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見性:修订间差异
A0985265637(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6个用户的156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明心見性''',或稱'''明心'''、'''見性''',[[佛教]]術語,「'''明心'''」與「'''見性'''」是不同的意思,但都是指明證、悟解本心是[[自性清淨心]]。 |
|||
{{佛教}}{{中國禪宗}} |
|||
'''明心見性''',或称'''明心'''、'''見性''',[[佛教]]術語,「'''明心'''」是指"'''明'''自'''心'''是本空之體"、「'''見性'''」是指"'''見'''自'''性'''是本有之相",而[[佛]]是以“常住不[[空]]的佛性之體”為性;[[辟支佛]]則是以“[[諸法]]無[[自性]]的性”為性。 |
|||
* 在相上才能'''見性''',在用上才能觀見 |
|||
'''明心見性'''的重要性:'''明心見性'''是[[破迷啟悟]]的關鍵,也是[[轉凡入聖]]的樞紐。 |
'''明心見性'''的重要性:'''明心見性'''是[[破迷啟悟]]的關鍵,也是[[轉凡入聖]]的樞紐。 |
||
以[[佛法]]的[[精髓]]來說,只有 |
以[[佛法]]的[[精髓]]來說,只有'''明心見性'''後,再弘揚[[佛法]],才有真實[[功德]]。 |
||
[['''佛之道''']]:不悲過去,非貪未來,心繫當下,由此安詳。 |
|||
[['''辟支佛之道''']]:人生[[緣起]]性空,緣生緣滅,遇緣則有師。 |
|||
在《[[楞嚴經]]》裡,[[釋迦牟尼佛]]以[[七處徵心|七處徵心觀法]]教[[阿難]]如何明心,又以[[十番顯見|十番顯見觀法]]教[[阿難]]如何見性。 |
|||
⚫ | |||
⚫ | |||
== 七處徵心觀法 == |
|||
1、心不在身內 |
|||
2、心不在身外 |
|||
3、心不在根塵裡 |
|||
4、心不在內外明暗之間 |
|||
5、心不在隨所合處 |
|||
6、心不在中([[中間]]、[[中觀]]、[[中道]]) |
|||
7、心並不是沒有住所的 |
|||
== 十番顯見觀法 == |
|||
1、見性是[['''心''']]非眼 |
|||
2、見性不動 |
|||
3、見性不滅 |
|||
4、見性不失 |
|||
5、見性不還 |
|||
6、見性不雜 |
|||
7、見性無礙 |
|||
8、見性不二 |
|||
⚫ | |||
9、見性超情(非'''[[因緣]]'''、[[非[[自然]]]]、[[離四句絕百非]]) |
|||
⚫ | |||
10、見性離見(見''見''之時,見非是''見)'' |
|||
== 明心見性的人 == |
== '''明心見性'''的人 == |
||
真'''明心見性'''了,就已經是[[初住菩薩]],且身處在[[一真法界]]中了。 |
|||
[[聲聞]]或[[菩薩]]初證了'''明心見性''',再因業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出世心,同時也嚐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份,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深觀、勝解、證入)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 |
|||
123 |
|||
* 明"自心是本空之體" |
|||
== [[淨土宗 (中國)|淨宗]]的'''明心見性''' == |
|||
* 初住菩薩是沒有一樣不能捨的 |
|||
依據《[[楞嚴經]]卷五中[[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
|||
* 初住菩薩的起心動念已經沒有生滅的染淨之緣了 |
|||
* [[大悲清淨智]]:心清淨、心自在、心安樂 |
|||
* 初住菩薩見空性不著相 |
|||
* 念念流入[[佛]]的果海,念念與[[佛性]]相應。 |
|||
* 佛是斷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業盡情空與福慧圓滿的聖人。 |
|||
* 佛是以常住不空的佛性之體為[[性]] |
|||
* 見"常住不空的佛性之體" |
|||
==虛妄心與真實心== |
|||
== [[禪宗]]的'''明心見性''' == |
|||
[[禪宗]]六祖([[惠能]])聽聞[[禪宗]]五祖([[弘忍]])為之解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爾徹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五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
|||
[[禪宗]]的 |
[[禪宗]]的明心見性,並非是「證[[阿賴耶識]]」,並非就是「親證[[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並非是實證,而非思惟推理的思想。明心見性亦是證得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增不減、不斷不常、不一不異的真實心[[如來藏]]也。在[[禪宗]]典籍《[[人天眼目]]》中說到[[阿賴耶識]]非是真心,也名之為[[含藏識]],因其能含藏一切萬法,亦含藏從凡夫修至成佛之一切法,亦即無常。故亦非名為[[如來藏]]識<ref>[[大正藏]]《人天眼目》卷五:「此阿賴耶者,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隨染淨緣,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含藏識。如明鏡不與影像合,而含影像,亦名如來藏識。」</ref>。唐朝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亦說本自清淨的自性心能含藏萬法,故又名之為[[含藏識]],而[[五陰]][[十八界]]諸法更是依於此一清淨自性心而能生起諸多作用<ref>[[大正藏]]《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一:「自性能含萬法,而非八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ref>。北宋[[克勤圜悟]]禪師除了說明六、七識心之各別功能外,更直說第八識心即是[[阿賴耶識]],又名之為[[含藏識]],能含藏一切善惡染淨種子<ref> [[大正藏]]《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卷八:「根塵識是三,前塵元不會分別;勝義根能發生識,識能顯色分別,即是第六意識。第七識末那識能去執持世間一切影事,令人煩惱,不得自由自在,皆是第七識。到第八識,亦謂之阿賴耶識,亦謂之含藏識,含藏一切善惡種子。」</ref>。在《[[大乘密嚴經]]》中,佛說明[[阿賴耶識]]並非即是[[如來藏]],只因邪知邪見而不能證知;更舉出由金塊加工雕飾完成之黃金飾品如:金戒指、金手環等,比之於未加工過之金塊更為勝妙,然在本質上而言,皆是黃金無所差別<ref>[[大正藏]]《大乘密嚴經》卷三:「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ref>。《[[大乘密嚴經]]》卷三:「[[阿賴耶識]]亦復如是,是諸[[如來]]清淨之藏。」<ref>[[大正藏]]《大乘密嚴經》卷三</ref>,也明示[[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 |
||
依據《[[妙法蓮華經]]》:[[釋迦牟尼佛]]為一大事因緣降生人間,乃是為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緣故。<ref>[[大正藏]]《[[妙法蓮華經]]》方便品 第二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ref> |
依據《[[妙法蓮華經]]》:[[釋迦牟尼佛]]為一大事因緣降生人間,乃是為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緣故。<ref>[[大正藏]]《[[妙法蓮華經]]》方便品 第二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ref> |
||
第89行: | 第52行: | ||
在《阿含諸經》中,稱此真實心為 [[本際]]、[[如]]。此心為阿羅漢入涅槃後,獨存不滅的心體,依此真實心的實有,佛說涅槃真實恆常,而非虛妄斷滅。(參閱《雜阿含經》卷六第133經))<ref>[[大正藏]]《雜阿含經》</ref> |
在《阿含諸經》中,稱此真實心為 [[本際]]、[[如]]。此心為阿羅漢入涅槃後,獨存不滅的心體,依此真實心的實有,佛說涅槃真實恆常,而非虛妄斷滅。(參閱《雜阿含經》卷六第133經))<ref>[[大正藏]]《雜阿含經》</ref> |
||
在《小品般若經》中,稱此真實心為非 |
在《小品般若經》中,稱此真實心為非非心、無心相心。 |
||
在《金剛經》中,則解釋此真實心為:「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 |
在《金剛經》中,則解釋此真實心為:「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生色心,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色心,應生無無所住心。 」由此可知此真實心與可分別色、聲、香、味、觸、法的七識妄心不同。 |
||
在《大乘密嚴經》、《解深密經》中,亦稱此真實心為[[阿賴耶識]]、[[如來藏]]、[[阿陀那識]]。 |
在《大乘密嚴經》、《解深密經》中,亦稱此真實心為[[阿賴耶識]]、[[如來藏]]、[[阿陀那識]]。 |
||
第97行: | 第60行: | ||
* [[證悟]] |
* [[證悟]] |
||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
||
*[[淨土宗 (中國)|淨宗]] |
|||
* [[禪宗]] |
* [[禪宗]] |
||
* [[見道]] |
* [[見道]] |
||
第110行: | 第72行: | ||
{{禪宗}}{{佛教主題}} |
|||
[[Category:佛教術語]] |
[[Category:佛教術語]] |
2024年8月3日 (六) 02:08的最新版本
明心見性,或稱明心、見性,佛教術語,「明心」與「見性」是不同的意思,但都是指明證、悟解本心是自性清淨心。
明心見性的重要性:明心見性是破迷啟悟的關鍵,也是轉凡入聖的樞紐。
以佛法的精髓來說,只有明心見性後,再弘揚佛法,才有真實功德。
用於淨宗,依據《楞嚴經卷五中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為最高修行指導原則,並以"阿彌陀佛"為常住不空的佛性之體。
用於禪宗,並與開悟合稱;指佛法修行者能親證妄心與真心之區別。大乘修學,需先見道,明自本有的真實心也,方能如法實修,即所謂「見性起修」、「悟後起修」。禪宗五祖告六祖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1]五祖復曰:「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1]
明心見性的人
[编辑]聲聞或菩薩初證了明心見性,再因業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出世心,同時也嚐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份,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深觀、勝解、證入)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
- 明"自心是本空之體"
- 初住菩薩是沒有一樣不能捨的
- 初住菩薩的起心動念已經沒有生滅的染淨之緣了
- 大悲清淨智:心清淨、心自在、心安樂
- 初住菩薩見空性不著相
- 念念流入佛的果海,念念與佛性相應。
- 佛是斷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業盡情空與福慧圓滿的聖人。
- 佛是以常住不空的佛性之體為性
- 見"常住不空的佛性之體"
虛妄心與真實心
[编辑]禪宗的明心見性,並非是「證阿賴耶識」,並非就是「親證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並非是實證,而非思惟推理的思想。明心見性亦是證得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增不減、不斷不常、不一不異的真實心如來藏也。在禪宗典籍《人天眼目》中說到阿賴耶識非是真心,也名之為含藏識,因其能含藏一切萬法,亦含藏從凡夫修至成佛之一切法,亦即無常。故亦非名為如來藏識[2]。唐朝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亦說本自清淨的自性心能含藏萬法,故又名之為含藏識,而五陰十八界諸法更是依於此一清淨自性心而能生起諸多作用[3]。北宋克勤圜悟禪師除了說明六、七識心之各別功能外,更直說第八識心即是阿賴耶識,又名之為含藏識,能含藏一切善惡染淨種子[4]。在《大乘密嚴經》中,佛說明阿賴耶識並非即是如來藏,只因邪知邪見而不能證知;更舉出由金塊加工雕飾完成之黃金飾品如:金戒指、金手環等,比之於未加工過之金塊更為勝妙,然在本質上而言,皆是黃金無所差別[5]。《大乘密嚴經》卷三:「阿賴耶識亦復如是,是諸如來清淨之藏。」[6],也明示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
依據《妙法蓮華經》:釋迦牟尼佛為一大事因緣降生人間,乃是為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緣故。[7] 《妙法蓮華經》中又云: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8] 由此可知,證悟如來知見-明自本心 (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的法) 乃是不共二乘的;也是所有修學菩薩道的佛弟子所應證知的。然而,因為修行者趣向的不同,而從此菩薩藏中立名為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謂聲聞緣覺異故,但聞四諦理趣證涅盤,是名聲聞藏』;『但樂緣生理趣證涅盤,是名緣覺藏』;『菩薩藏者證佛一切智故。』[9]
虛妄心
[编辑]相對於《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所敘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真實心[10],意識心是要藉由許多因緣才能出現,非無因無緣而能出生,故意識心非恒常不滅。譬如經中說:「世尊如是說法:『識因緣故起』」[11];如《中阿含經》卷五十四中所說: 『如是,識隨緣所生,即彼緣,說緣眼、色生識,生識已,說眼識;如是,耳、鼻、舌、身,緣意、法生識,生識已,說意識。』[12]。由此可知意識乃是緣起緣滅,虛妄不實。又如《佛說頻婆娑羅王經》中 佛言: 『色有生有滅,了知此色有生有滅,受想行識亦復生滅;而彼蘊法,當知有生即知有滅。』[13]
妄心係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意根。《雜阿含經》卷十一提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皆是意法為緣生,既是緣生法,將來必將壞滅,非屬真實法亦非常住法[14],因此可知此六識為妄心;《雜阿含經》卷十一亦提及意根隸屬十八界,因此亦攝屬虛妄法。故妄心非真實法、常住法,又在大乘法中,將妄心稱之為「七轉識」 (參閱《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15]
五陰妄心的出生次第
[编辑]根據阿含部經典記載,對於五陰中屬於心的四無色陰的無常,隨於因緣而出生有如下次第:
- 以眼根、色塵為因緣,生『眼識』;以眼根、色塵、眼識三事和合,生『眼觸』;以眼根、色塵、眼識、眼觸為因緣,生『眼受』;以眼根、色塵、眼識、眼觸為因緣,生『眼想』;以眼根、色塵、眼識、眼觸為因緣,生『眼思』;以眼根、色塵、眼識、眼觸為因緣,生『眼愛』。由於眼根、色塵、眼識、眼觸的緣故,所以才有對於色塵相的覺受,和對色塵相的了知,由於眼行於色,然後對於能見、所見種種色法起貪愛執著。
- 以耳根、聲塵為因緣,生『耳識』;以耳根、聲塵、耳識三事和合,生『耳觸』;以耳根、聲塵、耳識、耳觸為因緣,生『耳受』;以耳根、聲塵、耳識、耳觸為因緣,生『耳想』;以耳根、聲塵、耳識、耳觸為因緣,生『耳思』;以耳根、聲塵、耳識、耳觸為因緣,生『耳愛』。由於耳根、聲塵、耳識、耳觸的緣故,所以才有對於聲塵相的覺受,和對聲塵相的了知,由於耳行於聲,然後對於能聞、所聞種種聲塵法起貪愛執著。由以上所述類推:鼻根、香塵、鼻識,舌根、味塵、舌識,身根、觸塵、身識等識身、觸身、受身、想身、思身以及愛身的生起亦復如是。[16]
- 以意根、法塵【由眼對色、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身對觸等諸入所引生之種種法】為因緣出生『意識』;以意根、法塵、意識三事和合出生『意觸』;以意根、法塵、意識、意觸為因緣出生『意受』;由以意根、法塵、意識、意觸為因緣出生『法想』;以意根、法塵、意識、意觸為因緣出生『法思』;以意根、法塵、意識、意觸為因緣出生『法愛』[17]。由於意根、法塵、意識、意觸為緣故,所以才有對於法塵相的覺受,和對法塵相的了知,由於意行於法,而出生了對六塵所引生萬法的能見、能聞、能覺、能知、所見、所聞、所覺、所知,和無止盡的貪愛執著。
- 由依賴眼、色為緣而出生的『眼識』是虛妄的生滅法,乃至依賴種種法塵、意根為緣而出生的『意識』是虛妄的生滅法,展轉而來的見、聞、覺、知,都是虛妄的生滅法,所以由眼識乃至意識,不論是過去、現在、未來、好的、不好的…乃至於粗的、細的『意識』,一切所有『意識』都是生滅無常的虛妄法,[18]所以受、想、行、識四陰都是虛妄心,都不是能自己存在的緣故,是為妄心的概略出生次第。
十八界略說
[编辑]十八界者: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根、六塵、六識總共十八界。[19]
真實心
[编辑]真實心係指第八識,也就是出生七轉識妄心的心體,相較於妄心體性的虛妄不實、變異無常,此真實心的體性真正實有、恆常不動。(參閱《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20]
在《阿含諸經》中,稱此真實心為 本際、如。此心為阿羅漢入涅槃後,獨存不滅的心體,依此真實心的實有,佛說涅槃真實恆常,而非虛妄斷滅。(參閱《雜阿含經》卷六第133經))[21] 在《小品般若經》中,稱此真實心為非非心、無心相心。 在《金剛經》中,則解釋此真實心為:「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生色心,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色心,應生無無所住心。 」由此可知此真實心與可分別色、聲、香、味、觸、法的七識妄心不同。 在《大乘密嚴經》、《解深密經》中,亦稱此真實心為阿賴耶識、如來藏、阿陀那識。
參考條目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 1.0 1.1 大正藏《六祖壇經》
- ^ 大正藏《人天眼目》卷五:「此阿賴耶者,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隨染淨緣,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含藏識。如明鏡不與影像合,而含影像,亦名如來藏識。」
- ^ 大正藏《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一:「自性能含萬法,而非八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
- ^ 大正藏《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卷八:「根塵識是三,前塵元不會分別;勝義根能發生識,識能顯色分別,即是第六意識。第七識末那識能去執持世間一切影事,令人煩惱,不得自由自在,皆是第七識。到第八識,亦謂之阿賴耶識,亦謂之含藏識,含藏一切善惡種子。」
- ^ 大正藏《大乘密嚴經》卷三:「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
- ^ 大正藏《大乘密嚴經》卷三
- ^ 大正藏《妙法蓮華經》方便品 第二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 ^ 大正藏《妙法蓮華經》方便品 第二
- ^ 大正藏《佛說未曾有正法經》卷4
- ^ 大正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 大正藏 《中阿含經》卷五十四
- ^ 大正藏《中阿含經》卷五十四
- ^ 大正藏《佛說頻婆娑羅王經》
- ^ 大正藏《雜阿含經》卷十一
- ^ 大正藏《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
- ^ 大正藏《長阿含經》卷8
- ^ 大正藏《長阿含經》卷8:「又諸比丘!如來說六正法,謂內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復有六法,謂外六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復有六法,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復有六法,謂六觸身。眼觸身,耳、鼻、舌、身、意觸身。復有六法,謂六受身。眼受身,耳、鼻、舌、身、意受身。復有六法,謂六想身。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法想。復有六法,謂六思身。色思、聲思、香思、味思、觸思、法思。復有六法,謂六愛身。色愛身。聲、香、味、觸、法愛身。復有六法,……」
- ^ 大正藏《雜阿含經》卷9:「時,有異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眼識生?何因何緣耳、鼻、舌、身、意識生?』佛告比丘:『眼因緣色,眼識生。所以者何?若眼識生,一切眼色因緣故。耳聲因緣、鼻香因緣、舌味因緣、意法因緣意識生。所以者何?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是名比丘眼識因緣生,乃至意識因緣生。』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 ^ 大正藏《中阿含經》卷四十七: 【世尊答曰: 「阿難!若有比丘見十八界知如真: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阿難!見此十八界知如真。」】
- ^ 大正藏《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
- ^ 大正藏《雜阿含經》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