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客:修订间差异
小 →歧視族群說 |
→台客代表: 改掉政治人物,有問題歡迎討論 |
||
第37行: | 第37行: | ||
==台客代表== |
==台客代表== |
||
重要台客代表: |
|||
===演藝人員=== |
|||
* [[5566]] |
* [[5566]] |
||
* [[ |
* [[秦揚]] |
||
* [[ |
* [[康康]] |
||
* [[ |
* [[NONO]] |
||
⚫ | |||
⚫ | |||
* [[伍佰]] |
* [[伍佰]] |
||
* [[ |
* [[林強]] |
||
* [[ |
* [[陳昇]] |
||
* [[ |
* [[閃亮三姊妹]] |
||
* [[朱約信]]([[豬頭皮]]) |
|||
⚫ | |||
* [[ |
* [[濁水溪公社]] |
||
* [[南拳媽媽]] |
|||
* [[張惠妹]] |
|||
* [[林志玲]] |
|||
* [[蔡康永]] |
|||
===政治=== |
|||
* [[宋楚瑜]] |
|||
* [[馬英九]] |
|||
* [[連戰]] |
|||
* [[李登輝]] |
|||
⚫ | |||
* [[游月霞]] |
|||
* [[鄭麗文]] |
|||
* [[李敖]] |
|||
* [[余政憲]] |
|||
===運動員=== |
|||
* [[田壘]] |
|||
* [[陳信安]] |
|||
* [[鄭志龍]] |
|||
* [[周俊三]] |
|||
* [[顏行書]] |
|||
* [[張家浩]] |
|||
* [[黃忠義]] |
|||
==外部連結== |
==外部連結== |
2005年11月11日 (五) 09:09的版本
“台客”有下列幾種意思:
- 一個從英文翻譯而來的名詞,指粗魯、沒水準的人。
- 對台灣黑道人士的稱呼。
- 台灣人(鶴佬人)與客家人的合稱。
- 台灣旅客或台灣觀光客的簡稱。
- 台灣外省人對本省人的一種貶稱,下詳。
- 台灣一種新的流行術語和文化角度的生活型態,下詳。
台客是一個流行於中華民國的名詞,原帶有明顯貶義,為外省人統稱國語不標準的本省人,並根據其主觀美學泛指服裝儀容相當「俗氣」,行為舉止在公共場合「失當」的人。例如穿拖鞋和花襯衫出入正式場合,將汽車或機車改裝,拆掉消音器等,播放電子音樂,將音量開至最大等。但近年来,「台客」一詞渐成为新的流行術語,和一種文化角度的生活型態,並產生了「台客文化」等新詞,原來的意涵則逐漸消失。不過部分政治人物仍然認為「台客」俱有歧視或矮化台灣的意味,「是商業行銷包裝,為流行而反流行」,未了解台客的意義而稱自己為台客是一種「膚淺自虐的現象」,甚至上綱為「中國文化霸權對台灣本土弱勢文化的欺凌」。(黃欽旻,東森新聞,2005-8-18)
本意
台客音譯說
起源
起源最可能來自英文的Tyke一詞,Tyke有鄉巴佬、粗魯人等意思,後來音譯至“台客”,後來延伸至現今用法,會有台字,因帶有一點戲稱的味道。
另意
因為此單字開頭是「台」字,所以有台灣本土政客,將此字政治化,認為是對台灣人的貶義詞,於是公開要大家要以「台客」精神為榮。但是有為數不少的無知大眾隨之起舞,紛紛在政客的號招之下跳出來自稱「台客」,所以在政客的解釋中,「台客」為有本土精神的人。
歧視族群說
這種說法認為台客是一個歧視性次文化名詞,帶有明顯貶義。
原先為少部分的外省人統稱國語不標準的本省人,並根據其主觀美學泛指服裝儀容相當「俗氣」,行為舉止在公共場合「失當」的人。例如穿拖鞋和花襯衫出入正式場合,將汽車或機車改裝,拆掉消音器等,播放電子音樂,將音量開至最大等。其實,這些行為舉止本與族群無關,任何族群都有可能出現這樣的人,而且關於此類行為舉止已有「俗」、「聳」、「矬」、「低俗」、「沒水準」、「水準低」等詞可資形容,但是該群外省人為了彰顯自己的優越感、打壓台灣意識,便將此類行為舉止以「台」稱之,並將該等低俗的人稱為「台客」。然而此種歧視性用詞已經引起部分台灣人的反感。
後來「台客」一詞的使用,事實上已成為社會菁英分子為塑造團體內聚力而慣用的詞語了,由於歷史因素,台灣目前佔有政治經濟優勢者普遍為外省人,因此「台客」一詞指稱的對象常與本省人相重合,也更增加一般人在使用上的反感。事實上,使用台客一詞幾乎就相當於在美國稱呼黑色人種為「nigger」(黑鬼),是極度挑釁的行為並帶有高度歧視意味的。
新意
近年來,一些人開始推行台客運動,並在這些人中成為一種流行術語和文化角度的生活型態,並出現了一些台客代表,如藝人SOS、5566、蔡康永等。他們以台客代表有活力、具有台灣特色等意義取得台灣的年輕一代之支持。
批評
但很多人認為,台客一詞已經被污名化,自稱台客只是一種自取其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