=no }}</ref>,並且在校內起出一批炸藥及[[硫磺]]、[[硝酸鉀]]、[[氯酸鉀]]等炸藥原料<ref name="左派學生自製炸彈炸斷手">{{cite news |title=左派貴族學生自製炸彈炸斷手 |url=https://www.symedialab.com/talk/%E5%B7%A6%E6%B4%BE%E8%B2%B4%E6%97%8F%E5%AD%B8%E7%94%9F%E8%87%AA%E8%A3%BD%E7%82%B8%E5%BD%88%E7%82%B8%E6%96%B7%E6%89%8B/ |work=新傳網 |date=2017-04-1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711093423/https://www.symedialab.com/talk/%E5%B7%A6%E6%B4%BE%E8%B2%B4%E6%97%8F%E5%AD%B8%E7%94%9F%E8%87%AA%E8%A3%BD%E7%82%B8%E5%BD%88%E7%82%B8%E6%96%B7%E6%89%8B/ |archivedate=2022-07-11 |deadurl=yes }}</ref>。由於事態嚴重,[[教育司署]]在11月28日宣布即時封閉中華中學至下翌年8月15日,該校學生的家長可聯絡教育司署安排子女轉校<ref name="昨封閉中華中學">{{cite news |title=港府採取強硬措施 昨封閉中華中學 卽晚搜多間左校 中華中學封閉期間至明年八月中止 家長欲使子女轉學可向教育司申請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6%98%A8%E5%B0%81%E9%96%89%E4%B8%AD%E8%8F%AF%E4%B8%AD%E5%AD%B8&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6%98%A8%E5%B0%81%E9%96%89%E4%B8%AD%E8%8F%AF%E4%B8%AD%E5%AD%B8%29%20OR+all_dc.creator%3A%28%E6%98%A8%E5%B0%81%E9%96%89%E4%B8%AD%E8%8F%AF%E4%B8%AD%E5%AD%B8%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6%98%A8%E5%B0%81%E9%96%89%E4%B8%AD%E8%8F%AF%E4%B8%AD%E5%AD%B8%29%20OR+all_dc.subject%3A%28%E6%98%A8%E5%B0%81%E9%96%89%E4%B8%AD%E8%8F%AF%E4%B8%AD%E5%AD%B8%29%20OR+fulltext%3A%28%E6%98%A8%E5%B0%81%E9%96%89%E4%B8%AD%E8%8F%AF%E4%B8%AD%E5%AD%B8%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6%98%A8%E5%B0%81%E9%96%89%E4%B8%AD%E8%8F%AF%E4%B8%AD%E5%AD%B8%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8G6d9hAzhWbRzVtEekwf&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4-03-25 |work=工商晚報 |issue=第1頁 |date=1967-11-2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25173803/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6%98%A8%E5%B0%81%E9%96%89%E4%B8%AD%E8%8F%AF%E4%B8%AD%E5%AD%B8&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6%98%A8%E5%B0%81%E9%96%89%E4%B8%AD%E8%8F%AF%E4%B8%AD%E5%AD%B8%29%20OR+all_dc.creator%3A%28%E6%98%A8%E5%B0%81%E9%96%89%E4%B8%AD%E8%8F%AF%E4%B8%AD%E5%AD%B8%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6%98%A8%E5%B0%81%E9%96%89%E4%B8%AD%E8%8F%AF%E4%B8%AD%E5%AD%B8%29%20OR+all_dc.subject%3A%28%E6%98%A8%E5%B0%81%E9%96%89%E4%B8%AD%E8%8F%AF%E4%B8%AD%E5%AD%B8%29%20OR+fulltext%3A%28%E6%98%A8%E5%B0%81%E9%96%89%E4%B8%AD%E8%8F%AF%E4%B8%AD%E5%AD%B8%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6%98%A8%E5%B0%81%E9%96%89%E4%B8%AD%E8%8F%AF%E4%B8%AD%E5%AD%B8%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8G6d9hAzhWbRzVtEekwf&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rchivedate=2024-03-25 |deadurl=no }}</ref>,警方則搜查多間左派學校,撿獲大批武器及爆炸品,過程中需召喚軍火專家將撿獲的炸彈引爆,其中在[[旺角勞工子弟學校]]有108名師生被帶走協助調查<ref name="搜出炮竹及爆炸物">{{cite news |title=封閉中華中學後 警察迅卽採行動 大搜四間共校 搜出炮竹及爆炸物 一零八人全部帶走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6%90%9C%E5%87%BA%E7%82%AE%E7%AB%B9%E5%8F%8A%E7%88%86%E7%82%B8%E7%89%A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6%90%9C%E5%87%BA%E7%82%AE%E7%AB%B9%E5%8F%8A%E7%88%86%E7%82%B8%E7%89%A9%29%20OR+all_dc.creator%3A%28%E6%90%9C%E5%87%BA%E7%82%AE%E7%AB%B9%E5%8F%8A%E7%88%86%E7%82%B8%E7%89%A9%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6%90%9C%E5%87%BA%E7%82%AE%E7%AB%B9%E5%8F%8A%E7%88%86%E7%82%B8%E7%89%A9%29%20OR+all_dc.subject%3A%28%E6%90%9C%E5%87%BA%E7%82%AE%E7%AB%B9%E5%8F%8A%E7%88%86%E7%82%B8%E7%89%A9%29%20OR+fulltext%3A%28%E6%90%9C%E5%87%BA%E7%82%AE%E7%AB%B9%E5%8F%8A%E7%88%86%E7%82%B8%E7%89%A9%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6%90%9C%E5%87%BA%E7%82%AE%E7%AB%B9%E5%8F%8A%E7%88%86%E7%82%B8%E7%89%A9%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mK18PmtJRiD&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4-03-25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11-2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25032710/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6%90%9C%E5%87%BA%E7%82%AE%E7%AB%B9%E5%8F%8A%E7%88%86%E7%82%B8%E7%89%A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6%90%9C%E5%87%BA%E7%82%AE%E7%AB%B9%E5%8F%8A%E7%88%86%E7%82%B8%E7%89%A9%29%20OR+all_dc.creator%3A%28%E6%90%9C%E5%87%BA%E7%82%AE%E7%AB%B9%E5%8F%8A%E7%88%86%E7%82%B8%E7%89%A9%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6%90%9C%E5%87%BA%E7%82%AE%E7%AB%B9%E5%8F%8A%E7%88%86%E7%82%B8%E7%89%A9%29%20OR+all_dc.subject%3A%28%E6%90%9C%E5%87%BA%E7%82%AE%E7%AB%B9%E5%8F%8A%E7%88%86%E7%82%B8%E7%89%A9%29%20OR+fulltext%3A%28%E6%90%9C%E5%87%BA%E7%82%AE%E7%AB%B9%E5%8F%8A%E7%88%86%E7%82%B8%E7%89%A9%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6%90%9C%E5%87%BA%E7%82%AE%E7%AB%B9%E5%8F%8A%E7%88%86%E7%82%B8%E7%89%A9%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mK18PmtJRiD&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rchivedate=2024-03-25 |deadurl=no }}</ref>。 |
|||
[[金庸]]曾對[[池田大作]]說:「中國對於香港的政策,可以說是『現狀不變,長期利用』八個字,再加上八字:『民族大義,利於國家』。香港現狀的維持對中國有利,對全國人民有利。只要能長期維持下去,可以加以充分利用。」<ref name=探>{{cite book |title=《探求一個燦爛的世紀》 |year=1998 |authors=池田大作、金庸 |location=香港 |publisher=明河社 |isbn=962-8129-20-1 }}</ref>{{rp|31}}、「這其中香港所發生的作用之大、所作貢獻之重要,是無可估量的。由於這些實際的考慮,毛澤東和周恩來制定的香港政策是『保持現狀,充分利用』。香港只有保持現狀,才對中國有用,既然有用,就長期而充分的利用之。這個政策一直不變。」<ref name=探/>{{rp|36}}、「『反英抗暴鬥爭』,組織左派群眾,和香港的英國政府正面衝突,衝擊港督府,與警察打鬥,到處放置炸彈。英國出動正規軍反擊,雙方都有死傷,還累及不少無辜市民,一時局面十分惡劣。幸得周恩來總理親自下令制止這種違反中央政策、破壞香港穩定繁榮的行動,左派暴動才漸漸平息。其後這場動亂的組織者與發動者據說受到了黨內的批評,有些人還受到處分懲罰,被下放到邊遠地區的農場和礦山中勞動改造。經過了這次教訓後,『不得破壞香港現狀』的政策在中共高層領導中更加得到重視,這個政策的基本理由是:香港現狀的維持對國家有利、對全國人民有利,也即是對全黨有利,對香港廣大中國同胞有利。」<ref name=探/>{{rp|37}} |
|||
1967年12月2日,中華中學校長兼鬥委黃祖芬被警方政治部探員拘捕,與若干被捕鬥委成員一同囚禁於[[域多利道扣押中心]]<ref name="事記"/>。12月11日,參與罷工之左派的士司機抗議受鬥委會操控的「摩托車業職工總會」大幅削減罷工補助費達六成,無法應付生活需要,在左派的士司機施壓下「摩總」准許罷工的會員復工<ref name="罷工的士司機">{{cite news |title=「鬥委會」要減補助費 罷工的士司機羣起鼓噪 「鬥委」被迫准自由復工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罷工的士司機&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0(%20allTermsMandatory:(true)%20OR+all_dc.title:(罷工的士司機)%20OR+all_dc.creator:(罷工的士司機)%20OR+all_dc.contributor:(罷工的士司機)%20OR+all_dc.subject:(罷工的士司機)%20OR+fulltext:(罷工的士司機)%20OR+all_dc.description:(罷工的士司機)%20)%20AND+(%20dc.category.category:(Newspaper)%20)%2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8G6d9hAzhQTZPzZtBO2P&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2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2-12 |archiveurl=https://archive.today/20240324175352/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7%BD%B7%E5%B7%A5%E7%9A%84%E5%A3%AB%E5%8F%B8%E6%A9%9F&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0(%20allTermsMandatory:(true)%20OR+all_dc.title:(%E7%BD%B7%E5%B7%A5%E7%9A%84%E5%A3%AB%E5%8F%B8%E6%A9%9F)%20OR+all_dc.creator:(%E7%BD%B7%E5%B7%A5%E7%9A%84%E5%A3%AB%E5%8F%B8%E6%A9%9F)%20OR+all_dc.contributor:(%E7%BD%B7%E5%B7%A5%E7%9A%84%E5%A3%AB%E5%8F%B8%E6%A9%9F)%20OR+all_dc.subject:(%E7%BD%B7%E5%B7%A5%E7%9A%84%E5%A3%AB%E5%8F%B8%E6%A9%9F)%20OR+fulltext:(%E7%BD%B7%E5%B7%A5%E7%9A%84%E5%A3%AB%E5%8F%B8%E6%A9%9F)%20OR+all_dc.description:(%E7%BD%B7%E5%B7%A5%E7%9A%84%E5%A3%AB%E5%8F%B8%E6%A9%9F)%20)%20AND+(%20dc.category.category:(Newspaper)%20)%2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8G6d9hAzhQTZPzZtBO2P&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2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rchivedate=2024-03-24 |deadurl=no }}</ref>。 |
|||
===受害者申請取消刑事記錄 === |
|||
六七事件中几千人被捕,大多因留有案底而不能任公职。而当时香港警察有用紧急条例滥捕的倾向,很多人无辜入狱。曾因「六七事件」而入狱的曾宇雄(囚犯編號:29241),当年遭警员搜查他们的书包,其称书包除书本外,并无其他用品。当时其香島中學学校一共51名学生及1名女教师放学,被警方引用紧急法例,罪名是非法集會,因為他們“超過三個人”,后逮捕起诉其被判刑一年。这样的刑事纪录影响其一生还影响下一代其儿子也无法投身香港警队。其和当时一起的狱友入狱45周年之际,向[[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辦公室|特首办]]示威请愿,要求[[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特首]][[梁振英]]重新审视案件,取消其刑事纪录<ref>{{cite web|url=http://news.takungpao.com/hkol/politics/2012-12/1302761.html|title=「六七」受害者促还公道 取消当年港英政府审判|publisher=|access-date=2014-10-2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714232809/http://news.takungpao.com/hkol/politics/2012-12/1302761.html|archive-date=2014-07-14|dead-url=yes}}</ref>。 |
|||
港府宣布每年一度的[[工展會]]不會因為左派非法份子的炸彈威脅而停辦,第25屆「銀禧工展會」如期於1967年12月5日開幕,為期36天的工展會在展銷攤位及文娛活動的規模均比以往盛大<ref name="記憶:1967年工展會">{{cite web |title=政府參與1967年工展會 |url=https://www.hkmemory.hk/MHK/collections/hong_kong_products_exhibition/history_of_exhibitions/government_participation_in_the_exhibition_in_1967/index_cht.html |website=香港記憶 |accessdate=2022-08-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616115559/https://www.hkmemory.hk/MHK/collections/hong_kong_products_exhibition/history_of_exhibitions/government_participation_in_the_exhibition_in_1967/index_cht.html |archivedate=2018-06-16 |deadurl=no }}</ref>,左派媒體批評港府仍要搞工展會只是為了粉飾太平,左派暴徒則恐嚇將會發動更多炸彈襲擊,由於多個月以來左派發動的暴力恐怖襲擊不斷造成無辜市民死傷,左派人士在香港社會被邊緣化並陷入孤立,社會主流輿論普遍支持港府強硬對付鬥委會等左派暴力團體,香港市民對左派組織及在背後支持這場暴動的中共產生的厭惡亦日益加深。1967年12月中旬,時任中國總理[[周恩來]]要求香港的左派團體停止炸彈襲擊浪潮<ref name="我从67暴动到今天">{{cite news |author1=谭嘉琪 |title=刘锐绍谈他的新书《我从67暴动到今天》 |url=https://www.voachinese.com/a/liu-ruishao-book-on-1967-leftist-riots-20170724/3956325.html |accessdate=2023-06-25 |work=VOA |date=2017-07-24 |archive-date=2023-06-2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625172836/https://www.voachinese.com/a/liu-ruishao-book-on-1967-leftist-riots-20170724/3956325.html |dead-url=no }}</ref>,持續8個月的左派暴亂遂漸告平息<ref name="#1"/><ref name="#2"/>。 |
|||
曾经于六七暴动期间被拘捕及入狱的[[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會長曾向群(囚犯編號:28228),曾去信[[董建華]]及[[曾蔭權]],要求為六七事件平反,惟兩人均以「司法獨立」為由而拒絕,亦表示不可能將當年的少年犯定性為[[政治犯]]<ref name="fsff" />。 |
|||
=== |
=== 港督延任及特赦罪犯 === |
||
[[File:David Trench given speech at 25th Hong Kong Brands and Products Expo opening kse1967-12-06 p5.jpg|thumb|《工商晚報》在1967年12月6日報導港督[[戴麟趾]]於昨日下午主持第25屆銀禧[[工展會]]開幕典禮時致辭,戴麟趾表示香港今年面對很多困難,包括共黨鬧事、嚴重-{制水}-、交通受到嚴重擾亂等等,但是香港的經濟活動依然增加,香港仍是一個有衝勁及活力的社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下,香港今年的工業出口保持增長,工業生產增加,聘請了更多工人,足見香港的堅固及日益堅強,對於那些由政治煽動的不法行為,戴麟趾向香港市民保證港府有決心、有能力應付]] |
|||
====大紫荊勳章授予楊光==== |
|||
港督[[戴麟趾]]的任期原定於1969年4月屆滿,英國政府在1968年8月宣布延長戴麟趾的任期至1970年4月<ref name="八十三個宗親同鄉會">{{cite news |title=八十三個宗親同鄉會 賀港督延長任期 聯銜呈文由華民政務司轉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5%BB%B6%E9%95%B7%E4%BB%BB%E6%9C%9F&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5%BB%B6%E9%95%B7%E4%BB%BB%E6%9C%9F%29%20OR+all_dc.creator%3A%28%E5%BB%B6%E9%95%B7%E4%BB%BB%E6%9C%9F%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5%BB%B6%E9%95%B7%E4%BB%BB%E6%9C%9F%29%20OR+all_dc.subject%3A%28%E5%BB%B6%E9%95%B7%E4%BB%BB%E6%9C%9F%29%20OR+fulltext%3A%28%E5%BB%B6%E9%95%B7%E4%BB%BB%E6%9C%9F%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5%BB%B6%E9%95%B7%E4%BB%BB%E6%9C%9F%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l0qf5rLHfDx&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22&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ilter=dc.publicationdate_dt%3A%5B1960-01-01T00%3A00%3A00Z+TO+1969-12-31T15%3A59%3A59Z%5D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8-08-18}}</ref>,戴麟趾其後於1969年及1970年再獲留任,至1971年10月才結束共7年半的港督任期返回英國,並由[[麥理浩]]接任港督一職。 |
|||
1997年[[香港回歸]]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宣佈頒發[[大紫荊勳章]]予當時左派負責策劃事件的人物,工聯會前會長[[楊光 (工聯會)|楊光]],被認為是對當年事件的一種肯定,引起全港社會各界譁然<ref>[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45912 平反文革暴動 董建華膽大妄為?]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17034107/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45912 |date=2013-12-17 }}, [[新台灣新聞周刊]], 2001/10/31</ref>。除楊光外,於1997年至1999年間獲勳的[[莊世平]]、[[吳康民]]及[[李澤添]],亦為六七暴動期間的鬥委會委員。據吳康民透露,在1998年的入選名單中,時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有意把吳氏從名單中剔出,後被董建華補回<ref>{{cite web|url=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10721/00176_095.html|title=政情:民主阿婆阻康叔攞大紫荊 - 東方日報|work=orientaldaily.on.cc}}</ref><ref>{{cite web|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425/18239495|title=隔牆有耳:授勳被阻 吳康民唔Like陳太|work=Apple Daily 蘋果日報}}</ref>。 |
|||
左派發起暴動期間有大量左派工人因為罷工而被雇主開除,隨著左派鬥爭失敗,鬥委會從中國當局及香港親共工商機構獲得的鬥爭經費亦已耗盡,不但無力資助左派工人繼續罷工,維持大量失業工人的生計也成為以工聯會為首的左派團體急需解決的問題,1968年4月左派報章已將重點由鬥爭轉移為「復轉改」,亦即推動左派工人復工、轉工或改行,由於左派工人的原有崗位在罷工期間很多都已被非左派的求職者替補,所以大部分左派工人只能改行,也反映左派團體在暴動初期發起的經濟戰在1968年隨鬥爭失敗而消亡<ref name="cuhk-p64">{{cite book |author1=黃震宇 |title=第三條戰線: 「六七暴動」中的「經濟戰」 |publisher=香港中文大學 |location=香港 |pages=64, 65 |edition=2017年6月 |url=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61-201510036.pdf |accessdate=2024-03-1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516180807/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61-201510036.pdf |archivedate=2018-05-16 |deadurl=no }}</ref>。 |
|||
==== 修改警隊歷史介紹 ==== |
|||
2015年9月,有[[高登討論區]]網友發現警察官方網站介紹警隊歷史部份,其中有關左派暴動部份遭刪改,包括刪走「左派」、「鬥爭委員會」、「毛語錄」、「恐怖主義」、「紅色肥貓」、「共產黨民兵」等詞,後被傳媒廣泛報導<ref>{{cite web|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915/19296026|title=警察鬼祟改歷史 六七暴動唔關共產黨事|work=Apple Daily 蘋果日報}}</ref>。其後,《蘋果日報》發現,在[[警隊博物館]]沒有展出六七暴動期間,警方從左派陣營繳獲的攻擊性武器、煽動性傳單,以及拆除的土製炸彈等展品<ref>{{cite web|url=http://nextplus.nextmedia.com/news/spot/20150919/264531|title=警隊博物館也淡化 六七暴動唔關左派事?|壹週Plus|work=壹週Plus|accessdate=2015-09-21|archive-date=2016-09-1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916232229/http://nextplus.nextmedia.com/news/spot/20150919/264531|dead-url=no}}</ref>。 |
|||
1968年8月14日,因學生在校內協助左派暴徒製作土製炸彈而發生爆炸事故的中華中學,其學校註冊被教育司署取消,不能在勒令封閉期於當月屆滿後復課<ref name="事記"/>。1968年8月28日,原本抵制香港考試的5間左派學校向教育司署申請參加1969年度[[香港中學會考]]<ref name="事記"/>。 |
|||
====六七暴動50周年==== |
|||
2017年5月7日,六七動力研究社及工聯會逾百人到粉嶺和合石舉行公祭,拜祭參與暴動的死者。全國人大代表[[吳亮星]]亦有出席,他稱呼當年參加者為英雄,「希望社會可以還原六七歷史真相」。他早前在兩會已向中央提出「平反六七暴動」,認為建議受中央「相當重視」<ref>[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3760/%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4%B8%AD%E5%A4%AE%E6%94%BF%E6%B2%BB%E5%B1%80%E5%B8%B8%E5%A7%94-%E9%A6%99%E6%B8%AF%E5%B7%A5%E6%9C%83%E8%81%AF%E5%90%88%E6%9C%83-3760/%E7%99%BE%E4%BA%BA%E5%85%AC%E7%A5%AD%E5%8F%83%E8%88%87%E6%9A%B4%E5%8B%95%E6%AD%BB%E8%80%85-%E5%90%B3%E4%BA%AE%E6%98%9F%EF%BC%9A%E5%B9%B3%E5%8F%8D%E5%85%AD%E4%B8%83%E5%BB%BA%E8%AD%B0%E7%8D%B2%E4%B8%AD%E5%A4%AE%E9%87%8D%E8%A6%96。]百人公祭參與暴動死者 吳亮星:平反六七建議獲中央重視</ref>。 |
|||
1969年9月5日,香港政府特赦在六七暴動中被法庭判處監禁的部分犯人,有13名囚犯獲縮短刑期,最後一名被囚的左報記者黃澤於10月2日出獄<ref name="事記"/>。1973年,時任港督[[麥理浩]]進一步特赦六七暴動的罪犯,包括於1967年11月8日在荔枝角道放置炸彈導致3死36傷被判監禁12年的爆炸案罪犯[[羅水欣]];於1967年8月4日在荃灣沙咀道電話亭及荃灣山邊等地方放置炸彈導致5人受傷,當中1名警察嚴重受傷,並且被搜出藏有4個炸彈,因而被判處終身監禁的爆炸案罪犯[[1967年8月荃灣炸彈襲擊案|葉達成、朱志添]]<ref name="葉達成朱志添">{{cite news |title=高院第一次審判炸彈案 葉達成朱志添 判處終身監禁 |accessdate=2024-06-21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1-24}}</ref>,這3名參與炸彈襲擊恐怖活動的犯人也於1973年獲假釋出獄<ref name="港共時期判刑比較">{{cite news |title=羅恩惠・治亂世用重典? 港英時期與港共時期判刑比較 |url=https://photonmedia.net/loyanwai-art23/ |accessdate=2024-06-21 |work=光傳媒 |date=2024-03-25 |archiveurl=https://archive.today/20240325142650/https://photonmedia.net/loyanwai-art23/ |archivedate=2024-06-21 |deadurl=no }}</ref>。因謀殺警員[[李觀生]]被判[[香港死刑制度|死刑]]的何樹祥,則獲港督赦免死刑及改為監禁25年。 |
|||
====中學歷史課程內容==== |
|||
[[教育局 (香港)|教育局]]於2017年就初中中史科課程內容展開公眾諮詢,當局表示不採納將六七暴動列入課程的建議,期間副秘書長康陳翠華以「雞毛蒜皮」形容有關歷史,而局長[[楊潤雄]]亦稱事件「重要性較低」<ref>{{cite web|url=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realtime/article/20171031/57398876|title=中史課程冇六七暴動六四 楊潤雄:五千年歷史一些事相對重要性較低|website=Apple Daily 蘋果日報}}</ref>。 |
|||
== 結果及影響 == |
|||
==死亡人數== |
|||
[[File:HK1967 thugs planted a lot of bombs in the whole Hong Kong and burned the Kowloon Government Offices tkp1967-10-16.jpg|thumb|《大公報》在1967年10月16日向其讀者匯報昨日在九龍有「抗暴戰士」衝擊並火燒[[香港政府合署]]大樓,群眾又在港九新界各區大量佈置炸彈陣,街頭巷尾不斷有炸彈爆炸聲,全香港交通陷入大混亂,需要每日例行檢修的[[香港電車]]到今日凌晨3時仍在排隊等候返回車廠,愛國同胞四面八方的「自衛反擊」行動,使得港英政府猶如坐在正在冒火及快將全面爆發的一座火山上]] |
|||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數字,暴動期間死亡人數為51人,包括10名警察人員、1名消防人員、1名英軍人員及39名其他人士<ref>[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六七暴動51人/ 六七暴動51人]</ref>。 |
|||
[[File:Hilton Hotel, Causeway Bay Magistrates Courts and Tramways in Wan Chai were planted many bombs by hk1967 terrorist tkp1967-11-01 p3.jpg|thumb|《大公報》在1967年11月1日向其讀者匯報「抗暴戰士」昨日繼續打擊反華活動及在香港島多處佈下炸彈陣,使得港英政府驚惶沮喪,拂曉時分因為有三包「可疑物品」被發現放置在灣仔[[杜老誌道]]和[[軒尼詩道]]的電車軌上,在早上服務的電車無法由[[銅鑼灣電車廠]]準時開出,使得警方慌惶出動探照燈四處搜尋,「軍火專家」引爆「物品」的巨響則震動整個灣仔區,位於中環旅遊區的[[香港希爾頓酒店|希爾頓酒店]]在下午發現炸彈狀物品,港英政府慌忙出動「軍火專家」移除,下午6時香港司法機構[[銅鑼灣裁判司署]]出現「菠蘿陣」,「軍火專家」要到7時許才處理完畢,昨日在北角大強街、銅鑼灣[[加路連山道]]、[[百德新街]]、中環[[士丹利街]]、[[堅道]]等地都有「抗暴」炸彈]] |
|||
根據統計,六七暴動造成最少51人死亡,當中包括10名警務人員,1名消防員及1名駐港英軍拆彈專家殉職,包括212名警務人員在內有832人受傷,有2,077人被定罪<ref name="重省半世紀">{{cite news |title=回首六七 重省半世紀教訓 |url=https://e123.hk/news/383151 |work=明報 |date=2017-05-02 |archiveurl=https://archive.today/20240705161557/https://e123.hk/news/383151 |archivedate=2024-07-05 |deadurl=no }}</ref>。暴動期間的5月至12月共發現8,074個真假炸彈<ref name="現代警隊"/>,當中1,167枚为真炸彈<ref>{{cite web|url=http://www.youtube.com/watch?v=v37scgsFMPc|title=由1967開始 第1集 第二部分|publisher=電視廣播有限公司|accessdate=2009-11-09|archive-date=2020-08-1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14090045/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37scgsFMPc|dead-url=no}}</ref>。 |
|||
=== 經濟損失 === |
|||
六七暴動造成[[香港經濟]]嚴重損失,港九部分地區曾經實施[[宵禁]],市民夜生活的消費減少,雖然自6月中起左派示威集會的規模每況愈下,不過暴力程度卻不斷升級,影響市民消費信心,鬥委會在7月發起造成多名無辜市民喪生的炸彈浪潮,恐怖主義的可怕氣氛籠罩香港,有許多炸彈是被放置在車站、碼頭、市場、銀行、學校及遊樂場等民生設施,又有爆炸品是由路旁的大廈從高處被擲下,當時市民連日常上班上學都會有強烈的不安感,擔心自己成為左派炸彈襲擊的下一個遇害者,有部分較富裕的家庭變賣資產移居海外,導致香港出現於二戰後的第一波[[香港移民潮|移民潮]]<ref>《黃花崗雜誌》,林偉棠</ref><ref>[http://www.ngensis.com/mad-ref/mad-2.htm 暴動事件統計一覽表] {{Wayback|url=http://www.ngensis.com/mad-ref/mad-2.htm |date=20080501020242 }}《文化大革命志 補卷一: 赤禍香港》</ref><ref>[http://www.hkatv.com/infoprogram/07/hkdecode/content28b.html 解密百年香港 第28集Part 2 「滿地〝菠蘿〞」內容文字槁] {{Wayback|url=http://www.hkatv.com/infoprogram/07/hkdecode/content28b.html |date=20081118010744 }} 香港《亞洲電視》本港台</ref>,貨物運輸及工業生產受阻,廠商接單困難,繼而貿易萎縮,對當時以工業品出口主導的香港經濟造成不小影響,8月20日起不足十天內發生[[清華街慘案]]、[[林彬命案]]、[[正街炸彈襲擊案|西營盤爆炸案]]及[[獅子山爆炸案]]等左派襲擊命案,金融市場一度出現恐慌,引發[[1967年香港股災|六七股災]],[[恆生指數]]在1967年8月31日下跌至58.61點的歷史最低收市點數,物業價格亦一度急挫,六七暴動期間在香港的中資銀行更發生擠提<ref name="貿易萎縮">{{cite news |title=損失之二(經濟):外匯短缺、貿易萎縮 |url=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13587/%E9%A6%99%E6%B8%AF%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5%A7%8B%E6%9C%AB-%E8%A7%A3%E8%AE%80%E5%90%B3%E8%8D%BB%E8%88%9F-%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13587/%E8%A7%A3%E8%AE%80%E5%90%B3%E8%8D%BB%E8%88%9F?page=3 |accessdate=2023-05-03 |work=眾新聞 |date=2018-07-1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326170619/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13587/%E9%A6%99%E6%B8%AF%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5%A7%8B%E6%9C%AB-%E8%A7%A3%E8%AE%80%E5%90%B3%E8%8D%BB%E8%88%9F-%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13587/%E8%A7%A3%E8%AE%80%E5%90%B3%E8%8D%BB%E8%88%9F?page=3 |archivedate=2023-03-26 |deadurl=yes }}</ref>。 |
|||
縱使鬥委會企圖通過破壞香港經濟迫使港府屈服,但由於左派發起的暴動未有得到普羅大眾的支持,即使左派利用炸彈襲擊製造社會恐慌,香港社會各界依然盡力維持社會經濟的運作,港府在1967至1968年度仍錄得1.3億港元的財政盈餘,比上一個年度還多<ref name="cuhk-p65">{{cite book |author1=黃震宇 |title=第三條戰線: 「六七暴動」中的「經濟戰」 |publisher=香港中文大學 |location=香港 |page=65 |edition=2017年6月 |url=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61-201510036.pdf |accessdate=2024-03-1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516180807/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61-201510036.pdf |archivedate=2018-05-16 |deadurl=no }}</ref>。有評論稱商人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及郑裕彤均認為左派份子為響應[[文革]]而在香港發起動亂不得民心,看好港府最終能平息這場左派暴動,於是趁六七暴動的房產低位买入資產,其中李嘉诚在香港北角购地兴建一座12层的工业大厦,起名“长江大厦”,郑裕彤联同其好友杨志云等逆势大量购入地产物业,隨著進行炸彈襲擊的左派團體被香港大眾市民孤立,暴動於同年12月被港府基本平息,香港經濟恢復快速增長,這四位商人经过此次投资的积累,使他们变成了香港地产界的“四大天王”<ref>{{cite web|ur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4/24/c_123028095_2.htm|title=香港地产“四大天王”风云录:抄底1967|publisher=|accessdate=2014-10-28|archive-date=2017-03-2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321234641/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4/24/c_123028095_2.htm|dead-url=no}}</ref>。 |
|||
=== 白牌車與公共小巴政策 === |
|||
六七暴動期間,[[香港專營巴士|專營巴士]]及[[香港電車|電車]]經常受到左派人士襲擊,雖然巴士司機普遍沒有響應左派團體發起的罷工,但巴士及巴士總站屢遭縱火,很多巴士路線被迫中斷或縮減服務。巴士公司及電車公司於6月起陸續為旗下車輛的駕駛席玻璃窗加裝鐵網,避免車長在駕車期間遭左派暴徒投擲的硬物擊傷。左派組織在7月起接連使用土製炸彈[[六七暴動期間香港公共交通系統受到的襲擊|襲擊巴士和電車]],並且造成乘客死傷。由於專營巴士的行車路線和班次較為固定,和電車一樣容易受到左派份子攔截及襲擊,在此期間,通過非法載客以賺取車資的[[白牌車]]卻因為路線靈活,可以避開發現炸彈或發生襲擊而交通擠塞的道路,在暴動期間發揮了輔助維持公共交通的作用,港府亦放寬執法,暫時容許白牌車駛入市區載客,當時使用9座位客貨車作為俗稱「[[九人車]]」的白牌車一度大行其道<ref name="馬亞木與小巴的進擊">{{cite news |title=馬亞木與小巴的進擊 |url=https://www.wetoasthk.com/%E3%80%90%E7%99%BD%E7%89%8C%E8%BB%8A%E3%80%91%E9%A6%AC%E4%BA%9E%E6%9C%A8%E8%88%87%E5%B0%8F%E5%B7%B4%E7%9A%84%E9%80%B2%E6%93%8A/ |accessdate=2022-08-26 |work=港識多史 |date=2017-06-15 |archive-date=2022-09-2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926190114/https://www.wetoasthk.com/%E3%80%90%E7%99%BD%E7%89%8C%E8%BB%8A%E3%80%91%E9%A6%AC%E4%BA%9E%E6%9C%A8%E8%88%87%E5%B0%8F%E5%B7%B4%E7%9A%84%E9%80%B2%E6%93%8A/ |dead-url=no }}</ref>。六七暴動在11月接近尾聲,公共交通已見復常,白牌車需要退出市區,港府於平息六七暴動後強調經營白牌車是非法行為,的士業界亦反對將白牌車合法化,不過民意認為應讓市民有更多交通工具的選擇,港府經檢討後同意白牌車可作為輔助專營巴士服務的角色,促成在1969年設立小巴發牌制度<ref name="六七暴動副產品">{{cite news |title=猛料阿Sir講古——六七暴動「副產品」 |url=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414/20170609/573899/%E5%B0%88%E6%AC%84-%E7%8C%9B%E6%96%99%E9%98%BFSir%E8%AC%9B%E5%8F%A4-%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5%89%AF%E7%94%A2%E5%93%81 |accessdate=2023-02-05 |work=頭條日報 |date=2017-06-0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1026124828/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414/20170609/573899/%E5%B0%88%E6%AC%84-%E7%8C%9B%E6%96%99%E9%98%BFSir%E8%AC%9B%E5%8F%A4-%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5%89%AF%E7%94%A2%E5%93%81 |archivedate=2019-10-26 |deadurl=no }}</ref>,符合條件及取得客運登記證的白牌車成為後來的「紅色小巴」,港府之後又在原有的[[香港專營巴士|專營巴士制度]]以外設立路線招標制度,從而產生「綠色小巴」,[[香港公共小巴|公共小巴]]由此成為[[香港交通|香港公共交通]]的組成部分。 |
|||
=== 港府提升社會凝聚力 === |
|||
港英政府雖然在1960年代初已開始著手改善勞工及社會福利,戴麟趾在1964年上任港督之時適逢[[英國工黨]][[哈羅德·威爾遜]]政府上台,促成港府制定強制假期等勞工政策<ref name="端2017">{{cite news |author1=葉健民 |title=六七暴動真的改變了香港嗎? |url=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426-opinion-rayyep-673 |accessdate=2023-10-05 |work=端傳媒 |date=2017-04-2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618143201/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426-opinion-rayyep-673 |archivedate=2017-06-18 |deadurl=no }}</ref>,但當時遭到商家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僱用大量製造業勞工的華資廠商,以營運成本大增及削弱香港產品競爭力等理由大力反對,六六騷亂及六七暴動後,港府認為有充分理由排除工商界的阻力,落實修訂[[勞工法例]],加強對勞工的保障。為改善與市民在地區層面上的溝通,進行首次地方行政改革,包括於1968年成立民政處(即後來的[[民政事務總署]]),又於同年成立鄰舍輔導會和[[香港公益金]]等組織,並且舉行[[百萬行]]等活動提倡互助精神。港府經檢討後在1970年代在[[教育]]、[[醫療]]、[[香港廉政公署|廉政]]及[[房屋]]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在六六騷亂及六七暴動的調查及檢討中留意到青少年在空閒時間因為缺乏有益身心的康樂活動可供參與,容易被[[鬥委會]]及[[三合會]]等非法組織招攬從事不法活動,故此港府在社區大量增加文娛和康樂活動,又增建球場、運動場及游泳池等康體設施。港府為解決青少年問題,由漁農處(現[[漁農自然護理署]])在1968年7月開設林務營<ref>{{cite book |authors=高添強、黎健強 |editor=任秀雯 |title=《彩色香港 1940s-1960s》 |year=2013 |publisher=[[三聯書店]] |isbn=978-962-04-3378-8 |pages=12 |edition=第一版 }}</ref>,又於1971年試行在[[城門水塘]]設立公共燒烤場及露營地點<ref name="先發展棕地">{{cite news |title=郊野公園之父:先發展棕地 |url=https://monthly.hkej.com/monthly/article/id/1830666/%E9%83%8A%E9%87%8E%E5%85%AC%E5%9C%92%E4%B9%8B%E7%88%B6%EF%BC%9A%E5%85%88%E7%99%BC%E5%B1%95%E6%A3%95%E5%9C%B0 |accessdate=2023-05-07 |work=信報月刊 |date=2018-04-2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430052308/https://monthly.hkej.com/monthly/article/id/1830666/%E9%83%8A%E9%87%8E%E5%85%AC%E5%9C%92%E4%B9%8B%E7%88%B6%EF%BC%9A%E5%85%88%E7%99%BC%E5%B1%95%E6%A3%95%E5%9C%B0 |archivedate=2018-04-30 |deadurl=no }}</ref>,及後建立第一批[[香港郊野公園|郊野公園]]<ref name="郊野公園四十年">{{cite news |title=郊野公園四十年 |url=https://ubeat.com.cuhk.edu.hk/123hkhistory/ |accessdate=2023-05-07 |work=大學線 |date=2016-03-0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406101813/https://ubeat.com.cuhk.edu.hk/123hkhistory/ |archivedate=2016-04-06 |deadurl=no }}</ref>。港府在1969年12月舉辦第一屆[[香港節]],除了舉行各式體育競技及巡遊表演,推廣各種文娛及康樂活動,也藉此加強香港社會的凝聚力,尤其是青年人對香港的向心力。 |
|||
=== 促成香港人身份認同 === |
|||
1945年[[香港重光]]後中國大陸便發生內戰,大量原中國大陸居民逃到香港躲避,[[香港人口]]由1945年的60萬急增至1950年超過200萬,1950年代中國續有[[三反五反運動]]、[[反右運動]]、[[三年大饑荒]]等事件<ref name="港英自食六七惡果"/>,到香港避難的人數續增<ref name="港英自食六七惡果"/>,1960年代中期香港人口達到400萬人,房屋、教育及醫療都追不上需求,造成不少社會問題<ref name="香港身分認同的開端"/>。除此之外,來到香港的居民有部分原是國民黨人員,也有中共人員滲透香港,左右兩派在港人員為爭取群眾支持及打擊敵對派系的活動,造成民眾對立。當年有不少來新港的中國居民是根據其原鄉及方言而聚居,日常交流也以同鄉為主<ref name="身份意識_p41">{{cite book |author1=許崇德 |title=「六七暴動」與「香港人」身份意識的萌生 |publisher=香港中文大學 |location=香港 |page=41 |url=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69-201706027.pdf |accessdate=2024-06-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716213127/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69-201706027.pdf |archivedate=2020-07-16 |deadurl=no }}</ref>。 |
|||
因為最初抵港的中國難民普遍只將香港當作暫居地,當原居地的局勢緩和後便會回去,港英政府也認為因中國戰亂和動亂來到香港的難民遲早會離開,所以沒有為他們提供長期居所,大量原中國居民只能在山邊搭建[[寮屋]]棲身,其後發生[[石硤尾大火]]等嚴重火災有大量災民失去居所,港府也僅是建造設施簡陋的[[徙置區]]安置。此外,英國人雖於香港重光後消除所有被認為帶有歧視華人的法例,然而在行政、招聘和薪資上仍可看出與族群平等尚有不小差距,縱使戰後的香港沒有爆發種族衝突,但作為統治者的英籍歐裔人和被統治的一般華人仍有不小隔膜<ref name="蔡國光">{{cite news |author1=蔡國光 |title=回看六七暴動 鑑往識來 |url=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5%9B%9E%E7%9C%8B%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9%91%91%E5%BE%80%E8%AD%98%E4%BE%86/ |accessdate=2024-06-14 |work=灼見名家 |date=2023-11-02 |archive-date=2024-06-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614142115/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5%9B%9E%E7%9C%8B%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9%91%91%E5%BE%80%E8%AD%98%E4%BE%86/ |dead-url=no }}</ref>,加上貧富差距、勞資糾紛等問題,使得左派認為可伺機發起對抗殖民地政府的鬥爭,惟當時受到中共支持的香港左派在六七暴動中卻採取炸彈襲擊等恐怖主義的手段,接連造成無辜市民死傷<ref name="蔡國光"/>,導致香港市民厭惡左派,也對中共失去信心甚至感到可怕,並認為生活在英國統治下的香港雖不算富足及平等,但已經比中國大陸安穩得多,於戰後逃難到香港的原中國大陸居民遂擺脫以往的「過客」心態,並且視香港為值得珍惜和落地生根的一塊樂土<ref name="中港70年">{{cite news |title=中港70年: 中國因素如何催生了香港的本土意識和“港獨” |url=https://www.voacantonese.com/a/hong-kong-china-70th-anniversary-20191001/5103973.html |accessdate=2024-06-14 |work=美國之音 |date=2019-09-30 |archive-date=2024-06-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614133454/https://www.voacantonese.com/a/hong-kong-china-70th-anniversary-20191001/5103973.html |dead-url=no }}</ref>。 |
|||
另一方面港英政府認為,湧入香港的原中國大陸居民很容易受到中共或國民黨的號召而參與顛覆殖民地政府的活動,所以當年作為統治者的英國人對廣大華人缺乏信任,亦懷疑華人領袖的忠誠<ref name="港英自食六七惡果"/>,在左派發起騷亂後亦曾經懼於局勢惡化,尤其是香港左派若能驅使大量華人參與暴動,英國人恐怕也難以守住這塊殖民地,不過大部分華人始終沒有受到左派利用反帝反殖及種族鬥爭等口號的煽惑,繼續謹守崗位,既沒有參與暴動,也沒有響應左派的罷工罷市,即使中國大陸減少副食品供港<ref name="新界菜與左派">{{cite news |title=原汁原味六七暴動史:新界菜與左派大罷市 |url=https://www.inmediahk.net/%E6%94%BF%E7%B6%93/%E5%8E%9F%E6%B1%81%E5%8E%9F%E5%91%B3%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5%8F%B2%EF%BC%9A%E6%96%B0%E7%95%8C%E8%8F%9C%E8%88%87%E5%B7%A6%E6%B4%BE%E5%A4%A7%E7%BD%B7%E5%B8%82 |accessdate=2024-06-14 |work=獨立媒體 |date=2015-09-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108174826/https://www.inmediahk.net/%E6%94%BF%E7%B6%93/%E5%8E%9F%E6%B1%81%E5%8E%9F%E5%91%B3%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5%8F%B2%EF%BC%9A%E6%96%B0%E7%95%8C%E8%8F%9C%E8%88%87%E5%B7%A6%E6%B4%BE%E5%A4%A7%E7%BD%B7%E5%B8%82 |archivedate=2022-01-08 |deadurl=no }}({{webarchive |url=https://archive.today/20241019095943/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108174826/https://www.inmediahk.net/%E6%94%BF%E7%B6%93/%E5%8E%9F%E6%B1%81%E5%8E%9F%E5%91%B3%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5%8F%B2%EF%BC%9A%E6%96%B0%E7%95%8C%E8%8F%9C%E8%88%87%E5%B7%A6%E6%B4%BE%E5%A4%A7%E7%BD%B7%E5%B8%82 |date=2024-10-19}})</ref>,期間亦因為降雨不足及中國當局拒絕供水而制水,但普羅華人仍然保持忍耐,殖民地政府得以渡過這次持續大半年的嚴重動亂,亦反映佔人口多數的華人居民無意叛逆其統治。 |
|||
香港左派雖以反帝反殖為口號並企圖挑撥族群矛盾來驅使華人參與暴動,可是六七暴動最後反而鞏固了殖民地政府的管治合法性和認受性<ref name="香港動盪_p127">{{cite book |author1=王迪安 |coauthors=吳海傑 |title=香港動盪—法與治的歷史與文化解讀 |date=2020年 |publisher=香港大學出版社 |location=香港 |isbn=9789888528301 |page=127 |url=https://hkupress.hku.hk/image/catalog/pdf-preview/9789888528301.pdf |accessdate=2024-06-1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619121713/https://hkupress.hku.hk/image/catalog/pdf-preview/9789888528301.pdf |archivedate=2024-06-19 |deadurl=no }}</ref>,還讓殖民地政府領導層加強信任本地華人並打破族群間的隔膜,其後港英政府推出多項政策提升社會凝聚力,政制邁向民主化,有更多華人出任官員及議員,加強考慮華人居民的意見,高層官員也增加與不同階層的市民接觸,均有助於拉近官民之間的距離,加上暴動被平息後香港經濟迅速恢復並邁入高速增長期,市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亦因為「香港是我家」而越來越關心香港事務<ref name="蔡國光"/>,並且在民主程度有限的殖民地政制下產生漸趨成熟的[[公民社會]]<ref name="不是反英">{{cite news |title=羅恩惠:六七暴動不是反英 核心還是反共 |url=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gangtai/lf-11162023104459.html?encoding=traditional |accessdate=2024-06-14 |work=RFA |date=2023-11-16 |archiveurl=https://archive.today/20240614173258/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gangtai/lf-11162023104459.html?encoding=traditional |archivedate=2024-06-14 |deadurl=no }}</ref>。故此左派發起六七暴動沒有達成鬥垮殖民地政府的企圖,卻讓港英政府藉此改善施政及加強官民交流來提升民望,而左派搗亂香港及殺害無辜的暴行不但喚起市民要珍惜香港,也讓香港居民產生本土意識及[[香港人的身份認同]]<ref name="認同萌芽"/>,將香港視為自己的家鄉<ref name="殊途命運"/>。 |
|||
=== 警隊冠上皇家榮銜 === |
|||
香港警隊成功止暴制亂平息六七暴動及以忠誠勇毅應對[[鬥委會]]發動的連串炸彈襲擊,備受讚賞,[[英國君主|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於1969年向香港警隊授予「[[皇家香港警察|皇家]]」封號,並由[[雅麗珊郡主 (奧格威爵士夫人)|雅麗珊郡主]]出任榮譽總監<ref name="警察">{{cite news |title=猛料阿Sir講古——香港一九六九 |url=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414/20190412/756035/%E5%B0%88%E6%AC%84-%E7%8C%9B%E6%96%99%E9%98%BFSir%E8%AC%9B%E5%8F%A4-%E9%A6%99%E6%B8%AF%E4%B8%80%E4%B9%9D%E5%85%AD%E4%B9%9D |accessdate=2023-05-24 |work=頭條日報 |date=2019-04-1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820194113/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414/20190412/756035/%E5%B0%88%E6%AC%84-%E7%8C%9B%E6%96%99%E9%98%BFSir%E8%AC%9B%E5%8F%A4-%E9%A6%99%E6%B8%AF%E4%B8%80%E4%B9%9D%E5%85%AD%E4%B9%9D |archivedate=2019-08-20 |deadurl=no }}</ref>,自此稱為「皇家香港警察」,而[[香港輔助警察隊]]亦更名為「皇家香港輔助警察隊」,直至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為止<ref name="六七暴動:真假炸彈">{{cite web |title=六七暴動:真假炸彈 |url=http://news.stheadline.com/figure/index_r.asp?id=41 |website=頭條日報 |accessdate=2022-07-0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021155514/http://news.stheadline.com/figure/index_r.asp?id=41 |archivedate=2021-10-21 |deadurl=no }}</ref>。 |
|||
港督戴麟趾雖然有賴於警隊平息六七暴動,但也意識到貪污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原有《防止貪污條例》的不足,於是在1971年5月制定《[[防止賄賂條例]]》,以加重針對貪污的罰則、擴大懲治範圍、以及賦予反貪污部更大的權力去偵查貪污案件,但由於當時的反貪污部仍是由警務處把持,故成效不彰。[[麥理浩]]於1971年11月接任港督,由於政府部門頑固的貪污問題不但有損港府的民望,也會削弱管治的效能,遂於1974年成立獨立於各政府部門的[[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專責肅貪<ref name="icac">〈[[廉政公署 (香港)|廉政公署]]〉,《香港便覽》,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2010年4月</ref>。 |
|||
== 特區政府修改歷史引發爭議 == |
|||
{{seealso|香港特區政府修改歷史的質疑}} |
|||
[[File:Happy Valley Racecourse Happy Valley Racecourse was planted bomb and Ta Kung Pao vs Kung Sheung Evening News tkp1967-10-15 p1.jpg|thumb|《大公報》在1967年10月15日向其讀者匯報在昨天的馬季開鑼日「[[香港賽馬會|馬會]]」即收到一份「厚禮」,左派新成立的「戰鬥兵團」在[[跑馬地馬場]]近[[黃泥涌道]]的賽道放置了一個炸彈,須由港英「軍火專家」引爆,炸彈被引爆時發出隆然巨響,連圍繞炸彈的沙包都被炸破,首場賽事要延遲半小時開賽,使「馬會」大感恐懼與沮喪]] |
|||
=== 楊光獲頒發大紫荊勳章 === |
|||
1997年[[香港回歸]]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於2001年,向六七暴動期間出任[[各界鬥委會]]主任的香港工聯會前會長[[楊光 (1926年)|楊光]]頒發[[大紫荊勳章]],被認為是對鬥委會策動連串恐怖活動並造成無辜市民死傷的暴行擺出肯定的姿態,引起香港社會各界譁然<ref>[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45912 平反文革暴動 董建華膽大妄為?] {{Wayback|url=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45912 |date=20131217034107 }}, [[新台灣新聞周刊]], 2001/10/31</ref>。除楊光外,於1997年至1999年間獲頒授勳章的[[莊世平]]、[[吳康民]]及[[李澤添]],亦為六七暴動期間的鬥委會委員。據吳康民透露,他在1998年入選授勳名單時,時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有意把他從授勳名單剔除,但董建華其後補回<ref>{{cite web|url=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10721/00176_095.html|title=政情:民主阿婆阻康叔攞大紫荊 |work=東方日報 |accessdate=2014-10-28|archive-date=2013-09-2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929005059/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10721/00176_095.html|dead-url=no}}</ref><ref>{{cite web|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425/18239495|title=隔牆有耳:授勳被阻 吳康民唔Like陳太|work=蘋果日報|accessdate=2014-10-28|archive-date=2014-10-2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28134956/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425/18239495|dead-url=yes}}</ref>。 |
|||
=== 警隊刪改資料 === |
|||
2015年9月,有[[高登討論區]]網友發現香港警務處的官方網站介紹警隊歷史的網頁大幅刪改關於六七暴動的章節,包括刪走「左派」、「鬥爭委員會」、「毛語錄」、「恐怖主義」、「紅色肥貓」、「共產黨民兵」等字詞,後被傳媒廣泛報導<ref>{{cite web|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915/19296026|title=警察鬼祟改歷史 六七暴動唔關共產黨事|work=蘋果日報|accessdate=2015-09-21|archive-date=2017-09-1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918155150/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915/19296026|dead-url=yes}}</ref>。其後《蘋果日報》發現[[警隊博物館]]沒有繼續展出六七暴動期間,警方從左派陣營繳獲的攻擊性武器、煽動性傳單及大字報,以及由軍火專家拆除的土製炸彈等展品<ref>{{cite web|url=http://nextplus.nextmedia.com/news/spot/20150919/264531 |title=警隊博物館也淡化 六七暴動唔關左派事? |work=壹週Plus |accessdate=2015-09-21 |archive-date=2016-09-1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916232229/http://nextplus.nextmedia.com/news/spot/20150919/264531 |dead-url=yes }}</ref>。 |
|||
=== 六七暴動50周年 === |
|||
2017年5月7日,六七動力研究社及工聯會逾百人到粉嶺和合石舉行公祭,拜祭當年參與暴動者。全國人大代表[[吳亮星]]亦有出席,他稱當年參與暴动者為英雄<ref>{{cite web|title=百人公祭參與暴動死者 吳亮星:平反六七建議獲中央重視|url=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3760/%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4%B8%AD%E5%A4%AE%E6%94%BF%E6%B2%BB%E5%B1%80%E5%B8%B8%E5%A7%94-%E9%A6%99%E6%B8%AF%E5%B7%A5%E6%9C%83%E8%81%AF%E5%90%88%E6%9C%83-3760/%E7%99%BE%E4%BA%BA%E5%85%AC%E7%A5%AD%E5%8F%83%E8%88%87%E6%9A%B4%E5%8B%95%E6%AD%BB%E8%80%85-%E5%90%B3%E4%BA%AE%E6%98%9F%EF%BC%9A%E5%B9%B3%E5%8F%8D%E5%85%AD%E4%B8%83%E5%BB%BA%E8%AD%B0%E7%8D%B2%E4%B8%AD%E5%A4%AE%E9%87%8D%E8%A6%96|work=眾新聞|date=2017-05-07|access-date=2023-12-05|archive-date=2020-12-1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10030450/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3760/%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4%B8%AD%E5%A4%AE%E6%94%BF%E6%B2%BB%E5%B1%80%E5%B8%B8%E5%A7%94-%E9%A6%99%E6%B8%AF%E5%B7%A5%E6%9C%83%E8%81%AF%E5%90%88%E6%9C%83-3760/%E7%99%BE%E4%BA%BA%E5%85%AC%E7%A5%AD%E5%8F%83%E8%88%87%E6%9A%B4%E5%8B%95%E6%AD%BB%E8%80%85-%E5%90%B3%E4%BA%AE%E6%98%9F%EF%BC%9A%E5%B9%B3%E5%8F%8D%E5%85%AD%E4%B8%83%E5%BB%BA%E8%AD%B0%E7%8D%B2%E4%B8%AD%E5%A4%AE%E9%87%8D%E8%A6%96|dead-url=yes}}</ref>。 |
|||
2017年8月24日,[[林彬 (播音員)|林彬]]兄弟遇害50周年,採訪報導六七暴動的媒體記者、關心香港歷史的學者、市民和街坊,在林彬和林光海遇害的文福道和文運道交界,於林彬座駕遇襲撞牆的位置,以朗讀當年的報紙、社評、悼文及吹奏哀樂等方式悼念<ref name="歷史在這裡沉思">{{cite news|url=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6406/%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6%9E%97%E5%BD%AC-6422/%E6%AD%B7%E5%8F%B2%E5%9C%A8%E9%80%99%E8%A3%A1%E6%B2%89%E6%80%9D-%E6%9E%97%E5%BD%AC%E9%81%87%E5%AE%B350%E5%91%A8%E5%B9%B4-|title=歷史在這裡沉思 林彬遇害50周年 |publisher=[[眾新聞]] |date=2017-08-23 |accessdate=2017-08-2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826120430/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6406/%E6%B6%88%E5%A4%B1%E7%9A%84%E6%AA%94%E6%A1%88-%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6%9E%97%E5%BD%AC-6422/%E6%AD%B7%E5%8F%B2%E5%9C%A8%E9%80%99%E8%A3%A1%E6%B2%89%E6%80%9D-%E6%9E%97%E5%BD%AC%E9%81%87%E5%AE%B350%E5%91%A8%E5%B9%B4- |archivedate=2017-08-26 |deadurl=yes }}</ref>,並且表示當年參與暴動的左派人士近年積極推諉責任,企圖為當年的暴行正名,特區政府亦嘗試淡化左派於當年的暴行及改寫歷史,若然大家遺忘這段慘痛的香港歷史,等同讓六七暴動的歷史被修改及否定<ref name="現場悼念">{{cite news |title=六七暴動半世紀 紀錄片導演現場悼念 |url=https://tw.news.yahoo.com/%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5%8D%8A%E4%B8%96%E7%B4%80-%E7%B4%80%E9%8C%84%E7%89%87%E5%B0%8E%E6%BC%94%E7%8F%BE%E5%A0%B4%E6%82%BC%E5%BF%B5-090248836.html |accessdate=2023-12-31 |work=台灣醒報 |publisher=Yahoo新聞 |date=2017-08-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1231155131/https://tw.news.yahoo.com/%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5%8D%8A%E4%B8%96%E7%B4%80-%E7%B4%80%E9%8C%84%E7%89%87%E5%B0%8E%E6%BC%94%E7%8F%BE%E5%A0%B4%E6%82%BC%E5%BF%B5-090248836.html |archivedate=2023-12-31 |deadurl=no }}</ref>。 |
|||
=== 中學歷史課程內容 === |
|||
[[教育局 (香港)|教育局]]於2017年就初中中史科課程內容展開公眾諮詢,當局表示不採納將六七暴動列入課程的建議,期間副秘書長[[康陳翠華]]以「雞毛蒜皮」形容有關歷史,而局長[[楊潤雄]]亦稱事件「重要性較低」<ref>{{cite web|url=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realtime/article/20171031/57398876|title=中史課程冇六七暴動六四 楊潤雄:五千年歷史一些事相對重要性較低|website=蘋果日報|accessdate=2018-05-02|archive-date=2020-06-2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25122846/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realtime/article/20171031/57398876|dead-url=yes}}</ref>。雖然六七暴動在2020年及2022年被部分教科書收入中史科的中二及中三課程,但篇幅只有半頁至一頁半<ref name="隱晦交代">{{cite news |title=中史新版教科書出爐 三出版社同改六四篇幅 民女像、絕食相消失 資深教師:隱晦交代 |url=https://www.i-cable.com/%E6%96%B0%E8%81%9E%E8%B3%87%E8%A8%8A/34031 |accessdate=2023-10-06 |work=有線電視新聞 |date=2022-06-03 |archive-date=2023-11-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1102070127/https://www.i-cable.com/%E6%96%B0%E8%81%9E%E8%B3%87%E8%A8%8A/34031 |dead-url=no }}</ref>,描述亦被指模糊焦點,對於成因的描述缺乏交代在香港的中共機關及香港左派社團是受到澳門[[一二·三事件]]的鼓舞與中國日趨熾烈的[[文化大革命]]影響後伺機發起暴動,而是引導學生把六七暴動當作是1966年天星小輪頭等艙加價引起騷亂的延續,迴避持續逾半年及發生連串炸彈襲擊的六七暴動是受到[[文革造反派]]思維及極端主義介入的前因後果,使學生難以單從教科書了解六七暴動的成因及經過<ref name="新教材述六七暴動">{{cite news |title=新教材述六七暴動 圖淡化源自文革 |url=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NTTEW4SJZ66AHIEEGUSYZ4NRYE |accessdate=2023-10-06 |publisher=果靈聞庫 |date=2020-05-1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901131201/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NTTEW4SJZ66AHIEEGUSYZ4NRYE|archive-date=2021-09-01|dead-url=no}}</ref>。 |
|||
== 死亡人數 == |
|||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數字,暴動期間死亡人數為51人,包括10名警察、1名消防員、1名英軍拆彈專家及39名其他人士<ref>{{Cite web |url=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E5%85%AD%E4%B8%83%E6%9A%B4%E5%8B%9551%E4%BA%BA/ |title=六七暴動51人 |access-date=2021-12-29 |archive-date=2021-06-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624022252/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5%85%AD%E4%B8%83%E6%9A%B4%E5%8B%9551%E4%BA%BA/ |dead-url=yes }}</ref><ref name="傷亡人數統計">{{cite web |title=六七暴動51人—原文曾在2017年8月4日刊載於《立場新聞》 |url=https://medium.com/@project.hk67/%E5%85%AD%E4%B8%83%E6%9A%B4%E5%8B%9551%E4%BA%BA-494f9cfe26cb |accessdate=2024-03-29 |archiveurl=https://archive.today/20240329112236/https://medium.com/@project.hk67/%E5%85%AD%E4%B8%83%E6%9A%B4%E5%8B%9551%E4%BA%BA-494f9cfe26cb |archivedate=2024-03-29 |deadurl=no }}</ref>。 |
|||
{|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95%;" |
{|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95%;" |
||
! colspan="6" | |
! colspan="6" |死者名單(按死亡日期排序) |
||
|- |
|- |
||
! width= |
! width=100px|姓名 |
||
! width= |
! width=60px|身份 |
||
! width= |
! width=20px|年齡 |
||
! width= |
! width=60px|死亡日期<br>(皆為1967年) |
||
! |
! width=100px|死因<br>(裁決日期及法院) |
||
! |
! 摘要 |
||
|- |
|- |
||
| 陳廣 |
| [[黃大仙男童被石塊擲斃案|陳廣新]]<br>(又名陳廣生、陳永祥) |
||
| 理髮學徒 |
| 理髮學徒 |
||
| |
| 14 |
||
| |
| 5月12日 |
||
| 橫禍 |
| 橫禍<br>67年10月4日<br>[[北九龍裁判署]] |
||
| [[黃大仙男童被石塊擲斃案]],於5月12日在[[黃大仙徙置區]]的大廈走廊被示威者投擲石塊之類的硬物擊中頭部,引致頭骨破裂壓傷腦部斃命。 |
|||
| 於黃大仙[[徙置區]]第26座外被防暴隊打死<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 />;亦有說指是被群眾石塊擊中<ref name="cheung ch2" /> |
|||
|- |
|||
| [[:wikia:hk1967riot:徐田波|徐田波]] |
|||
| 工務局機械部工人 |
|||
| 42 |
|||
| 06-08 |
|||
| 意外 (67/08) |
|||
| 被捕後在黃大仙警署拘留期間死亡,12條肋骨斷裂<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 /><ref name="auto" /> |
|||
|- |
|- |
||
| 黎松 |
| 黎松 |
||
| 中華煤氣工人 |
| 中華煤氣工人 |
||
| 52 |
| 52 |
||
| 6月8日(估計) |
|||
| 06-08 |
|||
| 橫禍<br>67年9月14日<br>北九龍裁判署 |
|||
| 橫禍,中煤氣毒窒息 |
|||
| 6月8日土瓜灣道煤氣廠有參與罷工的左派工人貼大字報及毀壞煤氣廠設施,警察到場並曾經施放催淚彈。6月11日上午9時許,黎松被發現在煤倉內的煤堆中,救援人員進入煤倉把他救出時已經死去<ref name="工人黎松屍體"/>。9月12日召開死因庭<ref name="不會進入煤倉"/>,法醫李福基稱黎松死於中煤氣毒窒息,陪審團在9月14日裁定死於橫禍<ref name="黎松死於橫禍"/>。 |
|||
| 按《香港左派斗争史》說法,警方搜捕期間,黎松被警察開槍射中,後跌落煤氣鼓隔氣水池內死亡<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 />;但按照《工商日報》說法,黎松和曾明因拒絕參與本次事件,而被激进分子打死的<ref name="auto1" /> |
|||
|- |
|- |
||
| 曾明 |
| 曾明 |
||
| 中華煤氣工人 |
| 中華煤氣工人 |
||
| 29 |
| 29 |
||
| 6月8日(估計) |
|||
| 06-08 |
|||
| 橫禍<br>67年9月20日<br>北九龍裁判署 |
|||
| 橫禍,浸溺吸入煤油污漬窒息 |
|||
| 6月9日至11日警方接獲曾明的失踪報告,6月12日警方與消防處在土瓜灣道煤氣廠搜索無果,6月17日警方與消防處派出潛水員進入煤氣鼓,在一個煤氣鼓內的水箱中發現曾明的遺體<ref name="曾明屍體發現"/>。9月19日召開死因庭<ref name="研究曾明死因"/>,法醫李福基稱曾明遇溺並吸入水中的煤油致死,陪審團在9月20日裁定死於橫禍<ref name="曾明死因"/>。 |
|||
| 按《香港左派斗争史》說法,曾明於警方搜捕期間被警察打死<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 />;但按照《工商日報》說法,黎松和曾明因拒絕參與本次事件,而被激进分子打死的<ref name="auto1" /> |
|||
|- |
|- |
||
| 徐田波 |
|||
| [[:wikia:hk1967riot:鄧自強|鄧自強]] |
|||
| 工務局機械部工人 |
|||
| 42 |
|||
| 6月9日 |
|||
| 意外<br>67年8月25日<br>北九龍裁判署 |
|||
| 6月8日,宋皇臺道政府車廠一帶發生騷亂,防暴警察施放催淚彈及在車廠與示威者衝突,包括徐田波在內約有400人被捕,被解到黃大仙警署,翌日中午徐被發現倒斃於羈留室內,左派得悉徐死亡後即封其為「烈士」。8月21日召開死因庭<ref name="研究徐田波死因"/>,法醫彭定祥的驗屍報告指徐的右側第3至第12條肋骨斷裂,第8至10條肋骨插入胸腔,左肺受創致死,致命傷勢在死亡前24小時造成,陪審團在8月25日退庭商議55分鐘後裁定死於意外<ref name="徐田波裁定死於意外"/>。 |
|||
|- |
|||
| 鄧自強 |
|||
| 膠業工人 |
| 膠業工人 |
||
| 30 |
| 30 |
||
| |
| 6月23日 |
||
| 合法槍殺 |
| 合法槍殺<br>67年10月13日<br>北九龍裁判署 |
||
| 兩名探員王友德、張洪清拍攝在廣東道1093號港九橡膠塑膠業職工會會所門外張貼的大字報時,突然遭到20餘個手持木棍、鐵枝及玻璃樽的左派人士從會址衝出追打,在追逐中探員開槍,鄧自強中槍倒在一間米鋪外,送院後不治<ref name="鄧自強死因已裁定">{{cite news |title=工人鄧自強死因已裁定 死於警員自衛合法殺害 |accessdate=2024-05-26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7-10-14}}</ref>。 |
|||
| 警方搜捕膠業工會期間,被警察開槍射死<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 /> |
|||
|- |
|- |
||
| |
| 鄒松勝 |
||
| 膠業工人 |
| 膠業工人 |
||
| 34 |
| 34 |
||
| |
| 6月24日 |
||
| 意外<br>67年10月18日<br>[[西區裁判署]] |
|||
| 意外 |
|||
| 鄒松勝早前於5月6日的新蒲崗衝突中被捕,在5月8日南九龍裁判署提堂時否認控罪,獲准簽保200港元候審,鄒在5月17日與同樣否認控罪的另外19名被告均沒有到庭,被法庭下令通緝<ref name="二十被告全不到庭"/>。6月23日發生兩名探員在港九橡膠塑膠業職工會被追打及開槍事件後,警方到會址搜查。因沒有出庭被通緝的鄒松勝在會所內的一張碌架床的上格,拒絕落地接受搜查,與警員發生糾纏時從床上跌下並撞到木櫃,於法庭過堂當日感到不適,送往伊利沙伯醫院後不治,法醫李福基在死因庭表示驗屍時發現其脾臟爆裂,不排除從高處墮下時撞到物件造成,[[香港陪審團制度|陪審員]]商議35分鐘後一致裁定死於意外<ref name="鄒松勝死固研究">{{cite news |title=鄒松勝死固研究 陪審員裁定乃死於意外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0-19}}</ref>。 |
|||
| 被捕後於法庭過堂當日感到不適,送院後不治斃命。驗屍期間發現脾臟爆裂<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 /> |
|||
|- |
|- |
||
| |
| 羅進苟 |
||
| 膠業工人 |
| 膠業工人 |
||
| 30 |
| 30 |
||
| |
| 6月24日 |
||
| 橫禍 |
| 橫禍<br>67年10月27日<br>西區裁判署 |
||
| |
| 6月23日發生兩名探員在港九橡膠塑膠業職工會被追打及開槍事件後,警方到會址搜查期間,羅進苟從高處躍下逃走時受傷,翌日於伊利沙伯醫院不治<ref name="羅進苟死因究研終結">{{cite news |title=羅進苟死因究研終結 裁定死於橫禍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0-28}}</ref>。 |
||
|- |
|- |
||
| |
| 李安 |
||
| 邵氏工人 |
| 邵氏工人 |
||
| 45 |
| 45 |
||
| |
| 6月26日 |
||
| 誤殺<br>67年11月6日<br>香港高等法院<br>推翻原決<br>68年1月31日<br>高等法院上訴庭 |
|||
| 謀殺 |
|||
| 於6月24日因藏有煽動標語被捕,於黃大仙警署因胃部抽筋被送往伊利沙伯醫院診治,之後返回警署,於6月26日在北九龍裁判署受審時暈倒,送院後不治,其後有3名警務人員被控謀殺,原訟庭在11月6日裁定交替控罪誤殺罪成立,[[警目]]張錦賢入獄8年,警員陳文沾、張應其入獄6年,至1968年1月31日上訴庭裁定得直,無罪釋放<ref name="合議庭判無罪釋放">{{cite news |title=三警員裁定誤殺判處入獄不服上訴 合議庭判無罪釋放 法官根據三點理由將高院原判撤銷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8-02-01}}</ref>。 |
|||
| 由法庭送院期間被警察打死,右腎爆裂,傷重死亡<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事後3名警務人員於同年11月被控誤殺,其中[[警目]][[:wikia:hk1967riot:張錦賢|張錦賢]]入獄8年、[[警員 (香港)|警員]][[:wikia:hk1967riot:陳文沾|陳文沾]]及[[:wikia:hk1967riot:張應其|張應其]]入獄6年,至翌年1月上訴得直,當庭釋放。 |
|||
|- |
|- |
||
| |
| 馮燕平 |
||
| |
| [[警目]] |
||
| 40 |
| 40 |
||
| 7月8日 |
|||
| 07-08 |
|||
| 謀殺 |
|||
| |
|||
| 編號4009,於[[沙頭角槍戰]]中被 |
| 編號4009,於[[沙頭角槍戰]]中被越境的中國武裝人員殺害。 |
||
|- |
|- |
||
| |
| 江承基 |
||
| |
| [[警員 (香港)|警員]] |
||
| 19 |
| 19 |
||
| 7月8日 |
|||
| 07-08 |
|||
| 謀殺 |
|||
| |
|||
| 編號8868,於沙頭角槍戰中被 |
| 編號8868,於沙頭角槍戰中被越境的中國武裝人員殺害。 |
||
|- |
|- |
||
| 模罕默馬力(Mohamed Nawaz Malik) |
| 模罕默馬力<br>(Mohamed Nawaz Malik) |
||
| |
| 警員 |
||
| 28 |
| 28 |
||
| 7月8日 |
|||
| 07-08 |
|||
| 謀殺 |
|||
| |
|||
| 編號3033,於沙頭角槍戰中被 |
| 編號3033,巴基斯坦裔,於沙頭角槍戰中被越境的中國武裝人員殺害。 |
||
|- |
|- |
||
| 加薛阿密(Khurshid Ahmed) |
| 加薛阿密<br>(Khurshid Ahmed) |
||
| |
| 警員 |
||
| 27 |
| 27 |
||
| 7月8日 |
|||
| 07-08 |
|||
| 謀殺 |
|||
| |
|||
| 編號3015,於沙頭角槍戰中被 |
| 編號3015,巴基斯坦裔,於沙頭角槍戰中被越境的中國武裝人員殺害。 |
||
|- |
|- |
||
| |
| 黃來興 |
||
| |
| 警員 |
||
| 27 |
| 27 |
||
| 7月8日 |
|||
| 07-08 |
|||
| 謀殺 |
|||
| |
|||
| 編號7266,於沙頭角槍戰中被 |
| 編號7266,於沙頭角槍戰中被越境的中國武裝人員殺害。 |
||
|- |
|- |
||
| |
| 張天生 |
||
| 武裝 |
| 武裝份子 |
||
| 41 |
| 41 |
||
| 7月8日 |
|||
| 07-08 |
|||
| 槍殺 |
|||
| |
|||
| 於沙頭角槍戰中被香港警察 |
| 中國武裝人員,於沙頭角槍戰中在香港境內被香港警察擊斃。 |
||
|- |
|- |
||
| |
| 鄭浙波 |
||
| 搬運工人 |
| 搬運工人 |
||
| 32 |
| 32 |
||
| 7月9日 |
|||
| 07-09 |
|||
| 合法槍殺 |
| 合法槍殺<br>67年11月23日<br>西區裁判署 |
||
| 在7月9日石塘咀騷亂中持鐵鉤襲擊警察,被警察開槍擊斃<ref name="馬烈張志剛合法槍殺">{{cite news |title=暴動中被擊斃 馬烈與張志剛 死於合法槍殺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1-24}}</ref>。當年有報導將該死者稱為張志剛。 |
|||
| 於西區被警察開槍射死<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 |
|||
|- |
|- |
||
| |
| 馬烈 |
||
| 搬運工人 |
| 搬運工人 |
||
| 43 |
| 43 |
||
| 7月9日 |
|||
| 07-09 |
|||
| 合法槍殺 |
| 合法槍殺<br>67年11月23日<br>西區裁判署 |
||
| |
| 在7月9日石塘咀騷亂中持鐵鉤襲擊警察,被警察開槍擊斃<ref name="馬烈張志剛合法槍殺"/>。 |
||
|- |
|- |
||
| |
| 林寶華 |
||
| |
| 警員 |
||
| 21 |
| 21 |
||
| 7月9日 |
|||
| 07-09 |
|||
| 橫禍 |
| 橫禍<br>67年11月17日<br>西區裁判署 |
||
| 編號9424,鄭浙波和馬烈被射殺 |
| 編號9424,在7月9日石塘咀騷亂執勤時倒斃,同時同地鄭浙波和馬烈被射殺,最初報導稱林寶華被人使用鐵鈎刺死,但法醫驗屍時發現胸部有彈孔,死因庭不排除因流彈擊中致死,陪審團裁定死於橫禍<ref name="林寳華裁定死於橫禍">{{cite news |title=警員林寳華殉職 死因研究終結 裁定死於橫禍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12頁 |date=1967-11-18}}</ref>。林寶華殉職後於7月12日舉行喪禮及安葬於跑馬地天主教墳場。 |
||
|- |
|- |
||
| |
| 蔡惠南<br>(又名蔡南) |
||
| 油漆工人 |
| 油漆工人 |
||
| |
| 20 |
||
| |
| 7月10日 |
||
| 橫禍<br>67年10月6日<br>西區裁判署 |
|||
| 橫禍 |
|||
| 7月9日深夜,蔡攜帶三角銼於[[莊士敦道]]近太和街參與騷亂,期間有人向防暴隊投擲玻璃樽,蔡不理警方將對擲樽者開槍的警告,繼續持玻璃樽走近防暴隊,被東區警司摩士以[[卡賓槍]]擊斃,該處的騷亂至翌日凌晨12時45分始平息。10月2日召開死因庭<ref name="蔡惠南中槍斃命">{{cite news |title=在莊十頓道領導羣衆暴動 蔡惠南中槍斃命 摩士警司供述槍擊死者經過 在死者腰間搜出銳利三角銼 西區裁判署昨開庭研究死因今日繼續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0-03}}</ref>,10月6日陪審團商議半小時後裁定死於合法槍殺造成之橫禍<ref name="蔡惠南死於橫禍">{{cite news |title=灣仔騷動中死者 蔡惠南死於橫禍 法庭裁定屬於合法殺害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11頁 |date=1967-10-07}}</ref>。 |
|||
| 於莊士敦道參與騷亂期間向防暴隊擲玻璃樽,被一名[[警司]]以[[卡賓槍]]擊斃<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 |
|||
|- |
|- |
||
| [[ |
| [[李振興被刺斃命案|李振興]] |
||
| 傢俬工人 |
| 傢俬工人 |
||
| |
| 38 |
||
| |
| 7月10日 |
||
| 謀殺 |
| 謀殺<br>67年10月12日<br>西區裁判署 |
||
| [[李振興被刺斃命案]],7月10日晚在莊士敦道近三角街口遇上騷亂<ref name="李振興遭暴徒剌斃">{{cite news |title=李振興遭暴徒剌斃 警方徵求有關消息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8頁 |date=1967-07-19}}</ref>,期間被左派人士辱罵「走狗」及以利器刺傷,李從人群步出後不支倒地,警員上前查看時發現李的腹部有刺傷口,遂召喚救護車,李被送抵瑪麗醫院時已經斃命<ref name="李振興因傷重斃命">{{cite news |title=莊士頓道三角待暴動中 李振興因傷重斃命 警方當時并未使用槍械及催淚彈 李因何致死法庭昨開庭研究死因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7-10-08}}</ref>,法醫在死因庭報告李的致命傷是胸部被刺並傷及心臟,陪審員商議35分鐘後一致裁定死於被人謀殺<ref name="李振興死困裁定">{{cite news |title=李振興死困裁定 被不祥人物謀殺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0-13 }}</ref>。死者最初曾被誤傳為一名陳姓電車司機。 |
|||
| 於莊士敦道近三角街口之騷亂中被刺傷胸部,後不治斃命,死者曾被誤傳為一名陳姓電車司機 |
|||
|- |
|- |
||
| |
| 李四 |
||
| 左派人士 |
| 左派人士 |
||
| 48 |
| 48 |
||
| |
| 7月11日 |
||
| 合法槍殺 |
| 合法槍殺<br>67年12月1日<br>西區裁判署 |
||
| 7月11日晚於灣仔莊士敦道被警察開槍擊斃,身旁留下一柄三角銼,法醫報告李的左臀被子彈擊中,引致左腿骨爆裂<ref name="華僑:李四裁定合法槍殺">{{cite news |title=灣仔騷動中 李四被槍擊斃 法庭裁定死於合法槍殺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2-02}}</ref>。 |
|||
| 於灣仔莊士敦道被警察開槍擊斃 |
|||
|- |
|- |
||
| |
| 麥志華 |
||
| 木工 |
| 木工 |
||
| |
| |
||
| |
| 7月12日 |
||
| 合法槍殺 |
| 合法槍殺<br>67年10月17日<br>北九龍裁判署 |
||
| 7月12日於宵禁生效期間[[深水埗]][[元洲街]]發生騷亂,有兩輛巴士被縱火,有示威者包圍趕到的警察巡邏車及擲石,並揚言放火燒警車,一名警目下令發射老虎槍及木彈,到防暴隊抵達後人群才散去,其後有一名男子被發現倒斃於後巷,死因庭經陪審團裁定該名男子死於合法槍殺<ref name="無名男子中槍斃命">{{cite news |title=南昌街千人集結騷動 無名男子中槍斃命 死因研究裁定死於合法警員自衞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0-18}}</ref>。死者的身份在死因研訊時仍未明確,至1968年方確定死者是麥志華。 |
|||
| 於深水埗元洲街參與騷動期間,被警察開槍擊斃<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 /> |
|||
|- |
|- |
||
| |
| (未悉) |
||
| 左派人士 |
| 左派人士 |
||
| |
| 約20 |
||
| |
| 7月12日 |
||
| 橫禍<br>67年11月21日<br>北九龍裁判署 |
|||
| |
|||
| 7月12日晚上[[旺角]][[豉油街]]與[[新填地街]]交界發生騷亂,防暴隊曾經開槍,人群散去後發現一名男子受傷,送抵醫院後證實死亡,法醫指該名身份不明男子頸部中槍,因流血過多致死<ref name="豉油街騷動">{{cite news |title=旺角豉油街騷動中 無名男子中槍死亡 死因研究裁定死於橫禍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1-22}}</ref>。 |
|||
| 於旺角豉油街中槍身亡。 |
|||
|- |
|- |
||
| 何楓 |
| 何楓 |
||
| 九龍船塢勞聯職員 |
| 九龍船塢勞聯職員 |
||
| 34 |
| 34 |
||
| |
| 7月14日 |
||
| 投擲玻璃瓶被開槍擊斃 |
|||
| |
|||
| 7月14日凌晨2時軍警搜查位於紅磡寶其利街44號的九龍船塢勞工聯會及紅磡勞校<ref name="搜出武器拘八一人">{{cite news |title=被迫開槍擊斃左仔 搜出武器拘八一人 |work=工商晚報 |issue=第1頁 |date=1967-07-14}}</ref>,這幢大廈有左派僭建的木橋與同街的48、50及52號大廈連通,左派份子鎖死大廈的多道鐵門並堵塞通道頑抗,警方在破門時不斷有玻璃瓶、鏹水彈及燃燒物被擲下,警方發射催淚彈及木彈,警方在大廈梯間破門時繼續被擲鏹水彈,警員為掩護破門人員曾經發射左輪手槍8發及輕機槍10發,被投擲的玻璃瓶才有所減少<ref name="遇頑抗曾放射手提機">{{cite news |title=警司供述率隊搜查經過 遭遇頑抗曾放射手提機 天台上一男子中鎗發現時經已死亡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07-25}}</ref>,至凌晨4時55分打開最後一道房門<ref name="搜查九塢工聯">{{cite news |title=搜查九塢工聯及勞校遭頑抗 警方開槍一人被擊斃 兩人重傷捕八十一人 警員多名受傷搜出大批武器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7-07-15}}</ref>,在天台發現何楓頭部中槍斃命,警方在大廈搜出大批武器<ref name="武器數量極多且極犀利">{{cite news |title=左仔巢穴所藏武器數量極多且極犀利 至今午十時始搬運完畢 |work=工商晚報 |issue=第1頁 |date=1967-07-14}}</ref>,警方及左派人士有多人受傷,有81人被捕<ref name="左派用火攻">{{cite news |title=在紅磡被捕左派滋事者 八一偵訊中 警隊進攻時左派用火攻 街坊目擊驚懼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7頁 |date=1967-07-15}}</ref>,當中16人因參與暴動、非法集會、藏有武器及展示煽動標語等控罪,於8月1日在北九龍裁判署被判入獄15個月至3年<ref name="三個月至三年">{{cite news |title=九塢勞聯紅磡勞校 十六人判入獄 三個月至三年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8-02}}</ref>。 |
|||
| 警方搜捕工會期間遭擊斃<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 |
|||
|- |
|- |
||
| |
| (未悉) |
||
| 左派人士 |
| 左派人士 |
||
| |
| 約27 |
||
| |
| 7月14日 |
||
| 合法槍殺<br>67年11月24日<br>北九龍裁判署 |
|||
| |
|||
| 7月14日晚上旺角[[廣東道]]發生騷亂,有人投擲石塊及玻璃樽,防暴隊施放催淚彈仍不散去,警目何業坤下令編號9725警員發射老虎槍,人群才散去,之後發現一名男子倒臥在地上,法醫在死因庭指該名身份不明男子因頭部中槍致死,陪審團裁定死於合法槍殺<ref name="無名男子中槍">{{cite news |title=旺角廣東道騷動中 無名男子中槍斃命 裁定死於合法槍殺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1-25}}</ref>。 |
|||
| 於新填地街中槍身亡。 |
|||
|- |
|- |
||
| 余秀文 |
| 余秀文 |
||
| 會德豐紗廠工友 |
| 會德豐紗廠工友 |
||
| 23 |
| 23 |
||
| 7月15日晚至16日凌晨 |
|||
| 07-15 |
|||
| 中槍後死於工聯工人診所 |
|||
| |
|||
| 7月15日晚上9時15分起,荃灣有約500名左派人士在眾安街一帶流竄,並且向警察投擲魚炮及鏹水彈<ref name="一名搗亂份子經已斃命">{{cite news |title=其中五人受傷送院救治 一名搗亂份子經已斃命 |work=工商晚報 |issue=第1頁 |date=1967-07-16}}</ref>,防暴警察開槍,有5名左派份子中槍受傷送院,警察則有3人受傷,當晚荃灣有26人被捕,警方在16日凌晨3時搜查荃灣四陂坊二樓的工聯會工人診療所時<ref name="昨已移往粉嶺下葬">{{cite news |title=荃灣暴動發現男屍 昨已移往粉嶺下葬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10頁 |date=1967-07-24}}</ref>,再發現多一名中槍男子,但該名男子當時已經死去<ref name="起出男屍一具">{{cite news |title=今晨搜荃灣一診所 起出男屍一具 昨晚暴亂時受槍傷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7-16}}</ref>,同時找到一個自製的防毒面具,後來得悉該具男屍的身份是余秀文,其遺體在7月23日落葬於粉嶺和合石墳場<ref name="昨已移往粉嶺下葬"/>。 |
|||
| 於荃灣被警察開槍射死<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 |
|||
|- |
|- |
||
| |
| 熊興澤 |
||
| 冷氣學徒 |
| 冷氣學徒 |
||
| 15 |
| 15 |
||
| |
| 7月16日 |
||
| 橫禍 |
| 橫禍<br>67年11月3日<br>西區裁判署 |
||
| 7月16日晚上灣仔道、菲林明道及莊士敦道一帶發生騷亂,左派示威者投擲石塊及企圖縱火焚燒英京酒家,警察曾經發射催淚彈及鐵沙槍驅散,熊興澤其後被發現受傷,送院不治。西區裁判署舉行死因庭,熊的父親熊朝於11月2日在庭上作供否認兒子當時有參與左派騷亂,又稱明白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任何人都可能會在街上死去,但不願有罪名加於已逝世的兒子上,法醫稱熊被鐵沙擊中胸部及腹部,傷及心肺致死<ref name="熊朝出庭作供">{{cite news |title=熊興澤死因繼續研究 熊朝出庭作供 其子死於無辜 死者已矣不願罪名加於身上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13頁 |date=1967-11-03}}</ref>。11月3日陪審團退庭商議45分鐘後裁定死者死於橫禍<ref name="熊興澤死於橫禍">{{cite news |title=靑年熊興澤 中老虎槍斃命 裁定死於橫禍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1-04}}</ref>。 |
|||
| 於灣仔被[[輔警]]以鐵沙槍擊斃<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 /> |
|||
|- |
|- |
||
| |
| 蘇全<br>(又名蘇泉) |
||
| 紗廠工人 |
| 紗廠工人 |
||
| 28 |
| 28 |
||
| |
| 7月26日 |
||
| 合法槍殺 |
| 合法槍殺<br>67年12月21日<br>西區裁判署 |
||
| 7月26日晚上,一輛滿載乘客的[[九龍巴士6號線|九巴6號線]]雙層巴士駛經旺角彌敦道近[[奶路臣街]]交界時遭到左派人士攔截及襲擊,乘客下車逃生期間巴士被投擲炸彈<ref name="燒巴士中槍斃命">{{cite news |title=騷動中放火燒巴士中槍斃命 蘇泉死於合法槍殺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7-12-22 }}</ref>,車長和部分乘客受傷,蘇全之後向巴士的輪胎潑易燃液體及縱火,被趕抵現場的探員陳劍文開三槍擊斃,西區裁判署在12月19日召開死因庭<ref name="死者放火燒巴士">{{cite news |title=蘇泉中槍斃命 西區裁判署昨開庭研究死因 陳劍文證明死者放火燒巴士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2-20}}</ref>,陪審團在12月21日一致裁定死於合法槍殺<ref name="蘇泉合法槍殺">{{cite news |title=騷動中男子中槍斃命 法庭研究死因 裁定合法槍殺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2-22}}</ref>。 |
|||
| 於旺角[[奶路臣街]]向一台滿載乘客的[[九龍巴士6號線|九巴6號線]]雙層巴士縱火及投擲汽油彈,使司機及乘客受傷,過程中遭警察開槍擊斃<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 |
|||
|- |
|- |
||
| [[黃綺文]] |
|||
| [[:wikia:hk1967riot:何傳添|何傳添]] |
|||
| 漁民 |
|||
| 62 |
|||
| 08-09 |
|||
| |
|||
| 於6月24日沙頭角暴動中涉恐嚇警察幫辦,被判簽保守行為,8月9日死於深圳人民醫院<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 |
|||
|- |
|||
| [[:wikia:hk1967riot:黃綺文|黃綺文]] |
|||
| 市民 |
| 市民 |
||
| 8 |
| 8 |
||
| |
| 8月20日 |
||
| rowspan="2" | 謀殺<br>67年11月9日<br>西區裁判署 |
|||
| 謀殺 |
|||
| rowspan="2" | 於北角清華街 |
| rowspan="2" | [[清華街爆炸案]],這兩名兒童是一對姊弟,於北角清華街遊玩時,因為觸撞到一枚土製炸彈而一同被炸死,警方在8月22日懸紅2萬5千港元緝兇<ref name="nwmp19670910">[http://i.imgur.com/ISz68.jpg 警方徵求炸彈及恐怖活動消息 懸賞共卅三萬] {{Wayback|url=http://i.imgur.com/ISz68.jpg |date=20200814090209 }} 《南華晚報》 1967年9月10日</ref>。 |
||
|- |
|- |
||
| 黃兆勳 |
| [[黃兆勳]] |
||
| 市民 |
| 市民 |
||
| |
| 2 |
||
| |
| 8月20日 |
||
| 謀殺 |
|||
|- |
|- |
||
| [[林彬 (播音员)|林彬]](原名林少波) |
| [[林彬 (播音员)|林彬]]<br>(原名林少波) |
||
| 商台廣播員 |
| 商台廣播員 |
||
| 37 |
| 37 |
||
| |
| 8月25日 |
||
| 謀殺 |
| 謀殺 |
||
| 於8月24日駕車上班途中被 |
| 於8月24日早上駕車返回[[香港商業電台|商業電台]]上班的途中遭遇伏擊,被縱火燒至重傷,翌日在伊利沙伯醫院不治,同車的堂弟林光海也於月底不治,警方懸紅5萬港元緝兇<ref name="nwmp19670910" />,商業電台追加多10萬港元,合共懸紅15萬港元。 |
||
|- |
|- |
||
| 鄭 |
| [[正街炸彈襲擊案|鄭國佳]]<br>(又名鄭漢佳) |
||
| 小販 |
| 小販 |
||
| 39 |
| 39 |
||
| |
| 8月28日 |
||
| 謀殺<br>67年12月7日<br>西區裁判署 |
|||
| 謀殺 |
|||
| |
| [[正街炸彈襲擊案]],8月25日晚在[[西營盤]]皇后大道西和正街的十字路口發生連環炸彈襲擊,其中一枚土製炸彈從附近樓宇被擲下及爆炸,鄭國佳被炸彈碎片擊中右上腹,延至8月28日不治,事後警方懸紅5萬港元緝兇<ref name="nwmp19670910" />。 |
||
|- |
|- |
||
| 華克曼 |
| [[華克曼]]<br>(Colin Charles Workman) |
||
| 英軍中士 |
| 英軍中士<br>軍火專家 |
||
| 26 |
| 26 |
||
| |
| 8月28日 |
||
| 拆彈事故 |
|||
| |
|||
| [[獅子山爆炸案]],在[[獅子山 (香港)|獅子山]]懸崖移除土製炸彈時發生炸彈爆炸,墮崖殉職,2010年獲追贈[[伊利沙伯十字勳章]]<ref name="六七暴動時拆彈墮崖">{{cite news |title=六七暴動時拆彈墮崖 英兵命喪獅子山 香港落葬 43年後獲追頒勳章 |url=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SLFW2ZSU3VRZZYM4ET2EOMUN6A |accessdate=2023-04-09 |work=蘋果日報 |date=2018-03-0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901121118/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SLFW2ZSU3VRZZYM4ET2EOMUN6A |archivedate=2021-09-01 |deadurl=no }}</ref>。 |
|||
| 於獅子山頂拆除土製炸彈期間被炸死 |
|||
|- |
|- |
||
| |
| 何瑞麒<br>(又名何瑞祺) |
||
| 機器工人 |
| 機器工人 |
||
| 21 |
| 21 |
||
| |
| 8月29日 |
||
| 合法槍殺 |
| 合法槍殺<br>67年10月20日<br>北九龍裁判署 |
||
| 於8月29日晚,黃大仙[[東頭邨|東頭村新區]]騷亂期間有人向警察投擲懷疑爆炸品,何瑞麒因領導暴徒前衝及揚言用炸彈炸死警察,警員張生松(編號6495)根據[[警目]](編號4381)的指示發射老虎槍,第一發不中,何瑞麒繼續帶領人群前衝,第二發擊中,何瑞麒倒地後曾被人群圍著,至9時46分人群散去,何被送抵醫院後證實死亡<ref name="何瑞祺中槍斃命">{{cite news |title=聲言要炸死警察 何瑞祺中槍斃命 死因研究裁定死於合法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0-21}}</ref>。 |
|||
| 於東頭村示威期間,被警察開槍擊斃<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 /> |
|||
|- |
|- |
||
| |
| 林光海 |
||
| 商台技工 |
| 商台技工 |
||
| 22 |
| 22 |
||
| |
| 8月29日 |
||
| 謀殺 |
| 謀殺 |
||
| 於8月24日 |
| 於8月24日乘坐堂兄[[林彬 (播音员)|林彬]]的座駕前往商業電台上班的途中,被縱火燒至重傷,在8月29日於伊利沙伯醫院不治<ref>{{cite web|url=http://www.dimcook.com/ahsio/blog/5088604/%E8%B7%91%E9%A6%AC%E5%9C%B0%E5%A4%A9%E4%B8%BB%E6%95%99%E5%A2%B3%E5%A0%B4%E8%88%87%E6%9E%97%E5%BD%AC|title=跑馬地天主教墳場與林彬|work=www.dimcook.com|accessdate=2014-03-15|archive-date=2020-08-1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14090217/https://www.dimcook.com/ahsio/blog/5088604/%e8%b7%91%e9%a6%ac%e5%9c%b0%e5%a4%a9%e4%b8%bb%e6%95%99%e5%a2%b3%e5%a0%b4%e8%88%87%e6%9e%97%e5%bd%ac|dead-url=no}}</ref>。 |
||
|- |
|- |
||
| [[ |
| [[灣仔消防局爆炸案|簡文]]<br>(Aslam Khan,又譯簡民) |
||
| 巴籍助理消防區長 |
| 巴籍助理消防區長 |
||
| 22 |
| 22 |
||
| 9月3日 |
|||
| 09-03 |
|||
| 謀殺 |
| 謀殺<br>67年12月14日<br>西區裁判署 |
||
| |
| [[灣仔消防局爆炸案]],在灣仔消防局值班時被一個放置於[[堅拿道]]電車站的土製炸彈炸死,事後警方懸紅5萬港元緝兇<ref name="nwmp19670910" />。 |
||
|- |
|- |
||
| |
| 章集 |
||
| 九巴工人 |
| 九巴工人 |
||
| |
| 38 |
||
| 9月3日 |
|||
| 09-03 |
|||
| 自然<br>68年2月29日<br>北九龍裁判署 |
|||
| 自然 |
|||
| 在1967年5月曾因參與騷亂被判入獄一天,在8月30日下午在深水埗長沙灣道放置障礙物,期間被巡邏警員發現,雙方發生糾纏,章集逃走時被槍傷左腿,送院治療,之後被控非法干擾道路罪及解上法庭,其後繼續住院治療,至9月3日因肺炎不治。法醫王陽坤在死因庭稱章集的肺炎與左腿的槍傷無關,陪審團一致裁定死於自然<ref name="患肺炎斃命">{{cite news |title=罷工司機參加暴動中槍 在醫院中患肺炎斃命 法庭昨裁定死於自然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8-03-01}}</ref>。 |
|||
| 在深水埗參與騷動期間中槍被捕,後於醫院患肺炎死亡<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 |
|||
|- |
|- |
||
| 邱進友 |
| 邱進友 |
||
| 馬會工人 |
| 馬會工人 |
||
| |
| |
||
| |
| 9月20日 |
||
| 炸彈意外自炸 |
|||
| |
|||
| 9月20日晚攜土製炸彈疑襲擊軍營,但在上水金錢村軍營附近炸彈意外爆炸,邱進友由救護車送抵上水馬會醫局時證實死亡,與他同行的45歲男子曾梅(又名曾顯敬)亦被炸至重傷,曾梅由吉普車送到上水馬會醫局急救,再被轉送伊利沙伯醫院治療,獲救後被控非法藏有爆炸品罪,於11月9日在九龍地方法院受審,曾梅辯稱因[[魚炮]]意外爆炸受傷,但化驗師指由其身上取出的金屬碎片與邱進友屍體上的碎片相同,應為同一炸彈造成<ref name="邱進友">{{cite news |title=曾梅重傷送院急救不死 被控與非法藏爆炸品者為伍今日續審 邱進友當塲炸死 |accessdate=2024-05-21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1-10}}</ref>,11月10日曾梅罪成及被判入獄9年<ref name="曾梅判囚九年">{{cite news |title=與非法藏爆炸品者為伍 曾梅判囚九年 |accessdate=2024-05-21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1-11}}</ref>。 |
|||
| 攜帶炸彈期間,於上水金錢村軍營附近被炸死,與他同行的曾梅亦被炸至重傷,事後曾梅被控非法藏有爆炸品罪名,入獄9年<ref>[http://hkclweb.hkpl.gov.hk:8000/microfilm/l/BATCH27/731E137D2F534C2497EA84FB1FE538DDE6A4DB7F58.tif 與非法藏爆炸品者為伍 曾梅判囚九年]{{Dead link|date=2019年5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華僑日報》 1967年11月11日 第4頁</ref> |
|||
|- |
|- |
||
| |
| 盧漢彬 |
||
| 輪船起落貨工人 |
| 輪船起落貨工人 |
||
| 29 |
| 29 |
||
| 10 |
| 10月1日 |
||
| 橫禍 |
| 橫禍<br>68年2月15日<br>西區裁判署 |
||
| 10月1日晚上干諾道西與[[水街]]交界有左派群眾騷亂,晚上8時30分防暴隊與左派示威者相距約70碼,有人向防暴隊投擲玻璃樽<ref name="暴動中盧漢彬中槍斃命">{{cite news |title=暴動中盧漢彬中槍斃命 法庭研究死因 裁定死於橫禍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8-02-16}}</ref>,防暴隊施放催淚彈,人群未有散去並繼續逼近,防暴警察發射木彈,人群才四散,但在朝光街突然有人群衝出,並且向警方投擲玻璃樽,期間傳出爆炸聲,突然有一名男子向警方投擲一包黑色物品,防暴警察懷疑是爆炸品於是開槍,朝光街的人群立即四散,之後發現有一名握有玻璃樽的男子倒在地上,但不確定和投擲黑色物品的男子是否同一人。法醫彭定祥在死因庭稱該名死者左胸前有子彈射入孔,背部則有子彈穿出孔,因傷及心臟大動脈致死,陪審團一致裁定死於橫禍<ref name="盧漢彬中槍斃命">{{cite news |title=去年「十‧一」西區暴動 盧漢彬中槍斃命 法庭昨研究死因裁定死於橫禍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8-02-16}}</ref>。 |
|||
| 於西區觀賞慶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國慶煙花期間,被防暴隊從後開槍射死<ref name="hkleftiststruggle p368" /> |
|||
|- |
|- |
||
|(未悉) |
| (未悉) |
||
| 激进分子 |
| 激进分子 |
||
| 約30 |
| 約30 |
||
| 10 |
| 10月9日 |
||
| 炸彈意外自炸 |
|||
| |
|||
| 於橫頭磡徙置區放置炸彈期間被炸死 |
| 於[[橫頭磡]]徙置區放置炸彈期間被炸死。 |
||
|- |
|- |
||
| [[ |
| [[杜雄光]] |
||
| |
| 警員 |
||
| 19 |
| 19 |
||
| 10 |
| 10月13日 |
||
| 謀殺<br>68年1月10日<br>西區裁判署 |
|||
| 謀殺 |
|||
| 編號6990,[[灣仔告士打道爆炸案]],10月13日傍晚,因為有一個可疑的手挽紙袋被放置於告士打道178號門外的馬路上,杜雄光與同僚在現場疏散市民,期間收藏於手挽紙袋內的炸彈發生爆炸,有三名警察被炸傷,杜雄光於送院後證實死亡,警方於10月14日懸紅5萬港元緝兇。 |
|||
| 編號6990,於灣仔告士打道疏散市民期間,被土製炸彈炸死 |
|||
|- |
|- |
||
| [[ |
| [[唐德明 (香港)|唐德明]] |
||
| 中學生 |
| 中學生 |
||
| 19 |
| 19 |
||
| 10 |
| 10月14日 |
||
| 謀殺<br>68年1月<br>西區裁判署 |
|||
| 謀殺 |
|||
| |
| [[莊士敦道炸彈襲擊電車案]],10月13日晚乘搭電車返回北角寓所,當電車駛至莊士敦道近克街交界時,有一枚炸彈從路旁的樓宇被擲下及爆炸,造成12人受傷,坐在電車下層車廂的唐德明被炸彈碎片擊中頭部,送往瑪麗醫院搶救至翌日凌晨傷重不治,警方於10月14日懸紅5萬港元緝兇。 |
||
|- |
|- |
||
|(未悉) |
| (未悉) |
||
| 激进分子 |
| 激进分子 |
||
| 約40 |
| 約40 |
||
| 10 |
| 10月15日 |
||
| rowspan="2" |橫禍<br>67年12月14日<br>北九龍裁判署 |
|||
| 橫禍 (67/12) |
|||
| rowspan="2" |10月15日晚上8時左右,該兩名男子於[[牛頭角道]]牛頭角廉租屋第二座外,疑因放置炸彈時發生意外爆炸斃命,牛頭角當日發現13個真假炸彈及有數響炸彈爆炸聲<ref name="兩人被炸死亡">{{cite news |title=牛頭角發現炸彈 兩人被炸死亡 裁定死於橫禍 |accessdate=2024-05-21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7-12-15}}</ref>。 |
|||
| 於牛頭角道放置炸彈期間被炸死 |
|||
|- |
|- |
||
| 鍾志明 |
| 鍾志明 |
||
| 激进分子 |
| 激进分子 |
||
| 32 |
| 32 |
||
| 10 |
| 10月16日 |
||
| 橫禍 (67/12) |
|||
| 於牛頭角道放置炸彈期間被炸至重傷,送院後翌日凌晨不治 |
|||
|- |
|- |
||
| 麥基雲(Ronald John McEwen) |
| [[麥基雲]]<br>(Ronald John McEwen) |
||
| |
| 高級督察 |
||
| 37 |
| 37 |
||
| 11 |
| 11月5日 |
||
| 謀殺<br>68年3月1日<br>西區裁判署 |
|||
| 謀殺 |
|||
| [[怡和街爆炸案]],麥基雲移走被放置於[[銅鑼灣]][[怡和街]]電車路上的一個藍色旅行袋時,藏在袋內的炸彈爆炸,造成1死22傷,麥基雲當場被炸死<ref name="衝着香港週">{{cite news |title=衝着「香港週」製造恐慌 外籍警官伏屍怡和街 |url=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Y25ABMQX4ZHBANE66RKFEIJAVI |accessdate=2023-02-27 |work=蘋果日報 |publisher=果靈聞庫 |date=2018-03-0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901121317/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Y25ABMQX4ZHBANE66RKFEIJAVI |archivedate=2021-09-01 |deadurl=no }}</ref>。麥曾經是[[周湛樵]]的上司。 |
|||
| 於銅鑼灣怡和街拆除土製炸彈期間被炸死,生前曾經為周湛樵的上司 |
|||
|- |
|- |
||
|(未悉) |
|(未悉) |
||
| 激进分子 |
| 激进分子 |
||
| |
| |
||
| 11 |
| 11月8日 |
||
| rowspan="2" | 投彈意外自炸或被槍殺 |
|||
| |
|||
| rowspan="2" | 於旺角荔枝角道投擲炸彈時被警察開槍擊斃,其中一人倒地後手上仍握著炸彈,也有稱兩人是被自己的炸彈意外炸死,同時同地發生[[荔枝角道炸彈襲擊案]],造成三死數十人受傷。 |
|||
| 於荔枝角道被警察開槍枪杀 |
|||
|- |
|- |
||
|(未悉) |
|(未悉) |
||
| 激进分子 |
| 激进分子 |
||
| |
| |
||
| 11 |
| 11月8日 |
||
| |
|||
| 於荔枝角道被警察開槍枪杀 |
|||
|- |
|- |
||
| [[荔枝角道炸彈襲擊案|張雲]] |
|||
| 張雲 |
|||
| 市民 |
| 市民 |
||
| |
| |
||
| 11 |
| 11月8日 |
||
| rowspan="3" | 誤殺<br>68年1月23日<br>北九龍裁判法院(偵訊)<br>68年2月29日<br>香港高等法院(判決) |
|||
| 謀殺 |
|||
| rowspan="3" | |
| rowspan="3" | [[荔枝角道炸彈襲擊案]],當晚先有暴徒在街上投擲炸彈,巡邏的輔警抵達時目擊羅水欣在荔枝角道和太子道西交界的路邊放下一件可疑物品,於是展開追捕,當輔警將羅水欣押上警車時,羅水欣放置的炸彈發生爆炸,超過30人受傷,有三名市民包括一名女童被炸至重傷於伊利沙伯醫院不治,兇徒羅水欣亦被自己放置的炸彈炸傷,但送醫後獲救,其後被控3項謀殺罪,經審訊後交替控罪誤殺罪成立<ref name="羅水欣被控三項謀殺案">{{cite news |title=荔枝角道放炸彈 三人被炸斃命 羅水欣被控三項謀殺案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8%8D%94%E6%9E%9D%E8%A7%92%E9%81%93%20%20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kbPBYVPq0xi&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25&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8%8D%94%E6%9E%9D%E8%A7%92%E9%81%93%20%29%20OR+all_dc.creator%3A%28%E8%8D%94%E6%9E%9D%E8%A7%92%E9%81%93%20%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8%8D%94%E6%9E%9D%E8%A7%92%E9%81%93%20%29%20OR+all_dc.subject%3A%28%E8%8D%94%E6%9E%9D%E8%A7%92%E9%81%93%20%29%20OR+fulltext%3A%28%E8%8D%94%E6%9E%9D%E8%A7%92%E9%81%93%20%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8%8D%94%E6%9E%9D%E8%A7%92%E9%81%93%20%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ilter=dc.publicationdate_dt%3A%5B1960-01-01T00%3A00%3A00Z+TO+1969-12-31T15%3A59%3A59Z%5D |accessdate=2023-03-10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2-0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25043701/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8%8D%94%E6%9E%9D%E8%A7%92%E9%81%93%20%201967&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kbPBYVPq0xi&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25&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8%8D%94%E6%9E%9D%E8%A7%92%E9%81%93%20%29%20OR+all_dc.creator%3A%28%E8%8D%94%E6%9E%9D%E8%A7%92%E9%81%93%20%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8%8D%94%E6%9E%9D%E8%A7%92%E9%81%93%20%29%20OR+all_dc.subject%3A%28%E8%8D%94%E6%9E%9D%E8%A7%92%E9%81%93%20%29%20OR+fulltext%3A%28%E8%8D%94%E6%9E%9D%E8%A7%92%E9%81%93%20%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8%8D%94%E6%9E%9D%E8%A7%92%E9%81%93%20%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7&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ilter=dc.publicationdate_dt%3A%5B1960-01-01T00%3A00%3A00Z+TO+1969-12-31T15%3A59%3A59Z%5D |archivedate=2024-03-25 |deadurl=no }}</ref>,被判入獄12年<ref>[http://hkclweb.hkpl.gov.hk:8000/microfilm/m/BATCH33_30C2/77A6266AA82F658FE86EF193019029B700C86EE1DBE6.tif 同胞羅水欣被迫害 竟遭投黑獄十二年]{{Dead link|date=2019年5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大公報》 1968年3月1日 第5頁</ref>,1973年獲假釋提早出獄<ref>[http://hkclweb.hkpl.gov.hk:8000/microfilm/m/BATCH33_30C2/6871C8724665B58BF07FAEA4CBC7681366E285CCF58C.tif 羅水欣光榮歸來 受到所屬單位熱烈歡迎]{{Dead link|date=2019年5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大公報》 1973年4月3日 第4頁</ref>。 |
||
|- |
|- |
||
| [[ |
| [[荔枝角道炸彈襲擊案|周雲英]] |
||
| 市民 |
| 市民 |
||
| |
| 10 |
||
| 11 |
| 11月11日 |
||
| 謀殺 |
|||
|- |
|- |
||
| 文圖業 |
| [[荔枝角道炸彈襲擊案|文圖業]] |
||
| 市民 |
| 市民 |
||
| |
| 40 |
||
| 11 |
| 11月16日 |
||
| 謀殺 |
|||
|- |
|- |
||
| [[ |
| [[薛振鴻]] |
||
| |
| 警員 |
||
| 26 |
| 26 |
||
| 11 |
| 11月28日 |
||
| 謀殺 |
| 謀殺 |
||
| 編號8548,於深水埗[[石硤尾邨|石硤尾徙置區]]被三名激进分子刺殺身亡,其配槍亦被搶走 |
| 編號8548,[[石硤尾刺斃警員搶槍案]],於深水埗[[石硤尾邨|石硤尾徙置區]]被三名激进分子刺殺身亡,其配槍亦被搶走。 |
||
|- |
|- |
||
| [[李觀生]] |
| [[李觀生]] |
||
| |
| 警員 |
||
| 21 |
| 21 |
||
| 12 |
| 12月9日 |
||
| 謀殺<br>71年12月16日<br>香港高等法院 |
|||
| 謀殺 |
|||
| 編號3810,於錦田遭兩名激进分子搶走配槍射殺,事後多人被捕。 |
| 編號3810,[[錦田殺警案]],於錦田遭兩名激进分子搶走配槍射殺,事後多人被捕。羅麟因搶槍於1968年3月被判入獄12年,1972年獲假釋提早出獄;何樹祥於1971年12月因謀殺罪成判死,港督[[麥理浩]]於翌年赦免死刑及減刑為監禁25年。 |
||
|} |
|} |
||
第739行: | 第846行: | ||
!colspan="4"|服刑期間死亡人士 |
!colspan="4"|服刑期間死亡人士 |
||
|- |
|- |
||
! width= |
! width=100px|姓名 |
||
! width=40px|囚犯編號 |
! width=40px|囚犯編號 |
||
! width= |
! width=100px|死亡日期 |
||
! 備註 |
! 備註 |
||
|- |
|- |
||
| |
| 曾天送 |
||
| 27381 |
| 27381 |
||
| 1968 |
| 1968年1月27日 |
||
| 於1967年7月15日被捕,被控參與暴動及非法集會,8月9日判 |
| 於1967年7月15日晚在旺角豉油街有70至100人集會,有15人被拘捕,32歲的被告藏有一個空玻璃瓶,被控參與暴動及交替控罪非法集會,8月9日在北九龍裁判署裁定非法集會罪成及入獄14個月<ref name="曾天送入獄十四月">{{cite news |title=參加非法集會 曾天送入獄十四月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8-10}}</ref>,翌年1月27日被發現於獄中自縊身亡。 |
||
|- |
|- |
||
| |
| 鄧全 |
||
| 28017 |
| 28017 |
||
| 1969 |
| 1969年12月29日 |
||
| 於1967年7月16日被捕,被控參與暴動及非法集會,判監6年 |
| 於1967年7月16日被捕,被控參與暴動及非法集會,合共判監6年,後獲減刑至5年,至1969年12月8日因肝病在赤柱監獄的病房接受治療,因化驗報告顯示病情嚴重,於12月20日被送往瑪麗醫院診治,至12月29日在醫院不治,終年54歲,1970年1月15日西區裁判署死因庭裁定死於自然<ref name="鄧全裁定死於自然"/>。 |
||
|} |
|} |
||
==部 |
=== 部分警察死亡案例 === |
||
==== 警員杜雄光殉職 ==== |
|||
* [[梁威林]]: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不公開的職位為[[中共香港工委]]書記;實為中共在香港機構的最高實質領袖。 |
|||
{{main|高士打道爆炸案}} |
|||
* [[祁烽|祁 烽]]: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不公開的職位為中共香港工委副書記;為中共在香港的領袖之一。 |
|||
1967年10月13日晚,左派人士於香港灣仔[[告士打道]]178至180號(現在的華懋世紀廣場)將一個藏有炸彈的紙袋放在馬路的中心,[[見習督察]]史丹頓與[[杜雄光]]等警員於晚上7時許在現場戒備,期間有10餘名市民從路旁的樓宇步出,警察即高呼叫他們離開現場,但有兩人未離開,三個警察於是上前呼籲,但放在路邊的紙袋突然發生炸彈爆炸,杜雄光當場被炸至重傷,送抵醫院後不治。當時在場的史丹頓及[[警目]]葉金有亦被炸傷<ref>{{cite web|url=http://hkclweb.hkpl.gov.hk:8000/microfilm/g/BATCH04/7FCF3A3091BCF0440C3645EA66DB1A86C4D9540350.tif|title=在炸彈陣中捨己救人 警員杜雄光英勇殉職|publisher=《工商日報》|date=1967年10月15日|pages=第4頁}}{{Dead link|date=2019年5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同日亦有一名乘搭電車的中學生[[唐德明 (香港)|唐德明]]於灣仔[[莊士敦道]]被投擲炸彈炸死。 |
|||
* [[楊光 (工聯會)|楊 光]]{{大紫荊|nocat}}:時為[[香港工會聯合會|港九工會聯合會]]理事長,暴動時為「鬥委會」主任委員,涉嫌組織及策劃一連串包括暗殺和放置炸彈的暴力事件。曾于2001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勳章。 |
|||
* [[曾德成]]{{GBSHK|nocat}}{{JP|nocat}}:香港首位有刑事紀錄的局長級官員。他於1967年暴動時在校內散發共產主義及反殖民地政府的傳單,違反《[[緊急情況規例條例|緊急法令]]》,後來被捕及判監兩年,罪名是“放置煽動性傳單”,內容如下:“港英政府不准我們愛國,它一方面用法西斯手段,鎮壓愛國同胞,一方面以奴化教育毒害青年”。2007年7月1日出任[[民政事務局局長]],哥哥是前任立法會主席[[曾鈺成]]<ref>{{cite web|url=http://www.takungpao.com/hkol/content/2012-05/14/content_142134.htm|title=曾德成简历|publisher=大公网|date=2012年5月14日|access-date=2013年9月16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12192527/http://www.takungpao.com/hkol/content/2012-05/14/content_142134.htm|archive-date=2013年12月12日|dead-url=yes}}</ref>。後來獲時任特首曾蔭權,授予金紫荊星章。 |
|||
杜雄光遺體於10月18日出殯,安葬於沙田大圍穀寮墳場。1968年1月,[[死因裁判法庭]]裁定杜雄光“死於被一名或多名身份不詳人士謀殺”<ref>{{cite web|url=http://hkclweb.hkpl.gov.hk:8000/microfilm/g/BATCH04/65E03C37193C1523B37864939E36588FE53C2E48E6.tif|title=研究殉職警員杜雄光死因 裁定被身份不詳之人謀殺|publisher=《工商日報》|date=1968年1月11日|pages=第4頁}}{{Dead link|date=2019年5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ref>{{cite web|url=http://hkclweb.hkpl.gov.hk:8000/microfilm/l/BATCH27/65EAFDD8D95D6ABBAD5569E8D617681D7663FAEDAE.tif|title=警員杜雄光被炸死 法醫驗得遍體傷痕 死因研究結果裁定為遭人謀殺|publisher=《華橋日報》|date=1968年1月11日|pages=第6頁}}{{Dead link|date=2019年5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
|||
* [[:wikia:hk1967riot:鄧全|鄧 全]]:當時為太古船塢華員職工會主席,暴動時為「鬥委會」的常務委員,後來被捕入獄,於服刑期間病死。 |
|||
* [[姬達|姬 達]]{{KBE|nocat}}{{JP|nocat}}:時任[[港督]]私人助理,兼副[[布政司]](特別事務)。港督[[戴麟趾]][[爵士]]於1967年6月後返回英國治病,姬達為港府內處理暴動的主要決策人。 |
|||
==== 高級督察麥基雲殉職 ==== |
|||
* [[徐家祥]]{{CBE|nocat}}{{JP|nocat}}:時為署理[[華民政務司]],亦為港英政政府內最高級華人官員。徐聯繫調動民間各種力量,包括輿論上支持港英政府對抗港共;因而曾受死亡恐嚇。 |
|||
{{main|怡和街爆炸案}} |
|||
* [[林彬 (播音员)|林 彬]]:於商台節目《欲罷不能》抨擊嘲諷左派人士的行為,於1967年8月在何文田[[窩打老道山]]被伏擊縱火燒死。 |
|||
1967年11月5日,高級督察[[麥基雲]]駕駛電單車途經[[銅鑼灣]][[怡和街]]時,因為發現一個可疑旅行袋被放置於電車軌,造成交通癱瘓,他把該可疑旅行袋移走時,袋內的炸彈發生爆炸,麥基雲當場被炸死,手腳亦遭炸斷。 |
|||
* 華克曼:香港皇家陸軍軍需品軍團(RAOC)中士,於獅子山頂拆彈期間遭炸死,至2010年其遺孀及兒子獲英女皇頒授[[伊麗莎白十字勳章]]。 |
|||
* [[:wikia:hk1967riot:葉達成|葉達成]]和[[:wikia:hk1967riot:朱志添|朱志添]]:暴動期間於荃灣區多處放置炸彈炸傷市民和警員,被判處終身監禁。及至1970年代初,港府陸續釋放在囚的左派人士,[[赤柱監獄]]提早釋放葉和朱兩人,他們於1973年5月3日出獄並成為除謀殺犯何樹祥外,最後兩個出獄的左派人士<ref>葉達成朱永權光榮出獄 《大公報》 1973年5月4日</ref>。 |
|||
==== 石硤尾殺警案 ==== |
|||
* [[:wikia:hk1967riot:何祥|何樹祥]]:暴動期間於錦田謀殺警員李觀生,犯案後潛逃三年多,終在八鄉被捕,判處死刑,後改判入獄25年。 |
|||
{{main|石硤尾殺警案}} |
|||
* [[鄭則文]]:警察邊境防暴隊成員,在沙頭角槍戰發生前數小時剛換更,避過一劫,現時為民主黨沙田區議會民選議員。 |
|||
1967年11月28日下午4時許,警員[[薛振鴻]]與另一名同袍於石硤尾一帶巡邏,期間薛曾於巴域街近石硤尾新區第七座處稍作停留,此時突有三名激进分子出現,薛振鴻遭激进分子從後襲擊,激进分子先把薛按在地上,然後以三角銼等利器向薛亂刺,激进分子於行动後數分鐘逃去無蹤,並搶走薛之配槍及六發子彈,薛倒臥於血泊之中,其左臂仍插有一把三角銼,送院後證實死亡。 |
|||
* [[曾向群]]{{MH|nocat}}{{JP|nocat}}:摩總九龍分會職員,於警方搜捕摩分會所期間被控以「處身於藏有攻擊性武器之場所」,判入獄9個月。香港主權移交後曾擔任東區區議會委任議員,現時為新民黨成員。曾去信[[董建華]]及[[曾蔭權]],要求為六七事件平反,惟兩人均以「司法獨立」為由而拒絕,亦表示不可能將當年的少年犯定性為[[政治犯]]<ref name="fsff" />。 |
|||
* [[翟暖暉]]:南昌印務公司股東及經理,港府於8月以「刊登煽動性文字」之罪名,打壓[[言論自由]],查封三份左派報紙《田豐日報》、《香港夜報》和《新午報》,該三份左報均由南昌印務負責承印,翟氏亦因此於8月9日與另外四名左派報人李少雄、胡棣周、潘懷偉及陳艷娟一同被捕,判入獄三年。於1969年9月6日獲釋後,創辦《廣角鏡》政論雜誌。1983年起出任全國政協委員,及至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翟氏便沒再出席會議。 |
|||
==== 錦田殺警案 ==== |
|||
* [[傅奇]]、[[石慧]]夫妇:因为支持左派工运,一度被政治部关押于[[域多利道扣押中心]]一年多。出狱后不久,傅奇和石慧于1968年3月中被港英递解出境,两人被送到罗湖桥边界,两人站在罗湖桥上英界处廿几分钟,石慧手持红宝书,其间中方借了张椅子让他们休息。罗湖桥中方边境用大喇叭喊话:“港英迫害傅奇和石慧,要把两人递解出境,其实他们无所谓出境与不出境,因为香港也是中国领土。”最终于3月15号由港英把两人押走羁留告终<ref>{{cite web|url=http://i.mtime.com/4020546/blog/7614453/|title=石慧 香港左派電影界的一姐 文革“反英抗暴”鬥士|work=i.mtime.com}}</ref><ref>{{cite web|url=http://news.ifeng.com/a/20140514/40289024_0.shtml|title=二公主最革命|work=news.ifeng.com}}</ref>。 |
|||
{{main|李觀生}} |
|||
*[[梁志和]]:當代[[藝術家]],他在2018年起找尋六七暴動歷史中的細節<ref>{{cite web|url=https://bkb.mpweekly.com/cu0002/20180131-65460|title=【六七暴動】藝術家梁志和串連歷史事件 從碎片中尋找1967|publisher=|access-date=2018-02-0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202190231/https://bkb.mpweekly.com/cu0002/20180131-65460|archive-date=2018-02-02|dead-url=yes}}</ref>。 |
|||
[[File:Hong Kong Police Force PC 3810 Lee Koon Sang funeral.jpg|right|250px|thumb|在1967年12月9日於[[錦田]]被左派暴徒奪槍及槍殺的殉職警員[[李觀生]]出殯]] |
|||
1967年12月9日,警員[[李觀生]]與另一名同袍在[[錦田]]警崗附近一帶巡邏,在距警崗30米祠堂村口華昌米酒莊處遭兩名左派人士搶奪佩槍,左派人士向李連轟兩槍,李負傷步回警崗,撥打直線電話報警,後於警崗內失救傷重死亡。警方及政治部連日行動中共拘捕30多名左派分子,懷疑與案件有關,包括疑兇羅倫、左派打石工會主席兼鬥委會成員[[劉三 (鬥委會)|劉三]]、鍾德及前警員蘇長壽等,被捕人士當中,有不少均與一左派武裝組織「新界戰鬥行動組」有關。 |
|||
至於另一名疑兇何祥(又名何樹祥),警方相信該人為黑社會成員,與8月份尖沙咀一宗金鋪劫案有關,並於此宗殺警案中搶走警槍,案發後一直在逃,據說何祥在潛逃内地期間,自行把兩把從死者及另一名警員手中奪得之警槍交予當地的武裝組織,使警方無法尋回有關失槍。至1971年9月22日,何祥於爆竊上水滙豐銀行分行期間失手,其後在八鄉一間木屋被捕。最高法院於同年12月判處何祥死刑,至翌年3月獲港督[[麥理浩]]發落,改為25年有期徒刑。 |
|||
=== 部分市民集體遇害案例 === |
|||
==== 荔枝角道炸彈襲擊 ==== |
|||
{{main|荔枝角道炸彈襲擊案}} |
|||
1967年11月8日晚旺角發生[[荔枝角道炸彈襲擊案|炸彈襲擊]],[[太子道]]近[[荔枝角道]]交界有十餘人企圖發起騷動,有人投擲炸彈襲擊到場的警車,警方防暴隊開槍,當場擊斃兩名激进人士,其中一人手上仍握着炸彈(另有說法指該兩名激进人士遭自己的炸彈自炸身亡),期間有輔警的巡邏車經過,發現有人於馬路的渠邊放下可疑物品,輔警立即下車拘捕放置炸彈的歹徒[[羅水欣]],就在輔警把羅水欣押上警車之際,炸彈發生爆炸,導致至39人受傷<ref name="港共炸傷卅九市民">{{cite news |title=昨晚旺角太子道荔枝角道交界繁盛地點想搞所謂示威 港共炸傷卅九市民 兩個暴徒炸死自己 一個暴徒倒斃之後手中尚握有炸彈一枚可謂作法自斃 一個休班輔警經過暗中監視暴徒終將暴徒指揮者生擒 輔警巡邏車經過七人英勇下車槍擊暴徒全為彈片炸傷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1967-11-0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1967-11-09%29%20OR+all_dc.creator%3A%281967-11-09%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1967-11-09%29%20OR+all_dc.subject%3A%281967-11-09%29%20OR+fulltext%3A%281967-11-09%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1967-11-09%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pLcyRmLsC3r&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6&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3-03-10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11-09 |archive-date=2023-04-0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405104009/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1967-11-0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1967-11-09%29%20OR+all_dc.creator%3A%281967-11-09%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1967-11-09%29%20OR+all_dc.subject%3A%281967-11-09%29%20OR+fulltext%3A%281967-11-09%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1967-11-09%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pLcyRmLsC3r&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6&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dead-url=no }}</ref>,包括7名輔警及放置炸彈的羅水欣,有3名傷者(張雲、周雲英、文圖業)最後傷重不治,男童胡漢傑在大廈二樓家中做功課時遭炸彈碎片擊中致右眼永久失明<ref name="胡漢傑">{{cite news |title=港共慘挖小童眼 胡漢傑在騎樓溫習功課突聞隆然一聲 港共炸彈爆發破片射毀他的右邊眼珠 經醫將被毀眼珠移除實際遭港共挖去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1967-11-10&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akvA8rFW5Ekktd0cRkSVf&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4&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1967-11-10%29%20OR+all_dc.creator%3A%281967-11-10%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1967-11-10%29%20OR+all_dc.subject%3A%281967-11-10%29%20OR+fulltext%3A%281967-11-10%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1967-11-10%29%20%29%20AND+%28%20dc.category.category%3A%28Newspaper%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3-03-10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11-10}}</ref>。事件中有5人死亡,包括2個左派分子和3名遭炸死的市民。羅水欣被控3項謀殺罪,高等法院於翌年2月29日裁定交替控罪誤殺罪成及判監12年。 |
|||
=== 部分暴動參與者死亡案例 === |
|||
==== 中華煤氣工人黎松、曾明 ==== |
|||
6月8日土瓜灣道煤氣廠有參與罷工的左派工人貼大字報及毀壞煤氣廠設施,警察到場施放催淚彈並曾經要攀牆入內,有現場消息稱黎松和一批左派工人曾經拿著鐵枝、鐵鏟從高處佔據煤倉。6月11日上午9時許,黎松被發現在煤倉內的煤堆中,救援人員進入煤倉把他救出時已經死去<ref name="工人黎松屍體">{{cite news |title=土瓜灣中華煤氣公司 工人黎松屍體 昨在煤井發現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6-12}}</ref>。9月12日在北九龍裁判署召開死因庭,煤氣公司工頭彭蘇容作供稱,死者的日常工作無須進入煤倉,由於煤氣制打開後,斗箱會向下傾斜,如有人走入斗箱內,便會因斗箱傾斜跌落煤堆中,並會被傾瀉的煤塊掩埋,彭蘇容又稱因為煤氣制在警方到場時已經開啟,死者如為了躲避催淚彈而走進煤倉的斗箱內,很快便會因為煤氣窒息,並會掉入煤堆中<ref name="不會進入煤倉">{{cite news |title=法庭研究黎松死因 煤氣公司工人作證 死者日常工作 不會進入煤倉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7-09-13}}</ref>。法醫李福基稱在6月11日為黎驗屍,其身體沒有嚴重傷痕,肚皮及下身有擦傷痕,但氣管內有細碎煤粒、肺充血及纖維化、腦部充液、舌腫吐出,應為中煤氣毒窒息致死。陪審團在9月14日裁定死於橫禍<ref name="黎松死於橫禍">{{cite news |title=黎松死因研究 裁定死於橫禍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7-09-15}}</ref>。不過《大公報》在事發後便指控黎是被防暴隊打死後推入煤倉,意圖燒屍<ref name="黎松燒屍陰謀">{{cite news |title=港英打死煤氣工人黎松 燒屍陰謀大暴露 |work=大公報 |issue=第1頁 |date=1967-06-12}}</ref>,左派亦將黎松封為「烈士」,然而《工商日報》在7月1日引述工友稱,黎松是因拒絕收錢參與罷工,遭到左派份子毆打,再被推入煤倉中<ref name="揭發黎松曾明之死">{{cite news |title=中華煤氣公司一批工人 揭發黎松曾明之死 原被左派工人迫害 拒收不義之財相繼被打死埋屍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3頁 |date=1967-07-01}}</ref>。 |
|||
6月9日至11日警方接獲曾明的失踪報告,但各區警署、醫院及殮房均回報沒有曾明的登記記錄,警方與消防處在6月12日派員到土瓜灣道煤氣廠搜索,除了尚未進入煤氣鼓內搜索外,其餘地點沒有發現,6月17日警方與消防處派出配備專門器械的潛水員進入煤氣鼓搜索,在一個煤氣鼓內的水箱中打撈出一具穿有煤氣公司制服的男屍,其身上的證件可確認是曾明<ref name="曾明屍體發現">{{cite news |title=土瓜灣煤氣廠工人 曾明屍體發現 在煤氣鼓撈起 警方正在研究曾明死因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7頁 |date=1967-06-18}}</ref>。9月19日在北九龍裁判署召開死因庭<ref name="研究曾明死因">{{cite news |title=北九龍裁判署昨日開庭 研究曾明死因 余植添述尋獲屍體經過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9-20}}</ref>,法醫李福基稱曾於6月17日進入一個煤氣鼓內調查,發現內壁仍然柔軟的油漆有三組疑為手指甲造成的爪痕,在19日為曾明驗屍,發現其左腿有撞及硬物的瘀痕,氣管內有煤油污跡,應為遇溺時吸入水中煤油所致,陪審團在9月20日裁定死於橫禍,同時建議煤氣公司採取措施防止類似事故<ref name="曾明死因">{{cite news |title=研究曾明死因 裁定死於橫禍 |issue=第6頁 |date=1967-09-21}}</ref>。《大公報》宣稱有人見到曾明是被木彈射中跌落煤氣鼓的隔氣水池中,左派亦將曾明封為「烈士」,《工商日報》則於7月1日引述工友稱,曾明和黎松都是因拒絕收錢參與罷工,開罪了廠內左派人士被打,再被推入煤氣鼓內<ref name="揭發黎松曾明之死"/>。 |
|||
==== 工務局汽車技工徐田波 ==== |
|||
宋皇臺道政府車廠在6月8日上午有示威者聚集並發生騷亂,防暴警察到場施放催淚彈,攻入車廠後與人群爆發衝突,上午11時左右約有400人被拘捕,當中包括徐田波,徐被送到黃大仙警署,拘留於羈留室等候接受調查,至9日下午1時左右徐被發現在羈留室內不省人事,警方召喚醫生到場,確定徐已經身故,法醫李福基也到場檢查,遺體隨後被送往殮房,徐妻曾秀雲同日下午4時30分到殮房辨認遺體,法醫彭定祥隨後驗屍。8月21日在北九龍裁判署召開死因庭<ref name="研究徐田波死因">{{cite news |title=北九龍裁判署昨開庭 研究徐田波死因 檢察官簡述案情押候研訊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7-08-22}}</ref>,期間曾傳召當日參與攻入車廠、拘捕及調查的人員出庭作供。當日有份攻入車廠的防暴隊警目何偉倫在供詞中提到因為遇到頑抗,不斷被投擲物件及受到硬物襲擊,雖然身體未被打中,但藤牌被打,所以曾經揮動警棍擊打示威者,但因為催淚彈的煙霧仍然很濃及防毒面罩阻礙了視線,無法認出打中何人<ref name="徐田波死因續研究">{{cite news |title=徐田波死因 今日繼續研究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7-08-25}}</ref>。法醫彭定祥報告徐的頭顱骨及頸部均沒有受傷,腦部沒有受傷,腦血管正常,食道和氣管沒有受到阻塞,但手指及膝腿有損傷,左腰及胸部有瘀傷,其1吋寬瘀傷應由鈍器造成,一般巡警用的警棍不足以造成,防暴警察的22吋警棍則有可能,其胸部有嚴重的瘀傷,右側第3至第12條肋骨斷裂,第8至10條肋骨插入胸腔,左肺受創致死,致命傷勢在死亡前24小時造成,8月25日聆訊完畢,陪審團退庭商議55分鐘後裁定死於意外,認為在宋皇臺道政府車廠內因意外造成<ref name="徐田波裁定死於意外">{{cite news |title=徐田波死因研究結果 陪審員裁定死於意外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7-08-26}}</ref>。左派媒體在6月10日已將徐田波封為「烈士」並宣稱其在黃大仙警署內被活活打死<ref name="大公報徐田波警署內打死">{{cite news |title=徐田波前天非法逮捕後在警署毒打致死 |work=大公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6-10}}</ref>。 |
|||
==== 邵氏工人李安 ==== |
|||
1967年6月24日,警方於清水灣[[邵氏片場]]把王煜森和李安拘捕,兩人被送往黃大仙警署拘留,王、李兩人於6月26日被解往北九龍裁判署受審,李被控以藏有煽動性標語,內容大意為「邵氏資方與美英帝國主義聯合對付中國同胞,顯露其政治陰謀,為提出強烈抗議,邵氏片場……停工一天」,警方称李於“受審期間突然暈倒,於送院期間不治”。左派称李安及王煜森被提上法庭時,已無法站立,結果李安在送院途中死亡,王煜森傷重留醫<ref>{{cite web|title=港英又添一筆新血債! 邵氏愛國職工李安 竟在警署慘遭殺害 昨午被「提訊」時已無法站立送醫院後不治 |publisher=大公報 |date=1967-06-27 }}</ref><ref>{{cite web|title=邵氏片場兩工人被控 涉嫌恐嚇傷害 藏煽動性標語 李安受審時暈倒入院斃命|publisher=華僑日報 |date=1967-06-27 }}</ref>。左派称由法庭送院期間,右腎爆裂,傷重死亡。在李安死後,有三名警務人員(張錦賢、陳文沾、張應其)隨後被捕,各人被控以謀殺李安及傷害王煜森身體,三警在高等法院被裁定誤殺罪名成立,分別被判入獄八年及六年。1968年1月31日上訴庭指出原訟庭引導陪審團有誤,而且證供薄弱及互相矛盾,不足以支持控方的提控罪名,故推翻原決,裁定三名被告上訴得直,無罪釋放<ref name="合議庭判無罪釋放"/>。左派陣營把李安當作「烈士」,其與另外15名左派死者被合葬於和合石墳場。 |
|||
==== 漁民何傳添 ==== |
|||
1967年6月24日,62歲何傳添在沙頭角暴動中恐嚇警方督察被控,在粉嶺裁判署上庭,於7月16日被判簽保500元及守行為2年後獲准離開,其後有消息稱何離境後於8月9日在深圳人民醫院死亡<ref name="何傳添光榮犧牲">{{cite news |title=英勇鬥爭遭港英綁架毒打 老漁民何傳添光榮犧牲 沙頭角各界堅決要報仇發表抗議聲明 誓向港英當局討還血債 |work=大公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8-15}}</ref>,由於不是在香港死亡,其生死狀況及死因皆不確定,故此不在官方死者名單內。 |
|||
==== 搬運工人鄭浙波、馬烈 ==== |
|||
1967年7月9日傍晚,福建中學15歲學生許自朗在西環校舍門外派發由《文匯報》及《大公報》出版的聯合號外時被防暴警察拘捕,有數名左派搬運工人見狀上前干涉,引發衝突,期間有人以鐵鈎襲擊警員,附近的防暴警察向搬運工人開槍,其中鄭浙波及馬烈身中多槍斃命,事件中有一名警察林寶華殉職,另有一名搬運工人被捕。西區裁判署於同年11月19日就鄭浙波及馬烈之死因展開研訊,至11月23日審結,陪審團裁定死於合法槍殺<ref name="馬烈張志剛合法槍殺"/>。在事件中被捕的43歲搬運工人李鴻發因蓄意傷人及持有武器,在維多利亞地方法院被判入獄4年半,1970年9月27日刑滿出獄<ref name="李鴻發歸來">{{cite news |title=倉碼工人昨集會歡迎李鴻發歸來 |work=大公報 |issue=第5頁 |date=1970-09-28}}</ref>。 |
|||
==== 太古船塢華員職工會主席鄧全 ==== |
|||
鄧全因為非法集會及參與暴動合共被判入獄6年,其後獲港督減刑至5年,在赤柱監獄服刑,1969年12月29日因[[肝炎]]病逝,遺體移交予家人後被葬於柴灣華人永遠墳場。《大公報》宣稱鄧全在獄中飽受折磨罹患肝病而死。1970年1月15日西區裁判署召開死因聆訊,監獄醫生譚瑪士稱鄧全首次進入監獄醫院是在1967年7月19日接受例行身體檢查,鄧全至1969年12月初都沒有向獄方提及有患病,在過去兩年也有與監獄內的其他囚犯一樣接種[[傷寒]]、[[霍亂]]及[[牛痘]]疫苗,均未有報告不良反應。鄧全在1969年12月8日因連續五天食慾不佳向獄方求診,由於有肝病症狀,鄧獲安排入住監獄醫院及接受注射治療,鄧的日常飲食除了麵包、牛奶和米粥外,每日亦有鮮橙兩個,由於情況未見好轉,且驗血及驗尿的報告顯示病情嚴重,遂於12月20日將鄧送往瑪麗醫院治療,至12月29日因肝病不治,陪審團一致裁定54歲的鄧全死於自然<ref name="鄧全裁定死於自然">{{cite news |title=囚犯鄧全病死 法庭昨開庭研究死因 陪審員裁定死於自然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9%84%A7%E5%85%A8&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2Bh5KT9sfcXnD53cYnj0vUI&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12&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9%84%A7%E5%85%A8%29%20OR+all_dc.creator%3A%28%E9%84%A7%E5%85%A8%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9%84%A7%E5%85%A8%29%20OR+all_dc.subject%3A%28%E9%84%A7%E5%85%A8%29%20OR+fulltext%3A%28%E9%84%A7%E5%85%A8%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9%84%A7%E5%85%A8%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ilter=dc.publicationdate_dt%3A%5B1970-01-01T00%3A00%3A00Z+TO+1979-12-31T15%3A59%3A59Z%5D |accessdate=2023-06-22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8頁 |date=1970-01-16 |archive-date=2023-10-0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1005174943/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9%84%A7%E5%85%A8&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h5KT9sfcXnD53cYnj0vUI&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12&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0verbatim_dc.collection:(%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0)%20AND+(%20(%20allTermsMandatory:(true)%20OR+all_dc.title:(%E9%84%A7%E5%85%A8)%20OR+all_dc.creator:(%E9%84%A7%E5%85%A8)%20OR+all_dc.contributor:(%E9%84%A7%E5%85%A8)%20OR+all_dc.subject:(%E9%84%A7%E5%85%A8)%20OR+fulltext:(%E9%84%A7%E5%85%A8)%20OR+all_dc.description:(%E9%84%A7%E5%85%A8)%20)%2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ilter=dc.publicationdate_dt:[1970-01-01T00:00:00Z+TO+1979-12-31T15:59:59Z] |dead-url=no }}</ref>。 |
|||
== 評論 == |
|||
[[File:SCMP was planted two bombs by terrorists during 1967 Hong Kong riots wk1967-09-05 p5.jpg|thumb|《[[南華早報]]》位於中環[[威靈頓街]]1至3號的報館在1967年9月4日遭到左派暴徒投擲兩枚土製炸彈襲擊,其中一枚炸彈在正門附近發生爆炸,另一枚未爆的炸彈則由軍火專家拆除]] |
|||
[[File:Pro-communist thugs bombing Wanchai Market on 13 Oct 1967.png|thumb|《工商晚報》在1967年10月14日報導今日中午,左派暴徒在[[灣仔道]]向街市的人群投擲炸彈,十餘人當場受傷,部分人傷勢嚴重,警方曾經開四槍追捕兇徒;又在「黑色的日子」提到昨日(10月13日)有炸彈189個,死亡2人([[灣仔告士打道爆炸案|杜雄光]]、[[莊士敦道炸彈襲擊電車案|唐德明]]),受傷32人,被捕15人;社論稱應將炸彈案罪犯判處[[香港死刑制度|死刑]]]] |
|||
曾任左派报纸《大公报》副總编辑的[[羅孚 (作家)|羅孚]]在1982年被指控為間諜,在北京被軟禁10年後返回香港,羅孚於1993年3月15日在《當代月刊》發表《為香港式文革致歉》為題的文章表明對六七暴動作出「自我反省」,晚年時坦言對自己為左派進行的文宣感到悔恨,羅孚稱:「四十多年來我寫了不少假話、錯話,鐵證如山,無地自容。」他被认为是第一位愿意为激烈行为道歉,並且在暴動中具有重要角色的左派人士<ref>{{cite web|url=http://www.hkdailynews.com.hk/NewsDetail/index/370888|title=羅孚與六七少年犯(二之一)|publisher=[[新報 (香港)|新報]]|access-date=2014-10-2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28211727/http://www.hkdailynews.com.hk/NewsDetail/index/370888|archive-date=2014-10-28|dead-url=yes}}</ref>。 |
|||
1978年,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廖承志]]在北京主持召开港澳工作会议。会议重申中央对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同时其称:“1967年在香港发生的所谓‘反英抗暴斗争’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做法,企图迫使中央出兵收回香港,是与中央的方针不符合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ref>{{cite web|url=http://www.hao1111.cn/a/dswz/23394_2.html|title=“反英抗暴”事件与沙头角边界冲突(2)|publisher=|access-date=2014-10-3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30114404/http://www.hao1111.cn/a/dswz/23394_2.html|archive-date=2014-10-30|dead-url=yes}}</ref> |
|||
各界鬥委會主任[[楊光 (1926年)|楊光]]在2015年5月死去後,當年是鬥委會委員之一的[[吳康民]]在《[[明報]]》撰文回顧當年暴動,關於暴動的本質,吳認為是「在內地『[[文化大革命]]』運動瀰漫全國的時候,香港的北京派出機構[[新華社]]領導人,既為表功響應中央號召,又為了自保,居然利用一場勞資糾紛,加上不少勞工階層對港英的統治手法不滿,遂煽動起這一場所謂『反英抗暴』的大風暴。」但實際上,「『反英抗暴』根本違反了中央自解放以後的對香港的政策」,而「由香港新華社一手包辦成立的『[[鬥委會]]』,既然標榜為『香港各界同胞』,當然也要顯示出『工人階級領導』。於是楊光作為香港左派工聯會的理事長,理所當然地被推為主任。其實,楊光『一切聽指揮』,自己並無決策權。事無大小,都得聽新華社的。而且事實上鬥委成立不久,楊光就已成香港政府監視以至追捕對象。他率眾到總督府示威以後,就只能躲進[[中國銀行大廈 (香港)|中國銀行(舊址)大廈]]頂樓,作為『寓公』達數月之久。」至於當時導致傷亡、破壞的各種暴力行動,吳康民指出:「……放真假炸彈,以至[[清華街爆炸案|炸死北角無辜小童]],暗殺在電台上叫囂反共的廣播員[[林彬 (播音員)|林彬]]……都不是楊光作出的決定。也許執行者是某些工聯會的屬員,但指揮行動的都另有其人。楊光當時只是一面空頭旗幟,甚至可說是個傀儡,並未參與實際工作。」<ref>{{cite news|url=http://news.mingpao.com/pns/%E5%90%B3%E5%BA%B7%E6%B0%91%EF%B9%95%E7%82%BA%E6%A5%8A%E5%85%89%E8%BE%A8%E8%AA%A3%20%E9%82%84%E3%80%8C%E5%85%AD%E4%B8%83%E3%80%8D%E7%9C%9F%E7%9B%B8/web_tc/article/20150519/s00012/1431972430734 |title=吳康民﹕為楊光辨誣 還「六七」真相 |publisher=明報 |date=2015-05-18 |accessdate=2015-05-20 |archive-url=https://archive.today/20150520101234/http://news.mingpao.com/pns/%E5%90%B3%E5%BA%B7%E6%B0%91%EF%B9%95%E7%82%BA%E6%A5%8A%E5%85%89%E8%BE%A8%E8%AA%A3%20%E9%82%84%E3%80%8C%E5%85%AD%E4%B8%83%E3%80%8D%E7%9C%9F%E7%9B%B8/web_tc/article/20150519/s00012/1431972430734 |archive-date=2015-05-20 |dead-url=yes}}</ref> |
|||
[[金庸]]曾對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說:「中國對於香港的政策,可以說是『現狀不變,長期利用』八個字,再加上八字:『民族大義,利於國家』。香港現狀的維持對中國有利,對全國人民有利。只要能長期維持下去,可以加以充分利用。」<ref name=探>{{cite book |title=探求一個燦爛的世紀 |year=1998 |authors=池田大作、金庸 |location=香港 |publisher=明河社 |isbn=962-8129-20-1 }}</ref>{{rp|31}}、「這其中香港所發生的作用之大、所作貢獻之重要,是無可估量的。由於這些實際的考慮,毛澤東和周恩來制定的香港政策是『保持現狀,充分利用』。香港只有保持現狀,才對中國有用,既然有用,就長期而充分的利用之。這個政策一直不變。」<ref name=探/>{{rp|36}}、「『反英抗暴鬥爭』,組織左派群眾,和香港的英國政府正面衝突,衝擊港督府,與警察打鬥,到處放置炸彈。英國出動正規軍反擊,雙方都有死傷,還累及不少無辜市民,一時局面十分惡劣。幸得周恩來總理親自下令制止這種違反中央政策、破壞香港穩定繁榮的行動,左派暴動才漸漸平息。其後這場動亂的組織者與發動者據說受到了黨內的批評,有些人還受到處分懲罰,被下放到邊遠地區的農場和礦山中勞動改造。經過了這次教訓後,『不得破壞香港現狀』的政策在中共高層領導中更加得到重視,這個政策的基本理由是:香港現狀的維持對國家有利、對全國人民有利,也即是對全黨有利,對香港廣大中國同胞有利。」<ref name=探/>{{rp|37}}<ref>{{cite web|url=http://news.takungpao.com/hkol/politics/2012-12/1302761.html|title=中國對於香港的政策,可以說是『現狀不變,長期利用』八個字|publisher=|access-date=2014-10-2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714232809/http://news.takungpao.com/hkol/politics/2012-12/1302761.html|archive-date=2014-07-14|dead-url=yes}}</ref>。 |
|||
[[程翔]]稱六七暴動時值文化大革命,[[中央文革小组]]夺取了[[周恩来]]的外交权力,改变港澳政策,让左派挑事,并非左派声称的自发爱国反帝国主义<ref name="rfi-2017"/>。香港左派「不要以为反正身边有几十万工友,随便斗他一场不要紧。」周恩来问毛泽东是否真的有意收回香港,毛泽东说没有,周恩来便藉此叫停。程翔稱澳門左派在[[一二·三事件]]取得全勝後支配了澳門政局,澳葡政府難有作為,澳門在往後二十年的政治、經濟及文化發展都陷入停滯,香港左派模仿澳門左派發起暴動卻遭到挫敗,港英政府把握時機革新行政,在往後的二十年間香港經濟長足進步,並且躋身入[[亞洲四小龍]],港府又主動擴大華人參政及回應市民的訴求,民生有顯著的改善,社會趨於穩定,港英政府因而具有廣大的民意基礎支持,不像澳葡政府被左派奪權後只能消極管治,導致有較多澳門居民期望通過政權更替改變澳門政府不作為的處境。面對九七前途問題,香港市民並不盼望「回歸」,中共為了推動香港順利「回歸」,中共中央在[[香港政治制度改革|香港政制發展]]許下[[普遍選舉|普選]]承諾,在《[[香港基本法]]》第45條及第68條列明[[香港行政長官|行政長官]]及[[香港立法會|立法會]]最終實施「雙普選」,而《[[澳門基本法]]》則沒有實施普選相關的條文<ref name="殊途命運"/>。 |
|||
中國政府对1966年4月[[天星小輪加價事件]]引發的騷亂看法负面,故香港左派不参与,左派媒體《大公报》和《文汇报》强烈谴责破坏秩序,認為天星小輪加價騷亂純屬滋事份子聚眾搞事,支持港府儘速鎮壓,但在六七暴動中却强调反帝反压迫,這是因為六七暴動中的香港左派已受到文革思想的影響。左派在1967年8月企圖將8,400把甘蔗刀運送到香港,用來加強武裝左派,要將香港的[[武鬥]]升級,但途中被擔任中共中央與香港左派聯絡人的[[吴荻舟]]拦截,吴荻舟因而被[[造反派]]以「叛徒」、「特务」、「假党员」等罪名软禁下放劳动<ref name="rfi-2017">{{cite news |title=中共絕密文件:港共在文革前已要求「解放」香港 |url=https://www.rfi.fr/tw/%E4%B8%AD%E5%9C%8B/20170523-%E4%B8%AD%E5%85%B1%E7%B5%95%E5%AF%86%E6%96%87%E4%BB%B6%EF%BC%9A%E6%B8%AF%E5%85%B1%E5%9C%A8%E6%96%87%E9%9D%A9%E5%89%8D%E5%B7%B2%E8%A6%81%E6%B1%82%E3%80%8C%E8%A7%A3%E6%94%BE%E3%80%8D%E9%A6%99%E6%B8%AF |accessdate=2024-04-28 |work=RFI |date=2017-05-2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712194932/https://www.rfi.fr/tw/%E4%B8%AD%E5%9C%8B/20170523-%E4%B8%AD%E5%85%B1%E7%B5%95%E5%AF%86%E6%96%87%E4%BB%B6%EF%BC%9A%E6%B8%AF%E5%85%B1%E5%9C%A8%E6%96%87%E9%9D%A9%E5%89%8D%E5%B7%B2%E8%A6%81%E6%B1%82%E3%80%8C%E8%A7%A3%E6%94%BE%E3%80%8D%E9%A6%99%E6%B8%AF |archive-date=2021-07-12 |dead-url=no }}</ref>。 |
|||
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梁上苑認為將1967年的這次事件稱為「香港式的文化大革命」是非常恰當的,當年的新華社香港分社本身受到極左派思想的影響,帶頭製造事件,責任則轉嫁中共中央,左派群眾盲目服從領導,甚至認為這是中共中央的指示<ref name="bbc2021">{{cite news |author1=葉靖斯 |title=中共建黨百年:地下組織與左派如何影響香港 |url=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7660993 |accessdate=2024-03-31 |work=BBC |date=2021-07-01 |archive-date=2022-06-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624143229/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7660993 |dead-url=no }}</ref>。 |
|||
曾於香港中文大學任教的[[勞思光]]教授認為港共在香港發動紅衛兵式的動亂,香港民眾之所以極為抗拒及反感,正是因為港共過分無能、過分狂妄、過分無理性所致,使香港市民覺得港共所代表的東西比殖民地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更為可怕<ref name="bbc2021"/>。 |
|||
撰写《香港左派斗争史》的作者周奕在1960年代就出任香港《文汇报》记者為左派當年的行為辯護,2007年出席凤凰台何亮亮主持的《时事亮亮点》时谈到,香港左派卷入这场斗争的盈千上万。周奕宣稱事件一开始是由香港警察枪杀13岁理发学徒[[黃大仙男童被石塊擲斃案|陈广生]]引起(其講法被質疑沒有根據並偏離事實,驗屍報告的死因是頭部受硬物重擊致腦部受傷,死因聆訊報告是在大廈走廊被左派示威者投擲的石塊擊中頭部致死)<ref name="三部影片"/>,继而在警署内打死徐田波、罗进苟、邹松胜、李安等人。何亮亮認為被压迫的受害人暴力反抗今天遭受到谴责,而对「港英长期的法西斯暴戾行动」反而没有人提及,历史的歪曲莫此为甚。 |
|||
至今每逢談及過激行為或選舉的時候,親共左派政黨和社團在指责他人的言行時,民主派人士則反指責香港左派及港共政團在六十年代犯下放炸彈、殺人放火、燒死林彬等暴行<ref>{{cite web|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05/18323235|title=左派亂噏反佔中 搵解放軍咁大陣容?|work=蘋果日報|accessdate=2013-07-06|archive-date=2017-09-1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918155450/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05/18323235|dead-url=yes}}</ref>。 |
|||
== 档案解密 == |
== 档案解密 == |
||
苹果日报查阅英国解密档案与香港前途研究计划成员提供文件 |
《苹果日报》查阅英国解密档案与香港前途研究计划成员提供的文件,港督戴麟趾在5月22日向倫敦政府發电报告急,提到左派示威者叫喊包含“杀死戴麟趾”的口號,左派又慫恿警察造反。7月中国民兵越境枪战,广州解放军一度想侵入香港;13日炸弹浪潮开始。7月24日[[英國內閣]]舉行會議討論香港局勢,出席者包括联邦事务大臣Herbert Bowden及国防大臣[[丹尼士·希利]]等,會議提到如中國解放軍攻略香港,駐港英軍沒有勝算,所以要預先嚇阻中國開戰,其中一個方案是在香港部署核武,類似英軍為警告印尼[[蘇加諾]]親蘇聯政權而在新加坡設置的小型核武庫,必須讓中國政府相信英方將繼續留在香港。不過文件也顯示英国表面姿态强硬,私下无意死守,英方评估若中国强行夺港,理论上可商讨移交安排,但其時中共大搞文革,中國外交失去理性,让步恐反会遭到中国羞辱,將影響到英國在東南亞的地位,故宁不作谈判,必要时直接紧急撤离,英方評估香港駐軍在開戰後可支撐最多48小時。9月,英国制订撤离计划书,驻港英军及其家眷约3万人、英国及英联邦非华裔公民3.1万人、外国公民1.45万人,另有190万华人拥有或有权要求英联邦公民权,理论上英方有责任保护他们。不过紧急撤离时,只能带走约2千人,以情报人员及容易遭中共报复的人优先,之後因左派動亂明顯得不到香港社會支持,港府逐漸穩操勝券,英方的部署核武及緊急撤離計劃均沒有下文<ref>{{cite web|url=http://cn.rfi.fr/%E6%94%BF%E6%B2%BB/20170501-50%E5%B9%B4%E5%89%8D%E5%B7%A6%E6%B4%BE%E5%A4%A7%E6%9A%B4%E5%8A%A8%E8%8B%B1%E5%9B%BD%E6%9B%BE%E8%80%83%E8%99%91%E5%9C%A8%E6%B8%AF%E8%AE%BE%E5%B0%8F%E5%9E%8B%E6%A0%B8%E6%AD%A6%E9%9C%87%E6%91%84|title=50年前左派大暴动英国曾考虑在港设小型核武震摄|date=2017-05-01|publisher=|accessdate=2017-05-01|archive-date=2019-05-2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521091624/http://cn.rfi.fr/%E6%94%BF%E6%B2%BB/20170501-50%E5%B9%B4%E5%89%8D%E5%B7%A6%E6%B4%BE%E5%A4%A7%E6%9A%B4%E5%8A%A8%E8%8B%B1%E5%9B%BD%E6%9B%BE%E8%80%83%E8%99%91%E5%9C%A8%E6%B8%AF%E8%AE%BE%E5%B0%8F%E5%9E%8B%E6%A0%B8%E6%AD%A6%E9%9C%87%E6%91%84|dead-url=no}}</ref>。 |
||
中国共产党在香港注册 |
中国共产党在香港注册,由[[港澳工委]]领导工作。纪录片《[[消失的档案]]》中<ref name="港澳組副組長">{{cite web |title=吳荻舟 – 時任國務院外事辦公室港澳組副組長 |url=https://vanishedarchives.org/the-documentary/people/ng-dick-chow/ |publisher=消失的檔案 |accessdate=2023-07-05 |archive-date=2023-07-0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706205356/https://vanishedarchives.org/the-documentary/people/ng-dick-chow/ |dead-url=no }}</ref>,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港澳组副组长[[吴荻舟]]的女儿吴辉整理其遗物时,发现1966年5月4日吴接见港澳工人观礼团的只发予外办港澳组、广东省委组织部四处及全总有关领导的绝密讲话,开头指「香港群众迫切要求解放,观光团成员也有这种感情」;但吴转述中央的反对意见,要长期利用,从世界革命出发,香港越迟解放越好。若收回,只是多了一个「黄埔或青岛」,「从香港得外汇不是我们最高目的。最高目的是面向世界。……如果收回来,便关了门,没用。」「甚至香港要比台湾解放得晚,甚至要等整个东南亚一起解放。」「中央同志说,如果你们脑子里有期待港澳早日解放的思想,对工作就有害。」甚至中美开战,也不要想解放香港:「想多了,不安心,对工作不利。」 |
||
== 部份相關人物 == |
|||
程翔说,文革中中央文革小组夺了周恩来的外交系统权力,改变港澳政策,让左派挑事,并非左派声称的自发爱国反殖。香港左派「要像白蚁一样做工作,一声不响,把整个屋子咬烂」,「不要以为反正身边有几十万工友,随便斗他一场不要紧。」周恩来问毛泽东收回香港是否有意,毛泽东说没有,周恩来便藉此叫停。 |
|||
* [[梁威林]]: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ref name="誰是真正領導者">{{cite news |title=關慶寧﹕誰是「反英抗暴」真正領導者? |url=https://www.e123.hk/news/275443 |accessdate=2023-02-19 |work=長青網 |date=2015-05-2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219190444/https://www.e123.hk/news/275443 |archivedate=2023-02-19 |deadurl=no }}</ref>,不公開的職位為[[中共香港工委]]書記,實為中共在香港機構的最高實質領袖。 |
|||
* [[祁烽]]: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ref name="誰是真正領導者"/>,不公開的職位為中共香港工委副書記,為中共在香港的領袖之一。 |
|||
* [[楊光 (1926年)|楊光]]:時任[[香港工會聯合會|港九工會聯合會]]理事長,兼任「[[各界鬥委會]]」主任委員<ref name="誰是真正領導者"/>,涉嫌組織及策劃一連串炸彈襲擊等的暴力活動,卻於香港主權移交後的2001年獲時任特首董建華頒授[[大紫荊勳章]]。 |
|||
* [[姬達]]:港督[[戴麟趾]]的私人助理,兼任副輔政司(特別事務),是港府應對六七暴動的主要決策人之一<ref name="姬達JackCater">{{cite web |title=姬達 Jack Cater – 時任副輔政司 |url=https://vanishedarchives.org/the-documentary/people/jack-cater/ |publisher=消失的檔案 |accessdate=2024-06-23 |archive-date=2024-06-2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625213523/https://vanishedarchives.org/the-documentary/people/jack-cater/ |dead-url=no }}</ref>,地位僅次於在戴麟趾離港休假期間出任護督暫時代理港督職務的[[香港布政司|輔政司]][[祁濟時]]。 |
|||
* [[徐家祥]]:時任署理[[華民政務司]],是當時在香港政府內的最高級華人官員,徐主要負責聯繫華人領袖及各界社團和社區機構,促成社會輿論支持港府平定港共暴亂,因而與《明報》社長[[查良鏞]]等人一同遭到左派組織發出死亡恐嚇<ref name="暴徒聲言要暗殺"/>。 |
|||
* [[鄭則文]]:時為香港警察邊境防暴隊成員,在[[沙頭角槍戰]]發生前的數小時換更,得以避過一劫,曾經代表[[民主黨 (香港)|民主黨]]出任[[沙田區議會]]民選議員<ref>{{cite web |author=莊恭南 |title=老差骨沙頭角槍戰險喪命 劉慧卿招攬紮根馬鞍山廿載 |url=https://www.hk01.com/%E6%94%BF%E6%83%85/268819/%E9%9D%9E%E5%87%A1%E5%8D%80%E4%BD%AC-%E8%80%81%E5%B7%AE%E9%AA%A8%E6%B2%99%E9%A0%AD%E8%A7%92%E6%A7%8D%E6%88%B0%E9%9A%AA%E5%96%AA%E5%91%BD-%E5%8A%89%E6%85%A7%E5%8D%BF%E6%8B%9B%E6%94%AC%E7%B4%AE%E6%A0%B9%E9%A6%AC%E9%9E%8D%E5%B1%B1%E5%BB%BF%E8%BC%89 |website=[[香港01]] |accessdate=2020-01-08 |language=zh-HK |date=2018-12-10 |archive-date= |archive-url= |dead-url=no }}</ref>。 |
|||
* [[翟暖暉]]:南昌印務公司股東及經理,港府於8月根據《出版條例》,以「刊登煽動性文字」、「煽惑炸彈暴行」、「刊登假新聞製造恐嚇」為理由,向法庭提請對《田豐日報》、《香港夜報》和《新午報》發出停刊禁令,該三份左派報紙當時均由南昌印務公司負責承印,法庭於8月10日未有頒發停刊禁令,但對這三份左報發出嚴正警告,8月17日三間左派報社因為無視法庭警告,終被法庭頒令停刊<ref name="ub202203p39">{{cite news |title=細談煽動刊物罪今昔 |url=https://ubeat.com.cuhk.edu.hk/ebook/158/files/basic-html/page39.html |accessdate=2024-03-23 |work=大學線月刊 |issue=第39頁 |date=2022年3月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323031159/https://ubeat.com.cuhk.edu.hk/ebook/158/files/basic-html/page36.html |archivedate=2024-03-23 |dead-url=no}}</ref>。9月4日至9月7日,與左派報人胡棣周、潘懷偉、李少雄等被判入獄3年<ref name="事記"/>。於1969年9月6日獲釋後,創辦《廣角鏡》政論雜誌。1983年起出任全國政協委員,及至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翟氏沒有再出席會議。 |
|||
* 何樹祥:又名何祥,於1967年12月在錦田謀殺警員[[李觀生]]後潛逃,至1971年9月因爆竊滙豐銀行上水分行事敗在八鄉被捕,1971年12月16日因謀殺罪成立被判處死刑,翌年3月獲港督赦免死刑,改為入獄25年<ref name="何祥">{{cite news |title=何祥逃出死亡關 改判廿五年囚刑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12頁 |date=1972-03-29}}</ref>。 |
|||
* [[1967年8月荃灣炸彈襲擊案|葉達成、朱志添]]:於1967年8月在荃灣地區[[1967年8月荃灣炸彈襲擊案|多處放置炸彈]]<ref name="警員黃廣來被炸">{{cite news |title=葉達成等三人被控 在荃灣放炸彈 警員黃廣來被炸受傷雙目失明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1-23}}</ref>,包括在8月4日上午9時30分[[沙咀道]]電話亭爆炸炸傷市民和警員<ref name="荃灣公衆電話亭">{{cite news |title=荃灣公衆電話亭 炸彈爆炸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5頁 |date=1967-08-05}}</ref><ref name="兩證人供述電話亭被爆">{{cite news |title=爆電話亭炸傷四人 葉達成等三人昨續在高院提審 兩證人供述電話亭被爆炸經過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7-11-22}}</ref>,9月2日在大窩口新區第19座446室藏有4個炸彈等武器,案中三名被告於11月20日在高等法院接受審訊<ref name="葉達成等三人被控">{{cite news |title=葉達成等三人被控 藏有四顆炸彈 在荃灣放炸彈傷两警員兩市民 高院第一次提審炸彈案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11-21}}</ref>,由4男3女組成的陪審團裁定罪成,法官在11月23日判處葉達成、朱志添終身監禁,另一被告周焯佳入獄5年。及至1970年代初,港府分批特赦在囚的左派罪犯,被判終身監禁及在[[赤柱監獄]]服刑的葉、朱兩人於1973年5月3日提早獲釋<ref name="葉達成朱永權光榮出獄">{{cite news |title=最後兩位被無理拘禁的愛國同胞葉達成朱永權光榮出獄 受到工人和親屬的歡迎和慰問 |work=大公報 |issue=第4頁 |date=1973-05-04}}</ref>,此時在囚左派罪犯僅剩下因謀殺警員李觀生而被判死刑,其後獲減刑為監禁25年的何樹祥。 |
|||
* [[曾德成]]:當年是聖保羅書院預科學生,1967年9月28日在校內散發文革及反殖民地政府的傳單及大字報,內容包括「港英政府不准我們愛國,它一方面用法西斯手段,鎮壓愛國同胞,一方面以奴化教育毒害青年」及「愛國同學大團結萬歲」,由於左派份子其時已發起炸彈浪潮並造成無辜死傷,校方報警求助,警方搜獲證物並以《[[緊急情況規例條例|緊急法令]]》拘捕疑犯,案件在9月30日在中央裁判署首次提堂,控方傳召證人作供,疑犯則採取[[三視教育運動]]的態度在法庭拒絕答辯,在10月9日被判罪名成立,入獄兩年(囚犯編號:28504),《大公報》隨後宣傳學生鬥委要學習曾德成的[[造反派|造反精神]]<ref name="學習曾德成">{{cite news |title=要學習聖保羅曾德成皇仁何同學造反精神 |work=大公報 |issue=第3頁 |date=1967-10-14}}</ref>。在香港主權移交後於2007年獲時任特首曾蔭權授予[[金紫荊星章]]及委任為[[民政事務局局長]]<ref name="曾德成">{{cite news |title=曾德成 香港地下共產黨員 被稱土共 |url=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pr/1/today-p1-3.htm |work=自由時報 |date=2009-04-0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524223104/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pr/1/today-p1-3.htm |archivedate=2009-05-24 |deadurl=yes }}</ref>。 |
|||
* [[曾向群]]:原名曾洪,在旺角[[砵蘭街]]摩托車業職工總會九龍分會任職,警方在7月25日搜查摩總九龍分會會所找出大批武器<ref name="拘獲四十搜出大批武器">{{cite news |title=夜搜旺角兩工會 「摩總」九龍分會及紡織染工會 拘獲四十搜出大批武器及標語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7頁 |date=1967-07-26}}</ref>,包括削尖的鐵管、鋼叉、長矛、鐵鉤、斧頭、三角銼等<ref name="摩總搜出武器">{{cite news |title=警隊昨傍晚搜查 摩總九龍分會 拘捕四十二人 搜出大批武器 |accessdate=2024-06-23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7-26}}</ref>,有42人被控以「處身於藏有攻擊性武器之場所」,9月14日北九龍裁判署判39人入獄16至19個月,2人無罪獲釋,曾姓疑犯罪成,但法官先將其個案交予感化官審視<ref name="摩總九龍分會藏武器">{{cite news |title=摩總九龍分會藏武器 三十九人入獄 大部將解出境 十六歲少年待調查判處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6頁 |date=1967-09-15}}</ref>,惟感化官報告指其宣稱寧願一起入獄,故其態度不適合以感化及守行為等方式代替刑罰<ref name="少年曾某入獄九月">{{cite news |title=身在藏有犯罪性武器樓宇 少年曾某入獄九月 法官建議遞解出境 |work=華僑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7-09-22}}</ref>,法庭在9月21日判其入獄9個月。香港主權移交後被委任為[[東區區議會]]的委任議員,現時為新民黨成員,曾經去信[[董建華]]及[[曾蔭權]]要求平反六七暴動及撤銷刑事紀錄,惟兩位特首均以[[司法獨立]]為理由拒絕,同時表示不可能將當年騷亂的少年犯界定為[[政治犯]]。 |
|||
* [[傅奇]]、[[石慧]]夫妇:鬥委會成員<ref name="事記"/>,左派人士,於1967年5月初參與煽惑工人罷工及騷亂,並且帶領示威者到港督府示威及貼大字報,引發暴力事件及在中環激烈衝突。7月15日,與凌宏仁、張秋萍被警方帶走<ref name="事記"/>,與左派人士蔡渭衡等另外50人囚禁在[[域多利道扣押中心]],釋放無期,更被恐嚇送去台灣<ref name="散">{{cite book |author=梁家權、王慧麟、屈穎中、黃敏瓊、馬淑嫻 |year=2001 |chapter=驅逐傅奇石慧失敗 港英算盤盡散 |title=英方絕密檔案曝光——六七暴動秘辛 |publisher=經濟日報出版社 |pages=78-81 }}</ref>。收容於[[域多利道扣押中心]],兩人是從中國來港且沒有英屬香港國籍,故可被遞解出境。1968年3月14日,香港警方政治部探員將二人直接送往羅湖<ref name="散"/>。二人不肯接受遣返,中國更拒絕接收,在羅湖橋英界一方進退不得,僵持31小時<ref name="散"/><ref name="過着腐化奢侈生活">{{cite news |title=廣州出現大字報 抨擊石慧傅奇 指兩人一向過着腐化奢侈生活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7%9F%B3%E6%85%A7%201968&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7%9F%B3%E6%85%A7%29%20OR+all_dc.creator%3A%28%E7%9F%B3%E6%85%A7%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7%9F%B3%E6%85%A7%29%20OR+all_dc.subject%3A%28%E7%9F%B3%E6%85%A7%29%20OR+fulltext%3A%28%E7%9F%B3%E6%85%A7%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7%9F%B3%E6%85%A7%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8&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8Yqo5UOBAva3DHrD5Ob5Ly&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13&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accessdate=2023-12-30 |work=工商日報 |issue=第4頁 |date=1968-03-17 |archive-date=2023-12-3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1230193603/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7%9F%B3%E6%85%A7%201968&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20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20HK%5C%20Newspapers%22%29%20%29%20AND+%28%20%28%20allTermsMandatory%3A%28true%29%20OR+all_dc.title%3A%28%E7%9F%B3%E6%85%A7%29%20OR+all_dc.creator%3A%28%E7%9F%B3%E6%85%A7%29%20OR+all_dc.contributor%3A%28%E7%9F%B3%E6%85%A7%29%20OR+all_dc.subject%3A%28%E7%9F%B3%E6%85%A7%29%20OR+fulltext%3A%28%E7%9F%B3%E6%85%A7%29%20OR+all_dc.description%3A%28%E7%9F%B3%E6%85%A7%29%20%29%20%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score&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reetext_filter=1968&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8Yqo5UOBAva3DHrD5Ob5Ly&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13&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desc |dead-url=no }}</ref>。港府基於人道立場讓這兩名滯留邊境的人士回到香港境內,自上水被捕後先後於12月11日及12月12日獲釋<ref name="散"/>,兩人於1991年移民加拿大<ref name="fu">{{cite web |url=http://paper.wenweipo.com/2006/12/13/RW0612130001.htm |title=傅奇石慧 嘆世界 |publisher=香港文汇报 |date=2006-12-13 |accessdate=2014-01-28 |archive-date=2019-07-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724190425/http://paper.wenweipo.com/2006/12/13/RW0612130001.htm |dead-url=no }}</ref>。 |
|||
* 吳叔同:鬥委委員、[[中華書局(香港)|中華書局]]負責人,於1967年8月8日離開香港,前赴台灣<ref name="事記"/>。 |
|||
== 註釋 == |
|||
中國大陆对天星小輪加價暴動看法负面,故左派不参与,《大公报》和《文汇报》强烈谴责破坏秩序。六七暴動却强调反帝反殖反压迫,香港左派是受内地影响。左派在1967年8月从中国内地运送8400把甘蔗刀被吴荻舟拦截,吴因此被造反派以「叛徒」、「特务」、「假党员」等罪名软禁下放劳动。 |
|||
{{NoteFoot}} |
|||
== 相關條目 == |
|||
* [[六七暴動期間香港公共交通系統受到的襲擊]] |
|||
* [[香港工會聯合會]] |
|||
* [[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 |
|||
* [[天星小輪加價騷亂]]:1966年4月發生,親中共及親國民黨勢力均不介入,三天內平息 |
|||
* [[一二·三事件]]:1966年12月在[[葡屬澳門]]發生,引發六七暴動的主因之一 |
|||
* [[文化大革命]]:1966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引發六七暴動的主因之一 |
|||
* [[清華街爆炸案]] |
|||
* [[莊士敦道炸彈襲擊電車案]] |
|||
* [[1967年香港市政局選舉]]:六七暴動期間的[[市政局 (香港)|市政局]]選舉 |
|||
* [[1967年香港股災]]:創下[[恆生指數]]的歷史最低收市點數 |
|||
== 相關作品 == |
|||
邓小平时代出现变化,「一国两制」收回香港给台湾作示范<ref>{{cite web|url=http://cn.rfi.fr/%E4%B8%AD%E5%9B%BD/20170523-%E4%B8%AD%E5%85%B1%E7%BB%9D%E5%AF%86%E6%96%87%E4%BB%B6%EF%BC%9A%E6%B8%AF%E5%85%B1%E5%9C%A8%E6%96%87%E9%9D%A9%E5%89%8D%E5%B7%B2%E8%A6%81%E6%B1%82%E3%80%8C%E8%A7%A3%E6%94%BE%E3%80%8D%E9%A6%99%E6%B8%AF|title=中共绝密文件:港共在文革前已要求「解放」香港|date=2017-05-23|publisher=}}</ref>。 |
|||
=== 書籍 === |
|||
*《Hong Kong's Watershed The 1967 Riots》(Gary Ka-wai Cheung, 2009, HKU Press) |
|||
*《May Days in Hong Kong: Riot and Emergency in 1967》(Robert Bickers and Ray Yep, 2009, HKU Press) |
|||
*《Asia's Finest Marches On》(Kevin Sinclair and Nelason Ng Kwok-Cheung, 1997, Kevin Sinclair) |
|||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張家偉著,2009年,香港大學出版社) |
|||
*《香港,1967》(余汝信著,2012年,天地圖書) |
|||
*《香港六七暴動內情》(張家偉著,2000年,太平洋世紀出版社) |
|||
*《香港六七暴動始末—解讀吳荻舟》(程翔著,2018年,牛津大學出版社) |
|||
*《吳荻舟香港文存》(吳輝著,2021年,牛津大學出版社) |
|||
*《六七暴動秘辛》(梁家權、王慧麟、屈穎中、黃敏瓊、馬淑嫻著,2001年,經濟日報出版社) |
|||
;左派觀點為主的著作:<ref name="左派觀點何處尋">{{cite news |title=閱讀六七(下):左派觀點何處尋? |url=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50194 |accessdate=2024-06-20 |work=獨立媒體 |date=2017-06-2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622064929/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50194 |archivedate=2017-06-22 |deadurl=no }}</ref> |
|||
*《香港左派鬥爭史》(周奕著,2002年,利文出版社) |
|||
*《火樹飛花》(屈穎妍著,2012年,火石文化) |
|||
*《傷城記》(張家偉著,2012年,火石文化) |
|||
== |
=== 電影 === |
||
===电影=== |
|||
*《[[昨天今天明天 (電影)|昨天今天明天]]》1970年 |
*《[[昨天今天明天 (電影)|昨天今天明天]]》1970年 |
||
*《[[第一類型危險]]》1980年 |
*《[[第一類型危險]]》1980年 |
||
*《[[今夜星光燦爛 |
*《[[今夜星光燦爛_(1988年電影)|今夜星光燦爛]]》1988年 |
||
*《[[不脫襪的人]]》1989年 |
*《[[不脫襪的人]]》1989年 |
||
*《[[喋血街頭]]》1990年 |
*《[[喋血街頭]]》1990年 |
||
*《[[皇家香港警察的最後一夜]]》1999年 |
*《[[皇家香港警察的最後一夜]]》1999年 |
||
*《[[消失的檔案]]》 |
*《[[消失的檔案]]》2017年 |
||
*《[[中英街1號]]》2018年 |
*《[[中英街1號]]》2018年 |
||
*《[[繼園臺七號]]》2019年 |
*《[[繼園臺七號]]》2019年 |
||
== |
=== 小說 === |
||
*《[[13·67]]》([[13·67#〈Borrowed Time〉|Borrowed Time]],2014年) |
|||
* [[香港工會聯合會]] |
|||
* [[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 |
|||
* [[親建制派]] |
|||
* [[一二三事件]](澳門) |
|||
* [[香港歷史]] |
|||
* [[天星小輪加價事件]] |
|||
* [[紅色恐怖]] |
|||
* [[雙十暴動]] |
|||
* [[香港殉職警務人員列表]] |
|||
* [[香港移民潮]] |
|||
== 注释 == |
|||
{{NoteFoot}} |
|||
== 參考文獻 == |
== 參考文獻 == |
||
=== 引用 === |
|||
{{Reflist|30em}} |
{{Reflist|30em}} |
||
=== 来源 === |
|||
{{refbegin}} |
|||
; 书籍 |
|||
* {{cite book |title = 《香港六七暴動内情》|author=張家偉 |publisher=太平洋世紀出版社 |year=2000年 |edition = 初版 |ISBN = 9628274295}} |
|||
* {{cite book |title = 《香港,1967》 |url = http://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565104 |author = 余汝信 |date = 2012-11-02 |publisher=天地圖書 |ISBN = 9789882198432 |location = 香港 }} |
|||
* {{cite book |authors = Kevin Sinclair & Nelson Ng |title = ''Asia's Finest Marches On'' |ISBN = 9628513028 }} |
|||
* {{cite book |editors = Robert Bickers and Ray Yep |title = ''May Days in Hong Kong: Riot and Emergency in 1967'' |location = Hong Kong |publisher = HKU Press |year = 2009 |ISBN = 978-962-209-999-9 }} |
|||
{{refend}} |
|||
==相關書籍== |
|||
*《香港六七暴動內情》(張家偉著) |
|||
*《香港六七暴動始末—解讀吳荻舟》(程翔著) |
|||
*《六七暴動秘辛》 |
|||
*《香港左派鬥爭史》(周奕著) |
|||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張家偉著) |
|||
*《火樹飛花》(屈穎妍著) |
|||
*《傷城記》(張家偉著) |
|||
*《Hong Kong's Watershed The 1967 Riots》(張家偉著) |
|||
== 外部連結 == |
== 外部連結 == |
||
{{Wikisourcelang|en|Hong Kong Report for the Year 1967/Chapter 1|1967年香港年報第一章(英文)}} |
|||
{{Commons category|Hong Kong 1967 riots}} |
|||
* [https://www.hk01.com/issue/320/%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5%B0%88%E9%A0%81-%E6%8F%AD%E5%BE%9E%E6%9C%AA%E6%9B%9D%E5%85%89%E7%B4%B0%E7%AF%80-%E6%86%91%E8%A7%A3%E8%AE%80%E5%AF%86%E6%AA%94-%E6%B0%91%E9%96%93%E8%80%83%E6%93%9A%E9%87%8D%E7%B5%84%E6%AD%B7%E5%8F%B2 六七暴動歷史] |
* [https://www.hk01.com/issue/320/%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5%B0%88%E9%A0%81-%E6%8F%AD%E5%BE%9E%E6%9C%AA%E6%9B%9D%E5%85%89%E7%B4%B0%E7%AF%80-%E6%86%91%E8%A7%A3%E8%AE%80%E5%AF%86%E6%AA%94-%E6%B0%91%E9%96%93%E8%80%83%E6%93%9A%E9%87%8D%E7%B5%84%E6%AD%B7%E5%8F%B2 六七暴動歷史]{{Wayback|url=https://www.hk01.com/issue/320/%E5%85%AD%E4%B8%83%E6%9A%B4%E5%8B%95%E5%B0%88%E9%A0%81-%E6%8F%AD%E5%BE%9E%E6%9C%AA%E6%9B%9D%E5%85%89%E7%B4%B0%E7%AF%80-%E6%86%91%E8%A7%A3%E8%AE%80%E5%AF%86%E6%AA%94-%E6%B0%91%E9%96%93%E8%80%83%E6%93%9A%E9%87%8D%E7%B5%84%E6%AD%B7%E5%8F%B2 |date=20201210105040 }} |
||
*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2689 六七暴动] {{zh-hant icon}} |
*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2689 六七暴动]{{Wayback|url=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2689 |date=20200621105505 }} {{zh-hant icon}} |
||
* [http://1967hongkong.blogspot.com/ 1967年香港左派暴動圖集 1967 Hong Kong Riot]{{zh-hant icon}} |
* [http://1967hongkong.blogspot.com/ 1967年香港左派暴動圖集 1967 Hong Kong Riot]{{Wayback|url=http://1967hongkong.blogspot.com/ |date=20201210105049 }}{{zh-hant icon}} |
||
* [http://www.hkdatabase.com/ 香港誌]{{ |
* [http://www.hkdatabase.com/ 香港誌]{{Wayback|url=http://www.hkdatabase.com/ |date=20200708043015 }}{{zh-hk icon}} |
||
**{{wayback|url=http://www.hkdatabase.com/|date=20100908124535}}{{zh-hk icon}} |
|||
* [http://www.witnesshk67.org WitnessHK67]{{zh-hant icon}}{{dead link}} |
|||
* [http://hk1967riot.wikia.com 六七暴動Wiki]{{zh-hant icon}} |
* [http://hk1967riot.wikia.com 六七暴動Wiki]{{zh-hant icon}} |
||
* [http://1967riot.wordpress.com 六七暴動.香港.45週年]{{zh-hant icon}} |
* [http://1967riot.wordpress.com 六七暴動.香港.45週年]{{Wayback|url=http://1967riot.wordpress.com/ |date=20200814090342 }}{{zh-hant icon}} |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05005002/http://www.police.gov.hk/ppp_tc/01_about_us/ph_03.html 香港警察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05005002/http://www.police.gov.hk/ppp_tc/01_about_us/ph_03.html 香港警察—警隊歷史:現代警隊的雛型 1945-67(2013年版本)]{{zh-hk icon}} |
||
*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exflYnjrco2D5kUq_QDu0ugTGnKYhLe/view?fbclid=IwAR1SxD54TpXuTchGyZZr6RRSzbu4cX1O5XWnNaM0lNbjYPXy125RJlOIMMw 《澳門「一二.三」事件圖解暨歷史資料匯編》第二版] |
*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exflYnjrco2D5kUq_QDu0ugTGnKYhLe/view?fbclid=IwAR1SxD54TpXuTchGyZZr6RRSzbu4cX1O5XWnNaM0lNbjYPXy125RJlOIMMw 《澳門「一二.三」事件圖解暨歷史資料匯編》第二版] {{Wayback|url=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oexflYnjrco2D5kUq_QDu0ugTGnKYhLe/view?fbclid=IwAR1SxD54TpXuTchGyZZr6RRSzbu4cX1O5XWnNaM0lNbjYPXy125RJlOIMMw |date=20210310042451 }} |
||
{{-}} |
{{-}} |
||
{{commonscat-inline|Hong Kong 1967 riots}} |
|||
{{start box}} |
{{start box}} |
||
|width=34% align=center|第 |
|width=34% align=center|第一多人死亡:<br />1956年[[雙十暴動]](約60死300傷) |
||
|width=33% align=center|'''香港史上第 |
|width=33% align=center|'''香港史上第二多人死亡的騷亂''' |
||
|width=33% align=center|第 |
|width=33% align=center|第三多人死亡:<br />1992年[[石崗船民中心縱火騷亂事件|石崗越南船民騷亂]](24死126傷) |
||
{{end box}} |
{{end box}} |
||
{{六七暴動}} |
|||
{{文革编年史}} |
{{文革编年史}} |
||
{{冷戰}} |
|||
[[Category:六七暴動|*]] |
[[Category:六七暴動|*]] |
||
[[Category:香港社會騷動]] |
[[Category:香港社會騷動]] |
||
[[Category:香港警民衝突]] |
[[Category:香港警民衝突]] |
||
[[Category:反英情绪]] |
|||
[[Category:1967年香港]] |
[[Category:1967年香港]] |
||
[[Category:1967年中国]] |
[[Category:1967年中国大陆]] |
||
[[Category:1967年恐怖活動]] |
[[Category:1967年恐怖活動]] |
||
[[Category:文革時期政治事件]] |
[[Category:文革時期政治事件]] |
||
[[Category:文革屠殺事件]] |
[[Category:文革屠殺事件]] |
||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英屬香港關係]] |
|||
[[Category:反抗大英帝国起义]] |
|||
[[Category:香港社會事件]] |
2024年12月13日 (五) 18:03的最新版本
六七暴動 | |||
---|---|---|---|
文化大革命及冷戰的一部分 | |||
日期 | 1967年5月至12月 | ||
地點 | |||
起因 |
| ||
目標 | 將文化大革命引入到香港,並參照澳門左派在一二·三事件成功奪權的經驗,捕捉機會發起大規模騷亂壓服香港殖民地政府,達致由左派團體支配香港政局,並肅清敵對國民黨在香港的勢力[4]。 | ||
方法 | 遊行、集會、罷工、搶掠、縱火、炸彈襲擊、槍戰、濫殺平民及殺害警察 | ||
結果 | 左派因香港主流社會抗拒文革思想,公眾對左派濫殺無辜甚為反感[1],港府堅持鎮壓[5],及在同年12月中共不再支持其以武鬥手段對抗殖民地政府[6],暴動於同年年尾告終。
| ||
衝突方 | |||
領導人物 | |||
傷亡及拘捕 | |||
死亡 | 51人 | ||
受傷 | 832人[12] | ||
逮捕 | 4,498人(1967年5月11日—1968年6月1日) | ||
刑事控告 | 2,077人(被定罪)[12] |
六七暴動,亦稱1967年香港左派暴動(英語:Hong Kong 1967 leftist riots),當年的紅衛兵、亲共团体及人民日報称为香港反英抗暴斗争[13],是一場於1967年在英屬香港發生及持續近八個月的左派暴亂,當年在香港的左派組織為響應於同期在中國發生的文化大革命[14],在中共港澳工委及新華社香港分社的策動下,左派團體於1967年年初開始捕捉在香港發起騷亂的機會。同年4月香港人造花廠新蒲崗分廠發生工潮,5月6日有部分被解僱的工人在工廠外集會及阻止製成品出廠,與到場維持秩序的警察發生肢體衝突[15]。5月11日,約1,500名示威者在工廠所在的新蒲崗聚集,貼大字報及阻塞貨運,防暴警察到場驅散人群,事態迅即演變為騷亂,並且蔓延至黃大仙及牛池灣,當晚東九龍局部地區宵禁[15]。香港工聯會領導層及左派團體領袖成立鬥委會,试图以暴力手段鬥垮香港政府,連日在香港各區發起騷亂,可是其發起的罷工罷市始終得不到普羅市民的響應,7月起示威集會大幅減少,然而左派份子卻於同月發動炸彈襲擊浪潮,在5月至12月間於香港各區放置及投擲至少8,074件懷疑爆炸品[16],當中有1,167枚真炸彈[17][18],左派策動炸彈襲擊平民的恐怖活動,終導致在香港的中共組織及左派團體民心盡失,港府於同年12月基本平息這場導致多人死傷的暴動[19]。
在暴動期間全體香港警察取消休假,多次展開驅散及拘捕行動[17],駐港英軍拆彈專家需要頻繁出動拆彈[註 2],暴動中有832人受傷,包括212名警務人員,有51人死亡[註 3],當中有7名市民遭左派暴徒的炸彈炸死[註 4],死亡人數僅次於1956年雙十暴動[20]。其时正值中国内地文化大革命的高潮,在北京的英国驻华代办处被红卫兵放火及捣毁,英国驻沪处理侨务专员办事处也受到中國造反派群眾冲击并被关闭。1967年8月20日北角清華街兩名年幼兒童被炸彈炸死[19];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人林彬在節目中譴責左派暴行後遭到《大公報》、《文匯報》和《香港商報》等左派報章發文恐嚇[21],8月24日林彬與堂弟林光海在返回商業電台上班的途中遭埋伏及縱火燒死;《明報》創辦人兼小说家金庸因為發文抨擊左派暴動而被左派份子追殺,只好放下《明報》業務帶同家人到新加坡暫避,這些恐嚇與恐襲均被認為是該次暴動的標誌性事件[22][23]。六七暴動成為1945年香港重光後的歷史分水嶺[24],對香港社會及經濟的發展,乃至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均有著深遠的影響[1]。
背景
[编辑]二戰以後,支持共產主義的勢力在香港開始活動,親共人士開始成立工會及工聯會等组织[3]。
1950年代,隨著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陸取得政權,大批未有前往台灣的中國國民黨的軍政人員逃难南下来到香港活动[26],大量中国共產黨的政工人員也進入香港活动,左派即指香港親共人士,右派則為香港親國民黨人士,在冷戰格局下[27],左右兩派滲入香港的政工人員各自成立工會等組織爭取群眾支持,又通過操控不同的社團爭奪話語權,並打擊對方在香港的勢力,惟該等活動造成群眾對立,左右兩派時有群毆等暴力衝突,由於兩派勢力的活動造成社會動盪,香港政府因此同時壓制左右兩派勢力,兩派均有不少赴港人員被香港政府以「不受歡迎人物」遞解出境,又在秧歌舞事件後將其中六千名在摩星嶺聚居的親右派難民集中調遷到調景嶺安置,減少兩派群眾互相挑釁而引發打鬥的機會[28]。在1956年10月10日至12日的雙十暴動左右兩派群眾爆發激烈毆鬥,港府平定雙十暴動後將多名國民黨在港幹部遞解出境,右派勢力受到削弱。
由於中共自建政後不斷推行多項政治运动肅清其定義的右派及鎮壓異己,大跃进、人民公社和公私合營等運動亦嚴重影響到中国部分民眾的基本生計,到1960年代仍然不断有中国内地难民逃难来到香港,使得香港的人口短时间内急速上升,港府要在短时间内为急速膨胀的人口解决经济及民生问题[3],並不容易,貧富懸殊加劇,收入差距擴大,租金高企,住房嚴重不足,山坡寮屋林立,政策亦被質疑向龍頭或獨市企業傾斜,還有積習難除的公務員貪污問題,市民對政府的怨氣日深,港府高層和基層市民又缺乏溝通渠道,使得草根階層感到訴求被漠視,成為發生騷動的因素之一[2]。1966年4月因為天星小輪頭等艙加價港幣5仙,在九龍引發歷時兩晚的天星小輪加價騷亂,惟當時左派團體沒有介入,左派報章在時評中亦支持港府平亂。由於左右兩派均沒有積極介入這次九龍騷亂,故此事件沒有擴大[29]。香港總督戴麟趾隨後於5月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並且委任首席按察司何瑾、香港童軍總監羅徵勤、香港大學前校長賴廉士、律師黃秉乾組成「1966年九龍騷動調查委員會」調查成因及提出建議,委員會於同年12月提交報告書,除了提到經濟問題及不安情緒容易導致社會躁動,也提出官方應增加與民眾溝通的途徑及改善青少年政策等多項預防措施[30],可是港府來不及落實報告書的建議,香港左派在文革風潮下在1967年年初已決意操作勞資糾紛發起政治工潮,繼而策動矛頭直指港府的政治鬥爭[31]。
1966年5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在中國内地發動文化大革命。負責港澳事務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廖承志在8月指示不要在香港發動文化大革命。同年12月3日,澳門發生一二·三事件,澳門左派發動連串騷亂及罷工,澳葡政府在1967年1月屈服並答應澳門左派提出的各項要求,不但要謝罪道歉,還要同意禁止中國國民黨的勢力在澳門活動,青天白日旗亦不得在澳門繼續懸掛,左派自此支配澳門的政局。澳門左派大獲全勝後,香港左派份子紛紛到澳門祝賀,並且學習其鬥爭經驗,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員會也受到鼓舞,要在香港發動類似騷亂[32],並得到在北京的中国内地政權支持及積極配合,而負責港澳事務的廖承志又遭到紅衞兵奪權及批鬥,香港左派遂決定策動相较澳門左派更激烈的鬥爭。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梁威林、副社長祁烽兩人在內部會議總結澳門左派的鬥爭成果時,聲言要在香港「大幹一場」,新華社香港分社和左派陣營開始積極尋找挑起騷亂的機會[31]。
暴動前的「政治工潮」
[编辑]香港左派受到澳門左派利用「一二·三事件」在1967年1月成功奪權的鼓舞,1967年2月起香港左派便開始藉勞資糾紛及僱員間的爭執[33],製造多場「政治工潮」,试图支配工廠之內部行政,並由左派報紙將工潮政治化為政治迫害,伺機將工潮擴大並演變為壓服殖民地政府的大規模罷工及騷亂[34]。
南豐紗廠工潮
[编辑]在荃灣的南豐紗廠是香港當時規模最大的紗廠之一。1967年2月14日,南豐紗廠領班黃劍雄與左派工人發生打鬥,廠方報警處理,後來開除了兩名有左派背景的工人陳佛振、葉炳昌,左派工會迅即將此事政治化為左右兩派的鬥爭,聲稱是「美蔣特務有計劃、有預謀的政治壓迫!」並指責資方打壓左派工人。作為左派喉舌的《大公報》在2月26日於社論稱「美蔣分子這段期間氣焰囂張,是與港英當局的縱容包庇有關。」不但稱荃灣各大紗廠都有「美蔣份子」製造「兇案」,更開始將矛頭指向港府[35]。3月16日,香港工聯會屬會之一的「港九紡織染業職工總會」選出10餘名南豐工人為代表,成立「支援南豐紗廠工人反迫害鬥爭委員會」,其後在胸前佩戴毛澤東頭像章的南豐反迫害鬥委會代表,手持《毛語錄》操進廠長室,在高叫《毛語錄》口號後,要求廠方立即開除他們口中的「美蔣份子」工廠領班黃劍雄[35]。在這次工潮中,資方和警察都採取冷處理的手法,使事件沒有擴大和延續下去[36]。
港九的士工潮
[编辑]1967年4月,多間的士公司均有左派司機發起怠工,威脅公司恢復聘用全數被開除的左派司機及解僱其指定的僱員。「中央的士公司」及「上海的士公司」都受到左派司機怠工影響,最終結業。在香港島的「中央的士公司」有左派司機在4月3日怠工,公司收入大減,怠工司機提出的復工條件之一是公司開除被左派司機貼上「蔣幫份子」標籤的車務主任梁啟彬[37],代表資方的總經理胡應湘與左派摩托車業職工總會及怠工司機經過四次談判仍無法取得共識,香港島「中央的士公司」宣佈結業,並將的士賣給沒有怠工的司機[38]。另外,4月19日《工商日報》及《新生晚報》記者在灣仔景隆街的「中央的士」車廠門外採訪時,一度遭到左派人士包圍、恫嚇及強搶菲林[39]。事後香港報業公會發表聲明,對兩名記者遭受恫嚇一事感到遺憾,可是多份左派報章卻抗議香港報業公會的聲明[40]。
4月初,九龍「中央的士公司」同樣發生工潮(與香港島的「中央的士公司」同為胡忠家族所有,當年香港島和九龍未有汽車過海隧道連接,故此維多利亞港兩岸的「中央的士」由家族成員各自管理),怠工司機要求資方復用於1月被解僱,名叫孫亮的左派司機。勞資雙方代表在勞工處調解下達成協議,資方同意復用該名司機,勞方的三名代表則答應遵守五項條件,包括準時上班等基本要求[41]。惟孫亮在4月27日復工不到一星期,便於5月1日遞交抗議書要求公司撤銷勞方答應的五項條件,左派司機再次怠工。九龍「中央的士」董事局開會後,總經理胡應濱(他是胡應湘之弟)表示,由於孫亮代表左派工人單方面推翻協議,為免繼續有不如意的事件發生,董事局決定九龍「中央的士」於5月5日結業,公司的70輛車大部分被出售予司機[42]。
當年是「中央的士」總經理的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於2008年接受專訪時表示,當年公司有387輛的士,聘用千名司機,在司機發起怠工後,他親自代表資方與代表左派司機的摩托車業職工總會談判,過程中察覺到左派工會根本不太關心勞資糾紛的細節,目的只是將事件政治化,談判期間左派工會代表更不斷在他面前揮舞《毛語錄》,為了了解左派的政治口號,他特地到書店買了一本《毛語錄》,還在談判後期引述《毛語錄》反駁左派工會代表。胡應湘又稱當年為了不讓左派有空間繼續搞事,他親自決定將的士以特惠價賣給沒有參與怠工的司機,而車價可分三年以分期付款形式歸還給公司[37]。
青洲英坭工潮
[编辑]青洲英坭在紅磡馬頭圍道的廠房早於1967年1月尾已發生過一次工潮,當時的起因是青洲英坭廠取消工人原有的醫療福利,勞方大為不滿並發起罷工,在勞工處調解下,勞資雙方達成協議,工人於2月尾復工[43]。
可是到4月29日,該廠的澳洲籍工程師威廉臣與工人李邦疑因車輛泊位問題發生爭執,工友將糾纏中的兩人拉開,廠方報警後有工人發起包圍廠房,當警方抵達時人群散去,不過這件事卻被左派人士利用發起工潮,並有左派工會人士向工人派發《毛語錄》。5月1日,紅磡廠房約有百餘個左派工人罷工,手持《毛語錄》包圍廠房內的寫字樓並高呼《毛語錄》口號,要求廠長接見。左派工人代表提出五項條件,包括廠方解僱工程師威廉臣及永不錄用、要求威廉臣親自向工人及登報道歉、不准再有敵視工人的事件發生、廠方不得報復,並且賠償受傷工人李邦的醫藥費及損失[44]。
該廠廠長在5月3日早上仍沒有返回英坭廠,廠房秘書梳利士稱他不能自行答覆工人提出的要求,提議左派工人派三名代表到香港島總部與公司管理層商談,而董事經理已答應與工人代表會晤,可是工人以事情發生在工廠內為由,要求總經理布祿嘉到廠房面談,勞工處調解組主任徐添福於上午10時50分到達青洲英坭紅磡廠與左派工人代表會晤,徐添福提議左派工人找一處中立地點或到勞工處辦公室進行勞資談判化解分歧,但左派工人拒絕由勞工處進行調解,徐添福親自向左派工人代表查詢這次勞資糾紛是否與福利問題有關,左派工人卻拒絕向勞工處主任交代發起罷工的原因,堅持要廠長親自談判,勞工處當日未能調解糾紛,左派工人則繼續怠工[45]。青洲英坭於5月5日發表聲明,因為英坭的生產受到嚴重障礙及廠內的保養工作無法進行[46],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決定自5月4日午夜起關閉紅磡廠房及遣散工人,呼籲該廠員工盡快回廠收拾個人物品及領取工錢及遣散費。青洲英坭於5月13日宣布將會向被遣散的員工補發工資,不論日薪、半月或月薪的工人都可獲發放一個月工資,服務年資長或表現良好者另發予額外金,但必須在5月20日正午前領取,否則保留不發額外金。一直罷工的左派工人拒絕資方遣散,亦拒絕領取資方支付的遣散費,更在廠房外扎營抗議,期間有8名左派學校的學生胸前佩戴毛澤東像章及手持《毛語錄》,帶同茶點到埸慰問已被遣散的左派工人,左派演員朱虹、傅奇、鮑方等人亦曾經到場慰問工人,並且帶領左派工人高叫《毛語錄》口號[47]。6月10日,雖有報導稱青洲英坭計劃重啟生產及願意聘用舊人,但不會聘用已被遣散的全部工人。該廠要到同年12月的六七暴動尾聲時,才正式復工及開始小量生產[48]。
暴動過程
[编辑]人造花廠工潮
[编辑]1967年4月,香港人造花廠發生勞資糾紛,該廠在4月13日頒佈10項員工紀律及工資新規則,包括損壞生產機器的工人不獲發放工資、廠方有權不允許工人請假等,由於新規則被認為過於嚴苛,有部分感到不滿的工人多次向資方交涉[49],惟勞資雙方談判不果,啤機部有左派工人發起怠工,每天只工作不足三小時,其餘時間躺在機器旁。資方在4月28日以「生意收縮」為由,西環卑路乍街總廠及新蒲崗大有街分廠分別解僱23和69名怠工工人,包括左派勞方代表,翌日資方又關閉總廠及新蒲崗分廠的啤機部[50],再有566名工人被辭退[15]。4月30日西環總廠有左派工人阻止貨車從工廠運走貨物[51]。
工潮在左派工會積極介入下於5月1日起升级,西環總廠及新蒲崗分廠門外被貼上《毛語錄》標語及大字報,有大字報宣稱「出糧等於是自願被開除」及「出糧是可恥的投降主義」號召工人不要領取薪資[52],新蒲崗分廠有一名手持《毛語錄》的工人帶領數十名工人操進工廠內,質問資方領薪後是否永不錄用,不過在場的工人沒有響應及繼續領薪。5月3日有百餘名工人在新蒲崗分廠外聚集及誦讀《毛語錄》,期間有一名在工廠外拍攝集會現場及自稱是《明報》記者的男子與工人發生衝突,其後有警察訓練分遣隊的十輛警車及約一百名防暴警察到場戒備,封鎖附近道路,並護送一名自稱是《明報》記者的男子上警車,下午1時有一輛貨車駛入工廠卸貨,但遭到示威工人衝入廠內阻止,廠方主管惟有將貨車上的製品運到其他地點,衝入廠內的示威工人趁機要求資方談判薪資及解僱問題[53]。
5月6日,新蒲崗分廠外約有150名被解僱的工人集會抗議,要求與資方談判。下午4時許廠方想將貨品由貨車運走,但受到示威工人阻擋,管工與示威工人發生肢體衝突。九龍東區高級警司谷巴會同黃大仙警署副警司摩士先帶領22名警察到場,並通過翻譯呼籲示威工人派出代表接洽。雙方談判期間,警員撤到後巷,這時卻有人高呼「毛主席萬歲」及搬出鐵摺椅擲向人群中[54],引發衝突,高級督察根寧咸率領防暴警察到場封閉大有街並向衝突現場推進,期間有人從工廠大廈擲下玻璃瓶及秤碼,有多人在衝突中被捕及受傷。事後左派港九樹膠塑膠總工會主席馮金水與兩名代表梁乃發、林貴容到黃大仙警署交涉,抗議警方插手勞資糾紛,但被警方認出曾參與騷亂而被拘捕。當日有21名示威工人及工會人員被捕,警方落案控以非法集會、恐嚇及毆打的罪名,警方在晚上8時30分發報稱這批人士被拘捕及落案起訴的原因是阻止工廠出貨,當有一隊22名警察抵達時,這些人員立即發起工友包圍警察及要警察拘捕管工,至130名警察抵達後才能夠控制局面,警察在過程中只使用了警棍及有一名被捕工人受傷,警方強調當時工會人員的行為已經超出和平糾察的範圍[55]。
在5月6日的衝突中被捕的21人,於5月8日被解往北九龍裁判署提堂,其中1人(鄭馬運)於庭上認罪,被判罰款100港元,其餘20人(彭輝、鄧洪、梁乃發、曾儉、賴漢林、鄒松勝、黃業都、王庚寧、蕭劍輝、羅振宏、林貴容、鍾玉芳、古玉琴、麥明、游火運、張金亮、李勝、歐陽進強、馮金水、吳炳明)否認控罪[56],裁判官將案件押後至5月16日再審,否認控罪的20名被告需要在5月17日上庭應訊,當中3人獲准以100港元保釋,其餘17人自簽200港元保釋候審[57]。
港九樹膠塑膠總工會在5月7日晚上舉行控訴大會,控訴事件是警方「有計劃、有組織、有預謀的對我愛國工人和愛國同胞進行瘋狂的迫害」;同日下午,港九工會聯合會派出理事長楊光和摩托車業職工總會主席郭添海等人要求會見警務處處長戴磊華並提出「嚴重抗議」,警方代表則以「案件進入司法程序」為理由不予回應,左派報章《大公報》在5月8日於社論宣稱「這分明不是突發的孤立的事件……在澳門事件之後,許多美蔣分子集中到香港來活動,最近香港發生的一連串風潮,大多數是美蔣分子在興波作浪」,又在社論中以「美帝」、「帝修」及「美蔣」等左派用詞將新蒲崗工潮引發的衝突事件政治化為外力企圖破壞中國文化大革命的陰謀[58]。5月9日下午,新華社香港分社職工舉行「聲討港英暴行支援愛國同胞反迫害鬥爭大會」[59],親北京報刊印發「港英政府行為迫害民族,鎮壓群眾是野蠻的法西斯暴行」等標語鼓動香港市民上街抗爭。
新蒲崗騷亂
[编辑]5月11日早上,香港工聯會領導層認為應趁機將人造花廠工潮轉變為反政府騷亂,於是派員到新蒲崗慰問罷工及被解僱的工人,又向工人派發《毛語錄》及發起工人在新蒲崗大有街一帶的街道聚集,堵塞新蒲崗工廠區的道路,阻止貨車上落貨,工會人員又帶領工人揮舞《毛語錄》在工廠區示威,又在街上貼大字報。警方為避免讓左派工會藉機激化事態,最初仍是採取冷處理的手法,警方在上午並沒有介入新蒲崗的左派示威[60],在現場戒備的警員亦驅車撤走。可是午後事態惡化,約有千人拿著《毛語錄》聚集,開始走出新蒲崗工廠區外集會,並且有工會人員帶領示威者包圍工廠及衝擊工廠大廈的大閘,工廠東主及管理人員報警救助,氣氛漸趨緊張。當日下午3時許,有數輛警車開抵爵祿街,約有40名警察下車,由一名督察帶領走往大有街,並由一名警員拿著揚聲器勸籲現場的左派工人不要繼續阻塞道路,又稱示威者是時候回家了,但左派示威者沒有聽從勸告,繼續揮舞《毛語錄》叫囂並辱罵警察,左派示威者不但沒有理會警方勸告,還在左派工會人員的領導下提升對抗姿態。警察訓練分遣隊由約150名防暴警察組成的一個連其後到達新蒲崗,分別沿大有街兩端推進,並且呼籲左派示威者可從大有街兩旁的道路離開,在大有街的大部分示威者逐漸散去,可是在八達街卻有左派工會帶領示威者繼續堵塞道路,防暴警察在街口停下來,雙方對峙,由於勸告無效,警方舉起「警告,催淚彈」的旗幟,一名警司繼續與左派工會人員理論,可是仍然勸告無效,警方於是施放催淚彈,左派示威者則使用木棍襲擊警察,又投擲石塊和玻璃瓶,現場棍石交加,警察和示威者發生扭打,有左派示威者從大廈擲下秤碼、磚塊及玻璃瓶,警方於是發射木彈還擊,並拘捕在場發起騷亂的部分左派工會人員[60],期間警方發射催淚彈53發及木彈70發,有127人被捕,示威者受傷11人,警察受傷12人[61]。東頭新區有左派團體帶領示威者投擲石和玻璃瓶並圍毆兩名男子[60],防暴警察到場驅散滋事份子,至傍晚警方終於控制局面。在防暴警察戒備下,新蒲崗工廠區的工廠員工開始清理左派示威者的大字報及收拾被破壞和搗亂的物品[60]。鄰近新蒲崗的黃大仙仍然有左派示威者向路過的巴士和私家車投擲石塊,彩虹道有左派示威者向消防車投擲磚塊及放火燒車[60],東頭村約有600人聚集,有人縱火,有私家車及貨車被焚毀,又向趕到滅火的消防車掟石。當晚9時30分起,九龍東部的部分地區實施宵禁,範圍包括九龍城、新蒲崗、黃大仙、彩虹及牛池灣[62]。香港空軍輔助隊派出一架直升機到新蒲崗和黃大仙上空盤旋,警方一直戒備至深夜[60]。宵禁至5月14日才解除,共有391人被捕,32人受傷[15]。
工聯會宣布成立各業鬥委會
[编辑]5月12日傍晚6時,工聯會召開緊急理事會議,宣佈立即成立「港九各業工人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簡稱「各業鬥委會」或「鬥委會」[63],要在香港發起武鬥直至香港政府賠禮、認罪、賠償、釋放鬥爭被捕者及嚴懲「兇手」。當日新蒲崗仍然持續有騷亂,範圍和暴力亦有擴大傾向[64],有暴徒在街上推翻汽車及縱火燒巴士,警方於中午在東頭新區施放催淚彈驅散示威群眾。5月12日,警方到黃大仙徙置區搜捕暴徒,警方與示威者在徙置區爆發衝突,左派人士毀壞徙置大廈設施,又投擲玻璃樽、磚頭及石塊,警方則施放催淚彈,在騷亂期間黃大仙徙置區第26座二樓有一名14歲男童被騷亂者投擲的石塊擊斃,左派組織宣傳機關其後卻將死者的遇害日期及地點改為5月11日及新蒲崗大有街[65],訛稱男童是在新蒲崗香港人造花廠被防暴隊活活打死,试图煽動左派民眾參與鬥爭,死因庭於同年10月5日根據法醫及目擊者供詞認為是被石塊等硬物擊中頭部致死,陪審團裁定死於橫禍。
5月13日,九龍的暴動蔓延至黃大仙東頭徙置區和土瓜灣,大批群眾在街上聚集,暴徒在街上放火燒巴士及其他車輛,搶劫黃大仙徙置區職員宿舍及縱火,又有暴徒闖入政府辦事處和學校製造事端及搗亂[66]。警察訓練分遣隊採取驅散行動,又將九龍東部指定地區的時間宵禁提前至傍晚6時開始,九龍的局勢至5月14日才稍為平息[67]:39-54。
5月16日,南九龍裁判署開審「5.6新蒲崗人造花廠工潮」非法集會案,先前於5月8日獲准保釋或簽保外出的20名被告原定於5月17日上午再次出庭應訊,但當日全部20名被告均沒有到庭,裁判官下令通緝[57];有部分被告後來於6月23日晚上發生的「塑膠工會暴動」中被捕。
5月18日,香港人造花廠資方為緩和局勢,西環總廠啤機部接受被解僱的工人申請復工[68],至19日有204人登記,啤機部在20日復工[69],勞資雙方派出代表到勞工處舉行會議及同意繼續磋商[70]。
中國政府表態支持香港左派示威
[编辑]5月15日清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召見英國駐華臨時代辦唐納德·霍普森,遞交外交部的抗議聲明,把騷亂事件定性為「英國政府勾結美帝國主義反對中國的陰謀」,又指「港英當局利用人造花廠勞資糾紛,對中國居民和工人進行迫害」,要求英國政府責成港府接受工人和居民的正當要求、停止一切法西斯措施等5項條件。5月15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支持香港左派團體的抗爭行動[15]。當日,有紅衛兵到北京的英國駐華代辦處門前示威,《人民日報》亦發表題為「香港英國當局必須懸崖勒馬」的評論員文章,重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立場[67]。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表態支持香港暴動及召見英國駐華代辦抗議的舉動對香港的左派團體具有吶喊助威的作用,香港的左派報章包括《文匯報》及《大公報》均在頭版廣泛報道[71],驅使香港左派團體決意發起更大規模的騷亂。5月17日,中共領導的中華全國總工會致電香港工聯會表態支持香港左派工人以「毛澤東思想」鬥垮港英政府,並發動北京群眾遊行到英國駐中國代辦處示威及舉行聲討港英政府的大會[72]。
香港總督戴麟趾爵士在5月15日及18日兩度發表聲明,強調「維持和平與秩序,是香港絕大多數市民最懇切的願望」,港府將盡力促使香港社會恢復安寧。英國政府在18日亦發表聲明,強調警方行動已保持克制,將全力支持港府履行維持法律及秩序的責任[67]。
各界鬥委會成立
[编辑]5月16日,多個左派團體在土瓜灣的工聯會工人俱樂部舉行會議,「港九各業工人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決定立即成立「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又稱「各界鬥委會」[71]。值得注意的是5月12日成立的「港九各業工人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是產生「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的組織,並由「各界鬥委會」接替「港九各業工人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統籌鬥爭工作,把「各業工人」改為「各界同胞」代表不限於工人,也招攬文職人員及學校師生等參加,此後「鬥委會」的簡稱便是指「各界鬥委會」。各界鬥委會成員有104人,並由工聯會理事長楊光出任主任委員,會上又通過對「港英政府法西斯迫害」的抗議書,將鬥爭行動升級。同日,在中國政府組織下,北京市有40萬群眾遊行到英國駐華代辦處舉行集會,但為免北京的遊行群眾失控,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遊行前曾指示外交部,遊行隊伍須格守「不衝、不進、不砸」[73]。
5月18日,中共北京市委發動10万人舉行各界人士支援香港鬥爭大會,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人親臨出席,由于副总理兼外长陈毅正在接受批判,所以由副总理兼北京市革委員会副主任谢富治发表讲话,謝在講話中除了谴责香港政府的「法西斯暴行」,重申外交部声明中的几条要求外,又宣稱「香港同胞学习、宣传、运用和捍卫毛泽东思想是他们绝对的、神圣的、不侵犯的权利。香港英国当局没有任何权利干预。」[74]
港督府示威蔓延中區
[编辑]各界鬥委會成立翌日(5月17日),楊光、費彝民等17名鬥委會代表前往港督府向港督戴麟趾抗議,要求接收「反對港英法西斯暴行抗議書」,戴麟趾拒絕接見[15]。眾人在港督府大閘外揮動《毛語錄》及高呼口號。同日,香港政府成立由副輔政司韓美洵(其後改由姬達出任)領導的宣傳委員會,專責發布新聞、製作短片、引導輿論及地區組織等政治宣傳工作,其他成員包括霍德、楊啟彥、麥理覺等[75]。為了抗衡左派團體大量張貼的大字報及左派報章散發的號外,港府也印製大量海報及小冊子應對左派發起的宣傳戰[76]。當時的電台和主流報章都傾向支持港府,香港社會人士如陳子雋等人亦製作書刊反對左派團體在香港發動文革式鬥爭[77]。
5月20日,港督府一度成為左派人士聚集示威的主要地點,港府最初對於左派示威者採取容忍態度,未有驅散在港督府外聚集的示威者,但重申要維持秩序,限制到港督府請願的人數,示威者需要分批前往及離開,左派團體於是將支持者聚集到在港督府附近的中環花園道和皇后像廣場一帶。5月20日,近3,000人在督轅門外聚集示威[15]。港九各地陸續有左派集會及示威,參加者除左派組織的人士,亦有工人、學生及其他群眾。
左派人士在中區示威期間,鬥委會在中國銀行大廈頂樓裝設大型揚聲器連日播放政治宣傳及《毛語錄》口號,為左派示威者吶喊助威,而在一街之隔,警方在拱北行的政府新聞處舊址(今長江集團中心)安裝強力擴音器播放歐西流行曲,蓋過港共團體利用揚聲器播放及左派示威者高呼的《毛語錄》口號[78]。
花園道衝突及中區騷亂
[编辑]5月21日,左派示威者堵塞中環交通及在中區到處鬧事,局勢轉趨緊張[79],警察訓練分遣隊發射催淚彈驅散阻塞道路交通的示威者。除了港島中區,左派團體也在港九各區領導左派示威者以左派報館、中資銀行、國貨公司及左派學校等建築物作為據點,進行示威、張貼大字報、襲擊警察及破壞公共交通設施等活動,當防暴警察到場採取驅散行動時,左派示威者便迅速退入左派團體設立的據點,當警察撤離後,左派示威者便從左派據點出來,再次阻塞道路及搗毀公共設施[79]。
5月22日上午,前往花園道港督府抗議的左派群眾執意衝擊在花園道口的警方防線引發流血衝突[80],在域多利皇后街有左派份子駕駛巴士開足馬力衝撞在場戒備的警察[81],中區花園道一帶集結的示威者與警察發生衝突。
由於中區的騷亂有擴大傾向,為防左派份子在入夜後繼續製造事端,當局於5月22日下午3時45分宣布香港島部分地區當晚6時30分至凌晨5時實施宵禁,宵禁地區主要在港島北岸,由香港島西南岸的薄扶林至東北岸的柴灣,這是香港島於1945年8月香港重光後的首次宵禁[82]。
5月22日在中區的衝突有15名傷者送院[83],其中一名是警察,左派媒體卻宣稱有幾百人受傷,當中重傷者超過100人,另一方面有媒體稱左派示威者將紅汞故意潑到自己的身上製造警方粗暴鎮壓的證據[80]。當日港九各區有175人被警方逮捕,大部分在香港島的中區被捕,包括有8人在宵禁期間不聽勸喻而被拘。衝突發生後,港府頒布法令,凡派發「煽動性」傳單、張貼「煽動暴力,破壞警方忠誠性」字句的海報、散播反政府言論者,警方有權作出沒收、銷毀、拘控[84]。
5月23日起,鬥委會發動巴士、電車、天星小輪及煤氣等公用事業的左派工人定時罷工,而參與罷工的左派工人均獲左派工會發放鬥爭經費,作為生活津貼。
5月24日,中國總理周恩來提出對港英政府的鬥爭要堅持「有理、有利、有節」[15]。
5月28日,英國航空母艦堡壘號抵港,與駐港英軍軍事演習[15]。
左派發起太古船塢及九龍倉罷工
[编辑]6月3日,《人民日報》社論呼籲香港左派群眾「隨時響應祖國號召,粉碎英帝國主義反動統治」[15]。
6月6日,《大公報》稱太古船塢有三千多名左派工人宣佈罷工,抗議廠方撕毀貼在船廠內及渡輪上的大字報,總經理卡素等人在左派工人連續八小時的審問下被迫簽署認罪書[85]。海陸理貨員也進行罷工,並舉行誓師大會,35艘海洋輪停止起卸貨物。與此同時,九龍倉有一千多工人罷工半天,並在倉內手持橫額遊行,抗議港英政府撕毁大字報。同日,大埔十七村青少年及學生成立鬥委會。澳門一群和字頭三合會成員發表公開信,號召洪門兄弟團結同胞抗暴。
6月10日,《人民日報》再發表評論員文章,呼籲全國工農及解放軍,支援香港同胞的鬥爭[15]。
至6月13日,警方派出大批警員搜查柴灣、筲箕灣及銅鑼灣的多處地點,拘捕6名涉嫌參與暴動的船塢工人,同時向另外14名工人發出通緝令[86]。
6月23日晚,兩名探員在廣東道1093號港九橡膠塑膠業職工會拍攝會址門外的大字報時,突然有20餘人從會址衝出及以木棍、鐵枝及玻璃樽追打,探員被追打期間連開四槍擊斃膠業工人鄧自強,警方其後派出防暴警察到會址搜查,但遭遇抵抗,衝突中有多名警員受傷,警方拘捕共53人[87],有部分是通緝犯,包括獲法庭准予簽保候審,但在5月17日沒有到庭應訊的鄒松勝[57]。當晚的其中兩名被捕人士鄒松勝和羅進苟,分別因從碌架床跌下及從高處躍下逃跑受傷,兩人於送院後不治。死因庭在10月13日、18日及27日先後裁定鄧自強死於合法槍殺[88],鄒松勝死於意外[89],羅進苟死於橫禍[90]。
7月16日,防暴警察搜查筲箕灣道169號的太古船塢華員職工會福利部,發現藏有大批削尖的喉管、經改裝的利刀、匕首、汽油彈、塞滿爆竹火藥的玻璃瓶,使用鐵釘和木棍製作的狼牙棒,還有使用木板、鐵釘和皮帶製作的「釘手套」[91],於是拘捕身處於場所內,包括太古船塢華員職工會主席鄧全在內的45名工人和學生。警方落案控告其中40人參與恐嚇性集會,最終全部疑犯被裁定參加非法集會罪成及入獄兩年。
左派發起全港罷工罷巿
[编辑]6月7日,1967年香港市政局選舉如期舉行。同日晚上,天星小輪、油蔴地小輪和九龙仓的左派工人联合举行「反迫害斗争大会」。同日,广州市有十萬人集会声讨港英当局,海口,佛山等地也有群众游行示威。
6月8日上午,工務局在宋皇臺道的汽車工場有示威者聚集並發生騷亂,防暴警察施放催淚彈攻入車廠,並與示威者發生扭打,有424名示威者被捕,其中一名工場工人徐田波於翌日中午在黃大仙警署暴斃,左派團體迅即把徐田波封為烈士,同年8月25日陪審團在死因庭裁定徐死於意外[92]。当日下午,防暴队又到土瓜灣道中華煤氣廠,驱散示威及脅迫廠內職工參與左派罷工的左派人士,拘捕60人,工人黎松和曾明先後被發現在煤倉的煤堆中窒息及在煤氣鼓的水箱中溺斃,死因庭分別於9月14及20日由陪審團裁定死於橫禍[93][94]。次日《大公报》发表社论《暴行再升級了,抗暴也要再升級!》同日香港政府搜查左派据点银都戏院。6月10日,左派宣稱政府机构与英资企业有一万多人加入左派罢工的队伍。香港新華社社長梁威林,午夜發電報給港督戴麟趾爵士,宣稱為近日港府的一連串血腥鎮壓提出「最嚴重抗議」。
6月11日,新界沙頭角有左派人士舉行「反英抗暴」示威及包圍當地警署,接壤沙頭角邊境的解放軍及中國民兵高度警戒。6月12日左派宣稱香港有700艘漁船及六千個漁民乘船到深圳鹽田,參加深圳沙頭角之聲討大會。6月13日香港新華社社長梁威林發表談話,指中國人民有權居住香港,可以自由回國,絕不容許港府以莫須有罪名將同胞遞解出境。同日,左派稱有兩萬漁民舉行海上反暴遊行。防暴警察搜查太古船塢職工宿舍,拘捕6名人及通緝另外7人。
6月15日,中國共產黨的中華全國總工會經中國銀行匯款一千萬港元到香港各界鬥委會[95],支持鬥委會津貼左派工人罷工及鬥爭。同日,港府吊銷銀都戲院的經營執照。
6月18日,中國試爆第一颗氢弹,香港左派大受鼓舞。6月19日維園維多利亞女皇像被潑漆油、塗標語。
6月22日,香港十家大专学院成立「反迫害斗争委员会」,大专学生们在自己的学院里散发传单与标语。在英皇和皇仁两著名的官立英文书院,也先后出现许多传单和标语。同日左派工人各界为徐田波等三名遇難工人组成治丧委员会,要求港府交出三位工人的遗体,《大公報》、《文匯報》等左派報紙更大字標題宣稱港府拒絕交出這三名「烈士」的遺體。政府新聞處在23日早上表示法醫驗屍完成後,已經分別於6月9日、12日及19日通知徐田波、曾明及黎松的家屬領取遺體,三人的遺體隨時可供認領,但至今未有人領取[96]。
6月24日,左派發動「聯合大罷工」,約60,000名左派工會的工人參與,以九巴最受影響,其他交通工具亦只能提供有限度服務[15]。左派工會發放鬥爭費收買工人罷工,港府及各大公共交通事業公司則以強硬手段對付罷工,即時解僱參與左派鬥爭活動而曠工的僱員,另一方面不參與罷工的工友,卻遭到左派組織指責是破壞罷工的「走狗」,受到恐嚇,甚至襲擊[97]。同日,贊比亞共和國總統卡翁達在北京舉行的答謝宴,中國總理周恩來在宴會上發言表示:「香港的命運取決於香港的愛國同胞和七億中國人民,而絕不取決於一小撮英帝國主義者;中國人民決心根據形勢需要,給予香港愛國同胞以一切支援,直至勝利為止。」[98]
6月24日,左派村民在沙頭角警崗聚集,與前來驅散的警察防暴隊衝突,焚毁3輛警車及裝甲車,12人被捕[15]。沙頭角聯鄉會委員會為徐田波、黎松及曾明三名工人開追悼會,期間有左派分子及鄉民包圍警署,燒毀一輛裝甲車,防暴队进入鎮壓,其後聯鄉會部份委員(溫果行、李文有、吳帆等)潛入中國境內,逃避警方追緝。
6月25日下午4時55分,港督戴麟趾伉儷與女兒抵達香港大會堂出席歡送儀式,然後在皇后碼頭乘坐慕蓮夫人號前往九龍,再轉到啟德機場乘客機返回英國休假,期間與前來送行的市民揮手惜別[99]。輔政司祁濟時在戴麟趾休假期間出任護督暫代港督職務。
6月26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就23日警方搜捕樹膠工會,及24日在沙頭角鎮壓左派向英方提出抗議。同日,因威迫工人參與罷工而被逮捕的卲氏工人李安及王煜森,於提上法庭時已奄奄一息,無法站立,李安在送院途中死亡,王煜森傷重留醫,事後有三名警務人員因李安暴斃被捕,11月6日被裁定誤殺罪成入獄,翌年1月31日三名警員上訴得直獲釋[100]。
6月27日,鬥委發動全港左派學校罷課一天[101]。
6月29日,左派再號召為期4日的「聯合大罷市」,副食品停止由大陸進口至下月2日,豬肉及蔬菜供應一度短缺及價格急升[15]。又因中方在合約到期後未有延續供應東江水,政府實施隔日供水4小時[15]。在銅鑼灣的中國國貨公司於面向行人路的櫥窗,掛出被左派封為烈士的徐田波、黎松、曾明等人的黑白大頭遺照[102]。
6月28日,廣州市海陸空三軍和群眾舉行八萬人大集會,声称準備給予香港同胞一切支援。
6月29日,各界鬥委會舉行記者招待會及安排由徐田波、黎松、曾明、鄧自強、鄒松勝的「烈士」遺屬向香港政府提出五項嚴正要求:「一、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公布烈士死因;二、拨出永久坟场把烈士们安葬于同一个坟场内,并建筑纪念碑;三、不得阻挠港九各界同胞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为烈士举行葬礼的要求;四、交出并严惩杀人凶手;五、赔偿一切损失。烈士家属在会上指责港英当局不敢公布死因并企图毁尸灭迹阻挠家属领取烈士遗体进行安葬。」[103]同日,宝安县集会游行抗议香港政府。
7月2日,罷市停止[104]。
鬥委會發起罷工、罷市以拖垮香港經濟為目的,中國政府亦限制食品供港[105],即使香港天氣乾旱亦拒絕回應港府提出的購水要求,至當年10月前都沒有供應東江水到香港,企圖通過「經濟戰」手段將香港變成「死港」、「臭港」迫使港府屈服,不過香港居民在左派罷工、罷市的影響及中方限制供應食品、淡水的危機下卻保持忍耐。左派團體當年宣稱有6萬人參加罷工,但是即使加上罷市而停工的8萬人,在罷工及罷市的高峰期也只有14萬人,以當年香港勞動人口140萬人,罷工及罷市的人數最高也僅佔勞動人口的10%[106]。
雖然左派團體發起的罷工、罷市在短時間內有對香港的經濟活動構成若干影響,但遠遠沒有達到癱瘓香港經濟的效果,由於港府及主要企業都在呼籲復工無效後開除繼續曠工的左派工人,並由新聘人員替補,而隨著時間推移,鬥委會也無力發放津貼要求工人繼續罷工。中國食品輸出到香港在暴動期間數度大幅減少,雖然未有導致香港糧食短缺,但是部分食品的價格出現顯著上漲,可能會動搖民心,港府因此派出代表團到日本、南韓等地尋求增加食品供應,而香港的進口商亦增加從泰國、印尼及台灣輸入豬、牛等牲口,加上香港農業提升蔬菜及肉品的產量,都有助增加食品供應及平抑物價,減輕限制食品輸港的負面影響[105]。由於缺乏普羅市民的響應,左派發起的罷工、罷市在7月初已告失敗,不過左派此時未有罷休,拖垮香港社會經濟的行動亦變得極端化,繼而於7月發動造成香港市民死傷及人心惶惶的炸彈恐怖襲擊浪潮[106]。
沙頭角槍戰及文錦渡事件
[编辑]1967年7月8日,約300人自華界越過邊境,向沙頭角警崗投擲石塊及土製炸彈,華界民兵以機關槍射擊,5名警員殉職[15]。上午10時,中共民兵持輕重武器由中英街非法越境入侵香港邊境禁區包圍沙頭角警崗,並且向警崗擲石頭及使用魚炮等爆炸品發動攻擊,駐守警崗的香港警察先施放催淚彈及以木彈嘗試驅散入侵的數百名中共民兵,但並未成功[107]。10時30分,當中的約100名民兵開始使用機槍(或是衝鋒槍)等槍械攻擊警崗,香港警察先向天開槍警告,但民兵卻向警崗掃射,雙方因而爆發槍戰[108]。啹喀兵奉召開往增援[15]。
由於包圍香港警崗的中共民兵遠多於守衛的警察,只配備手槍保衛警崗的5名警察陸續中彈受傷,但警崗繼續遭到密集槍擊,於是請求支援(對象包括駐守在1哩半外的駐港英軍)。在槍林彈雨下救護車輛無法進入現場,各警區於是各派遣一輛由貨車改裝的高馬型裝甲車趕赴現場,但在接近現場時因為遭民兵以機槍射擊,輪胎被子彈射穿,無法繼續前進。駐港英軍接報後派出的裝甲車在抵達現場時,駐守警崗的2名巴基斯坦裔及3名華裔香港警察均已殉職[107],而12名趕到的警察在嘗試為警崗解圍時亦告受傷[108];中國方面則有1名民兵死亡、8名民兵受傷[109],駐港英軍的直升機隨後飛抵現場偵察。這次中共民兵侵入邊境及殺害哨崗警察的事件促使香港政府將保護中港邊境安全的工作轉交駐港英軍執行,由駐軍的踞喀兵接替香港警察在沙頭角駐守[110],香港政府於同日下午6時宣佈在沙頭角實施宵禁,來往新界上水和沙頭角的九龍巴士20線(即後來的九龍巴士78K線)縮短服務範圍至軍地。
8月10日至8月11日,文錦渡華界工人越境,脅持英軍邊防指揮官及大埔理民府官,並迫簽「認罪保證書」,香港政府宣布,除羅湖外,邊境全面封閉[15]。
9月29日,警員何溢強及陳樹榮休班後往新界旅行,但乘電單車在文錦渡過橋時誤入華界被拘留[15]。
10月7日,休班警員曾冠梅在沙頭角遭人擄入華界,次日獲釋[15]。
10月14日,新界衝鋒隊高級督察胡禮在文錦渡被農民擄入華界,後拘禁在中國軍方的旅館中[15]。
11月1日,中英雙方就胡禮事件在深圳舉行首次秘密談判[15]。
11月20日,胡禮成功逃脫返回香港,並召開記者會詳述事件經過[15]。
11月26日,誤入華界的兩名警員在羈留57天後獲釋[15]。
炸彈襲擊浪潮
[编辑]1967年6月初,鬥委會開始討論發動炸彈襲擊。6月10日凌晨時分,有一名於多年前從廣東省公安廳調派到香港在華潤公司擔任經理的幹部[111],在北角電車總站駛出英皇道的電車路軌上放置了一枚實驗性質及使用紙袋包裝的土製炸彈[112],時任《文匯報》總編輯金堯如在其回憶錄《香江五十年憶往》表示[113],剛收到有幹部未經指揮部同意便自行發動炸彈襲擊的消息時[114],鬥委會領導層一度感到震驚,並在內部會議引發激烈討論,有會議列席者認為擺放炸彈陣既可阻礙警察行動,使軍警疲於奔命,又可動搖市民對港府維持局勢的信心,打擊港府的統治威信,更可嚇阻支持港府鎮壓左派暴動的國民黨勢力,還能鼓動民眾進行推翻港府的鬥爭[114],不過也有列席者擔心將工運及騷亂升級為城市炸彈戰又傷及無辜時,可能會導致「反英抗暴」完全失去市民支持。至於被放置在北角電車路軌上進行測試的首枚土製炸彈,金堯如表示並未能成功引爆[114],隨後有一名打掃街道的清潔女工將這枚用紙袋包裝的炸彈當作垃圾清掃掉,所以除了放置這枚炸彈的參與者及鬥委會領導層的部分成員外,並沒有太多人知道在6月10日香港已出現這場暴動的首枚土製炸彈[111][112]。
在六七暴動的時任港九油漆業總工會副理事長郭慶鎏在2017年接受《明報》訪問時承認當年有與工會人員製作土製炸彈,原因是左派發起罷工抗爭,港英政府卻宣傳罷工影響香港經濟,最終大部分市民沒有罷工,左派這時變得很被動,他們發起的鬥爭行動又沒有近代史可參照,於是便想到放炸彈這一步,當時有人已試過,在電車軌爆過,更弄傷拆彈專家,炸彈陣成為左派唯一有效打擊港英政府的方法[115]。在油漆業總工會組成炸彈「戰鬥隊」後擔任炸彈襲擊行動主力的陳炳基稱:「炸彈成本低,效果好,成功令市面混亂。」[115]陳認同當年罷工失敗,完全起不了作用,且消耗了中國當局提供的資金,相反土製炸彈有效造成市面混亂,然而在曠日持久的抗爭下,陳承認看不到「港英必敗、我們必勝」的前景。至於郭慶鎏則自稱不夠機警,沒去投擲炸彈,只負責買材料製炸彈及在場把風,郭受訪時認同炸彈襲擊帶來負面作用,「整個社會起了恐慌,到處都有炸彈,沒有安全地方」,市民將鬥委會當成敵人及不支持左派[115]。
1967年7月初起衝突不斷升級,為平民提供廉價醫療服務的貝夫人健康院亦多次遭到左派示威者闖入搗亂及縱火[116]。左派人士在鬥委會領導下在街頭多次襲擊警務人員,左派的武器也不止於木棍、鐵枝及投擲石塊、磚頭或玻璃瓶,而是用鐵鉤、三角銼等利器,投擲鏹水彈或魚炮施襲,左派份子郑浙波、马烈[117]、麦志华、何枫[118]、余秀文[119],因而先後於7月9日至15日的騷亂中被警察開槍擊斃[120]。
7月10日,市民李振興在灣仔莊士敦道近三角街口附近被左派示威者辱罵「走狗」及被利器刺傷胸部斃命。
7月12日下午5時25分左右,大埔鄉事委員會會所發生六七暴動的第一宗炸彈爆炸[121],一個被安裝在會所儲物室的計時炸彈爆炸,將隔鄰原定於下午5時召開成立大埔民安促進會會議的會議室炸至毀爛,所幸的是鄉委會主席黃源章收到將有左派份子破壞會議的消息後,把會議臨時取消,才沒有造成死傷,翌日警方搜查散頭角村時將一名涉案的大埔鄉事會會所姓李雜役拘捕,並且起出一批爆炸品,大埔鄉事會會所的爆炸拉開了六七暴動炸彈浪潮的序幕,炸彈浪潮一直持續至同年12月[121]。同日,警方聯同英軍搜查摩托車業職工總會的兩間會所,拘捕40人[15]。
7月15日,新華社記者陳鳳英,陳德穆在港督府門外示威時被捕[15]。
7月16日,鬥委會宣稱港九油漆总工会会员蔡南、朱日基被警方擊斃,不過朱日基沒有在香港境內死亡[註 5],也不在官方的六七暴動51人死亡名單內[122]。鬥委會及油漆工會為首的左派團體藉此將暴動升級為城市炸彈戰,由左派營辦的學校則把實驗室用作土製炸彈的生產工場,發動又稱為「遍地菠蘿」的炸彈襲擊浪潮[123],由此「菠蘿」成為香港坊間對土製炸彈的代詞,同年7月中旬至11月尾每天都有土製炸彈爆炸,左派的炸彈及燃燒彈襲擊不限於警務及公共交通設施,也包括設於社區的政府辦事處[123],九廣鐵路的車站及路軌多次發現炸彈,並且多次發生炸彈襲擊巴士和電車,造成無辜市民死傷[124]。
7月18日,警方拘留香港華人革新協會秘書蔡渭衡[15]。
7月21日,鬥委湯秉達被捕[15]。
因為騷亂演變為連串炸彈襲擊,由於警隊缺乏處理爆炸品的裝備及經驗,港府要求駐港英軍協助,由英軍派出軍火專家檢驗及移除懷疑爆炸品[124]。港府又使用緊急法的權力搜查左派份子的巢穴,拘捕及關押涉嫌指揮炸彈襲擊的左派领袖,有部分中國人被遞解回中國内地。
8月4日早上,荃灣沙咀道發生電話亭爆炸,兩名市民及兩名休班警員受傷。同日,香港警察得到軍方支援,由英國皇家海軍正停泊於香港的競技神號航空母艦派出軍用直升機,將防暴警察運載到鬥委會位於香港島北角的數個據點,搜捕發動炸彈襲擊的恐怖份子。警察分別從直升機空降到大廈天台及由地面發動突擊,上下夾攻位於英皇道與糖水道交界的僑冠大廈,軍方直升機在僑冠大廈的天台直接降落,軍警隨即進入大廈內逐家逐戶搜捕鬥委會成員[125],主要目標之一是位於A座24樓4號室的學友社。軍方直升機亦曾經嘗試在新都城大廈和明園大廈的天台降落,惟該兩座大廈的天台面積不足以讓直升機直接降落,軍警遂從直升機游繩而下。警方在大廈內除搜出炸彈及武器外,還發現有設備完善及設有手術室的「戰地醫院」[126]。警方在行動中拘捕26人,包括鬥委會副主任兼漢華中學校長黃建立[15],在行動中有數名華豐國貨工人被拘捕,翌日位於僑冠大廈基座商場的華豐國貨公司繼續營業,而培侨中学校长吴康民因在3日晚上离开侨冠大廈的據點而躲过被拘捕。
港府的搜查行動未能立即遏止炸彈襲擊活動,鬥委會在8月將行動升級發動大規模街頭炸彈恐怖襲擊[19],恐怖份子在港九各處鬧市放置真炸彈及疑似炸彈[120],當時在電車、巴士、渡輪碼頭及各港九區街頭,都被發現放有土制炸彈或偽造的炸彈,鬥委會意圖造成社會更大恐慌,使港英政府感受更大壓力[113]。鬥委會發動的街頭炸彈襲擊除了擾亂市民生活,導致人心惶惶外,更造成多名市民無辜死傷[113]。
8月9日,警察逮捕长城电影公司的影星傅奇和石慧夫妇,他們在5月间以「慰问团」為名参加九龙英资青洲水泥厂外工人罢工及騷亂,又領導示威者在港督府示威及貼大字報並引發暴動,因為領導及參與暴動而被关入扣押中心。8月18日,教育司署警告9間左校,如作煽動活動將被查封[15]。
8月20日發生清華街慘案,當日下午2時20分先有一枚炸彈在北角英皇道從高處拋向一輛服務中的電車,英皇道698至700號有造成三名分別14至58歲的途人及店員被炸傷。下午4時30分左右,有一對年幼小姊弟(8歲女童黃綺文、2歲男童黃兆勳)在北角清華街遊玩時被炸彈炸死,該宗慘案在香港社會觸發公憤[19]。
8月23日,立法局議員簡悅強要求港府將炸彈罪犯判以死刑[15]。
8月25日下午,鰂魚涌、北角、銅鑼灣先後發現多個真假炸彈,西營盤於晚上發生正街炸彈襲擊案,先有一個炸彈被放置在皇后大道西和正街交界的馬路中心,當駐港英軍軍火專家到場拆彈時,再有兩個炸彈從路口旁的樓宇被擲下,三名途人及兩名警員受傷,其中39歲小販鄭國佳傷重不治[127]。
8月28日傍晚發生獅子山爆炸案,當日下午獅子山發現插有三支紅旗的可疑物品,警方通報駐港英軍派員登山檢查,軍火專家華克曼在懸崖上檢驗該件懷疑爆炸品時發生爆炸,他被爆炸的衝力拋落超過61米(200英尺)的懸崖下殉職[128]。
9月1日荃灣山邊被埋下炸彈陷阱,警員黃廣來被炸至雙目失明,翌日警方在大窩口拘捕涉嫌在於過去一個月在荃灣放置多枚炸彈及造成五人受傷的疑犯葉達成及周焯佳,並起出4個炸彈,另一疑犯朱志添於9月20日被捕,同年11月23日三名被告在香港高等法院被判罪名成立,法官百里渠判處葉達成、朱志添終身監禁,周焯佳監禁5年。
9月3日發生灣仔消防局爆炸案,當日銅鑼灣、鵝頸及灣仔不斷有真假炸彈,九龍紅磡亦發生炸彈襲擊,共造成1死28傷,消防副區長簡文在灣仔消防局值班時被炸死[127]。
9月24日,港督戴麟趾在英國休假三個月後返回香港[15]。
鬥委會在7月發動炸彈戰的初期,其負責放炸彈的炸彈隊成員主要由參與罷工的左派工人組成,參與罷工的工人不用上班,工聯會代為出糧予罷工工人,在文革號召下有部分罷工工人對於自己被選為炸彈隊成員感到光榮,有在罷工期間把《毛語錄》背得滾瓜爛熟的工人更認為「要革命就要犧牲」,不認為自己在幹傷天害理的暴行,不過也有罷工工人是因為害怕失去罷工津貼,因而不敢拒絕執行上級的炸彈襲擊指示,負責放炸彈的工人不會獲告知炸彈的來源,其拿到的紙盒狀物品會有一定的重量,但不知裡面的炸彈是真的還是假的,放彈者必須按中間人的指示在指定時間把該物品放置在道路或特定的地點,之後看報紙或聽電台的報導才知道放置的物品有沒有爆炸及是否真炸彈[129]。9月起,有越來越多左派學校的師生也參與放真假炸彈,當中有部分因放置炸彈而當場被捕獲的左校學生年紀僅有十二、三歲[130]。
當時可在市面流通的煙花及爆竹成為左派暴徒製作土製炸彈的火藥材料,左派非法份子更爆竊及打劫在石礦場及土木工程工地地盤的危險品倉庫盜取硝酸甘油炸藥及引爆器,使做出來的炸彈破壞力大大增強,又在土製炸彈中加入大量鐵釘及玻璃碎,當炸彈爆炸時可產生更多尖銳的碎片造成更大的殺傷力[131]。為避免左派暴徒繼續輕易取得製作炸彈的材料,港府於9月5日根據緊急法頒布《一九六七年緊急措施(烟火)規則》,香港從9月8日起禁止市民燃放煙花爆竹,並限期交出已購買的相關產品,批發及零售商亦須要繳出煙花爆竹的存貨[132],同時指示存放有炸藥的88間持牌危險品倉庫,將工程炸藥由地盤的私人倉庫轉移到政府倉庫保管,避免有更多高性能炸藥落入恐怖份子的手中[133]。
因為警隊當年尚未設立專門處理爆炸品的部門,故此左派份子放置的炸彈須由駐港英軍軍械團的軍火專家拆彈,由於軍火專家難以及時處理每天多至過百個的真假炸彈,所以有警察嘗試自行移除阻塞交通的可疑物品,可是曾經發生炸彈爆炸造成死傷的事故。左派恐怖份子發動炸彈襲擊時亦曾經發生害人終害己被自己攜帶的炸彈炸死的意外,如在10月9日左派恐怖份子於橫頭磡東道與鳳美街交界處設置炸彈陣陷阱,當警察到場調查時再投擲炸彈,企圖炸死警員,但遇襲的警車及時避開,而其中一名恐怖份子向警車投擲炸彈時,炸彈提早爆炸,該名左派恐怖份子的右手手臂當場被炸飛[134],全身被自己的炸彈炸至遍體鱗傷,於送院途中斃命,另有三名無辜市民在這場恐襲中被炸傷,其中一人傷勢嚴重。
香港社會除了要面對左派團體的連串發動炸彈襲擊,由於1966年秋季至1967年的夏季香港持續天氣乾旱,港府在1967年2月起開始分階段實施限時供水,港府在5月起向中方提出購買淡水應付乾旱,但中方一直拒絕回覆購水要求[135],港府惟有進一步縮短供水時間,至7月13日隔4天供水4小時,減慢食水消耗,可是《大公報》等左派媒體卻宣稱為港府故意限水刁難居民[135],又將節水措施稱作「政治制水」,左派團體更將當時香港緊缺的食水當作鬥爭的武器[136],左派工會會所故意將食水水喉接駁到污水渠蓄意虛耗食水,水務局採取行動截斷蓄意浪費食水的左派工會水錶[137],直至8月中旬颱風「愛莉斯」及「姫蒂」為香港帶來豐裕降雨,港府宣布8月23日起全日供水數天[138],8月28日港府為準備即將來臨的旱季決定每天供水4小時,至9月初因儲水量達標及有部分水塘滿溢,港府宣布9月6日起恢復全日供水[139],同時呼籲市民仍要節約用水。9月26日,港府為提防中方不履約供水及需要確保水塘的存水量足夠渡過整個旱季,故此恢復每天供水4小時。10月1日上午10時,中方恢復供應東江水[15],港府表示全日供水將可維持至下年春季,但強調即使中方恢復供水,港府也絕不會向港共搗亂份子作出讓步[140]。
火燒英國駐華代辦處
[编辑]自6月起左派的三家小型報社《香港夜報》、《田豐日報》和《新午報》連續刊登多篇煽動文字、鼓吹炸彈襲擊及發放假新聞,意圖製造社會恐慌。警方在8月9日凌晨以違反《煽動條例》拘捕《香港夜報》社長兼《新午報》督印人胡棣周,《田豐日報》社長兼總編輯潘懷偉及督印人陳艷娟,及承印這三份報章的南昌印刷公司董事長李少雄及持牌人翟暖暉[141]。
8月10日,中央裁判司署開庭審理《香港夜報》、《田豐日報》和《新午報》被拘五人的案件時,律政司表示根據《出版條例》可以申請禁令禁止涉案的三家報社在案件正式開審前繼續出版,目前先向這三家報社發出警告,惟這三家報社在負責人被控候審期間無視警告持續刊登煽動文字,律政司因此正式申請停刊禁令,法庭於8月17日頒令這三家報社停刊6個月[141]。此外,新華社記者薛平在7月11日被指煽動騷亂而被警方拘捕;8月15日,警方拘捕多兩名新华社记者,又拘捕《文汇报》与《大公报》的三名记者[15]。
1967年8月20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向英国政府提出限时照会,以最後通牒要求英國政府下令香港政府於48小时内取消对三家左派報館的出版禁令及释放19名被关押的左派記者,否则一切后果由英方负责,并在报纸上公布[142]。8月22日,英國駐北京代辦處遭紅衛兵衝擊及縱火焚毀[15]。英國駐華臨時代辦唐納德·霍普森被闖入的红卫兵殴打[143],又被强迫在毛澤東像前下跪,他堅持拒绝,但被打至頭破血流[144]。
英国驻华代办处临时代办唐納德·霍普森在给他夫人的信中是这样描述的:「当我们从地下室来到院子里时,院子里已有近5,000人。有人抓住我的头发拖,揪住领带勒,用手中拿着的东西朝我们打来。不一会儿,我头上遭到重击的地方鲜血直流,被打得昏昏沉沉的……代办处的人不仅受到唾骂、挨踢,还被强迫向毛主席像鞠躬。后来警察干预,将我们撤离代办处大院。在向外走时,还有人不断撕扯我们的衣服。」[143]
8月23日凌晨,周恩来总理紧急召见外事口造反派组织代表,强烈谴责这次违法行为,后来在1971年3月2日接见新任英国代办谭森时就这次事件向英方正式道歉[142]。
另外,中國政府為報復香港法院於1967年7月19日判處新华社记者薛平入獄2年,在1967年7月21日將路透社駐北京的英籍記者安東尼·格雷軟禁[15]。香港法院繼續審理涉及左派報社負責人及記者的案件,9月4日至7日《香港夜報》、《田豐日報》和《新午報》的五名主要負責人及承印人被判入獄3年[141],10月4日《大公報》記者黃澤被判入獄5年[15]。
1968年4月12日,格雷首次獲英國駐華代辦霍普森探訪[15]。駐華代辦霍普森直至1968年8月14日終獲離境許可,從北京飛抵香港,而港督戴麟趾獲延任一年[15]。記者格雷至1969年10月4日才獲得釋放[15]。
清華街慘案及林彬被燒死
[编辑]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人林彬多次在節目內對鬥委會的暴行予以批評,譴責左派份子在香港各區街頭周圍放置炸彈[19]。1967年8月20日下午,八歲女童黃綺文與她年僅兩歲的弟弟黃兆勳在北角清華街遊玩期間被一枚經過偽裝的炸彈炸死[145],該宗慘案震驚香港社會[19],其後林彬在商業電台以《欲罷不能》為節目主題,譏諷左派不得民心的恐怖活動,譴責左派暴徒為“无耻无良无能污秽邋遢下流贱格的港共分子”[146]。親共報紙《大公報》及《文匯報》都沒有報導清華街有兩名兒童被暴徒炸死的消息[135],卻在新聞版發文揚言要對林彬不利,《文匯報》更在報導中將林彬的名字都以諧音改為「臨殯」[21]。
8月24日早上,林彬駕車載同堂弟林光海從窩打老道山寓所返回商台上班,途中遭到伏擊[21],有喬裝成修路工人的左派暴徒在文福道和文運道路口截停林彬的座駕,再由同夥向車內潑汽油及縱火,林彬兄弟被燒至重傷。林彬在救護車上一度甦醒[147],並且向妻子大喊:「左仔害死我咯!」林彬和林光海先後於8月25日及29日在伊利沙伯醫院傷重不治[148]。
林彬和堂弟被燒殺的當天中午,左派媒體《新晚報》即刊出「地下鋤奸突擊隊」司令部發表公告[149],指事件是「向林逆作出民族紀律的處分,嚴厲懲罰,以示儆戒」。宣布林彬四大罪状:
- 通过电台散播仇视伟大祖国的言论;
- 勾结美英帝国主义,投靠蒋邦;
- 为港英推行奴化教育鸣锣开道;
- 污蔑爱国同胞是暴徒为港英当局的血腥镇压歌功颂德。
由於1967年的香港不但沒有手機,亦未有傳呼機,就連固網電話也不多,當年的新聞科技由編採、寫稿、排版至印刷在報紙上實體發行的連串工序並不可能在3小時左右完成[149],《新晚報》卻於當日中午便印刷好實體報紙在市面發行,以半版篇幅鉅細無遺描述在上午近9時「突擊隊」燒殺林彬的經過,並且附上「突擊隊司令部」公告及其「四大罪狀」,故此社會輿論認為左派團體是早有預謀及計劃好殺害林彬[149]。《大公報》在林彬遇害翌日以「地下突擊隊鋤奸 敗類林彬受重傷」為題,譴責他為「對於愛國同胞極盡污辱誣蔑之能事」、對殖民地政府「認賊作父」。該報又稱呼林彬為「林逆」,細數其「罪狀」,「此人一向在反華宣傳中充當爛頭蟀角色……他天天叫囂,用盡無恥無良低能邋遢下流賤格的語言,把祖國的革命群眾稱為暴民。」林彬被殺後,左派除了以匿名謾罵林彬為「民族敗類,港英走狗」;還恐嚇稱會繼續「制裁其他敗類」[150]。
殺害林彬的兇徒仍然逍遙法外,林彬的遺屬由中華民國政府接往台灣居住,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在1968年8月發出總統令褒揚林彬[151],林彬兄弟的靈位入祀忠烈祠。
暗殺名單及金庸避走新加坡
[编辑]《明報》社長查良鏞(金庸)對於“六七暴动”的态度十分明確,在報章內表明反對中國文化大革命及顛覆港英政府的暴動[152],親中共組織則將金庸稱為“汉奸”、“走狗”、“卖国贼”及“豺狼镛”等等,不斷進行诅咒及辱骂 ,而在香港的一家主營中國貨品零售的百貨公司於橱窗的顯眼位置,擺放出暴動份子眼中的“十大汉奸”宣傳品,金庸被列为“头号汉奸”,谑称“豺狼镛”,並且图文并茂。《香港夜報》等左派媒體在7月7日刊登被中共當局列為漢奸的首批四人名單,其中包括明報社長查良鏞(金庸),聲稱名單內的「漢奸」將會被執行「民族紀律」的最高刑罰[153]。
林彬在8月24日被杀害后,金庸被親共份子列入六人暗殺名單中的第二位[154],其他五位包括立法局議員李福樹及簡悅強、署理華民政務司徐家祥[153]、新界鄉議局主席彭富華及《真報》社長陸海安[155],其後金庸的住所收到郵包炸彈[156],幸運的是查宅發現郵包的來歷可疑後有所警覺,遂通報警方由軍火專家檢查及將炸彈拆除。金庸一家受到暗杀威胁,只好放下《明报》业务,带着家人到新加坡暂避,金庸说:“顺便到新加坡巡视业务,那边有张《新明日报》。”而《新明日报》是他先前於1967年3月和斧標驅風油創辦人梁潤之在新加坡聯合創刊的。
金庸离港期间,报社业务由沈宝新负责,编务由总编辑梁小中主持,社评由梁小中、胡菊人执笔[157]。金庸離開香港後,承印《明報》的建明印刷廠曾經被捣乱,亦曾經有數百名左派暴徒闖入當時《明報》編輯部所在的北角英皇道南康大厦[158],準備對《明報》大肆破壞,不過《明報》早有防範,已將《明報》門口的招牌和標示辦公室位置的指示牌全部移除,並且重門深鎖,左派暴徒在大廈內花了半小時都找不到《明報》編輯部,及後警察趕到,《明報》辦公室才避過燒砸之災[158]。金庸回港後受到香港政府保護至1970年代末。
炸彈浪潮持續
[编辑]8月26日,《大公報》記者黃澤在中環示威集會時被捕[15]。
左派組織在7月發起的炸彈襲擊浪潮到10月有惡化趨勢[159]。10月13日,灣仔在3小時內發生灣仔告士打道爆炸案及莊士敦道炸彈襲擊電車案,同為19歲的一名警察及一名中學生遭炸彈炸死。同日,聯邦事務部次官石寶德勳爵抵達香港訪問8天,左派份子將炸彈恐襲升級,又驅使左派學校的師生在鄰近啟德機場的九龍城各主要道路放置炸彈,在石寶德訪港期間發現的真假炸彈超過600枚[160]。港督戴麟趾與石寶德勳爵會面期間曾經討論應否將放置炸彈傷害人命的恐怖份子判處死刑,不過石寶德在10月20日表示暫未見必須將放炸彈的犯人處以死刑[161]。
同年10月底,香港政府為提振市民的信心及加強社會凝聚力[162],於10月30日舉辦為期七天的「香港週」推廣「香港人用香港貨」及振興香港工商業[163],此舉被認為是抗衡左派親中共的十一國慶及右派親國民黨的雙十國慶,在「香港週」舉行期間左派份子發動多宗炸彈襲擊[159]。
11月5日是「香港週」的最後一天,當晚銅鑼灣發生造成1死22傷的怡和街爆炸案[164]。警務處交通部高級督察麥基雲在銅鑼灣怡和街將一個阻塞道路的可疑旅行袋移到路旁,再蹲下檢查旅行袋時,收藏在袋內的炸彈發生爆炸,麥基雲被炸斷手腳當場死亡,另有22人被炸傷。
11月7日,庇利羅士女子中學10多名女生在校內籌款被捕[15]。
11月8日,旺角荔枝角道炸彈爆炸有三名無辜市民被炸死,當中一名死者是10歲女童,另有一名12歲男童因眼球被炸彈碎片擊破致右眼永久失明,放置炸彈的兇徒羅水欣亦被自己的炸彈炸傷[165]。
暴動終被平息
[编辑]11月15日,鬥委任意之及廖一原被警方拘捕[15]。11月下旬鬥委會及左派工會開始未能向參與炸彈行動組的罷工工人發放罷工生活費及炸彈行動費[166]。
左派份子在各區放置真假炸彈的行動越趨失控,其後連左派學校的校園、左派機構的門口也出現炸彈,炸彈襲擊浪潮波及到左派自身[167],但暴徒仍然繼續利用左派開辦的學校製造炸彈。
1967年11月27日晚上,位於中西區卑利街的中華中學發生爆炸事故,該校的18歲學生蕭偉文在校內六樓的實驗室協助港共暴徒製作炸彈時發生爆炸,蕭姓學生把自己的左手炸斷[168],重傷昏迷,警方到場後拘捕另外5名男子[169],並且在校內起出一批炸藥及硫磺、硝酸鉀、氯酸鉀等炸藥原料[170]。由於事態嚴重,教育司署在11月28日宣布即時封閉中華中學至下翌年8月15日,該校學生的家長可聯絡教育司署安排子女轉校[171],警方則搜查多間左派學校,撿獲大批武器及爆炸品,過程中需召喚軍火專家將撿獲的炸彈引爆,其中在旺角勞工子弟學校有108名師生被帶走協助調查[172]。
1967年12月2日,中華中學校長兼鬥委黃祖芬被警方政治部探員拘捕,與若干被捕鬥委成員一同囚禁於域多利道扣押中心[15]。12月11日,參與罷工之左派的士司機抗議受鬥委會操控的「摩托車業職工總會」大幅削減罷工補助費達六成,無法應付生活需要,在左派的士司機施壓下「摩總」准許罷工的會員復工[173]。
港府宣布每年一度的工展會不會因為左派非法份子的炸彈威脅而停辦,第25屆「銀禧工展會」如期於1967年12月5日開幕,為期36天的工展會在展銷攤位及文娛活動的規模均比以往盛大[174],左派媒體批評港府仍要搞工展會只是為了粉飾太平,左派暴徒則恐嚇將會發動更多炸彈襲擊,由於多個月以來左派發動的暴力恐怖襲擊不斷造成無辜市民死傷,左派人士在香港社會被邊緣化並陷入孤立,社會主流輿論普遍支持港府強硬對付鬥委會等左派暴力團體,香港市民對左派組織及在背後支持這場暴動的中共產生的厭惡亦日益加深。1967年12月中旬,時任中國總理周恩來要求香港的左派團體停止炸彈襲擊浪潮[6],持續8個月的左派暴亂遂漸告平息[147][150]。
港督延任及特赦罪犯
[编辑]港督戴麟趾的任期原定於1969年4月屆滿,英國政府在1968年8月宣布延長戴麟趾的任期至1970年4月[175],戴麟趾其後於1969年及1970年再獲留任,至1971年10月才結束共7年半的港督任期返回英國,並由麥理浩接任港督一職。
左派發起暴動期間有大量左派工人因為罷工而被雇主開除,隨著左派鬥爭失敗,鬥委會從中國當局及香港親共工商機構獲得的鬥爭經費亦已耗盡,不但無力資助左派工人繼續罷工,維持大量失業工人的生計也成為以工聯會為首的左派團體急需解決的問題,1968年4月左派報章已將重點由鬥爭轉移為「復轉改」,亦即推動左派工人復工、轉工或改行,由於左派工人的原有崗位在罷工期間很多都已被非左派的求職者替補,所以大部分左派工人只能改行,也反映左派團體在暴動初期發起的經濟戰在1968年隨鬥爭失敗而消亡[176]。
1968年8月14日,因學生在校內協助左派暴徒製作土製炸彈而發生爆炸事故的中華中學,其學校註冊被教育司署取消,不能在勒令封閉期於當月屆滿後復課[15]。1968年8月28日,原本抵制香港考試的5間左派學校向教育司署申請參加1969年度香港中學會考[15]。
1969年9月5日,香港政府特赦在六七暴動中被法庭判處監禁的部分犯人,有13名囚犯獲縮短刑期,最後一名被囚的左報記者黃澤於10月2日出獄[15]。1973年,時任港督麥理浩進一步特赦六七暴動的罪犯,包括於1967年11月8日在荔枝角道放置炸彈導致3死36傷被判監禁12年的爆炸案罪犯羅水欣;於1967年8月4日在荃灣沙咀道電話亭及荃灣山邊等地方放置炸彈導致5人受傷,當中1名警察嚴重受傷,並且被搜出藏有4個炸彈,因而被判處終身監禁的爆炸案罪犯葉達成、朱志添[177],這3名參與炸彈襲擊恐怖活動的犯人也於1973年獲假釋出獄[178]。因謀殺警員李觀生被判死刑的何樹祥,則獲港督赦免死刑及改為監禁25年。
結果及影響
[编辑]根據統計,六七暴動造成最少51人死亡,當中包括10名警務人員,1名消防員及1名駐港英軍拆彈專家殉職,包括212名警務人員在內有832人受傷,有2,077人被定罪[12]。暴動期間的5月至12月共發現8,074個真假炸彈[17],當中1,167枚为真炸彈[179]。
經濟損失
[编辑]六七暴動造成香港經濟嚴重損失,港九部分地區曾經實施宵禁,市民夜生活的消費減少,雖然自6月中起左派示威集會的規模每況愈下,不過暴力程度卻不斷升級,影響市民消費信心,鬥委會在7月發起造成多名無辜市民喪生的炸彈浪潮,恐怖主義的可怕氣氛籠罩香港,有許多炸彈是被放置在車站、碼頭、市場、銀行、學校及遊樂場等民生設施,又有爆炸品是由路旁的大廈從高處被擲下,當時市民連日常上班上學都會有強烈的不安感,擔心自己成為左派炸彈襲擊的下一個遇害者,有部分較富裕的家庭變賣資產移居海外,導致香港出現於二戰後的第一波移民潮[180][181][182],貨物運輸及工業生產受阻,廠商接單困難,繼而貿易萎縮,對當時以工業品出口主導的香港經濟造成不小影響,8月20日起不足十天內發生清華街慘案、林彬命案、西營盤爆炸案及獅子山爆炸案等左派襲擊命案,金融市場一度出現恐慌,引發六七股災,恆生指數在1967年8月31日下跌至58.61點的歷史最低收市點數,物業價格亦一度急挫,六七暴動期間在香港的中資銀行更發生擠提[183]。
縱使鬥委會企圖通過破壞香港經濟迫使港府屈服,但由於左派發起的暴動未有得到普羅大眾的支持,即使左派利用炸彈襲擊製造社會恐慌,香港社會各界依然盡力維持社會經濟的運作,港府在1967至1968年度仍錄得1.3億港元的財政盈餘,比上一個年度還多[184]。有評論稱商人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及郑裕彤均認為左派份子為響應文革而在香港發起動亂不得民心,看好港府最終能平息這場左派暴動,於是趁六七暴動的房產低位买入資產,其中李嘉诚在香港北角购地兴建一座12层的工业大厦,起名“长江大厦”,郑裕彤联同其好友杨志云等逆势大量购入地产物业,隨著進行炸彈襲擊的左派團體被香港大眾市民孤立,暴動於同年12月被港府基本平息,香港經濟恢復快速增長,這四位商人经过此次投资的积累,使他们变成了香港地产界的“四大天王”[185]。
白牌車與公共小巴政策
[编辑]六七暴動期間,專營巴士及電車經常受到左派人士襲擊,雖然巴士司機普遍沒有響應左派團體發起的罷工,但巴士及巴士總站屢遭縱火,很多巴士路線被迫中斷或縮減服務。巴士公司及電車公司於6月起陸續為旗下車輛的駕駛席玻璃窗加裝鐵網,避免車長在駕車期間遭左派暴徒投擲的硬物擊傷。左派組織在7月起接連使用土製炸彈襲擊巴士和電車,並且造成乘客死傷。由於專營巴士的行車路線和班次較為固定,和電車一樣容易受到左派份子攔截及襲擊,在此期間,通過非法載客以賺取車資的白牌車卻因為路線靈活,可以避開發現炸彈或發生襲擊而交通擠塞的道路,在暴動期間發揮了輔助維持公共交通的作用,港府亦放寬執法,暫時容許白牌車駛入市區載客,當時使用9座位客貨車作為俗稱「九人車」的白牌車一度大行其道[186]。六七暴動在11月接近尾聲,公共交通已見復常,白牌車需要退出市區,港府於平息六七暴動後強調經營白牌車是非法行為,的士業界亦反對將白牌車合法化,不過民意認為應讓市民有更多交通工具的選擇,港府經檢討後同意白牌車可作為輔助專營巴士服務的角色,促成在1969年設立小巴發牌制度[187],符合條件及取得客運登記證的白牌車成為後來的「紅色小巴」,港府之後又在原有的專營巴士制度以外設立路線招標制度,從而產生「綠色小巴」,公共小巴由此成為香港公共交通的組成部分。
港府提升社會凝聚力
[编辑]港英政府雖然在1960年代初已開始著手改善勞工及社會福利,戴麟趾在1964年上任港督之時適逢英國工黨哈羅德·威爾遜政府上台,促成港府制定強制假期等勞工政策[188],但當時遭到商家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僱用大量製造業勞工的華資廠商,以營運成本大增及削弱香港產品競爭力等理由大力反對,六六騷亂及六七暴動後,港府認為有充分理由排除工商界的阻力,落實修訂勞工法例,加強對勞工的保障。為改善與市民在地區層面上的溝通,進行首次地方行政改革,包括於1968年成立民政處(即後來的民政事務總署),又於同年成立鄰舍輔導會和香港公益金等組織,並且舉行百萬行等活動提倡互助精神。港府經檢討後在1970年代在教育、醫療、廉政及房屋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在六六騷亂及六七暴動的調查及檢討中留意到青少年在空閒時間因為缺乏有益身心的康樂活動可供參與,容易被鬥委會及三合會等非法組織招攬從事不法活動,故此港府在社區大量增加文娛和康樂活動,又增建球場、運動場及游泳池等康體設施。港府為解決青少年問題,由漁農處(現漁農自然護理署)在1968年7月開設林務營[189],又於1971年試行在城門水塘設立公共燒烤場及露營地點[190],及後建立第一批郊野公園[191]。港府在1969年12月舉辦第一屆香港節,除了舉行各式體育競技及巡遊表演,推廣各種文娛及康樂活動,也藉此加強香港社會的凝聚力,尤其是青年人對香港的向心力。
促成香港人身份認同
[编辑]1945年香港重光後中國大陸便發生內戰,大量原中國大陸居民逃到香港躲避,香港人口由1945年的60萬急增至1950年超過200萬,1950年代中國續有三反五反運動、反右運動、三年大饑荒等事件[3],到香港避難的人數續增[3],1960年代中期香港人口達到400萬人,房屋、教育及醫療都追不上需求,造成不少社會問題[9]。除此之外,來到香港的居民有部分原是國民黨人員,也有中共人員滲透香港,左右兩派在港人員為爭取群眾支持及打擊敵對派系的活動,造成民眾對立。當年有不少來新港的中國居民是根據其原鄉及方言而聚居,日常交流也以同鄉為主[192]。
因為最初抵港的中國難民普遍只將香港當作暫居地,當原居地的局勢緩和後便會回去,港英政府也認為因中國戰亂和動亂來到香港的難民遲早會離開,所以沒有為他們提供長期居所,大量原中國居民只能在山邊搭建寮屋棲身,其後發生石硤尾大火等嚴重火災有大量災民失去居所,港府也僅是建造設施簡陋的徙置區安置。此外,英國人雖於香港重光後消除所有被認為帶有歧視華人的法例,然而在行政、招聘和薪資上仍可看出與族群平等尚有不小差距,縱使戰後的香港沒有爆發種族衝突,但作為統治者的英籍歐裔人和被統治的一般華人仍有不小隔膜[193],加上貧富差距、勞資糾紛等問題,使得左派認為可伺機發起對抗殖民地政府的鬥爭,惟當時受到中共支持的香港左派在六七暴動中卻採取炸彈襲擊等恐怖主義的手段,接連造成無辜市民死傷[193],導致香港市民厭惡左派,也對中共失去信心甚至感到可怕,並認為生活在英國統治下的香港雖不算富足及平等,但已經比中國大陸安穩得多,於戰後逃難到香港的原中國大陸居民遂擺脫以往的「過客」心態,並且視香港為值得珍惜和落地生根的一塊樂土[194]。
另一方面港英政府認為,湧入香港的原中國大陸居民很容易受到中共或國民黨的號召而參與顛覆殖民地政府的活動,所以當年作為統治者的英國人對廣大華人缺乏信任,亦懷疑華人領袖的忠誠[3],在左派發起騷亂後亦曾經懼於局勢惡化,尤其是香港左派若能驅使大量華人參與暴動,英國人恐怕也難以守住這塊殖民地,不過大部分華人始終沒有受到左派利用反帝反殖及種族鬥爭等口號的煽惑,繼續謹守崗位,既沒有參與暴動,也沒有響應左派的罷工罷市,即使中國大陸減少副食品供港[195],期間亦因為降雨不足及中國當局拒絕供水而制水,但普羅華人仍然保持忍耐,殖民地政府得以渡過這次持續大半年的嚴重動亂,亦反映佔人口多數的華人居民無意叛逆其統治。
香港左派雖以反帝反殖為口號並企圖挑撥族群矛盾來驅使華人參與暴動,可是六七暴動最後反而鞏固了殖民地政府的管治合法性和認受性[196],還讓殖民地政府領導層加強信任本地華人並打破族群間的隔膜,其後港英政府推出多項政策提升社會凝聚力,政制邁向民主化,有更多華人出任官員及議員,加強考慮華人居民的意見,高層官員也增加與不同階層的市民接觸,均有助於拉近官民之間的距離,加上暴動被平息後香港經濟迅速恢復並邁入高速增長期,市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亦因為「香港是我家」而越來越關心香港事務[193],並且在民主程度有限的殖民地政制下產生漸趨成熟的公民社會[197]。故此左派發起六七暴動沒有達成鬥垮殖民地政府的企圖,卻讓港英政府藉此改善施政及加強官民交流來提升民望,而左派搗亂香港及殺害無辜的暴行不但喚起市民要珍惜香港,也讓香港居民產生本土意識及香港人的身份認同[1],將香港視為自己的家鄉[24]。
警隊冠上皇家榮銜
[编辑]香港警隊成功止暴制亂平息六七暴動及以忠誠勇毅應對鬥委會發動的連串炸彈襲擊,備受讚賞,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於1969年向香港警隊授予「皇家」封號,並由雅麗珊郡主出任榮譽總監[198],自此稱為「皇家香港警察」,而香港輔助警察隊亦更名為「皇家香港輔助警察隊」,直至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為止[199]。
港督戴麟趾雖然有賴於警隊平息六七暴動,但也意識到貪污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原有《防止貪污條例》的不足,於是在1971年5月制定《防止賄賂條例》,以加重針對貪污的罰則、擴大懲治範圍、以及賦予反貪污部更大的權力去偵查貪污案件,但由於當時的反貪污部仍是由警務處把持,故成效不彰。麥理浩於1971年11月接任港督,由於政府部門頑固的貪污問題不但有損港府的民望,也會削弱管治的效能,遂於1974年成立獨立於各政府部門的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專責肅貪[200]。
特區政府修改歷史引發爭議
[编辑]楊光獲頒發大紫荊勳章
[编辑]1997年香港回歸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於2001年,向六七暴動期間出任各界鬥委會主任的香港工聯會前會長楊光頒發大紫荊勳章,被認為是對鬥委會策動連串恐怖活動並造成無辜市民死傷的暴行擺出肯定的姿態,引起香港社會各界譁然[201]。除楊光外,於1997年至1999年間獲頒授勳章的莊世平、吳康民及李澤添,亦為六七暴動期間的鬥委會委員。據吳康民透露,他在1998年入選授勳名單時,時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有意把他從授勳名單剔除,但董建華其後補回[202][203]。
警隊刪改資料
[编辑]2015年9月,有高登討論區網友發現香港警務處的官方網站介紹警隊歷史的網頁大幅刪改關於六七暴動的章節,包括刪走「左派」、「鬥爭委員會」、「毛語錄」、「恐怖主義」、「紅色肥貓」、「共產黨民兵」等字詞,後被傳媒廣泛報導[204]。其後《蘋果日報》發現警隊博物館沒有繼續展出六七暴動期間,警方從左派陣營繳獲的攻擊性武器、煽動性傳單及大字報,以及由軍火專家拆除的土製炸彈等展品[205]。
六七暴動50周年
[编辑]2017年5月7日,六七動力研究社及工聯會逾百人到粉嶺和合石舉行公祭,拜祭當年參與暴動者。全國人大代表吳亮星亦有出席,他稱當年參與暴动者為英雄[206]。
2017年8月24日,林彬兄弟遇害50周年,採訪報導六七暴動的媒體記者、關心香港歷史的學者、市民和街坊,在林彬和林光海遇害的文福道和文運道交界,於林彬座駕遇襲撞牆的位置,以朗讀當年的報紙、社評、悼文及吹奏哀樂等方式悼念[207],並且表示當年參與暴動的左派人士近年積極推諉責任,企圖為當年的暴行正名,特區政府亦嘗試淡化左派於當年的暴行及改寫歷史,若然大家遺忘這段慘痛的香港歷史,等同讓六七暴動的歷史被修改及否定[208]。
中學歷史課程內容
[编辑]教育局於2017年就初中中史科課程內容展開公眾諮詢,當局表示不採納將六七暴動列入課程的建議,期間副秘書長康陳翠華以「雞毛蒜皮」形容有關歷史,而局長楊潤雄亦稱事件「重要性較低」[209]。雖然六七暴動在2020年及2022年被部分教科書收入中史科的中二及中三課程,但篇幅只有半頁至一頁半[210],描述亦被指模糊焦點,對於成因的描述缺乏交代在香港的中共機關及香港左派社團是受到澳門一二·三事件的鼓舞與中國日趨熾烈的文化大革命影響後伺機發起暴動,而是引導學生把六七暴動當作是1966年天星小輪頭等艙加價引起騷亂的延續,迴避持續逾半年及發生連串炸彈襲擊的六七暴動是受到文革造反派思維及極端主義介入的前因後果,使學生難以單從教科書了解六七暴動的成因及經過[211]。
死亡人數
[编辑]根據香港政府統計數字,暴動期間死亡人數為51人,包括10名警察、1名消防員、1名英軍拆彈專家及39名其他人士[212][122]。
死者名單(按死亡日期排序) | |||||
---|---|---|---|---|---|
姓名 | 身份 | 年齡 | 死亡日期 (皆為1967年) |
死因 (裁決日期及法院) |
摘要 |
陳廣新 (又名陳廣生、陳永祥) |
理髮學徒 | 14 | 5月12日 | 橫禍 67年10月4日 北九龍裁判署 |
黃大仙男童被石塊擲斃案,於5月12日在黃大仙徙置區的大廈走廊被示威者投擲石塊之類的硬物擊中頭部,引致頭骨破裂壓傷腦部斃命。 |
黎松 | 中華煤氣工人 | 52 | 6月8日(估計) | 橫禍 67年9月14日 北九龍裁判署 |
6月8日土瓜灣道煤氣廠有參與罷工的左派工人貼大字報及毀壞煤氣廠設施,警察到場並曾經施放催淚彈。6月11日上午9時許,黎松被發現在煤倉內的煤堆中,救援人員進入煤倉把他救出時已經死去[213]。9月12日召開死因庭[214],法醫李福基稱黎松死於中煤氣毒窒息,陪審團在9月14日裁定死於橫禍[93]。 |
曾明 | 中華煤氣工人 | 29 | 6月8日(估計) | 橫禍 67年9月20日 北九龍裁判署 |
6月9日至11日警方接獲曾明的失踪報告,6月12日警方與消防處在土瓜灣道煤氣廠搜索無果,6月17日警方與消防處派出潛水員進入煤氣鼓,在一個煤氣鼓內的水箱中發現曾明的遺體[215]。9月19日召開死因庭[216],法醫李福基稱曾明遇溺並吸入水中的煤油致死,陪審團在9月20日裁定死於橫禍[94]。 |
徐田波 | 工務局機械部工人 | 42 | 6月9日 | 意外 67年8月25日 北九龍裁判署 |
6月8日,宋皇臺道政府車廠一帶發生騷亂,防暴警察施放催淚彈及在車廠與示威者衝突,包括徐田波在內約有400人被捕,被解到黃大仙警署,翌日中午徐被發現倒斃於羈留室內,左派得悉徐死亡後即封其為「烈士」。8月21日召開死因庭[217],法醫彭定祥的驗屍報告指徐的右側第3至第12條肋骨斷裂,第8至10條肋骨插入胸腔,左肺受創致死,致命傷勢在死亡前24小時造成,陪審團在8月25日退庭商議55分鐘後裁定死於意外[92]。 |
鄧自強 | 膠業工人 | 30 | 6月23日 | 合法槍殺 67年10月13日 北九龍裁判署 |
兩名探員王友德、張洪清拍攝在廣東道1093號港九橡膠塑膠業職工會會所門外張貼的大字報時,突然遭到20餘個手持木棍、鐵枝及玻璃樽的左派人士從會址衝出追打,在追逐中探員開槍,鄧自強中槍倒在一間米鋪外,送院後不治[88]。 |
鄒松勝 | 膠業工人 | 34 | 6月24日 | 意外 67年10月18日 西區裁判署 |
鄒松勝早前於5月6日的新蒲崗衝突中被捕,在5月8日南九龍裁判署提堂時否認控罪,獲准簽保200港元候審,鄒在5月17日與同樣否認控罪的另外19名被告均沒有到庭,被法庭下令通緝[57]。6月23日發生兩名探員在港九橡膠塑膠業職工會被追打及開槍事件後,警方到會址搜查。因沒有出庭被通緝的鄒松勝在會所內的一張碌架床的上格,拒絕落地接受搜查,與警員發生糾纏時從床上跌下並撞到木櫃,於法庭過堂當日感到不適,送往伊利沙伯醫院後不治,法醫李福基在死因庭表示驗屍時發現其脾臟爆裂,不排除從高處墮下時撞到物件造成,陪審員商議35分鐘後一致裁定死於意外[89]。 |
羅進苟 | 膠業工人 | 30 | 6月24日 | 橫禍 67年10月27日 西區裁判署 |
6月23日發生兩名探員在港九橡膠塑膠業職工會被追打及開槍事件後,警方到會址搜查期間,羅進苟從高處躍下逃走時受傷,翌日於伊利沙伯醫院不治[90]。 |
李安 | 邵氏工人 | 45 | 6月26日 | 誤殺 67年11月6日 香港高等法院 推翻原決 68年1月31日 高等法院上訴庭 |
於6月24日因藏有煽動標語被捕,於黃大仙警署因胃部抽筋被送往伊利沙伯醫院診治,之後返回警署,於6月26日在北九龍裁判署受審時暈倒,送院後不治,其後有3名警務人員被控謀殺,原訟庭在11月6日裁定交替控罪誤殺罪成立,警目張錦賢入獄8年,警員陳文沾、張應其入獄6年,至1968年1月31日上訴庭裁定得直,無罪釋放[100]。 |
馮燕平 | 警目 | 40 | 7月8日 | 謀殺 | 編號4009,於沙頭角槍戰中被越境的中國武裝人員殺害。 |
江承基 | 警員 | 19 | 7月8日 | 謀殺 | 編號8868,於沙頭角槍戰中被越境的中國武裝人員殺害。 |
模罕默馬力 (Mohamed Nawaz Malik) |
警員 | 28 | 7月8日 | 謀殺 | 編號3033,巴基斯坦裔,於沙頭角槍戰中被越境的中國武裝人員殺害。 |
加薛阿密 (Khurshid Ahmed) |
警員 | 27 | 7月8日 | 謀殺 | 編號3015,巴基斯坦裔,於沙頭角槍戰中被越境的中國武裝人員殺害。 |
黃來興 | 警員 | 27 | 7月8日 | 謀殺 | 編號7266,於沙頭角槍戰中被越境的中國武裝人員殺害。 |
張天生 | 武裝份子 | 41 | 7月8日 | 槍殺 | 中國武裝人員,於沙頭角槍戰中在香港境內被香港警察擊斃。 |
鄭浙波 | 搬運工人 | 32 | 7月9日 | 合法槍殺 67年11月23日 西區裁判署 |
在7月9日石塘咀騷亂中持鐵鉤襲擊警察,被警察開槍擊斃[117]。當年有報導將該死者稱為張志剛。 |
馬烈 | 搬運工人 | 43 | 7月9日 | 合法槍殺 67年11月23日 西區裁判署 |
在7月9日石塘咀騷亂中持鐵鉤襲擊警察,被警察開槍擊斃[117]。 |
林寶華 | 警員 | 21 | 7月9日 | 橫禍 67年11月17日 西區裁判署 |
編號9424,在7月9日石塘咀騷亂執勤時倒斃,同時同地鄭浙波和馬烈被射殺,最初報導稱林寶華被人使用鐵鈎刺死,但法醫驗屍時發現胸部有彈孔,死因庭不排除因流彈擊中致死,陪審團裁定死於橫禍[218]。林寶華殉職後於7月12日舉行喪禮及安葬於跑馬地天主教墳場。 |
蔡惠南 (又名蔡南) |
油漆工人 | 20 | 7月10日 | 橫禍 67年10月6日 西區裁判署 |
7月9日深夜,蔡攜帶三角銼於莊士敦道近太和街參與騷亂,期間有人向防暴隊投擲玻璃樽,蔡不理警方將對擲樽者開槍的警告,繼續持玻璃樽走近防暴隊,被東區警司摩士以卡賓槍擊斃,該處的騷亂至翌日凌晨12時45分始平息。10月2日召開死因庭[219],10月6日陪審團商議半小時後裁定死於合法槍殺造成之橫禍[220]。 |
李振興 | 傢俬工人 | 38 | 7月10日 | 謀殺 67年10月12日 西區裁判署 |
李振興被刺斃命案,7月10日晚在莊士敦道近三角街口遇上騷亂[221],期間被左派人士辱罵「走狗」及以利器刺傷,李從人群步出後不支倒地,警員上前查看時發現李的腹部有刺傷口,遂召喚救護車,李被送抵瑪麗醫院時已經斃命[222],法醫在死因庭報告李的致命傷是胸部被刺並傷及心臟,陪審員商議35分鐘後一致裁定死於被人謀殺[223]。死者最初曾被誤傳為一名陳姓電車司機。 |
李四 | 左派人士 | 48 | 7月11日 | 合法槍殺 67年12月1日 西區裁判署 |
7月11日晚於灣仔莊士敦道被警察開槍擊斃,身旁留下一柄三角銼,法醫報告李的左臀被子彈擊中,引致左腿骨爆裂[224]。 |
麥志華 | 木工 | 7月12日 | 合法槍殺 67年10月17日 北九龍裁判署 |
7月12日於宵禁生效期間深水埗元洲街發生騷亂,有兩輛巴士被縱火,有示威者包圍趕到的警察巡邏車及擲石,並揚言放火燒警車,一名警目下令發射老虎槍及木彈,到防暴隊抵達後人群才散去,其後有一名男子被發現倒斃於後巷,死因庭經陪審團裁定該名男子死於合法槍殺[225]。死者的身份在死因研訊時仍未明確,至1968年方確定死者是麥志華。 | |
(未悉) | 左派人士 | 約20 | 7月12日 | 橫禍 67年11月21日 北九龍裁判署 |
7月12日晚上旺角豉油街與新填地街交界發生騷亂,防暴隊曾經開槍,人群散去後發現一名男子受傷,送抵醫院後證實死亡,法醫指該名身份不明男子頸部中槍,因流血過多致死[226]。 |
何楓 | 九龍船塢勞聯職員 | 34 | 7月14日 | 投擲玻璃瓶被開槍擊斃 | 7月14日凌晨2時軍警搜查位於紅磡寶其利街44號的九龍船塢勞工聯會及紅磡勞校[227],這幢大廈有左派僭建的木橋與同街的48、50及52號大廈連通,左派份子鎖死大廈的多道鐵門並堵塞通道頑抗,警方在破門時不斷有玻璃瓶、鏹水彈及燃燒物被擲下,警方發射催淚彈及木彈,警方在大廈梯間破門時繼續被擲鏹水彈,警員為掩護破門人員曾經發射左輪手槍8發及輕機槍10發,被投擲的玻璃瓶才有所減少[118],至凌晨4時55分打開最後一道房門[228],在天台發現何楓頭部中槍斃命,警方在大廈搜出大批武器[229],警方及左派人士有多人受傷,有81人被捕[230],當中16人因參與暴動、非法集會、藏有武器及展示煽動標語等控罪,於8月1日在北九龍裁判署被判入獄15個月至3年[231]。 |
(未悉) | 左派人士 | 約27 | 7月14日 | 合法槍殺 67年11月24日 北九龍裁判署 |
7月14日晚上旺角廣東道發生騷亂,有人投擲石塊及玻璃樽,防暴隊施放催淚彈仍不散去,警目何業坤下令編號9725警員發射老虎槍,人群才散去,之後發現一名男子倒臥在地上,法醫在死因庭指該名身份不明男子因頭部中槍致死,陪審團裁定死於合法槍殺[232]。 |
余秀文 | 會德豐紗廠工友 | 23 | 7月15日晚至16日凌晨 | 中槍後死於工聯工人診所 | 7月15日晚上9時15分起,荃灣有約500名左派人士在眾安街一帶流竄,並且向警察投擲魚炮及鏹水彈[119],防暴警察開槍,有5名左派份子中槍受傷送院,警察則有3人受傷,當晚荃灣有26人被捕,警方在16日凌晨3時搜查荃灣四陂坊二樓的工聯會工人診療所時[233],再發現多一名中槍男子,但該名男子當時已經死去[234],同時找到一個自製的防毒面具,後來得悉該具男屍的身份是余秀文,其遺體在7月23日落葬於粉嶺和合石墳場[233]。 |
熊興澤 | 冷氣學徒 | 15 | 7月16日 | 橫禍 67年11月3日 西區裁判署 |
7月16日晚上灣仔道、菲林明道及莊士敦道一帶發生騷亂,左派示威者投擲石塊及企圖縱火焚燒英京酒家,警察曾經發射催淚彈及鐵沙槍驅散,熊興澤其後被發現受傷,送院不治。西區裁判署舉行死因庭,熊的父親熊朝於11月2日在庭上作供否認兒子當時有參與左派騷亂,又稱明白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任何人都可能會在街上死去,但不願有罪名加於已逝世的兒子上,法醫稱熊被鐵沙擊中胸部及腹部,傷及心肺致死[235]。11月3日陪審團退庭商議45分鐘後裁定死者死於橫禍[236]。 |
蘇全 (又名蘇泉) |
紗廠工人 | 28 | 7月26日 | 合法槍殺 67年12月21日 西區裁判署 |
7月26日晚上,一輛滿載乘客的九巴6號線雙層巴士駛經旺角彌敦道近奶路臣街交界時遭到左派人士攔截及襲擊,乘客下車逃生期間巴士被投擲炸彈[237],車長和部分乘客受傷,蘇全之後向巴士的輪胎潑易燃液體及縱火,被趕抵現場的探員陳劍文開三槍擊斃,西區裁判署在12月19日召開死因庭[238],陪審團在12月21日一致裁定死於合法槍殺[239]。 |
黃綺文 | 市民 | 8 | 8月20日 | 謀殺 67年11月9日 西區裁判署 |
清華街爆炸案,這兩名兒童是一對姊弟,於北角清華街遊玩時,因為觸撞到一枚土製炸彈而一同被炸死,警方在8月22日懸紅2萬5千港元緝兇[127]。 |
黃兆勳 | 市民 | 2 | 8月20日 | ||
林彬 (原名林少波) |
商台廣播員 | 37 | 8月25日 | 謀殺 | 於8月24日早上駕車返回商業電台上班的途中遭遇伏擊,被縱火燒至重傷,翌日在伊利沙伯醫院不治,同車的堂弟林光海也於月底不治,警方懸紅5萬港元緝兇[127],商業電台追加多10萬港元,合共懸紅15萬港元。 |
鄭國佳 (又名鄭漢佳) |
小販 | 39 | 8月28日 | 謀殺 67年12月7日 西區裁判署 |
正街炸彈襲擊案,8月25日晚在西營盤皇后大道西和正街的十字路口發生連環炸彈襲擊,其中一枚土製炸彈從附近樓宇被擲下及爆炸,鄭國佳被炸彈碎片擊中右上腹,延至8月28日不治,事後警方懸紅5萬港元緝兇[127]。 |
華克曼 (Colin Charles Workman) |
英軍中士 軍火專家 |
26 | 8月28日 | 拆彈事故 | 獅子山爆炸案,在獅子山懸崖移除土製炸彈時發生炸彈爆炸,墮崖殉職,2010年獲追贈伊利沙伯十字勳章[240]。 |
何瑞麒 (又名何瑞祺) |
機器工人 | 21 | 8月29日 | 合法槍殺 67年10月20日 北九龍裁判署 |
於8月29日晚,黃大仙東頭村新區騷亂期間有人向警察投擲懷疑爆炸品,何瑞麒因領導暴徒前衝及揚言用炸彈炸死警察,警員張生松(編號6495)根據警目(編號4381)的指示發射老虎槍,第一發不中,何瑞麒繼續帶領人群前衝,第二發擊中,何瑞麒倒地後曾被人群圍著,至9時46分人群散去,何被送抵醫院後證實死亡[241]。 |
林光海 | 商台技工 | 22 | 8月29日 | 謀殺 | 於8月24日乘坐堂兄林彬的座駕前往商業電台上班的途中,被縱火燒至重傷,在8月29日於伊利沙伯醫院不治[242]。 |
簡文 (Aslam Khan,又譯簡民) |
巴籍助理消防區長 | 22 | 9月3日 | 謀殺 67年12月14日 西區裁判署 |
灣仔消防局爆炸案,在灣仔消防局值班時被一個放置於堅拿道電車站的土製炸彈炸死,事後警方懸紅5萬港元緝兇[127]。 |
章集 | 九巴工人 | 38 | 9月3日 | 自然 68年2月29日 北九龍裁判署 |
在1967年5月曾因參與騷亂被判入獄一天,在8月30日下午在深水埗長沙灣道放置障礙物,期間被巡邏警員發現,雙方發生糾纏,章集逃走時被槍傷左腿,送院治療,之後被控非法干擾道路罪及解上法庭,其後繼續住院治療,至9月3日因肺炎不治。法醫王陽坤在死因庭稱章集的肺炎與左腿的槍傷無關,陪審團一致裁定死於自然[243]。 |
邱進友 | 馬會工人 | 9月20日 | 炸彈意外自炸 | 9月20日晚攜土製炸彈疑襲擊軍營,但在上水金錢村軍營附近炸彈意外爆炸,邱進友由救護車送抵上水馬會醫局時證實死亡,與他同行的45歲男子曾梅(又名曾顯敬)亦被炸至重傷,曾梅由吉普車送到上水馬會醫局急救,再被轉送伊利沙伯醫院治療,獲救後被控非法藏有爆炸品罪,於11月9日在九龍地方法院受審,曾梅辯稱因魚炮意外爆炸受傷,但化驗師指由其身上取出的金屬碎片與邱進友屍體上的碎片相同,應為同一炸彈造成[244],11月10日曾梅罪成及被判入獄9年[245]。 | |
盧漢彬 | 輪船起落貨工人 | 29 | 10月1日 | 橫禍 68年2月15日 西區裁判署 |
10月1日晚上干諾道西與水街交界有左派群眾騷亂,晚上8時30分防暴隊與左派示威者相距約70碼,有人向防暴隊投擲玻璃樽[246],防暴隊施放催淚彈,人群未有散去並繼續逼近,防暴警察發射木彈,人群才四散,但在朝光街突然有人群衝出,並且向警方投擲玻璃樽,期間傳出爆炸聲,突然有一名男子向警方投擲一包黑色物品,防暴警察懷疑是爆炸品於是開槍,朝光街的人群立即四散,之後發現有一名握有玻璃樽的男子倒在地上,但不確定和投擲黑色物品的男子是否同一人。法醫彭定祥在死因庭稱該名死者左胸前有子彈射入孔,背部則有子彈穿出孔,因傷及心臟大動脈致死,陪審團一致裁定死於橫禍[247]。 |
(未悉) | 激进分子 | 約30 | 10月9日 | 炸彈意外自炸 | 於橫頭磡徙置區放置炸彈期間被炸死。 |
杜雄光 | 警員 | 19 | 10月13日 | 謀殺 68年1月10日 西區裁判署 |
編號6990,灣仔告士打道爆炸案,10月13日傍晚,因為有一個可疑的手挽紙袋被放置於告士打道178號門外的馬路上,杜雄光與同僚在現場疏散市民,期間收藏於手挽紙袋內的炸彈發生爆炸,有三名警察被炸傷,杜雄光於送院後證實死亡,警方於10月14日懸紅5萬港元緝兇。 |
唐德明 | 中學生 | 19 | 10月14日 | 謀殺 68年1月 西區裁判署 |
莊士敦道炸彈襲擊電車案,10月13日晚乘搭電車返回北角寓所,當電車駛至莊士敦道近克街交界時,有一枚炸彈從路旁的樓宇被擲下及爆炸,造成12人受傷,坐在電車下層車廂的唐德明被炸彈碎片擊中頭部,送往瑪麗醫院搶救至翌日凌晨傷重不治,警方於10月14日懸紅5萬港元緝兇。 |
(未悉) | 激进分子 | 約40 | 10月15日 | 橫禍 67年12月14日 北九龍裁判署 |
10月15日晚上8時左右,該兩名男子於牛頭角道牛頭角廉租屋第二座外,疑因放置炸彈時發生意外爆炸斃命,牛頭角當日發現13個真假炸彈及有數響炸彈爆炸聲[248]。 |
鍾志明 | 激进分子 | 32 | 10月16日 | ||
麥基雲 (Ronald John McEwen) |
高級督察 | 37 | 11月5日 | 謀殺 68年3月1日 西區裁判署 |
怡和街爆炸案,麥基雲移走被放置於銅鑼灣怡和街電車路上的一個藍色旅行袋時,藏在袋內的炸彈爆炸,造成1死22傷,麥基雲當場被炸死[164]。麥曾經是周湛樵的上司。 |
(未悉) | 激进分子 | 11月8日 | 投彈意外自炸或被槍殺 | 於旺角荔枝角道投擲炸彈時被警察開槍擊斃,其中一人倒地後手上仍握著炸彈,也有稱兩人是被自己的炸彈意外炸死,同時同地發生荔枝角道炸彈襲擊案,造成三死數十人受傷。 | |
(未悉) | 激进分子 | 11月8日 | |||
張雲 | 市民 | 11月8日 | 誤殺 68年1月23日 北九龍裁判法院(偵訊) 68年2月29日 香港高等法院(判決) |
荔枝角道炸彈襲擊案,當晚先有暴徒在街上投擲炸彈,巡邏的輔警抵達時目擊羅水欣在荔枝角道和太子道西交界的路邊放下一件可疑物品,於是展開追捕,當輔警將羅水欣押上警車時,羅水欣放置的炸彈發生爆炸,超過30人受傷,有三名市民包括一名女童被炸至重傷於伊利沙伯醫院不治,兇徒羅水欣亦被自己放置的炸彈炸傷,但送醫後獲救,其後被控3項謀殺罪,經審訊後交替控罪誤殺罪成立[165],被判入獄12年[249],1973年獲假釋提早出獄[250]。 | |
周雲英 | 市民 | 10 | 11月11日 | ||
文圖業 | 市民 | 40 | 11月16日 | ||
薛振鴻 | 警員 | 26 | 11月28日 | 謀殺 | 編號8548,石硤尾刺斃警員搶槍案,於深水埗石硤尾徙置區被三名激进分子刺殺身亡,其配槍亦被搶走。 |
李觀生 | 警員 | 21 | 12月9日 | 謀殺 71年12月16日 香港高等法院 |
編號3810,錦田殺警案,於錦田遭兩名激进分子搶走配槍射殺,事後多人被捕。羅麟因搶槍於1968年3月被判入獄12年,1972年獲假釋提早出獄;何樹祥於1971年12月因謀殺罪成判死,港督麥理浩於翌年赦免死刑及減刑為監禁25年。 |
服刑期間死亡人士 | |||
---|---|---|---|
姓名 | 囚犯編號 | 死亡日期 | 備註 |
曾天送 | 27381 | 1968年1月27日 | 於1967年7月15日晚在旺角豉油街有70至100人集會,有15人被拘捕,32歲的被告藏有一個空玻璃瓶,被控參與暴動及交替控罪非法集會,8月9日在北九龍裁判署裁定非法集會罪成及入獄14個月[251],翌年1月27日被發現於獄中自縊身亡。 |
鄧全 | 28017 | 1969年12月29日 | 於1967年7月16日被捕,被控參與暴動及非法集會,合共判監6年,後獲減刑至5年,至1969年12月8日因肝病在赤柱監獄的病房接受治療,因化驗報告顯示病情嚴重,於12月20日被送往瑪麗醫院診治,至12月29日在醫院不治,終年54歲,1970年1月15日西區裁判署死因庭裁定死於自然[252]。 |
部分警察死亡案例
[编辑]警員杜雄光殉職
[编辑]1967年10月13日晚,左派人士於香港灣仔告士打道178至180號(現在的華懋世紀廣場)將一個藏有炸彈的紙袋放在馬路的中心,見習督察史丹頓與杜雄光等警員於晚上7時許在現場戒備,期間有10餘名市民從路旁的樓宇步出,警察即高呼叫他們離開現場,但有兩人未離開,三個警察於是上前呼籲,但放在路邊的紙袋突然發生炸彈爆炸,杜雄光當場被炸至重傷,送抵醫院後不治。當時在場的史丹頓及警目葉金有亦被炸傷[253]。同日亦有一名乘搭電車的中學生唐德明於灣仔莊士敦道被投擲炸彈炸死。
杜雄光遺體於10月18日出殯,安葬於沙田大圍穀寮墳場。1968年1月,死因裁判法庭裁定杜雄光“死於被一名或多名身份不詳人士謀殺”[254][255]。
高級督察麥基雲殉職
[编辑]1967年11月5日,高級督察麥基雲駕駛電單車途經銅鑼灣怡和街時,因為發現一個可疑旅行袋被放置於電車軌,造成交通癱瘓,他把該可疑旅行袋移走時,袋內的炸彈發生爆炸,麥基雲當場被炸死,手腳亦遭炸斷。
石硤尾殺警案
[编辑]1967年11月28日下午4時許,警員薛振鴻與另一名同袍於石硤尾一帶巡邏,期間薛曾於巴域街近石硤尾新區第七座處稍作停留,此時突有三名激进分子出現,薛振鴻遭激进分子從後襲擊,激进分子先把薛按在地上,然後以三角銼等利器向薛亂刺,激进分子於行动後數分鐘逃去無蹤,並搶走薛之配槍及六發子彈,薛倒臥於血泊之中,其左臂仍插有一把三角銼,送院後證實死亡。
錦田殺警案
[编辑]1967年12月9日,警員李觀生與另一名同袍在錦田警崗附近一帶巡邏,在距警崗30米祠堂村口華昌米酒莊處遭兩名左派人士搶奪佩槍,左派人士向李連轟兩槍,李負傷步回警崗,撥打直線電話報警,後於警崗內失救傷重死亡。警方及政治部連日行動中共拘捕30多名左派分子,懷疑與案件有關,包括疑兇羅倫、左派打石工會主席兼鬥委會成員劉三、鍾德及前警員蘇長壽等,被捕人士當中,有不少均與一左派武裝組織「新界戰鬥行動組」有關。
至於另一名疑兇何祥(又名何樹祥),警方相信該人為黑社會成員,與8月份尖沙咀一宗金鋪劫案有關,並於此宗殺警案中搶走警槍,案發後一直在逃,據說何祥在潛逃内地期間,自行把兩把從死者及另一名警員手中奪得之警槍交予當地的武裝組織,使警方無法尋回有關失槍。至1971年9月22日,何祥於爆竊上水滙豐銀行分行期間失手,其後在八鄉一間木屋被捕。最高法院於同年12月判處何祥死刑,至翌年3月獲港督麥理浩發落,改為25年有期徒刑。
部分市民集體遇害案例
[编辑]荔枝角道炸彈襲擊
[编辑]1967年11月8日晚旺角發生炸彈襲擊,太子道近荔枝角道交界有十餘人企圖發起騷動,有人投擲炸彈襲擊到場的警車,警方防暴隊開槍,當場擊斃兩名激进人士,其中一人手上仍握着炸彈(另有說法指該兩名激进人士遭自己的炸彈自炸身亡),期間有輔警的巡邏車經過,發現有人於馬路的渠邊放下可疑物品,輔警立即下車拘捕放置炸彈的歹徒羅水欣,就在輔警把羅水欣押上警車之際,炸彈發生爆炸,導致至39人受傷[256],包括7名輔警及放置炸彈的羅水欣,有3名傷者(張雲、周雲英、文圖業)最後傷重不治,男童胡漢傑在大廈二樓家中做功課時遭炸彈碎片擊中致右眼永久失明[257]。事件中有5人死亡,包括2個左派分子和3名遭炸死的市民。羅水欣被控3項謀殺罪,高等法院於翌年2月29日裁定交替控罪誤殺罪成及判監12年。
部分暴動參與者死亡案例
[编辑]中華煤氣工人黎松、曾明
[编辑]6月8日土瓜灣道煤氣廠有參與罷工的左派工人貼大字報及毀壞煤氣廠設施,警察到場施放催淚彈並曾經要攀牆入內,有現場消息稱黎松和一批左派工人曾經拿著鐵枝、鐵鏟從高處佔據煤倉。6月11日上午9時許,黎松被發現在煤倉內的煤堆中,救援人員進入煤倉把他救出時已經死去[213]。9月12日在北九龍裁判署召開死因庭,煤氣公司工頭彭蘇容作供稱,死者的日常工作無須進入煤倉,由於煤氣制打開後,斗箱會向下傾斜,如有人走入斗箱內,便會因斗箱傾斜跌落煤堆中,並會被傾瀉的煤塊掩埋,彭蘇容又稱因為煤氣制在警方到場時已經開啟,死者如為了躲避催淚彈而走進煤倉的斗箱內,很快便會因為煤氣窒息,並會掉入煤堆中[214]。法醫李福基稱在6月11日為黎驗屍,其身體沒有嚴重傷痕,肚皮及下身有擦傷痕,但氣管內有細碎煤粒、肺充血及纖維化、腦部充液、舌腫吐出,應為中煤氣毒窒息致死。陪審團在9月14日裁定死於橫禍[93]。不過《大公報》在事發後便指控黎是被防暴隊打死後推入煤倉,意圖燒屍[258],左派亦將黎松封為「烈士」,然而《工商日報》在7月1日引述工友稱,黎松是因拒絕收錢參與罷工,遭到左派份子毆打,再被推入煤倉中[259]。
6月9日至11日警方接獲曾明的失踪報告,但各區警署、醫院及殮房均回報沒有曾明的登記記錄,警方與消防處在6月12日派員到土瓜灣道煤氣廠搜索,除了尚未進入煤氣鼓內搜索外,其餘地點沒有發現,6月17日警方與消防處派出配備專門器械的潛水員進入煤氣鼓搜索,在一個煤氣鼓內的水箱中打撈出一具穿有煤氣公司制服的男屍,其身上的證件可確認是曾明[215]。9月19日在北九龍裁判署召開死因庭[216],法醫李福基稱曾於6月17日進入一個煤氣鼓內調查,發現內壁仍然柔軟的油漆有三組疑為手指甲造成的爪痕,在19日為曾明驗屍,發現其左腿有撞及硬物的瘀痕,氣管內有煤油污跡,應為遇溺時吸入水中煤油所致,陪審團在9月20日裁定死於橫禍,同時建議煤氣公司採取措施防止類似事故[94]。《大公報》宣稱有人見到曾明是被木彈射中跌落煤氣鼓的隔氣水池中,左派亦將曾明封為「烈士」,《工商日報》則於7月1日引述工友稱,曾明和黎松都是因拒絕收錢參與罷工,開罪了廠內左派人士被打,再被推入煤氣鼓內[259]。
工務局汽車技工徐田波
[编辑]宋皇臺道政府車廠在6月8日上午有示威者聚集並發生騷亂,防暴警察到場施放催淚彈,攻入車廠後與人群爆發衝突,上午11時左右約有400人被拘捕,當中包括徐田波,徐被送到黃大仙警署,拘留於羈留室等候接受調查,至9日下午1時左右徐被發現在羈留室內不省人事,警方召喚醫生到場,確定徐已經身故,法醫李福基也到場檢查,遺體隨後被送往殮房,徐妻曾秀雲同日下午4時30分到殮房辨認遺體,法醫彭定祥隨後驗屍。8月21日在北九龍裁判署召開死因庭[217],期間曾傳召當日參與攻入車廠、拘捕及調查的人員出庭作供。當日有份攻入車廠的防暴隊警目何偉倫在供詞中提到因為遇到頑抗,不斷被投擲物件及受到硬物襲擊,雖然身體未被打中,但藤牌被打,所以曾經揮動警棍擊打示威者,但因為催淚彈的煙霧仍然很濃及防毒面罩阻礙了視線,無法認出打中何人[260]。法醫彭定祥報告徐的頭顱骨及頸部均沒有受傷,腦部沒有受傷,腦血管正常,食道和氣管沒有受到阻塞,但手指及膝腿有損傷,左腰及胸部有瘀傷,其1吋寬瘀傷應由鈍器造成,一般巡警用的警棍不足以造成,防暴警察的22吋警棍則有可能,其胸部有嚴重的瘀傷,右側第3至第12條肋骨斷裂,第8至10條肋骨插入胸腔,左肺受創致死,致命傷勢在死亡前24小時造成,8月25日聆訊完畢,陪審團退庭商議55分鐘後裁定死於意外,認為在宋皇臺道政府車廠內因意外造成[92]。左派媒體在6月10日已將徐田波封為「烈士」並宣稱其在黃大仙警署內被活活打死[261]。
邵氏工人李安
[编辑]1967年6月24日,警方於清水灣邵氏片場把王煜森和李安拘捕,兩人被送往黃大仙警署拘留,王、李兩人於6月26日被解往北九龍裁判署受審,李被控以藏有煽動性標語,內容大意為「邵氏資方與美英帝國主義聯合對付中國同胞,顯露其政治陰謀,為提出強烈抗議,邵氏片場……停工一天」,警方称李於“受審期間突然暈倒,於送院期間不治”。左派称李安及王煜森被提上法庭時,已無法站立,結果李安在送院途中死亡,王煜森傷重留醫[262][263]。左派称由法庭送院期間,右腎爆裂,傷重死亡。在李安死後,有三名警務人員(張錦賢、陳文沾、張應其)隨後被捕,各人被控以謀殺李安及傷害王煜森身體,三警在高等法院被裁定誤殺罪名成立,分別被判入獄八年及六年。1968年1月31日上訴庭指出原訟庭引導陪審團有誤,而且證供薄弱及互相矛盾,不足以支持控方的提控罪名,故推翻原決,裁定三名被告上訴得直,無罪釋放[100]。左派陣營把李安當作「烈士」,其與另外15名左派死者被合葬於和合石墳場。
漁民何傳添
[编辑]1967年6月24日,62歲何傳添在沙頭角暴動中恐嚇警方督察被控,在粉嶺裁判署上庭,於7月16日被判簽保500元及守行為2年後獲准離開,其後有消息稱何離境後於8月9日在深圳人民醫院死亡[264],由於不是在香港死亡,其生死狀況及死因皆不確定,故此不在官方死者名單內。
搬運工人鄭浙波、馬烈
[编辑]1967年7月9日傍晚,福建中學15歲學生許自朗在西環校舍門外派發由《文匯報》及《大公報》出版的聯合號外時被防暴警察拘捕,有數名左派搬運工人見狀上前干涉,引發衝突,期間有人以鐵鈎襲擊警員,附近的防暴警察向搬運工人開槍,其中鄭浙波及馬烈身中多槍斃命,事件中有一名警察林寶華殉職,另有一名搬運工人被捕。西區裁判署於同年11月19日就鄭浙波及馬烈之死因展開研訊,至11月23日審結,陪審團裁定死於合法槍殺[117]。在事件中被捕的43歲搬運工人李鴻發因蓄意傷人及持有武器,在維多利亞地方法院被判入獄4年半,1970年9月27日刑滿出獄[265]。
太古船塢華員職工會主席鄧全
[编辑]鄧全因為非法集會及參與暴動合共被判入獄6年,其後獲港督減刑至5年,在赤柱監獄服刑,1969年12月29日因肝炎病逝,遺體移交予家人後被葬於柴灣華人永遠墳場。《大公報》宣稱鄧全在獄中飽受折磨罹患肝病而死。1970年1月15日西區裁判署召開死因聆訊,監獄醫生譚瑪士稱鄧全首次進入監獄醫院是在1967年7月19日接受例行身體檢查,鄧全至1969年12月初都沒有向獄方提及有患病,在過去兩年也有與監獄內的其他囚犯一樣接種傷寒、霍亂及牛痘疫苗,均未有報告不良反應。鄧全在1969年12月8日因連續五天食慾不佳向獄方求診,由於有肝病症狀,鄧獲安排入住監獄醫院及接受注射治療,鄧的日常飲食除了麵包、牛奶和米粥外,每日亦有鮮橙兩個,由於情況未見好轉,且驗血及驗尿的報告顯示病情嚴重,遂於12月20日將鄧送往瑪麗醫院治療,至12月29日因肝病不治,陪審團一致裁定54歲的鄧全死於自然[252]。
評論
[编辑]曾任左派报纸《大公报》副總编辑的羅孚在1982年被指控為間諜,在北京被軟禁10年後返回香港,羅孚於1993年3月15日在《當代月刊》發表《為香港式文革致歉》為題的文章表明對六七暴動作出「自我反省」,晚年時坦言對自己為左派進行的文宣感到悔恨,羅孚稱:「四十多年來我寫了不少假話、錯話,鐵證如山,無地自容。」他被认为是第一位愿意为激烈行为道歉,並且在暴動中具有重要角色的左派人士[266]。
1978年,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廖承志在北京主持召开港澳工作会议。会议重申中央对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同时其称:“1967年在香港发生的所谓‘反英抗暴斗争’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做法,企图迫使中央出兵收回香港,是与中央的方针不符合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267]
各界鬥委會主任楊光在2015年5月死去後,當年是鬥委會委員之一的吳康民在《明報》撰文回顧當年暴動,關於暴動的本質,吳認為是「在內地『文化大革命』運動瀰漫全國的時候,香港的北京派出機構新華社領導人,既為表功響應中央號召,又為了自保,居然利用一場勞資糾紛,加上不少勞工階層對港英的統治手法不滿,遂煽動起這一場所謂『反英抗暴』的大風暴。」但實際上,「『反英抗暴』根本違反了中央自解放以後的對香港的政策」,而「由香港新華社一手包辦成立的『鬥委會』,既然標榜為『香港各界同胞』,當然也要顯示出『工人階級領導』。於是楊光作為香港左派工聯會的理事長,理所當然地被推為主任。其實,楊光『一切聽指揮』,自己並無決策權。事無大小,都得聽新華社的。而且事實上鬥委成立不久,楊光就已成香港政府監視以至追捕對象。他率眾到總督府示威以後,就只能躲進中國銀行(舊址)大廈頂樓,作為『寓公』達數月之久。」至於當時導致傷亡、破壞的各種暴力行動,吳康民指出:「……放真假炸彈,以至炸死北角無辜小童,暗殺在電台上叫囂反共的廣播員林彬……都不是楊光作出的決定。也許執行者是某些工聯會的屬員,但指揮行動的都另有其人。楊光當時只是一面空頭旗幟,甚至可說是個傀儡,並未參與實際工作。」[268]
金庸曾對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說:「中國對於香港的政策,可以說是『現狀不變,長期利用』八個字,再加上八字:『民族大義,利於國家』。香港現狀的維持對中國有利,對全國人民有利。只要能長期維持下去,可以加以充分利用。」[269]:31、「這其中香港所發生的作用之大、所作貢獻之重要,是無可估量的。由於這些實際的考慮,毛澤東和周恩來制定的香港政策是『保持現狀,充分利用』。香港只有保持現狀,才對中國有用,既然有用,就長期而充分的利用之。這個政策一直不變。」[269]:36、「『反英抗暴鬥爭』,組織左派群眾,和香港的英國政府正面衝突,衝擊港督府,與警察打鬥,到處放置炸彈。英國出動正規軍反擊,雙方都有死傷,還累及不少無辜市民,一時局面十分惡劣。幸得周恩來總理親自下令制止這種違反中央政策、破壞香港穩定繁榮的行動,左派暴動才漸漸平息。其後這場動亂的組織者與發動者據說受到了黨內的批評,有些人還受到處分懲罰,被下放到邊遠地區的農場和礦山中勞動改造。經過了這次教訓後,『不得破壞香港現狀』的政策在中共高層領導中更加得到重視,這個政策的基本理由是:香港現狀的維持對國家有利、對全國人民有利,也即是對全黨有利,對香港廣大中國同胞有利。」[269]:37[270]。
程翔稱六七暴動時值文化大革命,中央文革小组夺取了周恩来的外交权力,改变港澳政策,让左派挑事,并非左派声称的自发爱国反帝国主义[271]。香港左派「不要以为反正身边有几十万工友,随便斗他一场不要紧。」周恩来问毛泽东是否真的有意收回香港,毛泽东说没有,周恩来便藉此叫停。程翔稱澳門左派在一二·三事件取得全勝後支配了澳門政局,澳葡政府難有作為,澳門在往後二十年的政治、經濟及文化發展都陷入停滯,香港左派模仿澳門左派發起暴動卻遭到挫敗,港英政府把握時機革新行政,在往後的二十年間香港經濟長足進步,並且躋身入亞洲四小龍,港府又主動擴大華人參政及回應市民的訴求,民生有顯著的改善,社會趨於穩定,港英政府因而具有廣大的民意基礎支持,不像澳葡政府被左派奪權後只能消極管治,導致有較多澳門居民期望通過政權更替改變澳門政府不作為的處境。面對九七前途問題,香港市民並不盼望「回歸」,中共為了推動香港順利「回歸」,中共中央在香港政制發展許下普選承諾,在《香港基本法》第45條及第68條列明行政長官及立法會最終實施「雙普選」,而《澳門基本法》則沒有實施普選相關的條文[24]。
中國政府对1966年4月天星小輪加價事件引發的騷亂看法负面,故香港左派不参与,左派媒體《大公报》和《文汇报》强烈谴责破坏秩序,認為天星小輪加價騷亂純屬滋事份子聚眾搞事,支持港府儘速鎮壓,但在六七暴動中却强调反帝反压迫,這是因為六七暴動中的香港左派已受到文革思想的影響。左派在1967年8月企圖將8,400把甘蔗刀運送到香港,用來加強武裝左派,要將香港的武鬥升級,但途中被擔任中共中央與香港左派聯絡人的吴荻舟拦截,吴荻舟因而被造反派以「叛徒」、「特务」、「假党员」等罪名软禁下放劳动[271]。
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梁上苑認為將1967年的這次事件稱為「香港式的文化大革命」是非常恰當的,當年的新華社香港分社本身受到極左派思想的影響,帶頭製造事件,責任則轉嫁中共中央,左派群眾盲目服從領導,甚至認為這是中共中央的指示[272]。
曾於香港中文大學任教的勞思光教授認為港共在香港發動紅衛兵式的動亂,香港民眾之所以極為抗拒及反感,正是因為港共過分無能、過分狂妄、過分無理性所致,使香港市民覺得港共所代表的東西比殖民地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更為可怕[272]。
撰写《香港左派斗争史》的作者周奕在1960年代就出任香港《文汇报》记者為左派當年的行為辯護,2007年出席凤凰台何亮亮主持的《时事亮亮点》时谈到,香港左派卷入这场斗争的盈千上万。周奕宣稱事件一开始是由香港警察枪杀13岁理发学徒陈广生引起(其講法被質疑沒有根據並偏離事實,驗屍報告的死因是頭部受硬物重擊致腦部受傷,死因聆訊報告是在大廈走廊被左派示威者投擲的石塊擊中頭部致死)[65],继而在警署内打死徐田波、罗进苟、邹松胜、李安等人。何亮亮認為被压迫的受害人暴力反抗今天遭受到谴责,而对「港英长期的法西斯暴戾行动」反而没有人提及,历史的歪曲莫此为甚。
至今每逢談及過激行為或選舉的時候,親共左派政黨和社團在指责他人的言行時,民主派人士則反指責香港左派及港共政團在六十年代犯下放炸彈、殺人放火、燒死林彬等暴行[273]。
档案解密
[编辑]《苹果日报》查阅英国解密档案与香港前途研究计划成员提供的文件,港督戴麟趾在5月22日向倫敦政府發电报告急,提到左派示威者叫喊包含“杀死戴麟趾”的口號,左派又慫恿警察造反。7月中国民兵越境枪战,广州解放军一度想侵入香港;13日炸弹浪潮开始。7月24日英國內閣舉行會議討論香港局勢,出席者包括联邦事务大臣Herbert Bowden及国防大臣丹尼士·希利等,會議提到如中國解放軍攻略香港,駐港英軍沒有勝算,所以要預先嚇阻中國開戰,其中一個方案是在香港部署核武,類似英軍為警告印尼蘇加諾親蘇聯政權而在新加坡設置的小型核武庫,必須讓中國政府相信英方將繼續留在香港。不過文件也顯示英国表面姿态强硬,私下无意死守,英方评估若中国强行夺港,理论上可商讨移交安排,但其時中共大搞文革,中國外交失去理性,让步恐反会遭到中国羞辱,將影響到英國在東南亞的地位,故宁不作谈判,必要时直接紧急撤离,英方評估香港駐軍在開戰後可支撐最多48小時。9月,英国制订撤离计划书,驻港英军及其家眷约3万人、英国及英联邦非华裔公民3.1万人、外国公民1.45万人,另有190万华人拥有或有权要求英联邦公民权,理论上英方有责任保护他们。不过紧急撤离时,只能带走约2千人,以情报人员及容易遭中共报复的人优先,之後因左派動亂明顯得不到香港社會支持,港府逐漸穩操勝券,英方的部署核武及緊急撤離計劃均沒有下文[274]。
中国共产党在香港注册,由港澳工委领导工作。纪录片《消失的档案》中[275],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港澳组副组长吴荻舟的女儿吴辉整理其遗物时,发现1966年5月4日吴接见港澳工人观礼团的只发予外办港澳组、广东省委组织部四处及全总有关领导的绝密讲话,开头指「香港群众迫切要求解放,观光团成员也有这种感情」;但吴转述中央的反对意见,要长期利用,从世界革命出发,香港越迟解放越好。若收回,只是多了一个「黄埔或青岛」,「从香港得外汇不是我们最高目的。最高目的是面向世界。……如果收回来,便关了门,没用。」「甚至香港要比台湾解放得晚,甚至要等整个东南亚一起解放。」「中央同志说,如果你们脑子里有期待港澳早日解放的思想,对工作就有害。」甚至中美开战,也不要想解放香港:「想多了,不安心,对工作不利。」
部份相關人物
[编辑]- 梁威林: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276],不公開的職位為中共香港工委書記,實為中共在香港機構的最高實質領袖。
- 祁烽: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276],不公開的職位為中共香港工委副書記,為中共在香港的領袖之一。
- 楊光:時任港九工會聯合會理事長,兼任「各界鬥委會」主任委員[276],涉嫌組織及策劃一連串炸彈襲擊等的暴力活動,卻於香港主權移交後的2001年獲時任特首董建華頒授大紫荊勳章。
- 姬達:港督戴麟趾的私人助理,兼任副輔政司(特別事務),是港府應對六七暴動的主要決策人之一[277],地位僅次於在戴麟趾離港休假期間出任護督暫時代理港督職務的輔政司祁濟時。
- 徐家祥:時任署理華民政務司,是當時在香港政府內的最高級華人官員,徐主要負責聯繫華人領袖及各界社團和社區機構,促成社會輿論支持港府平定港共暴亂,因而與《明報》社長查良鏞等人一同遭到左派組織發出死亡恐嚇[155]。
- 鄭則文:時為香港警察邊境防暴隊成員,在沙頭角槍戰發生前的數小時換更,得以避過一劫,曾經代表民主黨出任沙田區議會民選議員[278]。
- 翟暖暉:南昌印務公司股東及經理,港府於8月根據《出版條例》,以「刊登煽動性文字」、「煽惑炸彈暴行」、「刊登假新聞製造恐嚇」為理由,向法庭提請對《田豐日報》、《香港夜報》和《新午報》發出停刊禁令,該三份左派報紙當時均由南昌印務公司負責承印,法庭於8月10日未有頒發停刊禁令,但對這三份左報發出嚴正警告,8月17日三間左派報社因為無視法庭警告,終被法庭頒令停刊[279]。9月4日至9月7日,與左派報人胡棣周、潘懷偉、李少雄等被判入獄3年[15]。於1969年9月6日獲釋後,創辦《廣角鏡》政論雜誌。1983年起出任全國政協委員,及至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翟氏沒有再出席會議。
- 何樹祥:又名何祥,於1967年12月在錦田謀殺警員李觀生後潛逃,至1971年9月因爆竊滙豐銀行上水分行事敗在八鄉被捕,1971年12月16日因謀殺罪成立被判處死刑,翌年3月獲港督赦免死刑,改為入獄25年[280]。
- 葉達成、朱志添:於1967年8月在荃灣地區多處放置炸彈[281],包括在8月4日上午9時30分沙咀道電話亭爆炸炸傷市民和警員[282][283],9月2日在大窩口新區第19座446室藏有4個炸彈等武器,案中三名被告於11月20日在高等法院接受審訊[284],由4男3女組成的陪審團裁定罪成,法官在11月23日判處葉達成、朱志添終身監禁,另一被告周焯佳入獄5年。及至1970年代初,港府分批特赦在囚的左派罪犯,被判終身監禁及在赤柱監獄服刑的葉、朱兩人於1973年5月3日提早獲釋[285],此時在囚左派罪犯僅剩下因謀殺警員李觀生而被判死刑,其後獲減刑為監禁25年的何樹祥。
- 曾德成:當年是聖保羅書院預科學生,1967年9月28日在校內散發文革及反殖民地政府的傳單及大字報,內容包括「港英政府不准我們愛國,它一方面用法西斯手段,鎮壓愛國同胞,一方面以奴化教育毒害青年」及「愛國同學大團結萬歲」,由於左派份子其時已發起炸彈浪潮並造成無辜死傷,校方報警求助,警方搜獲證物並以《緊急法令》拘捕疑犯,案件在9月30日在中央裁判署首次提堂,控方傳召證人作供,疑犯則採取三視教育運動的態度在法庭拒絕答辯,在10月9日被判罪名成立,入獄兩年(囚犯編號:28504),《大公報》隨後宣傳學生鬥委要學習曾德成的造反精神[286]。在香港主權移交後於2007年獲時任特首曾蔭權授予金紫荊星章及委任為民政事務局局長[287]。
- 曾向群:原名曾洪,在旺角砵蘭街摩托車業職工總會九龍分會任職,警方在7月25日搜查摩總九龍分會會所找出大批武器[288],包括削尖的鐵管、鋼叉、長矛、鐵鉤、斧頭、三角銼等[289],有42人被控以「處身於藏有攻擊性武器之場所」,9月14日北九龍裁判署判39人入獄16至19個月,2人無罪獲釋,曾姓疑犯罪成,但法官先將其個案交予感化官審視[290],惟感化官報告指其宣稱寧願一起入獄,故其態度不適合以感化及守行為等方式代替刑罰[291],法庭在9月21日判其入獄9個月。香港主權移交後被委任為東區區議會的委任議員,現時為新民黨成員,曾經去信董建華及曾蔭權要求平反六七暴動及撤銷刑事紀錄,惟兩位特首均以司法獨立為理由拒絕,同時表示不可能將當年騷亂的少年犯界定為政治犯。
- 傅奇、石慧夫妇:鬥委會成員[15],左派人士,於1967年5月初參與煽惑工人罷工及騷亂,並且帶領示威者到港督府示威及貼大字報,引發暴力事件及在中環激烈衝突。7月15日,與凌宏仁、張秋萍被警方帶走[15],與左派人士蔡渭衡等另外50人囚禁在域多利道扣押中心,釋放無期,更被恐嚇送去台灣[292]。收容於域多利道扣押中心,兩人是從中國來港且沒有英屬香港國籍,故可被遞解出境。1968年3月14日,香港警方政治部探員將二人直接送往羅湖[292]。二人不肯接受遣返,中國更拒絕接收,在羅湖橋英界一方進退不得,僵持31小時[292][293]。港府基於人道立場讓這兩名滯留邊境的人士回到香港境內,自上水被捕後先後於12月11日及12月12日獲釋[292],兩人於1991年移民加拿大[294]。
- 吳叔同:鬥委委員、中華書局負責人,於1967年8月8日離開香港,前赴台灣[15]。
註釋
[编辑]- ^ 香港工會聯合會在1948至1986年間的前稱。
- ^ 警務處在1967年尚未設立專門處理爆炸品的單位,左派份子發動炸彈浪潮後,須由駐港英軍派出軍械處理人員專責拆彈,香港警隊因應六七暴動的經驗而於1972年由英軍協助成立爆炸品處理課。
- ^ 有10名警察殉職(2名被炸彈炸死、1名被利器刺死、1名被槍殺、1名被利器刺死或中流彈致死、5名在警崗抵抗入侵中被殺);1名消防員因炸彈爆炸殉職;1名駐港英軍軍火專家拆彈時炸彈爆炸殉職;11名市民遇襲斃命(7名被炸彈炸死、1名被利器刺死、1名被石塊掟死、商業電台林彬與林光海被暗殺燒死);左派示威者約20多人死亡,有部分是放炸彈時發生意外自炸身亡;1名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在香港境內被擊斃。
- ^ 有7名市民被左派份子的炸彈無辜炸死,依死亡時間列出為黃綺文、黃兆勳、鄭國佳、唐德明、張雲、周雲英、文圖業。
- ^ 左派人士宣稱朱日基是在騷亂現場中槍後被送到廣州,隨後死亡,但該人的死因情況、是否有中槍及是否有在當日騷亂現場出現皆不明確。
相關條目
[编辑]- 六七暴動期間香港公共交通系統受到的襲擊
- 香港工會聯合會
- 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
- 天星小輪加價騷亂:1966年4月發生,親中共及親國民黨勢力均不介入,三天內平息
- 一二·三事件:1966年12月在葡屬澳門發生,引發六七暴動的主因之一
- 文化大革命:1966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引發六七暴動的主因之一
- 清華街爆炸案
- 莊士敦道炸彈襲擊電車案
- 1967年香港市政局選舉:六七暴動期間的市政局選舉
- 1967年香港股災:創下恆生指數的歷史最低收市點數
相關作品
[编辑]書籍
[编辑]- 《Hong Kong's Watershed The 1967 Riots》(Gary Ka-wai Cheung, 2009, HKU Press)
- 《May Days in Hong Kong: Riot and Emergency in 1967》(Robert Bickers and Ray Yep, 2009, HKU Press)
- 《Asia's Finest Marches On》(Kevin Sinclair and Nelason Ng Kwok-Cheung, 1997, Kevin Sinclair)
-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張家偉著,2009年,香港大學出版社)
- 《香港,1967》(余汝信著,2012年,天地圖書)
- 《香港六七暴動內情》(張家偉著,2000年,太平洋世紀出版社)
- 《香港六七暴動始末—解讀吳荻舟》(程翔著,2018年,牛津大學出版社)
- 《吳荻舟香港文存》(吳輝著,2021年,牛津大學出版社)
- 《六七暴動秘辛》(梁家權、王慧麟、屈穎中、黃敏瓊、馬淑嫻著,2001年,經濟日報出版社)
- 左派觀點為主的著作:[295]
- 《香港左派鬥爭史》(周奕著,2002年,利文出版社)
- 《火樹飛花》(屈穎妍著,2012年,火石文化)
- 《傷城記》(張家偉著,2012年,火石文化)
電影
[编辑]- 《昨天今天明天》1970年
- 《第一類型危險》1980年
- 《今夜星光燦爛》1988年
- 《不脫襪的人》1989年
- 《喋血街頭》1990年
- 《皇家香港警察的最後一夜》1999年
- 《消失的檔案》2017年
- 《中英街1號》2018年
- 《繼園臺七號》2019年
小說
[编辑]- 《13·67》(Borrowed Time,2014年)
參考文獻
[编辑]- ^ 1.0 1.1 1.2 1.3 1.4 知識增益﹕六七暴動 港人身分認同萌芽. 明報—加東網. 2016-05-23 [2024-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 ^ 2.0 2.1 劉銳紹. 六七暴動「三把火」燒鑊烹肉. 明報月刊. 2017-05-30 [2024-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8).
- ^ 3.0 3.1 3.2 3.3 3.4 3.5 葉健民. 葉健民:左派實力迅速擴張,港英自食「六七」惡果. 端傳媒. 2017-04-24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中文).
- ^ 4.0 4.1 4.2 中共百年在香港 地下黨會否浮出水面?. 德國之聲. 2021-07-11 [2023-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7).
- ^ 曾造「菠蘿」郭慶鎏:炸彈是唯一打擊港英方法. 明報 (長青網). 2017-05-03 [2024-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2).
- ^ 6.0 6.1 谭嘉琪. 刘锐绍谈他的新书《我从67暴动到今天》. VOA. 2017-07-24 [2023-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5).
- ^ 7.0 7.1 7.2 香港六七暴動50週年 影響猶在. 德國之聲. 2017-05-06 [2023-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7).
- ^ 明報副刊:六七暴動. 明報. 2016-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2).
- ^ 9.0 9.1 9.2 香港身分認同的開端──讀《六七暴動》. The News Lens. 2019-11-20 [2023-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7).(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22-02-16)
- ^ 四年追蹤六七暴動歷史真相. 明周文化. 2017-01-23 [2024-07-05].
- ^ 新界戰鬥行動組員洪貴安被控 企圖謀殺警司及爆炸直升機. 華僑日報 (第6頁). 1968-01-03.
- ^ 12.0 12.1 12.2 回首六七 重省半世紀教訓. 明報. 2017-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5).
- ^ 放手发动群众,进一步壮大反英抗暴斗争的队伍 (载《人民日报》一九六七年七月五日,社论). [2024-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2).
- ^ 圖說往昔 六七暴動:時局混亂. 頭條日報. [201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1) –通过頭條網.
- ^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15.12 15.13 15.14 15.15 15.16 15.17 15.18 15.19 15.20 15.21 15.22 15.23 15.24 15.25 15.26 15.27 15.28 15.29 15.30 15.31 15.32 15.33 15.34 15.35 15.36 15.37 15.38 15.39 15.40 15.41 15.42 15.43 15.44 15.45 15.46 15.47 15.48 15.49 15.50 15.51 梁家權、王慧麟、屈穎中、黃敏瓊、馬淑嫻. 大事記. 英方絕密檔案曝光——六七暴動秘辛. 經濟日報出版社. 2001: 154–157.
- ^ 從歷史事件看香港未來. 明報月刊. 2019-09-28 [2023-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 ^ 17.0 17.1 17.2 現代警隊的雛型1945-1967 (PDF). 香港警務處.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1-08).
- ^ 時事點對點?六七暴動50年 少年犯:盼年輕人汲取歷史教訓. 明報. 2017-05-15 [2023-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1).
-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67 暴動 慘絕人寰的八月. 眾新聞. 2017-05-03 [2021-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9).
- ^ 由1967開始 第1集 第二部分 - 六七暴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 ^ 21.0 21.1 21.2 永遠的香港人大丈夫:林彬. 獨立媒體. 2013-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 ^ 香港六七暴動勾起痛苦回憶和新爭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美國之音, 14.05.2010
- ^ 李鵬飛揭中國封殺香港新聞自由內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灣新聞周刊,2004-06-02
- ^ 24.0 24.1 24.2 程翔:「一二.三事件」,港澳殊途命運的起點. 端傳媒. 2016-12-03 [2024-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19).
- ^ 九巴為防範暴徒侵襲 保障司機安全 司機位裝鐵網. 工商日報 (第6頁). 1967-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4).
- ^ 許劍虹. 日漸式微的香港國民黨勢力. 中國時報. 2016年3月2日 [2017年5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9日) (中文).
- ^ 通識導賞:六七暴動 寫下香港政治基調. 明報. 2016-06-26 [2024-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9).
- ^ 雙十節下的小台灣. 港識多史. 2018-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3).
- ^ 羅永生. 「火紅年代」與香港左翼激進主義思潮 (PDF) 第161期. 香港: 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2017年6月: 75 [2024-06-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5-16).
- ^ 馮可強. 開啟社會自我反省之旅——成立修例事件調查委員會. 香港政策研究所. 2019-07-22 [202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 ^ 31.0 31.1 文化大革命催生六七暴動. 獨立媒體. 2013-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6).
- ^ 消失的擬題員 消失的六七暴動論文. 眾新聞. 2021-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9).
- ^ 劉俊平. 【工運】六七暴動之歷史與影響(一). 立場新聞.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 工商日報社論 1967年4月6日. 2012-04-06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 ^ 35.0 35.1 張家偉.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PDF). 香港: 香港大學出版社. 2012-03-15: 34–35 [2024-04-04]. ISBN 978988808396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8-11).
- ^ 工商日報社論. 工商日報. 1968-01-11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 ^ 37.0 37.1 張家偉.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PDF). 香港: 香港大學出版社. 2012-03-15: 35 [2024-04-04]. ISBN 978988808396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8-11).
- ^ 工商日報社論 1967年4月18日. 2012-04-18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 ^ 工商日報社論 1967年4月20日. 2012-04-20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 ^ 工商日報社論 1967年4月22日. 2012-04-22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 ^ 工商日報社論 1967年4月27日. 2012-04-27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5).
- ^ 九龍中央的士復工工人孫亮 推翻協議又再攪事 公司宣佈結束營業 七十部車大部分已賣與司機. 工商日報 (第4頁). 1967-05-06 [202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7).
- ^ 青洲英坭公司 停工工友昨復工 各項要求今商談. 工商日報 (第6頁). 1967-03-01 [2024-03-28].
- ^ 靑洲英坭廠百餘左派工人 持毛語錄在寫字樓叫囂 指外籍工程師無理打人提五項要求. 工商日報 (第4頁). 1967-05-02 [202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7).
- ^ 青洲英坭廠糾紛僵持 左仔蓄意惹事生非 今拒絕勞工處調處. 工商晚報 (第1頁). 1967-05-03 [2024-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8).
- ^ 靑洲英坭廠昨夜發出通告 今起關廠停工 公司當局發出通告闡述事件發生過程 廠內保養工作無法進行生產無法繼續. 華僑日報 (第7頁). 1967-05-05.
- ^ 支持青洲英坭廠工友 男女影星往慰問 致慰問函並領導高呼口號讀毛語錄 上午八時工友集廠前下午五時離去. 華僑日報 (第5頁). 1967-05-10 [2024-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8).
- ^ 傳青洲英坭已復工 但減少生產量 發言人拒加評論. 工商晚報 (第4頁). 1967-12-19 [2024-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8).
- ^ 張家偉. 六七暴動的導火線-新蒲崗人造花廠事件. 香港六七暴動內情. 2000: 26–38.
- ^ 香港人造花廠左派工人 近百人怠工被開除. 工商日報 (第5頁). 1967-05-02.
- ^ 人造花廠欲搬貨物 工人表示非常不滿工人 堅決反對下廠方未得逞. 大公報 (第3頁). 1967-05-01.
- ^ 人造花廠領薪工人 大字報罵左派工人 「害到大家冇得撈」 左派大字報說「出糧是投降」. 工商日報 (第5頁). 1967-05-05.
- ^ 警方出動防暴隊介入(1967-05-03). 新傳網. [2024-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9).
- ^ 勞資糾紛外延 警方展開拘捕(1967-05-06). 新傳網. [2024-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 ^ 警方發表公佈 被捕廿一人已拘留落案. 工商日報 (第1頁). 1967-05-07 [202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7).
- ^ 膠花廠糾紛廿一人提堂 罪名為非法集會及毆打 一人認罪被罰餘不認罪押候無人保釋. 工商日報 (第4頁). 1967-05-09.
- ^ 57.0 57.1 57.2 57.3 南庭續審人造花廠騷動案 二十被告全不到庭 法官下令通緝歸案.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05-18.
- ^ 港英當局不能推卸責任. 大公報. 1967-05-08 [201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 ^ 新華分社舉行反迫害鬥爭大會(1967-05-09). 新傳網. [2024-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3).
-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新蒲崗下午至深夜紛擾凌亂 若干人擲石與警扭打 防暴隊數次出動警察勸告工人離開現場未收效 到處人羣石塊玻璃瓶亂擲警方努力卒封斷交通. 華僑日報 (第5頁). 1967-05-12 [202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7).
- ^ 新蒲崗騷亂拘捕127人(1967-05-11). 新傳網. [2024-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9).
- ^ 東頭村聚集六百人 有人放火燒板 數警察被擊傷 羣眾擲三石及玻璃瓶消防車無法救火. 工商日報 (第5頁). 1967-05-12 [202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7).
- ^ 中國同胞有毛澤東思想武裝 港英必沒頂於人民戰爭汪洋大海 港九各界工人反迫害鬥委會成立 並建議各界組成反迫害鬥爭委會 一致通過四項要求. 大公報 (第1頁). 1967-05-13 [2023-06-23].
- ^ 盧燕儀. 六七暴動的相認不相認. [2022-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6).
- ^ 65.0 65.1 煽動、自願、愛國與盲目:三部影片,三個不同的「六七」故事. 端傳媒. 2017-05-05 [202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5).
- ^ 六七暴動 扭轉港英和媒體關係. 獨立媒體. 2013-09-10 [2022-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 ^ 67.0 67.1 67.2 張家偉. 「你升級,我也升級」. 香港六七暴動內情. 2000.
- ^ 香港人造花廠總廠 百餘工友登記復工 登記時各人均守秩序順利進行. 工商日報 (第4頁). 1967-05-19.
- ^ 人造花廠勞資會談 復工問題大有進展 西環總廠啤機部昨晨已復工. 工商日報 (第5頁). 1967-05-21.
- ^ 人造花廠總廠 百五人今復工 新蒲崗分廠復工在談判中. 華僑日報 (第5頁). 1967-05-20.
- ^ 71.0 71.1 高舉偉大的毛澤東思想 紅旗團結戰鬥 港九各界反迫害鬥委會成立 同敵人展開針鋒相對鬥爭. 大公報 (第1頁). 1967-05-17 [2023-06-23].
- ^ 你們不愧是毛澤東思想教導出來的好兒女 全國總工會電全港中國工人誓作堅強後盾 堅決支持把正義鬥爭進行到底. 大公報 (第1頁). 1967-05-18 [2023-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5).
- ^ 陳楊勇. 苦撐危局:周恩來在1967. 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9: 353.
- ^ 余长更:周恩来与“反英抗暴斗争”. 共识网. 2013-11-13 [2014-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7).
- ^ 梁家權、王慧麟、屈穎中、黃敏瓊、馬淑嫻. 心戰室成員曝光. 英方絕密檔案曝光——六七暴動秘辛. 經濟日報出版社. 2001: 12–14.
- ^ 鄭明仁. 六七暴動55周年. 灼見名家. 2022-05-20 [2024-11-28].
- ^ 李祖喬. 文革化下的香港知識分子與大眾刊物: 六七暴動中的《萬人傑語錄》 (PDF). 香港中文大學. [2023-06-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04).
- ^ 許崇德. 攻心為上:香港政府應對「六七暴動」的文宣策略 (PDF) (p.72). 香港中文大學. [2024-03-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3-29).
- ^ 79.0 79.1 昨人羣麕集到處流動騷擾 中區交通日間停頓 上午數股集中花園道口一帶下午散開在中區鬧市各街道. 華僑日報 (第5頁). 1967-05-22 [2023-06-23].
- ^ 80.0 80.1 1967年5月 —— 花園道的「血腥鎮壓」是偽裝出來的?. 端傳媒. 2017-05-09 [2023-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1).
- ^ 巨型空巴士 衝向防暴隊. 華僑日報 (第5頁). 1967-05-23 [2023-06-22].
- ^ 光復以來第一次 港島施行戒嚴 範圍包括整個港島北部. 工商日報 (第4頁). 1967-05-23 [2024-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31).
- ^ 警方昨日拘捕 一百七十五人 內八人在宵禁後被拘. 華僑日報 (第1頁). 1967-05-23 [2023-06-22].
- ^ 中華文化:網上神州五十年. 香港電台. [2023-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8).
- ^ 昨停工怒審洋總經理八小時 太塢三千工人鬥垮英資方. 大公報 (第1頁). 1967-06-07 [2023-06-22].
- ^ 警方通緝十四人 與太古船塢騷動有關. 華僑日報 (第7頁). 1967-06-14 [2023-06-22].
- ^ 香港年報1967 - 第1章
- ^ 88.0 88.1 工人鄧自強死因已裁定 死於警員自衛合法殺害. 工商日報 (第6頁). 1967-10-14.
- ^ 89.0 89.1 鄒松勝死固研究 陪審員裁定乃死於意外.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0-19.
- ^ 90.0 90.1 羅進苟死因究研終結 裁定死於橫禍.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0-28.
- ^ 太塢﹑車糖﹑五金職工會 筲箕灣三左派工會 搜出大批殺人利器. 工商日報 (第5頁). 1967-07-17 [2023-06-22].
- ^ 92.0 92.1 92.2 徐田波死因研究結果 陪審員裁定死於意外. 華僑日報 (第6頁). 1967-08-26.
- ^ 93.0 93.1 93.2 黎松死因研究 裁定死於橫禍. 華僑日報 (第6頁). 1967-09-15.
- ^ 94.0 94.1 94.2 研究曾明死因 裁定死於橫禍 (第6頁). 1967-09-21.
- ^ 熱烈擁護我外交部發言人對港英的警告 工人主力軍磨拳擦掌誓鬥垮港英 港九各界同胞精神振奮鬥志昂揚 衷心感謝全國總工會匯來一千萬港元支援抗暴鬥爭 熱烈支持梁威林斥港英陰謀遞解我同胞出境的談話. 大公報 (第1頁). 1967-06-15 [202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7).
- ^ 政府新聞處表示 三名死者屍體隨時可領 証明左報又在造謠. 工商晚報 (第1頁). 1967-06-23 [2024-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6).
- ^ 人民戰爭機動威力無窮 怒懲破壞罷工的電車總站走狗站長 並對司機警告. 大公報 (第4頁). 1967-07-10.
- ^ 港共和北京有矛盾嗎?. 獨立媒體. 2017-06-20 [2023-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1).
- ^ 港督親臨主持誦讀經文 港督伉儷在碼頭上 與各界送行者惜別 樂聲悠揚市民擠擁興奮心情送行. 華僑日報 (第5頁). 1967-06-26.
- ^ 100.0 100.1 100.2 三警員裁定誤殺判處入獄不服上訴 合議庭判無罪釋放 法官根據三點理由將高院原判撤銷.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8-02-01.
- ^ 繼大罷工失敗後 左仔黔驢技拙 要求左校罷課. 工商晚報 (第1頁). 1967-06-27.
- ^ 青山夕陽. 決戰光明頂. 2013-01-05 [2024-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抗暴烈屬昨向港英提出限一周內公布烈士死因 另四項嚴正要求 是交出並嚴懲兇手 撥出永遠墳場安葬烈士 烈士同葬於一個墳場並立碑紀念. 大公報 (第4頁). 1967-06-30.
- ^ 左派吃力不討好 罷工罷市慘敗 苦子升斗市民 圖利用副食品供應傷害市民利益 罷市把戲無法得逞只好草草收場. 華僑日報 (第10頁). 1967-07-04.
- ^ 105.0 105.1 黃震宇. 第三條戰線: 「六七暴動」中的「經濟戰」 (PDF) 2017年6月.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 60 [2024-03-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5-16).
- ^ 106.0 106.1 黃震宇. 第三條戰線: 「六七暴動」中的「經濟戰」 (PDF) 2017年6月.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 61 [2024-03-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5-16).
- ^ 107.0 107.1 亲历沙头角枪战警察左墀:殉职同袍血流乾,抱起很轻. 明聲報. 2017-05-05 [2021-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2).
- ^ 108.0 108.1 中共民兵兩度越界入沙頭角 用機槍突襲掃射 警員五死十二傷. 工商日報. 1967-07-09: 第1頁.
詎料示威羣眾中的數十名,自中英街方面,藉森林、草叢遮掩下,沿橋頭附近越入英境菜園角村、崗下村,直趨沙頭角聯鄕會前,以手提機槍(一說為手提衝鋒槍),向駐防於該會的防暴隊密集掃射,時為上午十時半左右……
(繁體中文) - ^ 港英在沙頭角槍殺我回程羣眾並射擊我邊境 我緊急强烈抗議港英武裝挑釁 外交部照會要求道歉懲兇賠償 港英不顧警告 打死一人打傷八人 我邊防哨兵開槍還擊. 大公報. 1967-07-10: 第1頁.
- ^ 【駐港英軍】跑山多過你行路的啹喀兵. 港識多史. 2018-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0).
- ^ 111.0 111.1 消失的檔案,中大首公映,老左發脾氣. 獨立媒體. 2017-03-10 [2022-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1).
- ^ 112.0 112.1 少年犯為左派喊冤 導演回應首個炸彈爭議. 灼見名家. 2017-05-19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2).
- ^ 113.0 113.1 113.2 回到1967大撕裂的時代. 明周. 2017-02-02 [2021-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5).
- ^ 114.0 114.1 114.2 《金堯如五十年香江憶往》再版. 中国事务. 2005-07-01 [2022-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3).
- ^ 115.0 115.1 115.2 曾造「菠蘿」郭慶鎏:炸彈是唯一打擊港英方法. 明報. 2017-05-03 [2024-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2).
- ^ 為何要燒貝夫人健康院?. 明報. 1967-07-14 [2023-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5).
- ^ 117.0 117.1 117.2 117.3 暴動中被擊斃 馬烈與張志剛 死於合法槍殺.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1-24.
- ^ 118.0 118.1 警司供述率隊搜查經過 遭遇頑抗曾放射手提機 天台上一男子中鎗發現時經已死亡. 工商日報 (第5頁). 1967-07-25.
- ^ 119.0 119.1 其中五人受傷送院救治 一名搗亂份子經已斃命. 工商晚報 (第1頁). 1967-07-16.
- ^ 120.0 120.1 六七暴動與香港前途: 政治代理戰‧落幕. 2017-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6).
- ^ 121.0 121.1 紀錄片《消失的檔案》惹老左反撲 守護真相起波瀾. 香港01. 2017-05-20 [2023-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 ^ 122.0 122.1 六七暴動51人—原文曾在2017年8月4日刊載於《立場新聞》. [2024-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9).
- ^ 123.0 123.1 土製炸彈. 香港電台.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31).
- ^ 124.0 124.1 十八歲學生唐德明之死. 眾新聞. 2018-05-26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 ^ 六七基地 港英直升機空降圍剿. 蘋果日報. 2019-09-25 [2020-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 昨晨軍警出動千二及三直升機 大搜北角英皇道三大厦. 華僑日報. 1967-08-05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 ^ 127.0 127.1 127.2 127.3 127.4 127.5 警方徵求炸彈及恐怖活動消息 懸賞共卅三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南華晚報》 1967年9月10日
- ^ Soldier honoured 43 years after death. NZPA. 2010-11-18 [2023-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0) (英语).
- ^ 誰讓他們變暴徒? 六七暴動與工聯會. 蘋果日報 (果靈聞庫). 2018-03-08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9).
- ^ 反英抗暴捲土重來 — 洗腦篇. 消失的檔案. [202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2).
- ^ 警員憶述文革浪潮衝擊香港 難忘六七暴動拆炸彈. 蘋果日報 (果靈聞庫). 2006-05-16 [2023-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1).
- ^ 市民支持政府措施 繳出爆竹逾一百噸 鑛務處長感謝市民合作完成任務. 華僑日報 (第5頁). 1967-09-12 [202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3).
- ^ 炸藥移存政府倉 八十八家私家倉所存者已全數移去 礦場及承商有困難可向礦務處接洽. 華僑日報 (第5頁). 1967-08-22 [202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3).
- ^ 以愛的名義殺人放火. 眾新聞. 2018-05-21 [2022-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 ^ 135.0 135.1 135.2 左報直指突擊隊殺林彬 不報炸死兩小孩. 香港01. 2017-07-20 [2022-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4).
- ^ 警方搜九龍左派工會 再發現故意虛耗食水 廣義堂坭水工會兩水喉流向坑渠. 華僑日報 (第7頁). 1967-08-11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2).
- ^ 左派分子居心狠毒 引食水入汚渠 蓄意虛耗食水. 工商日報 (第5頁). 1967-07-27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2).
- ^ 為全港食水前途計 記取制水教訓 仍宜節省用水 白鐵店停造水桶祗售存貨 新供水辦法本週將有公佈. 華僑日報 (第9頁). 1967-08-24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2).
- ^ 水塘存水超過 百五十億加侖 昨起全日供水 兩日大雨若干水塘滿溢. 工商日報 (第5頁). 1967-09-07 [2024-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4).
- ^ 工務司鄔勵德招待記者稱 本港全日供應食水 將繼續到明年春季 雖然大陸供水但港府沒有對港共讓步. 工商日報 (第4頁). 1967-10-03 [2024-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4).
- ^ 141.0 141.1 141.2 威權下的新聞路 細談煽動刊物罪今昔. 大學線. 2022-02-23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2).
- ^ 142.0 142.1 周恩来总理命令红卫兵撤离英国驻华代办处. 2013-06-18 [2014-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 ^ 143.0 143.1 文革中荒唐外交闹剧:红卫兵火烧英国驻华代办处_历史频道_凤凰网. news.ifeng.com. [2015-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7).
- ^ 唐英. 英前官員憶文革噩夢:火燒英國代辦處. 大紀元時報. 2006-08-26.(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21-11-03)
- ^ 那年,一九六七 — 最動盪時刻 「菠蘿」滿地. 大學線. 2012-05-14 [2022-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6).
- ^ 悼林彬,驚嘆自己險被炸死──林彬遇害51周年祭(上). 眾新聞. 2018-08-24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9).
- ^ 147.0 147.1 死亡真相 林彬送院喊:左仔害死我. 蘋果日報.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30).
- ^ 左派暴徒又添一筆血債 商台職員林光海 昨凌晨卒告不治. 工商日報 (第4頁). 1967-08-31.
- ^ 149.0 149.1 149.2 歷史在這裡沉思 林彬遇害50周年. 眾新聞. 2017-08-23 [2022-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6).
- ^ 150.0 150.1 林彬遇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大革命志 補卷一: 赤禍香港》
- ^ 蔣總統明令褒揚林彬. 工商晚報 (第1頁). 1968-08-11 [2023-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1).
- ^ 金庸與新聞自由. 明周文化. 2018-11-19 [2022-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6).
- ^ 153.0 153.1 「67暴動」的恐怖主義根源(上). 眾新聞. 2017-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 ^ 金庸的政治江湖:神龍教影射中共 因「六四」傷心隱退. 新新聞. 2018-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 ^ 155.0 155.1 圖爲暴徒聲言要暗殺的本港六位知名人士 圖右至左上爲 徐家祥 簡悅強 李福樹 下爲 查良鏞 彭富華 陸海安. 工商晚報 (第4頁). 1967-08-29 [2024-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2).
- ^ 查良鏞1959年創辦明報 曾疑因明報社評譴責左派 收炸彈郵包恐嚇要離港暫避. 明報. 2018-10-30 [202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 ^ 金庸新加坡辦報:當年與驅風油大王聯手,還將《明報》主將調來星國任總編輯. [2022-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7).
- ^ 158.0 158.1 “文革”波及香港 金庸险遭“左派”猎杀. 环球网读书频道 (第2頁) (凤凰资讯). 2008-12-24 [2023-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0).
- ^ 159.0 159.1 黃震宇. 第三條戰線: 「六七暴動」中的「經濟戰」 (PDF) 2017年6月.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 62 [2024-03-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5-16).
- ^ 回顧香港六七暴動‧“放彈人”悔疚至今. 明報 (世華媒體). 2012-07-11 [2023-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9).
- ^ 對放炸彈應否處死刑問題 石寶德勛爵仍堅持己見 竟謂放彈者非志在殺人. 工商日報 (第5頁). 1967-10-21 [202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節」50周年文物展. AM730. 2019-08-29 [2022-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6).
- ^ 香港人用香港貨. 香港記憶. [2022-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1).
- ^ 164.0 164.1 衝着「香港週」製造恐慌 外籍警官伏屍怡和街. 蘋果日報 (果靈聞庫). 2018-03-07 [202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 ^ 165.0 165.1 荔枝角道放炸彈 三人被炸斃命 羅水欣被控三項謀殺案.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2-01 [202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5).
- ^ 由十一月廿四日實行 港共停發罷工生活費 巴士罷工工人多幹放炸彈暴行 每次以抽鐵行之中者不得畏縮. 華僑日報 (第5頁). 196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4).
- ^ 左仔掟彈掟到懵 晶報門前放一個 左口怕得要死 哀求港英專家營救. 工商晚報 (第1頁). 1967-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4).
- ^ 中華中學學生蕭偉文 涉嫌製彈自炸 昨在醫院提堂.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2-07 [2024-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0).
- ^ 中華中學學生實驗室造炸彈 學生斷臂學校被封. 蘋果日報. 2018-03-08 [2022-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9).
- ^ 左派貴族學生自製炸彈炸斷手. 新傳網. 2017-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 ^ 港府採取強硬措施 昨封閉中華中學 卽晚搜多間左校 中華中學封閉期間至明年八月中止 家長欲使子女轉學可向教育司申請. 工商晚報 (第1頁). 1967-11-29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5).
- ^ 封閉中華中學後 警察迅卽採行動 大搜四間共校 搜出炮竹及爆炸物 一零八人全部帶走. 華僑日報 (第5頁). 1967-11-29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5).
- ^ 「鬥委會」要減補助費 罷工的士司機羣起鼓噪 「鬥委」被迫准自由復工. 工商日報 (第4頁). 196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4).
- ^ 政府參與1967年工展會. 香港記憶. [2022-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6).
- ^ 八十三個宗親同鄉會 賀港督延長任期 聯銜呈文由華民政務司轉. 華僑日報 (第6頁). 1968-08-18.
- ^ 黃震宇. 第三條戰線: 「六七暴動」中的「經濟戰」 (PDF) 2017年6月.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 64, 65 [2024-03-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5-16).
- ^ 高院第一次審判炸彈案 葉達成朱志添 判處終身監禁.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1-24.
- ^ 羅恩惠・治亂世用重典? 港英時期與港共時期判刑比較. 光傳媒. 2024-03-25 [2024-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1).
- ^ 由1967開始 第1集 第二部分.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2009-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 ^ 《黃花崗雜誌》,林偉棠
- ^ 暴動事件統計一覽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大革命志 補卷一: 赤禍香港》
- ^ 解密百年香港 第28集Part 2 「滿地〝菠蘿〞」內容文字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亞洲電視》本港台
- ^ 損失之二(經濟):外匯短缺、貿易萎縮. 眾新聞. 2018-07-15 [202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6).
- ^ 黃震宇. 第三條戰線: 「六七暴動」中的「經濟戰」 (PDF) 2017年6月.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 65 [2024-03-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5-16).
- ^ 香港地产“四大天王”风云录:抄底1967. [2014-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1).
- ^ 馬亞木與小巴的進擊. 港識多史. 2017-06-15 [2022-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6).
- ^ 猛料阿Sir講古——六七暴動「副產品」. 頭條日報. 2017-06-09 [2023-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6).
- ^ 葉健民. 六七暴動真的改變了香港嗎?. 端傳媒. 2017-04-26 [2023-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8).
- ^ 高添強、黎健強. 任秀雯 , 编. 《彩色香港 1940s-1960s》 第一版. 三聯書店. 2013: 12. ISBN 978-962-04-3378-8.
- ^ 郊野公園之父:先發展棕地. 信報月刊. 2018-04-27 [2023-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30).
- ^ 郊野公園四十年. 大學線. 2016-03-04 [2023-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6).
- ^ 許崇德. 「六七暴動」與「香港人」身份意識的萌生 (PDF).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 41 [2024-06-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7-16).
- ^ 193.0 193.1 193.2 蔡國光. 回看六七暴動 鑑往識來. 灼見名家. 2023-11-02 [202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4).
- ^ 中港70年: 中國因素如何催生了香港的本土意識和“港獨”. 美國之音. 2019-09-30 [202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4).
- ^ 原汁原味六七暴動史:新界菜與左派大罷市. 獨立媒體. 2015-09-18 [202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8).(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24-10-19)
- ^ 王迪安; 吳海傑. 香港動盪—法與治的歷史與文化解讀 (PDF). 香港: 香港大學出版社. 2020年: 127 [2024-06-19]. ISBN 97898885283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6-19).
- ^ 羅恩惠:六七暴動不是反英 核心還是反共. RFA. 2023-11-16 [202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4).
- ^ 猛料阿Sir講古——香港一九六九. 頭條日報. 2019-04-12 [2023-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0).
- ^ 六七暴動:真假炸彈. 頭條日報. [2022-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1).
- ^ 〈廉政公署〉,《香港便覽》,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2010年4月
- ^ 平反文革暴動 董建華膽大妄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台灣新聞周刊, 2001/10/31
- ^ 政情:民主阿婆阻康叔攞大紫荊. 東方日報. [2014-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9).
- ^ 隔牆有耳:授勳被阻 吳康民唔Like陳太. 蘋果日報. [2014-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8).
- ^ 警察鬼祟改歷史 六七暴動唔關共產黨事. 蘋果日報. [2015-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8).
- ^ 警隊博物館也淡化 六七暴動唔關左派事?. 壹週Plus. [2015-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 ^ 百人公祭參與暴動死者 吳亮星:平反六七建議獲中央重視. 眾新聞. 2017-05-07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 ^ 歷史在這裡沉思 林彬遇害50周年. 眾新聞. 2017-08-23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6).
- ^ 六七暴動半世紀 紀錄片導演現場悼念. 台灣醒報 (Yahoo新聞). 2017-08-24 [2023-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31).
- ^ 中史課程冇六七暴動六四 楊潤雄:五千年歷史一些事相對重要性較低. 蘋果日報. [2018-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5).
- ^ 中史新版教科書出爐 三出版社同改六四篇幅 民女像、絕食相消失 資深教師:隱晦交代. 有線電視新聞. 2022-06-03 [2023-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2).
- ^ 新教材述六七暴動 圖淡化源自文革. 果靈聞庫. 2020-05-17 [2023-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 ^ 六七暴動51人. [2021-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 ^ 213.0 213.1 土瓜灣中華煤氣公司 工人黎松屍體 昨在煤井發現.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06-12.
- ^ 214.0 214.1 法庭研究黎松死因 煤氣公司工人作證 死者日常工作 不會進入煤倉. 華僑日報 (第6頁). 1967-09-13.
- ^ 215.0 215.1 土瓜灣煤氣廠工人 曾明屍體發現 在煤氣鼓撈起 警方正在研究曾明死因. 華僑日報 (第7頁). 1967-06-18.
- ^ 216.0 216.1 北九龍裁判署昨日開庭 研究曾明死因 余植添述尋獲屍體經過.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09-20.
- ^ 217.0 217.1 北九龍裁判署昨開庭 研究徐田波死因 檢察官簡述案情押候研訊. 華僑日報 (第6頁). 1967-08-22.
- ^ 警員林寳華殉職 死因研究終結 裁定死於橫禍. 華僑日報 (第12頁). 1967-11-18.
- ^ 在莊十頓道領導羣衆暴動 蔡惠南中槍斃命 摩士警司供述槍擊死者經過 在死者腰間搜出銳利三角銼 西區裁判署昨開庭研究死因今日繼續.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0-03.
- ^ 灣仔騷動中死者 蔡惠南死於橫禍 法庭裁定屬於合法殺害. 華僑日報 (第11頁). 1967-10-07.
- ^ 李振興遭暴徒剌斃 警方徵求有關消息. 華僑日報 (第8頁). 1967-07-19.
- ^ 莊士頓道三角待暴動中 李振興因傷重斃命 警方當時并未使用槍械及催淚彈 李因何致死法庭昨開庭研究死因. 華僑日報 (第6頁). 1967-10-08.
- ^ 李振興死困裁定 被不祥人物謀殺.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0-13.
- ^ 灣仔騷動中 李四被槍擊斃 法庭裁定死於合法槍殺.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2-02.
- ^ 南昌街千人集結騷動 無名男子中槍斃命 死因研究裁定死於合法警員自衞.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0-18.
- ^ 旺角豉油街騷動中 無名男子中槍死亡 死因研究裁定死於橫禍.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1-22.
- ^ 被迫開槍擊斃左仔 搜出武器拘八一人. 工商晚報 (第1頁). 1967-07-14.
- ^ 搜查九塢工聯及勞校遭頑抗 警方開槍一人被擊斃 兩人重傷捕八十一人 警員多名受傷搜出大批武器. 工商日報 (第6頁). 1967-07-15.
- ^ 左仔巢穴所藏武器數量極多且極犀利 至今午十時始搬運完畢. 工商晚報 (第1頁). 1967-07-14.
- ^ 在紅磡被捕左派滋事者 八一偵訊中 警隊進攻時左派用火攻 街坊目擊驚懼. 華僑日報 (第7頁). 1967-07-15.
- ^ 九塢勞聯紅磡勞校 十六人判入獄 三個月至三年.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08-02.
- ^ 旺角廣東道騷動中 無名男子中槍斃命 裁定死於合法槍殺.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1-25.
- ^ 233.0 233.1 荃灣暴動發現男屍 昨已移往粉嶺下葬. 華僑日報 (第10頁). 1967-07-24.
- ^ 今晨搜荃灣一診所 起出男屍一具 昨晚暴亂時受槍傷.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07-16.
- ^ 熊興澤死因繼續研究 熊朝出庭作供 其子死於無辜 死者已矣不願罪名加於身上. 華僑日報 (第13頁). 1967-11-03.
- ^ 靑年熊興澤 中老虎槍斃命 裁定死於橫禍.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1-04.
- ^ 騷動中放火燒巴士中槍斃命 蘇泉死於合法槍殺. 工商日報 (第6頁). 1967-12-22.
- ^ 蘇泉中槍斃命 西區裁判署昨開庭研究死因 陳劍文證明死者放火燒巴士.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2-20.
- ^ 騷動中男子中槍斃命 法庭研究死因 裁定合法槍殺.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2-22.
- ^ 六七暴動時拆彈墮崖 英兵命喪獅子山 香港落葬 43年後獲追頒勳章. 蘋果日報. 2018-03-07 [2023-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 ^ 聲言要炸死警察 何瑞祺中槍斃命 死因研究裁定死於合法.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0-21.
- ^ 跑馬地天主教墳場與林彬. www.dimcook.com.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 ^ 罷工司機參加暴動中槍 在醫院中患肺炎斃命 法庭昨裁定死於自然. 華僑日報 (第6頁). 1968-03-01.
- ^ 曾梅重傷送院急救不死 被控與非法藏爆炸品者為伍今日續審 邱進友當塲炸死.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1-10.
- ^ 與非法藏爆炸品者為伍 曾梅判囚九年.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1-11.
- ^ 暴動中盧漢彬中槍斃命 法庭研究死因 裁定死於橫禍. 工商日報 (第6頁). 1968-02-16.
- ^ 去年「十‧一」西區暴動 盧漢彬中槍斃命 法庭昨研究死因裁定死於橫禍.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8-02-16.
- ^ 牛頭角發現炸彈 兩人被炸死亡 裁定死於橫禍. 華僑日報 (第6頁). 1967-12-15.
- ^ 同胞羅水欣被迫害 竟遭投黑獄十二年[永久失效連結] 《大公報》 1968年3月1日 第5頁
- ^ 羅水欣光榮歸來 受到所屬單位熱烈歡迎[永久失效連結] 《大公報》 1973年4月3日 第4頁
- ^ 參加非法集會 曾天送入獄十四月.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08-10.
- ^ 252.0 252.1 囚犯鄧全病死 法庭昨開庭研究死因 陪審員裁定死於自然. 華僑日報 (第8頁). 1970-01-16 [2023-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5).
- ^ 在炸彈陣中捨己救人 警員杜雄光英勇殉職. 《工商日報》: 第4頁. 1967年10月15日.[永久失效連結]
- ^ 研究殉職警員杜雄光死因 裁定被身份不詳之人謀殺. 《工商日報》: 第4頁. 1968年1月11日.[永久失效連結]
- ^ 警員杜雄光被炸死 法醫驗得遍體傷痕 死因研究結果裁定為遭人謀殺. 《華橋日報》: 第6頁. 1968年1月11日.[永久失效連結]
- ^ 昨晚旺角太子道荔枝角道交界繁盛地點想搞所謂示威 港共炸傷卅九市民 兩個暴徒炸死自己 一個暴徒倒斃之後手中尚握有炸彈一枚可謂作法自斃 一個休班輔警經過暗中監視暴徒終將暴徒指揮者生擒 輔警巡邏車經過七人英勇下車槍擊暴徒全為彈片炸傷. 華僑日報 (第5頁). 1967-11-09 [202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5).
- ^ 港共慘挖小童眼 胡漢傑在騎樓溫習功課突聞隆然一聲 港共炸彈爆發破片射毀他的右邊眼珠 經醫將被毀眼珠移除實際遭港共挖去. 華僑日報 (第5頁). 1967-11-10 [2023-03-10].
- ^ 港英打死煤氣工人黎松 燒屍陰謀大暴露. 大公報 (第1頁). 1967-06-12.
- ^ 259.0 259.1 中華煤氣公司一批工人 揭發黎松曾明之死 原被左派工人迫害 拒收不義之財相繼被打死埋屍. 工商日報 (第3頁). 1967-07-01.
- ^ 徐田波死因 今日繼續研究. 華僑日報 (第6頁). 1967-08-25.
- ^ 徐田波前天非法逮捕後在警署毒打致死. 大公報 (第4頁). 1967-06-10.
- ^ 港英又添一筆新血債! 邵氏愛國職工李安 竟在警署慘遭殺害 昨午被「提訊」時已無法站立送醫院後不治. 大公報. 1967-06-27.
- ^ 邵氏片場兩工人被控 涉嫌恐嚇傷害 藏煽動性標語 李安受審時暈倒入院斃命. 華僑日報. 1967-06-27.
- ^ 英勇鬥爭遭港英綁架毒打 老漁民何傳添光榮犧牲 沙頭角各界堅決要報仇發表抗議聲明 誓向港英當局討還血債. 大公報 (第4頁). 1967-08-15.
- ^ 倉碼工人昨集會歡迎李鴻發歸來. 大公報 (第5頁). 1970-09-28.
- ^ 羅孚與六七少年犯(二之一). 新報. [2014-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8).
- ^ “反英抗暴”事件与沙头角边界冲突(2). [2014-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30).
- ^ 吳康民﹕為楊光辨誣 還「六七」真相. 明報. 2015-05-18 [2015-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0).
- ^ 269.0 269.1 269.2 池田大作、金庸. 探求一個燦爛的世紀. 香港: 明河社. 1998. ISBN 962-8129-20-1.
- ^ 中國對於香港的政策,可以說是『現狀不變,長期利用』八個字. [2014-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271.0 271.1 中共絕密文件:港共在文革前已要求「解放」香港. RFI. 2017-05-23 [2024-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2).
- ^ 272.0 272.1 葉靖斯. 中共建黨百年:地下組織與左派如何影響香港. BBC. 2021-07-01 [2024-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 ^ 左派亂噏反佔中 搵解放軍咁大陣容?. 蘋果日報. [201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8).
- ^ 50年前左派大暴动英国曾考虑在港设小型核武震摄. 2017-05-01 [2017-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1).
- ^ 吳荻舟 – 時任國務院外事辦公室港澳組副組長. 消失的檔案. [2023-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6).
- ^ 276.0 276.1 276.2 關慶寧﹕誰是「反英抗暴」真正領導者?. 長青網. 2015-05-22 [202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9).
- ^ 姬達 Jack Cater – 時任副輔政司. 消失的檔案. [2024-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5).
- ^ 莊恭南. 老差骨沙頭角槍戰險喪命 劉慧卿招攬紮根馬鞍山廿載. 香港01. 2018-12-10 [2020-01-08] (中文(香港)).
- ^ 細談煽動刊物罪今昔. 大學線月刊 (第39頁). 2022年3月 [2024-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3).
- ^ 何祥逃出死亡關 改判廿五年囚刑. 工商日報 (第12頁). 1972-03-29.
- ^ 葉達成等三人被控 在荃灣放炸彈 警員黃廣來被炸受傷雙目失明.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1-23.
- ^ 荃灣公衆電話亭 炸彈爆炸. 工商日報 (第5頁). 1967-08-05.
- ^ 爆電話亭炸傷四人 葉達成等三人昨續在高院提審 兩證人供述電話亭被爆炸經過. 華僑日報 (第6頁). 1967-11-22.
- ^ 葉達成等三人被控 藏有四顆炸彈 在荃灣放炸彈傷两警員兩市民 高院第一次提審炸彈案.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11-21.
- ^ 最後兩位被無理拘禁的愛國同胞葉達成朱永權光榮出獄 受到工人和親屬的歡迎和慰問. 大公報 (第4頁). 1973-05-04.
- ^ 要學習聖保羅曾德成皇仁何同學造反精神. 大公報 (第3頁). 1967-10-14.
- ^ 曾德成 香港地下共產黨員 被稱土共. 自由時報. 2009-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24).
- ^ 夜搜旺角兩工會 「摩總」九龍分會及紡織染工會 拘獲四十搜出大批武器及標語. 華僑日報 (第7頁). 1967-07-26.
- ^ 警隊昨傍晚搜查 摩總九龍分會 拘捕四十二人 搜出大批武器. 工商日報 (第4頁). 1967-07-26.
- ^ 摩總九龍分會藏武器 三十九人入獄 大部將解出境 十六歲少年待調查判處. 華僑日報 (第6頁). 1967-09-15.
- ^ 身在藏有犯罪性武器樓宇 少年曾某入獄九月 法官建議遞解出境. 華僑日報 (第4頁). 1967-09-22.
- ^ 292.0 292.1 292.2 292.3 梁家權、王慧麟、屈穎中、黃敏瓊、馬淑嫻. 驅逐傅奇石慧失敗 港英算盤盡散. 英方絕密檔案曝光——六七暴動秘辛. 經濟日報出版社. 2001: 78–81.
- ^ 廣州出現大字報 抨擊石慧傅奇 指兩人一向過着腐化奢侈生活. 工商日報 (第4頁). 1968-03-17 [2023-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30).
- ^ 傅奇石慧 嘆世界. 香港文汇报. 2006-12-13 [2014-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 ^ 閱讀六七(下):左派觀點何處尋?. 獨立媒體. 2017-06-22 [202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2).
外部連結
[编辑]- 六七暴動歷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六七暴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體中文)
- 1967年香港左派暴動圖集 1967 Hong Kong Rio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 香港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 六七暴動Wiki(繁體中文)
- 六七暴動.香港.45週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 香港警察—警隊歷史:現代警隊的雛型 1945-67(2013年版本)(繁體中文)
- 《澳門「一二.三」事件圖解暨歷史資料匯編》第二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第一多人死亡: 1956年雙十暴動(約60死300傷) |
香港史上第二多人死亡的騷亂 | 第三多人死亡: 1992年石崗越南船民騷亂(24死126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