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綱要:修订间差异
Jonathan5566(留言 | 贡献) 仍需改善的草稿: 幾點說明: 一、若條目欲名為課程綱要,就應以全球各地之課程綱要為書寫之主體 二、若條目主要想描寫中華民國的課程綱要,書寫相當完整。但可考慮,是否有將每個核心素養面向均列出? 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依學制劃分為三個教育階段,分別如下: 」以下之文字不可直接複製自教育部資料 這都是可以去思考的地方 (AFCH) |
ILOVENOGIZAKA46(留言 | 贡献) 維護清理 |
||
第33行: | 第33行: | ||
* 溝通互動:學習者能廣泛且妥善運用各種工具,包括物質工具(如人造物、科技及資訊等)和社會文化工具(如語言、文字及符號等),與他人及環境能有良好且有效的互動,並具備藝術涵養與生活美感。 |
* 溝通互動:學習者能廣泛且妥善運用各種工具,包括物質工具(如人造物、科技及資訊等)和社會文化工具(如語言、文字及符號等),與他人及環境能有良好且有效的互動,並具備藝術涵養與生活美感。 |
||
* 社會參與:學習者處在彼此緊密連結的地球村,需要學習處理社會的多元性,以參與行動與他人或群體建立適切的合作模式與人際關係。<ref name=":1">{{Cite web|title=108課綱重點-108課綱資訊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url=https://12basic.edu.tw/12about-3-1.php|access-date=2022-01-15|work=12basic.edu.tw}}</ref> |
* 社會參與:學習者處在彼此緊密連結的地球村,需要學習處理社會的多元性,以參與行動與他人或群體建立適切的合作模式與人際關係。<ref name=":1">{{Cite web|title=108課綱重點-108課綱資訊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url=https://12basic.edu.tw/12about-3-1.php|access-date=2022-01-15|work=12basic.edu.tw}}</ref> |
||
上述三大面向再細分為九大項目如下:<ref name=":1">{{Cite web|title=108課綱重點-108課綱資訊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url=https://12basic.edu.tw/12about-3-1.php|access-date=2022-01-15|work=12basic.edu.tw}}</ref> |
|||
{| class="wikitable" |
|||
|+ |
|||
!核心素養面向 |
|||
!核心素養項目 |
|||
!項目說明 |
|||
|- |
|||
| rowspan="3" |A 自主行動 |
|||
|A1 |
|||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質,擁有合宜的人性觀與自我觀,同時透過選擇、分析與運用新知,有效規劃生涯發展,探尋生命意義,並不斷自我精進,追求至善。 |
|||
|- |
|||
|A2 |
|||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
|具備問題理解、思辨分析、推理批判的系統思考與後設思考素養,並能行動與反思,以有效處理及解決生活、生命問題。 |
|||
|- |
|||
|A3 |
|||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具備規劃及執行計畫的能力,並試探與發展多元專業知能、充實生活經驗,發揮創新精神,以因應社會變遷、增進個人的彈性適應力。 |
|||
|- |
|||
| rowspan="3" |B 溝通互動 |
|||
|B1 |
|||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
|具備理解及使用語言、文字、數理、肢體及藝術等各種符號進行表達、溝通及互動的能力,並能了解與同理他人,應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 |
|||
|- |
|||
|B2 |
|||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
|具備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之能力,培養相關倫理及媒體識讀的素養,俾能分析、思辨、批判人與科技、資訊及媒體之關係。 |
|||
|- |
|||
|B3 |
|||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具備藝術感知、創作與鑑賞能力,體會藝術文化之美,透過生活美學的省思,豐富美感體驗,培養對美善的人事物,進行賞析、建構與分享的態度與能力。 |
|||
|- |
|||
| rowspan="3" |C 社會參與 |
|||
|C1 |
|||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
|具備道德實踐的素養,從個人小我到社會公民,循序漸進,養成社會責任感及公民意識,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關懷自然生態與人類永續發展,而展現知善、樂善與行善的品德。 |
|||
|- |
|||
|C2 |
|||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
|具備友善的人際情懷及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並發展與人溝通協調、包容異己、社會參與及服務等團隊合作的素養。 |
|||
|- |
|||
|C3 |
|||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並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積極關心全球議題及國際情勢,且能順應時代脈動與社會需要,發展國際理解、多元文化價值觀與世界和平的胸懷。 |
|||
|} |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依學制劃分為三個教育階段,分別如下: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依學制劃分為三個教育階段,分別如下: |
||
2022年1月16日 (日) 05:42的版本
課程綱要(英語:Curriculum Guidelines),簡稱「課綱」,舊稱課程標準,是規範臺灣學校課程教學、教科書和升學考試的重要依據[1]。課綱經由國家教育研究院進行研究與撰寫,並經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審議核可後公告實施。臺灣現行課綱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於2019年(民國108年)實施,因此俗稱「108課綱」。
歷史
大陸時期
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12年(民國元年)發布〈普通教育暫行辦法〉,並依此制定〈普通教育暫行課程標準〉,為民國史上第一份課程標準。1913年(民國2年),教育部發布〈師範學校課程標準〉、〈中學校課程標準〉、〈高等師範學校課程標準〉。1923年(民國12年),新學制課程標準起草委員會訂定小學、初中各科綱要,及高中課程總綱,發布〈新學制課程標準綱要〉。1929年(民國18年),教育部發布〈小學課程暫行標準〉、〈中學課程暫行標準〉、〈幼稚園暫行課程標準〉。1932年(民國21年),教育部正式發布〈小學課程標準〉、〈中學課程標準〉、〈幼稚園課程標準〉。1934年(民國23年),教育部修正發布〈師範學校課程標準〉。1936年(民國25年),教育部發布〈修正中學課程標準〉,教學時數減為每週三十一小時;同時發布〈修正小學課程標準〉,採合科課程型式,減少教學時數,自四年級起加授珠算;及〈修正幼稚園課程標準〉。[2]
1940年(民國29年),為因應第二次世界大戰所需,教育部修正發布〈中學課程標準〉。1942年(民國31年),教育部發布〈小學課程修訂標準〉。1944年(民國33年),教育部修正發布〈師範學校課程標準〉。[2]
1945年(民國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開始對臺灣行使統治權,臺灣地區改採中華民國各級學校課程標準製作教科書。1948年(民國37年),教育部發布〈小學課程第二次修訂標準〉,旨在增加公民訓練。同年12月,教育部修正發布〈中學課程標準〉,以因應《中華民國憲法》頒布需要。[2]
臺灣時期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一綱多本」與九年一貫課程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現行課綱簡介
臺灣現行課綱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於2019年(民國108年)實施,因此俗稱「108課綱」。
108課綱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自發」、「互動」、「共好」為三大基本理念,並訂定「啟發生命潛能」、「陶養生活知能」、「促進生涯發展」、「涵育公民責任」等四項總體課程目標,貫穿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考量各學習階段特性,結合核心素養加以發展。[3]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局限於學科知識及技能,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核心素養分為三大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3]
- 自主行動:個人是學習的主體,學習者應選擇適當的學習方式,進行系統思考以解決問題,並具備創造力與行動力。
- 溝通互動:學習者能廣泛且妥善運用各種工具,包括物質工具(如人造物、科技及資訊等)和社會文化工具(如語言、文字及符號等),與他人及環境能有良好且有效的互動,並具備藝術涵養與生活美感。
- 社會參與:學習者處在彼此緊密連結的地球村,需要學習處理社會的多元性,以參與行動與他人或群體建立適切的合作模式與人際關係。[3]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依學制劃分為三個教育階段,分別如下:
- 國民小學教育六年、
- 國民中學教育三年、
-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三年。其中共分為四種學校類型如下:
-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提供一般科目為主的課程,協助學生試探不同學科的性向,著重培養通識能力、人文關懷及社會參與,奠定學術預備基礎。
-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提供一般科目、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課程,協助學生培養專業實務技能、陶冶職業道德、增進人文與科技素養、創造思考及適應社會變遷能力,奠 定生涯發展基礎,提升務實致用之就業力。
-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提供一般科目及專精科目的課程,協助學生發展學術預備或職業準備的興趣與知能,使學生了解自我、生涯試探,以期適性發展。
- 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提供特定學科領域為主課程,協助學習性向明顯之學生持續開發潛能,奠定特定學科知能拓展與深化之基礎。[4]
各教育階段再依學生之身心發展狀況,區分如下五個學習階段:
- 國民小學一、二年級為第一學習階段,
- 國民小學三、四年級為第二學習階段,
- 國民小學五、六年級為第三學習階段,
- 國民中學七、八、九年級為第四學習階段,
- 高級中等學校十、十一、十二年級為第五學習階段。[4]
課程類型的部分,108課綱課程類型區分為二大類:「部定課程」與「校訂課程」。
- 部定課程由國家統一規劃,養成學生的基本學力,奠定適性發展的基礎。
- 校訂課程由學校安排,以形塑學校教育願景及強化學生適性發展。
課程架構如下:[5]
國民小學 | 國民中學 | 高級中等學校 | ||||
---|---|---|---|---|---|---|
第一學習階段 | 第二學習階段 | 第三學習階段 | 第四學習階段 | 第五學習階段 | ||
部
定 課 程 |
語文領域 | 國語文 | ||||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 |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 | |||||
英語文 | ||||||
數學領域 | 數學 | |||||
社會領域 | 生活課程 | 社會 | 社會
(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
歷史 | ||
地理 | ||||||
公民與社會 | ||||||
自然科學領域 | 自然科學 | 自然科學
(生物、理化、地球科學) |
物理 | |||
化學 | ||||||
生物 | ||||||
地球科學 | ||||||
藝術領域 | 藝術 | 藝術
(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 |
音樂 | |||
美術 | ||||||
藝術生活 | ||||||
綜合活動領域 | 綜合活動 | 綜合活動
(童軍、家政、輔導) |
生命教育 | |||
生涯規劃 | ||||||
家政 | ||||||
科技領域 | 科技
(資訊科技、生活科技) |
資訊科技 | ||||
生活科技 | ||||||
健康與體育領域 | 健康與體育
(健康教育、體育) |
健康與護理 | ||||
體育 | ||||||
專業科目 | ||||||
實習科目 | ||||||
校
訂 課 程 |
彈性學習課程 | 校訂必修課程
選修課程 團體活動時間 彈性學習時間 |
- 第五學習階段以分科教學為主。第一至四學習階段,若該科目名稱後有括號者,表示學校可經由該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決議通過後,實施分科教學。
- 「本土語文」包含閩南語文、客家語文、原住民族語文、閩東語文;「新住民語文」包含越語、印尼語、泰語、緬甸語、柬埔寨語、菲律賓語、馬來語。
- 彈性學習課程可為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以及諸如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服務學習、戶外教育、班際或校際交 流、自治活動、班級輔導、學生自主學習等各式課程,亦可進行領域補救教學課程。
- 高級中等學校採行學年學分制,學生三年應修習總學分數為 180-192 學分,普通型及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畢業之最低學分數為 150 學分;技術型及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畢業之最低學分數為 160 學分。
法律地位
爭議
課綱爭議最大者為歷史科,由於其經常涉及政治意識形態,因此造成持有不同價值觀的族群對立。教育部於2014年(民國103年)微調國文及史、地、公民等高中課綱,本次課綱微調小組人員全部匿名、第一線執教的高中教師被排除在外、課程綱要成為鉅細靡遺的指導細則、中性字眼被含有潛在思維的主觀表述給取代、史觀主體的改變、臺灣史編序的大位移、以及消失的平埔族等爭議造成社會紛亂。[6]部分反課綱的高中生更密集到教育部抗議,於2015年(民國104年)7月23日深夜還發生學生夜襲教育部,衝進部長室,警方逮捕學生記者33人事件。[7]而108課綱實施後,有網路傳聞「新課綱出來了,完全去中國化,從商朝到隋唐只剩下短短四頁....疫情迫在眉睫,乘此時機趕緊推出新課綱,就沒人會去注意討論」,隨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證實為錯誤訊息。[8]
108課綱實施後,根據金車文教基金會調查顯示,僅有兩成教師表示全面準備就位,但也有四成教師認為新課綱對學生有幫助。金車文教基金會曾清芸總幹事分析,新課綱很多課程時數減少,但教學內容仍無法對應到目前包山包海的考試制度,老師的壓力大。政府雖花了滿多時間宣導,仍讓很多老師還無法全面就位。[9]教育部長潘文忠坦言,108課綱課程的規劃確實有太多細節、配套,除了調整師資人力結構、公布實施偏遠地區學校發展條例,也因應新課綱的科技領域,前瞻計畫也投入100億於校園的智慧化中。他說,當然政府還得更加努力,不僅讓孩子有更好的環境,也要讓這群熱血投入教育的夥伴們有更好的支援。[10]此外,108課綱希望教師要翻轉課程內容及授課方式,開辦多門多元選修課程,全國高級中學教育產業工會認為,此讓高中職教育現場教師不只要準備原本的教程,還要準備新的教材及教具、批閱作業,只能「超鐘點」,卻不能「增員額」困境,希望增加高中職教師員額,落實新課綱精神。[11]
搭配108課綱的大學考招新制於2022年(民國111年)正式實施,也引發不少爭議。台大電機系教授吳瑞北表示,如今超過半數學生是透過個人申請入學,然而學生錄取科系後,高三下學期往往無心上課,但微積分等重要銜接課程都在高三,「學生高三的學習變得很破碎,素質也下降,這對台灣未來的競爭力影響很大。」亦有高三學生認為在暑假仍要考分科測驗的情況下,高三下學期其實很難專心上課,依然同時要準備個人申請面試、分科測驗,還有設法兼顧高三課程,「而且從學測考試,到錄取放榜的時間拉得更長,學生過程中也會更焦慮,感覺沒什麼效果。」[12]另外,台大經濟系教授鄭秀玲主張,用以取代備審資料的學習歷程檔案與大學考招脫勾,讓家長放心學生專心,高中三年學生能積極探索性向、快樂有效學習,達到新課綱激發學生學習的渴望與創新的勇氣的初衷。[13]台大校方則呼籲政府應立即啟動112考招新制精進研議,審慎檢視學測國英數綁分科測驗的合理性,重視採計數乙考科的校系需求,在有效評量學習完整性暨避免一試定終身之考量下,應及早討論分科測驗加考國英數乙事宜。[14]
參考資料
- ^ 什麼是課程綱要-108課綱資訊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12basic.edu.tw. [2022-01-15].
- ^ 2.0 2.1 2.2 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網站. [2022-01-15].
- ^ 3.0 3.1 3.2 108課綱重點-108課綱資訊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12basic.edu.tw. [2022-01-15].
- ^ 4.0 4.1 教育部.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程綱要總綱 (.pdf). 教育部. 2014-11-28 [2022-01-15] (繁體中文).
- ^ 教育部. (111學年度實施)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 (.pdf). 教育部. 2021-03-15 [2022-01-15] (繁體中文).
- ^ 編輯, TNL. 高中歷史課綱「微調」吵甚麼?解析7大反對意見與3大支持論點 - 第 1 頁.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5-05-09 [2022-01-15] (中文(臺灣)).
- ^ 聯合新聞網. 整理包/課綱微調爭議 到底在吵什麼?. 時事話題. [2022-01-15] (中文(臺灣)).
- ^ 【錯誤】網傳「新課綱出來了,完全去中國化,從商朝到隋唐只剩下短短四頁....疫情迫在眉睫,乘此時機趕緊推出新課綱,就沒人會去注意討論」?.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2021-07-09 [2022-01-15] (中文(繁體)).
- ^ 聯合新聞網. 108課綱啟動 金車調查:僅兩成教師認為全面準備好了 | 聯合新聞網:最懂你的新聞網站. 聯合新聞網. 20190926T112516Z [2022-01-16] (中文(臺灣)).
- ^ https://www.facebook.com/ETtoday. 108課綱上路/新課綱挨批倉促上路 潘文忠邀各界到第一線了解狀況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www.ettoday.net. [2022-01-16] (中文(繁體)).
- ^ 中時新聞網. 108課綱爭議延燒 全國高中校長會議門外教師舉牌陳情 - 生活. 中時新聞網. [2022-01-15] (中文(臺灣)).
- ^ Storm.mg. 考招新制爭議2》高三終能好好上課?108課綱首屆考生:放榜拉長更焦慮-新新聞. new7.storm.mg. [2022-01-15] (中文(臺灣)).
- ^ 108課綱衍生五大爭議 藍綠之外終於有立委注意到這問題. www.cmmedia.com.tw. [2022-01-15].
- ^ 聯合報. 大學考招爭議 台大籲政府審慎檢視學測國英數綁分科測驗的合理性 | 聯合報. 聯合報數位版. [2022-01-15]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