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九龍巴士: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第291行: 第291行:


=== 車牌號碼 ===
=== 車牌號碼 ===
*最新(截至現在)是AVC24 PH462
*最新(截至現在)是ATEU14 PH1547
*最大車牌數字是S3N292 FX9995,[[1994年]][[2月25日]]登記
*最大車牌數字是S3N292 FX9995,[[1994年]][[2月25日]]登記
*最細車牌數字是S3BL235 DW104,[[1988年]][[3月1日]]登記,但已退役
*最細車牌數字是S3BL235 DW104,[[1988年]][[3月1日]]登記,但已退役

2010年6月24日 (四) 01:42的版本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
成立1933年
代表人物董事長:何達文
執行董事:伍穎梅
總部 香港
標語口號九巴服務 日日進步
产业巴士
所有權者載通國際 编辑维基数据
母公司載通國際
网站http://www.kmb.hk/
九巴的空調雙層巴士
九巴雙層巴士
凌晨的九巴員工接送車
颱風之下才會在日間出現的九巴員工接送車
位於新城市廣場九巴巴士總站的顧客服務中心
位於上水廣場九巴巴士總站的電腦螢幕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英文:Kowloon Motor Bus Company﹝1933﹞Ltd.,簡稱九巴KMB)為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在香港專營公共巴士業務的公司,是香港最大型的巴士公司。

歷史

早期發展

九巴的前身為九龍汽車有限公司,於1921年成立。當時開辦2條巴士路線:尖沙咀←→深水埗油麻地←→九龍城,只有9輛巴士行走2條路線。1920年代末期,九巴由中美運輸公司接辦一條旺角元朗的長途巴士線,編號為9號線,成為九巴首條服務新界路線,直至1930年代,已有80輛巴士行走十多條路線。

30年代

1932年5月,殖民地政府重整香港公共交通服務,批出2個巴士服務專利權香港島以及九龍/新界,後者由九巴獲當時香港政府給予專利權。

1933年4月13日鄧肇堅、雷瑞德、雷亮、譚煥堂和林明勳等人為九巴建立公司架構,同時把南興巴士公司泉興巴士公司長美巴士公司合併,九龍汽車(一九三三)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6月11日地區專利生效,九巴接辦當時中華汽車及啟德巴士公司經營的共18條九龍及新界路線。公司成立初期,以106輛小型單層巴士行走。當時的單層巴士設有頭等軟座及二等硬座兩級。乘客如要下車,拉動車頂的粗繩子,敲響在車頭司機旁的銅鈴,司機便會在下一個巴士站停車。當時九巴車廠設於旺角水渠道(今始創中心之處)。

40年代

1941年12月25日,日軍佔領香港。當時九巴共營運17條路線,車隊數字更增至140輛。但後來因為被日軍徵用所有車輛,所以巴士服務幾乎被迫暫停。1945年二次大戰過後,九巴只能維持兩條巴士線的服務。在1946年2月,九巴改裝二手軍車及貨車成為載客車輛,並取消座位等級制,以求儘快恢復提供巴士服務。

1949年,九巴率先由英國引入首批20輛載客量較高的雙層巴士─「丹拿A型」雙層巴士,以應付日益增加的客量。並為當時香港第一家巴士公司引入雙層巴士,從此香港的巴士服務趨向以雙層巴士為主力。

60年代

1961年,九巴股票開始在當時香港的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70年代

1972年可謂九巴的轉捩點。香港海底隧道於該年正式通車,一向提供九龍及新界巴士服務的九巴,首次開進香港島

1972年,九巴革新乘客付車資的方式。早年的巴士設有售票員和稽查員各一,在車上來回走動。售票員負責售賣車票,稽查員負責查驗乘客的車票,沒有購票的乘客要補票。同一車站上車的乘客的車資或有不同,視乎車程的長短決定。因為巴士車頭及車尾都有閘門供乘客自由上落,有些乘客上車後,在售票員還沒到來之前已經到站下車,便不用付錢買票。為了減少逃票的情況及削減人手,經過多個月的測試,九巴自1972年起,正式採用一人控制模式,即在巴士車廂近駕駛室位置裝上錢箱,由司機兼任稽查員的職務,監察每位乘客是否在錢箱投入足夠的車資。此後,不論車程長短,同一車站上車的乘客須於車頭前門上車,並立刻繳付劃一的車資。

1975年九巴為吸引駕車人士改搭巴士,推出豪華巴士路線服務。九巴在七、八十年代營運的豪華巴士路線,例如:200(啟德機場↔中環,後分拆為A2及A3)及201(啟德機場 ↔ 尖沙咀,後改稱A1)等,但其後各路線分別被取消或改組,只有208線一直營運至今。

80年代

1980年11月11日新鴻基地產宣佈收購九巴在股票市場內的股份,引起收購戰。11月17日,新鴻基地產收購九巴成功,並持有九巴共39.5%的股份。

1980年代,隨着地下鐵路通車及九廣鐵路日漸普及,九巴亦着手重組路線及提供鐵路接駁服務(即號碼以K、M字作結的路線),1989年起為方便乘客,數條以M字尾的九巴路線,亦容許乘客以通用儲值票付款。同期,業務高速發展。1982年更首次開辦市區特快巴士線(即號碼以X字作結的路線)14X(已停駛,由215X219X/219P取代)及15X(現已改為215X),以接近點到點的行走方式,吸引更多市民選乘九巴。經過多年與生產商合作的試驗,九巴於1988年首次引入首部雙層空調巴士-「利蘭奧林比安」型11米空調巴士,使香港的巴士服務進一步提升。

90年代

1990年,九巴荔枝角新總部啟用,取代旺角舊總部。

1992年,九巴率先引入裝上符合歐盟廢氣排放標準的「歐盟1型」環保引擎的巴士。

1995年,為了建立企業形象,九巴開始改稱司機為「車長」,並在駕駛室旁車頂的位置加上一塊綠色塑膠牌子,寫上車長的名字及編號。

1996年,九巴引入「歐盟2型」巴士。

1996年,九巴全資附屬公司龍運巴士有限公司,獲當時香港政府批出專營權,營辦北大嶼山赤鱲角新機場的巴士路線,並於翌年開始投入服務。對九巴而言也是一個創舉,因為首次有來自大嶼山以外的巴士行走。同年九巴亦引入低地台巴士-「丹尼士飛鏢」型單層巴士,方便傷殘人士使用巴士服務。

1997年,耗資100億港元興建的青嶼幹線正式通車,5月6月期間吸引大量市民前往觀光。九巴遂於假日特別加開兩條觀光路線X31及X32,分別由荃灣碼頭葵芳地鐵站出發,途經青嶼幹線及北大嶼山快速公路後,不駛入東涌新市鎮原車折返,以一償市民參觀青嶼幹線「遊車河」的心願,這可算是香港巴士史上的第一次。與此同時,九巴引入全球首款雙層低地台巴士-「丹尼士三叉戟」型雙層巴士,方便巴士公司在傷殘人士使用巴士服務和大載客量之間作出平衡。與其餘四大運輸機構九廣鐵路地鐵公司城巴香港小輪聯合推出智慧卡「八達通」繳付系統。同年,當時的九巴集團進行重組,九巴、龍運巴士等成員公司成為一家新成立之九龍巴士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其主要股東仍為新鴻基等。而九巴控股亦於2005年改名為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1998年,九巴成立全資附屬公司陽光巴士有限公司,專門提供屋村巴士、員工及學童接送專車、購物商場穿梭巴士等各種非專利巴士服務。該公司現時為香港其中一間最大的巴士租賃服務公司。

1998年,九巴開始在旗下空調巴士安裝上海凱倫牌廣播報站系統,該系統由車長控制,在車頭的電子顯示屏顯示站名,並以粵語英文普通話報出站名,並於2005年開始推廣至旗下非空調巴士。

1999年,九巴曾經與商業電台合作,在巴士上安裝收音機設施,播放商業二台節目,到一段時間後則播放香港電台第二台節目。

21世紀

2000年,使用智慧卡「八達通」繳付車資已經非常普遍,九巴於同年4月完成為整個車隊裝上八達通卡閱讀器。同年11月25日,九巴率先引入「路訊通」系統(前稱「資訊娛樂共同睇」),乘客可透過已安裝在車上的電視屏幕,收看資訊及娛樂節目;但亦有乘客指出電視節目聲量過大,做成騷擾。

2001年,九巴沙田車廠於11月取得ISO 14001品質證書 ─ 環保管理體系,成為香港巴士運輸業內首間獲得此殊榮的車廠。

2002年,九巴再次通過ISO品質認證,成功將所有ISO 9001:1994證書升級至ISO 9001:2000版本。同年10月九巴獲得《福布斯》(Forbes)雜誌頒發美國以外地區「200家營業額10億美元以下的傑出企業」殊榮。

2002年10月,九巴於藍田地鐵站內的42C線巴士總站月台,興建全港首個空調候車亭。該候車亭採用透明強化玻璃密封設計,並裝有恆溫式空調系統,由獨立系統供應鮮風,讓乘客在空氣清新、寧靜舒適的環境下等候巴士。亭內裝設了一組多媒體資訊系統,裝設了一組電子屏幕顯示屏,詳細列出下一班巴士的開車時間、路線與票價等資料。

2003年9月,九巴於尖沙咀廣東道新港中心外裝設全港首個數碼巴士站,該巴士站配備電腦螢幕,提供交通及旅遊資訊;同年11月,九巴新荔枝角車廠取得ISO 14001品質證書。

2006年5月,九巴引入配新款歐盟四型引擎的巴士,MJ 2927(ATEU1)及MF 5119(AVD1,原車牌為LJ 7006)。

2007年2月,九巴引入第三款「歐盟四型」巴士,型號為Scania K310UD6x2(前稱Scania K95UD6x2),車牌為 MT6551(ASU1)。巴士已於2007年8月23日投入服務。現時此車被安排行來往天瑞至佐敦匯翔道的特快線69X,以測試其行走快速公路的各方面表現。

2007年12月,九巴推出近年來最大規模的轉乘優惠,涉及七組共21條路線,覆蓋範圍包括西九龍,尖沙咀、荃灣、深井、葵青、沙田、大埔、元朗、洪水橋、屯門及新界北區,至此,九巴已經有68組不同的轉乘優惠,共涉及258條路線。另外為配合兩鐵合併,九巴更改旗下位於兩鐵車站的巴士站站名,一律為xx鐵路站,共有約300個巴士站受影響,為近期最大規模的站名改動。截止2009年9月為止,全數使用電牌的巴士均已更改為XX鐵路站,惟極少數使用膠牌的巴士仍沿用XX火車站或XX地鐵站的舊膠牌。

2008年6月8日,九巴獲香港行政會議批准,獲加價4.5%,比申請加價9%大幅削減一半。

2008年11月24日,經過一番爭拗,九巴公佈70號路線會於同年12月7日起停辦。換言之,70號的最後一班車會於12月7日凌晨0時45分由上水開往佐敦匯翔道,結束40年的載客生涯(註:由1968年1月27日1973年7月16日,路線編號為19號、由1973年7月16日起,路線編號為70號)。

2009年2月,九巴引入第一輛「歐盟四型」單層巴士,型號為Scania K230UB,巴士已於2009年2月中抵港,並於4月出牌,於5月投入服務。首輛巴士車牌為 NT8619(ASB1)。是批訂購為20輛10.6米、10輛12米。現時該批車已全數出牌,並已分配到各廠服務。

2009年3月,九巴把一輛原是歐盟第四代環保引擎巴士(ATEU1 MJ2927)改為歐盟第五代環保引擎,締造更清新的環境,現時此車被安排行走來往白田至堅尼地城的104路線。

2009年11月,九巴引入全港首批70輛全新「歐盟五型」富豪B7RLE單層巴士,已於2009年11月7日起陸續抵港。該批車於2010年4月陸續開始投入服務。

2009年11月,九巴從英國引入一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雙層巴士,屬於香港第一款歐盟第五代兩軸的空調環保巴士,該車已於2009年11月22日到港,並於2010年1月18日登記車牌,車牌為 PC 4053(ATSE1),並於2010年2月投入服務,行走由彩雲往小西灣(藍灣半島)的606號線。

2009年12月,九巴發明了夜光水晶巴士站柱,並更改路線資料紙格式。

路線

九巴現時營運450條路線,當中包括九龍區路線、新界區路線、過海路線、馬場路線、通宵路線及墳場特別路線。至於機場及北大嶼山路線,則由附屬公司龍運巴士營辦。

車隊及車廠

截至2009年6月25日,九巴(不包括龍運巴士)擁有服役中的載客巴士數目為3933輛,是全球最大型的私營公共巴士公司之一,其中95.5%為空調巴士,而可供輪椅使用者乘搭的低地台巴士(包括單層及雙層巴士)佔整體車隊總數46.46%。受到運輸當局的「保鐵」政策影響,九巴的車輛數目不斷減少,由2003年起,巴士數目已累積下跌超過300輛,更使九巴於2008年起開始出現嚴重車荒,需要為旗下車齡達17年的空調巴士申請續牌,初期除沙田車廠外其他車廠都不安排該等巴士行走途經快速公路的路線,雖然為一年期行車證,但該等巴士在距離首次登記日期將達18年時除牌(天水圍燒車事件的額外8輛續牌巴士程序一樣)。另外,為了解決長遠問題,因應龍運投入新型巴士同時,把20部丹尼士三叉戟巴士塗上全金身,改於九巴服務,車隊編號改為ATR393-412。

  • 低地台雙層空調巴士:1863輛
  • 非低地台雙層空調巴士:1730輛
  • 低地台單層空調巴士:48輛
  • 非低地台單層空調巴士:125輛
  • 雙層非空調巴士:179輛

九巴為方便分配及管理旗下車隊,故把車隊分配位處九龍新界的4個車廠,並以不同的英文字母(K、L、S、U)區分。九巴把分別這些廠房的貼紙張貼於巴士左前方的玻璃。九巴車廠的分類為:

除此之外,九巴還有若干停車場加油站,例如大埔停車場。

重大意外

文化

公司管理及營運

行政人員
高層管理人員
胡蓮娜 公司秘書
部門主管
麥守行 財務會計部主管 何嘉麗 企業傳訊部主管
陳碧燕 顧客服務部主管 唐東明 資產管理部主管
劉冠坤 財務策劃及成本會計部主管 鄭綺青 人力資源部主管
梁開添 資訊科技部主管 陸西琳 保險部主管
梁文龍 稽核部主管 邱麗明 辦公室行政部主管
梁耀南 策劃及發展部主管 伍麗明 採購部主管
梁健宏 工程部主管 沈乙紅 首席機械工程師
邵慧雯 交通部主管 曾立中 財政部主管
溫健添 九龍灣廠總經理 雷旭勳 荔枝角廠總經理
何志文 沙田廠總經理 胡堅強 屯門廠總經理

九巴之最

九巴之最(Top of the KMB)是有關香港九龍巴士公司的趣聞。


路線編號

968線巴士
  • 現時最多分支的路線編號為85號及86號,各有8條路線,分別是8585A85B85C85K85M85S85X,及8686A86B86C86K86P86S86X
  • 現時最齊整之一套九龍路線編號為2系列,分別有7條路線,分別是22A2B2C2D2E2F
  • 重用最多次的路線編號為2B,共用了5次:
  • 路線編號最大:968線
  • 路線編號最小:1號線

班次

273線巴士
  • 最頻密為273線,最頻密時1分鐘一班。
  • 最疏落為14C線,最疏落時50分鐘一班。
  • 有記錄以來最疏落則為99線,中午時份班次每隔120分鐘一班。

行車里數

最長

  • 最長的單向服務路線為373A線,行車里數48.8公里。
  • 最長的雙向服務路線為373線,行車里數49.3公里。
  • 最長的循環線為85M線,行車里數30.6公里。

最短

  • 最短的雙向服務路線為K18線,行車里數1.3公里。
  • 最短的循環線為71B線,行車里數2.3公里。

收費

869線巴士
  • 最貴為869線,收費港幣$40.0。
  • 最便宜為71B線,僅需港幣$1.7。
  • 以行車里數計算,
    • 最貴為K18線,平均每公里收費港幣$2.62。
      • 最貴的九巴路線及非空調巴士線為7M線,平均每公里收費港幣$2.00。
    • 最便宜的空調巴士線為E41線,平均每公里收費港幣$0.24。
      • 最便宜的九巴路線為N260線,平均每公里收費港幣$0.25。
      • 最便宜的非空調巴士線為73A線,平均每公里收費港幣$0.23。

車輛

非空調車

73線巴士
  • 最多非空調車為73線,使用8輛非空調車。

空調車

  • 最多空調車為74X線,使用38輛空調車。

數目

總派車數量

  • 有記錄以來最多派車為HK1線,使用75輛空調車。
  • 最多派車為74X線,使用38輛空調車。
  • 最少派車為14C線,使用1輛空調車。

服務時間

296A線巴士
  • 最長為296A線,每天服務時間為05:30 - 01:10。

行車時間

  • 最長為960B線,單程行車時間105分鐘。
  • 最短為K14線,全程單向行車時間7分鐘。

隧道

總站

分站

53線巴士
  • 最多為53線,來回共有145個分站
  • 最少的常規路線為N76線87P線K14線,沒有任何分站
  • 以單一站牌計,最多路線設中途站之巴士站位於梳士巴利道,新世界中心對面(巴士站編號SA06-E-1150),共20條線在此設站

分段收費

  • 設有最多分段收費的路線為N293線53線,共設有8項雙向及單向分段收費。
  • 最便宜的分段收費為211線由天虹小學往翠竹花園,只需$2.0
  • 與最多路線有轉乘優惠的路線為89線,與46條路線有轉乘優惠
  • 轉乘優惠優惠額最高的為大欖隧道轉乘優惠,最多可節省$16.5
  • 途經最多大型巴士轉車站的巴士路線為269D線,共途經兩個大型巴士轉車站(城門隧道大欖隧道

車隊編號

車牌號碼

  • 最新(截至現在)是ATEU14 PH1547
  • 最大車牌數字是S3N292 FX9995,1994年2月25日登記
  • 最細車牌數字是S3BL235 DW104,1988年3月1日登記,但已退役

盈利及虧蝕

  • 有記錄以來虧蝕最多的路線為70線(已於2008年12月7日永久取消),以年計虧蝕達800萬港元

維修中心

注釋

  1. ^ 上水分廠原本由屯門車廠管理,於2009年3月1日改由沙田車廠管理。
  2. ^ 屯門車廠的代號是「U」,因屯門車廠前身是元朗車廠,元朗以前的拼音是Un Long,因而取其首字母U字。

參閱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