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穆斯堡尔效应: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Tevatron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13行: 第13行:
穆斯堡尔效应可以用于各种精密频差测量。例如:
穆斯堡尔效应可以用于各种精密频差测量。例如:


* 测量[[引力红移]] —— 引力引起的红移量一般小于10<sup>-10</sup>数量级,历史上应用穆斯堡尔效应首先对其进行了精密测量<ref>[[杨福家]], 原子物理学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50页. ISBN 7-04-007940-2</ref>。[[相对论]]预言,由于地球上不同高度[[引力]][[势能]]不同,会引起光子离开地球时在不同高度的[[频率]]不同,相差20米带来的频率测量变化为2×10<sup>-15</sup>。[[1960年]],庞德(R.V.Pound)和里布卡(G.A.Rebka)利用穆斯堡尔效应测量到了这个微小的变化<ref>R.V.Pound & G.A.Rebka, [[Phys.Rev.Letters]], <b>4</b>(1960)274.</ref>。
* 测量[[引力红移]] —— 引力引起的红移量一般小于10<sup>-10</sup>数量级,历史上应用穆斯堡尔效应首先对其进行了精密测量<ref>[[杨福家]],原子物理学 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50页.ISBN 7-04-007940-2</ref>。[[相对论]]预言,由于地球上不同高度[[引力]][[势能]]不同,会引起光子离开地球时在不同高度的[[频率]]不同,相差20米带来的频率测量变化为2×10<sup>-15</sup>。[[1960年]],庞德(R.V.Pound)和里布卡(G.A.Rebka)利用穆斯堡尔效应测量到了这个微小的变化<ref>R.V.Pound & G.A.Rebka,[[Phys.Rev.Letters]],'''4'''(1960)274.</ref>。


* 验证[[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 [[1970年]],伊萨克(Isaak)利用穆斯堡尔效应测量了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ref>G.R.Isaak, Phys.Bull. <b>255</b>(1970).</ref>。实验测得此速度的上限为5×10<sup>-5</sup> km/s,基本证实了不存在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
* 验证[[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 [[1970年]],伊萨克(Isaak)利用穆斯堡尔效应测量了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ref>G.R.Isaak, Phys.Bull.'''255'''(1970).</ref>。实验测得此速度的上限为5×10<sup>-5</sup> km/s,基本证实了不存在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


== 进一步阅读 ==
== 进一步阅读 ==

2006年1月5日 (四) 08:30的版本

File:Mossbauer 57Fe.png
57Fe的穆斯堡尔谱,呈现6个吸收峰。横轴是道地址,代表相对速度。纵轴是相对计数率。

穆斯堡尔效应,即原子核辐射的无反冲共振吸收。这个效应首先是由德国物理学家穆斯堡尔1958年首次在实验中实现的,因此被命名为穆斯堡尔效应。应用穆斯堡尔效应可以研究原子核与周围环境的超精细相互作用,是一种非常精确的测量手段,其能量分辨率可高达10-13,并且抗干扰能力强、实验设备和技术相对简单、对样品无破坏。由于这些特点,穆斯堡尔效应一经发现,就迅速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冶金学矿物学地质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穆斯堡尔效应也在一些新兴学科,如材料科学表面科学开拓了应用前景。穆斯堡尔因为这个发现获得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理论上,当一个原子核激发态跃迁基态,发出一个γ射线光子。当这个光子遇到另一个同样的原子核时,就能够被共振吸收。但是实际情况中,处于自由状态的原子核要实现上述过程是困难的。因为原子核在放出一个光子的时候,自身也具有了一个反冲动量,这个反冲动量会使光子的能量减少。同样原理,吸收光子的原子核光子由于反冲效应,吸收的光子能量会有所增大。这样造成相同原子核的发射谱和吸收谱有一定差异,所以自由的原子核很难实现共振吸收。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在气体和不太粘稠的液体中观察到穆斯堡尔效应。

1957年底,穆斯堡尔提出实现γ射线共振吸收的关键在于消除反冲效应。如果在实验中把发射和吸收光子的原子核置于固体晶格中,那么出现反冲效应的就不再是单一的原子核,而是整个晶体。由于晶体的质量远远大于单一的原子核的质量,反冲能量就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这样就可以实现穆斯堡尔效应。实验中原子核在发射或吸收光子时无反冲的概率叫做无反冲分数f,无反冲分数与光子能量、晶格的性质以及环境的温度有关。

截至2005年上半年,人们已经在固体和粘稠液体中实现了穆斯堡尔效应,样品的形态可以是晶体非晶体薄膜固体表层粉末颗粒、冷冻溶液等等,涉及40余种元素90余种同位素的110余个跃迁。然而大部分同位素只能在低温下才能实现穆斯堡尔效应,有的需要使用液氮甚至液氦对样品进行冷却。在室温下只有少数同位素能够实现穆斯堡尔效应,例如57Fe119Sn151Eu等。常用的有57Fe核的 14.4 KeV 跃迁。

穆斯堡尔效应对环境的依赖性很高。细微的环境条件差异会对穆斯堡尔效应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实验中,为减少环境带来的影响,需要利用多普勒效应γ射线光子的能量进行细微的调制。具体做法是令γ射线辐射源和吸收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对速度,通过调整v的大小来略微调整γ射线的能量,使其达到共振吸收,即吸收率达到最大,透射率达到最小。透射率与相对速度之间的变化曲线叫做穆斯堡尔谱。应用穆斯堡尔谱可以清楚地检查到原子核能级的移动和分裂,进而得到原子核的超精细场、原子的价态对称性等方面的信息。应用穆斯堡尔谱研究原子核与核外环境的超精细相互作用的学科叫做穆斯堡尔谱学有关穆斯堡尔谱学,请参考“进一步阅读”。

穆斯堡尔效应可以用于各种精密频差测量。例如:

  • 测量引力红移 —— 引力引起的红移量一般小于10-10数量级,历史上应用穆斯堡尔效应首先对其进行了精密测量[1]相对论预言,由于地球上不同高度引力势能不同,会引起光子离开地球时在不同高度的频率不同,相差20米带来的频率测量变化为2×10-151960年,庞德(R.V.Pound)和里布卡(G.A.Rebka)利用穆斯堡尔效应测量到了这个微小的变化[2]
  • 验证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 1970年,伊萨克(Isaak)利用穆斯堡尔效应测量了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3]。实验测得此速度的上限为5×10-5 km/s,基本证实了不存在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

进一步阅读

参考文献

  1. ^ 杨福家,原子物理学 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50页.ISBN 7-04-007940-2
  2. ^ R.V.Pound & G.A.Rebka,Phys.Rev.Letters,4(1960)274.
  3. ^ G.R.Isaak, Phys.Bull.255(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