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蜑家人: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第22行: 第22行:


[[霍英東]] - 香港左派資本家、中國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亦是[[香港]]水上[[蜑家人]]。
[[霍英東]] - 香港左派資本家、中國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亦是[[香港]]水上[[蜑家人]]。

[[黃容根]] - 香港立法會議員(漁農界)
[[黃容根]] - 香港立法會議員(漁農界)

==參見==
==參見==
*[[避風塘]]
*[[避風塘]]

2010年2月5日 (五) 21:25的版本

水上人泛指在水上居住的人,稱為「漁民」或「蜑家人」,靠出海捕魚維生。在香港水上人分為「蜑家」和「海陸豐」族群。在香港未被英國割讓殖民地之前乃是小漁港開始,香港的蜑家人已經在香港生活多個世紀,亦是香港水上原居民之一的民系,他們只在船上生活和有自己的語言蜑家話

香港水上蜑家民系

香港水上人是粵語族群,被稱作漁民水上人蜑家人,亦是香港四大民系之一。

香港未被英國割讓殖民地之前乃是小漁港開始,香港的水上蜑家人已經在香港生活多個世紀,亦是香港水上原居民之一的民系,他們只在船上生活和有自己的語言蜑家話,他們主要是以捕魚維生。

他們居住於漁船上,停泊在避風塘內。香港的水上蜑家人把船大多又稱艇,亦把艇分為多種,包括:住家艇、漁艇、艇仔、艇戶。艇的演變過程由住家艇以至大漁艇,都在香港避風塘內經歷過香港轉變。

香港的疍家話

蜑家話蜑家語音與粵語廣州話很近似,但有一些獨有的詞彙

香港的英文名稱Hong Kong正是粵語蜑家話的音譯。

由於現時有些水上漁民已上岸生活,水上人下的一代懂得說獨有蜑家話詞彙的年輕人已經少之有少。

60年代至70年代的水上香港人

早期,水上香港人主要是以捕魚維生。他們居住於漁船上,停泊在避風塘內。由於他們出海捕魚的需要,60年代70年代漁民家庭的子女大多繼承上一代家業因不太重視讀書。有見及此,一些宗教團體便創立了「水上學校」,為避風塘的兒童提供教育。但近年香港的漁業式微,以及捕漁量比以前減少,大多數漁民已上岸生活,很多蜑家人的傳統逐漸消失。

名人

霍英東 - 香港左派資本家、中國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亦是香港水上蜑家人

黃容根 - 香港立法會議員(漁農界)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