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重庆市: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Smeta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Smeta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89行: 第89行:
[[两江新区]]是重庆市正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申请当中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国家文件当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9年1月26日下发的《[[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新区希望能成为与各[[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并驾齐驱的改革开放“排头兵”。
[[两江新区]]是重庆市正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申请当中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国家文件当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9年1月26日下发的《[[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新区希望能成为与各[[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并驾齐驱的改革开放“排头兵”。


[[File:Yuzhongdisx.jpg|thumb|left|350px|从南山上远望渝中半岛]]
[[File:Yuzhongdisx.jpg|thumb|right|350px|从南山上远望渝中半岛]]
==历史==
==历史==
{{主|重庆历史}}
{{主|重庆历史}}

2009年9月15日 (二) 07:41的版本

30°15′00″N 107°45′00″E / 30.25000°N 107.75000°E / 30.25000; 107.75000 Template:一覽表 標頭 Template:一覽表 政區 縣市 Template:一覽表 經濟 Template:一覽表 地理 縣市 Template:一覽表 氣候 |}

File:Chongqingnight1.jpg
长江重庆主城段渝中区

重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坐落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重慶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处丘陵地带,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座大山脉。多山多,故有“山城”、“雾都”的别称。因境内嘉陵江古称渝水,故简称

重庆市位于北纬28度10分-32度13分,东经105度11分-110度11分之间,地处长江上游,四川盆地東部邊緣,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的结合部。重庆市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轄區東西長470千米,南北寬450千米,市域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重庆市共辖19个区:(带*的为主城区)万州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万盛区双桥区渝北区*、巴南区*、黔江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21个县(自治县):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开县忠县梁平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垫江县武隆县丰都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重庆以主城区为依托,各区、县(自治县)形如众星拱月,构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城市群,是中国目前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重庆的总常住人口为2,816万人(其中市辖主城区2,140万人),城镇人口1,36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3%(2007年)。

重慶人口以汉族为主体,此外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壮族等4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75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13万人,其次苗族约52万人,主要分布在渝东南地区。本土居民主要使用属西南官话成渝片的重慶方言客家话及其他四川方言,近几十年陆续来渝的移民则兼用吴语粤语

由于重庆直辖市原是由四个地级行政单位合并而成,因四地经济基础差距基數超過500%,GDP差距超過700%,城鄉經濟與居民生活水平差異懸殊。因此在进行经济统计中,重庆常出现一小时经济圈(大致范围为直辖前的老重庆地区)或城市核心区(即主城9区)的提法。


两江新区是重庆市正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申请当中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国家文件当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9年1月26日下发的《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新区希望能成为与各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并驾齐驱的改革开放“排头兵”。

File:Yuzhongdisx.jpg
从南山上远望渝中半岛

历史

抗战以前的重庆

重庆定名于宋朝,在近代由于率先引入近代工业而迅猛发展保持至今。远在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人类的生息繁衍活动,到新石器时代,已有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别居住着夷、等八个民族。正是这些最早的重庆居民,创造了重庆最古老的历史文明。从重庆,名称屡经历史的变迁。但總的來說,重慶是一個軍事考量設立的城市。

约在三四千年前的时期,以四川东部湖北西部为中心地带的大片地区,已形成一个的奴隶制部族联盟,统称。在甲骨文中,也有关于巴方的记载,巴国建于周初,重庆是当时巴国的一个戰備城市。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灭巴国,置巴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汉朝时候巴郡称江州,为益州刺史部所管辖。魏晋南北朝时期,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个下属单位。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这就是重庆简称的来历。

唐代延续渝州之称,为剑南道辖地。

File:FRACHUNGKING.jpg
位于重庆南岸的法租界建筑

宋代时,属夔州路管辖。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皇子赵惇接踵于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将恭州升格命名为重庆府。至此,重庆得名迄今已八百余年。

三代,重庆府之称延续,为四川行中书省(元)、四川布政使司(明)、四川总督(清)管辖。


重庆自秦以来,历代王朝都在此设置郡、州、路、道、府等地方二级行政机构,在较短时期内也曾作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驻地。1895年清朝甲午战爭中被日本打敗,根据當年4月签訂的马关条约中規定清朝须把重庆(連同苏州杭州沙市)开放为通商口岸,重庆开始面向世界,也是当时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个通商口岸和租界。


辛亥革命后,1913年,废重庆府,为巴县;1921年设重庆商埠督办,并保留南岸法租界、日租界;1929年设市;1939年5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颁令,将重庆升格为中央院轄市(即直辖市),辖区范围大致为今渝中区九龙坡区以及江北区南岸区部分地区。

抗战时期的重庆

遭到轰炸后的重庆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于1937年11月定重庆为战时首都,1940年再定重庆为永久陪都。同时重庆也是大韩民国(流亡政府)临时首都。重慶也就成為了中國近百年來唯一一個同時成為兩個國家临时首都的城市。韩国政府临时办公所就设在现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附近,现有“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供参观。

此间,重庆为中华民国战时陪都,在1937-1944年间,来自浙江湖南安徽湖北江苏上海的570万移民迁往重庆及其周边地区,其中军队185万人,这些东部移民在抗战时期占重庆市区总人口的55%。迁移了从上海、杭州、苏州、南京、武汉搬迁的数以万计的企业,近8万吨黄金,国民革命军空军70%以上的作战飞机,与美国援华航空团飞虎队一半以上的飞机驻扎今属重庆的梁平云阳和重庆市内的白市驿三个机场。

日本军队在5年间共出动飞机1.2万余次,投弹28万吨,中国军民死伤超过20万人,国民革命军空军出动6000余架次,击落日机171架。重庆是中国战场最激烈,双方损失最严重的空战战场。重庆渝中区南岸区租界、江北区九龙坡区基本被日军轰炸夷为平地。后蒋介石在渝中区邹容路与五四路口设立“精神堡垒”昭示国民政府与重庆人民抗战到底,愿战败而亡不愿投降而亡的决心。日本战败后,蒋中正讲“重庆自古未被征服,今朝亦然”[來源請求],可见重庆居民善战与刚烈。据国民党《重庆史志》记载,抗战最激烈的1942-1943年间,重庆市区超过70%的青壮年劳动力在为抗战服务,包含技术工人、操作工、电话接线员、军人、运输工人等,在渝中区人民公园有重庆大轰炸消防队员纪念碑,在临江门都市广场附近亦有重庆大轰炸纪念遗址。

1941年从江苏、上海逃难到重庆的下江难民

当时的一些著名的内迁企业、学校: 国立中央大学(南京) 国立中央大学 后变成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 西南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的一部分

江南造船厂(上海) 重庆江南造船厂 后称重庆望江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汉阳钢铁厂 (武汉) 重庆钢铁厂 现分拆为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建设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育才学校 重庆合川育才学校 后称重庆育才中学

西南联大北分校 (上海交大、复旦、浙江大学) 西南联大 后变成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南开中学天津 重庆南开学校 后称重庆南开中学

上海仪表厂上海 四川仪表厂

1949年后的重庆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重庆,随后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一年半以后撤销),为西南大区代管的中央直辖市,而当时西南大区驻地亦设在重庆。1954年7月,重庆市重新并入四川省,改为省辖市1969年-1972年间,重庆地区出现严重的武斗,市区工业受到严重破坏,部分街道被夷为平地,重庆是全国武斗最严重的地区。共计死亡1170人,伤7000余人,失踪6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1983年永川地区八个县并入重庆市,重庆成为中国第一个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1992年辟为沿江开放城市。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庆市代管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


1997年3月14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會議上,审议通过了将原四川省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合并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同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重庆市现有人口3144.23万人。人口以汉族为主体,同时聚居着土家族苗族等40多个少数民族

地理

位置

重庆位于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四川盆地东部边缘。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接邻湖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等五省。

气候

重庆春秋季节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氣溫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酷热难耐,七月八月日最高气温均在35度以上,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说,有山水园林之风光[1]

沙坪坝 (1971-200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温 °C(°F) 10.3
(50.5)
12.5
(54.5)
17.4
(63.3)
22.9
(73.2)
26.9
(80.4)
29.4
(84.9)
32.8
(91.0)
33.6
(92.5)
27.7
(81.9)
21.9
(71.4)
16.9
(62.4)
11.6
(52.9)
22.0
(71.6)
平均低温 °C(°F) 6.0
(42.8)
7.5
(45.5)
11.0
(51.8)
15.3
(59.5)
19.1
(66.4)
22.0
(71.6)
24.6
(76.3)
24.7
(76.5)
20.8
(69.4)
16.4
(61.5)
12.0
(53.6)
7.6
(45.7)
15.6
(60.1)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19.5
(0.77)
20.6
(0.81)
36.2
(1.43)
104.6
(4.12)
151.7
(5.97)
171.2
(6.74)
175.4
(6.91)
134.4
(5.29)
127.6
(5.02)
92.4
(3.64)
45.9
(1.81)
24.9
(0.98)
1,104.5
(43.48)
平均相對濕度(%) 83 80 76 77 78 80 76 73 80 84 84 85 80
月均日照時數 27.3 34.1 67.4 98.0 108.5 109.7 180.1 196.0 102.4 62.5 43.1 25.8 1,054.7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地貌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

File:Chungking.jpg
重庆市市辖区

河流

流经重庆主要河流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公里,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该峡位于湖北省境内),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长江嘉陵江穿过重庆市的主城区。

人口

人口概况

重庆市主城区户籍人口621万人。直辖前的老重庆市地区户籍人口为2125万(2007年),新劃入重庆的涪陵市、万县市和黔江地区人口1080万,全境户籍人口3198万(2006年),常住人口约2816万(2007年)。全市40区县之城镇人口1361.15万人,城镇化率48.3%[2][3]

重庆市核心区内外地来渝工作获得暂住证的人口442万(2008年),而涪陵、万州地区离开居住地外出务工人口112万。

2008年由于经济危机,东部地区工业出现萧条,重庆市迎来了第一次西部务工人流高潮。据重庆市公安局统计,2008年8月-12月间,重庆市共新增外来暂住人口173万,至2009年2月4日,重庆市共计外来人口442万。其中外来人口数量位于前五的地区分别是四川省贵州省河南省湖南省安徽省

老龄化人口

重庆全市老年人口(65岁以上)34.1万,老龄化率10.9%。全市人均寿命75.98岁(2006年)[4]

民族分布

在民族人口分布上,老重庆地区居民基本上為漢族;直辖后管辖的大重庆地區人口1080万(2006年新劃入重庆的万州、黔江、涪陵地区)23%是少数民族,包括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藏族等40多个少数民族。

2007年末直辖后全市总人口為3327.23万。少数民族人口占直辖后全市人口的6.37%,以土家族(142万)、苗族(50万)为主。域内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土家族有摆手舞、赶年、唱傩戏、花灯,苗族有赶秋节、踩山节,此外还有羊马节、火星节、哭嫁、跳丧等民族习俗和活动。土家吊脚楼和苗族刺绣、蜡染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已成为重庆重要的旅游资源。

长寿者

重庆向来是中国长寿者居住最多的地方之一。截至2007年12月31日,重庆市年满10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共计921人,比2006年增加82人。百岁老人中女性776人,男性145人;家住农村的有720人,占78.1%,城镇居民则有201人,占21.9%。而到2008年,重庆年满100周岁的老人已上升到956人[5]。较为著名的有在世时为中国及世界最年长者范秀英[6],以及如今仍在世的,被誉为“长江大侠”的武术家,中国及世界最年长者吕紫剑[7][8]

重庆市各区(县)面积与人口数据(2007年末)
区划名称 面积(公里²) 常住人口 户籍人口
重庆市 82,339.36 28,160,000 32,353,229
万州区 1,519,100 1,729,599
涪陵区 1,014,500 1,134,480
渝中区 710,900 601,614
大渡口区 269,600 223,990
江北区 673,600 515,334
沙坪坝区 890,800 754,130
九龙坡区 979,500 794,242
南岸区 691,500 566,279
北碚区 700,100 650,396
万盛区 250,500 267,719
双桥区 47,000 49,248
渝北区 929,100 927,265
巴南区 871,100 871,941
黔江区 436,100 516,865
长寿区 753,600 894,971
江津区 1,264,900 1,476,714
合川区 1,273,200 1,532,908
永川区 923,300 1,095,040
南川区 543,600 657,499
綦江县 832,800 950,755
潼南县 709,800 925,341
铜梁县 620,600 817,254
大足县 760,300 943,879
荣昌县 650,100 827,487
璧山县 516,100 619,870
梁平县 711,900 907,714
城口县 189,100 238,884
丰都县 639,500 817,794
垫江县 720,900 933,217
武隆县 344,200 408,416
忠 县 741,100 982,728
开 县 1,151,900 1,584,507
云阳县 1,010,100 1,323,765
奉节县 851,800 1,041,465
巫山县 495,900 615,897
巫溪县 438,800 529,948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429,300 529,701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496,000 637,298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571,100 794,260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536,700 662,815

语言

File:Chongqinglogo.jpg
重庆市形象标志:人人重庆

重庆最主要的方言是西南官话,使用者占重庆全市人口的77%。重庆方言准确来说是指其直辖前所属各区县方言的总和,语言学分类属于官话中的西南官话。其下再分为大概三个方言片。部分市区与綦江江津武隆南川一带口音可归属灌赤片,直辖后所管辖的秀山等渝东南地区方言属于黔北片湘西片,其余大多数老重庆区县均属成渝片

重庆方言自古受周边地区方言影响非常明显。例如重庆部分地区说“去”为“ke”音“嗑”,同粤方言;江津区说“六”为“lou”音“楼”,市区为“lu”-“陆”,同湘方言和粤方言。辛亥革命時川東革命軍進入成都,取代了岷江話在成都主城區的地位,但岷江語留下了æ作爲遺跡。除此之外,在近100年中重庆市区方言当中有部分语境中出现了北方官话中所不存在的广式连续变调系统,这种常见于吴语的声调变化在西南地区是很罕见的,如重庆市区方言中强迫句式中常常出现的一声带全句,或三声带全句的特点。其来源主要是受到了在上世纪大量迁入西南的吴语移民逐渐同化的。除此之外成都与重庆兩城方言差異主要體現在語調和語氣上,在其他主体上並無實質不同,但在构词方面重庆相对成都方言明显南方化,受到湘方言、吴语、客家话等外来方言的影响,常常出现动词后置的现象,动词出现南方方言的浊入声。市区与郊区乃至四川地区产生了明显区别, 见词条四川话[來源請求]重庆方言与成都方言的差异以与重庆自古恶劣的劳动条件对比成都平原的耕读文化的差异相似。类似的语言现象也存在于吴语苏州话(类似成都的细软语)与宁波话(类似重庆的直平语)。


重庆使用者人数第二、第三多、第四多的语言分别为吴语湘方言客家话,分别占11%、6%与5.5%。

城市标志

2006年1月16日,“人人重庆”标志被官方确定的城市形象标志。“人人重庆”由香港知名设计师靳埭强设计,两个欢乐喜悦的“人”字重叠加成为一个简体的“庆”字,取“双重喜庆,以人为本,携手并进”之意[9][10]

城市形象标志多用于外界宣传,而非城市的官方徽章,这一点有别于市徽

行政区划

重庆市行政区划图

重庆市现辖19个,17个,4个自治县


File:Shapingba2.jpg
2008年时期的小部分江北区和渝北区(靠近沙坪坝区),是重庆主要的住宅区
File:Jiulongpo1.JPG
2004年时期的九龙坡区,是重庆老城六区中的工业区

传统意义上的重慶市主城区指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沙坪壩區共6区,即“主城六区”。近年来由于发展十分迅猛,渝北區巴南區北碚區也正在成为重庆市主城区的一部分,所以又有“主城九區”之称。

File:Yubeidis.jpg
2005年时期的重庆渝北区


重庆区划变化

  • 1949年12月1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 1950年4月,将国民政府时期的18个区合并为7个区。同年7月,西南军政委员会定原重庆市为西南行政区直辖市。
  • 1952年8月,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署区撤销,恢复四川省建制,川东行署所辖5个专区及万县市划归四川省,北碚市划归原重庆市。

同年10月,原重庆市区由7个区调整为5个区。

  • 1953年3月12日,重庆市的巴县、綦江县、江北县划归四川省江津专区;长寿县划归四川省涪陵专区。原重庆市由大行政区直辖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西南行政委员会代管,北碚市撤销改为重庆市第6区。
  • 1954年,原中央直辖重庆市划归四川省,改为四川省辖市。同年,四川省江津专区辖壁山县临江区七村飞入重庆市第六区柏林村境内的窑子湾、金银口、大屋基等5块划归重庆市第六区。
  • 1955年:

1. 四川省涪陵专区辖南川县的万盛、邓家乡、大垭乡、腰子乡、丛林乡、簸箕乡、松林乡划归重庆市。

2. 四川省江津专区辖綦江县的青年、金灵、建设3个乡划归重庆市。

3. 贵州省桐梓县的第十区的平坝、兴文、中朝、青林、上坝、板辽、天桥、茶园、大坝、农林、庙坝、民权、桃子、营寨、王家坝、景星、青山17个乡划归四川省重庆市。

4. 设立重庆市南桐矿区,以原南川县的万盛镇、邓家乡、大垭乡、腰子乡、丛林乡、簸箕乡、松林乡;原綦江县的建设乡、青年乡、金灵乡;以及贵州省桐梓县的平坝乡、兴文乡、中朝乡、青林乡、上坝乡、板辽乡、天桥乡、茶园乡、大坝乡、农林乡、庙坝乡、民权乡、桃子乡、营寨乡、王家坝乡、景星乡、青山乡为其行政区域。

同年6月,四川省江津专区辖江北县第十区桥亭乡的清风村,第九区大田乡的黄桷、大田、龙塘、市坪4个村和土主乡的新农、石佛2个村及石家乡的全部划归重庆市。

同年10月,重庆市第一区更名为市中区,第二区更名为江北区,第三区更名为沙坪坝区,第四区更名为九龙坡区,第五区更名为南岸区,第六区更名为北碚区。此时的四川省重庆市7区形成,其中,南桐矿区为飞地。

  • 1959年,四川省江津专区辖巴县、綦江县和四川省涪陵专区辖长寿县划归重庆市。此年,在52年从重庆划出的4个县中的3个县划回重庆市管辖。重庆7区3县形成。
  • 1960年,重庆市九龙坡区花溪乡的合作、堤坎、麒龙和南岸区南坪乡的部分地区划归市中区。
  • 1965年,设立重庆市大渡口区,以九龙坡区的新山村、跃进村、九宫庙等3街道为其行政区域。重庆8区3县形成。
  • 1974年,设立重庆市双桥区,以大足县邮亭区双桥公社,原通公社的青春、天星、白鹤、天桥4个大队,龙水区土桥公社的茅店、新民2个大队为其行政区域。重庆9区3县形成。
  • 1977年,四川省江津地区辖巴县划归重庆市。重庆9区4县形成。
  • 1983年,撤销永川地区。所属永川、江津、合川、璧山、荣昌、大足、铜梁、潼南8县划归重庆市管辖。重庆9区12县形成。
  • 1986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李家沱迁至杨家坪。
  • 1992年,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驻地由上新街迁至南坪万寿桥。撤销永川县,设立永川市,由重庆市代管;撤销江津县,设立江津市,由重庆市代管;撤销合川县,设立合川市,由重庆市代管。重庆9区9县3市形成。
  • 1993年,重庆市南桐矿区更名为万盛区。
  • 1994年:

1. 扩大重庆市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地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北碚区的行政区域。

(1)渝中区辖原市中区的七星岗、较场口、解放碑、朝天门、望龙门、南纪门、菜园坝、两路口、王家坡、上清寺、大溪沟11个街道办事处和从沙坪坝区划入的大坪、化龙桥2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和平路。

(2)江北区辖华新、石马河、大石坝、观音桥、五里店、寸滩、江北城7个街道办事处和唐家沱镇,从南岸区划入的郭家沱街道办事处,从江北县划入的鱼嘴镇、复盛镇、五宝乡。区人民政府驻华新街。

(3)南岸区辖南坪、龙门浩、海棠溪、玄坛庙、弹子石、大佛段、铜元局、花园路8个街道办事处和南坪、南山、峡口、涂山、鸡冠石、黄桷桠6个镇,从巴县划入长生桥、迎龙、广阳3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南坪万寿桥。

(4)沙坪坝区辖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井口、廖家溪、石井坡、童家桥、渝碚路、天星桥、土塆、新桥、山洞、歌乐山13个街道办事处和覃家岗、歌乐山、井口3个镇,从巴县划入陈家桥、曾家、西水、土主、青木关、凤凰、回龙坝8个镇和中梁乡。区人民政府驻小龙坎,

(5)大渡口区辖新山村、跃进村、九宫庙3个街道办事处,从九龙坡区划入茄子溪街道办事处和八桥、胜利2个镇,从巴县划入跳蹬镇。区人民政府驻新山村。

(6)九龙坡区辖杨家坪、谢家塆、石坪桥、黄桷枰、中梁山5个街道办事处和就龙、华岩、2个镇,从沙坪坝区划入石桥铺街道办事处、石桥镇,从巴县划入西彭、铜罐驿、陶家、白市驿、巴福、走马、金凤、含谷8个镇和石板乡。区人民政府驻杨家坪。

(7)北碚区辖天生、朝阳2个街道办事处和歇马、龙凤桥、天府、童家溪、澄江、蔡家岗、东阳、北温泉、施家梁9个镇,从江北县划入水土、复兴、静关、柳荫、三圣、偏岩6个镇和皮家山、石坝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碚峡中路。

2. 撤销江北县、巴县,设立渝北区、巴南区。

(1)渝北区辖原江北县的两路、沙坪、回兴、石坪、龙溪、人和、大竹林、礼嘉、鸳鸯、木耳、王家、兴隆、茨竹、大塆、中河、龙兴、洛

碛、石船、麻柳沱、统景、大盛21个镇和古路、高嘴、水庆、石鞋、华秦、天堡寨、舒家、关兴、张关、明月、龙安、白岩、黄印、悦

来1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两路镇。

(2)巴南区辖原巴县的鱼洞、鹿角、惠民、木洞、青山、丰盛、双河口、麻柳嘴、二圣、五布、东泉、姜家、天星寺、天赐、接龙、小观、

花石、石龙、石滩、一品、安澜、跳石、圣灯山、百节、界石、南彭、公平27个镇和清溪、清和、白鹤塘、凉水、双新、和平桥、龙

岗、陈家、仁流、南龙、忠兴、石岗12个乡,从九龙坡区划入李家沱、土桥2个街道办事处和花溪、南泉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鱼洞镇。

重庆11区7县3市形成。

  • 1996年9月15日,将四川省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委托重庆市代管。(直辖前兆)
  •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重庆直辖市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共43个区市县,8.24万平方千米土地,3002万人。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挂牌揭幕大会举行。

同年年12月:

1. 撤销万县市,设立重庆市万县区。同时设立重庆市万县移民开发区,相应设置党政机构,代管忠县、开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6县。(注:开发区工委、管委会与万州区委、区政府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原万县市辖城口和梁平两县由重庆市直辖。

2. 撤销涪陵市,设立重庆市涪陵区。涪陵区辖原涪陵市管辖的枳城和李渡两区,涪陵市管辖(代管)的南川市、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由重庆市直辖。

3. 撤销黔江地区,设立重庆市黔江开发区。相应设置党政机构,代管石柱、秀山、酉阳、黔江、彭水5个民族自治县。

重庆13区18县4市5自治县形成。

  • 1998年,重庆市万县区更名为万州区,万县移民开发区更名为万州移民开发区。
  • 2000年:

1. 撤销万州移民开发区,原万州移民开发区代管的奉节县、开县、云阳县、忠县、巫溪县和巫山县由重庆市直辖。

2. 撤销黔江开发区,原黔江开发区代管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由重庆市直辖。

3. 撤销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设立重庆市黔江区,以原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为黔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联合镇。

重庆14区18县4市4自治县形成。

  • 2001年,撤销长寿县,设立重庆市长寿区。重庆15区17县4市4自治县形成。
  • 2006年10月22日,国务院(国函[2006]110号)批准:

一、撤销江津市,设立重庆市江津区。以原江津市的行政区域为江津区的行政区域,江津区人民政府驻几江街道。

二、撤销合川市,设立重庆市合川区。以原合川市的行政区域为合川区的行政区域,合川区人民政府驻南津街道。

三、撤销永川市,设立重庆市永川区。以原永川市的行政区域为永川区的行政区域,永川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路街道。

四、撤销南川市,设立重庆市南川区。以原南川市的行政区域为南川区的行政区域,南川区人民政府驻东城街道。

重庆市19区17县4自治县的行政体制形成至今。

工業

相對於重慶落后與發展緩慢的農業,重慶的工業卻非常發達。重慶自從《馬關條約》簽訂后開始發展現代工業,是中國中西部地區最早興起近現代工業的城市。重慶的工業目前主要以重工業為主,輕工業主要是從90年代才開始高速發展。

重工業方面,重慶在1994年超過沈陽位居全國第三;1999年再度超過天津位居全國第二;在2003年和之后幾年中,重慶重工業規模一直與上海旗鼓相當交叉位于全國第一、第二的位置,總產值在全國位居第三,僅次于上海廣州。重慶重工業的結構主要以船舶、冶金、汽車與軍工、儀表、傳感器為主,其中在汽車與儀表行業居世界領先水平,也是國內合資汽車、摩托車品牌最多的城市,擁有合資品牌福特馬自達鈴木本田YAMAHA川崎富士三菱沃尔沃。重慶輕工業發展較緩慢,從90年代起才開始起步,目前主要以醫藥、醫療產品、廣告產品、電子工業、復合材料為主,其中制藥是重慶輕工業的支柱。

外资企业

重庆从1985年初引进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重庆与五十铃合资组建的庆铃汽车公司,到2008年底,重庆外资企业已累计批准4500多家,其中入驻的世界500强企业有102家。

其中较早进入的独资企业有NOKIA爱立信、Ritek铼德BP等。合资企业诸如长安福特嘉陵本田建设雅马哈日立电工、BOSCHABB等则有数百家之多。

本土企业

相对外资企业进入,重庆更注重本土企业走到国外。重庆目前有27家上市公司在国外拥有生产基地,其中建设集团与长安集团在东南亚、中亚有数十个生产基地。


重慶本土工業品牌20強(中國名牌共41個(2008年))

  • 長安福特 隸屬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是中國2008年成長最快的汽車品牌,市值超過100億元,僅次于上海大眾、廣州本田與一汽集團。
  • 長安鈴木 隸屬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長安馬自達 隸屬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民生集團 隸屬重慶民生股份有限公司 是1933年的民生實業發展而來的,西部地區最大的物流運輸與房地產企業
  • 嘉陵本田 隸屬重慶嘉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建設雅馬哈 隸屬建設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是1939年武漢漢陽鋼鐵廠內遷改建而成,1971年再次由上海、武漢內遷,后1981年分拆為建設廠與重鋼廠。
  • 重慶鋼鐵 隸屬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是1939年武漢漢陽鋼鐵廠內遷改建而成,1971年再次由上海、武漢內遷
  • 大江重工 隸屬大江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是1939年上海江南造船廠內遷改建而成,1966年再次由上海內遷。
  • 慶鈴汽車 隸屬重慶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重慶客車 隸屬重慶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 宗申摩托 隸屬重慶宗申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 力帆汽車 隸屬重慶力帆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 四川儀表 隸屬重慶川儀精美機電股份公司 是1968年上海儀表廠內遷
  • 西南藥業 隸屬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太極集團 隸屬涪陵太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是直轄后的“新重慶地區”(原涪陵、萬州、黔江)最大的企業
  • 紅巖汽車 隸屬重慶重型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重型載重汽車之王
  • 鐵馬汽車 隸屬重慶鐵馬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軍工企業
  • 望江造船 隸屬大江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是1939年上海江南造船廠內遷改建而成,1966年再次由上海內遷。
  • 四川滌綸纖維 隸屬四川維綸股份有限公司 是1969年上海內遷。
  • 美心門 隸屬重慶美心集團 是重慶發展最快的輕工民營企業
  • 登康集團 隸屬重慶登康集團 原重慶牙膏廠,前身是上海家化,1971年內遷重慶。
  • 龍湖地產 隸屬重慶龍湖地產集團 是西部最大的房地產企業,其份額在中西部位于第一,全國第四

经济

根据初步核算的结果,2008年,重庆GDP总量首次过5,000亿元,达到5,096.66亿元,GDP按城市計算居全國第七,按照省、直轄市計算总量居全国第廿四位,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5.40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2433.27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2087.99亿元,增长12.4%。人均GDP达到(按全市常住人口计算)18,025元,比上年增长13.7%[11]。居中西部地區省會城市第七(次于成都烏魯木齊昆明武漢長沙南寧,仅高于贵阳西安),但重庆市原11区四县市人均GDP已突破44000元。这也側面反映了重慶城鄉巨大的貧富差距。

File:Chongqing32.jpg
重庆核心区渝中区道路
File:CqPQ.jpg
重庆秀山縣一條仍在使用的道路

以市為單位來看,重慶市GDP總量居全國第七,次與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蘇州天津。与其他三个直辖市相比,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遠郊區縣基本沒有大規模商業,尽管主城区人均GDP已经步入全国前列,但是新劃入重慶的部分地區還處于全國最貧困的狀態下(其中城口縣經濟尚不足西藏自治區的人均收入,彭水酉陽等縣人均GDP也只與青海相當,與邻省貴州四川湖南相比均還有很大差距)。重庆經濟增幅超過北京、上海,與天津的經濟差距由直轄前的57%縮小到目前的92%。但老重慶地區與直轄后劃入的萬州涪陵黔江地區經濟差異過于懸殊,都市核心區9%的面積,28%的人口創造了全市92%的產值,內部貧富差距極大,市區主城9區居民平均收入為16430元,接近經濟最落后的5個縣居民年平均收入3379元的6倍。重慶市經濟最發達的渝北區,其GDP相當于重慶市經濟最落后的10個縣的經濟總和還要強。

作为省级單位來看,与其他省市区经济发展速度相比,重庆的发展速度中等偏后,貧富差距懸殊,核心區經濟產值位于全國發達城市之列,而遠郊區縣人均經濟產值只相當于青海或貴州省的水平,郊區的發展嚴重拖住重慶市經濟總量的后腿;2008年,重庆GDP总量(最终核实数)达到509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15.6%,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73%;其中第一产业531.65亿元,占GDP比重12.93%;第二产业1,832.22亿元,占44.56%;第三产业1,747.95亿元,占42.51%;人均GDP为14,622元,次于湖北海南重庆等19省份居第20位[12]。以2007年为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次于河北内蒙等16省市区居全国第17位。二产业占GDP比重次于湖北安徽等22省居23位。三产业占GDP比重次于陕西云南等22省市居第23位。从总量上看,一产业增加值次于新疆、陕西等20省居第21位;二产业增加值次于广西、云南等23省份居第24位,三产业增加值次于陕西、云南等22省份居23位。1979-2007年29年,按绝对数比较,2007年重庆市GDP为1978年的61.08倍;根据同期全国平均物价水平推算,GDP年平均增长率9.3%,低于同期全国9.8%的平均水平,年平均增长率次于江西湖南等19个省份居20位。1997年重庆直辖市成立以后,GDP总量在全国的位次居第22位至第24位。从1997-2008的这12年中,有4年GDP年增长率低于10%,8年高于10%。GDP总量的发展,2003年突破2千亿元,2008年突破5千亿元。全市范圍內人均GDP的发展,1998年突破5千元(全国1995年突破5千元),2005年突破1万元(全国2003年突破1万元),2007年重庆主城9区4县市范圍內GDP人均4.4萬元,与天津(含郊县)基本持平。

文化

艺术文化

饮食文化

重庆饮食喜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种材料创作新菜见长。与重庆人暴烈直爽的性格相同,较之成都细腻精致的蓉派川菜,做工粗犷用材不拘一格的渝派川菜不及其精致,但更加有想象力。从菜系的细分上看,荣昌、璧山、大足等接近成都平原的县接近成都样式的,用二荆条辣椒与豆瓣烹调为主的标准川菜,而重庆城区、綦江、南川、江津南部则使用泡椒、贵州朝天椒为主的酱香型辣椒,接近贵州菜的菜式与口味,秀山、黔江等地菜以剁椒、酸辣口味为主是典型的湘西湖南菜。渝派川菜中,最有名的算是重庆火锅冷锅鱼干锅烤鱼。重庆火锅就被称为麻辣火锅、毛肚火锅。最开始是重庆的屠夫在冬天将屠宰后剩下的边角料合着郫县豆瓣放在锅里煮,以此避寒去湿。重庆亦是火锅的发源地之一,并对火锅这种饮食文化影响较大的。如今的重庆火锅仍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出多种特色火锅。2007年3月,重庆市荣获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火锅之都”称号[13]

码头文化

重庆历来是长江上游水路交通枢纽,江边码头林立,商船穿梭频繁,旅人来往如鲫。蜀中、中国西南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城市文化在这里都有交融,加上重庆自己独特的市井文化,形成了码头文化。重庆的码头文化主要包括方言艺术和茶馆文化。袍哥文化是指哥老会天地会袍哥会等民间秘密结社内部的江湖义气对城市文化的那部分影响,在此影响下,重庆人仗义耿直,喜热闹、喜打抱不平。重庆方言直白易懂,方言词汇很多,方言评书诙谐幽默。很多码头边都有供商旅人歇脚饮食的茶馆,斟一碗小酒,一盘花生米,赏评书川剧,听篙橹拍江涛。以前的街头茶馆早已被众多茶餐厅和咖啡厅代替,在主城区只有在沙坪坝区的磁器口古镇可略为感受旧时文化。不过重庆方言文化却是蓬勃发展。

吊脚楼

重庆依山而建、两江环抱。由于地势的缘故,所有的建筑都需沿着山坡依次建造。因此,重庆的江边沿山坡处,到处都有几根杉杆撑着的一间间四四方方的木楼,这就是吊脚楼。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这一建筑形式已在重庆市区绝迹,仅剩磁器口古镇。新修建的洪崖洞吊脚楼民俗建筑群即意在恢复传统建筑。

重慶的移民文化

File:Chungkingjiangbei.jpg
重庆市区中移民较多的江北区中心观音桥街道

重慶市区是目前歷史最近的五個200年內移民形成的特大城市之一(另外四个为香港、上海、深圳、大庆)。其實重庆自古就是一個移民城市。在200年前,重庆上海一样,仅仅是长江边的一个县城,其人口不足十万,就算在长江四川沿线,其地位尚不足临近的泸州万县。經歷了湖廣填四川抗戰江浙滬內遷三線建設三次大規模移民潮,主城区内移民占到总人口的80%多,人口从1916年的28万激增到1945年时的262万,在短短30年时间内人口增加了10倍,超过成都成为四川省人口最多的城市;移民的結果也直接造成了與重慶郊區經濟的懸殊差距和文化上的巨大差異。在重慶主城區中,祖輩為土生重慶人的比例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大都是廣東上海江蘇安徽籍移民的后代,在重慶農村則基本上為本地居民,因此在語言文化、習慣和風俗上,重慶市區與郊區差異較大。在明代,白莲教起义导致四川、贵州人口毁灭性灭亡,四川省人口仅存50万,重庆人口仅存不足5万人。大量湖南湖北廣東籍居民進入重慶,历史上称为湖广填四川,曾經一度占重慶市區人口的70%以上,彻底改变了人口结构和语言。在語言上,重慶方言所属的西南官话成渝片受粵方言湘方言影响明显,較西南官话其他方言硬、直、平,例如“街”发“gai(该)”音,部分地区“二”发“ni(逆)”音,与粤语相同。在抗戰時期,上海、江浙居民進入重慶,吳語成為重慶市區20世紀初中葉流行的時髦語言,帶來了“格勢”(标致、新潮,源自上海话)、“轉來”(回来,源自苏州话),“行勢”“本生”(能力強,本来,源自苏州话)一類吳語詞匯,并成為了西南官話的一部分。加上1950-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時期和三線建設內遷重慶的大量上海和江蘇重工企業帶來了數百萬的吳語區居民。在現在的重慶市區,依然能在南岸江北部分地區有小片的吳語語言島存在,在重庆市区内,众多内迁的外来老字号成为重庆本地品牌,并被重庆市民认可演变成重庆老字号,如重庆冠生园、重庆陆稿荐、胖子妈的南京盐水鸭都成为了重庆名小吃,街边菜市上常销售常见于江浙沪广东地区而在西部难得一见的年糕、雪菜、黄鱼、干菜成为重庆一个不同于西部地区的奇特风景。在20世紀90年代,因為興修三峽大壩而遷離家鄉的重慶遠郊農村的居民,則基本上為本土重慶人,講標準的四川方言。

File:NANBINGLU.jpg
2005年时的重庆渝中半岛


重慶市區移民三代籍貫來源考證表(即三代中一方有外地移民的人口比例)


本土(川、黔地區) 27%

湘(湖南省) 18%

粵(廣東省) 14%

江浙滬地區(蘇南浙江省上海市) 11.5%

贛(江西省) 5.5%

北方地區(華北東北河南省蘇北地區) 7%

客家人 12%

其他 5%


来到重庆的移民因为数量众多,兴建会馆之风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重庆盛行。现保留最完好的是位于重庆渝中区的湖广会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浙移民纪念塔。

战争神话

重庆人天性火爆好斗,自古以来是出将军之地。

重庆在历代历史中从未有过不战自降的历史记录。南宋末年在合川钓鱼城附近,重庆守军驻守钓鱼城被元军包围长达37年,在宋朝灭亡,宋帝跳海自杀之后,城池依然未破。驻守钓鱼城的宋军还曾击毙了亲自督战的蒙古皇帝蒙哥大汗,使得正在西亚、欧洲征战的元朝皇子纷纷回到重庆治丧与即位,而停止进攻欧洲、西亚,使得欧洲、北非从蒙古的攻击中存活下来。远在数千公里以外的小小重庆钓鱼城之战几乎改变了整个西方的历史。[來源請求]

历代出现过巴蔓子严颜甘宁、秦良玉等,而张自忠杨虎城等国民政府虎将也先后葬于重庆。鄧小平劉伯承等國共兩黨重要軍事家早年也曾在重慶接受过的短期軍事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国十大元帅中,就有聂荣臻江津),刘伯承开县)两位元帅是今重庆直辖市辖地之人士。解放军中先后出现了杨尚昆杨白冰、杨德福、张翔、桂全智、聂 力、舒积成、蒙进喜、王太顺、王仁银、方登华、甘国江、刘太行、刘太迟、刘代文、刘伯然、刘弥群、任清廉、孙粹屏、牟大明、杨希振、李应红、吴玉金、吴传玖、黎邦遂、谭仕禄、詹忠富、蒋崇安、蒋于华、葛有德、徐培华、徐仁大等47位将军。

步行街文化

重庆是“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步行街是重庆的一大特色,几乎所有主城的地区都建有自己的步行街。全市12條國家級大型步行街里有40萬家單體營業面積超過300平方米品牌店铺、步行街周边的5萬余家餐饮店也几乎囊括了重庆的美食。即使不去购物,在步行街里散散步也是很惬意的事情。

观音桥步行街(北城天街段)


解放碑步行街: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1997年建成,建成時占地2.24万平方米,經過2004年改造后占地為4.17萬平方米。位于渝中区

观音桥步行街:全国最长的商业步行街,全长430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主要以年輕人喜愛的潮流時尚品牌為主,EVISU、Levis、X-Large、vans、NIKE SB、Diesel在中部、西部地區的首家超級旗艦店均開在江北步行街。2008年被重庆市民评为最喜爱的步行街。位于江北区

三峡广场步行街:重庆市重要的商业步行街之一,地上商业面积有8万平方米;地下商場6.5萬平方米,是國內最大的地下MALL城,散发着浓郁的巴渝文化气息。位于沙坪坝区

杨家坪步行街:于2003年1月底整修后开街,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同别的步行街不同,杨家坪步行街是第一个把用于室内的木地板搬到了户外的步行街。位于九龙坡区

南坪步行街: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目前正在扩建施工中。扩建后将建成占地4.5万平方米的新的商业步行街。位于南岸区

媒体

重庆拥有一家广播电视集团和一家报业集团。

广播电视集团称为重庆广播电视集团,该集团拥有6个广播频率,分别为重庆电台新闻频率、音乐频率、交通频率、经济频率、故事频率和都市频率,拥有12套电视频道,分别为重庆卫视、CQTV国际、CQTV影视、CQTV新闻、CQTV都市、CQTV娱乐、CQTV时尚、CQTV公共、CQTV科教、CQTV移动、CQTV青少、CQTV生活,以及重庆广播电视报。 重庆卫视在全国卫星电视行列排名第4(2006年数据),2007年排名第三,僅次于浙江衛視與上海東方衛視。拥有众多知名栏目和主持人

重庆国际频道目前只在香港、北美、澳洲落地、并通过互联网直播,重庆本地观众无法观看到。据了解,重庆国际频道没有通过卫星传输节目,而很可能是通过海底电缆向境外传输节目。

报业集团称为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下属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热报渝报新女报时代信报健康人报三峡都市报巴渝都市报武陵都市报,报业集团又被世界杰出华商协会评为“2006全球华商传媒行业百强企业”。

另有外省的华商报集团旗下的重庆时报在市内发行。

交通

重庆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国务院核准国家级交通枢纽,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等运输方式发展很快。

铁路

重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核准的全国八大铁路枢纽之一,属成都铁路局管辖,拥有成渝铁路川黔铁路襄渝铁路渝怀铁路遂渝铁路(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五条电气化铁路干线和达万铁路。另还有地方铁路三万铁路(綦江三江至万盛)和万南铁路(万盛至南川)。在建宜万铁路襄渝铁路复线和兰渝铁路成渝城际铁路客运专线渝万城际铁路客运专线新渝黔线也即将动工。郑渝铁路渝昆铁路渝长(沙)铁路也已进入规划论证阶段。

2006年10月,位于渝北区龙头寺地区的重庆新火车站-火车北站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2008年重庆又规划了新重庆站(即重庆东站),预计到2015年前, 重庆将有3座大型火车站投入使用,8条高等级铁路过境。

公路

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公路交通枢纽之一[14],经过重庆的国道有210国道319国道212国道318国道326国道,全市高速公路密度将为西部各省级行政单位之首[15]

重庆高速公路建设从成渝高速公路开始,至2008年末已建成高速公路1000多公里。目前已建成一环五射的高速公路,预计在2010年建成二环八射。已建成线路有成渝高速公路重庆机场高速公路长万高速公路渝涪高速公路渝邻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綦万高速公路南渝高速公路遂渝高速公路重庆内环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渝湘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万宜高速公路万开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支线垫江至忠县段。

国家最新高速公路规划7918网中有五条经过重庆,分别是上海至重庆、上海至成都、包头至茂名、重庆至昆明、兰州至海口。

橋樑

由於重慶地勢多水,長江,嘉陵江貫穿市區而過,而市轄大部份區縣均坐落於嘉陵江或長江畔,小河更是不計其數。因此重慶的橋樑數量與密度遠遠高於其他城市。重庆桥梁建设发展迅速,号称「中国桥都」[16]。據統計,目前重庆共計建有大大小小橋樑6000余座,橋長800米以上的有36座,且形式多樣,技術先進,斜拉桥、吊桥、连续梁桥、拱桥、T型钢构桥無一不具備,因此重慶又被被譽為“中國橋樑博物館”。[17]目前在长江上已建成特大桥十五座,规划建设中的还有六座,嘉陵江上已建特大桥十二座,在建特大桥四座。

其中位于中心都会区的桥梁有:

  • 长江小南海铁路大桥:重庆第一座长江大桥,中国第二座长江大桥,全长825米,主跨80米,开工时间1958年6月,1960年12月竣工。
  • 长江大佛寺大桥,全长1168米,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跨450米,塔高206.68m,2002年1月建成通车,建成时位居国内第一。
  • 长江马桑溪大桥:全长1104米,双塔双索面预应力砼斜拉桥,主跨360米,2001年建成通车。
  • 长江石板坡大桥:全长1121米,国内首次桥梁建设采用三向预应力混凝土技术,1977年11月开工,1980年7月竣工。同时是长江上继武汉、南京长江大桥后第三座公路大桥。
  • 长江石板坡大桥复线桥:全长1533米,2006年通车的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为缓解前者交通而建。
  • 长江菜园坝大桥:全长1540米,中承式无推力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桥型轻盈,2007年建成通车。
  • 长江鹅公岩大桥:全长1850米,门型双塔柱悬索桥,主跨600米,于2000年建成通车。
  • 长江朝天门大桥:全长4158米,为世界上最大的拱桥,中承式钢桁系杆拱桥,主跨552米。[18]
  • 长江李家沱大桥:全长1448米,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跨444米,1997年竣工,当时居国内同类型桥跨度第一、世界第二。
  • 鱼嘴长江大桥(在建):全长1438米,双塔钢箱梁悬索桥,主跨616米。
  • 鱼洞长江大桥:全长1541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跨260米,已于2008年12月通车。[19]
  • 东水门长江大桥:2008年底与嘉陵江千厮门大桥同步开工。
  • 嘉陵江黄花园大桥:1999年12月26日竣工,全长4.4公里,主桥跨径组合:137.16米+3x250米+137.16米,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居世界同类桥型第三,连续刚构长度居世界第一。
  • 嘉陵江千厮门大桥(规划)。
  • 嘉陵江牛角沱大桥:第一座跨嘉陵江的城市桥梁,西南惟一钢桁梁城市大桥,1958年12月开工,1966年竣工。
  • 嘉陵江渝澳大桥,为重庆与澳门合建。
  • 嘉陵江嘉华大桥(李子坝大桥)。
  • 嘉陵江石门大桥:1988年12月竣工,独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斜拉桥主孔跨径230米,是当时国内同类桥梁中最大。
  • 嘉陵江高家花园大桥。
  • 嘉陵江北碚朝阳桥:1967年开工,1969年竣工。中国惟一一座双链加劲钢箱梁悬索桥。
  • 嘉陵江嘉悦大桥(在建)。
  • 嘉陵江北碚大桥。
  • 嘉陵江马鞍石大桥。
  • 嘉陵江双碑大桥(规划)。
  • 嘉陵江红岩村大桥(规划)。
  • 嘉陵江千厮门大桥:2008年底与东水门长江大桥同时开工。

水运

重庆境内长江上的水翼船

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长江。三峡工程竣工后,万吨级船队可以直达重庆港。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港是目前国内内陆航运最大港口。同时万州港和涪陵港在重庆水运体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重庆南港大渡口集装箱码头是全世界最大的内陆集装箱码头,拥有海关保税区32公顷,每年进出口货物100亿美元以上。

航空

重庆有三座民用机场,分别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万州五桥机场重庆黔江舟白机场(在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2006年进出港客流量八百多万人次,在中国内地的机场中列第十位(2006年数据)。2007年重庆江北机场客流增长量全国第一,于12月18日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2008年的客流量达到了1108万人次。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共有两个航站楼,分别用于国内和国际候机。现有机场设施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万人次,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客流量需求,误点率高居中国内地4E类机场第二名,仅次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为解决该问题,部分重庆江北机场发出的航班转移至重庆万州五桥机场起降,同时第三个航站楼和第二跑道已于2007年内开工。按国际航联标准,年吞吐量达1000万人次,标志着重庆机场已跨入国际大型机场的行列,在全球2万多个机场中跨入前100名。该机场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向国家相关部门申报并获得批准的可拥有四条跑道的国际机场[20],并且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二个拥有双跑道的机场。

1949年前,重庆拥有四座机场,分别位于云阳、万州境内与市区的白市驿菜园坝。其中前两者为国民革命军空军飞虎队的军用机场,为保卫重庆与日军的空战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后二者为当时的民用机场,前者曾送走败逃成都的总统蒋中正,后者迎来过共产党领袖毛泽东

1949年后,重庆市区内民航曾一直使用一座机场,位于白市驿地区,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建成前,进出重庆的航班都在此起降,后改回军用机场。

2007年6月9日,原成立于四川的西部航空将总部迁往江北国际机场。

2007年6月16日重庆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亦以江北国际机场为基地。

城市公共交通

公共汽车与出租汽车

重庆主城区内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是公交汽车,在重庆的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均使用天然气为动力,相对环保,共有458条分属于公交集团、渝运集团等公司的公交线路为公众的出行服务。另外主城9区有12000辆,区县一共8700余辆,共計20000余輛的出租汽车同时也在为市民服务。

牌照: 渝A - 重庆主城区渝中半岛核心区牌照

渝B - 重庆主城区南岸渝北,远郊区中长寿区北碚区双桥区使用

渝C - 永川地区牌照(含江津区永川区铜梁县璧山县大足县潼南县合川区等原永川地区车辆使用)

渝D - 綦江地区牌照 (含綦江县南川区万盛区等渝南地区车辆使用)

渝F - 万州分所牌照,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巫山县、巫溪县忠县开县奉节县云阳县的机动车辆

渝G - 涪陵分所,涪陵区南川区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的机动车辆

渝H - 黔江分所,发牌范围是黔江区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的机动车辆




公交企业

重庆主城区有以下主要公共交通企业在运营公交客运:

重庆第一公交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第二公交有限公司

重庆市冠忠公交有限公司(原重庆第三公交公司)

重庆市电车公交有限公司(原重庆第四公交公司)

重庆市高新区公交有限公司

巴士股份(重庆)有限公司

重庆市渝北公交公司

重庆市强生公交有限公司

重庆市大学城公交运输有限公司


远郊区运营企业主要是: 万州区公交公司(原四川省万县市公交总公司)

涪陵区公交公司(原涪陵公交集团)

城市轨道交通

重庆是全国唯一一座拥有跨坐式单轨列车的城市,亦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座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因重庆地势复杂,每条轨道交通均有100米以上的高差,最高的轨道交通4号线有250米的垂直落差。

File:CQQG2.jpg
重庆轻轨二号线大渡口区地面段与三号线的驳接轨道


File:Cqqglinex.gif
重庆轻轨线路

重庆主城区规划有10条轨道交通线路(九线一环)。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为中国第一条跨座式胶轮单轨高架单轨线路,也是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一期工程于2005年06月18日正式开通,二期工程于2006年07月01日正式通过验收,至此二号线全线贯通并投入运营。到2008年底,重庆轻轨二号线共搭载了一亿人次的乘客。目前二号线日均客流量11万以上。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单轨)一期预计2011年贯通。

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地鐵)于2007年6月8日全面开工,一期工程预计2011年结束時投入使用,最迟2012年全线贯通。

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目前已经完成设计招标等工作,全线70.6公里,从南岸茶园新区至北碚,共设32个车站,现已开工建设。

重庆轨道交通官方网站:www.cqmetro.cn

过江索道

重庆市是全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运营公交索道系统的城市,其余索道缆车投入或规划投入公运的有纽约波士顿台北猫空空中缆车)、高雄高雄跨港缆车)。

目前由重慶市軌道交通集團公司運營重庆主城区的两条公交过江索道:

  • 嘉陵江索道(现称为重庆公交索道2号线):建成時間1983年,自渝中区沧白路站,横跨嘉陵江上空,与江北区金沙街站相连。
  • 长江索道(现称为重庆公交索道1号线):建成时间1986年,从渝中区新华路站跨长江至南岸区上新街站。


File:Jialingjiangsuodao.jpg
嘉陵江索道


長江索道累計安全運行超過十萬小時,運送乘客超過3億人次,嘉陵江索道在1989年出現過一次重大事故,空中停機超過5小時,最后使用直升機將乘員全部安全運出;這也是重慶索道系統唯一一次重大事故。重慶索道公共交通是中國唯一的公交索道系統。

城市电梯

重庆主城区有两处作为公共交通使用的自动扶梯和升降式电梯:

  • 皇冠大扶梯,连接菜园坝和两路口;
  • 凯旋路垂直电梯,连接凯旋路和较场口。

渡轮

重庆主城区长江嘉陵江上还有多条客运轮渡

城市交通卡

重庆市的城市一卡通工程已经覆盖以上交通工具和出租车及其他小额支付领域。市民使用城市一卡通就可以付清车资、在超市购买小额物品、乘坐轨道交通和付电话费、上网费、电视费等,无须再使用现金。

环境保护

重慶的氣候環境在修建三峽大壩后變得不可預見和控制,在2005,2006,2007,2008年連續遭遇大旱、大旱、大澇、地震嚴重自然災害。就市民來講,普遍對三峽大壩的修建怨聲載道,但政府官方則予以否認。

重庆的空氣环境状况较往以前大有好转。以主城区为例:主要原因在于以前主城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主城区的工业是以重工业化工业为主。主城区位于铜锣山中梁山之间,多为丘陵和低山,是典型的山城。同时主城区气候特点是湿度大、风速小(全年平均风速1.40m/s)、逆温频率高,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导致空气自净能力较差。经过年来重庆政府的大力改善,以及重、化工业的迁出,主城区的空气质量大为好转。

重庆市政府与重庆环境保护部门投资400多亿人民币进行环保设施建设,并且开通了环保投诉热线,并加大了环境保护治理的力度。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主要采取了禁止在主城区内使用燃煤和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等措施,使环境状况有所好转。重庆是中国第一個全市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均完全不使用汽油、柴油的城市,也是第一个在主城区全面使用清洁能源的城市。但由于重庆庞大的人口数量,拥挤的城市用地等因素也都决定了环境治理难度较高。另外,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重庆私家车数量迅速增加,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新的交通措施和長江嘉陵江過江公工索道交通的擴容整修、城市轨道交通3,4,5,7號線的建设和运营,有望减缓城市交通的压力。2007年重庆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为289天,雾天减少到不到50天,彻底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旅游

File:KASITE.jpg
武隆喀斯特聯合國自然遺產 天坑地縫
File:Gongtanguzhen.jpg
龔灘古鎮
大足石刻
白帝城
磁器口
重庆小吃店 陈麻花

重庆旅游资源丰富,但自然旅游資源基本集中在遠郊區,玩遍重慶主要自然旅游景觀大約需要半個月時間。即有集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为一体的壮丽自然景色,又有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景观。全市共有自然、人文景点300余处,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世界自然遗产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重庆还是川菜主要代表地域之一,发源自重庆的火锅酸菜鱼辣子鸡干鍋燒雞公更是闻名遐耳。雄伟壮阔的长江三峡、璀璨多彩的重庆夜景、秀丽怡人的芙蓉江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是重庆重要的旅游资源。

清代巴渝十二景

城市景观

重庆市区自然人文景观相对较少,大多数景观在远郊区

其中朝天门人民大礼堂重庆解放碑较为著名。

历史文化

其中以大足石刻最为著名。

自然风光

尤以长江三峡闻名于世。

教育

高等院校

全市共有高等教育学校56所,中等职业学校341所,普通中学1361所,小学7990所。其中重庆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学校,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为国家211工程院校,第三军医大学军队211工程院校。其中

博士后流動站:

有博士學位授予資格的博士點:

有碩士學位授予資格的碩士點:

本科院校为

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高校:

文化设施

全市有博物馆18个,档案馆48个,文化馆41个,艺术表演团体95个。公共图书馆43个,藏书858.47万册。出版发行报纸58980万份,各类期刊4560万册,图书10180万册(张)。

其中创建于1947年的前身为罗斯福图书馆和西南图书馆的重庆图书馆,现已拥有馆藏300余万册,并形成了在中国国内外颇具影响的三大特色馆藏:民国时期出版物、古籍线装书、联合国资料。成为中国抗战时期出版物收集最全、保藏最多和最完整的图书馆,中国西南地区古籍线装书收藏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图书馆,中国两个最早的联合国文献寄存馆之一[21],现该馆也是中国少数几个联合国文献全托馆。

友好城市

到目前为止,重庆市已经分别正式与下列国际城市(省、州)互相结为友好城市

 

另外有多个区分别也结有友好城市

驻渝外交机构

  •  英国 驻重庆总领事馆

  •  日本 驻重庆总领事馆

重慶市市委书记(首長)

薄熙来

资料来源

外部链接

前任者:
武汉
(战时)
中華民國首都
战时

1937年1945年
繼任者:
南京
还都
前任者:
广州
中華民國首都
1949年
繼任者:
成都

Template:Provinces of China Template:中国特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