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清洲會議: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Mapayna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Mapayna留言 | 贡献
第17行: 第17行:
== 織田家領地分配==
== 織田家領地分配==
=== 織田信長的諸子與新當主===
=== 織田信長的諸子與新當主===
次子信雄取得[[尾張國]],三子信孝取得[[美濃國]],信長的四子同時也是秀吉的養子羽柴秀勝則取得[[明智光秀]]的舊領地[[丹波国]]。新任織田家當主[[織田秀信]]則擁有[[近江國]]的[[安土城]]與[[山城國]]。
次子信雄取得[[尾張國]],三子信孝取得[[美濃國]],信長的四子同時也是[[羽柴秀吉]]的養子[[羽柴秀勝]]則取得[[明智光秀]]的舊領地[[丹波国]]。新任織田家當主[[織田秀信]]則擁有[[近江國]]的[[安土城]]與[[山城國]]。


=== 重要家臣取得的領地===
=== 重要家臣取得的領地===

2013年12月20日 (五) 21:21的版本

清州會議(きよすかいぎ)或稱清須會議,召開於安土桃山時代的天正10年6月27日(西元1582年7月16日)。召開目的是討論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織田信忠父子死後,織田家當主人選及領土分配。也因會議的紛爭,造成了賤岳之戰的爆發。

會議參加者

參加會議者有羽柴秀吉丹羽長秀池田恆興柴田勝家大老瀧川一益當時在關東北条氏交戰未能參加(也有一說是因為瀧川一益於神流川會戰敗於北条氏政,被羽柴秀吉否定其有參加資格,因此而未能參加。其宿老的地位由與秀吉友好的池田恆興所取代)。

織田家當主地位

山崎之戰討伐明智光秀成功的羽柴秀吉,擁立織田信忠嫡子織田秀信(三法師)為繼承人,此舉依照宗法論,得到部分織田宿老家臣如丹羽長秀等人支持。

柴田勝家則擁立信長次子織田信雄

神戶氏也以血統正當為理由支持養子(織田信長三子)織田信孝

最後會議決議由織田秀信繼承當主之位,而由織田信孝擔任後見人(監國)。

織田家領地分配

織田信長的諸子與新當主

次子信雄取得尾張國,三子信孝取得美濃國,信長的四子同時也是羽柴秀吉的養子羽柴秀勝則取得明智光秀的舊領地丹波国。新任織田家當主織田秀信則擁有近江國安土城山城國

重要家臣取得的領地

會議後的發展

清洲會議期間,為信長報仇成功的秀吉取得最大的發言權,而過去的筆頭重臣柴田勝家的影響力則大不如前。羽柴秀吉地位的提升與柴田勝家地位的下降趨勢十分清楚,這令秀吉與勝家之間的競爭與衝突更為嚴重,而有隔年賤岳之戰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