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鎶: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VolkovBot留言 | 贡献
機器人 修改: id:Copernicium
Pang-hung.liu留言 | 贡献
取消Mr.Yim (對話)所作出的修訂 12427948
第1行: 第1行:
{{NoteTA|G1=物理學|G2=Chemistry}}
{{NoteTA|G1=物理學|G2=Chemistry}}
{{Elements.synthetic.rare|sym=Cn|num=112|pagecolor=#ffc0c0|left=錀|right=Uut|up=|series=过渡金属|group=12|block=d|econfig=5f<sup>14</sup>6d<sup>10</sup>7s<sup>2</sup>|eeconfig=2、8、18、32、32、18、2|mass=285|state=可能是銀色液體或無色氣體}}而此元素之中文名稱將由[[國立編譯館]][[國立編譯館化學名詞審議委員會|化學名詞審議委員會]]和[[中國化學會名詞委員會]]開會討論後決定。
{{Elements.synthetic.rare|sym=Cn|num=112|pagecolor=#ffc0c0|left=錀|right=Uut|up=待命名|series=过渡金属|group=12|block=d|econfig=5f<sup>14</sup>6d<sup>10</sup>7s<sup>2</sup>|eeconfig=2、8、18、32、32、18、2|mass=285|state=可能是銀色液體或無色氣體}}而此元素之中文名稱將由[[國立編譯館]][[國立編譯館化學名詞審議委員會|化學名詞審議委員會]]和[[中國化學會名詞委員會]]開會討論後決定。


Cn由[[德国]][[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中心]]Sigurd Hofmann领导的研究团队首先在[[1996年]]合成出来。他们用[[锌]]原子束轰击[[铅]]靶获得[[半衰期]]仅为0.24毫秒的<sup>277</sup>Cn,制取该元素的核反应方程为:
Cn由[[德国]][[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中心]]Sigurd Hofmann领导的研究团队首先在[[1996年]]合成出来。他们用[[锌]]原子束轰击[[铅]]靶获得[[半衰期]]仅为0.24毫秒的<sup>277</sup>Cn,制取该元素的核反应方程为:

2010年2月26日 (五) 03:05的版本

鎶 112Cn
氫(非金屬) 氦(惰性氣體)
鋰(鹼金屬) 鈹(鹼土金屬) 硼(類金屬) 碳(非金屬) 氮(非金屬) 氧(非金屬) 氟(鹵素) 氖(惰性氣體)
鈉(鹼金屬) 鎂(鹼土金屬) 鋁(貧金屬) 矽(類金屬) 磷(非金屬) 硫(非金屬) 氯(鹵素) 氬(惰性氣體)
鉀(鹼金屬) 鈣(鹼土金屬) 鈧(過渡金屬) 鈦(過渡金屬) 釩(過渡金屬) 鉻(過渡金屬) 錳(過渡金屬) 鐵(過渡金屬) 鈷(過渡金屬) 鎳(過渡金屬) 銅(過渡金屬) 鋅(過渡金屬) 鎵(貧金屬) 鍺(類金屬) 砷(類金屬) 硒(非金屬) 溴(鹵素) 氪(惰性氣體)
銣(鹼金屬) 鍶(鹼土金屬) 釔(過渡金屬) 鋯(過渡金屬) 鈮(過渡金屬) 鉬(過渡金屬) 鎝(過渡金屬) 釕(過渡金屬) 銠(過渡金屬) 鈀(過渡金屬) 銀(過渡金屬) 鎘(過渡金屬) 銦(貧金屬) 錫(貧金屬) 銻(類金屬) 碲(類金屬) 碘(鹵素) 氙(惰性氣體)
銫(鹼金屬) 鋇(鹼土金屬) 鑭(鑭系元素) 鈰(鑭系元素) 鐠(鑭系元素) 釹(鑭系元素) 鉕(鑭系元素) 釤(鑭系元素) 銪(鑭系元素) 釓(鑭系元素) 鋱(鑭系元素) 鏑(鑭系元素) 鈥(鑭系元素) 鉺(鑭系元素) 銩(鑭系元素) 鐿(鑭系元素) 鎦(鑭系元素) 鉿(過渡金屬) 鉭(過渡金屬) 鎢(過渡金屬) 錸(過渡金屬) 鋨(過渡金屬) 銥(過渡金屬) 鉑(過渡金屬) 金(過渡金屬) 汞(過渡金屬) 鉈(貧金屬) 鉛(貧金屬) 鉍(貧金屬) 釙(貧金屬) 砈(類金屬) 氡(惰性氣體)
鍅(鹼金屬) 鐳(鹼土金屬) 錒(錒系元素) 釷(錒系元素) 鏷(錒系元素) 鈾(錒系元素) 錼(錒系元素) 鈽(錒系元素) 鋂(錒系元素) 鋦(錒系元素) 鉳(錒系元素) 鉲(錒系元素) 鑀(錒系元素) 鐨(錒系元素) 鍆(錒系元素) 鍩(錒系元素) 鐒(錒系元素) 鑪(過渡金屬) 𨧀(過渡金屬) 𨭎(過渡金屬) 𨨏(過渡金屬) 𨭆(過渡金屬) 䥑(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過渡金屬) 鉨(預測為貧金屬) 鈇(貧金屬) 鏌(預測為貧金屬) 鉝(預測為貧金屬) 鿬(預測為鹵素) 鿫(預測為惰性氣體)
待命名



Uut
外觀
未知;可能是金属态;
银白色或灰色
概況
名稱·符號·序數鎶()·Cn·112
元素類別过渡金属
·週期·12·未知·d
標準原子質量[285]u
电子排布5f146d107s2
2、8、18、32、32、18、2
物理性質
物態可能是銀色液體或無色氣體
密度(接近室温
無數據 g·cm−3
原子性質
氧化态無數據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Cn”,原子序数是112。

鎶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7周期、12族,属于过渡金属之一。其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85u。 而此元素之中文名稱將由國立編譯館化學名詞審議委員會中國化學會名詞委員會開會討論後決定。

Cn由德国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中心Sigurd Hofmann领导的研究团队首先在1996年合成出来。他们用原子束轰击靶获得半衰期仅为0.24毫秒的277Cn,制取该元素的核反应方程为:

Cn通过α衰变成为273Ds半衰期最长的Cn的同位素285Cn,有11分钟。

2002年重离子研究中心重复相同实验再次得到一个Cn原子。2004年,日本一家研究机构也合成出了两个Cn原子[1]

名称

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中,给第112号元素定的临时名称为Uub(Ununbium)。

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盟(IUPAC)在经过长期验证后,于2009年6月正式承认第112号元素的合成,并随后邀请Hofmann团队为112号元素提出一个永久名称。2009年7月17日,该团队提议将112号元素命名为Copernicium,缩写Cp,以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Copernicus)。他们称,将其命名为Cp的原因,是由哥白尼所提出的日心说与化学中的原子结构(拉塞福模型)有很多相似之处。

Cp这个名称尚未获得IUPAC的正式承认。IUPAC将在此后6个月的时间内进行审议,听取科学界的意见,并于2010年1月公布审议的结果。[2]2009年9月,有人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3]指出符号 Cp曾是元素的旧称(Cassiopeium),现在在配位化学中亦用于指环戊二烯Cyclopentadiene)配体。根据目前 IUPAC 对元素的命名规则,新元素的提议名称是不得与其他元素名称或符号重复的。考虑到上述情况,为了避免歧义,IUPAC 已把提议中的符号 Cp 改为 CnCopernicium)。[4]

2010年2月19日,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正式宣布,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确认,由该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化学元素从即日起获正式名称“C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5]

  1. ^ 第112号化学元素得到确认. 基础科学研究快报. 2009-06-30: 6. 
  2. ^ New element named 'copernicium'. BBC News. 2009-07-16 [2009-08-05]. 
  3. ^ Meija, J. The need for a fresh symbol to designate copernicium. Nature. 2009, 461 (7262): 341. PMID 19759598. doi:10.1038/461341c.  |author=|last1=只需其一 (帮助)
  4. ^ Tatsumi, K; Corish, J. NAME AND SYMBOL OF THE ELEMENT WITH ATOMIC NUMBER 112 (For Peer Review Only (PDF). 
  5. ^ IUPAC News: Element 112 is Named Copernic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