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特征值理论: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Changsu Wang(留言 | 贡献) 新条目 |
Changsu Wang(留言 | 贡献) 小 分类 |
||
第9行: | 第9行: | ||
[[Category:算子理论]] |
[[Category:算子理论]] |
||
[[ |
[[Category:矩阵论]] |
2019年3月29日 (五) 13:39的版本
在应用数学中,反特征值理论(antieigenvalue theory)应用于数值分析、小波、统计学、量子力学、金融以及最优化,由Karl Gustafson于1966至1968年间创立。
一个矩阵或算子的反特征向量,是被作用后旋转角度最大的向量。对应的反特征值是最大旋转角的余弦。最大旋转角称为这个算子的角度。就像特征值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谱,反特征值理论把算子的反特征值按照最大旋转角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
- Gustafson, Karl (1968), "The angle of an operator and positive operator product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74 (3): 488–492, doi:10.1090/S0002-9904-1968-11974-3, ISSN 0002-9904, MR 0222668, Zbl 0172.40702
- Gustafson, Karl (2012), Antieigenvalue Analysis, World Scientific, ISBN 978-981-436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