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西甯:修订间差异
所言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6个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Refimprove|time=2021-09-01T05:23:34+00:00}} |
{{Refimprove|time=2021-09-01T05:23:34+00:00}} |
||
{{Infobox Writer |
|||
⚫ | |||
| native_name = 朱青海 |
|||
| birth_date = {{birth date|1927|6|16}} |
|||
| birth_place = {{ROC}}[[江蘇省 (中華民國)|江蘇省]][[宿遷縣]] |
|||
|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98|3|22|1927|6|16}} |
|||
|notable_works=〈[[破曉時分]]〉<br/> |
|||
《八二三注》(1980)|spouse=[[劉慕沙]]|children={{hlist|[[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influences={{hlist|[[張愛玲]]|[[胡蘭成]]}}|influenced={{hlist|[[謝海盟]]|[[謝材俊]]|[[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movement=1950年代[[反共文學]]、懷鄉文學}} |
|||
⚫ | '''朱西甯'''{{BD|1927年|6月16日|1998年|3月22日|catidx=Z朱}},[[臺灣]][[作家]],原名'''朱青海''',籍貫中國大陸[[山東省]][[臨朐縣]],生於江蘇[[宿遷縣]]。<ref>{{Cite web |url=http://unitas.udngroup.com.tw/web_old/b/200303/storyb1.htm |title=返鄉之路 |access-date=2022-12-11 |archive-date=2022-12-1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211042331/http://unitas.udngroup.com.tw/web_old/b/200303/storyb1.htm |dead-url=no }}</ref>。 |
||
⚫ | |||
⚫ | 朱西甯生於1926年。朱西甯〈政工幹部學校學員畢業證書〉上寫明其出生日期為「拾陸年陸月拾陸日」,亦即1927年生。但經由其妻[[劉慕沙]]確認為1926年丙寅年生。<ref>{{Cite web |url=https://activityfile.nmtl.gov.tw/nmtlhistory/journal/NewsletterPDF/Volume_43/B2014060043036039FO.pdf |title=顧敏耀,〈戰後來台作家之生年考證——以朱西甯為例〉,《台灣文學館通訊》,第43期,2014年6月,頁36-39。 |access-date=2022-12-11 |archive-date=2022-12-1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211012652/https://activityfile.nmtl.gov.tw/nmtlhistory/journal/NewsletterPDF/Volume_43/B2014060043036039FO.pdf |dead-url=no }}</ref>1927此年份雖不正確,但1926年6月16日若為農曆生日,則1926年7月25日國曆生日,符合其女[[朱天文]]所言,朱西甯是獅子座。<ref>{{Cite web |url=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318000721-260115?chdtv |title=天文憶父親 細膩的獅子座 - 藝文副刊 - 中國時報 |access-date=2022-12-11 |archive-date=2022-12-1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211070008/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318000721-260115?chdtv |dead-url=no }}</ref> |
||
==生平== |
==生平== |
||
第9行: | 第17行: | ||
1972年,以陸軍上校軍階退伍,專事寫作。 |
1972年,以陸軍上校軍階退伍,專事寫作。 |
||
朱西甯自中學開始,就是張愛玲的崇拜者。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大系》小說部時,選入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和《五四遺事》,並將她列為小說第一。他與張愛玲長期通信,以朋友相交。1974年,為寫作《張愛玲傳》,帶著全家拜訪在台灣講學的張愛玲前夫[[胡蘭成]]。他安排胡蘭成住到其景美家的隔壁,來往密切。並成立三三書坊,自費幫胡蘭成出版著作。1975年,胡蘭成因為在汪精衛政府工作的往事,被指為漢奸,喪失在中國文化大學的教職。朱西甯邀請他住到自家家中,邀請藝文界的朋友,讓他在家中講授易經。1976年,胡蘭成離開台灣回到日本之後,兩家仍然來往密切。但朱西甯與張愛玲的友情,也因為朱西甯親近胡蘭成,而被張愛玲斷交<ref>{{cite news|author1=雨嘉|title=台灣出版人朱西寧與張愛玲斷交始末|url=http://hk.huaxia.com/zhwh/sslh/2311708.html|accessdate=2016-06-14|agency=中國青年報|publisher=華夏經緯網|date=2011-03-01|archive-date=2017-01-1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113234739/http://hk.huaxia.com/zhwh/sslh/2311708.html|dead-url=yes}}</ref>。 |
朱西甯自中學開始,就是[[張愛玲]]的崇拜者。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大系》小說部時,選入張愛玲的《[[倾城之恋|傾城之戀]]》和《五四遺事》,並將她列為小說第一。他與張愛玲長期通信,以朋友相交。1974年,為寫作《張愛玲傳》,帶著全家拜訪在台灣講學的張愛玲前夫[[胡蘭成]]。他安排胡蘭成住到其景美家的隔壁,來往密切。並成立三三書坊,自費幫胡蘭成出版著作。1975年,胡蘭成因為在汪精衛政府工作的往事,被指為漢奸,喪失在中國文化大學的教職。朱西甯邀請他住到自家家中,邀請藝文界的朋友,讓他在家中講授易經。1976年,胡蘭成離開台灣回到日本之後,兩家仍然來往密切。但朱西甯與張愛玲的友情,也因為朱西甯親近胡蘭成,而被張愛玲斷交<ref>{{cite news|author1=雨嘉|title=台灣出版人朱西寧與張愛玲斷交始末|url=http://hk.huaxia.com/zhwh/sslh/2311708.html|accessdate=2016-06-14|agency=中國青年報|publisher=華夏經緯網|date=2011-03-01|archive-date=2017-01-1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113234739/http://hk.huaxia.com/zhwh/sslh/2311708.html|dead-url=yes}}</ref>。 |
||
1977年,在仙人掌月刊上發表文章,討論台灣鄉土文學。朱西甯雖認同日治時期台灣作家的努力,但質疑受到日本文化影響的台灣鄉土文學過於偏狹。這些爭論隨後發展為[[台灣鄉土文學論戰]]。 |
1977年,在仙人掌月刊上發表文章,討論台灣鄉土文學。朱西甯雖認同日治時期台灣作家的努力,但質疑受到日本文化影響的台灣鄉土文學過於偏狹。這些爭論隨後發展為[[台灣鄉土文學論戰]]。 |
||
第19行: | 第27行: | ||
==作品== |
==作品== |
||
朱西甯作品題材廣泛,手法多變,長於描寫百姓生活,如早期作品《[[八二三注]]》(1980)生動描寫了[[八二三砲戰]],包括了當時政局、軍隊、戰地以及百姓的生活。亦有實驗性質的作品,朱天文曾論1969年的短篇作品〈現在幾點鐘〉:「今日重讀,我非常驚訝於它的現代感,我簡直不記得父親也有這樣敏銳逼近當代的時候!用差不多四萬字篇幅寫一個房間裡的一對男女,那種調調,年輕人的,六○年代的,無聊又揮霍,把無聊寫到讀起來津津有味的境地,父親真是離他起步之初多麼遙遠了。」<ref>見[[馬森 (作家)|馬森]]主編《朱西甯小說精品》(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ref> 代表作有《[[鐵漿]]》、《 |
朱西甯作品題材廣泛,手法多變,長於描寫百姓生活,如早期作品《[[八二三注]]》(1980)生動描寫了[[八二三砲戰]],包括了當時政局、軍隊、戰地以及百姓的生活。亦有實驗性質的作品,朱天文曾論1969年的短篇作品〈現在幾點鐘〉:「今日重讀,我非常驚訝於它的現代感,我簡直不記得父親也有這樣敏銳逼近當代的時候!用差不多四萬字篇幅寫一個房間裡的一對男女,那種調調,年輕人的,六○年代的,無聊又揮霍,把無聊寫到讀起來津津有味的境地,父親真是離他起步之初多麼遙遠了。」<ref>見[[馬森 (作家)|馬森]]主編《朱西甯小說精品》(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ref> 代表作有《[[鐵漿]]》、《八二三注》(1980)、《[[破曉時分]]》,而遺世作品《[[華太平家傳]]》(2002),達五十萬餘言,七度易稿,至死未休,可見其嚴謹的寫作態度。 |
||
===小說=== |
===小說=== |
||
**七對怨偶 |
**七對怨偶 |
2024年4月9日 (二) 20:24的最新版本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9月1日) |
朱西甯 朱青海 | |
---|---|
出生 | 中華民國江蘇省宿遷縣 | 1927年6月16日
逝世 | 1998年3月22日 | (70歲)
文學運動 | 1950年代反共文學、懷鄉文學 |
代表作 | 〈破曉時分〉 《八二三注》(1980) |
配偶 | 劉慕沙 |
子女 | |
受影響於 | |
施影響於 |
朱西甯(1927年6月16日—1998年3月22日),臺灣作家,原名朱青海,籍貫中國大陸山東省臨朐縣,生於江蘇宿遷縣。[1]。
朱西甯生於1926年。朱西甯〈政工幹部學校學員畢業證書〉上寫明其出生日期為「拾陸年陸月拾陸日」,亦即1927年生。但經由其妻劉慕沙確認為1926年丙寅年生。[2]1927此年份雖不正確,但1926年6月16日若為農曆生日,則1926年7月25日國曆生日,符合其女朱天文所言,朱西甯是獅子座。[3]
生平
[编辑]朱西甯祖父為清朝讀書人,在接觸基督教後,舉家受洗,並成為傳教士。在對日抗戰期間,其家族為參與游擊隊,進行地下抗日活動,加入幫會,但也因此被逐出教會。朱西甯受家庭影響,自幼為基督徒,青少年適逢抗戰時期,投筆從戎,1949年,應孫立人將軍招募,報考陸軍官校入伍生教導總隊,隨軍隊來到台灣,以上等兵身份開始在軍中發展。1952年出版反共小說《大火炬之歌》。1959年,舉家搬回台北,開始其寫作高峰期。1965年朱西甯獲得中國文藝協會頒贈的中國文藝獎章小說獎,與段彩華、司馬中原同為當時軍中作家的代表。
1972年,以陸軍上校軍階退伍,專事寫作。
朱西甯自中學開始,就是張愛玲的崇拜者。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大系》小說部時,選入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和《五四遺事》,並將她列為小說第一。他與張愛玲長期通信,以朋友相交。1974年,為寫作《張愛玲傳》,帶著全家拜訪在台灣講學的張愛玲前夫胡蘭成。他安排胡蘭成住到其景美家的隔壁,來往密切。並成立三三書坊,自費幫胡蘭成出版著作。1975年,胡蘭成因為在汪精衛政府工作的往事,被指為漢奸,喪失在中國文化大學的教職。朱西甯邀請他住到自家家中,邀請藝文界的朋友,讓他在家中講授易經。1976年,胡蘭成離開台灣回到日本之後,兩家仍然來往密切。但朱西甯與張愛玲的友情,也因為朱西甯親近胡蘭成,而被張愛玲斷交[4]。
1977年,在仙人掌月刊上發表文章,討論台灣鄉土文學。朱西甯雖認同日治時期台灣作家的努力,但質疑受到日本文化影響的台灣鄉土文學過於偏狹。這些爭論隨後發展為台灣鄉土文學論戰。
為臺灣重要的軍旅作家,一生寫作不斷,題材廣泛,在長達半世紀的寫作生涯中完整的見證了臺灣文學的發展。
家庭
[编辑]其妻劉慕沙為日本文學翻譯名家,育有三女: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均在文學上有成,其中朱天文、朱天心亦為臺灣重要當代作家,朱氏一家在臺灣文壇有相當地位。
作品
[编辑]朱西甯作品題材廣泛,手法多變,長於描寫百姓生活,如早期作品《八二三注》(1980)生動描寫了八二三砲戰,包括了當時政局、軍隊、戰地以及百姓的生活。亦有實驗性質的作品,朱天文曾論1969年的短篇作品〈現在幾點鐘〉:「今日重讀,我非常驚訝於它的現代感,我簡直不記得父親也有這樣敏銳逼近當代的時候!用差不多四萬字篇幅寫一個房間裡的一對男女,那種調調,年輕人的,六○年代的,無聊又揮霍,把無聊寫到讀起來津津有味的境地,父親真是離他起步之初多麼遙遠了。」[5] 代表作有《鐵漿》、《八二三注》(1980)、《破曉時分》,而遺世作品《華太平家傳》(2002),達五十萬餘言,七度易稿,至死未休,可見其嚴謹的寫作態度。
小說
[编辑]- 七對怨偶
- 八二三注
- 大火炬的愛
- 牛郎星宿
- 朱西甯小說精品 ISBN 957-9549-39-7
- 朱西甯自選集
- 冶金者
- 旱魃 ISBN 957-32-1097-5
- 奔向太陽
- 非禮記
- 春城無處不飛花
- 春風不相識
- 海燕
- 狼 ISBN 957-32-2133-0
- 破曉時分 ISBN 957-32-2135-7
- 茶鄉
- 將軍令
- 將軍與我
- 現在幾點鐘
- 第一號隧道
- 蛇
- 畫夢記 ISBN 957-9528-21-7
- 華太平家傳 ISBN 957-522-368-3
- 黃粱夢
- 新墳
- 熊
- 貓 ISBN 957-9528-23-3
- 獵狐記
- 鐵漿
合集
[编辑]- 可以饒恕,但不可以忘記
- 月到天心處
散文
[编辑]- 林森傳
- 日月長新花長生
- 多少煙塵
- 朱西甯隨筆
- 曲理篇
- 微言篇
其他
[编辑]- 中國當代十大小說家選集
評價
[编辑]夏志清提過:「朱西甯亦是台灣的一個文化界奇人,因為在中國現代作家之中,很少有像他這樣,把基督教義及中國傳統兩者都看得這般認真。」[6]
參考文獻
[编辑]- ^ 返鄉之路. [2022-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1).
- ^ 顧敏耀,〈戰後來台作家之生年考證——以朱西甯為例〉,《台灣文學館通訊》,第43期,2014年6月,頁36-39。 (PDF). [2022-12-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2-11).
- ^ 天文憶父親 細膩的獅子座 - 藝文副刊 - 中國時報. [2022-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1).
- ^ 雨嘉. 台灣出版人朱西寧與張愛玲斷交始末. 華夏經緯網. 中國青年報. 2011-03-01 [2016-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3).
- ^ 見馬森主編《朱西甯小說精品》(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
- ^ 夏志清著 《夏志清文學評論集》聯合文叢 page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