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兩文三語: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Jimmy-bot留言 | 贡献
标签手工回退
 
(未显示25个用户的59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Chinese languages in society}}
{{Chinese languages in society}}
'''兩文三語'''({{lang-en|biliteracy and trilingualism}})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1997年成立後推廣的語文政策。兩文為[[中文]]和[[英文]],三語為[[标准粵語|粵語]]、[[英語]]和[[普通話]]。
'''兩文三語'''({{lang-en|biliteracy and trilingualism}})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1997年成立後推廣的語文政策。兩文為[[汉语|中文]]和[[英语|英文]],三語為[[粤语|粵語]]([[香港粵語|廣東話]]、[[英语|英語]]和[[普通话|普通話]]。


== 政策內容 ==
== 政策內容 ==
第8行: 第8行:


== 歷史 ==
== 歷史 ==
香港在1840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以自由港的身份,成為[[大英帝國]]的轉口港。來自英國的政府官員與商人都說英文。英國政府在香港繼續使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但在1974年,《[[法定語文]]條例》獲通過,中文成為另一種官方語言。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一規定,在將來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英文是官方語言之一,這一點在1990年《[[香港基本法]]》第9條中得以確認。1997年主權移交之後,英文仍然廣泛地在法律商業領域中使用,而且幼兒園、小學、中學與大學仍把英文列為指定課程。香港也有不少地方用英文命名,尤其在香港島為多。
香港在1841開始逐步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以自由港的身份,成為[[大英帝國]]的轉口港。來自英國的政府官員與商人都說英文。英國政府在香港繼續使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直至1974年,《[[法定語文條例]]》獲通過,中文成為另一種官方語言。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一規定,在將來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英文是官方語言之一,這一點在《[[香港基本法]]》第9條中得以確認。1997年[[香港接儀式]]之後,英文仍然廣泛地在法律商業領域中使用,幼兒園、小學、中學與大學仍把英文列為指定課程。香港也有不少地方用英文命名,尤其在香港島為多。


中文方面,於1974年通過的《法定語文條例》中,宣佈中文是香港另一種官方語言。大多數香港居民的母語是[[粵語]]中的[[廣州話]](廣東話、廣府話),政府事實上使用的官方語言也是它,然而《法定語文條例》並無指定中文要說哪一種[[漢語變體]]語言。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一規定,在將來的香港特別行政區,中文是官方語言之一;1987年3月,《法定語文條例》經過修訂之後,要求所有新立的法例必須以中英文雙語制定。《香港基本法》第9條確認中文同英文兩者在香港的官方地位。2006年,香港人口達到699萬,其中大約95%是[[華人]]的後裔,當中大部份人講[[粵語]]、[[客家話]]同[[潮州話]]這幾種中文語言。<ref>{{Cite web |title=Hong Kong Statistics – Population and Vital Events |url=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s_by_subject/index.jsp?subjectID=1&charsetID=2&displayMode=T |website=政府統計處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609015356/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s_by_subject/index.jsp?subjectID=1&charsetID=2&displayMode=T |archive-date=2007-06-09 |access-date=2007-02-02}}</ref>至於普通話,作為中國共產黨執政語言,於1999年,[[香港教育局]]已經公開宣傳話長遠要用普通話教中文科,被語言學家[[包睿舜]](Robert Bauer)指責是「收買」學校,但越發引起香港人抗議,反而提升粵語的正統地位,甚至促進了粵語白話文(粵文)書寫的發展。<ref>{{Cite news|title=廣東話vs普通話:當香港的語言遇上政治|url=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0439847|author=劉林(Juliana Liu)|work=BBC|access-date=2017-06-29}}</ref>
中文方面,於1974年通過的《法定語文條例》中,宣佈中文是香港另一種官方語言。大多數香港居民的母語是[[粵語]]中的[[广州话|廣州話]](廣東話、廣府話),政府事實上使用的官方語言也是它,然而《法定語文條例》並無指定中文要說哪一種[[漢語變體]]語言。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一規定,在將來的香港特別行政區,中文是官方語言之一;1987年3月,《法定語文條例》經過修訂之後,要求所有新立的法例必須以中英文雙語制定。《香港基本法》第9條確認中文同英文兩者在香港的官方地位。2006年,香港人口達到699萬,其中大約95%是[[華人]]的後裔,當中大部份人講[[粵語]]、[[客家話]]同[[潮州話]]這幾種中文語言。<ref>{{Cite web |title=Hong Kong Statistics – Population and Vital Events |url=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s_by_subject/index.jsp?subjectID=1&charsetID=2&displayMode=T |website=政府統計處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609015356/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s_by_subject/index.jsp?subjectID=1&charsetID=2&displayMode=T |archive-date=2007-06-09 |access-date=2007-02-02}}</ref>普通話通用於中國大陸,在《[[中華人民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是通用語言,1999年,[[香港教育局]]公開宣傳話長遠要用普通話教中文科,被語言學家[[包睿舜]](Robert Bauer)指責是「收買」學校,但越發引起香港人抗議,反而提升粵語的正統地位,甚至促進了粵語白話文(粵文)書寫的發展。<ref>{{Cite news|title=廣東話vs普通話:當香港的語言遇上政治|url=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0439847|author=劉林(Juliana Liu)|work=BBC|access-date=2017-06-29|archive-date=2020-02-1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216131936/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0439847}}</ref>


== 成效 ==
== 成效 ==
中文書寫以[[繁體中文]]為主。同時,也有少量[[簡體字]]、俗體字及源自中國民間的用語傳至香港,少數香港人書寫在大量繁體中文下夾雜少量簡體字、俗體字。部分學校容許學生在使用中文作答的功課及考試中,使用簡體字作答。考評局也容許學生在公開考試中,使用合乎中国國家規範(即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在1986年所頒佈的《簡化字總表》)的簡化字。在一些遊客區,市面上也間中會看見為大陆旅客而製作的簡體字標語和指示牌,然而,若僅有簡體字版本而沒有同時提供繁體字版本,有關店舖、公司或機構也會惹來爭議,不少香港人會感到本土語文文化不被尊重。<ref>{{cite news|title=咖啡店用簡體字,商家自由,不得妄論 星巴克入紫禁城,世界大同,夫復何言?|url=https://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2/04/08/6103|accessdate=2012-04-08|work=[[輔仁媒體]]|author=林非|date=2012-04-08}}</ref><ref>{{cite news|title=Agnès b. Café 事件過後 我們追求怎樣的語境?|url=https://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2/04/05/5937|accessdate=2012-04-05|work=[[輔仁媒體]]|author=外星人|date=2012-04-05}}</ref>繁體字及英文的書寫,仍然是香港絕大多數的主流。
中文書寫以[[繁体字|繁體]]為主。同時,少數人為方便書寫,亦會夾雜少量[[简化字|簡體字]]、俗體字、自造字。部分學校容許學生在使用中文作答的功課及考試中,使用簡體字作答。考評局也容許學生在公開考試中,使用合乎中国國家規範(即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在1986年所頒佈的《簡化字總表》)的簡化字。在一些遊客區,市面上也間中會看見為大陆旅客而製作的簡體字標語和指示牌,然而,若僅有簡體字版本而沒有同時提供繁體字版本,有關店舖、公司或機構也會惹來爭議,不少香港人會感到本土語文文化不被尊重。<ref>{{cite news|title=咖啡店用簡體字,商家自由,不得妄論 星巴克入紫禁城,世界大同,夫復何言?|url=https://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2/04/08/6103|accessdate=2012-04-08|work=[[輔仁媒體]]|author=林非|date=2012-04-08|archive-date=2022-04-0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405053110/https://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2/04/08/6103}}</ref><ref>{{cite news|title=Agnès b. Café 事件過後 我們追求怎樣的語境?|url=https://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2/04/05/5937|accessdate=2012-04-05|work=[[輔仁媒體]]|author=外星人|date=2012-04-05|archive-date=2022-05-2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520002204/https://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2/04/05/5937}}</ref>繁體字及英文的書寫,仍然是香港絕大多數的主流。


早年部分[[香港]][[作家]]及[[香港傳媒]]將粵語用字刊於出版讀物,成為[[粵語白話文]](粵文)。港警察和法庭整理口供時,需要將證人原話忠實完整地紀錄下來,以防止出現歧意而造成法律上證供無效。然而香港早期使用的繁體中文電腦系統都是來自台灣,以[[大五碼]]作為內碼,會產生粵文缺字問題<ref>包括香港地名常用的「邨」、「埗」、「鰂」、「涌」等字,或者粵語裏部份副詞、虛詞、語氣詞、名詞等。</ref>,後來這些缺字已被香港政府正式化為[[香港增補字符集]]中的[[粵語字]],並向[[國際標準化組織]]補完作[[通用字符集|ISO 10646]]及[[Unicode]]標準,問題已獲解決。不但日常的電腦及網絡通信中,粵文佔了主導位置,近年更有粵文文學雜誌、粵文翻譯等的出現,粵文書寫至今已蔚然成風,在坊間、文藝界與語言學界裏都大行其道。<ref>{{cite news|title=【專訪】眾籌搞粵語文學期刊 90後總編:我當係生意咁|url=https://beta.thestandnews.com/culture/%E5%B0%88%E8%A8%AA-%E7%9C%BE%E7%B1%8C%E6%90%9E%E7%B2%B5%E8%AA%9E%E6%96%87%E5%AD%B8%E6%9C%9F%E5%88%8A-90%E5%BE%8C%E7%B8%BD%E7%B7%A8-%E6%88%91%E7%95%B6%E4%BF%82%E7%94%9F%E6%84%8F%E5%92%81run|accessdate=2021-06-04|work=[[立場新聞]]|date=2020-06-15|archive-date=2021-06-0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604204840/https://beta.thestandnews.com/culture/%E5%B0%88%E8%A8%AA-%E7%9C%BE%E7%B1%8C%E6%90%9E%E7%B2%B5%E8%AA%9E%E6%96%87%E5%AD%B8%E6%9C%9F%E5%88%8A-90%E5%BE%8C%E7%B8%BD%E7%B7%A8-%E6%88%91%E7%95%B6%E4%BF%82%E7%94%9F%E6%84%8F%E5%92%81run|dead-url=no}}</ref>
早年部分[[香港]][[作家]]及[[香港傳媒]]將粵語用字刊於出版讀物,成為[[粵語白話文]](粵文)。港警察和法庭整理口供時,需要將證人原話忠實完整地紀錄下來,以防止出現歧意而造成法律上證供無效。然而香港早期使用的繁體中文電腦系統都是來自台灣,以[[大五碼]]作為內碼,會產生粵文缺字問題<ref>包括香港地名常用的「邨」、「埗」、「鰂」、「涌」等字,或者粵語裏部份副詞、虛詞、語氣詞、名詞、動詞等。</ref>,後來這些缺字已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政府]]正式化為[[香港增補字符集]]中的[[粵語字]],並向[[國際標準化組織]]補完作[[通用字符集|ISO 10646]]及[[Unicode]]標準,問題已獲解決。不但日常的電腦及網絡通信中,粵文佔了主導位置,近年更有粵文文學雜誌、粵文翻譯等的出現,粵文書寫至今已蔚然成風,在坊間、文藝界與語言學界裏都大行其道。<ref>{{cite news|title=【專訪】眾籌搞粵語文學期刊 90後總編:我當係生意咁|url=https://beta.thestandnews.com/culture/%E5%B0%88%E8%A8%AA-%E7%9C%BE%E7%B1%8C%E6%90%9E%E7%B2%B5%E8%AA%9E%E6%96%87%E5%AD%B8%E6%9C%9F%E5%88%8A-90%E5%BE%8C%E7%B8%BD%E7%B7%A8-%E6%88%91%E7%95%B6%E4%BF%82%E7%94%9F%E6%84%8F%E5%92%81run|accessdate=2021-06-04|work=[[立場新聞]]|date=2020-06-15|archive-date=2021-06-0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604204840/https://beta.thestandnews.com/culture/%E5%B0%88%E8%A8%AA-%E7%9C%BE%E7%B1%8C%E6%90%9E%E7%B2%B5%E8%AA%9E%E6%96%87%E5%AD%B8%E6%9C%9F%E5%88%8A-90%E5%BE%8C%E7%B8%BD%E7%B7%A8-%E6%88%91%E7%95%B6%E4%BF%82%E7%94%9F%E6%84%8F%E5%92%81run|dead-url=no}}</ref>


== 使用 ==
== 使用 ==
第23行: 第23行:


英語方面,一般曾接受中學至高中教育的人,都能掌握基本英語,可以簡單溝通。
英語方面,一般曾接受中學至高中教育的人,都能掌握基本英語,可以簡單溝通。

== 参考文献 ==
{{Reflist|30em}}


== 參見 ==
== 參見 ==
{{Portal|香港|语言|汉字文化圈}}
* [[香港語文]]
* [[香港語文]]
* [[香港文化]]
* [[香港文化]]
第34行: 第30行:
* [[官方语言]]
* [[官方语言]]


== 参考资料 ==
{{Reflist|30em}}

{{Portal bar|香港|语言|汉字文化圈}}
[[Category:香港語言| ]]
[[Category:香港語言| ]]

2024年12月24日 (二) 14:21的最新版本

中國各地語言生活
方言電影史
方言童謠/民歌

方、语言電視廣播史
各地讀音字典

WikiProject:中國傳統聲音

兩文三語(英語:biliteracy and trilingualism)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1997年成立後推廣的語文政策。兩文為中文英文,三語為粵語廣東話)、英語普通話

政策內容

[编辑]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1997年成立後實行「兩文三語」的語文政策:中文、英文書寫,粵語、英語和普通話口語第一語言粵語、或族群母語第二語言英語普通話

在赤鱲角的高速公路的雙語標誌

歷史

[编辑]

香港在1841年開始逐步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以自由港的身份,成為大英帝國的轉口港。來自英國的政府官員與商人都說英文。英國政府在香港繼續使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直至1974年,《法定語文條例》獲通過,中文成為另一種官方語言。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一規定,在將來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英文是官方語言之一,這一點在《香港基本法》第9條中得以確認。1997年香港交接儀式之後,英文仍然廣泛地在法律和商業領域中使用,幼兒園、小學、中學與大學仍把英文列為指定課程。香港也有不少地方用英文命名,尤其在香港島為多。

中文方面,於1974年通過的《法定語文條例》中,宣佈中文是香港另一種官方語言。大多數香港居民的母語是粵語中的廣州話(廣東話、廣府話),政府事實上使用的官方語言也是它,然而《法定語文條例》並無指定中文要說哪一種漢語變體語言。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一規定,在將來的香港特別行政區,中文是官方語言之一;1987年3月,《法定語文條例》經過修訂之後,要求所有新立的法例必須以中英文雙語制定。《香港基本法》第9條確認中文同英文兩者在香港的官方地位。2006年,香港人口達到699萬,其中大約95%是華人的後裔,當中大部份人講粵語客家話潮州話這幾種中文語言。[1]普通話通用於中國大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是通用語言,1999年,香港教育局公開宣傳話長遠要用普通話教中文科,被語言學家包睿舜(Robert Bauer)指責是「收買」學校,但越發引起香港人抗議,反而提升粵語的正統地位,甚至促進了粵語白話文(粵文)書寫的發展。[2]

成效

[编辑]

中文書寫以繁體字為主。同時,少數人為方便書寫,亦會夾雜少量簡體字、俗體字、自造字。部分學校容許學生在使用中文作答的功課及考試中,使用簡體字作答。考評局也容許學生在公開考試中,使用合乎中国國家規範(即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在1986年所頒佈的《簡化字總表》)的簡化字。在一些遊客區,市面上也間中會看見為大陆旅客而製作的簡體字標語和指示牌,然而,若僅有簡體字版本而沒有同時提供繁體字版本,有關店舖、公司或機構也會惹來爭議,不少香港人會感到本土語文文化不被尊重。[3][4]繁體字及英文的書寫,仍然是香港絕大多數的主流。

早年部分香港作家香港傳媒將粵語用字刊於出版讀物,成為粵語白話文(粵文)。港警察和法庭整理口供時,需要將證人原話忠實完整地紀錄下來,以防止出現歧意而造成法律上證供無效。然而香港早期使用的繁體中文電腦系統都是來自台灣,以大五碼作為內碼,會產生粵文缺字問題[5],後來這些缺字已被香港政府正式化為香港增補字符集中的粵語字,並向國際標準化組織補完作ISO 10646Unicode標準,問題已獲解決。不但日常的電腦及網絡通信中,粵文佔了主導位置,近年更有粵文文學雜誌、粵文翻譯等的出現,粵文書寫至今已蔚然成風,在坊間、文藝界與語言學界裏都大行其道。[6]

使用

[编辑]

粵語是岭南地区居民一直以來的主要母語及地區通用語,從香港開埠初期至今,就一直是香港市區的主要語言,亦是今天大多數香港人的母語。

香港近九成人口以粵語作為母語及最常用語言,香港由於大部分場合都不須使用普通話,因此許多香港人的普通話都只有基本簡單交流的水平,從來不用普通話的人亦很常見。[7]

英語方面,一般曾接受中學至高中教育的人,都能掌握基本英語,可以簡單溝通。

參見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Hong Kong Statistics – Population and Vital Events. 政府統計處. [2007-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9). 
  2. ^ 劉林(Juliana Liu). 廣東話vs普通話:當香港的語言遇上政治. BBC. [2017-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3. ^ 林非. 咖啡店用簡體字,商家自由,不得妄論 星巴克入紫禁城,世界大同,夫復何言?. 輔仁媒體. 2012-04-08 [201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5). 
  4. ^ 外星人. Agnès b. Café 事件過後 我們追求怎樣的語境?. 輔仁媒體. 2012-04-05 [2012-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0). 
  5. ^ 包括香港地名常用的「邨」、「埗」、「鰂」、「涌」等字,或者粵語裏部份副詞、虛詞、語氣詞、名詞、動詞等。
  6. ^ 【專訪】眾籌搞粵語文學期刊 90後總編:我當係生意咁. 立場新聞. 2020-06-15 [2021-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 
  7. ^ 引數據指9成人口慣用廣東話 沈旭暉:不以粵語為母語 全球大笑. 立場新聞. 2016-01-11 [2016-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