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化運動:修订间差异
第87行: | 第87行: | ||
[[2002年]]起,台灣興起了另一種本土化的運動——[[台灣正名運動]],反對派稱之為[[去中國化]]運動。這項活動在民進黨政府執政後成為施政的特點之一。為了與中國企業識別,政府要求國營企業冠有「中國」、「中華」者應當加以去除,因此中華郵政已更名為「[[台灣郵政]]」、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也更名為「[[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但[[中華電信]]、[[中國鋼鐵公司]]等國營企業由於名稱沿用已久,並且在國際上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全面更名不但可能影響商譽,更名所耗費的成本亦被企業內部宣傳成難以負擔而作罷。[[中華航空公司]]的問題則是其飛安記錄極差,正名可能污辱台灣。政府也曾要求「[[中國醫藥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中華大學]]」等9所大學改名,但被學校抵制而沒有成功。 |
[[2002年]]起,台灣興起了另一種本土化的運動——[[台灣正名運動]],反對派稱之為[[去中國化]]運動。這項活動在民進黨政府執政後成為施政的特點之一。為了與中國企業識別,政府要求國營企業冠有「中國」、「中華」者應當加以去除,因此中華郵政已更名為「[[台灣郵政]]」、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也更名為「[[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但[[中華電信]]、[[中國鋼鐵公司]]等國營企業由於名稱沿用已久,並且在國際上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全面更名不但可能影響商譽,更名所耗費的成本亦被企業內部宣傳成難以負擔而作罷。[[中華航空公司]]的問題則是其飛安記錄極差,正名可能污辱台灣。政府也曾要求「[[中國醫藥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中華大學]]」等9所大學改名,但被學校抵制而沒有成功。 |
||
機構正名運動的好處則是在跟中國黑心產品形象切割關係,目前國際輿論已經難以分別中國製與黑心貨;因此企業去除中國名稱也可以避免被誤認為黑心企業,然而壞處是將會導致企業與政府的成本上升 |
機構正名運動的好處則是在跟中國黑心產品形象切割關係,目前國際輿論已經難以分別中國製與黑心貨;因此企業去除中國名稱也可以避免被誤認為黑心企業,然而壞處是將會導致企業與政府的成本上升。 |
||
另一項較為成功的正名運動,則是在[[中華民國護照]]上加註英文「TAIWAN」,以顯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不同,並且使得持護照的旅客能夠向[[海關]]說明自己是來自台灣而非中國, |
另一項較為成功的正名運動,則是在[[中華民國護照]]上加註英文「TAIWAN」,以顯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不同,並且使得持護照的旅客能夠向[[海關]]說明自己是來自台灣而非中國,以避免遭到禁止入境。 |
||
關於各種「本土化」運動在台灣應當推行到何種程度為適當,仍有爭論。 |
關於各種「本土化」運動在台灣應當推行到何種程度為適當,仍有爭論。 |
2010年8月31日 (二) 15:09的版本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09年1月27日) |
此條目的语调或风格或許不适合百科全書。 (2024年12月25日) |
台灣本土化運動 是指台灣強調“在地文化”以及“主體意識”的一種運動,以發揚台灣本土文化為主要宗旨。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並沒有一個特定的發展期間,在不同時代背景之下有著不同層面的意涵,直到今日仍然在不斷推展變化當中,影響層面擴及台灣的文化發展、政治、社會、教育等多方面的變遷,官方或民間自行發起的各種活動也促成此種變化快速的推廣。不過部分異議人士質疑本土化運動事實上為所謂「去中國化運動」,認為其目的是想將台灣基本從文化社會根源上脫離中國文化的影響。
歷史背景
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並非始於政府的推動,相反地,有時候是一種對抗的行動。台灣數百年來歷經不同政權的統治,統治者為了達成迅速有效的管制,於是強制施行統制者所慣用的文化、語言、或宗教;並禁止原本當地固有的生活型態。民間團體為了對抗政府所施行的“大一統”政策,於是推行本土化運動以維護固有的習慣,並強調與外來文化不同之處。
在日治時期,台灣的本土化運動是為了對抗日本文化,以保持漢文化。在解嚴後的台灣的本土化運動是為了對抗國民政府在治台早期所推行「中國中心」政策,以恢復台灣在地的文化習慣。現今台灣的「本土化」主要的對立面是傳統「中國中心主義」的文化。
1949年中華民國遷台後曾實行以反攻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導向的政策,實行戒嚴等威權管制,重要黨政職務仍為1949年隨中國國民黨來台人員所擔任,立法院與國民大會長期由1947年大陸選出的議員不受改選長期任職,導致戰後原居台灣之居民無法選出足量代表。而台灣居民在日治時期的生活經驗也因國共內戰意識而被壓制。台灣居民之母語如閩南語(鶴佬語)、客家話、台灣原住民語被禁止在公共場所使用等等。政府另則在社會上推行「中國中心」的藝文、歷史教育,灌輸原居台灣民眾中國意識。此類舉動令台灣民眾滋生反感。
1980年代之後,由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加上台灣經濟起飛,國民自覺意識崛起,國民政府改弦易轍,逐漸配合「黨外」(國民黨之外)反對人士要求,實行國會改選,教育系統開放並鼓勵本土母語之教學。此一強調在地關懷的政策和潮流,稱為「台灣本土化」。
社會運動的層面
意識型態層面
台灣本土化運動的主要訴求是強調“台灣優先”。在過去日治時期,台灣的民眾被迫接受皇民化,強制使用日語、日文;在二戰後,國民政府治台初期,則是強調“國族主義”,宣揚“祖國情懷”,不論是文學、歌謠等等常隱含著思念中國大地,讚頌中華民族的悠久偉大,並強制使用華語與華文。相對而言,台灣本土的文化價值受到忽略與壓抑。
隨著知識的不斷開放,台灣人逐漸意識到保存台灣文化的重要性。本土化運動開始探索自我的本質,重視居住於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文生活與價值觀。
文化層面
台灣在三百年前開始有大量閩南人、客家人移入,因此在文化上不可否認地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至深。然而隨著殖民時期不同國家的統治與族群交流下,商船貿易與西洋文化的到來,使得台灣的海洋文化呈現著特殊的樣貌。在經歷過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的高壓統治之下,台灣文化也曾顯現出悲情而堅忍的一面,總體來說,不同的歷史軌跡造就了台灣文化的特殊性。
“文化是生活的真實展現”,從歷史的角度上看,在台灣所發生的人事物,並非單一國家、民族、或文化所造成。本土化的運動,在於打破過去所普遍強調的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回歸到重視“台灣價值”,強調台灣文化的多元性,鼓勵台灣的民眾重新思考,自己來自何處,去向何方。珍惜台灣這片土地上特有的事物,不論是語言特色、文化特色、族群特色、自然資源,並加以維護與發揚。
政治層面
本土化運動在台灣可能牽扯到政治主張。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本土化並不包括個人對於台灣問題的觀點。主張本土化者可能贊成或反對台灣獨立運動。本土化運動中有一部份被反對者稱為「去中國化」(Desinicization),但實際上用台灣獨立運動稱呼比較正確,因為這些運動不涉及破壞漢文化;只有少數人士真的會以「大幅降低漢文化影響」作為台灣本土化最終的目標。[來源請求]然而,主張去中國化者也可能贊成或反對台灣獨立。(有些主張台灣是美國的未合併領土,而應該成為美國第51個州。)這些相歧的概念是「本土化運動」、「台獨運動」中最具爭議且複雜的層面。
台灣本土化運動被稱為去中國化運動的主因是反對者故意放大少數極端意見,藉此連結「本土化」與「消滅中華文化」建立反對本土化運動的道德正當性。[來源請求]
所謂溫和的「去中國化」看法是:
- 希望確立台灣的主體性,反對以植入高壓的方式用國民黨所定義的「中國文化」當作台灣文化的主要核心。
- 台灣文化應當包括多元的內涵;舉凡在地民眾生活與各族群的經驗,都應當是重視的對象。
- 把文化上的中華認同和政治上的中國認同分開,強調華人並不一定是中國人;台灣是另一個華人國家。
- 解構過去所建構的中國歷史神話、重新研究、尋找更接近事實的中華歷史文化;讓台灣人認識真正的中華歷史及文化,而非基於大中國主義所建構的虛假神話。
把這些作為稱為去中國化在邏輯上有嚴重缺陷。[來源請求]
所謂較為激烈的「去中國化」看法認為:
- 現在的「中國」一詞,只能指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意涵。所以,「去中國化」是「維護民主台灣」的必要手段。
- 「台灣」與「台灣國」這兩個名詞之間的關係,只能是同義詞,不能是別的關係。
- 所有關於中國的名稱都應捨棄,更改台灣本地仍稱為「中國」或有中國地名的道路、企業、設施、民營機構、學校等等名稱。
- 加強台灣文化內的鶴佬人文化、客家文化、台灣原住民南島文化及美日等外來文化,以稀釋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或可說不必去除中華文化、但其醬缸成分除外)。
- 廢除中國中心與漢人史觀,改推行海洋史觀和南島史觀。
- 從血緣上來看,台灣的閩南人和客家人大都屬於古越族,在中國文化=中華文化=漢文化的前提之下,「去中國化」是恢復和發揚台灣和大陸華南地區的傳統文化和異於所謂「中原文化」的地方,並去除漢文化中的醬缸成分。
所謂較為激烈的去中國化,實際上也沒有真正破壞中華文化的內涵存在。稱為去中國化有一定扣帽子的內涵存在。[來源請求]
激烈的「去中國化」看法認為:
- 中國文化封建落後,缺乏人權民主,霸權心態令人戒懼[來源請求],對台灣主體意識和獨立國家的危害極大,必須徹底剷除,應制定以去中國化為重點的本土化政策。
- 國民政府來台所推行的一切中國化的文教要素皆應全面檢討,否則中國文化與精神因素仍會對台獨運動產生「心理阻礙」。
族群認同層面
台灣原住民是已知最早居住於台灣的族群。但從漢人移台開始,漢族與原住民族的衝突就未曾停歇,日治時期更有原住民與日本人的流血對抗。當年原住民由於生活空間受到威脅,於是由西岸遷向東岸,從平地移往高山;而與漢人接觸較頻繁的平埔族群,其特有的語言文化因為漢化而逐漸消失中。所幸目前在台灣,各個民族的差異性逐漸受到尊重。在本土化運動中,台灣原住民的文化受到了重視,政府不再強調以中原文化為主的族群融合,原住民仍能保有自己的傳統價值與生活習慣。
另一方面,在國民政府治台初期,族群對立十分鮮明,“台灣本省人”與“外省人”旣有語言習慣上的差異,社會政經地位亦有分別。此時的“台灣人”是省籍上的歸類,尤其是老一輩的鶴佬人或母語為鶴佬話的才自稱或被稱為『本省人』。隨著半世紀的族群融合,“台灣人”開始有了模糊歸類,可以指本人出生地、成長地或長期居住地,依照自身的主觀願望而定。
本土化運動強調了台灣人在族群認同上的改變。早期多數人對於“台灣人屬於中國人的一群”並沒有太多異議,不論就地域或是國籍的角度上均屬合理。經過50多年政治上的隔閡,即使是原本的“外省人”子女,由於出生與成長都在台灣,也逐漸接受自己“旣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或是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前總統蔣經國亦曾做此表示)。但隨著政治層面的影響,以及對抗中共統治著中國的實際局勢,多數人開始強調“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因為在國籍角度上住在台灣的“中國人”並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其後隨著本土意識的增強,台灣的族群認同朝向了將現居於台灣的所有人視為一個國族,在1990年代,李登輝前總統提出的“新台灣人”成為一種新族群的概念,在這種認同下不論是「外省人」或本省人,只要認同台灣、愛台灣的人都是“正港(鶴佬語,正牌之意)台灣人”。
族群認同的轉變可以從民調中得到反映。台灣的聯合報在2006年的一項報導(11月18日)稱,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最近完成的民調顯示,如果中共允許台灣人民自由選擇台灣的前途,認為台灣應該獨立的比例約62%;如果中共不允許台灣獨立,支持台獨也有54%。調查發現,台灣民眾對台獨,逐漸不受中方威嚇的影響。而過去中國政府相信,武力犯台的威脅、經濟封鎖、外交等因素,會影響台灣民眾是否願意支持台獨。 此一研究名為「二○○六台灣、香港、澳門、沖繩民眾文化與國家認同國際比較調查」,由政大選研中心、日本琉球大學、香港大學共同主持,在四地同時抽樣一千名以上成年民眾。結果也顯示,台灣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增加,去年56%、今年增加至60%;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略減一個百分點,約34%。台灣和香港、澳門、沖繩比較,台灣人自我認同最高,香港自我認同僅13%、澳門15%、沖繩30%。
而隨著2000年政黨輪替之後,出現了另一種深化族群認同的口號“台灣國族”,意思是說不管你的祖先文化語言為何,只要認同台灣為自己國家的就是台灣人,例如民進黨主席曾經說過「我是華裔台灣人」。
有些會以比較激進的概念來強化“台灣種族”與“中國種族”的不同。這種論點的推動者有些甚至試圖從基因分布中找出兩者之間的異同,藉此對抗中國民族主義。但大多數台灣人的反應只是「原來我很可能擁有有原住民血統」,因為許多台灣人很清楚: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是兩回事。
本土化的推動
文學方面
請參見台語文歷史
台灣的語文系統早期是以鶴佬話為主流。當時的民間文學常訴諸口語,因此往往能夠直接地呈現當時歷史文化的真貌,也保存了當時語言的實際狀況。當時的“南管文字”“歌仔冊文字”記載了許多具代表性的閩南語通俗文字。隨後由西洋傳教士傳入的拼音字——“白話字”則是以傳教為主要目的所推行的文字。這些口語的使用或文字的紀錄並非是有計畫的推行運動。
20世紀初期,連雅堂、黃石輝等人發表文章論及台灣本土語言的重要性。1930年,黃石輝發表<怎麼不提倡鄉土文學>一文,強調「用台灣話做文,用台灣話做詩,用台灣話做小說,用台灣做歌謠,描寫台灣的事物」。這些強調使用本土語文的主張可以說是文學本土化的運動的開端。然而1937年左右,日本人開始推行皇民化運動,禁止漢文刊物,使得剛萌芽的台灣話文運動遂告中止。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二二八事件的爆發,緊接著又是「白色恐怖」時期,在高壓統治下關懷台灣本土的文學倍受壓抑,完全沒有生存的空間。
直到1970年代以後,台灣本土意識逐漸抬頭,台語文學再度萌芽成長。解嚴之後,台語文作品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許多作家和學者都投入台語文創作的行列。但是台語用字仍屬嚐試期,用字極不統一,有人創造新字,也有語文專家考証本字,再加上原有的傳統用字、華文用字,可謂百花齊放。1990年代以後,由於台語文作家互相觀摩學習的結果,新的台語文字,一方面有所傳承,也有所創新,但總不離「通俗性」、「語源可靠性」、「音義系統性」三大原則,並嘗試以拼音字做為文字的一部分,台語文學的用字,逐漸朝向統一的道路邁進(侯俊榮 nd;楊允言 1993)。
語言方面
- 1990年代以前,政府持續推行“國語運動”,學生在校內若是使用方言就會受到處罰,母語的使用受到很大的壓抑。在解嚴之前,不論是新聞報導或是戲劇歌曲,方言的節目只能在有限的時段播出。這種獨尊國語的規定近年來已經改變。學校不再要求學生在校內只能說一種語言,為了加強(或挽救)台灣本土的語言,學校也開始設立鶴佬話、客家話的課程,原住民的學校也強調使用各民族的母語來溝通,但是導致壓縮原本學生所必須學習課程的時間,引發諸多爭議,另外並特地製造客家語言考卷,引起考試不公的評論。
- 隨著2003年客家電視台與2005年原住民電視台的開播,可以看見台灣的語言更為本土而多元,也有助於各個族群在語言上的溝通便利。
政治方面
中華民國成立於1912年,並於1936年實施第一部憲法,於1949年國民政府內戰失利後遷至台灣。來台初期不論政府的組織架構與施政方針,均是以中國大陸為規劃主體。隨著政府宣佈承認中共對於中國大陸的治權,也體認到不論是憲法、領土、人口,僅為大陸的數百分之一,國勢截然不同。於是透過憲法的修正案,以及逐年實施的民主選舉,改變了原本以全中國為規劃的政體。“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改變,可以從“修憲”、“凍省”、“廢除國民大會”等政策中體現出來。 此外,曾在台執政50年的中國國民黨,在本土化的過程中引用台籍黨員,並使得台籍黨員在黨中央逐漸握有權力,也逐漸擺脫了“外省黨”或“外來政權”的稱號。
此外,台灣也拋棄了過去以「籍貫」作為族群別的依據,90年代起改採「出生地」作為個人資料的登錄。此舉避免了「祖籍」、「戶籍」、「出生地」等等多項登錄資料不同可能引起的混淆或爭議。
機構更名方面
2002年起,台灣興起了另一種本土化的運動——台灣正名運動,反對派稱之為去中國化運動。這項活動在民進黨政府執政後成為施政的特點之一。為了與中國企業識別,政府要求國營企業冠有「中國」、「中華」者應當加以去除,因此中華郵政已更名為「台灣郵政」、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也更名為「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但中華電信、中國鋼鐵公司等國營企業由於名稱沿用已久,並且在國際上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全面更名不但可能影響商譽,更名所耗費的成本亦被企業內部宣傳成難以負擔而作罷。中華航空公司的問題則是其飛安記錄極差,正名可能污辱台灣。政府也曾要求「中國醫藥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中華大學」等9所大學改名,但被學校抵制而沒有成功。
機構正名運動的好處則是在跟中國黑心產品形象切割關係,目前國際輿論已經難以分別中國製與黑心貨;因此企業去除中國名稱也可以避免被誤認為黑心企業,然而壞處是將會導致企業與政府的成本上升。
另一項較為成功的正名運動,則是在中華民國護照上加註英文「TAIWAN」,以顯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不同,並且使得持護照的旅客能夠向海關說明自己是來自台灣而非中國,以避免遭到禁止入境。
關於各種「本土化」運動在台灣應當推行到何種程度為適當,仍有爭論。
各方批判
- 國民黨在2004年總統大選期間,提出所謂「在地化對本土化」的論述,認為:本土化是其他政黨用來「分化族群」的封閉論述,而國民黨主張的是開放包容外省人士融入台灣的在地化。
- 台灣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郭力昕指出:「愛台灣的人,都在乎台灣主體性的壯大;但是,它只能夠以『親美仇中』進行想像與實踐嗎?如果我們不喜歡可能興起的中國帝國主義,而拒絕政治上的中國;為什麼我們可以完全不拒絕美國帝國主義,甘受其任意支使宰割,而沒有因此喪失台灣主體性之虞?如果這不是顯示我們內化了的『崇美輕亞』之種族歧視邏輯裡的自我歧視心態,就是台灣人民長期被統治的悲情歷史,只能讓我們用距離較遠的強權壓制緊鄰強權、以求取『眼前安全』的方式,來建立(永遠不可能建立起來的)可憐的、夾縫中的『主體性』。」(〈從軍購案到華視〉,《中國時報》2004年6月5日〈名家專論〉專欄。)
- 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在2006年6月1日接受《大眾時代》網站專訪時,說:二十一世紀是個全球化的時代;但是台灣的領導者還在談本土化,是個笑話。台灣必須以全球化的觀點來看國家主權的問題,國家主權不是絕對的;但是許多的台獨基本教義派人士卻不懂得吸收新知,死守著台獨基本教義。
- 台灣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何東洪指出:自1990年代以來,台灣活在由民進黨導引著「對抗外來政權」的「台灣化」的本土化動員中,試圖去除台灣民眾腦中「無根」、「飄渺」的中國意識。這種「作為家」的奮鬥,當然需要,也必須;但台灣所經歷的本土化,卻在一個自然、神聖化政治運動裡,變成了巨獸。所有關於生活方式的意義建構,一方面成為一個復闢鄉愁(揮卻那種沒家的感覺)而造成了國族主義、原始宗教主義、物化傳統等排他性力量;一方面卻在經濟邏輯中,讓文化活動成為人潮轉化選票的政治計算。(〈715觀點:是本土化 還是文化災難〉,原刊台灣《蘋果日報》2006年8月31日〈論壇〉版。)
- 台灣《Career》雜誌總編輯臧聲遠指出:「台灣這幾年本土政治運動到最後都走向非常激進化,跟文革幾乎一樣。文革倡無產階級專政,專政就是獨裁政權;為打破階級剝削,就有正當性,不懼任何手段就要維持這種專政;民主法治不能容忍的手段,像公開鬥爭、在大街上毆打資產階級都合法。現在台灣很多深綠人士就是這種心態:『我要建立本土政權專政,再怎麼貪污、專制、無能都能忍受。』」(〈台灣可能出現暗殺政治〉,原刊台灣《蘋果日報》2006年9月18日〈論壇〉版。)
- 台灣政治評論家江春男認為:「二十年來,台灣、中國和世界都發生巨大變化,民主、自由、人權、主權和政治認同的內涵必須不斷加以充實和重新定義。」(〈20歲不必悲傷〉,原刊台灣《蘋果日報》2006年9月29日〈司馬觀點〉專欄。)
- 美國北德州大學政治系博士生馮瑞傑認為,台灣民眾必須能夠擺脫「藍綠」、「統獨」、「中國」等虛幻詞彙的桎梏,換上「良心」、「是非」、「真理」的眼鏡去看待台灣的政治人物;「只有拋開『本土意識』的羈絆,台灣才能真正地昂然於世。」(〈重獲新生的台灣〉,原刊台灣《蘋果日報》2006年11月6日〈論壇〉版。)
- 英國歧視法協會成員施威全指出:「高喊『台灣人』、『××人出頭天』、『認同××』之類的族群主義說法,是一種避談社會方向、沒有階級分析與政策辯論的威權民粹動員口號。……不要談『愛台灣』,除非你有戀物癖。」(〈藉種族來虛構戰爭 因戰爭而虛構種族〉)
-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發表的2006年10月28日群策會募款餐會書面致詞批評,「本土」一詞被「本土政權」當作其貪婪、自私、無能等行徑的護身符:「民進黨作為本土政權,施政不謹守本土路線,不以全民利益為考量,從政者不嚴守道德操守,卻一再以『藍綠對峙』為藉口,要選民容忍其種種貪婪、自私的作為,以及沒有方向、無能的施政。」(〈李登輝:兩種極端 腐蝕社會〉)
- 台灣文史研究者陳芳明批評:「殖民時代與戒嚴時代的歷史當然必須重新反省,但民進黨所做的反省卻只是為了鞏固化、永久化本省族群的被壓迫意識。這是民進黨政府把自己塑造成『本土政權』的重要策略。依循這種思路推演下去,歷史上同樣受到壓迫的外省、原住民族群就全然受到抹消遺忘。更嚴重的是,本土政權似乎只是代表本省族群,特別是台灣南部的闽南族群。一個世紀初的民主政府,竟只表現出世紀末的思考,已為豐饒的本土與開放的民主帶來無可估算的損害。」(〈別再掛受難勳章 別再談受害道德〉,原刊《中國時報》2006年11月27日〈時論廣場〉版。)
- 致理技術學院兼任助理教授戴東清指出:「現行的本土論述都只是在台灣內部作切割,如本土政權及其相對的外來政權;但是當我們在全球化時代面臨必須與台灣以外的世界作切割時,我們究竟有無一套可以為他人所接受的本土論述呢?如果沒有,那我們又怎麼能奢望外在世界了解我們。因此,真正的本土論述應該是說明台灣在實踐人類的共同價值方面有何特殊性與具體貢獻,台灣的未來有何令人驚豔的可能性。」(〈台灣需要什麼本土論述〉,原刊台灣《蘋果日報》2006年12月19日〈論壇〉版。)
- 中國科技大學專任助理教授包淳亮指出:「本土論述以愛家鄉為基礎就好,以基於生活的感悟就好,根本不需要去設想什麼『區隔』。因為設想區隔,就會遇到相似;愈是想要區隔,愈是只能畫地自限。」(〈何謂本土 何須論述〉,原刊台灣《蘋果日報》2006年12月20日〈論壇〉版。)
- 《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認為:「台灣政客患了『大陸恐懼症』,對台灣稚嫩的民主沒有信心,以致一頭栽進本土意識裡去;加以他們不肯放眼世界,結果便自我封閉在狹窄的本土意識裡。……說到底,政客的取向只是民眾狹隘情緒的反映;……政治封閉政策蒙蔽了民眾的視野;在他們眼中,外面的世界充滿威脅而不是到處都有機會。有了國際視野,民眾非但不會再為本地意識所封閉,更會信心大增。台灣人要拿出信心和力量,而不是惶恐、怯懦地面對世界和中國。」(〈台灣的黎明〉,原刊台灣《蘋果日報》2006年12月27日〈論壇〉版、台灣《壹周刊》第292期。)
和「台灣本土化運動」相關的學術研究書目舉隅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原則上不收入和「台灣本土化運動史論戰」(1995年)相關的論戰文章)
- 王振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no.2(1):71-116。
- 王振寰,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no.20:,17-55。
- 王家英,1999,從殖民統治到分裂國家:台灣民族主義的起源與發展。從台灣政治到兩岸關係。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 陳麗華等,2005,中小學社會課程本土化之跨國比較分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教育類 36,no. 1:1-29。
- 陳銘凱,2004,文學教育的台灣本土化:析論當前高中國文教材中台文作品的編選及台灣文學師資之培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 陳玉燕,2000,台灣美術本土化批評意識之研究:1990-1999年。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昭瑛,1998,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 胡育仁,2000,國小社會科教科書本土化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能揚,2001,全球化時代裡的本土文化工業:以電視布袋戲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秀玲,2003,全球文化趨勢下的本土文化電視節目發展:以閱聽人收視探索台灣類型節目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 2,no. 2:135-55。
- 黃雅蘭,2004,解嚴後看臺灣現代音樂創作中的本土化現象。關渡音樂學刊,no. 1:135-51。
- 簡聖祐,2003,台灣本土化運動下的地方文史工作室發展:以花蓮縣為例(1995-2002)。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 李雯華,1994,國家文化本土化方向的發展:以臺中縣立文化中心的推展工作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林柏州,2003,國民黨政權的台灣化:國家體系轉換的內涵與起源之分析。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 林蘭芳,2003,解嚴後國中音樂教材本土化的探討。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 林茂賢,2002,臺灣媽祖傳說及其本土化現象。靜宜人文學報,no. 17:91-113。
- 林謙宏,2004,以葛蘭西的文化霸權分析國民黨的中國化與民進黨的本土化運動。教育社會學通訊,no. 56:12-17。
- 石之瑜,2003,臺灣本土化論述的當代緣起。展望與探索 1,no. 4:73-84。
- 宋冬陽(陳芳明),1985,現階段台灣文學本土化的問題,見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頁207-49。Irvine,Calif.:台灣出版社。
- 蕭全政,2000,社會科學本土化的意義與理論基礎。政治科學論叢,no. 13:1-26。
- 謝堂樹,1993,當今臺灣地區推行與實施本土化語言教育的須要。輔仁大學語言學系碩士論文。
- 許瑞浩, 2002,「臺灣政論」的初步分析:以「自由化」、「民主化」和「本土化」為中心。國史館學術集刊,no. 2:245-96。
- 楊聰榮,1994,中國化與本土化:台灣族群認同運動及其教育上的影響。Education Journal 21,no. 2:127-37。
- 葉志清,2004,台灣本土化教育論述的意識形態分析。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 張德麟編,2003,台灣漢文化之本土化,台灣教授協會、國際文化基金會策劃。台北:前衛。
- 趙慶華整理,2003,黨外運動與臺灣本土化座談紀實。島語:臺灣文化評論,no. 1:73-105。
- 鄭政誠,2003,國小社會科教科書內容本土化之形成與省思:以臺灣歷史文本為例。臺灣教育,no. 624:2-8。
- 莊萬壽、林淑慧,2003,本土化的教育改革。國家政策季刊 2,no. 3:27-62。
引用出處
^ 國民黨的「在地化對本土化」:
外部連結
- 華志豪,[ 在地對本土…國民黨新論述三主軸],中央日報。
- 田世昊,藍軍提論述三主軸 討論改黨名,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