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晏: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3行: | 第3行: | ||
[[安史之乱]]爆发後,刘晏先是投靠永王[[李璘]]的[[幕府 (中國)|幕府]],永王谋反,刘晏投奔[[唐肃宗]],唐肃宗任命刘晏为[[户部]][[度支]][[郎中]]、兼[[侍御史]],之后历任彭原([[宁州]],今[[甘肃]][[宁县]])[[太守]]、[[陇州]](今[[陕西]][[陇县]])[[刺史]],[[华州]](今[[陕西]][[华县]])刺史,[[河南尹]],[[京兆尹]],[[户部侍郎]],兼[[度支使]]、[[盐铁使]]、[[转运使]]。主持东南财务。[[唐代宗]]时,刘晏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继续兼任[[盐铁转运使]],和[[韩滉]]分管天下财政。刘晏疏通[[大运河]],改善[[漕运]],整顿[[鹽業專賣|盐务]],控制[[货币]],以[[常平法]]平抑[[物价]],使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能够恢复,唐朝也依赖东南经济又支撑了100多年。刘晏累加官至[[左仆射]],但他为官俭朴,家中只有杂书两乘、米麦数斛。 |
[[安史之乱]]爆发後,刘晏先是投靠永王[[李璘]]的[[幕府 (中國)|幕府]],永王谋反,刘晏投奔[[唐肃宗]],唐肃宗任命刘晏为[[户部]][[度支]][[郎中]]、兼[[侍御史]],之后历任彭原([[宁州]],今[[甘肃]][[宁县]])[[太守]]、[[陇州]](今[[陕西]][[陇县]])[[刺史]],[[华州]](今[[陕西]][[华县]])刺史,[[河南尹]],[[京兆尹]],[[户部侍郎]],兼[[度支使]]、[[盐铁使]]、[[转运使]]。主持东南财务。[[唐代宗]]时,刘晏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继续兼任[[盐铁转运使]],和[[韩滉]]分管天下财政。刘晏疏通[[大运河]],改善[[漕运]],整顿[[鹽業專賣|盐务]],控制[[货币]],以[[常平法]]平抑[[物价]],使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能够恢复,唐朝也依赖东南经济又支撑了100多年。刘晏累加官至[[左仆射]],但他为官俭朴,家中只有杂书两乘、米麦数斛。 |
||
[[唐德宗]]即位後,以[[杨炎]]为[[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杨炎与刘晏有矛盾,诬陷刘晏在代宗时密谋拥立[[贞懿皇后|独孤贵妃]]的儿子韩王[[李迥]]为[[太子]],废黜当时是太子的德宗[[李适]]。虽经宰相[[崔祐甫]]、[[崔寧 (唐朝)|崔宁]]说情,唐德宗还是於[[建中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借故将刘晏贬为[[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当年七月,刘晏被赐死。[[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为刘晏之死上疏鸣不平。[[兴元]]初年([[784年]]),唐德宗许刘晏遗体归葬。[[貞元 (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赠刘晏[[郑州]][[刺史]],又加[[司徒]]。 |
[[唐德宗]]即位後,以[[杨炎]]为[[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杨炎与刘晏有矛盾,诬陷刘晏在代宗时密谋拥立[[贞懿皇后|独孤贵妃]]的儿子韩王[[李迥]]为[[太子]],废黜当时是太子的德宗[[李适]]。虽经宰相[[崔祐甫]]、[[崔寧 (唐朝)|崔宁]]说情,唐德宗还是於[[建中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借故将刘晏贬为[[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当年七月,刘晏被赐死,死後家中“惟有雜書兩乘,米麥數斛”,家属徙岭表<ref>《新唐书·刘晏传》:“建中元年七月,诏中人赐晏死,年六十五。后十九日,赐死诏书乃下,且暴其罪。家属徙岭表,坐累者数十人,天下以为冤。”</ref>。[[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为刘晏之死上疏鸣不平。[[兴元]]初年([[784年]]),唐德宗许刘晏遗体归葬。[[貞元 (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赠刘晏[[郑州]][[刺史]],又加[[司徒]]。史稱:“安史之乱,天下户口十亡八九,所在宿重兵,其费不资,皆倚办于晏,晏有精力,多机智,变通有无,曲尽其妙”。 |
||
==注釋== |
|||
<references/> |
|||
== 参考资料 == |
== 参考资料 == |
2009年10月1日 (四) 11:28的版本
劉晏(716年—780年),唐朝理财名相,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父亲是南华县丞。劉晏幼年以神童著称,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封禅泰山,刘晏上《东封书》。玄宗大喜,使中书令张说测试他,竟对答如流。玄宗把他带回长安,官拜秘书省正字,后来《三字经》以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说明刘晏的事蹟。刘晏成年後,先后担任夏县县令、温县县令。
安史之乱爆发後,刘晏先是投靠永王李璘的幕府,永王谋反,刘晏投奔唐肃宗,唐肃宗任命刘晏为户部度支郎中、兼侍御史,之后历任彭原(宁州,今甘肃宁县)太守、陇州(今陕西陇县)刺史,华州(今陕西华县)刺史,河南尹,京兆尹,户部侍郎,兼度支使、盐铁使、转运使。主持东南财务。唐代宗时,刘晏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继续兼任盐铁转运使,和韩滉分管天下财政。刘晏疏通大运河,改善漕运,整顿盐务,控制货币,以常平法平抑物价,使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能够恢复,唐朝也依赖东南经济又支撑了100多年。刘晏累加官至左仆射,但他为官俭朴,家中只有杂书两乘、米麦数斛。
唐德宗即位後,以杨炎为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杨炎与刘晏有矛盾,诬陷刘晏在代宗时密谋拥立独孤贵妃的儿子韩王李迥为太子,废黜当时是太子的德宗李适。虽经宰相崔祐甫、崔宁说情,唐德宗还是於建中元年(780年)借故将刘晏贬为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当年七月,刘晏被赐死,死後家中“惟有雜書兩乘,米麥數斛”,家属徙岭表[1]。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为刘晏之死上疏鸣不平。兴元初年(784年),唐德宗许刘晏遗体归葬。贞元五年(789年),赠刘晏郑州刺史,又加司徒。史稱:“安史之乱,天下户口十亡八九,所在宿重兵,其费不资,皆倚办于晏,晏有精力,多机智,变通有无,曲尽其妙”。
注釋
- ^ 《新唐书·刘晏传》:“建中元年七月,诏中人赐晏死,年六十五。后十九日,赐死诏书乃下,且暴其罪。家属徙岭表,坐累者数十人,天下以为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