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约翰·福布斯·纳什: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ZTCRV留言 | 贡献
0xff留言 | 贡献
第20行: 第20行:


==电影==
==电影==
[[2001年]]上映的美国影片《[[美麗境界]]》(''{{lang|en|A Beautiful Mind}}'', 港譯:《有你終身美麗》)是基於Sylvia Nasar 為奈許寫的同名傳記而改編與拍摄的。该影片获得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四项[[奥斯卡]]奖。不過奈許本人表示電影情節和他的真實人生並不一致。
[[2001年]]上映的美国影片《[[美丽心灵]]》(''{{lang|en|A Beautiful Mind}}'', 港譯:《有你終身美麗》)是基於Sylvia Nasar 為奈許寫的同名傳記而改編與拍摄的。该影片获得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四项[[奥斯卡]]奖。不過奈許本人表示電影情節和他的真實人生並不一致。


==普林斯頓的魅影==
==普林斯頓的魅影==

2009年9月2日 (三) 02:52的版本

约翰·福布斯·纳什
出生 (1928-06-13) 1928年6月13日96歲)
美国西維吉尼亞州Bluefield
国籍美国
母校Carnegi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普林斯顿大学
知名于纳什均衡点
纳什嵌入定理
代数几何
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1994)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数学经济学
机构麻省理工学院
普林斯顿大学
博士導師Albert W. Tucker

约翰·福布斯·納許John Forbes Nash Jr.,1928年6月13日),又譯約翰·納什約翰‧拿殊美國數學家,前麻省理工學院助教,主要研究博弈論微分幾何学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論学家约翰·C·海薩尼(John Harsanyi)和萊因哈德·澤爾騰共同獲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1950年,納許获得美国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学位,他在那篇仅仅27页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納什均衡”的博弈理论

电影

2001年上映的美国影片《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 港譯:《有你終身美麗》)是基於Sylvia Nasar 為奈許寫的同名傳記而改編與拍摄的。该影片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四项奥斯卡奖。不過奈許本人表示電影情節和他的真實人生並不一致。

普林斯頓的魅影

納許曾患精神疾病,但基於納許的天才及成就,他受到的援助比其他精神病患要多很多,包括金錢、包括高級醫院與高級病房,當然,最讓人感動的是他被容許在普林斯頓很長期的成為「phantom」。他擁有自己的研究室,他可以自由出入圖書館,師生都知道他瘋了,都怕他,但他終究是擁有一個小小的天地可以玩他的數字遊戲——有些是高等難解的數學習題,更多是神秘天啟般的訊息。 時間慢慢流逝,師生耳耳相傳之下,大家都知道這個「魅影」的習慣,譬如說,他寫在黑板上的數學題絕對不要擦掉,因為他會哭;譬如說,他會自言自語行為怪異,但他不會傷害人。

當納許奇蹟式的康復,多半的人都相信,他在普林斯頓近二十年被容許作「魅影」,擁有很重要的治療效果,普林斯頓讓他繼續活在數學天地中,卻擁有人際——儘管是很脫序的,終究還是有師生會善意的跟他打招呼、閒聊幾句。

納許的康復是緩慢漸進的,康復的徵狀,在於他慢慢回到現實世界的時候越來越多,譬如說,他會突然跟教授朋友說:「我昨天在電視上看到妳女兒。」讓那教授驚異莫名。

過去在各種文字中尋找數字關係的徵狀慢慢消失,變成越來越像數學的數字學,探討公式與因數分解,雖然仍舊不是系統的研究,卻已不再存有怪異的性質,接下來就是真正的研究了。

納許日後說,他是在持續的掙扎,排除妄念,對他而言,這意味理性的努力。

卡波爾曾描述數學家說:「所有的數學家都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中,他們活在透明無瑕的柏拉圖境界,也生活在變化無常的殘酷現實中,數學家必須穿梭於這兩個世界之間,在透明無瑕的世界中他們是成熟的大人,但在現實世界中他們不過是嬰孩。」

納許能夠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發明《博弈理論》《納許談判解》,是因為他對不斷創新的極度堅持。

「美麗境界」一書導讀巫和懋說:「創造本身就必須堅持自己的獨特性,數學家的解題與藝術家的創作有極其相似之處,都浸淫於創作的狂歡和失望的痛苦中。擺盪在創作的高峰和低潮之間,將心智運作軌跡加到最大張力的納許,難免也有疾馳脫出軌跡之時。他說他的一些幻想,就和他的數學發現一樣,是以很直覺的方式來到心中,所以他會很認真的對待旁人覺得完全不合理性的想法。」

六連棋

六連棋最初在丹麥數學家海恩於1942年12月26日在丹麥報紙Politiken發表的一篇文章裏出現,當時稱為Polygon。1948年,納什重新獨立發明了它。

参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