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國殯葬史: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P-bot留言 | 贡献
机器人:错别字修正
第59行: 第59行:
《明史·礼志》也规定:“若贫无地者,所在官司择宽阔闲地为义冢,俾之葬埋。或有宦游远方,不能归葬者,官给力费以昆之。”
《明史·礼志》也规定:“若贫无地者,所在官司择宽阔闲地为义冢,俾之葬埋。或有宦游远方,不能归葬者,官给力费以昆之。”


明嘉靖《尤溪縣志·地理卷·謠俗》記載,「普通民眾去,屍體積柴而焚之」。
明嘉靖《尤溪縣志·地理卷·謠俗》記載,「普通民眾去,屍體積柴而焚之」。


==清朝==
==清朝==

2008年6月12日 (四) 09:33的版本

中國境內流行許多葬禮,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鳥葬)、懸棺葬塔葬海葬樹葬花葬等。漢族為代表葬禮是土葬,在封建朝代,土葬最能表现阶级和等级的差别,故夏,殷等朝代都用土葬,《周禮》對土葬有極詳細的規定,甚至有人殉。土葬形式主要有:竖穴墓、大石墓、瓮棺葬、石棺葬、砖石墓、洞室墓、木椁墓、船棺葬等。土葬之習俗,劳民伤财,滥占耕地,漸為火葬所取代。

三代

《周礼》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韩詩外传》说“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

诗经·信南山》描写周人在郊外祖先墓地扫墓、祭祀的场景:“我仓既盈,我瘐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孚以侑,以介景福。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孔子認為“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棺椁必重,衣食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以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乡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墨子·节葬》云:“秦之西有仪渠国(今甘肃庆阳及泾川一带)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

《荀子·大略》云:“氏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

《孟子·滕文公》云:“上古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盖归反筐里而掩之”。

赵晔《吴越春秋》云:“吴亡后,越浮西施与江,令随鸱夷以终。”,意思是西施被沉江,故《管锥藏经》卷六百一十五皮日休五绝《馆娃宫怀古》有“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秦朝

《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载述:秦始皇动用72万人为自己建造坟墓,“坟高五十丈,周回五里余,号曰‘皇陵’,至今尚在。”

漢朝

徐天麟東漢會要》有“禁厚葬”一章,輯錄了自光武帝至安帝關於禁止厚葬的詔書,又採王符潛夫論》中對東漢厚葬陋習的批評。

建安十三年,曹沖病重不治,去世時年僅13歲。曹操十分難過,曹丕寬慰曹操,曹操道:「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大幸也」。曹操欲求合葬於司空掾邴原亡女,邴原以「嫁殤非禮」(《周禮·地官·媒氏》有“禁遷葬者,與嫁殤者”)拒絕,後與甄氏亡女合葬。

南北朝

李延寿《南史·扶南国传》载:“死者有四葬,水葬则投之江流;火葬则焚为灰烬;土葬则瘗埋之;鸟葬则弃之中野。”

唐朝

玄奘前往印度,親見印度人的葬俗,《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載述:「送終殯葬,其儀有三:一曰火葬,積薪焚燎;二曰水葬,沉水漂散;三曰野葬,棄林飼獸。」

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条令,规定官民丧葬所使用的扛夫、挽歌人数,明器数量。(《唐会要·葬》)

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下令,民间丧葬祭奠不能用金银、锦绣做饰物,不得陈设音乐。

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年),规定官民出丧时使用的扛夫、挽歌人数,明器件数,“如用乐,则责罚伶人”。(《宋史·礼志》)

宋朝

建隆三年(962年)三月,宋太祖下令禁止火葬:“近代以来,率多火葬,甚愆典礼,自今宜禁之。”(《续通典·礼典》)

开宝三年(970年)宋太祖诏令开封府,“禁丧葬之家不得用道、释威仪及装束异色人物前引”(《宋史·礼志》)。

司马光说火葬是学习「羌族葬法」(《续通典》卷八十二引司马光《仪书》)。司马光又说:“今世俗信术者妄言,以为葬不择地及岁月日时,则子孙不利,祸殃总至,乃至终丧除服,或十年,或二十年,或终身,或累世犹不葬。”(《家範》卷五)

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监登闻鼓院范同上奏,说“今民俗有所谓火化者,生则奉养之具唯恐不至,死则燔爇而弃捐之,何独厚于生而薄于死乎?甚者焚而置之水中,识者见之动心。”“方今火葬之惨,日益炽甚”,並建朝廷立义地令贫民葬亲,“贫无葬地者,许以官地安葬”(《东都事略·太祖记》)。次年(1158年)户部侍郎荣儗上言,以為有穷人葬不起,客死他乡者的后人也难于尽使亲尸返里,建议“除豪富士族申严禁止外,贫下之民并客旅远方之人,若有死亡,姑从其便”。宋高宗批准。(《宋史·礼志》)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第二有云:“于仪凤二年正月十日示灭,颜色不变,屈伸如生。室有异香,经旬不歇,遗言水葬焉。”

元朝

元朝規定土著汉人一律土葬(《续通典·礼典》)。

明朝

洪武三年(1370年)下令,禁止浙江等处的水葬火葬,违者治以重罪。

《明律·礼律》规定:“其从尊长遗言将尸烧化及弃置水中,杖一百。”

《明律·刑律·盗贼》则强行规定:“其子孙毁弃(即火葬、水葬)祖父母、父母及奴婢、雇工人毁弃家长死尸者斩。”

《明史·礼志》也规定:“若贫无地者,所在官司择宽阔闲地为义冢,俾之葬埋。或有宦游远方,不能归葬者,官给力费以昆之。”

明嘉靖《尤溪縣志·地理卷·謠俗》記載,「普通民眾去世,屍體積柴而焚之」。

清朝

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清朝公布「丧葬则例」,官民人等“有愿从旧制焚化者,听之”(《清世祖实录》卷三十八)。

《大清律》规定:“其从尊长遗言,将尸体烧化或置水中,杖一百”;“若私自火葬或水葬父母,按杀人罪论死刑”;“旗人、蒙古丧葬,概不许火化”。

清初江南昆山人顾炎武在《日知录·火葬》中讲:“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时已有之。”钱宝廉说,“乡民无知,坚持蚕桑为重,营葬即有碍种桑之见”,故有“火葬之举”(《禁火葬录》)

同治时,有些杭州、嘉兴、湖州府人对已经土葬亲人发冢开棺,把尸体烧化,叫作“明葬”;如果尸体业已腐烂,就烧棺材,叫作“暗葬”;有的尸首僵化了,就用斧头劈开了烧化。火化时请僧道念经,并宴请亲友(《禁火葬录》)[1]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国务院颁布《殡葬管理条例》,規定在“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并且提倡骨灰以寄存等占地少的方式(相对于埋葬)保存。[2]

注釋

  1. ^ 冯尔康《民俗世风·宋元明时期的火葬》
  2. ^ 中華人民共和國《殡葬管理条例》(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