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黑六论: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Sgsg留言 | 贡献
Sgsg留言 | 贡献
第57行: 第57行:
'''驯服工具论'''源于[[1958年]]在[[刘少奇]]授意下由《[[北京日报]]》“共产党员”专刊自[[1958年]][[5月19日]]到[[7月29日]]组织的关于“共产党员应不应该有个人志愿”的讨论,并集中彻底批判了[[张家仁]]提出的反对党员做党的驯服工具的意见。[[1958年]][[7月29日]]《[[北京日报]]》发表社论《共产党员应该有什么样的志愿》,对此次讨论进行总结。[[1958年]][[7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转载该文并配发[[编者按]]。此后该文出版了多个单行本及各少数民族语言单行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发行。
'''驯服工具论'''源于[[1958年]]在[[刘少奇]]授意下由《[[北京日报]]》“共产党员”专刊自[[1958年]][[5月19日]]到[[7月29日]]组织的关于“共产党员应不应该有个人志愿”的讨论,并集中彻底批判了[[张家仁]]提出的反对党员做党的驯服工具的意见。[[1958年]][[7月29日]]《[[北京日报]]》发表社论《共产党员应该有什么样的志愿》,对此次讨论进行总结。[[1958年]][[7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转载该文并配发[[编者按]]。此后该文出版了多个单行本及各少数民族语言单行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发行。


[[1958年]][[7月31日]]《[[人民日报]]》转载时配发的编者按称,
[[1958年]][[7月31日]]《[[人民日报]]》转载时配发的编者按称,<ref name=zhiyuan>共产党员应该有什么样的志愿 北京日报关于“共产党员应不应该有个人志愿”的讨论总结,人民日报1958年7月31日,第7版</ref>
{{HideH

|Head =共产党员应该有什么样的志愿 北京日报关于“共产党员应不应该有个人志愿”的讨论总结:编者按(全文)
|HeadStyle =font-weight:normal;
}}
{{quote|编者按 [[北京日报]]“共产党员”专刊从5月19日到7月29日,组织了一次关于“共产党员应不应该有个人志愿”的讨论。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提倡[[共产主义]]风格,深入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帮助党员正确理解和对待党性和个性、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从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做一个党的奋发有为的工具,为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总路线]],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
{{quote|编者按 [[北京日报]]“共产党员”专刊从5月19日到7月29日,组织了一次关于“共产党员应不应该有个人志愿”的讨论。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提倡[[共产主义]]风格,深入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帮助党员正确理解和对待党性和个性、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从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做一个党的奋发有为的工具,为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总路线]],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


这次讨论,北京日报上先后发表了三十多篇文章,着重对共产党员应该有什么样的志愿进行了讨论。特别是针对[[张家仁]]提出的反对党员做党的驯服工具,污蔑党决定干什么就安心干什么的党员是“没有理想”、“没有头脑”、“没有创造性”、“生平无大志”等谬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斗争。7月29日,北京日报对这次讨论作了总结。}}
这次讨论,北京日报上先后发表了三十多篇文章,着重对共产党员应该有什么样的志愿进行了讨论。特别是针对[[张家仁]]提出的反对党员做党的驯服工具,污蔑党决定干什么就安心干什么的党员是“没有理想”、“没有头脑”、“没有创造性”、“生平无大志”等谬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斗争。7月29日,北京日报对这次讨论作了总结。}}
{{HideF}}


{{Hide F}}


==群众落后论==
==群众落后论==

2010年10月20日 (三) 18:54的版本

黑六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1968年进行整党建党之初集中批判的刘少奇的所谓六个修正主义“反动”理论。这六个理论均见于刘少奇1949年后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发表或支持发表过的言论,并均在1967年前后受到过批判。

出处

黑六论见于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红旗》杂志一九六八年第四期社论《吸收无产阶级的新鲜血液——整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该社论意在指导即将进行的整党建党工作。1968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全文转载了这篇社论。

该社论内称(以下为该文其中一个自然段),[1]

吸收无产阶级的新鲜血液——整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节选)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重视工人队伍中党的建设,重视发扬革命朝气,是毛主席一贯的思想。早在一九四九年三月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毛主席就提出城市工作中“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一九五○年六月毛主席七届三中全会题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必须注意有步骤地吸收觉悟工人入党,扩大党的组织的工人成份。”一九五七年七月,毛主席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中又指出:“共产党员一定要有朝气,一定要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一定要有不怕困难和用百折不挠的意志去克服任何困难的精神,一定要克服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绝对平均主义自由主义,否则就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一九六七年,在文化大革命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毛主席又提出:“党组织应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应能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中国赫鲁晓夫等钻进党的领导机关的一小撮阶级敌人,完全同毛主席这条无产阶级建党路线相对抗。他们不是依靠工人阶级,而是依靠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不是注意吸收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入党,而是包庇无产阶级的叛徒工贼特务反革命分子,千方百计帮助这些人混入党内攫取领导职位。他们不是提高工人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的无产阶级觉悟,而是向他们灌输最腐朽最黑暗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中国赫鲁晓夫推行所谓“六论”:即“阶级斗争熄灭论”“驯服工具论”“群众落后论”“入党做官论”“党内和平论”“公私溶化论”(即“吃小亏占大便宜”),就是用修正主义去腐蚀工人群众,腐蚀党。“六论”的中心是“阶级斗争熄灭论”和“驯服工具论”。前者否定无产阶级专政,妄想扼杀党的无产阶级革命性,使无产阶级革命党蜕化变质。后者否定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必须继续革命,妄想扼杀共产党员的无产阶级革命性,使党员蜕化变质。文化大革命初期一批党员所以一度站错了队,就是受了中国赫鲁晓夫“六论”的毒害。我们必须认真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建党路线,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党的性质和任务的理论,彻底清除中国赫鲁晓夫反革命修正主义建党路线的毒害,把上述这些反动观点批透,并且在包括工厂商店人民公社机关学校街道等各个方面的群众中认真清理好阶级队伍,把混在群众中的极少数的反革命分子挖出来,使吸收新党员有一个可靠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文中所称的中国赫鲁晓夫是一种委婉语,即指刘少奇。文章发表后仅十多天,1968年10月31日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便通过决议:“将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并继续清算刘少奇及其同伙叛党叛国的罪行。”并且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继续深入展开革命大批斗,肃清刘少奇等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派反革命修正主义的思想。”[2]

阶级斗争熄灭论

阶级斗争熄灭论源于刘少奇1957年4月27日《在上海市党员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在1985年12月15日人民出版社刊行的《刘少奇选集》下卷,收录了该讲话,标题定为《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其中全文第二部分有删节。和“阶级斗争熄灭论”有关的是该讲话前几个自然段:[3]

刘少奇,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节选)

最近,我到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跑了一下,同这五个省的领导同志谈过一些问题,也找一些工人代表、学生代表、民主人士座谈过。当前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作过报告,你们也正在讨论。现在就我所感觉到的,以及同志们提出来的一些问题,讲一讲。

有很多同志在讨论这个问题:现在国内主要矛盾到底是什么?是敌我矛盾,还是人民内部的矛盾

现在我们国内是不是敌我矛盾是主要矛盾?不能这样讲。现在国内除台湾地主阶级早已消灭了,官僚资产阶级也已消灭了,反革命也基本上消灭了,还剩下一点残余,剩下一点尾巴,所以不能说现在我们国内敌我矛盾还是主要的。当然,也还有少数反革命分子,对于这些人要提高警惕,他们还可以作乱,还可以进行破坏活动;地主阶级的残余也还在农村里面,也有些人还是要进行破坏活动的,不看到这一点,对这些人丧失警惕性,麻痹大意,是不对的。但是,他们作为阶级已经消灭或基本上消灭了。此外,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资产阶级作为阶级也基本上消灭了,虽然他们之中有一小部分人还是不服气的。所以,我们说国内主要的阶级斗争已经基本上结束了,或者说基本上解决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土地改革以后,主要矛盾就转了,帝国主义赶走了,地主阶级经过土地改革也消灭了,官僚资产阶级也消灭了,主要矛盾就变成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公私合营以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也基本上解决了。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讲了这个问题,这些矛盾都基本解决了,那末现在什么矛盾是主要的?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应该讲,现在人民内部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对此,《人民日报》1967年8月20日发表署名“反修兵”的文章《彻底批判“阶级斗争熄灭论”的反动谬论——驳斥中国赫鲁晓夫一九五七年〈在上海市党员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批判“阶级斗争熄灭论”。该文称,[4]

反修兵,彻底批判“阶级斗争熄灭论”的反动谬论——驳斥中国赫鲁晓夫一九五七年《在上海市党员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还存在不存在阶级阶级斗争?还要不要继续搞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命运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无产阶级专政能否巩固的根本问题。

……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光辉著作中,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科学的、系统的、深刻的分析,明确指出:“在我国,虽然社会主义改造,在所有制方面说来,已经基本完成,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但是,被推翻的地主买办阶级的残余还是存在,资产阶级还是存在,小资产阶级刚刚在改造。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在这一方面,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中国赫鲁晓夫公然同毛主席大唱反调,大讲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已经结束,不要革命,要取消革命。他说:“现在国内敌人已经基本上被消灭,地主阶级早已消灭了,资产阶级也基本上消灭了,反革命也算是基本上消灭了”。因此,在他看来,“这阶级两个字是值得考虑了”。他说阶级斗争已经“结束了”,“公私合营以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主要矛盾也解决了”,因此,“国内主要的阶级斗争已经基本上结束了,或者说基本上解决了”。

……

“阶级斗争熄灭论”必然导致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必然导致“全民党”、“全民国家”。这是中国赫鲁晓夫反革命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他推销“阶级斗争熄灭论”的最终目的。

……

“阶级斗争熄灭论”就是这样一种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亡党、亡国的反革命“理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和平演变,就是在这种反革命“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赫鲁晓夫在臭名昭著的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全民党”、“全民国家”的“理论”掩盖下,把苏联党逐步变成压迫人民的法西斯党,使无产阶级专政变成资产阶级专政中国赫鲁晓夫妄图如法炮制。他这个长期隐藏在无产阶级专政机构内部的窃国大盗,也是在“阶级斗争熄灭论”掩盖下,伙同一小撮大党阀、大军阀、大学阀,在我们党和无产阶级专政机构内部隐蔽设置资产阶级司令部,从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猖狂地向无产阶级司令部展开全面的进攻,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实行资本主义复辟。但是,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他的一切阴谋诡计全部破产了。

驯服工具论

驯服工具论源于1958年刘少奇授意下由《北京日报》“共产党员”专刊自1958年5月19日7月29日组织的关于“共产党员应不应该有个人志愿”的讨论,并集中彻底批判了张家仁提出的反对党员做党的驯服工具的意见。1958年7月29日北京日报》发表社论《共产党员应该有什么样的志愿》,对此次讨论进行总结。1958年7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转载该文并配发编者按。此后该文出版了多个单行本及各少数民族语言单行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发行。

1958年7月31日人民日报》转载时配发的编者按称,[5]

共产党员应该有什么样的志愿 北京日报关于“共产党员应不应该有个人志愿”的讨论总结:编者按(全文)

编者按 北京日报“共产党员”专刊从5月19日到7月29日,组织了一次关于“共产党员应不应该有个人志愿”的讨论。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提倡共产主义风格,深入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帮助党员正确理解和对待党性和个性、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从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做一个党的奋发有为的工具,为贯彻执行党的总路线,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 这次讨论,北京日报上先后发表了三十多篇文章,着重对共产党员应该有什么样的志愿进行了讨论。特别是针对张家仁提出的反对党员做党的驯服工具,污蔑党决定干什么就安心干什么的党员是“没有理想”、“没有头脑”、“没有创造性”、“生平无大志”等谬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斗争。7月29日,北京日报对这次讨论作了总结。

群众落后论

入党做官论

党内和平论

公私溶化论(即“吃小亏占大便宜”)

注释

  1. ^ 吸收无产阶级的新鲜血液——整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红旗》杂志一九六八年第四期社论,人民日报1968年10月16日,第1版
  2. ^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扩大的第十二次中央委员会全会公报. [2010-4-10] (中文). 
  3. ^ 刘少奇,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九五七年四月二十七日
  4. ^ 反修兵,彻底批判“阶级斗争熄灭论”的反动谬论——驳斥中国赫鲁晓夫一九五七年《在上海市党员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67年8月20日,第3版
  5. ^ 共产党员应该有什么样的志愿 北京日报关于“共产党员应不应该有个人志愿”的讨论总结,人民日报1958年7月31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