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伊势级战列舰: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增加分類
增加分類
第123行: 第123行:


[[Category:日本海军战列舰|型Ise]]
[[Category:日本海军战列舰|型Ise]]
[[Category:日本軍艦艦級|I]]
[[Category:戰艦等級|日I]]
[[Category:戰艦等級|日I]]

2014年5月28日 (三) 13:50的版本

伊勢型
いせがたせんかん
伊勢於雷伊泰灣海戰
概觀
艦種戰艦
艦名出處日本舊國名
擁有國大日本帝國
前型扶桑型
次型長門型
同型伊勢日向
完成1917年12月15日(伊勢)
1918年4月30日(日向)
結局同在1945年7月28日於吳港內被炸沉
技术数据
標準排水量29,900噸
35,800噸(改装後)
35,350噸(航空戰艦)
全長208.18米
213.4米(改装後)
219.62米(航空戰艦)
全寬28.65米
33.9米(改装後)
33.9米(航空戰艦)
吃水8.74米
9.45米(改装後)
9.03米(航空戰艦)
动力油煤混燒鍋爐24台
蒸汽渦輪機2台
4軸推進
改装後、航空戰艦
重油鍋爐8台
蒸汽輪輪機4台
4軸推進
最高速度23節
25.4節(改装後)
25.3節(航空戰艦)
續航距離9,680浬(14節)
11,100浬(16節,改装後)
9,449浬(16節,航空戰艦)
乘員1,360-1,463人
武器裝備竣工時
6座二連裝35.6厘米45倍徑主砲
16門14厘米50倍徑副砲
4門7.6厘米40倍徑高射砲
6座53.3厘米魚雷發射管
改裝後
6座二連裝35.6厘米45倍徑主砲
14門14厘米50倍徑副砲
4座連裝12.7厘米40倍徑高射砲
10座連裝25毫米機槍
航空戰艦
4座二連裝35.6厘米45倍徑主砲
8座連裝12.7厘米40倍徑高射砲
31座三連裝25毫米機槍
11挺單裝25毫米機槍
6座12厘米30連裝對空噴進砲
裝甲侧舷装甲带(最大)305毫米
艏艉89毫米
炮塔(正面)280毫米
(側面)152毫米(上方)115毫米
炮座292毫米
甲板64毫米
艦橋351毫米
艦載機3架水上飛機(改装後)
22架(航空戰艦)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伊勢型戦艦
假名いせがたせんかん
平文式罗马字Ise-gata senkan

伊势级战列舰日本海军建造的一种战列舰

建造

伊势级战列舰于1915年开工,是扶桑级战列舰的改进型。原本预算是扶桑级战列舰的三、四号舰,因预算拨付的拖延,得以针对发现的扶桑级的种种缺陷,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舰体中部的火炮布置方式,确保了足够的轮机舱空间。舯部3、4号主炮塔采用背负式的集中布置方式,为此缩短艏楼,副炮集中布置在舰体中前部,减少火炮射击时对上层建筑的冲击以及相互干扰。提升主炮装填仰角提高装填速度。动力系统布局也采用新的方案。考虑到日本人搬运炮弹的体力问题副炮采用140毫米口径。但是由于艏楼缩短,舰体空间减少,居住舒适性大受影响。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相对应的加厚水平装甲。伊势级共两艘:伊势号和日向号。伊势号1917年12月完工,日向号1918年4月完工。

现代化改装

伊势级服役以后在三脚前桅上逐步增加射击指挥及观测设施,逐渐形成日本风格的塔式桅楼。伊势级战列舰1930年代进行现代化改造,更新动力系统,24座煤、油混烧锅炉被8座重油锅炉取代,更换功率增大的主机。两个烟囱并为一个,改建塔式舰桥。延长舰艉以减少航行阻力。增加航空设施搭载水上飞机

二戰时经历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因为航速的限制以及日本海军将战列舰作为舰队决战主力的原因,伊势级很少参加大规模的战役。1942年6月作为警戒部队参加了中途岛海战

改裝航空戰艦

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失利以后,为了弥补航空母舰的不足,1942年12月开始伊势级战列舰被改装成可以搭载飞机又保留战列舰机能的航空战舰(彻底改装成航空母舰因为工期较长而被放弃),拆除舰体后部的两座主炮塔,在原处搭建飞行甲板和机库(改装后计划搭载彗星俯冲轰炸机瑞雲水上偵察機),飞行甲板长度70米,用于停放13架飞机,通过飞行甲板前端两舷的弹射器起飞,飞机不能在狭小的飞行甲板上降落,机库长度40米,可容纳9架飞机,飞行甲板后部安装一部升降机与机库相连。拆除的主炮塔弹药库分别用来储存航空用弹药与燃料。为强化防空火力拆除所有副炮安装了大量防空火炮。此次应急性质的改装并不能算成功,虽然拥有战列舰火炮的同时又拥有了舰载飞机,但是飞机起飞后无法通过飞行甲板回收,其效能受到比较大的限制,其飞行甲板前高大的上层建筑与烟囱的排烟严重影响飞机起飞作业,而且战舰火炮的运作也受到限制。海军史专家普遍认为,伊势级的航空改造十分失败。

伊势级航空战舰的改装工程于1943年完成。因为预定的飞机始终没有搭载上舰,1944年10月在莱特湾海战中,两艘未携带飞机的伊势级航空战舰被编入航空母舰编队参战,虽遭到美军舰载机的猛烈攻击,凭借密集的防空火力仅受到较小损害支撑到逃离战场。莱特湾海战结束后伊势号和日向号被派往东南亚运送物资,返回日本本土后因为燃油匮乏一直停泊在港口。1945年7月28日伊势号和日向号被美军舰载机炸沉在吴县军港中,1947年打捞解体。

艦載機

曾計劃在伊勢號上載22架瑞雲水上偵察機和在日向號上載22架彗星俯衝轟炸機或伊勢號和日向號各載11架瑞雲和11架彗星,彗星要經改造去適應彈射起飛,當行動完成後在陸上機場降落,不過從未實行過

同型艦

以位於現在三重縣的中央部分的伊勢國命名。
以位於現在宮崎縣日向國命名。
船名 製造廠 建造時間 服役時間 結局 圖片
伊勢號戰艦 川崎重工神戶造船所 1945年7月28日於吳港內被炸沉
日向號戰艦 三菱重工長崎造船所 1945年7月24日於吳港內被炸毀

性能數據

竣工時

  • 基準排水量:29,900噸
  • 公試排水量:31,260噸
  • 尺寸:全長208.18米/寬28.65米/吃水8.74米
  • 動力:油煤混燒鍋爐24座,蒸汽輪機2座,4軸推進
  • 最高功率:45,000匹馬力
  • 最大速力:23節
  • 續航距離:9,680浬(14節)
  • 兵裝:6座二連裝35.6厘米45倍口徑主砲,16門14厘米50倍口徑副砲,4門7.6厘米40倍口徑高角砲,6座53.3厘米魚雷發射管
  • 裝甲:側舷裝甲帶(最大)305毫米,艏艉89毫米,炮塔(正面)280毫米(側面)152毫米(上方)115毫米,炮座292毫米,甲板64毫米,艦橋351毫米
  • 乘員:1,360人

1930年代改裝後

  • 基準排水量:35,800噸
  • 公試排水量:40,169噸
  • 尺寸:全長213.4米/寬33.9米/吃水9.45米
  • 動力:重油專燒鍋爐8座,蒸汽輪機4座,4軸推進
  • 最高功率:80,000匹馬力
  • 最大速力:25.4節
  • 續航距離:11,100浬(16節)
  • 兵裝:6座二連裝35.6厘米45倍口徑主砲,14門14厘米50倍口徑副砲,4座連裝12.7厘米40倍口徑高角砲,10座連裝25毫米機槍
  • 裝甲:側舷裝甲帶(最大)305毫米,艏艉89毫米,炮塔(正面)280毫米(側面)152毫米(上方)115毫米,炮座292毫米,甲板64毫米,艦橋351毫米,後彈葯庫152毫米,機艙頂部152毫米
  • 艦載機:3架水上飛機
  • 乘員:1,385人
伊势级的战争后期绘图
改装舰载机后的伊势

改裝航空戰艦(1943年)後

  • 基準排水量:35,350噸
  • 公試排水量:38,676噸
  • 尺寸:全長219.62米/寬33.9米/吃水9.03米
  • 動力:重油專燒鍋爐8座,蒸汽輪機4座,4軸推進
  • 最高功率:80,000匹馬力
  • 最大速力:25.3節
  • 續航距離:9,449浬(16節)
  • 兵裝:4座二連裝35.6厘米45倍口徑主砲,8座連裝12.7厘米40倍口徑高角砲,31座三連裝25毫米機槍,11挺單裝25毫米機槍,6座12厘米30連裝對空噴進砲
  • 裝甲:側舷裝甲帶(最大)305毫米,艏艉89毫米,炮塔(正面)280毫米(側面)152毫米(上方)115毫米,炮座292毫米,甲板64毫米,艦橋351毫米,後彈葯庫152毫米,機艙頂部152毫米
  • 艦載機:22架飛機
  • 乘員:1,463人

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