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筆會:修订间差异
內容擴充 |
Ohtashinichiro(留言 | 贡献) 小 使用HotCat已移除Category:1930年建立; 已添加Category:1930年建立的组织 |
||
(未显示5个用户的28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中華民國筆會'''({{lang-en|Taipei Chinese Center, P.E.N.}}),是[[国际笔会|國際筆會]](International PEN)的分會之一。 |
'''中華民國筆會'''({{lang-en|Taipei Chinese Center, P.E.N.}}),是[[国际笔会|國際筆會]](International PEN)的分會之一。筆會自1930年正式成立至今,長期關注文學與藝術發展,致力於推動台灣與國際藝文人士之交流與合作,鼓勵創作,研究文藝理論,並譯介及編譯台灣作品,辦理文學沙龍等活動。<ref name=":1">{{Cite journal |last=梁 |first=欣榮 |last2=項 |first2=人慧 |date=2011-09 |title=打開臺灣文學的世界視窗:中華民國筆會 |url=https://ctr.naer.edu.tw/ |journal=[[編譯論叢]] |publisher=[[國家教育研究院]] |volume=第四卷 |issue=第二期 |page=215-2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205234407/https://ctr.naer.edu.tw/ |archive-date=2022-12-05 |access-date=2022-12-09 |dead-url=no}}</ref> |
||
== 發展過程 == |
|||
⚫ | 筆會於1972年9月創刊及發行英文刊物''The Chinese PEN''《中華民國筆會季刊》,譯介及刊出台灣文學創作,推廣至國際。2005年更名為''The Taipei Chinese PEN'' 《當代台灣文學英譯》。截至2011年夏季號,已完成台灣文學作品之英譯計1,944篇,包含詩、散文、小說、藝術評介 |
||
1922年,國際筆會聘請[[梁启超|梁啟超]]及[[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泰戈爾]]擔任亞洲區名譽會員。1926年,[[胡適]]赴英受倫敦總會接待。中華民國筆會於1928年11月,在中國上海成立,由[[林语堂|林語堂]]、[[胡適]]、[[徐志摩]]等人發起。1930年11月16日,經總會通過正式成立,由[[蔡元培]]擔任首任會長。1937舉辦第九次大會,蔡元培因身體原因辭任會長,最終未選出新會長。7月[[七七事变|盧溝橋事變]],部分成員仍於[[重慶]]聚會。1938年,中國筆會在國際筆會第16屆大會上入選執行委員會。此後中國筆會活動逐漸停止,不過胡適於1941年被推選爲國際筆會戰時成立的五人主席團成員。<ref name=chen>{{cite book|title=《文人事》|author=陈子善|publisher=浙江文艺出版社|year=1998|chapter=国际笔会中国分会活动考(1930-1937)}}</ref><ref name=fan>{{cite book|title=《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editor=范泉|publisher=上海书店出版社|year=1993}}</ref><ref name=zhang>{{cite web|url=http://www.chinesepen.org/blog/archives/4955|title=张裕:独立中文笔会之源流|publisher=独立中文笔会|date=2016-02-22|accessdate=2016-02-23|archive-date=2016-09-2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927094803/http://www.chinesepen.org/blog/archives/4955|dead-url=no}}</ref> [[國民政府]]遷台後,國際筆會執行委員會於1958年通過筆會之復會申請,筆會定名為中華民國筆會(英文會名為Chinese P.E.N. Center),由羅家倫擔任會長,設址於台北市。筆會歷任會長有[[蔡元培]]、[[張道藩]]、[[羅家倫]]、[[林語堂]](1975年榮膺「國際筆會」總會副會長)、[[陳裕清]]、[[姚朋]]、[[殷張蘭熙]](1990年榮膺「國際筆會」終身副會長)、[[余光中]]、[[朱炎]]、[[彭鏡禧]]、[[黃碧端]]、[[高天恩]]。<ref name=":1" /><ref name="zhang" /><ref name=taipen>{{cite web|url=http://www.taipen.org/01_3.html|title=中華民國筆會簡史|work=中華民國筆會|accessdate=2016-02-23|archive-date=2020-11-0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106022955/http://www.taipen.org/01_3.html|dead-url=no}}</ref><ref name=":0">{{Cite web|title=中華民國筆會官網|url=http://www.taipen.org/|url-status=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213431/http://www.taipen.org/|archive-date=2016-03-04|access-date=2022-12-09|website=|language=zh}}</ref> 筆會會員包含作家、文學評論家、編輯人,翻譯家、媒體工作者等。<ref name=":0" /> |
|||
== |
== 發行季刊 == |
||
⚫ | 林語堂任會長期間,筆會於1972年9月創刊及發行英文刊物''The Chinese PEN''《中華民國筆會季刊》,譯介及刊出[[台灣文學]]創作,推廣至國際。2005年更名為''The Taipei Chinese PEN'' 《當代台灣文學英譯》。截至2011年夏季號,已完成台灣文學作品之英譯計1,944篇,包含詩、散文、小說、藝術評介,介紹143位台灣當代藝術家,發行至120餘國家、地區。<ref name=":1" /> 2017年春季號起更名為''The Taipei Chinese PEN—A Quarterl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aiwan''《台灣文譯》,新版由霍榮齡女士設計。<ref>{{Cite web |title=《台灣文譯》2017年春季號 |url=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R030069388 |url-status=no |access-date=2022-12-09 |website=[[博客來]] |language=zh |archive-date=2022-12-0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209172616/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R030069388 }}</ref> 此筆會英文刊物截至2022年12月25日,已發刊203期,歷任主編有[[殷張蘭熙]]、[[齊邦媛]]、宋美璍、彭鏡禧、張惠娟、高天恩、梁欣榮。<ref name=":1" /> 另有筆會叢書,截至2022年11月,計有14類出版品,包含《當代台灣文學藝術系列》4冊、《台灣與[[马来西亚|馬來西亞]]短篇小說選》(中文、馬來文、英文版)等。<ref name=":0" /> |
||
中國筆會於1928年11月,在中國上海成立,由[[林语堂|林語堂]]、[[胡適]]、[[徐志摩]]等人發起。1930年11月16日,經總會通過正式成立,由[[蔡元培]]擔任首任會長。1937舉辦第九次大會,蔡元培因身體原因辭任會長,最終未選出新會長。7月盧溝橋事變,部分成員仍於[[重慶]]聚會。1938年,中國筆會在國際筆會第16屆大會上入選執行委員會。此後中國筆會活動逐漸停止,不過胡適於1941年被推選爲國際筆會戰時成立的五人主席團成員。 |
|||
[[國民政府]]遷台後,國際筆會執行委員會通過復會申請,定名為'''中華民國筆會'''(英文會名為Chinese P.E.N. Center),由羅家倫擔任會長,設址於台北市。1972年9月,''The Chinese PEN''《中華民國筆會季刊》創刊。1975年,會長[[林語堂]]當選國際筆會副會長。1990年,會長[[殷張蘭熙]]當選國際筆會副會長。 |
|||
=== 重要紀事 === |
|||
* 1922年,國際筆會聘請[[梁启超|梁啟超]]及[[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泰戈爾]]擔任亞洲區名譽會員。 |
|||
* 1926年,[[胡適]]赴英受倫敦總會接待。 |
|||
* 1928年11月,中國筆會於[[上海市|上海]]成立。 |
|||
* 1930年11月16日,經總會通過正式成立,由[[蔡元培]]擔任首任會長。 |
|||
* 1931年1月,舉辦筆會常會。6月,駐比利時代辦[[谢寿康|謝壽康]]代表參加於[[荷兰|荷蘭]][[海牙]]舉辦的第9屆國際筆會年會。 |
|||
* 1933年2月,英國劇作家[[蕭伯納]]至中國,由蔡元培會長接待,出席者有[[鲁迅|魯迅]]。 |
|||
* 1934年,王統照、郭子雄代表參加於[[蘇格蘭]][[爱丁堡|愛丁堡]]舉辦的第12屆國際筆會年會。 |
|||
* 1935年7月,美國詩人Langston Hughes訪中國,筆會集會接待。 |
|||
* 1937年,伍蠡甫代表參加於法國巴黎召開的第15屆國際筆會年會。 |
|||
* 1938年,旅英戲劇家[[熊式一]]、郭子雄代表參加於捷克[[布拉格]]召開的第16屆國際筆會年會。 |
|||
* 1939年,林語堂代表參加於美國[[纽约|紐約]]召開的第17屆國際筆會年會。([[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戰]]之故,國際筆會年會於1946年復辦) |
|||
* 1941年,胡適被推選爲國際筆會戰時成立的五人主席團成員。 |
|||
* 1946年,[[陈源|陳源]](西瀅)代表參加於瑞典[[斯德哥尔摩|斯德哥爾摩]]召開的第18屆國際筆會年會。 |
|||
* 1946年,陳源、[[熊式一]]代表參加於瑞士蘇黎世召開的第19屆國際筆會年會。 |
|||
* 1958年,國際筆會執行委員會通過復會申請,定名為'''中華民國筆會'''(英文會名為Chinese P.E.N. Center),由羅家倫擔任會長,設址於台北市。 |
|||
* 1972年9月,創刊及發行英文刊物''The Chinese PEN''《中華民國筆會季刊》。 |
|||
* 2005年,''The Chinese PEN''《中華民國筆會季刊》更名為''The Taipei Chinese PEN'' 《當代台灣文學英譯》。 |
|||
* 2017年7月,''The Taipei Chinese PEN'' 《當代台灣文學英譯》更名為''The Taipei Chinese PEN—A Quarterl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aiwan''《台灣文譯》,新版由霍榮齡女士設計。 |
|||
== 歷任會長 == |
|||
* [[蔡元培]](1930年-1937年) |
|||
* [[羅家倫]](1958年-1970年) |
|||
* [[林語堂]](1970年-1973年),1975年榮膺「國際筆會」總會副會長。<ref name=":1" /> |
|||
* [[陳裕清]](1973年-1978年) |
|||
* [[姚朋]](1978年-1985年) |
|||
* [[殷張蘭熙]](1985年-1991年),1990年榮膺「國際筆會」終身副會長。<ref name=":1" /> |
|||
* [[余光中]](1991年-1999年) |
|||
* [[朱炎]](1999年-2006年) |
|||
* [[彭鏡禧]](2006年-2014年) |
|||
* [[黃碧端]](2014年-2018年) |
|||
* [[高天恩]](2018年-) |
|||
== 參考文獻 == |
== 參考文獻 == |
||
{{reflist |
{{reflist}} |
||
<ref name=chen>{{cite book|title=《文人事》|author=陈子善|publisher=浙江文艺出版社|year=1998|chapter=国际笔会中国分会活动考(1930-1937)}}</ref> |
|||
<ref name=fan>{{cite book|title=《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editor=范泉|publisher=上海书店出版社|year=1993}}</ref> |
|||
<ref name=zhang>{{cite web|url=http://www.chinesepen.org/blog/archives/4955|title=张裕:独立中文笔会之源流|publisher=独立中文笔会|date=2016-02-22|accessdate=2016-02-23|archive-date=2016-09-2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927094803/http://www.chinesepen.org/blog/archives/4955|dead-url=no}}</ref> |
|||
<ref name=taipen>{{cite web|url=http://www.taipen.org/01_3.html|title=中華民國筆會簡史|work=中華民國筆會|accessdate=2016-02-23|archive-date=2020-11-0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106022955/http://www.taipen.org/01_3.html|dead-url=no}}</ref> |
|||
}} |
|||
== 參見 == |
== 參見 == |
||
第64行: | 第24行: | ||
[[Category:臺灣文學組織]] |
[[Category:臺灣文學組織]] |
||
[[Category:上海文化史]] |
[[Category:上海文化史]] |
||
[[Category:1930年建立]] |
[[Category:1930年建立的组织]] |
||
[[Category:1958年台灣建立]] |
[[Category:1958年台灣建立]] |
||
[[Category:國際筆會]] |
[[Category:國際筆會]] |
2024年4月29日 (一) 12:48的最新版本
中華民國筆會(英語:Taipei Chinese Center, P.E.N.),是國際筆會(International PEN)的分會之一。筆會自1930年正式成立至今,長期關注文學與藝術發展,致力於推動台灣與國際藝文人士之交流與合作,鼓勵創作,研究文藝理論,並譯介及編譯台灣作品,辦理文學沙龍等活動。[1]
發展過程
[编辑]1922年,國際筆會聘請梁啟超及泰戈爾擔任亞洲區名譽會員。1926年,胡適赴英受倫敦總會接待。中華民國筆會於1928年11月,在中國上海成立,由林語堂、胡適、徐志摩等人發起。1930年11月16日,經總會通過正式成立,由蔡元培擔任首任會長。1937舉辦第九次大會,蔡元培因身體原因辭任會長,最終未選出新會長。7月盧溝橋事變,部分成員仍於重慶聚會。1938年,中國筆會在國際筆會第16屆大會上入選執行委員會。此後中國筆會活動逐漸停止,不過胡適於1941年被推選爲國際筆會戰時成立的五人主席團成員。[2][3][4] 國民政府遷台後,國際筆會執行委員會於1958年通過筆會之復會申請,筆會定名為中華民國筆會(英文會名為Chinese P.E.N. Center),由羅家倫擔任會長,設址於台北市。筆會歷任會長有蔡元培、張道藩、羅家倫、林語堂(1975年榮膺「國際筆會」總會副會長)、陳裕清、姚朋、殷張蘭熙(1990年榮膺「國際筆會」終身副會長)、余光中、朱炎、彭鏡禧、黃碧端、高天恩。[1][4][5][6] 筆會會員包含作家、文學評論家、編輯人,翻譯家、媒體工作者等。[6]
發行季刊
[编辑]林語堂任會長期間,筆會於1972年9月創刊及發行英文刊物The Chinese PEN《中華民國筆會季刊》,譯介及刊出台灣文學創作,推廣至國際。2005年更名為The Taipei Chinese PEN 《當代台灣文學英譯》。截至2011年夏季號,已完成台灣文學作品之英譯計1,944篇,包含詩、散文、小說、藝術評介,介紹143位台灣當代藝術家,發行至120餘國家、地區。[1] 2017年春季號起更名為The Taipei Chinese PEN—A Quarterl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aiwan《台灣文譯》,新版由霍榮齡女士設計。[7] 此筆會英文刊物截至2022年12月25日,已發刊203期,歷任主編有殷張蘭熙、齊邦媛、宋美璍、彭鏡禧、張惠娟、高天恩、梁欣榮。[1] 另有筆會叢書,截至2022年11月,計有14類出版品,包含《當代台灣文學藝術系列》4冊、《台灣與馬來西亞短篇小說選》(中文、馬來文、英文版)等。[6]
參考文獻
[编辑]- ^ 1.0 1.1 1.2 1.3 梁, 欣榮; 項, 人慧. 打開臺灣文學的世界視窗:中華民國筆會. 編譯論叢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1-09, 第四卷 (第二期): 215-218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 ^ 陈子善. 国际笔会中国分会活动考(1930-1937). 《文人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8.
- ^ 范泉 (编).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3.
- ^ 4.0 4.1 张裕:独立中文笔会之源流. 独立中文笔会. 2016-02-22 [2016-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
- ^ 中華民國筆會簡史. 中華民國筆會. [2016-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 ^ 6.0 6.1 6.2 中華民國筆會官網.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
- ^ 《台灣文譯》2017年春季號. 博客來.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