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贝里乌斯: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
第33行: | 第33行: | ||
== 早年生平 == |
== 早年生平 == |
||
=== 童年 === |
=== 童年 === |
||
提貝里烏斯出身於[[羅馬共和國|共和]]時期流傳下來的名門[[克勞狄烏斯家族]]。提貝里烏斯的父親[[克勞狄烏斯·尼祿]]在共和末年,曾經擔任過[[凱撒]]的[[財務官]]。到了前44年凱撒遇刺之後,他在混亂中四處奔波,直到[[後三頭同盟]]成立後,他加入了[[安東尼|馬克·安東尼]]的陣營,國內局勢才稍微穩定。後來,由於屋大維的要求,[[莉薇婭]]改嫁給屋大維。提貝里烏斯的生父克勞狄烏斯·尼祿在與莉薇婭離婚後,不久即病故身亡。 |
提貝里烏斯出身於[[羅馬共和國|共和]]時期流傳下來的名門[[克勞狄烏斯家族]]。提貝里烏斯的父親[[提比略·克勞狄烏斯·尼祿 (前42年民選官)|克勞狄烏斯·尼祿]]在共和末年,曾經擔任過[[凱撒]]的[[財務官]]。到了前44年凱撒遇刺之後,他在混亂中四處奔波,直到[[後三頭同盟]]成立後,他加入了[[安東尼|馬克·安東尼]]的陣營,國內局勢才稍微穩定。後來,由於屋大維的要求,[[莉薇婭]]改嫁給屋大維。提貝里烏斯的生父克勞狄烏斯·尼祿在與莉薇婭離婚後,不久即病故身亡。 |
||
提貝里烏斯從小就在困苦與憂患中度過幼年。他在後三頭同盟建立之前,常跟著父母在[[西西里]]、[[亞該亞]]等地逃離敵人的追捕。在前39年母親莉薇婭改嫁之後,提貝里烏斯與弟弟[[德魯蘇斯]],一起過繼成為屋大維的兒子。 |
提貝里烏斯從小就在困苦與憂患中度過幼年。他在後三頭同盟建立之前,常跟著父母在[[西西里]]、[[亞該亞]]等地逃離敵人的追捕。在前39年母親莉薇婭改嫁之後,提貝里烏斯與弟弟[[德魯蘇斯]],一起過繼成為屋大維的兒子。 |
2023年1月6日 (五) 02:17的版本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3年9月18日) |
提贝里乌斯 | |
---|---|
第二任罗马皇帝 | |
統治 | 14年9月18日-37年3月16日 (22年179天) |
前任 | 屋大维 |
繼任 | 卡利古拉 |
出生 | 前42年11月16日 罗马 |
逝世 | 37年3月16日 米塞努姆 | (78岁)
安葬 | |
配偶 | 维普撒妮亚·阿格里庇娜 大茱莉亚 |
子嗣 | 德鲁苏斯·尤里乌斯·凯撒 提贝里留斯 日耳曼尼庫斯(养子) |
朝代 | 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
父親 | 提贝里乌斯·克劳迪乌斯·尼禄 |
母親 | 莉薇娅 |
提貝里烏斯·尤利乌斯·凱撒·奧古斯都(拉丁語:Tiberius Julius Caesar Augustus,前42年11月16日—37年3月16日),又譯提比留、提庇留、台伯留、提比略,羅馬帝國的第二任皇帝,在位於西元14年-37年。
提貝里烏斯繼承由奧古斯都(屋大維)締造的帝國,藉由聯姻關係,成為史學家所稱的朱里亞·克勞狄王朝之繼承人。提貝里烏斯個性深沉嚴苛,執政之後並不受到臣民的普遍喜愛。執政後期,由於黨派之間的鬥爭的陰謀,使得他採用殘暴的手段對付政敵。在羅馬古典作家的筆下,他的形象被定位為殘虐、好色;但近代學者根據帝國當年的安定景象與文獻銘刻,重新為提貝里烏斯翻案。
早年生平
童年
提貝里烏斯出身於共和時期流傳下來的名門克勞狄烏斯家族。提貝里烏斯的父親克勞狄烏斯·尼祿在共和末年,曾經擔任過凱撒的財務官。到了前44年凱撒遇刺之後,他在混亂中四處奔波,直到後三頭同盟成立後,他加入了馬克·安東尼的陣營,國內局勢才稍微穩定。後來,由於屋大維的要求,莉薇婭改嫁給屋大維。提貝里烏斯的生父克勞狄烏斯·尼祿在與莉薇婭離婚後,不久即病故身亡。
提貝里烏斯從小就在困苦與憂患中度過幼年。他在後三頭同盟建立之前,常跟著父母在西西里、亞該亞等地逃離敵人的追捕。在前39年母親莉薇婭改嫁之後,提貝里烏斯與弟弟德魯蘇斯,一起過繼成為屋大維的兒子。
軍事與政蹟
提貝里烏斯成年之後,在奧古斯都的看護下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擔任軍團長官,在東方解決了亞美尼亞的王位問題,並向帕提亞人索回過去克拉蘇兵敗之後被奪去的軍旗。他還在山外高盧、潘諾尼亞等地,與高盧、日耳曼部族進行戰爭,並取得了勝利。他在公元前9年與前7年,獲得了在羅馬舉行了小凱旋式的殊榮。
此外,他還擔任過財務官、大法官和執政官,並且在公元前6年還獲得了5年保民官的特權。
自我放逐
提貝理烏原先與維絲帕妮亞結婚,夫妻感情深厚,並生有一子德鲁苏斯·尤里乌斯·凯撒。前12年,奧古斯都的好友兼女婿阿格里帕死去。奧古斯都為了穩固皇族繼承人的基礎,強迫提貝里烏斯與維絲帕妮亞離婚,改娶自己的女兒大朱里娅。提貝里烏斯痛苦地接受這項要求,並與大朱里娅生有一子。但在他們的兒子夭折之後,提貝里烏斯對妻子感到厭惡難耐,夫妻感情破裂。
由於奧古斯都的三個外孫逐漸長大:蓋烏斯、魯基烏斯、波斯圖姆斯(他們是大朱里娅與阿格里帕的兒子),而提貝里烏斯是在奧古斯都繼承人中最為年長、並且已經建立功蹟的第一人。他一方面不願意成為奧古斯都繼承上的難題,一方面不願意再與妻子生活。於是在前6年,他以個人健康不佳作為藉口,拒絕母親莉薇婭的懇求,毅然要求退隱,並堅決地航向羅德島,在那裡過著一個普通公民的生活。
後來,大朱里娅被控通姦,奧古斯都行使家父權利流放大朱里娅。波斯圖姆斯行為荒唐放蕩,也被奧古斯都放逐。在此之前,提貝理烏斯的另一位同胞兄弟德魯蘇斯也逝世了。由於皇室空虛,2年,提貝理烏斯終於回到羅馬,但他依舊不涉及政治。
登上帝位
幾年之後,奧古斯都僅存的親生外孫魯基烏斯和蓋烏斯也相繼亡故,於是提貝里烏斯便成為唯一合適的成年皇位繼承人選了。他收養了親侄子日耳曼尼庫為繼子,重新開始國家的政治事業。
提貝里烏斯重新進行日耳曼戰役。他以嚴格的紀律重整部隊,一湔先前瓦魯斯在條頓森林慘敗的氣氛。提貝里烏斯渡過萊茵河,擊敗了布魯克特利人。12年他回到羅馬,並舉辦了凱旋式。
14年8月19日,奧古斯都病逝。提貝里烏斯受元老院一致同意,在法律上繼承奧古斯都所有一切的權利——讓提貝理烏斯繼任羅馬皇帝。
登上帝位
登基時的軍隊譁變
14年,提貝理烏斯在羅馬繼位為皇帝。但此時帝國邊境兩個軍區:日耳曼軍區(萊茵河流域)與伊里利庫姆軍區(多瑙河流域),都發生了部隊譁變。他們藉著奧古斯都去世時的局面,趁機提出爭取福利的要求;他們要求退役、提高待遇、減輕勞動負擔,並指控長官的欺凌,當地軍官與軍團統帥無法制止。提貝里烏斯分別派遣兩位特使趕赴處理。
提貝里烏斯的兒子德鲁苏斯·尤里乌斯·凯撒到達伊里利庫姆,險些遭到群情激奮的士兵殺害。後來,他藉由一次月蝕所引發的恐慌,聯合各營區的百夫長,糾出活躍與鼓噪的士兵誅殺,迅速地敉平這場騷動。另一方面,提貝里烏斯則是派遣繼子日耳曼尼庫斯到日耳曼軍區處理事變,但下日耳曼軍團不願意接受,於是日耳曼尼庫斯便率領效忠於他的上日耳曼軍團,偷襲攻擊下日耳曼的營區,鎮壓日耳曼軍團中的不服從分子。
執政初期
執政初期,提貝里烏斯力求寬和。他的態度謙和,拒絕「國父」、「統帥」等稱號;他尊崇元老院,仿效共和時期的習慣,事無大小均親自向元老院報告國政;他時常到法庭聆聽判決,藉以防止法官收賄與貪污。他提倡言論自由,除非言談涉及對奧古斯都的污辱,他對於冒犯他本人或家庭者完全不予追究。他曾對元老院說過自己的立場:「元老們,一個經由你們的支持,才擁有如此廣泛權力的國家元首,是全體公民的僕人。」
提貝里烏斯的經濟政策,基本上是採取保守的方針。在經過前朝政府的擴大開銷之後,他限制了各項國家的支出。他削減娛樂與演出事業的開支,限制奢侈品的消費,並以身作則鼓勵節約。
提貝里烏斯注意社會治安,剿滅各地流竄的土匪和鎮壓非法暴動。影響後世最大的,是他建立了一支六千人編制的「近衛軍步兵大隊」,並讓他們駐紮在羅馬城內,成為皇權鞏固的另一基礎。
提貝里烏斯的對外政策,則是以守勢為主。他遵行奧古斯都不再擴張的原則,將日耳曼軍團撤回萊茵河左岸。除了毛利塔尼亞地區的叛變之外,提貝里烏斯未再進行各項戰事。
雖然提貝里烏斯的一系列措施,有效的健全了財政與國防,但對一般的羅馬百姓而言,沒有了公共娛樂、皇帝贈金以及軍事凱旋式的統治是乏味的,因此相較於先帝明顯吝嗇的多的提貝里烏斯在百姓中並不受歡迎。
日耳曼尼庫斯之死
日耳曼尼庫斯是提貝里烏斯的親侄,他與奧古斯都的孫女大阿格里皮娜結婚,生有九名子女。日耳曼尼庫斯在平定日耳曼軍區的譁變之後,在該年冬天率領部隊渡過萊茵河,進攻毫無準備的日耳曼部族,獲取豐厚的勝利品,之後提貝里烏斯以不擴大戰爭的方針,召日耳曼尼庫斯回國。然而,羅馬軍團在取海道回國的過程中,遭遇暴風雨而折損相當多的部隊。
提貝里烏斯在日耳曼尼庫斯歸國後,為他舉辦了凱旋式。18年,日耳曼尼庫斯被派任到東方,處理帕提亞方面的外交事務。但敘利亞的行省長官披索,對日耳曼尼庫斯多方掣肘,使雙方的關係十分緊張。19年,日耳曼尼庫斯病死,他臨死之前認定受到披索的毒害,要求家人為他報仇。後來,披索被召回,於涉嫌謀殺日爾曼尼庫斯的審判過程中自殺,但提貝里烏斯保全了他的名譽與後人。
在古典作家塔西佗的作品中,時人懷疑披索是受到提貝里烏斯的指使,為的是除去日耳曼尼庫斯與其孩子的皇位繼承,好讓他的親生兒子德魯蘇斯·尤里烏斯·凱撒能順利接班。
阿格里皮娜的流放
日耳曼尼庫斯的遺孀大阿格里皮娜,自認流有純正的奧古斯都血統,瞧不起過繼而來的提貝里烏斯,並懷疑其夫之死與提貝里烏斯有關。大阿格里皮娜曾經在家族的餐宴上,拒絕提貝里烏斯遞給他的無花果,明白表示出她的厭惡、與受到毒害的恐懼;提貝里烏斯也不滿地對這位兒媳說:「親愛的孩子,妳因為沒當上女皇而感到委曲嗎?」莉薇婭過世之後,雙方缺少了調和的中間人,逐漸變得水火不容。阿格里皮娜成了反提貝里烏斯一派的重要人物。
在近衛軍長官塞揚努斯的運作下,30年,提貝里烏斯以發動陰謀為由,對阿格里皮娜一派發動攻擊。阿格里皮娜與其女小阿格里皮娜遭到流放,大阿格里皮娜絕食而死,其長子尼祿也受到流放身亡,次子德魯蘇斯監禁在皇宮中受饑餓而死,三子卡利古拉召到卡布里島就近監視。支持與同情阿格里皮娜一派的人士都受到擴大株連。
退隱卡布里
提貝里烏斯的親生兒子德魯蘇斯·尤里烏斯·凱撒在23年辭世,提貝里烏斯極為悲痛,他也與親族關係惡劣,這些都使他萌生離開羅馬的念頭。到了26年,提貝里烏斯終於決定離開,到了坎帕尼亞的外島「卡布里島」去。他藉著與元老院的書信往返,以及指定近衛軍長官塞雅努斯為他在羅馬的代理人,以這種十分奇特的方式維持國家大政的運作。從此時開始一直到過世,提貝里烏斯未曾再回到首都。
與基督教的關係
在塔西佗的《歷史》和《新約聖經》一書中提到,耶穌基督是在提貝里烏斯在位任內,被當地羅馬總督本丟彼拉多判處釘十字架之刑。
塞揚努斯的垮台與皇位的繼承
塞扬努斯主導了對阿格里皮娜的鬥爭。由於皇帝的授權,他在31年達到權力的最頂點,並打算與莉維拉(德魯蘇斯·尤里烏斯·凱撒的遺孀、提貝里烏斯的兒媳)結婚,獲取皇位的繼承人的資格。32年,提貝里烏斯撤換塞揚努斯的近衛軍長官一職,改派馬克羅為新長官。在一場元老院的會議中,提貝里烏斯以一封信的公開的宣讀,指控塞揚努斯的陰謀奪權計劃。馬克羅當場逮捕塞揚努斯,塞揚努斯被夷滅三族,提貝里烏斯亦將其全家的屍體曝曬在卡匹托利欧山悬崖边的台阶上示眾。
37年,提貝里烏斯以79歲的高齡,病死在卡布里島。他的遺囑中聲明,讓卡利古拉與他未成年的孫子小提貝里烏斯繼承他的遺產。
評價
提貝里烏斯個性嚴苛、不易親近,再加上他執政後期拋棄首都隱居外島,並選擇了殘暴的塞揚努斯作為他的代理人。因此,羅馬高層人士對提貝里烏斯的評價十分差勁。塔西佗在書中以各式惡劣的動機解釋提貝里烏斯的一切政策,無論是善政或惡政;而蘇埃托尼烏斯更是搜羅了各式未經證實的閒聊,將他在卡布里島的生活描繪得淫穢不堪。影響所及,使得提貝里烏斯在一千多年之間受到後人的批評。
19世紀學者特奧多爾·蒙森在其著作《羅馬史》一書中,公開為提貝里烏斯翻案。他考證當時的銘刻、法律,重新塑造其「治國有方」的形象;而後來在克勞狄烏斯後期到尼祿當政時期的帝國才幹之士,也都是經過提貝里烏斯所提拔出來的。當代的羅馬史研究證明,與其說提貝里烏斯的惡名源自於他的惡政,更大程度上是源於史學家塔西佗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