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要: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會要''',是以某一朝代的國家制度、歷史地理、風俗民情等為主要收輯內容的一種史書。由於會要內容涉及典章制度,其所保存的原始歷史資料較為豐富,可以彌補[[二十四史]]的志、表之不足。最早編成的會要是《[[唐會要]]》,由[[五代]][[王溥]]([[922年]]~[[982年]])撰著,[[宋朝|宋]][[清朝|清]]兩朝代也開始有類似作品,宋代的修史機構最多,有史館、編修院、國史院、實錄院、日曆所、起居院、玉牒所、聖政所、時政記房等機構。宋代更設立“會要所”,編纂當代會要,冊秩達二千多卷,即《[[宋會要]]》,惜已失佚。 |
'''會要''',是以某一朝代的國家制度、歷史地理、風俗民情等為主要收輯內容的一種史書。由於會要內容涉及典章制度,其所保存的原始歷史資料較為豐富,可以彌補[[二十四史]]的志、表之不足。最早編成的會要是《[[唐會要]]》,由[[五代]][[王溥]]([[922年]]~[[982年]])撰著,[[宋朝|宋]][[清朝|清]]兩朝代也開始有類似作品,宋代的修史機構最多,有史館、編修院、國史院、實錄院、日曆所、起居院、玉牒所、聖政所、時政記房等機構。宋代更設立“會要所”,編纂當代會要,冊秩達二千多卷,即《[[宋會要]]》,惜已失佚。 |
||
中國各朝的會要編輯有: |
|||
中國各朝的會要編輯有:《[[春秋會要]]》、《[[秦會要]]》(又稱《秦會要訂補》)、《[[西漢會要]]》、《[[東漢會要]]》、《[[三國會要]]》、《[[晉會要]]》、《[[南朝會要]]》、《[[唐會要]]》、《[[五代會要]]》、《[[宋會要輯稿]]》(由《[[永樂大典]]》輯出的《宋會要》殘本)、《[[明會要]]》等。 |
|||
清人[[姚彦渠]]撰《[[春秋會要]]》。 |
|||
今人[[楊寬]],[[吳浩坤]]主編《[[戰國會要]]》。 |
|||
清人[[孫楷]]撰《[[秦會要]]》(又稱《秦會要訂補》)。 |
|||
宋人[[徐天麟]]撰《[[西漢會要]]》、《[[東漢會要]]》。 |
|||
清人[[錢儀吉]]著《[[三國會要]]》,[[楊晨]]另撰同書。 |
|||
清人[[朱銘盤]]撰《[[晉會要]]》、《[[宋會要]]》、《[[齊會要]]》、《[[梁會要]]》、《[[陳會要]]》。 |
|||
宋人[[王溥]]等人撰《[[唐會要]]》、《[[五代會要]]》、《[[宋會要輯稿]]》(由清人[[徐松]]自《[[永樂大典]]》輯出的《[[宋會要]]》殘本) |
|||
清人[[龍文彬]]撰《[[明會要]]》。 |
|||
==參見== |
==參見== |
2007年7月13日 (五) 09:49的版本
會要,是以某一朝代的國家制度、歷史地理、風俗民情等為主要收輯內容的一種史書。由於會要內容涉及典章制度,其所保存的原始歷史資料較為豐富,可以彌補二十四史的志、表之不足。最早編成的會要是《唐會要》,由五代王溥(922年~982年)撰著,宋清兩朝代也開始有類似作品,宋代的修史機構最多,有史館、編修院、國史院、實錄院、日曆所、起居院、玉牒所、聖政所、時政記房等機構。宋代更設立“會要所”,編纂當代會要,冊秩達二千多卷,即《宋會要》,惜已失佚。
中國各朝的會要編輯有:
清人朱銘盤撰《晉會要》、《宋會要》、《齊會要》、《梁會要》、《陳會要》。
宋人王溥等人撰《唐會要》、《五代會要》、《宋會要輯稿》(由清人徐松自《永樂大典》輯出的《宋會要》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