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员:修订间差异
Filled in 1 bare reference(s) with reFill 2 |
Tisscherry(留言 | 贡献) 加入{{Disputed}}和{{More footnotes needed}}標記 |
||
(未显示3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Multiple issues| |
|||
⚫ | |||
{{Disputed|time=2024-12-20T14:21:30+00:00}} |
|||
{{More footnotes needed|time=2024-12-20T14:21:30+00:00}} |
|||
}} |
|||
⚫ | |||
进入官学的学生需要进行被称为“[[入泮]]”的入学仪式。[[明代]]採文武合一教育,從明初起學生員都必須學習弓射,為古射禮之延續{{cn}}。 |
进入官学的学生需要进行被称为“[[入泮]]”的入学仪式。[[明代]]採文武合一教育,從明初起學生員都必須學習弓射,為古射禮之延續{{cn}}。 |
||
第10行: | 第14行: | ||
在[[明]][[清]]時的中國,生員是地方[[士紳]]階層的支柱之一。在地方[[農村]]中,[[農民]]多半是[[文盲]],秀才則代表了「知書識禮」的讀書人。因為他們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權,故此經常會作為[[鄉民]]與[[公家]]之間溝通的渠道。遇上地方上的爭執甚至[[械鬥]],或者平民要與官衙[[陳情]]、[[投訴]]、打交道,經常都要經過生員出面。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禮]]、[[喪事]],或過年過節,亦有請村中秀才幫忙寫[[對聯]]、寫[[祭文]]等習慣。 |
在[[明]][[清]]時的中國,生員是地方[[士紳]]階層的支柱之一。在地方[[農村]]中,[[農民]]多半是[[文盲]],秀才則代表了「知書識禮」的讀書人。因為他們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權,故此經常會作為[[鄉民]]與[[公家]]之間溝通的渠道。遇上地方上的爭執甚至[[械鬥]],或者平民要與官衙[[陳情]]、[[投訴]]、打交道,經常都要經過生員出面。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禮]]、[[喪事]],或過年過節,亦有請村中秀才幫忙寫[[對聯]]、寫[[祭文]]等習慣。 |
||
明清時[[商人]]多重視教育,其子弟以「[[童生]]」参加[[童生试]],考入[[府学|府]]、[[州学|州]]、[[县学|縣]]「廩膳」、「增廣」、「附學」等「生員」不在少數,清代[[沈垚]]稱:「非父兄先營事業於前,子弟即無由讀書以致身通顯。」<ref>{{Cite book |
明清時[[商人]]多重視教育,其子弟以「[[童生]]」参加[[童生试]],考入[[府学|府]]、[[州学|州]]、[[县学|縣]]「廩膳」、「增廣」、「附學」等「生員」不在少數,清代[[沈垚]]稱:「非父兄先營事業於前,子弟即無由讀書以致身通顯。」<ref>{{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pBnAAAAAIAAJ&focus=searchwithinvolume&q=%E9%9D%9E%E7%88%B6%E5%85%84%E5%85%88%E7%87%9F%E4%BA%8B%E6%A5%AD|author=沈垚|title=落帆樓文集|volume=第1525卷|date=2002年11月21日|publisher=上海古籍出版社|access-date=2024年2月28日|archive-date=2023年11月21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1121223400/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pBnAAAAAIAAJ&focus=searchwithinvolume&q=%E9%9D%9E%E7%88%B6%E5%85%84%E5%85%88%E7%87%9F%E4%BA%8B%E6%A5%AD|dead-url=no}}</ref>[[政府]]還會為其保障「[[鄉試]]」的資格,即稱之[[商籍]]。 |
||
|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pBnAAAAAIAAJ&focus=searchwithinvolume&q=非父兄先營事業 |
|||
|author=沈垚 | title=落帆樓文集|volume=第1525卷|date=2002年11月21日|publisher=上海古籍出版社}}</ref>[[政府]]還會為其保障「[[鄉試]]」的資格,即稱之[[商籍]]。 |
|||
==諸生== |
==諸生== |
||
'''諸生''',是古代[[中国]]士人的一种称呼,本出《[[管子]]·君臣上》:“是以为人君者,坐万物之原,而官'''诸生'''之职者也。”最早是指有學問之[[士人]],後引申為眾弟子。[[明]][[清]]兩朝是指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俗曰[[秀才]]),這些生員又有[[貢生]]、[[監生]]、增生、附生、廩生、例生、庠生之別,統稱諸生。 |
'''諸生''',是古代[[中国]]士人的一种称呼,本出《[[管子 (書)|管子]]·君臣上》:“是以为人君者,坐万物之原,而官'''诸生'''之职者也。”最早是指有學問之[[士人]],後引申為眾弟子。[[明]][[清]]兩朝是指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俗曰[[秀才]]),這些生員又有[[貢生]]、[[監生]]、增生、附生、廩生、例生、庠生之別,統稱諸生。 |
||
===增生=== |
===增生=== |
2024年12月20日 (五) 14:21的最新版本
生員,俗稱秀才,雅稱弟子員,是中國、朝鮮半島、越南的科舉中經過院試,得到官學入學資格的士人,也是士大夫的最基層。對太學的監生稱太學生、弟子員;地方官学(府、州、縣)生員也稱庠生[a],又有貢生、監生等名目,統稱諸生。
进入官学的学生需要进行被称为“入泮”的入学仪式。明代採文武合一教育,從明初起學生員都必須學習弓射,為古射禮之延續[來源請求]。
簡介
[编辑]明、清時俗稱秀才,又稱相公。得到秀才資格,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檻。成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徭役、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十六世紀初,全國生員總數有三萬五六千名[1]。但生員必須不斷參加考試,如歲考,兩年舉辦一次,成績分六等;一、二等賞為「科舉生員」,可參加「科考」,科考一、二等可取得鄉試的資格;歲考三等無升降,歲考第六等則黜革。
生員中,有部份人是貧窮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生員功名不一定可以帶來財富。除了如廩生有少數津貼之外,生員並沒有俸祿,若果未能通過之後的鄉試中考取舉人,亦不足以為官。很多生員在功名上未能更進一步,只能回鄉以教書等方法為生。這些在經濟上並不富裕,但在社會上地位稍高於平民的讀書人被稱為「窮秀才」。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奈路途奔驰,无以相馈,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我还有个主意,又合着古语説:‘秀才人情纸半张。’”亦省作“ 秀才人情 ”,指窮秀才人情往來,只寫信而無禮物。朱之瑜的《答奥村庸礼书》之十二:“外具湖笔、斗方贰种,真乃秀才人情而已。”
在明清時的中國,生員是地方士紳階層的支柱之一。在地方農村中,農民多半是文盲,秀才則代表了「知書識禮」的讀書人。因為他們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權,故此經常會作為鄉民與公家之間溝通的渠道。遇上地方上的爭執甚至械鬥,或者平民要與官衙陳情、投訴、打交道,經常都要經過生員出面。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禮、喪事,或過年過節,亦有請村中秀才幫忙寫對聯、寫祭文等習慣。
明清時商人多重視教育,其子弟以「童生」参加童生试,考入府、州、縣「廩膳」、「增廣」、「附學」等「生員」不在少數,清代沈垚稱:「非父兄先營事業於前,子弟即無由讀書以致身通顯。」[2]政府還會為其保障「鄉試」的資格,即稱之商籍。
諸生
[编辑]諸生,是古代中国士人的一种称呼,本出《管子·君臣上》:“是以为人君者,坐万物之原,而官诸生之职者也。”最早是指有學問之士人,後引申為眾弟子。明清兩朝是指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俗曰秀才),這些生員又有貢生、監生、增生、附生、廩生、例生、庠生之別,統稱諸生。
增生
[编辑]明初,生員名額有定數,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每人月給米六斗為廩食。後增加人數,不領月米,廩者遂稱廩膳生員,增廣者稱增廣生員,簡稱增生。
附生
[编辑]增生外再增名額,為諸生之末,故稱附學生。
廩生
[编辑]廩生又稱廩膳生,可自公家領取廩米津貼,謂之廩保,其定額甚嚴,每年都要考列三等,通過考試才能保有食廪资格,故為諸生之首,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地位,童子應試,必須由該縣的廩生保送,乃得入場。文徵明說:「有食廩三十年不得升貢者。」韓邦奇說:「歲貢雖二十補廩,五十方得貢出,六十以上方得選官,前程能有幾何?」故經鄉試、會試、殿試方為正途。
餉生
[编辑]清代捐納貢監,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一:「康熙十七年,以四方多事,令童生每名納銀四兩,得入院試;秀才每名納銀一百二十兩,名曰餉生……餉生二字頗新。 」
其他
[编辑]在现代越南,“生员”(越南語:Sinh viên)一词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意思已经变成了“大学生”。[3][4]
引文
[编辑]武生員
[编辑]武生員是中國歷史上明清兩代經過本省考試入取府、州、縣學的武童生,俗稱為武秀才。
备注
[编辑]- ^ 因古稱學校為「庠序」,府學為「郡庠」、州縣學為「邑庠」,學生分別稱為「郡庠生」、「邑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