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奥什·雅纳切克:修订间差异
小 robot Adding: ru:Яначек, Леош |
|||
第3行: | 第3行: | ||
== 传记 == |
== 传记 == |
||
列奥西·扬納傑克 |
|||
⚫ | |||
==外部链接== |
|||
* [网页地址 网页说明] |
|||
⚫ | |||
1874到1875年他在[[布拉格]]上管风琴学校,1876年成为''Beseda''爱乐协会的合唱指挥 (到1890年),并且和[[安东尼·德沃夏克]]相识。1877年他成为日后自己妻子的Zdenka Schulzová的私人钢琴教师。1879到1880年扬那切克在[[莱比锡]]音乐学院Oskar Paul和Leo Grill底下,1880年短暂在[[维也纳]]Franz Krenn底下学习。1881年Brno管风琴学校成立,扬那切克成为其校长。1881到1888年他担任爱乐协会指挥。 |
1874到1875年他在[[布拉格]]上管风琴学校,1876年成为''Beseda''爱乐协会的合唱指挥 (到1890年),并且和[[安东尼·德沃夏克]]相识。1877年他成为日后自己妻子的Zdenka Schulzová的私人钢琴教师。1879到1880年扬那切克在[[莱比锡]]音乐学院Oskar Paul和Leo Grill底下,1880年短暂在[[维也纳]]Franz Krenn底下学习。1881年Brno管风琴学校成立,扬那切克成为其校长。1881到1888年他担任爱乐协会指挥。 |
2007年7月30日 (一) 02:13的版本
列奥西·扬那切克(Leoš Janáček ⓘ 生于1854年7月3日在Hukvaldy (德文:Hochwald),逝世于1928年8月12日在奥斯特拉瓦 )是一位捷克作曲家。
传记
列奥西·扬納傑克
外部链接
- [网页地址 网页说明]
是一乡村教师之子。1865年他上布伦的奥古斯丁慈善学校。1866到1869年他则上了德语Realschule(相当于中国的中学)并在1869到1872年上斯拉夫语师范学校。1872年扬那切克成为一名音乐教师,并且指挥了多个合唱团。
1874到1875年他在布拉格上管风琴学校,1876年成为Beseda爱乐协会的合唱指挥 (到1890年),并且和安东尼·德沃夏克相识。1877年他成为日后自己妻子的Zdenka Schulzová的私人钢琴教师。1879到1880年扬那切克在莱比锡音乐学院Oskar Paul和Leo Grill底下,1880年短暂在维也纳Franz Krenn底下学习。1881年Brno管风琴学校成立,扬那切克成为其校长。1881到1888年他担任爱乐协会指挥。
1890年他的在1888年出生的儿子Vladimír死亡,1903年则轮到其1882年出生的女儿Olga;扬纳切克的婚姻又出现问题。所有这些家庭问题很好的体现在他的歌剧“命运”里面。1904年作为师范音乐教师的他退休。同年其歌剧 耶奴发首演,这部歌剧后来1916年在布拉格,1918年在维也纳上演,是扬纳切克的突破之作。而他的成名和布拉格作者Max Brod大量撰文也不无关系。
1915年扬纳切克遇上了Kamila Stösslová,两人关系伴随扬纳切克至终,却为其夫妻关系雪上加霜。1919年扬纳切克成为Brno音乐学院的音乐指导,后来学校在1920年国有化,他就成为作曲大师班的教授。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差不多诞生了他所有的名作:歌剧Katja Kabanowa,狡猾的小狐狸,马可波罗的物件和死屋手记,两手四重奏,小交响曲和格里高利弥撒。
扬纳切克常年来收集故乡的民歌,观察民间的语言和琉特。这些研究见于其作品之中,就是所谓的语言旋律。就凭这个,扬纳切克能够在西方音乐思潮的冲击之下保持自身特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
作曲家的学生
- Břetislav Bakala,捷克指挥家,合唱指挥和作曲家
- Pavel Haas,捷克作曲家(1899-1944),于奥斯维兹身亡。
作品
- 管弦乐作品
- 弦乐队组曲 (1877)
- 弦乐队田园曲 (1878)
- Lašské tance (Lašsk舞) (1889-90)
- Hanácké tance (Hanácké舞) (1889-90)
- 组曲 (也作小夜曲) op.3 (1891)
- Žárlivost (嫉妒),Její pastorkyňa的前奏曲 (1894)
- Šumařovo dítě (乐师儿子),管线乐叙事诗 (1912)
- Taras Bulba,管弦乐狂想曲(1915-18)
- Balada blanická (Blaník-叙事曲),交响诗 (1920)
- 小交响曲 (1926)
- Dunaj (多瑙河),四乐章交响曲(1923-28; 未完成)
- 室内乐
- 小提琴钢琴浪漫曲 (1879)
- 小提琴钢琴杜卡 (1880)
- 小提琴奏鸣曲 (1913-21)
- Pohádka (童话),为大提琴和钢琴而作 (1910; 1923 改编)
- 大提琴和钢琴急板 (约 1910)
- 弦乐四重奏第一号,根据托尔斯泰的克罗采奏鸣曲而作 (1923)
- 弦乐四重奏第二号 隐秘的信 (1928)
- Mládí (青春),管乐六重奏 (1924)
- 声乐
- Glagolská mše (格里高利弥撒)。为独唱,合唱,管弦乐队和管风琴而作的康塔塔。(1926)
- 大量男声,女声和混声合唱。
- 歌剧
- Šárka (1887-88; UA 1925)
- Počátek románu (小说的开始) (1891; UA 1894)
- 耶奴发 (1894-1903; UA 1904). 原为:Její pastorkyňa (养女)
- Osud (命运) (1903-04; UA 1958)
- Výlety páně Broučkovy (Brouček先生之旅) (1908-17; UA 1920)
- Káťa Kabanová (Katja Kabanowa) (1919-21; UA 1921)
- Příhody lišky bystroušky (狡猾的小狐狸) (1921-23; UA 1924)
- Več Makropulos (马可波罗的物件) (1923-25; UA 1926)
- Z mrtvého domu (死屋手记) (1927-28;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改编)
文献
- Kurt Honolka: Leoš Janáček. Sein Leben - sein Werk - seine Zeit. Belser Verlag, Stuttgart und Zürich 1982.
- Michael Evans: Leoš Janáčeks Opern, mit 51 Notenbeispielen. Reclam Verlag Stuttgart 1981.
- Jiři Ort: Leoš Janáček – der späte Wilde. Bärenreiter Verlag, Kassel 2005.
- Kerstin Lücker (Hrsg.): Janáceks Grundlegung einer Musiktheorie: Die frühen Schriften von 1884-1888. Stroemfeld, Frankfurt am Main 2005, ISBN 3-87877-978-X
- Wolfram Goertz: Wie verloren, so geboren. In: DIE ZEIT, Nr. 28, 1. Juli 2004 - Lange wurde der Komponist Leoš Janáček verachtet. Jetzt wird er wieder gespielt – ein Saisonrückblick aus Anlass seines 150. Geburtstags
- Meinhard Saremba: Leoš Janáček | Zeit - Leben - Werk - Wirkung. Bärenreiter-Verlag, Kassel 2001.
- Jaroslav Vogel: Leoš Janáček dramatik, Prag 1948
- Jaroslav Vogel: Leoš Janáček, Život a Dílo (dt.: Leoš Janáček, Leben und Werk. Prag 1958)
- Bohumír Štědroň: Dílo Leoše Janáčka, 1959 und Leoš Janáček, Prag 1976
- Jaroslav Šeda: Leoš Janáček, Prag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