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圍道唐樓倒塌事件:修订间差异
Harrysfwong(留言 | 贡献) |
|||
第5行: | 第5行: | ||
==建築== |
==建築== |
||
馬頭圍道唐樓43號起至45J,合共九幢,一梯兩伙,每座共5層高,於[[1955年]][[9月]]落成,單位實用面積介乎588至628平方呎,業主為「喜事佳有限公司」。[[1991年]][[5月]],業主以650萬元收購馬頭圍道45J整幢唐樓,但一直未有轉售或重建。不過大廈有人多年來將唐樓單位放租,亦有人將單位改成板間房分租,每個有獨立廁所及廚房,重新挖牆及鋪設地板喉管,因此樓宇間隔面目全非,租客包括一樓一鳳、[[南亞裔]]人士及新移民。 |
馬頭圍道唐樓43號起至45J,合共九幢,一梯兩伙,每座共5層高,於[[1955年]][[9月]]落成,單位實用面積介乎588至628平方呎,業主為「喜事佳有限公司」。[[1991年]][[5月]],業主以650萬元收購馬頭圍道45J整幢唐樓,但一直未有轉售或重建。不過大廈有人多年來將唐樓單位放租,亦有人將單位改成板間房分租,每個有獨立廁所及廚房,重新挖牆及鋪設地板喉管,因此樓宇間隔面目全非,租客包括一樓一鳳、[[南亞裔]]人士及內地新移民。 |
||
[[屋宇署]]曾在[[2004年]]發出修葺令,當時業主已按要求完成有關維修工程。到了[[2010年]][[1月]],署方再度檢驗樓宇,發現不少地方需要修葺,因此於[[1月13日]]向業主發出修葺令,飭令維修外牆及公用地方的已破損及剝落的混凝土及批盪,業主最遲需於[[2010年]][[7月]]完成維修工作。不過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該唐樓於[[2009年]][[6月]]曾遭屋宇署發修葺令,要求清拆天井僭建物、舖面僭建物等三項違例建築。<ref>蘋果日報:整幢樓倒塌 半世紀僅見 (2010年1月30日)</ref> |
[[屋宇署]]曾在[[2004年]]發出修葺令,當時業主已按要求完成有關維修工程。到了[[2010年]][[1月]],署方再度檢驗樓宇,發現不少地方需要修葺,因此於[[1月13日]]向業主發出修葺令,飭令維修外牆及公用地方的已破損及剝落的混凝土及批盪,業主最遲需於[[2010年]][[7月]]完成維修工作。不過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該唐樓於[[2009年]][[6月]]曾遭屋宇署發修葺令,要求清拆天井僭建物、舖面僭建物等三項違例建築。<ref>蘋果日報:整幢樓倒塌 半世紀僅見 (2010年1月30日)</ref> |
2010年1月30日 (六) 06:02的版本
馬頭圍道唐樓倒塌事件是2010年1月29日在香港九龍紅磡馬頭圍道45J號的唐樓發生倒塌事件,事件造成4人死亡、另有2人受傷。[1][2][3][4]
建築
馬頭圍道唐樓43號起至45J,合共九幢,一梯兩伙,每座共5層高,於1955年9月落成,單位實用面積介乎588至628平方呎,業主為「喜事佳有限公司」。1991年5月,業主以650萬元收購馬頭圍道45J整幢唐樓,但一直未有轉售或重建。不過大廈有人多年來將唐樓單位放租,亦有人將單位改成板間房分租,每個有獨立廁所及廚房,重新挖牆及鋪設地板喉管,因此樓宇間隔面目全非,租客包括一樓一鳳、南亞裔人士及內地新移民。
屋宇署曾在2004年發出修葺令,當時業主已按要求完成有關維修工程。到了2010年1月,署方再度檢驗樓宇,發現不少地方需要修葺,因此於1月13日向業主發出修葺令,飭令維修外牆及公用地方的已破損及剝落的混凝土及批盪,業主最遲需於2010年7月完成維修工作。不過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該唐樓於2009年6月曾遭屋宇署發修葺令,要求清拆天井僭建物、舖面僭建物等三項違例建築。[5]
發生經過
在倒塌前15分鐘,工人在大廈地下正清拆僭建物,疑誤拆主力牆,影響了大廈結構,外牆天花及石屎剝落,5名工人慌忙逃生,並衝出外面大叫。
在下午1時43分,999報案中心接獲一名坐巴士途經現場的乘客報警,表示看到有一名女子被困在大廈2樓。該名女子驚惶失控呼救,一度企圖從樓上跳下,不過該名女子不敢跳出。另一方面,消防員隨即派人到現場,但到達現場之前該幢六層高的舊樓,樓宇從底部先塌陷,最終有四層半個樓面建築突然倒塌,過程只有短短十多秒,大量瓦礫和傢俬雜物覆蓋行人路,佔地達100呎乘40呎,厚近半層樓高,消防於3分鐘後趕到現場搜救。附近大廈的居民於事發後全部疏散,而店舖亦需要暫停營業。
由於事態嚴重,消防派遣100人到場搜救,包括20名特種搜救隊員,出動大型挖泥機挖掘瓦礫,並進行徒手挖掘搜索,於下午2時許救出3男2女,全部送院治理,其中一名約40歲女子傷重不治,一名56歲男傷者途人經治療後出院,另一名途人為79歲老翁,則留醫中,情況穩定。
下午3時18分,特首曾蔭權、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與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到達馬頭圍道的唐樓下塌現場視察救援工作,消防員隨即上前向曾講述情況。
另一方面,消防人員在整個下午利用生命探測器在瓦礫的頂部位置搜尋,沒有發現任何生命迹象,因此在傍晚開始利用重型機器進行發掘。但隔鄰大廈結構上有危險,隨時可能再倒塌,消防人員要先鞏固大廈,方可繼續進行搜救工作,估計過程需時大約兩個小時。然而,由於現場狹窄,消防人員只能徒手及用吊機吊走瓦礫。
到了晚上7時05分,消防人員在瓦礫中搜掘出一名41歲男子,為早前的5名失蹤者之一,當場證實死亡;一小時後現場懷疑再發現失蹤者,消防員亦改為人手發掘,晚上10時40分,消防人員搜掘出第3具屍體,為一名20歲青年。
到了30日早上6時45分,在瓦礫中搜掘出一名女子,是早前的失蹤者之一,相信是在該處工作的鳳姐,當場證實死亡,移放臨時停屍間,等候再移走。
後來,證實再無人被困後,消防員改用重型機器進行清理。
倒塌原因
事件之原因仍在政府各部門的調查當中,未有結論。其中一個原因是當時地舖進行工程,懷疑有人工在裝修期間鑽牆時錯誤鑽破一幅唐樓主力牆,造成天花及外牆隨即出現裂痕,並且有石屎剝落、而做成『級聯效應』的結構性崩壞,唐樓裂痕不斷向上層蔓延,最終倒塌。不排除該原因是今次調查的主要方向。
事後措施
事發後,馬頭圍道來回方向介乎庇利街及民裕街全線封閉,而原本也受塌樓影響而封閉的馬頭圍道南面路段(即介乎佛光街和民裕街以南路段)、機利士南路隧道、蕪湖街部份路段和差館里於入夜後交通已開始回復。受影響巴士路線有2E,3B,5C,5D,6C,6F,11K,11X,12A,15,21,41,45,85C,85S,85X,106,106P,115,115P,297,796X,E23,N23及小巴路線2,8,13,26。
事後反應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表示,已經要求屋宇署派人員巡查馬頭圍道的舊樓,並且在下星期的立法會會議討論強制驗樓細節。
屋宇署發言人表示,塌樓現場隔離的馬頭圍道45G和45H兩幢舊樓結構上有危險,會向法庭申請封閉令。 發言人又表示,署方會調查今次塌樓原因,同時檢查鄰近地區相同樓齡和結構類似的樓宇,並在稍後發出封閉令或修葺令。
有關受影響住客被政府安排入住紅磡聖公會聖匠堂社區中心或油麻地梁顯利社區中心暫住。
參考資料
- ^ 明報:紅磡塌樓一死四人失蹤 (2010年1月29日)
- ^ 馬頭圍道塌樓事件(一)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10年1月29日
- ^ 倒塌樓宇傍晚再發現屍體明報,2010年1月29日
- ^ 消防員抬出第三名死者明報,2010年1月29日
- ^ 蘋果日報:整幢樓倒塌 半世紀僅見 (2010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