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祚荣: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 →封号 |
小 Cat-a-lot:從分類移除:Category:大姓 using Cat-a-lot |
||
(未显示8个用户的13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File:Dae Joyeong.png|thumb|Go of Balhae]] |
|||
{{Otheruses|subject=歷史人物'''大祚荣'''|other=由[[韓國]][[KBS]]電視台製作、描寫此人物的傳奇故事的電視劇|大祚榮 (電視劇)}} |
{{Otheruses|subject=歷史人物'''大祚荣'''|other=由[[韓國]][[KBS]]電視台製作、描寫此人物的傳奇故事的電視劇|大祚榮 (電視劇)}} |
||
{{中國宗室信息框 |
|||
{{Infobox Monarch |
|||
| |
| 名稱 = 大祚榮 |
||
| |
| 稱號 = 渤海高王 |
||
| |
| 畫像 = |
||
| |
| 畫像大小 = |
||
| 說明 = |
|||
⚫ | |||
| 世系 = [[渤海國]]第1任[[渤海國君主列表|國王]] |
|||
| predecessor = |
|||
⚫ | |||
⚫ | |||
| 統治類型 = |
|||
| full name = 大祚榮 |
|||
| 登基 = |
|||
| native_lang1 = [[諡號]] |
|||
| 前任 = |
|||
| native_lang1_name1 = 高王 |
|||
⚫ | |||
| era name = |
|||
| 世系1 = |
|||
⚫ | |||
| 在位1 = |
|||
⚫ | |||
| |
| 統治類型1 = |
||
| |
| 前任1 = |
||
| |
| 繼任1 = |
||
| 世系2 = |
|||
| death_date = 719年4月2日 |
|||
| |
| 在位2 = |
||
| |
| 統治類型2 = |
||
| 前任2 = |
|||
| 繼任2 = |
|||
| 出生日期 = ? |
|||
| 出生地 = |
|||
| 逝世日期 = 唐開元七年三月初八日<br>719年4月2日 |
|||
| 逝世地 = |
|||
| 陵墓 = |
|||
| 配偶 = <!--或者分為「皇后」和「妃嬪」兩個參數--> |
|||
| 子嗣 = <!--按出生順序列出,使用{{plainlist}}或{{unbulleted list}} --> |
|||
| 姓名 = |
|||
| 年號 = |
|||
| 尊號 = |
|||
| 諡號 = 高王 |
|||
| 廟號 = |
|||
| 蒙古語尊號 = |
|||
⚫ | |||
⚫ | |||
| 母 = |
|||
| 親屬 = |
|||
| 宗教信仰 = |
|||
}} |
}} |
||
'''渤海高王'''( |
'''渤海高王'''({{bd||?|719年|4月2日|catIdx=D大}}),諱'''大祚榮''',是[[渤海国]]的開國之主,在位期从698年至719年。 |
||
==生平== |
==生平== |
||
根據《[[舊唐書]]》和《[[新唐書]]》的記載:姓「大」<ref>当时靺鞨语的发音为“乞乞”,语义是“大”。</ref>氏, |
根據《[[舊唐書]]》和《[[新唐書]]》的記載:姓「大」<ref>当时靺鞨语的发音为“乞乞”,语义是“大”。</ref>氏,粟末靺鞨部(满洲先祖)人,亦是“渤海靺鞨大祚榮為高麗別種”,[[粟末靺鞨|粟末]][[靺鞨]][[酋长]][[乞乞仲象]]之子(一说大祚荣和乞乞仲象是同一人<ref>{{Cite book||editor=[[高文德]]・卢勋・[[史金波]]・[[白滨]]|date=1995-12|title=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publisher=[[吉林教育出版社]]|ISBN=}}</ref>),高句麗舊將。曾依附于[[高句丽]],高句丽被[[新罗]]联合中国唐朝所灭后脱离唐朝,创立渤海国(震国)。 |
||
高句麗滅亡後,粟末靺鞨大祚荣在696年从[[營州]]东徙东牟山,拥兵自立,並於698年割据其地自封为[[王]],建震国,自立为[[振国王]],遣使通于[[后突厥汗国|突厥]]。705年接受唐朝招安,向[[唐朝]]称臣,实现了和解。713年正式得到唐朝[[册封]],成为[[渤海郡王]],同时兼领“[[忽汗州|忽汗]][[州]]都督府”[[都督]]的职务。大祚榮建國後極力保持外交上的和平:除了向[[唐朝]]称臣修好之外,也盡力保持與[[突厥]]、[[契丹]]、[[新羅]]和[[日本]]的友好關係。由於渤海國位處強國之間,所以成為了除日本以外的四个政权之間的[[緩衝區]]。正是由于大祚荣的睦邻政策才使渤海国得以在初唐之時保持獨立。719年病逝,其王位由兒子[[大武藝]]武王繼位,谥号为'''高王'''。 |
高句麗滅亡後,粟末靺鞨大祚荣在696年从[[營州]]东徙东牟山,拥兵自立,並於698年割据其地自封为[[王]],建震国,自立为[[振国王]],遣使通于[[后突厥汗国|突厥]]。699年,大祚荣自立为靺鞨国王,并以尊称“da(古通古斯语即酋长)”自创其姓大氏,因其父曾封震国公又对外称“大震国”(一说大振国),从此开创了渤海国的前身。705年接受唐朝招安,向[[唐朝]]称臣,实现了和解。713年正式得到唐朝[[册封]],成为[[渤海郡王]],同时兼领“[[忽汗州|忽汗]][[州]]都督府”[[都督]]的职务。大祚榮建國後極力保持外交上的和平:除了向[[唐朝]]称臣修好之外,也盡力保持與[[突厥]]、[[契丹]]、[[新羅]]和[[日本]]的友好關係。由於渤海國位處強國之間,所以成為了除日本以外的四个政权之間的[[緩衝區]]。正是由于大祚荣的睦邻政策才使渤海国得以在初唐之時保持獨立。719年病逝,其王位由兒子[[大武藝]]武王繼位,谥号为'''高王'''。 |
||
==封号== |
==封号== |
||
振国王的称号来源于武则天对大祚荣父亲[[ |
振国王的称号来源于武则天对大祚荣父亲[[乞乞仲象]]所册封的震国公。 |
||
== 大祚榮的種族 == |
== 大祚榮的種族 == |
||
關於大祚榮的種族,《舊唐書》記載大祚榮是「高麗別種」 |
關於大祚榮的種族,《舊唐書》記載大祚榮是「高麗別種」<ref>{{quotation|{{lang|zh-Hant|渤海靺鞨大祚榮者,本高麗別種也。}}|舊唐書|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傳}}{{Wikisourcelang|zh|舊唐書/卷199下#渤海靺鞨}}</ref>,《新唐書》認為渤海大氏本為粟末靺鞨,依附高麗<ref>{{quotation|{{lang|zh-Hant|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麗者,姓大氏。}}|新唐書|卷二一九|渤海傳}}{{Wikisourcelang|zh|新唐書/卷219#渤海}}</ref>。 |
||
897年在新罗与渤海争长的事件中,[[崔致远]]所作的《[[s:謝不許北國居上表|谢不许北国居上表]]》中,就是把大祚荣称为“[[靺鞨]]”,称为“[[粟末靺鞨|粟末]]小蕃”、“[[靺鞨|鞅羯]]之属”。 |
|||
{{quotation|{{lang|zh-Hant|臣謹按渤海之源流也,句驪未滅之時,本為疣贅部落。靺鞨之屬,實繁有徒,是名粟末小蕃,嘗逐句驪內徙。其首領乞四羽及大祚榮等,至武后臨朝之際,自營州作孽而逃,輒據荒丘,始稱振國。時有句驪遺燼,勿吉雜流。}} |
|||
|崔致远|谢不许北国居上表}}{{Wikisourcelang|zh|謝不許北國居上表}} |
|||
== 家庭 == |
== 家庭 == |
||
第63行: | 第86行: | ||
==外部链接== |
==外部链接== |
||
*{{zh}}[http://www.artx.cn/renwu/D/1795_454.html 大祚榮] |
*{{zh}}[http://www.artx.cn/renwu/D/1795_454.html 大祚榮]{{Wayback|url=http://www.artx.cn/renwu/D/1795_454.html |date=20120806085819 }} |
||
第78行: | 第101行: | ||
[[Category:渤海国君主]] |
[[Category:渤海国君主]] |
||
[[Category:大姓|Z祚]] |
|||
[[Category:靺鞨人|Q]] |
[[Category:靺鞨人|Q]] |
||
[[Category:唐朝郡王]] |
[[Category:唐朝异姓郡王|渤海]] |
||
[[Category:朝鮮半島追尊皇帝]] |
[[Category:朝鮮半島追尊皇帝]] |
||
[[Category:開國君主]] |
[[Category:開國君主]] |
2024年3月5日 (二) 08:37的最新版本
大祚榮 | |||||
---|---|---|---|---|---|
渤海高王 | |||||
渤海國第1任國王 | |||||
統治 | 698年-719年4月2日[1] | ||||
繼任 | 大武藝 | ||||
出生 | ? | ||||
逝世 | 唐開元七年三月初八日 719年4月2日 | ||||
| |||||
政权 | 渤海國 | ||||
父親 | 乞乞仲象 |
渤海高王(?—719年4月2日),諱大祚榮,是渤海国的開國之主,在位期从698年至719年。
生平
[编辑]根據《舊唐書》和《新唐書》的記載:姓「大」[2]氏,粟末靺鞨部(满洲先祖)人,亦是“渤海靺鞨大祚榮為高麗別種”,粟末靺鞨酋长乞乞仲象之子(一说大祚荣和乞乞仲象是同一人[3]),高句麗舊將。曾依附于高句丽,高句丽被新罗联合中国唐朝所灭后脱离唐朝,创立渤海国(震国)。
高句麗滅亡後,粟末靺鞨大祚荣在696年从營州东徙东牟山,拥兵自立,並於698年割据其地自封为王,建震国,自立为振国王,遣使通于突厥。699年,大祚荣自立为靺鞨国王,并以尊称“da(古通古斯语即酋长)”自创其姓大氏,因其父曾封震国公又对外称“大震国”(一说大振国),从此开创了渤海国的前身。705年接受唐朝招安,向唐朝称臣,实现了和解。713年正式得到唐朝册封,成为渤海郡王,同时兼领“忽汗州都督府”都督的职务。大祚榮建國後極力保持外交上的和平:除了向唐朝称臣修好之外,也盡力保持與突厥、契丹、新羅和日本的友好關係。由於渤海國位處強國之間,所以成為了除日本以外的四个政权之間的緩衝區。正是由于大祚荣的睦邻政策才使渤海国得以在初唐之時保持獨立。719年病逝,其王位由兒子大武藝武王繼位,谥号为高王。
封号
[编辑]振国王的称号来源于武则天对大祚荣父亲乞乞仲象所册封的震国公。
大祚榮的種族
[编辑]關於大祚榮的種族,《舊唐書》記載大祚榮是「高麗別種」[4],《新唐書》認為渤海大氏本為粟末靺鞨,依附高麗[5]。
897年在新罗与渤海争长的事件中,崔致远所作的《谢不许北国居上表》中,就是把大祚荣称为“靺鞨”,称为“粟末小蕃”、“鞅羯之属”。
臣謹按渤海之源流也,句驪未滅之時,本為疣贅部落。靺鞨之屬,實繁有徒,是名粟末小蕃,嘗逐句驪內徙。其首領乞四羽及大祚榮等,至武后臨朝之際,自營州作孽而逃,輒據荒丘,始稱振國。時有句驪遺燼,勿吉雜流。
— 崔致远, 谢不许北国居上表
家庭
[编辑]兄弟
[编辑]子女
[编辑]子
[编辑]《桓檀古记》
[编辑]《桓檀古记》称大祚荣建年号天統,被尊为太祖[6]、聖武高皇帝。
附注
[编辑]- ^ 金毓黻《渤海國志長編》:高王22年3月丁酉,唐玄宗開元7年3月
- ^ 当时靺鞨语的发音为“乞乞”,语义是“大”。
- ^ 高文德・卢勋・史金波・白滨 (编). 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12.
- ^ 渤海靺鞨大祚榮者,本高麗別種也。
— 舊唐書, 卷一九九下, 渤海靺鞨傳 - ^ 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麗者,姓大氏。
— 新唐書, 卷二一九, 渤海傳 - ^ 《桓檀古记》第七 大震国本纪
参见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前任: 乞乞仲象 |
粟末靺鞨酋長 (699-719) |
繼任: — |
前任: — |
渤海郡王 (699-719) |
繼任: 渤海武王大武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