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侨中学:修订间差异
标签:添加文件 image 圖像檢查 |
维护清理 消歧义 |
||
第25行: | 第25行: | ||
==学校历史== |
==学校历史== |
||
[[File:Nan Chiau Teachers' Training School in the early 1940s.jpg|thumb|南侨师范学校,摄于1940年代初|left]] |
|||
南侨中学是唯一一所由新加坡福建会馆基金赞助的附属中学。该校的前身为南侨师范学校,于1941年由[[陈嘉庚]]先生发起,[[李光前]]先生捐献校地及校舍,在[[里峇峇利]]的金炎路一带设立。1942年初期,校舍成为了[[星华义勇军]]抵抗日军进攻的总部及训练基地。<ref>{{Cite web|title = nan chiau girls’ high « THE HUNTER|url = https://sgfilmhunter.wordpress.com/tag/nan-chiau-girls-high/|website = sgfilmhunter.wordpress.com|accessdate = 2015-12-05}}</ref> |
南侨中学是唯一一所由新加坡福建会馆基金赞助的附属中学。该校的前身为南侨师范学校,于1941年由[[陈嘉庚]]先生发起,[[李光前]]先生捐献校地及校舍,在[[里峇峇利]]的金炎路一带设立。1942年初期,校舍成为了[[星华义勇军]]抵抗日军进攻的总部及训练基地。<ref>{{Cite web|title = nan chiau girls’ high « THE HUNTER|url = https://sgfilmhunter.wordpress.com/tag/nan-chiau-girls-high/|website = sgfilmhunter.wordpress.com|accessdate = 2015-12-05}}</ref> |
||
[[File:New School Building River Valley 1969.jpg|thumb|重建后的南侨女子中学金炎路校舍 (1969年摄)|left]] |
|||
<br />1947年,福建会馆将南侨师范学校改办为南侨女子中学,并附设小学部。首任校长为杨振礼先生。1965年,福建会馆斥资200万元重建南侨女中。中学部迁至基里马路临时校舍上课,小学部则留在拆迁中的原址上课。新校舍于1969年3月8日由时任教育部长王邦文先生主持开幕,并于该年底全面完工。1974年,中学部有48班,小学部24班,学生总数为2692人。这是南侨史上班数与人数最多的一年。为此,福建会馆于1976年再耗资30万元将校舍增建至五层楼建筑,以应付学生需求。<ref>{{Cite web|title = Nan Chiau Girls' High School at Kim Yam Road, between 1947 and 1969 - BookSG - National Library Board, Singapore|url = http://eresources.nlb.gov.sg/printheritage/image.aspx?id=341dfdb1-1a28-48fc-a0f8-424de7fcbee9|website = eresources.nlb.gov.sg|accessdate = 2015-12-05}}</ref> |
<br />1947年,福建会馆将南侨师范学校改办为南侨女子中学,并附设小学部。首任校长为杨振礼先生。1965年,福建会馆斥资200万元重建南侨女中。中学部迁至基里马路临时校舍上课,小学部则留在拆迁中的原址上课。新校舍于1969年3月8日由时任教育部长王邦文先生主持开幕,并于该年底全面完工。1974年,中学部有48班,小学部24班,学生总数为2692人。这是南侨史上班数与人数最多的一年。为此,福建会馆于1976年再耗资30万元将校舍增建至五层楼建筑,以应付学生需求。<ref>{{Cite web|title = Nan Chiau Girls' High School at Kim Yam Road, between 1947 and 1969 - BookSG - National Library Board, Singapore|url = http://eresources.nlb.gov.sg/printheritage/image.aspx?id=341dfdb1-1a28-48fc-a0f8-424de7fcbee9|website = eresources.nlb.gov.sg|accessdate = 2015-12-05}}</ref> |
||
<br />1978年,南桥女子中学原被纳入新设立的特别辅助计划的12所学校名单内,(即:华侨中学、南洋女中、德明政府中学、立化中学、南侨女中、海星女中、黄埔政府中学、华义中学,公教中学、海星中学、圣尼各拉女校和圣公会中学),但签于学生质量的考量,教育部在最终审理时只保留九所,九校的名单加了中正中学(总校)。南侨女中、海星女中、黄埔政府中学和华义中学则落榜。<ref>{{Cite book|title = 李光耀 - 我一生的挑战 - 新加坡双语之路|last = Lee|first = Kuan Yew|publisher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year = 2011|isbn = 978-981-4342-04-9|location = Singapore|pages = 97–122}}</ref>1980年代初,全国学校语文源流划一,未获得特选中学身份的南侨女子中学与新加坡所有的学校均改以英文为第一语文,母语为第二语文。1984年,中学部开始招收男生,南侨女子中学改为目前名称“南侨中学”。 |
<br />1978年,南桥女子中学原被纳入新设立的特别辅助计划的12所学校名单内,(即:华侨中学、南洋女中、德明政府中学、立化中学、南侨女中、海星女中、黄埔政府中学、华义中学,公教中学、海星中学、圣尼各拉女校和圣公会中学),但签于学生质量的考量,教育部在最终审理时只保留九所,九校的名单加了中正中学(总校)。南侨女中、海星女中、黄埔政府中学和华义中学则落榜。<ref>{{Cite book|title = 李光耀 - 我一生的挑战 - 新加坡双语之路|last = Lee|first = Kuan Yew|publisher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year = 2011|isbn = 978-981-4342-04-9|location = Singapore|pages = 97–122}}</ref>1980年代初,全国学校语文源流划一,未获得特选中学身份的南侨女子中学与新加坡所有的学校均改以英文为第一语文,母语为第二语文。1984年,中学部开始招收男生,南侨女子中学改为目前名称“南侨中学”。 |
||
[[File:Nan Chiau High School.jpg|thumb|南侨中学 (1984年摄)|left]] |
|||
<br />1990年代,随着市区人口的迁移,南侨中学学生人数锐减。学校面临关闭厄境。南侨中学最终于2000年与新加坡土地局达成协议之后,迁往盛港新镇,即现址安谷通道20号,并分为南侨中学及南侨小学两校。南桥小学迁至临近的安谷通道50号校舍同年,教育部公布的1999年中学排名榜上,南侨中学名列高增值中学特別/快捷课程榜首。[[File:Nan Chiau High Arial View 2015.jpg|thumb|南侨中学(2015年12月摄)]] |
<br />1990年代,随着市区人口的迁移,南侨中学学生人数锐减。学校面临关闭厄境。南侨中学最终于2000年与新加坡土地局达成协议之后,迁往盛港新镇,即现址安谷通道20号,并分为南侨中学及南侨小学两校。南桥小学迁至临近的安谷通道50号校舍同年,教育部公布的1999年中学排名榜上,南侨中学名列高增值中学特別/快捷课程榜首。[[File:Nan Chiau High Arial View 2015.jpg|thumb|南侨中学(2015年12月摄)]] |
||
第183行: | 第181行: | ||
==特选旗舰课程== |
==特选旗舰课程== |
||
[[File:Nan Chiau High Young Writers Programme 2010.jpg|thumb|南侨中学小作家培训班授课情况,2010年摄。]] |
|||
南侨中学自2012年开始推出双文化旗舰课程,该课程由基础课程和顶峰课程组成。通过对东西文化的比较以及对异族文化的介绍,培养学生对学习东西文化的热忱,深入认识东西文化精髓,使其成为兼容并蓄的双语人才。基础课程从中一开始设置,包括中华文化概论和新加坡华人移民史,这些课程将通过学习之旅、专家讲座、文化营等多种方式研习。同时全校齐心协力营造双文化氛围,开办小作家培训班,邀请本地知名作家为学校设计特别课程。南侨中学也将加强海外浸濡计划,开设、拓展海外学习基地。学生将有机会到中国大陆、台湾浸濡,与当地的学府合作,结合当地人文景观,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内涵和魅力。<ref>{{Cite book|title = 传灯 - 新加坡福建会馆 会讯 第五十四期|last = |first = |publisher = Singapore Hokkien Huay Kuan|year = 2012|isbn = |location = Singapore|pages = 17}}</ref> |
南侨中学自2012年开始推出双文化旗舰课程,该课程由基础课程和顶峰课程组成。通过对东西文化的比较以及对异族文化的介绍,培养学生对学习东西文化的热忱,深入认识东西文化精髓,使其成为兼容并蓄的双语人才。基础课程从中一开始设置,包括中华文化概论和新加坡华人移民史,这些课程将通过学习之旅、专家讲座、文化营等多种方式研习。同时全校齐心协力营造双文化氛围,开办小作家培训班,邀请本地知名作家为学校设计特别课程。南侨中学也将加强海外浸濡计划,开设、拓展海外学习基地。学生将有机会到中国大陆、台湾浸濡,与当地的学府合作,结合当地人文景观,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内涵和魅力。<ref>{{Cite book|title = 传灯 - 新加坡福建会馆 会讯 第五十四期|last = |first = |publisher = Singapore Hokkien Huay Kuan|year = 2012|isbn = |location = Singapore|pages = 17}}</ref> |
||
第190行: | 第188行: | ||
==新蕾奖 - 全国中学生华文创作比赛== |
==新蕾奖 - 全国中学生华文创作比赛== |
||
[[File:新蕾比赛现场2015.jpg|thumb|参加新蕾奖 - 全国中学生华文创作比赛的学生于南侨中学光前堂,摄于2015年。]] |
|||
南侨中学是新蕾奖 - 全国中学生华文创作比赛的联合主办方之一(其他主办方为:新加坡福建会馆、新加坡文艺协会、早报《逗号》)。每年约有80多所中学前来参加。新蕾奖的题目向来具有想象力并让学生们自由发挥,照旧提供文字题目和图片题目让同学自由选择,无论是散文、小说、诗词都无任欢迎。其主要是为了提倡创新的华文写作风气,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观察、多认识和多感受生活。<ref>{{Cite news|url = http://www.zbcomma.sg/archives/8996|title = 早报逗号 {{!}} ZB Comma|last = |first = |date = 22 April 2014|work = 又到一年“新蕾奖”|access-date = 1 December 2015|via = http://www.zbcomma.sg/}}</ref> |
南侨中学是新蕾奖 - 全国中学生华文创作比赛的联合主办方之一(其他主办方为:新加坡福建会馆、新加坡文艺协会、早报《逗号》)。每年约有80多所中学前来参加。新蕾奖的题目向来具有想象力并让学生们自由发挥,照旧提供文字题目和图片题目让同学自由选择,无论是散文、小说、诗词都无任欢迎。其主要是为了提倡创新的华文写作风气,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观察、多认识和多感受生活。<ref>{{Cite news|url = http://www.zbcomma.sg/archives/8996|title = 早报逗号 {{!}} ZB Comma|last = |first = |date = 22 April 2014|work = 又到一年“新蕾奖”|access-date = 1 December 2015|via = http://www.zbcomma.sg/}}</ref> |
||
2015年12月12日 (六) 02:36的版本
Nan Chiau High School(NCHS) 南侨中学 Nánqiáo Zhōngxué | |
---|---|
地址 | 安谷通道20号 盛港新镇,新加坡 |
邮政编码 | 545079 |
类型 | 政府资助, 混合式 特选(SAP) |
隶属 | 新加坡福建会馆 |
创办日期 | 1947年3月8日 |
创始人 | 陈嘉庚 |
校長 | 陈毅刚 |
学生人数 | 1522 |
校訓 | 诚、毅[1] |
校色 | 蓝、白、红、紫 |
校刊 | “Waves” |
学校代码 | 7112 |
坐标 | 1°18′30″N 103°53′24″E / 1.308381°N 103.890100°E |
学校网址 | www.nanchiauhigh.moe.edu.sg |
南侨中学(繁体:南僑中學;英文:Nan Chiau High School;拼音:nánqiáo zhōngxué;缩写:NCHS)是坐落于新加坡盛港新镇的一所混合中学。该校成立于1947年,是新加坡福建会馆六所属校之一[2],也是新加坡第十一所特选中学,即在校内英文和华文同时做为学生的第一语文。[3]自2012年,学校每年为校内双语兼优学生提供福建会馆-南侨中学双文化奖学金,给予学生掌握双文化必要的帮助。[4][5]
学校历史
南侨中学是唯一一所由新加坡福建会馆基金赞助的附属中学。该校的前身为南侨师范学校,于1941年由陈嘉庚先生发起,李光前先生捐献校地及校舍,在里峇峇利的金炎路一带设立。1942年初期,校舍成为了星华义勇军抵抗日军进攻的总部及训练基地。[6]
1947年,福建会馆将南侨师范学校改办为南侨女子中学,并附设小学部。首任校长为杨振礼先生。1965年,福建会馆斥资200万元重建南侨女中。中学部迁至基里马路临时校舍上课,小学部则留在拆迁中的原址上课。新校舍于1969年3月8日由时任教育部长王邦文先生主持开幕,并于该年底全面完工。1974年,中学部有48班,小学部24班,学生总数为2692人。这是南侨史上班数与人数最多的一年。为此,福建会馆于1976年再耗资30万元将校舍增建至五层楼建筑,以应付学生需求。[7]
1978年,南桥女子中学原被纳入新设立的特别辅助计划的12所学校名单内,(即:华侨中学、南洋女中、德明政府中学、立化中学、南侨女中、海星女中、黄埔政府中学、华义中学,公教中学、海星中学、圣尼各拉女校和圣公会中学),但签于学生质量的考量,教育部在最终审理时只保留九所,九校的名单加了中正中学(总校)。南侨女中、海星女中、黄埔政府中学和华义中学则落榜。[8]1980年代初,全国学校语文源流划一,未获得特选中学身份的南侨女子中学与新加坡所有的学校均改以英文为第一语文,母语为第二语文。1984年,中学部开始招收男生,南侨女子中学改为目前名称“南侨中学”。
1990年代,随着市区人口的迁移,南侨中学学生人数锐减。学校面临关闭厄境。南侨中学最终于2000年与新加坡土地局达成协议之后,迁往盛港新镇,即现址安谷通道20号,并分为南侨中学及南侨小学两校。南桥小学迁至临近的安谷通道50号校舍同年,教育部公布的1999年中学排名榜上,南侨中学名列高增值中学特別/快捷课程榜首。
2010年10月,时任教育部长黄永宏医生宣布南侨中学从2012年起,成为新加坡第11所特选中学改为开办特别源流特选课程。在以特选中学身份运作一年后,南侨中学于2013年获颁备受瞩目的学校优异奖。[9]
历任校长
數 | 中文姓名 | 英文姓名 | 就职年份 |
---|---|---|---|
1 | 杨振礼[10] | Mr Yang Zhen Li | 1947年–1950年 |
2 | 邱仁端[10] | Mdm Qiu Rentuan | 1951年–1960年 |
3 | 林芳兰[10] | Mdm Lin Fanglan | 1961年–1968年 |
4 | 高亚斯[10] | Mdm Kau Ah Suo | 1969年–1988年 |
5 | 苏伟哲[10] | Mr Su Wei Cher | 1989年–1997年 |
6 | 黄利发[10] | Mr Ng Lee Huat | 1998年–2004年 |
7 | 杨昱贤[10] | Mr Yeo Kuerk Heng | 2004年 |
8 | 王建春[10] | Mr Ong Kian Choon | 2004年–2010年 |
9 | 陈毅刚[11] | Mr Tan Yee Kan | 2011年–至今 |
校风
校训
诚、毅 (Sincerity & Perseverance),即诚以待人、毅以处事。[1] 此校训揭露了南侨中学对于给学生提供全面教育,使其成才的愿景。
校徽
南侨中学的校徽由三个环环相扣的圆环组成,代表学生生理上、心理上、道德观念上的成长,也代表着南侨中学力求卓越的教育精神。圆环的红色揭示着明亮与美好未来(由徽内的金色衬托)的追求。三个圆环所隐约形成的心形代表着南侨对于学生的关照与以人为本的学校体制。
校歌
南侨中学保留着华语校歌,与南侨小学南侨小学使用同一校歌。
歌词 | 英文翻译 | 歌词 | 英文翻译 | ||
---|---|---|---|---|---|
1 | 热情在燃烧 | Our passion is burning | 2 | 虚心的学习 | Passion in learning |
歌声上云霄 | Our songs are soaring | 不断的研讨 | Relentless in pursuing | ||
我们同声赞美 | Let us praise in a single voice | 遵守诚毅校训 | Uphold our school motto | ||
可爱的南侨 | Beloved Nan Chiau | 大家团结牢 | Sincerity and perseverance | ||
时代在呼唤 | Reinvent ourselves | 时代在呼唤 | Reinvent ourselves | ||
警钟在猛敲 | Thrive in the dynamic era | 警钟在猛敲 | Thrive in the dynamic era | ||
发扬中华文化 | Promote the Chinese culture | 发扬中华文化 | Promote the Chinese culture | ||
争取国家荣耀 | Seek glory for our nation | 争取国家荣耀 | Seek glory for our nation | ||
Chorus | 亲爱的师友们 | Beloved teachers and friends | Chorus | 亲爱的师友们 | Beloved teachers and friends |
亲爱的同学们 | Beloved schoolmates | 亲爱的同学们 | Beloved schoolmates | ||
我们携手迈进 | Let us put our hearts together | 我们携手迈进 | Let us put our hearts together | ||
向着那共同的目标 | To work towards our common goal | 向着那共同的目标 | To work towards our common goal |
校服
南侨中学的校服与其传统华校的历史息息相关。男生均穿戴有繁体校名“南僑”的白色衬衫(时刻须把衣角掖好 ),初中生穿深蓝色短裤,高中生则穿深蓝色长裤。女生则穿戴有繁体校名“南僑”女式衬衫,配上深蓝色校裙。在周会及正式场合上,所有学生都会打上深紫色的学校领带。[12]
特选旗舰课程
南侨中学自2012年开始推出双文化旗舰课程,该课程由基础课程和顶峰课程组成。通过对东西文化的比较以及对异族文化的介绍,培养学生对学习东西文化的热忱,深入认识东西文化精髓,使其成为兼容并蓄的双语人才。基础课程从中一开始设置,包括中华文化概论和新加坡华人移民史,这些课程将通过学习之旅、专家讲座、文化营等多种方式研习。同时全校齐心协力营造双文化氛围,开办小作家培训班,邀请本地知名作家为学校设计特别课程。南侨中学也将加强海外浸濡计划,开设、拓展海外学习基地。学生将有机会到中国大陆、台湾浸濡,与当地的学府合作,结合当地人文景观,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内涵和魅力。[13]
生活教育
除了提供学术方面的旗舰课程,南侨中学也提供一系列的生活教育计划,包括 Learning for Life Programme (LLP),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Applied Learning Programme (STEM ALP)。[14][15]生活教育计划分为五个主要类别:文化通识、资讯科技、个人观点、生活技能以及社区精神。从中一起,学生开始学习各生活技能,对于成为21世纪劳动力的一部分非常有益。[16]
新蕾奖 - 全国中学生华文创作比赛
南侨中学是新蕾奖 - 全国中学生华文创作比赛的联合主办方之一(其他主办方为:新加坡福建会馆、新加坡文艺协会、早报《逗号》)。每年约有80多所中学前来参加。新蕾奖的题目向来具有想象力并让学生们自由发挥,照旧提供文字题目和图片题目让同学自由选择,无论是散文、小说、诗词都无任欢迎。其主要是为了提倡创新的华文写作风气,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观察、多认识和多感受生活。[17]
学生领袖体制
学生理事会
学生理事可由带有黄色条纹的学校领带辨认。学生理事会成员在理事会任职期间,负责确保各学校的活动以及日常事件的运作。学生理事在学校的大型活动也充当学校的大使。学生理事会扮演积极的角色的活动,包括中一迎新营、青年节庆祝活动以及教师节庆祝活动。[18]
班任理事会
班任理事会由各班代表组成,除了维持班内程序,也与学生理事会一同运作,作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同时,班任理事会也积极参与班际活动的策划。[19]
飞鹰领袖队(F.A.L.C.O.N.S.)
飞鹰领袖队是于2011年成立的顶尖学生领袖队伍,以加强校内学生领袖的心理素质及提倡服务精神。该队的宗旨为:致力于发掘他人潜能、培养人格、不断进修,以服务他人(FOCUSED on ADDING values to others, to LEAD, build CHARACTER with ON-going learning to SERVE others)。[20]
课程辅助活动
南侨中学一共有28个课程辅助活动(英語:Co-Curricular Activity,CCA,简称课外活动),包括体育、制服团体、表演艺术以及社团。
学校的体育队和制服团体在许多校际比赛内名列前茅,包括学生军、红十字会和越野赛跑。表演艺术在两年一度的新加坡青年节表演也持续取得佳绩,社团也持有不俗表现。(详细介绍敬请查阅以下各课程辅助活动链接)
体育 | |||
---|---|---|---|
篮球 | 羽球 | 乒乓球 | 武术 |
制服团体 | |||
学生军 | 学生警察团 | 童军 | 红十字会青年团 |
表演艺术 | |||
华族舞蹈 | 华乐团 | 合唱团 | 中文戏剧 |
英文戏剧 | 现代舞蹈 | 弦乐团 | 管乐团 |
社团 | |||
多媒体及摄影 | 资讯科技 | 机械科技 | 图书馆 |
环保学会 | 英文辩论 | 书法 | 棋会(象棋/围棋) |
视觉艺术 (陶瓷/美术与设计) |
参考文献
- ^ 1.0 1.1 Our Affiliated Schools. Singapore Hokkien Huay Kuan. [2014-03-17].
- ^ Our Affiliated Schools. Singapore Hokkien Huay Kuan. [2014-03-17].
- ^ 南侨中学设定为第11所特选中学 (新闻稿). 新加坡教育部. 2010年11月13日.
- ^ 等了33年南侨迎接特选中学新身份. 联合早报网. [2015-12-03].
- ^ 明年成为特选学校 南侨中学展开大翻新. 联合早报网. [2015-12-03].
- ^ nan chiau girls’ high « THE HUNTER. sgfilmhunter.wordpress.com. [2015-12-05].
- ^ Nan Chiau Girls' High School at Kim Yam Road, between 1947 and 1969 - BookSG - National Library Board, Singapore. eresources.nlb.gov.sg. [2015-12-05].
- ^ Lee, Kuan Yew. 李光耀 - 我一生的挑战 - 新加坡双语之路. Singapore: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2011: 97–122. ISBN 978-981-4342-04-9.
- ^ Affiliated Schools. www.shhk.com.sg. [2015-12-03].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School History. Nan Chiau High School. [2014-03-17].
- ^ Staff Directory. Nan Chiau High School. [2014-03-17].
- ^ Nan Chiau High School Student Handbook 2015. Singapore: Nan Chiau High School. 2015: 13.
- ^ 传灯 - 新加坡福建会馆 会讯 第五十四期. Singapore: Singapore Hokkien Huay Kuan. 2012: 17.
- ^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Press Releases - Every Secondary School To Develop Two Distinctive Programmes For A Holistic Student-Centric Education. www.moe.gov.sg. [2015-12-07].
- ^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Press Releases - 42 Secondary Schools Offering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Applied Learning Programme (STEM ALP). www.moe.gov.sg. [2015-12-07].
- ^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Press Releases - Every Secondary School To Develop Two Distinctive Programmes For A Holistic Student-Centric Education. www.moe.gov.sg. [2015-12-07].
- ^ 早报逗号 | ZB Comma. 又到一年“新蕾奖”. 22 April 2014 [1 December 2015] –通过http://www.zbcomma.sg/.
- ^ Student Leadership. Nan Chiau High School. Nan Chiau High School. 5 December 2015 [5 December 2015].
- ^ Student Leadership. Nan Chiau High School. Nan Chiau High School. 5 December 2015 [5 December 2015].
- ^ Student Leadership. Nan Chiau High School. Nan Chiau High School. 5 December 2015 [5 December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