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紫荊:修订间差异
小 r2.6.4) (機器人 修改: pt:Bauínia-blaqueana |
|||
第84行: | 第84行: | ||
* {{en icon}} [http://web.hku.hk/%7Elramsden/bauhinia.html 洋紫荊] |
* {{en icon}} [http://web.hku.hk/%7Elramsden/bauhinia.html 洋紫荊] |
||
* [http://digiarch.sinica.edu.tw/content.jsp?option_id=2442&index_info_id=1201 詳細的豔紫荊介紹] |
* [http://digiarch.sinica.edu.tw/content.jsp?option_id=2442&index_info_id=1201 詳細的豔紫荊介紹] |
||
* [http://libproject.hkbu.edu.hk/was40/detail?lang=ch&channelid=1288&searchword=herb_id=D00914 紅花羊蹄甲, Honghuayangtijia]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zh-hant}}{{en}} |
|||
[[Category:羊蹄甲属]] |
[[Category:羊蹄甲属]] |
2012年1月2日 (一) 14:29的版本
洋紫荊 | ||||||||||||||||
---|---|---|---|---|---|---|---|---|---|---|---|---|---|---|---|---|
洋紫荊盛開時的花朵
| ||||||||||||||||
科學分類 | ||||||||||||||||
| ||||||||||||||||
二名法 | ||||||||||||||||
Bauhinia 'Blakeana' S. T. Dunn |
洋紫荊(學名:Bauhinia × blakeana[1]),別稱香港蘭(英語:Hong Kong Orchid Tree),是豆科蘇木亞科羊蹄甲屬有花植物,於香港首次發現,並獲定為香港市花。該樹現廣泛作為行道樹進行栽培。其花大而艷麗,但是無法結果。2005年,研究証實洋紫荊並非獨立物種,而只是紅花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和宫粉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的混種,因花粉敗育導致受精過程無法完成。
洋紫荊在中國大陸別名紅花羊蹄甲或紫荊花(但實為謬誤),在台灣則別名艷紫荊[2],因此經常與兩個同屬品種混淆,詳見羊蹄甲屬#名稱混淆。
「洋紫荊」是香港法定區花。然而,普遍中國內地民眾誤以為香港的區花是「紫荊花」(Cercis chinensis),因而將兩者混淆。這個謬誤源於內地傳媒出於文字避諱而將「洋」字略去。[3]事實上,紫荊屬豆科的紫荊屬,而洋紫荊則為羊蹄甲屬,兩者是不同種的,而且兩者外形並不相似。
歷史
洋紫荊首先在1880年左右於香港島薄扶林鋼綫灣為一名巴黎外方傳教會神父發現,並以插技方式移植至薄扶林道一帶的伯大尼修道院。1908年,當時的植物及林務部總監鄧恩(S.T. Dunn)判定洋紫荊為新物種,並於《植物學報》(英國及外國)第46卷,324至326頁(Journal of Botany)發表有關資料。洋紫荊的拉丁文學名的种加詞命名為'Blakeana',以紀念熱愛研究植物的第12任香港總督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伉儷。現存於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植物標本室編號Hong Kong Herb. No.1722的模式標本相信是最初發現的原樹標本。
1965年,洋紫荊正式被定為香港市花。此特有種在1967年引入台灣,並在1984年成為嘉義市的市花及市樹。
2004年,香港大學的Carol P. Y. Lau, Lawrence Ramsden 及 Richard M. K. Saunders於美國植物學會的植物學術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中發表研究文章[4],從洋紫荊的外部、花朵及種子的形態,以及其繁殖能力及基因序列與紅花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作對比及分析,証實洋紫荊並非獨立品種,而只是前述兩個品種雜交而成的混種。提出更正洋紫荊的學名為“Bauhinia purpurea × variegata 'Blakeana', cv. nov.”(cv. (cultivarietas) 指栽種變種 ,nov. (nova)表示這個是新的名稱)[5]。
由於混種植物不能自行繁殖,這亦即是表示,現時香港所有的洋紫荊都是該棵於1880年首次於野外發現(亦是唯一一次於野外發現)的洋紫荊的複製品。因此,洋紫荊的基因池受到侷限,這也是洋紫荊對病菌的抗抵力較弱的原因。
形態特徵
洋紫荊是常綠喬木,樹身可達10米高度,單葉互生,由頂端深裂成心形,約8至15厘米長,約等寬,大而薄,葉脈明顯,全綠,相信是由兩片小葉合併而成。由於葉面像心形,因此有些人會稱之為聰明葉,並用以製作書簽。
洋紫荊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萼管狀,單側開裂成佛燄苞狀。花瓣5片,較寬,紫紅色,具有香氣,上花瓣(旗瓣)有深紫色的脈紋,其餘四片脈紋較淺,有雄蕊5枚,通常不结果,花期由每年的11月初至翌年3月。由於花朵貌似蘭花,因此也有香港蘭之稱。
洋紫荊的葉較羊蹄甲的大,上端葉緣較尖,花期約在10月
繁殖方法
洋紫荊為混種植物(hybrid)開出不育的花朵及產生不能發芽的種子,故只有採用無性繁殖方法來繁衍後代,統稱為營養繁殖,常用的有枝插、壓條和嫁接。
象徵圖案
早在1965年,香港已經採用洋紫荊作為市花,當時新成立的市政局就應用了洋紫荊作為標誌。1997年後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採納洋紫荊的元素作為區徽、區旗及硬幣[6]的設計圖案。區旗的洋紫荊圖案花蕊以五顆星表示,與中國國旗上的五星相對應,寓意中國與香港關係緊密,雖然洋紫荊原為紫紅色,區旗只用紅白兩色,故洋紫荊圖案改成白色。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2期面向維多利亞港一面對開為金紫荊廣場,放有象徵香港主權移交的洋紫荊雕像。
台灣的國立中正大學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也是使用洋紫荊作為校花。
照片廊
-
洋紫荊有5枚雄蕊
-
洋紫荊有5片花瓣
-
盛放的洋紫荊
-
洋紫荊的葉片
參見
注釋
- ^ 由於洋紫荊於2005年初確定為雜交種,其拉丁學名 Bauhinia × blakeana 種加詞前加上乘號以示其為天然雜交種。舊有的學名 Bauhinia blakeana 將全面被新的種名取代。
- ^ 艷紫荊
- ^ 例子可見新華網稱香港市花是「紫荊花」。香港基本法第十條中文版亦謂香港區旗區徽上的花是「紫荊花」,但英文版仍稱為bauhinia。
原文:「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旗是五星花蕊的紫荊花紅旗。The regional flag of the HKSAR is a red flag with a bauhinia highlighted by five star-tipped stamens.」 - ^ Hybrid origin of "Bauhinia blakeana" (Leguminosae: Caesalpinioideae), inferred using morphological, reproductive, and molecular data - Carol P. Y. Lau, Lawrence Ramsden 及 Richard M. K. Saunders 發表於美國植物學會植物學術期刊的文章
- ^ 《植下希望》,藍天圖書 出版,鄭植 著,2008年7月。26頁。ISBN 978-988-8010-07-3
- ^ 洋紫荊硬幣
參考資料
- 《細說洋紫荊》,詹志勇著,天地圖書有限公司,ISBN 988-211-328-1。
- 《樹影花蹤-九龍公園樹木研習徑》,天地圖書 出版,2005年4月。20-23頁。ISBN 988211147-5。
外部連結
- 香港市花洋紫荊的故事
- 百年洋紫荊
- 樹木谷:洋紫荊
- (英文) 洋紫荊
- 詳細的豔紫荊介紹
- 紅花羊蹄甲, Honghuayangtijia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體中文)(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