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埔 (臺北市):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
使用 Popups 反中 於 2006-11-02 05:06:27 的修訂版本 2854691 前的修訂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Image:Wufenpu (0760).JPG|right|thumb|250px|五分埔的街道]] |
|||
[[image:Fla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vg|left|300px]]=[[image:Flag of Germany 1933.svg|300px]] |
|||
'''五分埔'''位於[[臺灣]][[台北市]][[信義區 (臺北市)|信義區]],在[[中國]]古代[[清朝]]時,此處是[[台灣原住民]][[平埔族]]麻里錫口社的活動範圍,在清[[乾隆]]34年([[1769年]])時[[福建]][[安溪縣]],何、周、沈、杜、李五姓人家,向平埔族人買下這塊地開墾,五分埔因此得名,五分埔面積約四甲,是一片坡地,周圍是[[四獸山]],約現今忠孝東路五段、松仁路以東、中坡北路一帶的五全里。 |
|||
==開發== |
|||
中華人民共和国是今天的纳粹德国! |
|||
*在[[1847年]](清[[道光]]27年)當地人興建了福德宮。但是五分埔的土地貧瘠,開墾不易,加上豬哥寮的設立,當地流傳的俗語說:''五分埔土粘,五分埔查某不廉'',不廉指愛抱怨、喋喋不休的樣子。 |
|||
*[[台灣日治時期]],[[1929年]]([[昭和]]4年),日本人在此興建了'''養浩院''',是一間私人的精神療養院。 |
|||
*[[1932年]]7月(昭和7年)-[[1934年]](昭和9年),[[台灣總督府]]興建了面積1萬1644坪的'''養神院''',是國營的精神療養院 |
|||
*[[1945年]]11月,[[中華民國]]政府接管,改名為省立錫口療養院。 |
|||
==成衣批發市場== |
|||
*[[1959年]](民國48年)台灣發生了[[八七水災]],政府為了安置家園毀壞的居民,便撥出五分埔東北角的學產地,興建簡單的矮屋供居民暫住。 |
|||
*[[1960年代]],許多由[[彰化縣]][[芳苑鄉]]等地來[[台北]]謀生的人,向這些小房子的屋主租賃房屋,並以收集附近工廠的廢布自製拚成簡單的衣物販售,成衣加工區慢慢發展。 |
|||
*在1970-1980年代(民國60-70年代)與[[萬華區|萬華]]、[[沙鹿鎮]]、[[臺南市]]等,並列台灣主要內銷成衣生產與批發中心。 |
|||
*[[1980年代]]以後,由於勞工成本提高,許多加工廠紛紛外移到人工低廉的地區,五分埔的成衣也由生產兼批發,改為以批發為主,商店也會由[[日本|日]]、[[韓國|韓]]等地進口成衣。 |
|||
*臺北鐵路地下化後,大部分列車改以[[松山車站]]為起訖站,車次大增,附近道路如松山路、松隆路及中坡北路的陸續拓寬完成,使交通更為便利,形成吸引批發商大量聚集的主要因素。 |
|||
==五分埔成衣批發的特色== |
|||
*'''顧客流動性高,賣家要時時掌握流行訊息:''' |
|||
五分埔的貨源和貨色並未如外界認為的一成不變,反而由於是全台服飾店的上游,還得具備引領流行的嗅覺。不同於百貨公司的服飾專櫃以特定廠牌為主軸,在五分埔開店隨時要掌握流行脈動,可能這一季銷售狀況不佳,下一季便改頭換面,換上新的一款路線,部分店家甚至會將當下最流行的元素、款式(如亮片、圖案等),融入各式商品,如同改裝車般地,運用零配件的排列組合,進行設計、改款。因應商品生命週期越來越短,為了掌握第一手貨源,出國幾乎成了每一名五分埔店東的家常便飯。 |
|||
*'''商場文化如叢林遊戲,從進貨就開始「廝殺」:''' |
|||
「高貴不貴」是本商區商品的特色,因此,多數的商品價格都非常具有競爭力,突顯出叢林廝殺法則在此盛行的程度,來此地的消費者非常喜歡「貨比三家」,使得商家在價格上非常謹慎,深怕偏離市場軌道,而遭到淘汰出局,所以折扣戰在此常常發生。 |
|||
*'''零售客漸增,轉型求生存:''' |
|||
在零售客增多、批客大減的狀況下,五分埔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質變。以批發為主的店面,因應情勢,則逐漸改以強調裝潢的精品店轉型,而隨著[[松山車站]][[台鐵地下化|鐵路地下化]],松山路將一舉通到北站的八德路,五分埔和饒河街一串連起來,勢將帶來另一場巨變。 |
|||
*'''前進大陸,發展新市場:''' |
|||
隨著台商西進腳步,在五分埔發展較為成功的商家也逐漸在對岸建立灘頭堡,在[[廣東]][[東莞]]的[[虎門]]鎮,約有將近三百多家五分埔老闆進駐,儼然形成五分埔翻版的新都市。雖是同樣的批發生意模式,不同的是,顧客換成了東南亞、[[日]]、[[韓]]及大陸人,但生意依舊「強強滾」,利潤和台灣已旗鼓相當,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
|||
==交通== |
|||
*[[捷運]]:[[台北捷運南港線]][[後山埤車站]]1號出口往[[臺鐵]][[松山車站]]方向。 |
|||
*[[火車]]:[[松山車站]]前站。 |
|||
*[[公車]]:搭[[聯營公車]]32.46.69.212.232.240.257.258.261.277.281.284.286.288.299.611.621等路線,於松山路、永吉路口及松山火車站牌下車。 |
|||
==參考資料== |
|||
*新世紀.台北.思想起 ISBN 957-01-2443-1 台北市政府新聞處出版 |
|||
*江今華,台北市五分埔成衣市場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2003年) |
|||
[[category:台北市]] |
2006年11月2日 (四) 05:21的版本
五分埔位於臺灣台北市信義區,在中國古代清朝時,此處是台灣原住民平埔族麻里錫口社的活動範圍,在清乾隆34年(1769年)時福建安溪縣,何、周、沈、杜、李五姓人家,向平埔族人買下這塊地開墾,五分埔因此得名,五分埔面積約四甲,是一片坡地,周圍是四獸山,約現今忠孝東路五段、松仁路以東、中坡北路一帶的五全里。
開發
- 台灣日治時期,1929年(昭和4年),日本人在此興建了養浩院,是一間私人的精神療養院。
- 1932年7月(昭和7年)-1934年(昭和9年),台灣總督府興建了面積1萬1644坪的養神院,是國營的精神療養院
- 1945年11月,中華民國政府接管,改名為省立錫口療養院。
成衣批發市場
- 1959年(民國48年)台灣發生了八七水災,政府為了安置家園毀壞的居民,便撥出五分埔東北角的學產地,興建簡單的矮屋供居民暫住。
- 1960年代,許多由彰化縣芳苑鄉等地來台北謀生的人,向這些小房子的屋主租賃房屋,並以收集附近工廠的廢布自製拚成簡單的衣物販售,成衣加工區慢慢發展。
- 在1970-1980年代(民國60-70年代)與萬華、沙鹿鎮、臺南市等,並列台灣主要內銷成衣生產與批發中心。
- 1980年代以後,由於勞工成本提高,許多加工廠紛紛外移到人工低廉的地區,五分埔的成衣也由生產兼批發,改為以批發為主,商店也會由日、韓等地進口成衣。
- 臺北鐵路地下化後,大部分列車改以松山車站為起訖站,車次大增,附近道路如松山路、松隆路及中坡北路的陸續拓寬完成,使交通更為便利,形成吸引批發商大量聚集的主要因素。
五分埔成衣批發的特色
- 顧客流動性高,賣家要時時掌握流行訊息:
五分埔的貨源和貨色並未如外界認為的一成不變,反而由於是全台服飾店的上游,還得具備引領流行的嗅覺。不同於百貨公司的服飾專櫃以特定廠牌為主軸,在五分埔開店隨時要掌握流行脈動,可能這一季銷售狀況不佳,下一季便改頭換面,換上新的一款路線,部分店家甚至會將當下最流行的元素、款式(如亮片、圖案等),融入各式商品,如同改裝車般地,運用零配件的排列組合,進行設計、改款。因應商品生命週期越來越短,為了掌握第一手貨源,出國幾乎成了每一名五分埔店東的家常便飯。
- 商場文化如叢林遊戲,從進貨就開始「廝殺」:
「高貴不貴」是本商區商品的特色,因此,多數的商品價格都非常具有競爭力,突顯出叢林廝殺法則在此盛行的程度,來此地的消費者非常喜歡「貨比三家」,使得商家在價格上非常謹慎,深怕偏離市場軌道,而遭到淘汰出局,所以折扣戰在此常常發生。
- 零售客漸增,轉型求生存:
在零售客增多、批客大減的狀況下,五分埔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質變。以批發為主的店面,因應情勢,則逐漸改以強調裝潢的精品店轉型,而隨著松山車站鐵路地下化,松山路將一舉通到北站的八德路,五分埔和饒河街一串連起來,勢將帶來另一場巨變。
- 前進大陸,發展新市場:
隨著台商西進腳步,在五分埔發展較為成功的商家也逐漸在對岸建立灘頭堡,在廣東東莞的虎門鎮,約有將近三百多家五分埔老闆進駐,儼然形成五分埔翻版的新都市。雖是同樣的批發生意模式,不同的是,顧客換成了東南亞、日、韓及大陸人,但生意依舊「強強滾」,利潤和台灣已旗鼓相當,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交通
- 捷運:台北捷運南港線後山埤車站1號出口往臺鐵松山車站方向。
- 火車:松山車站前站。
- 公車:搭聯營公車32.46.69.212.232.240.257.258.261.277.281.284.286.288.299.611.621等路線,於松山路、永吉路口及松山火車站牌下車。
參考資料
- 新世紀.台北.思想起 ISBN 957-01-2443-1 台北市政府新聞處出版
- 江今華,台北市五分埔成衣市場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