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林柏生: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生平:​ 修飾語句
Asaszxzx留言 | 贡献
第7行: 第7行:
1929年(民国18年)冬,赴[[香港]]创办南華通訊社。翌年2月,創刊《[[南華日報]]》。1932年(民国21年),在[[上海市|上海]]創刊《中華日報》。同年4月,任[[国民政府]]僑務委員会常務委員。1933年,出任[[立法院]]立法委員。1937年(民国26年),兼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驻香港特派員。1938年2月在[[香港]]设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属的国際問題研究所,任主任。<ref name=xu/><ref name=han/><ref name=liu>{{Cite book|author = 劉寿林等編|title = 民国職官年表|year = 1995|publisher = [[中華書局]]|isbn = 7-101-01320-1}}</ref><ref name=kmt/>
1929年(民国18年)冬,赴[[香港]]创办南華通訊社。翌年2月,創刊《[[南華日報]]》。1932年(民国21年),在[[上海市|上海]]創刊《中華日報》。同年4月,任[[国民政府]]僑務委員会常務委員。1933年,出任[[立法院]]立法委員。1937年(民国26年),兼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驻香港特派員。1938年2月在[[香港]]设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属的国際問題研究所,任主任。<ref name=xu/><ref name=han/><ref name=liu>{{Cite book|author = 劉寿林等編|title = 民国職官年表|year = 1995|publisher = [[中華書局]]|isbn = 7-101-01320-1}}</ref><ref name=kmt/>


1938年(民国27年)12月,林柏生随汪兆銘开展成立日本傀儡政权的事務。
1938年(民国27年)12月,林柏生随汪兆銘开展成立日本傀儡政权的事務。翌年8月,任汪兆铭领导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務委員兼中央宣传部副部長,并就任[[中華通訊社]]社長。翌年2月,升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長。3月,[[汪精卫政权|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林柏生任中央政治会議委員兼[[行政院]]宣传部部長。1941年(民国30年),任清乡委員会委員、新国民運動促進委員会常務委員兼秘書長。1943年(民国32年)1月,任最高国防会議委員。1944年12月,任[[安徽省 (汪精卫政权)|安徽省]]省長,任内兼任安徽省保安司令、蚌埠绥靖公署主任等职务。<ref name=xu/><ref name=han/><ref name=liu/><ref name=kmt/>


1939年1月17日,親汪精衛的香港《南華日報》社長[[林柏生]]在回家途中被兩個大漢用斧頭砍傷頭部,幸虧一個外國船員發現出面制止,林柏生才免一死。
[[日本投降]]後,林柏生随[[陳公博]]流亡日本。10月3日<ref>徐友春主編《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作10月13日。劉傑《漢奸裁判》、168頁作10月3日,据此修正。</ref>,和陳公博一道被送还中国。1946年(民国35年)5月31日,[[首都高等法院]]以“汉奸罪”判处林柏生死刑<ref name=xu/><ref name=han/><ref name=kmt/>

1939年8月,出任汪兆铭领导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務委員兼中央宣传部副部長,并就任[[中華通訊社]]社長。

1940年2月,升任汪兆铭领导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長。同年3月,[[汪精卫政权|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林柏生任中央政治会議委員兼[[行政院]]宣传部部長。

1941年(民国30年),任清乡委員会委員、新国民運動促進委員会常務委員兼秘書長。

1943年(民国32年)1月,任最高国防会議委員。

1944年12月,任[[安徽省 (汪精卫政权)|安徽省]]省長,任内兼任安徽省保安司令、蚌埠绥靖公署主任等职务。<ref name=xu/><ref name=han/><ref name=liu/><ref name=kmt/>

1945年[[日本投降]]後,林柏生随[[陳公博]]流亡日本。同年10月3日<ref>徐友春主編《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作10月13日。劉傑《漢奸裁判》、168頁作10月3日,据此修正。</ref>,和陳公博一道被送还中民国。

1946年(民国35年)5月31日,位於南京的[[首都高等法院]]以“汉奸罪”判处林柏生一個死刑<ref name=xu/><ref name=han/><ref name=kmt/>。

1946年10月8日,林柏生在[[南京]][[老虎橋監獄]]内被处决45岁<ref name=xu/><ref name=han/>


1946年10月8日,林柏生在[[南京]][[老虎橋監獄]]内被处决。享年45岁<ref name=xu/><ref name=han/>


節錄朱子家(金雄白)《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一七五>
節錄朱子家(金雄白)《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一七五>
第19行: 第34行:
遺書中的四句詩,是摘錄自雙照樓集中「飛花」一詠之結語,足見他臨命前猶念念不忘於汪氏。復於書籍封面裡頁書「革命救國,科學救國」八大字,簽名畢,對檢察官說;「我事先並沒有接到確定的判決書,遽付執行,似乎法律手續太有些欠缺。現在我對家裡沒有話說,自己也並無財產,執行時希望不要用專制時代的綑綁,死後並望能及時通知家屬。」說完,取下所戴的眼鏡交給檢察官,從容步向刑場。……
遺書中的四句詩,是摘錄自雙照樓集中「飛花」一詠之結語,足見他臨命前猶念念不忘於汪氏。復於書籍封面裡頁書「革命救國,科學救國」八大字,簽名畢,對檢察官說;「我事先並沒有接到確定的判決書,遽付執行,似乎法律手續太有些欠缺。現在我對家裡沒有話說,自己也並無財產,執行時希望不要用專制時代的綑綁,死後並望能及時通知家屬。」說完,取下所戴的眼鏡交給檢察官,從容步向刑場。……
(另,)周作人哀之以<感逝詩>「當世不聞原庚信,今朝又報殺陳琳。
(另,)[[周作人]]哀之以<感逝詩>「當世不聞原庚信,今朝又報殺陳琳。後園痛哭悲涼甚,領取偷兒一片心。」
後園痛哭悲涼甚,領取偷兒一片心。」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2016年1月3日 (日) 15:04的版本

林柏生

林柏生(1902年—1946年10月8日),号石泉广东省高州府信宜县人,汪精卫政权要人。[1][2]

生平

林柏生早年曾就读于高州中学。1920年(民国9年),入广州私立嶺南大学。1923年(民国12年)因参加罢课,遭退学处分。1925年(民国14年)7月,成为汪兆銘的秘書。10月,留学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翌年9月归国,任黄埔軍官学校政治教官。1927年(民国16年)12月,随因同蒋介石对立而下野的汪精卫赴法国,并创办《欧美通讯》。[1][2][3]

1929年(民国18年)冬,赴香港创办南華通訊社。翌年2月,創刊《南華日報》。1932年(民国21年),在上海創刊《中華日報》。同年4月,任国民政府僑務委員会常務委員。1933年,出任立法院立法委員。1937年(民国26年),兼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驻香港特派員。1938年2月在香港设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属的国際問題研究所,任主任。[1][2][4][3]

1938年(民国27年)12月,林柏生随汪兆銘开展成立日本傀儡政权的事務。

1939年1月17日,親汪精衛的香港《南華日報》社長林柏生在回家途中被兩個大漢用斧頭砍傷頭部,幸虧一個外國船員發現出面制止,林柏生才免一死。

1939年8月,出任汪兆铭领导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務委員兼中央宣传部副部長,并就任中華通訊社社長。

1940年2月,升任汪兆铭领导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長。同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林柏生任中央政治会議委員兼行政院宣传部部長。

1941年(民国30年),任清乡委員会委員、新国民運動促進委員会常務委員兼秘書長。

1943年(民国32年)1月,任最高国防会議委員。

1944年12月,任安徽省省長,任内兼任安徽省保安司令、蚌埠绥靖公署主任等职务。[1][2][4][3]

1945年日本投降後,林柏生随陳公博流亡日本。同年10月3日[5],和陳公博一道被送还中華民国。

1946年(民国35年)5月31日,位於南京的首都高等法院以“汉奸罪”判处林柏生一個死刑[1][2][3]

1946年10月8日,林柏生在南京老虎橋監獄内被处决,年僅45岁[1][2]


節錄朱子家(金雄白)《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一七五> … 到庭後,檢察官(編按陳立祖)告訴他奉命執行,問他有無遺言,他說:「今天,我不想再有什麼話說了,請庭上放心吧!這既然是為了國家的事,那對個人的生死,就不必抱什麼遺憾了。」最後又要求寫幾個字,經准許後,即趨公案前,於所持西文書前面的扉頁上寫著:「余妻徐瑩及諸兒留念:春來春去有定時,花落花開無盡期,人生代謝亦如此,殺身成仁何所辭!」下署柏生,十月八日下午二時五十五分。

遺書中的四句詩,是摘錄自雙照樓集中「飛花」一詠之結語,足見他臨命前猶念念不忘於汪氏。復於書籍封面裡頁書「革命救國,科學救國」八大字,簽名畢,對檢察官說;「我事先並沒有接到確定的判決書,遽付執行,似乎法律手續太有些欠缺。現在我對家裡沒有話說,自己也並無財產,執行時希望不要用專制時代的綑綁,死後並望能及時通知家屬。」說完,取下所戴的眼鏡交給檢察官,從容步向刑場。…… … (另,)周作人哀之以<感逝詩>「當世不聞原庚信,今朝又報殺陳琳。後園痛哭悲涼甚,領取偷兒一片心。」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1.5 徐友春主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2. ^ 2.0 2.1 2.2 2.3 2.4 2.5 劉傑. 漢奸裁判 対日協力者を襲った運命. 中央公論新社. 2000. ISBN 4-12-101544-4. 
  3. ^ 3.0 3.1 3.2 3.3 刘国铭主编. 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 团结出版社. 2005. 
  4. ^ 4.0 4.1 劉寿林等編. 民国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5. ^ 徐友春主編《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作10月13日。劉傑《漢奸裁判》、168頁作10月3日,据此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