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地中海戰役: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第3行: 第3行:
|partof=[[第二次世界大戰]]
|partof=[[第二次世界大戰]]
|image=[[File:HMS Ark Royal sinking.jpg|300px]]
|image=[[File:HMS Ark Royal sinking.jpg|300px]]
|caption=英國的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被德軍潛艇擊沉,攝於1941年11月
|caption=英國的[[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被德軍潛艇擊沉,攝於1941年11月
|date=[[1940年]]6月 - [[1943年]]9月
|date=[[1940年]]6月 - [[1943年]]9月
|place=[[地中海]]
|place=[[地中海]]

2009年12月23日 (三) 07:15的版本

地中海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英國的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被德軍潛艇擊沉,攝於1941年11月
日期1940年6月 - 1943年9月
地点
结果 盟國勝利
参战方
英國
美國
法國
意大利
德國
指挥官与领导者
安德魯·布朗·康寧漢
弗朗索瓦·達爾朗
阿道夫·希特勒
貝尼托·墨索里尼
伊尼戈·坎皮奧尼

地中海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無論是軸心國還是同盟國,都深刻地認識控制地中海的重要性。

因此,交戰雙方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地中海展開了激戰。

地中海戰役是指1940年6月至1943年9月期間,軸心國同盟國軍隊在該區域進行的激烈戰鬥。這段期間雙方有頻繁的海上和空中活動,其中以英國義大利艦隊爭奪地中海制海權的舉動最為明顯。

1940年6月10日,義大利正式向英法宣戰,象徵著地中海戰役的開端。1940年7月2日,一場同盟國之間的戰鬥爆發,英國為防止法國艦隊落入軸心國手中,在北非的米爾斯克比爾港向一支法國艦隊開火。

1940年6月22日,法國投降,法國海軍全面退出反抗軸心國的戰爭中,駐在地中海法國艦隊,或被擊沉,或被解除武裝;英國地中海艦隊全面負起保住地中海區域的負責;尤其地中海直接影響英軍在北非戰場的補給路線。

1940年7月,不列顛戰役爆發,英國本土危在旦夕,英國地中海艦隊仍於義大利塔蘭托海軍基地進行偷襲,此舉重創了義大利艦隊,此偷襲亦成了一年後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參考。

1940年12月,納粹德國派出空軍和U型潛艇支援義大利地中海的戰爭,同時確保埃爾溫·隆美爾的補給線能暢通無阻。德國空軍重挫了英國地中海艦隊。

1941年3月,英國決定對希臘進行軍事援助,義大利艦隊試圖在海上阻止英國希臘增援,英國海軍與義大利海軍爆發了衝突,是為馬塔潘角海戰英國艦隊大獲全勝,義大利海軍失去了地中海制海權

1941年4月,英軍從希臘撤退到克里特島英國地中海艦隊展開了營救和撤退任務。營救期間英國地中海艦隊遭受德國空軍凌厲打擊,英軍艦隊戰鬥力嚴重受挫。

1941年12月,德國向英國於馬耳他的基地發動攻勢,對該島發動持續多個月的攻勢,終因東線的壓力使希特勒將其空中武力調往打擊蘇聯而未果。

1942年末,英美聯軍實施火炬行動,大舉登陸北非摩洛哥軸心國軍隊在北非戰場潰敗。

1943年8月,盟軍登陸並佔領西西里島,同年9月進攻義大利南部;9月義大利同盟國投降。義大利海軍由同盟國接管,地中海戰役結束。


義大利宣戰

1940年6月,整個歐洲都陷入被納粹德國吞噬的危機,納粹的戰爭機器已橫掃低地國家,而英國駐法遠征軍亦早於5月遠全撤離法國1940年6月10日,墨索里尼不顧他的軍事顧問和參謀的反對,向英法宣戰,義大利不再是這場戰爭参旁觀者;稍後義大利軍隊進犯了法國南部。義大利的宣戰象徵著地中海從此變成同盟國軸心國間的殺戮戰場。為維護其在埃及巴勒斯坦馬耳他等地的主權和利益,英國將會利用駐北非地中海的軍隊與軸心國爭奪這條航運要道。1940年6月24日,法國政府正式向納粹德國投降,地中海的勢力均衡出現了很大變化,因為法國艦隊的情況變得尷尬。


法國艦隊問題

法國1940年6月22日的投降,為英國政府帶來了極大恐慌。邱吉爾擔心投降後的強大法國艦隊會為軸心國所利用,藉以增強德國義大利的海軍實力,這將會對英國本土構成重大威脅,並會助長希特勒海獅計劃的成功。出於此憂慮,英國艦隊於1940年7月3日對米爾斯克比爾港內的法國艦隻進行了炮轟,法艦或被擊沉被嚴重損毀,並導致了1200多名法國水手的死亡。此荒唐的英法艦隻互轟事件,引起了法國人的強烈反英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