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简介: 东北农业大学简介 移动或调整段落章节 维基化 维基化 |
|||
第29行: | 第29行: | ||
==简介== |
==简介== |
||
东北农业大学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知名教育家、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学校第一任院长。自建校以来,学校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1996年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
|||
'''东北农业大学'''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之一。 学科覆盖农、工、理、经、管、文、法、教育等学科门类,设有19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8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流动站,3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点,64个本科专业,学校设有科技部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才培训部、农业部俄语培训中心, 生物学设有教育部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
|||
学校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学科基础雄厚,整体实力较强。现有19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6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29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 |
|||
学校拥有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定权,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现有专任教师1 097人,其中教授195人,副教授25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26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79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讲座教授3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3人,博士生导师145人。 |
|||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之一。拥有72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有农业部俄语培训中心,生物学设有教育部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071人,其中研究生3 061人,本科生15 873人,外国留学生137人。建校至今,已累计培养各级各类学生10万多人,其中既有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也有一批遍布全国的“创业型”人才,更有一大批活跃在黑龙江省和全国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落地型”人才。 |
|||
学校以“北方现代农业”和“北方寒地农业”为科研特色,紧紧围绕国家特别是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发展重点、热点及难点问题开展科技攻关。设有2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部级研究中心,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其中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黑龙江省省属院校中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校至今,学校承担的各类课题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26项。 |
|||
学校以“立足龙江,服务‘三农’,发挥优势,积极服务”为办学宗旨,以贡献求支持,以支持促发展,为黑龙江省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6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和重大科技效益奖,连续17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3次获得黑龙江省“振兴经济奖”,并被授予黑龙江省“小康建设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
|||
⚫ | |||
学校具有良好办学条件。占地面积36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2.6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3亿元,图书馆藏书174.71万册(其中电子图书65.99万册)。2000年被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是全国首批31个试点高校中唯一的地方院校。主办期刊《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饲料博览》、《中国乳品工业》、《乳品与人类》、《渔业经济研究》、《大豆科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
|||
学校积极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1996年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高校工委和省教委命名为“先进党组织”,1998年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0年被授予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工会,200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
|||
新世纪中的东北农业大学,将紧紧抓住国家“教育优先发展”和黑龙江省建设“高教强省”的有利时机,秉承“博学笃行,明德亲民”的校训,继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弘扬“勤奋、求实、奉献、创新”的校风,满怀信心地向着“国际知名、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具有我国北方现代农业特色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和开放式大学”奋进! |
|||
http://www.neau.cn/about/index.html |
|||
学校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占地面积299.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科研实力较强,为经济建设服务成效显著。拥有1个国家级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研究中心,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各类课题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25项。先后5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暨重大科技效益奖,连续14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3次获得黑龙江省“振兴经济奖”,并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黑龙江省“小康建设红旗集体”。 |
|||
学校坚持多层次培养人才,形成了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确立了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以继续教育为扩大办学规模和加强与社会联系纽带的多层次办学思路,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共有各类在校生27984人,其中研究生2240人,本科生15526人,留学生148人,在职攻读博士、硕士人员565人,现代远程教育学生6890人,成人教育学生1884人。学校通过“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凝聚各方人才,形成了一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78人,其中教授191人,副教授3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05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教师奖获得者10人,博士生导师123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99人。 |
|||
⚫ | |||
==教学机构== |
==教学机构== |
2009年7月23日 (四) 23:04的版本
模板参数错误!(代码36)
|
东北农业大学 | |||
---|---|---|---|
学校标识码 | 4123010224 | ||
網站 | www | ||
|
东北农业大学始称东北农学院,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1994年,东北农学院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现已成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具有中国北方现代农业特色的多科性、教学科研型和开放式大学”,是黑龙江省省属重点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历史
- 1948年 8月,东北农学院筹委会成立;
- 1948年11月,合并原长春大学农学院;
- 1949年 1月,原东北大学农学院、原东北科学院农林系、原哈尔滨市第一技术专科学校农学科并入东北农学院;
- 1949年 9月,东北农学院正式开学;
- 1950年 1月,东北农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农学院;
- 1950年10月,沈阳农学院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恢复东北农学院原称;黑龙江省农业专科学校兽医科并入东北农学院;
- 1953年 3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学系部分教师调入东北农学院;
- 1994年 2月,东北农学院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为东北农业大学。
简介
东北农业大学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知名教育家、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学校第一任院长。自建校以来,学校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1996年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学科基础雄厚,整体实力较强。现有19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6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29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 学校拥有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定权,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现有专任教师1 097人,其中教授195人,副教授25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26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79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讲座教授3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3人,博士生导师145人。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之一。拥有72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有农业部俄语培训中心,生物学设有教育部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071人,其中研究生3 061人,本科生15 873人,外国留学生137人。建校至今,已累计培养各级各类学生10万多人,其中既有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也有一批遍布全国的“创业型”人才,更有一大批活跃在黑龙江省和全国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落地型”人才。 学校以“北方现代农业”和“北方寒地农业”为科研特色,紧紧围绕国家特别是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发展重点、热点及难点问题开展科技攻关。设有2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部级研究中心,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其中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黑龙江省省属院校中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校至今,学校承担的各类课题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26项。 学校以“立足龙江,服务‘三农’,发挥优势,积极服务”为办学宗旨,以贡献求支持,以支持促发展,为黑龙江省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6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和重大科技效益奖,连续17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3次获得黑龙江省“振兴经济奖”,并被授予黑龙江省“小康建设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已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的52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内最早与俄罗斯开展联合办学的高校之一,已初步形成了“以东北亚为主、博采众长”的国际交流特色。 学校具有良好办学条件。占地面积36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2.6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3亿元,图书馆藏书174.71万册(其中电子图书65.99万册)。2000年被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是全国首批31个试点高校中唯一的地方院校。主办期刊《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饲料博览》、《中国乳品工业》、《乳品与人类》、《渔业经济研究》、《大豆科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积极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1996年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高校工委和省教委命名为“先进党组织”,1998年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0年被授予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工会,200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新世纪中的东北农业大学,将紧紧抓住国家“教育优先发展”和黑龙江省建设“高教强省”的有利时机,秉承“博学笃行,明德亲民”的校训,继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弘扬“勤奋、求实、奉献、创新”的校风,满怀信心地向着“国际知名、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具有我国北方现代农业特色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和开放式大学”奋进!
http://www.neau.cn/about/index.html
教学机构
- 农学院
- 经济管理学院
- 工程学院
-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动物医学学院
- 食品学院
- 生命科学学院
- 园艺学院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水利与建筑学院
- 应用技术学院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法学院
- 理学院
-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中心
- 成栋学院
- 艺术学院
- 研究生学院
- 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