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握手: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Jomey留言 | 贡献
撤销61.221.84.40讨论)的版本28932531
Jomey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9行: 第9行:
*上級先伸手
*上級先伸手
*主人先伸手<ref>[http://www.mofa.gov.tw/webapp/ct.asp?xItem=11684&ctNode=835 中華民國 (台灣)外交部 - 國際禮儀]</ref>
*主人先伸手<ref>[http://www.mofa.gov.tw/webapp/ct.asp?xItem=11684&ctNode=835 中華民國 (台灣)外交部 - 國際禮儀]</ref>
*英九先握手


==习俗==
==习俗==
第19行: 第18行:
* [[秘密結社]]及[[兄弟會]]通常會使用特定的秘密握手形式作識別夥伴之用。
* [[秘密結社]]及[[兄弟會]]通常會使用特定的秘密握手形式作識別夥伴之用。
* 在美國文化中有一種“弟兄握手”(Soul Brother Handshake,其中Soul Brothers是黑人間互稱弟兄的稱呼),又叫“力量”或“團結”握手,始於1960年代,由非裔美國男性開始使用的,至今亦廣為不同種族的人使用,尤其被年青人用於表達深厚的友誼。通常由三個動作組成,開始的是傳統的掌對掌握手,接着是兩隻拇指很快地互握一下,最後是兩人各用其餘四隻手指鈎着互握(像鐵路上的連結器那樣)。變種包括在上述最後加上[[high five]]那樣的擊掌、拳頭互碰、上拳擊下拳、假裝互摑耳光或指關節互擦。
* 在美國文化中有一種“弟兄握手”(Soul Brother Handshake,其中Soul Brothers是黑人間互稱弟兄的稱呼),又叫“力量”或“團結”握手,始於1960年代,由非裔美國男性開始使用的,至今亦廣為不同種族的人使用,尤其被年青人用於表達深厚的友誼。通常由三個動作組成,開始的是傳統的掌對掌握手,接着是兩隻拇指很快地互握一下,最後是兩人各用其餘四隻手指鈎着互握(像鐵路上的連結器那樣)。變種包括在上述最後加上[[high five]]那樣的擊掌、拳頭互碰、上拳擊下拳、假裝互摑耳光或指關節互擦。
* 在[[伊斯蘭教]]中,握手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禮節,握手同時會以[[阿拉伯語]]的“祝你平安”([[:en:Assalamu alaikum|Assalamu alaikum]])來問候對方。
* 在[[伊斯蘭教]]中,握手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禮節,握手同時會以[[阿拉伯語]]的“祝你平安”({{link-en|Assalamu alaikum}})來問候對方。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2013年10月18日 (五) 05:40的版本

一边用左手递证书,同时用右手握手。

握手是一种短暂的礼节,两个人握住对方的左手或右,通常伴有兩手的简短摇动。通常在会议,离开,祝贺或达成一致时握手。握手的目的是表达信任、協調及平等[1],可能发源于说明手中没有武器的手势。在英語系國家,男性女性更有可能會握手,但是在商业场合,不论男女握手都是标准的礼节。握手時握得太牢的話,會被認為是一種體現強權或屈從的沒趣之事[2]

握手的禮儀

握手除了力度很重要以外,誰先伸手也是握手很重要的一環:

  • 女士先伸手
  • 長輩先伸手
  • 上級先伸手
  • 主人先伸手[3]

习俗

握手有多種不同的習俗,有些是通用而有些只適用於某些特定文化圈:

  • 拒絕握手會普遍被視為不當,大部份社交圈子都會由社會階級較高的一方主動開始握手。
  • 有些地方的人會用兩隻手來握手,但大部分地方的人都是握右手。
  • 童軍劍擊運動員都會明確地使用左手握手,這是由於他們的右手分別持着竿子和劍的緣故。
  • 秘密結社兄弟會通常會使用特定的秘密握手形式作識別夥伴之用。
  • 在美國文化中有一種“弟兄握手”(Soul Brother Handshake,其中Soul Brothers是黑人間互稱弟兄的稱呼),又叫“力量”或“團結”握手,始於1960年代,由非裔美國男性開始使用的,至今亦廣為不同種族的人使用,尤其被年青人用於表達深厚的友誼。通常由三個動作組成,開始的是傳統的掌對掌握手,接着是兩隻拇指很快地互握一下,最後是兩人各用其餘四隻手指鈎着互握(像鐵路上的連結器那樣)。變種包括在上述最後加上high five那樣的擊掌、拳頭互碰、上拳擊下拳、假裝互摑耳光或指關節互擦。
  • 伊斯蘭教中,握手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禮節,握手同時會以阿拉伯語的“祝你平安”(Assalamu alaikum)來問候對方。

參考資料

  1. ^ men.style.com - GQ Style Guy, June 2000
  2. ^ men.style.com - GQ Style Guy, June 2000
  3. ^ 中華民國 (台灣)外交部 - 國際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