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半山區: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撤销124.200.250.21讨论)的版本33491787
第85行: 第85行:


{{中西區 (香港)}}
{{中西區 (香港)}}
{{雨伞革命}}


[[Category:中西區 (香港)]]
[[Category:中西區 (香港)]]

2014年12月3日 (三) 11:19的版本

半山區住宅群

半山區香港的一個大型中产住宅區,位於太平山山頂中環之間。由於鄰近核心商業區、交通方便,家居於此曾经是华人的富有的地位象徵。 但是回归后华人已经可以进驻山顶区和南区,导致半山区屈居为豪宅上车盘。此外,回归后中环核心商业区向湾仔区和港岛东,以致九龙一带伸延。导致半山区楼价不再完全凌驾其他区域。

半山區可細分為東、中、北以及西半山,中環上環西環的半山區為「西半山」、麥當奴道/堅尼地道寶雲道灣仔半山地區為「中半山」、銅鑼灣半山即渣甸山稱作「東半山」、北角半山即寶馬山稱之為「北半山」,根據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結果,東半山最富有,其次為中半山及北半山,西半山居民以較高收入的中產爲主。前三者收入相若,後者(中環半山)則只有前三者的60-70%,但仍略高於部份的中產區如太古城西的62,370[1]將軍澳的維都選區亦有半山東的80%(即57300)[2]。可见由于半山区可供发展的土地有限,未能满足所有富有中产家庭的置业需要,令新興的中产区例如將軍澳的維都区和日出康城迅速发展。

特色

半山區亦是香港的大單位集中地,雖然呎價低於市區一定多的比例,如銅鑼灣市區、中環市區什至北角、上環,但在大量的大單位支持下,半山區是香港較富有的地區,除了較早開發的西半山以外,其餘東半山、北半山、中半山的的樓宇平均樓齡遠低於市區,而且較少家庭收入中位數較低的唐樓社群。而西半山因為較早開發的關係,亦有很多唐樓的社區,使該區的收入中位數比其餘的半山區低。西半山亦有不少樓齡超過50年的唐樓被陸續收購而被發展商重建,使西半山新樓舊樓兩者互存。

半山區為香港中產聚居地之一,半山區除東半山以外絕大多數為分層單位,香港富豪則絕大多數居住在山頂以及深水灣西貢沿海的一萬呎以上的大宅中,部份亦居住於東半山一萬呎以上的大宅中,以及市區頂層連小型泳池的單位。此外,香港的九龍、新界亦有很多獨立屋、村屋以及三層的七百呎丁屋,這些住戶的收入比不少住在半山區以及港島市區一千呎大單位的住客都低。香港的半山區大多為2,000呎以下的單位。

2011年家庭收入中位數:

  • 東半山(銅鑼灣半山,渣甸山選區):115,000[3]
  • 中半山(灣仔半山,司徒拔道選區):107,080[4]
  • 北半山(北角半山,寶馬山選區):96,740[5]
  • 西半山(中環半山,半山東選區):70,000[6]

西半山

半山區東由灣仔區中西區的邊界開始、西至薄扶林道以東、南至薄扶林郊野公園以北、北至堅道般咸道以南。香港開埠初期,山頂是西方的達官貴人以及富有商人居住地,中環及中環半山一帶則華洋混居,而上環西環及上環以及西環半山一帶則以華人為主。西半山區的位置,早期能看到維多利亞港的景色,但隨住市區的發展,西半山景觀亦被同區密集的高樓以及中環、上環大量極高的商業大廈阻擋,但在大廈中間或能看到海的藍色。而中環半山鄰近中環及金鐘這些商業區,方便上班一族。另一方面,半山區有樹木和其他植物,提供新鮮空氣,唯一的問題是交通略差,影響了此區的樓價。西半山區擁有濃厚的殖民地色彩,有不少具歷史特色的校舍,例如西半山和薄扶林交界的香港大學英皇書院等。此外,半山區也有一些以香港總督命名的街道,例如寶雲道麥當勞道羅便臣道堅尼地道般咸道。此外,半山區的治安在香港也是最好之一,因爲較少非法暴力社團在此區活動,和油尖旺區有極大對比。

西半山在2012年時尺價平均在8千-9千元,既有2,000呎以上的大單位豪宅(但不能和山頂價值數億低密度豪宅比較),1,000呎左右的辦公室人員住宅,但亦有不少400呎左右的小單位上車盤[7],豐儉由人,大單位的住客以行政人員為主,小單位的住客以上班一族以及家庭住戶為主,根據最新的2006年分段家庭收入中位數數據,在同一地段,不同大廈的家庭住戶收入中位數可相距極遠。加上西半山有優良校網,亦吸引到不少新界以九龍外區客為子女升學而搬入此區,但大多只可搬入比原新界以及九龍較細的單位,因為此區鄰近中環辦公室,有大量上班一族的上車盤需求,使此區有大量的細單位,令中環半山成為港島半山區家庭收入最低的地區,其餘的半山區則有較多大單位。

著名地點、街道及建築物

地點

主要街道

建築物

天主教主教座堂的屋頂

住宅

參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