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生: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无编辑摘要 |
小无编辑摘要 |
||
第13行: | 第13行: | ||
'''優貢'''是指每三年由各省学政从儒学生员中考选一次,每省不过数名,亦无录用条例。[[同治]]中规定,优贡经廷试后可按知县、教职分别任用。 |
'''優貢'''是指每三年由各省学政从儒学生员中考选一次,每省不过数名,亦无录用条例。[[同治]]中规定,优贡经廷试后可按知县、教职分别任用。 |
||
'''例贡'''是指[[捐納|捐款]]於政府「援例捐纳」取得贡生资格。 |
'''例贡'''是指[[捐納|捐款]]於政府「援例捐纳」取得贡生资格,又稱'''附貢'''、'''增貢'''、'''廩貢'''。 |
||
2010年2月6日 (六) 08:47的版本
貢生,俗称“明经”。是指明清兩朝秀才(又稱生员)成績優異者,可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
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岁贡、拔贡、恩贡、副贡、优贡和例贡。
歲貢是指每年或每两三年由各省學政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優秀廩生升入国子监就读,称为岁贡。第一名稱為「歲貢元」。
拔贡是指由朝廷在规定时间内选拔到国子监读书的人,初每六年选拔一次,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年)改为每十二年一次。副贡是由副榜录取的贡生。
恩贡是指皇帝登基或其他庆典颁布「恩诏之年」,除岁贡外,加选一次,称为恩贡。
副貢是指各省學政在乡试录取名單外增列優秀落榜名額,入国子监读书,称为「副榜贡生」,简称副贡。
優貢是指每三年由各省学政从儒学生员中考选一次,每省不过数名,亦无录用条例。同治中规定,优贡经廷试后可按知县、教职分别任用。
例贡是指捐款於政府「援例捐纳」取得贡生资格,又稱附貢、增貢、廩貢。
贡士不同於貢生,举人经会试而被录取者称贡士。至於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