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縱書與橫書: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Szechwan001留言 | 贡献
第74行: 第74行:
相較於推行國語政策,中華民國政府對於文字政策顯得十分消極,包括規範字體、書寫方向從未有任何強制政策。此種自由情況延續至今日之所轄[[臺澎金馬]]地區,即文字排列方法混用隨處可見,有時造成部份困擾。例如早期火車站之站名牌採右橫書,[[舊山線]][[泰安舊站|泰安車站]](1998年廢止)即成了「安泰」,英文部份亦牽就其排序成了「AN TA」(註:TA疑為誤用,應為TAI),保留至今成為一大觀光特色。
相較於推行國語政策,中華民國政府對於文字政策顯得十分消極,包括規範字體、書寫方向從未有任何強制政策。此種自由情況延續至今日之所轄[[臺澎金馬]]地區,即文字排列方法混用隨處可見,有時造成部份困擾。例如早期火車站之站名牌採右橫書,[[舊山線]][[泰安舊站|泰安車站]](1998年廢止)即成了「安泰」,英文部份亦牽就其排序成了「AN TA」(註:TA疑為誤用,應為TAI),保留至今成為一大觀光特色。


至於台灣、港澳的[[中文]]和[[日文]],橫排和豎排都會使用,但日文使用豎排的場合較多。由於豎排是傳統書寫的方法,[[書法]]、[[國語]][[教科書]]、小說詩歌等文藝作品、報刊的部分版面等,多會沿用豎排,但是使用豎排也不限於傳統用途、如漫畫。日式個人[[名片]],寫日文的一面多會豎排、另一面英文的則橫排。橫排則用於外語、數學、科學、音樂等類別的書刊,以配合其他文字的排向。這也可能是為了方便[[電腦排版]]所致。豎排書刊可能會有些欄目或頁面使用橫排,以遷就版面設計。
至於台灣、港澳的[[中文]]和[[日文]],橫排和豎排都會使用,但日文使用豎排的場合較多。由於豎排是傳統書寫的方法,[[書法]]、[[國語]][[教科書]]、小說詩歌等文藝作品、報刊的部分版面等,多會沿用豎排,但是使用豎排也不限於傳統用途、如漫畫。日式個人[[名片]],寫日文/中文的一面多會豎排、另一面英文的則橫排。橫排則用於外語、數學、科學、音樂等類別的書刊,以配合其他文字的排向。這也可能是為了方便[[電腦排版]]所致。豎排書刊可能會有些欄目或頁面使用橫排,以遷就版面設計。


===其他===
===其他===

2010年9月29日 (三) 03:42的版本

繁体中文報章經常會橫排、豎排混用,以遷就排版。

東亞漢字圈語文使用的方塊字可以橫排或者豎排。橫排指文字左右並排;豎排則指由上而下排列。一種語文沒有限定書寫方向,而橫排、豎排、甚至混用均可,是現代語言文字比較少見的現象,是方塊字語文的一種特色。

傳統的漢文、以及受其影響的日文朝鮮文都是豎排的,亦即先由上至下書寫,一行寫完再向左方發展。因此,豎排的書籍都是開左邊、往右邊翻的。漢字以及日語假名的筆劃結構也適合這種書寫原理。

傳統上漢字只能直寫,匾額、招牌這些右至左橫排書寫的特殊情形,其實是一字一行的直寫。在歐洲語文的影響下,漢字圈於近代開始出現由左至右橫排書寫,寫完一行向下發展。中國大陸的普通印刷品和朝鮮文甚至幾乎完全不用豎排。

同属东亚的蒙古的拼音文字蒙古语则有两种书写方式:在中國内蒙古使用的傳統蒙古语字母是豎排的,即先由上至下書寫,但與中、日、韩文不同的是写完一列後向右发展,而不是向左;在蒙古国则使用从俄国引入的西里尔字母,由左至右横排。此外滿文亦是由上而下書寫。

橫排與豎排之別

雖說漢字圈的語文豎排和橫排均可,但草書書體因為運筆方法等原因而比較適合豎排。另外,橫排和豎排文字有些個別字元寫法會不一樣:

  • 標點符號中的逗號頓號句號在方塊裏的位置。橫排標點符號置於左下角,豎排置於右上角,但是在臺灣則統一置於行中。引號括號書名號破折號等會旋轉90度書寫。
  • 日語長音棒線()及中文注音符号中的“ㄧ”也會和破折號一樣,旋轉90度書寫。
  • 日語的拗音假名(等)和促音假名(),位置和逗號等標點符號一樣;橫排置於方塊左下角,豎排置於右上角。
  • 用於表示生僻字發音的旁註標記,和正文同樣方向排列。

至於表示數字,橫排多會使用阿拉伯數字,而豎排多會使用漢字數字。豎排如要使用阿拉伯數字或拉丁字母,則可以照常書寫,或順時針90度旋轉並排,以配合豎排行文方向。

北京紫禁城乾清宮。左右兩旁對聯豎排;上方「正大光明」橫匾從右至左書寫。

現代橫排絕大多數是由左至右書寫的。看似由右至左書寫的橫排,多數其實是每行只有一個字元空間的豎排,常見於牌匾、日式門簾等。汽車車身或標誌牌的右側,可能也會右起橫排書寫。汽車右側是因為行文方向是從車頭往車尾;標誌牌則是為了配合另一邊的書寫方向。

蒙古文如果使用畏兀儿蒙古字母则由于字母形状多用竖排,同样如果使用西里尔字母则必须横排。

南宋楊輝三角形。由此可知,中文在傳統上僅有豎排寫法,標題則一字一行。

歷史

中文

File:HKG006.JPG
香港舊版五元硬幣,「香港伍圓」四字由上而下、由右而左書寫

甲骨文主要的文字排列由上自下,至於左右順序學者意見不一。據推測,縱向由右至左的排列方式主要來自於書寫竹簡時右手持筆,左手持簡並順勢將其排列的方式。[1]

世上哪本才是首本橫排的中文書刊並無定論,以下是各方學者的主張:

  • 19世紀初,英國傳教士馬禮遜澳門印行的《华英字典》(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是首本漢英字典;
  • 卢戆章的著作《一目了然初阶》(1892年),以漢字和拉丁拼音對照[2]
  • 嚴復的《英文汉诂》(1904年)[3]
  • 1915年1月,創刊的《科學》雜誌。當時創刊號謂:「本雜誌印法,旁行上左,並用西文句讀點之,以便插寫算術及物理化學諸程式,非故好新奇,讀者諒之。」[4]

無論如何,橫排中文書集直到20世紀初仍然是稀罕之物。1917年,《新青年》第三卷第三期發表了由钱玄同寫給陳獨秀的公開信,錢認為閱讀豎排的文字既費力、也不符合人體眼睛設計,而且漢字筆劃也符合左起橫排[5]。钱玄同多次發表同類主張,而陈独秀也認同,但始終未能成為主流。[4]但是到了1940年代,不僅是尋常書刊,學術著作也出現了自左至右橫排的現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實施汉字简化政策之前,已逐漸推廣印刷品文字橫排。1955年1月1日起,《光明日報》等率先改為橫排;1956年1月1日起,《人民日報》等中央、地方報一律改為橫排[6]。豎排文字一直到1980年代早期还在大陸少数出版物(如某些連環畫)中使用。目前基本只有新印古籍、學術著作和現當代人的古體詩文集還使用豎排,而引进的日本漫画至今还使用竖排。在出版界以外,竪排文字主要出現在政府部門牌匾、報章標題和正文等場合。简体中文竖排格式分为左起和右起两种。

新加坡教育部1974年起也規定教科書和華文考試需用左起橫排印刷[7]

中華民國(臺灣)政府則由2005年1月1日頒佈公文橫式書寫,將沿襲已久的公文「直式書寫」習慣全面改成「橫式書寫」。對於需要混用英文的文書,宣稱可以避免閱讀障礙,但也備受爭議。

至於,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以及海外華人等使用繁体中文的社群則沒有規定出版物的文字方向。1990年代起,有多使用橫排的趨勢[8],但無阻豎排的書刊繼續印行。部分報紙甚至同一版會有橫排和豎排的文章[9],或者標題用橫排、內文有豎排(如自由時報部分版面)。

日文

昭和13年(1938年)發行的50錢鈔票。可見「大日本帝國政府紙幣‎」等橫排文字從右邊讀起。

日文由於模仿了漢文的書寫方式,因此傳統的日文也是豎排的,先由上而下、再從右至左書寫。偶爾也會因為書寫面積限制而採用橫排,如日式門簾和寺廟的牌匾,但仍然是從右邊讀起,是為每行只有一個字的豎排。直到江戶時代,傳統的豎排文字受到洋學蘭学‎)潮流的影響,而開始出現模仿歐洲文字的橫排書寫。

橫排日文廣為流行之前,外文和日文並排的文字閱讀甚為不便:外語會如常橫排印刷,日語卻由於要豎排而旋轉90度印行。明治18年(1885年),首次出現日文橫排印行的書籍《袖珍插圖德日辭典》(袖珍挿図独和辞書‎)。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除了混合歐洲文字書寫的文字之外,以一般大眾為對象的報紙、廣告排版等,如需橫排則仍然由右邊讀起。

根據屋名池誠的研究,在1940年左右,日本各地開始出現討論統一橫排文字方向的趨勢。1942年7月,文部省轄下的諮詢機構國語審議會,發表統一為左起橫排的報告[10]。戰後,聯合國軍總司令部派遣美國的教育使節團到日本,檢討學制改革。使節團的報告書提出採用羅馬字廢除漢字等運動,從而引出「模仿西歐的左起橫排是革新的、右起橫排是保守的」觀念與形象,右起橫書從而更進一步衰落。1946年1月1日的《讀賣報知新聞》、以及1948年3月發行的B50紙幣,成為了左起橫排的開端。供日本政府各官廳使用的公文格式的指引《公文作成要領》,也指出「為了增進職務效率這一目的,文件書寫方法[...]應當盡量廣泛使用左起橫排」。[11]

朝鮮文與韓文

在現今韓國,直排書寫相當罕見,主流仍為左起橫排。比較特例的是外語電影的字幕,一般而言卻是置於畫面右側,並使用直排。一如中文,傳統上的韓文為右起橫排,但現今已習慣左起。

另外,直排及橫排的標點符號在南韓標準語(표준어)有不同寫法。直排使用類似日文的符號,橫排則使用西式標點。

其它文字

除上述三类使用較大的文字外,还有蒙古文满文西夏文回鹘文東亞文化圈文字在古时多以竖排。

實例

中國大陸

北京天安門的簡體字標語採用橫排,由左邊讀起。

中國大陸新加坡推行簡體中文之後,豎排文字已經不多見於出版物,只有在排版空間有所限制的時候,如部分報刊標題、書脊、招牌、标语、旗帜等會看到。長篇的簡體中文出版物一定是用橫排的。但传统文化内容,如大部分书法作品(硬笔书法除外)、请帖、和全部对联即使用简体字仍然是竖写。另外,大陸出版的排印古籍,多數仍是用繁體字竪排的。有不少人的名片或者私人书信也是豎排。朝鮮半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也以同樣的方法處理朝鮮文。

臺灣

泰安舊站站名牌採用右書

相較於推行國語政策,中華民國政府對於文字政策顯得十分消極,包括規範字體、書寫方向從未有任何強制政策。此種自由情況延續至今日之所轄臺澎金馬地區,即文字排列方法混用隨處可見,有時造成部份困擾。例如早期火車站之站名牌採右橫書,舊山線泰安車站(1998年廢止)即成了「安泰」,英文部份亦牽就其排序成了「AN TA」(註:TA疑為誤用,應為TAI),保留至今成為一大觀光特色。

至於台灣、港澳的中文日文,橫排和豎排都會使用,但日文使用豎排的場合較多。由於豎排是傳統書寫的方法,書法國語教科書、小說詩歌等文藝作品、報刊的部分版面等,多會沿用豎排,但是使用豎排也不限於傳統用途、如漫畫。日式個人名片,寫日文/中文的一面多會豎排、另一面英文的則橫排。橫排則用於外語、數學、科學、音樂等類別的書刊,以配合其他文字的排向。這也可能是為了方便電腦排版所致。豎排書刊可能會有些欄目或頁面使用橫排,以遷就版面設計。

其他

豎排的書刊一般會左開往右翻、橫排的書刊則右開往左翻,不過也有例外的情況,中国大陆的报刊有时会使用竖排左起格式。香港大部分報章均為左開往右翻;不過2003年改版後的《明報》雖然全部使用橫排,但繼續沿用適合豎排的左開往右翻設計。

另外,由於簡體中文通常使用橫排,美國的繁體中文報章《世界日報》改成橫排後,被一些讀者視為立場偏向親北京的舉動。[12]

File:01142.jpg
台灣橫式公文

漫畫

由日本發揚光大的漫畫,多數採用豎排文字;書冊左開往右翻,每格的圖畫也會因應配合,由上方先看右、再看左,再往下看。這種排版方式也適合漢字圈的市場,所以日本漫畫的中文版也同樣會採用豎排。不過,這些漫畫要打入文字不能豎排的市場,則可能需要稍作改動。一些翻譯成英文版的日本漫畫,可能會保留原有的排版方式,但會預先「教導」讀者如何翻頁閱讀。另一些版本會印刷原圖的鏡像,讓全冊右開往左翻,適合英文行文方向。

電腦文書處理

電腦是由使用左起橫排的英語國家美國所發展的,所用的阿拉伯數字系統也是橫排的,因此就初期性能較差的電腦來說,橫排具有壓倒性的優勢。當時用電腦排版的漢字圈語文,多數也採用了橫排。

但由於台灣公文書、文史教科書、文學向來都使用直排,台灣出產的電腦軟體在很早之前就開始支援豎排功能。除倚天中文系統本身以列印碼方式提供豎排功能(即畫面顯示是橫排,列印出來才是豎排)外,專業的排版軟體如新人類莎士比亞從最早版本就一直支援在同一個版面上進行橫豎排並陳的排版。而中國大陸金山公司WPS也加入了豎排支援。日本則有一太郎排版系統支援豎排,且日本早年流行的文書處理器均有支援豎排的功能。

此舉使國外的排版軟體也必須支援豎排才有辦法進入台灣、香港、日本的市場,如Microsoft Word文書處理軟件就引入了竖排系统。後來的一些電子書籍賀卡製作軟件等,也加入了兼容豎排的功能。

目前能夠進行豎排編輯與桌面出版電腦文書軟件Adobe IndesignMicrosoft WordQuarkXPress等等,這些軟體對於中文豎排編輯的支援主要有:增加中英文混排,可以將中文字型與西方語言字型結合成自訂的字體集;避頭尾功能,能自動不讓標點符號出現在行首或行末,減少中文排版上的不美觀[13]。過去這些功能必須要進行外掛程式才能夠實現,目前新的桌面出版軟體則都支援了中文豎排功能。

但另一方面,在台灣行政院規劃提出後,立法院於2004年將政府公文一律改成橫排印刷,以方便e政府運作、並方便混合西方語文及數字的排版。但這一舉措被部分人士抨擊為背棄傳統[14]。雖遭到不少阻力與質疑,但從2005年起,台灣政府仍積極推動公文橫式書寫,規定公務機關與學校使用統一的直書橫式格式,企圖改善台灣境內語文排列的紊亂現象。

互联网

进入互联网时代,大部分网页在显示汉字的时候会采用横排方式。但由于有将支持竖排的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所编辑之文档转换为网页的需求,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引入了一些CSS扩展以表达这样的文本。2001年,添加writing-mode支持的草案被提出[15],但最后并没有成为标准。目前,只有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能直接支持竖排方式。

在中国大陆,自2008年中起,由于越来越严格的互联网审查,一些上网者编写了简易程序[16]将横排文本转换为竖排,以逃避审查。这种程序会把文字的顺序进行实质性的重排并插入一些竖线等分割符,因此不需要浏览器的支持也能正常阅读。而由于文字的顺序都是倒乱的,一般的关键词过滤程序将失去效用。

相關事例

武汉大学正门题字
  • 熊貓」原稱「貓熊」,意思是臉型像那樣的。有指1940年代重慶北碚博物館展示了貓熊,標示以左書為「貓熊」。由於當時很多中文使用者已經開始習慣左到右的中文讀法,所以被誤解成「熊貓」,在以訛傳訛下,「熊貓」和「貓熊」一起,成為該種動物的稱呼。
  • 台灣高雄市中國鋼鐵公司過去在廠外招牌和制服上製作右起的「中國鋼鐵」四字,因此該公司常有人戲稱「鐵鋼國中」。[17]
  • 中国武汉大学正门牌坊上题字「国立武汉大学」是右起的,常被学生戏读为「学大汉,武立国」。
  •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蔣經國10圓紀念幣之中文排版,采用左起橫書,與現行之普通拾圓硬幣采一字一行的豎排相反;其中所鑄文字「國泰民安」中的「國泰」,有時會被誤認成「泰國」(Thailand),引為趣談。

資料來源

  1. ^ 許進雄:[<簡明中國文字學> <本論・第二節 書寫方向> 18~20頁]
  2. ^ 方舟子汉语拼音化的先驱
  3. ^ 劉德隆商務印書館〈英文漢詁・敘〉釋文
  4. ^ 4.0 4.1 樊洪业(2000年):汉字“横行”第一刊,載《科学旧踪》,江西教育出版社。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FHY”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5. ^ 原文:“人目係左右相並,而非上下相重。試立室中,橫視左右,甚為省力,若縱視上下,則一仰一俯,頗為費力。以此例彼,知看橫行較易於直行。且右手寫字,必自左至右,均無論漢字、西文,一筆一勢,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則漢字右行,其法實拙。若從西文寫法,自左至右橫迤而出,則無一不便。”
  6. ^ 新中国初期语言文字工作重要大事,載中國語言文字網
  7. ^ 谢世涯(1997年)新加坡汉字规范的回顾与前瞻,發表於「第四届国际汉字讨论会」。
  8. ^ 見「海外媒體的相異性降低」段,程曼麗:海外華文媒體的新變化,原載《新聞戰線》2004年第十期。
  9. ^ 香港蘋果日報》2005年副刊排版。
  10. ^ 屋名池 誠(2003年):《横書き登場 -日本語表記の近代-‎》,岩波書店出版,ISBN 4004308631
  11. ^ 公用文作成の要領‎》,1951年10月30日,日本國語審議會審議決定,1952年4月4日内閣官房長官依命通知。
  12. ^ 美国华文报纸调转方向,原載《纽约时报》,2002年3月25日。
  13. ^ Adobe InDesignCS 中日韓模組初探
  14. ^ 台湾立法将文字排版改成从左到右,載美國之音中文網,2004年5月5日。
  15. ^ W3C. CSS3 module: text W3C Working Draft 17 May 2001. W3C. 2001年5月17日 [2009年1月17日] (英文). 
  16. ^ 网生代. 几个假古文竖排在线转换器. 网生代. 2008年7月3日 [2009年5月17日]. 
  17. ^ 《再見,中鋼:王鍾渝在中鋼的故事》 ISBN 9570823585

參看

外部連結

Template:Link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