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修订间差异
小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4行: | 第4行: | ||
{{Infobox_Taiwanese_aborigine |
{{Infobox_Taiwanese_aborigine |
||
| group = 臺灣原住民 |
| group = 臺灣原住民 |
||
| image = [[File: |
| image = [[File:Chang Hui-mei.JPG|260px]] |
||
| caption = 屬於台灣原住民之[[魯凱族]]的頭目。拍攝於其拜訪[[东京大学|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教室之時,約在[[台灣日治時期]],詳細時間則不詳。 |
|||
| caption = 屬於台灣原住民之[[卑南族]]的頭目。[[張惠妹|台灣著名原住民]]人,為最能代表[[台灣原住民]],之現代名人。 |
|||
| population = 約504,531人<ref name=apc>''[[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TCA.jsp?isSearch=&docid=PA000000003966&cateID=A000297&linkSelf=161&linkRoot=4&linkParent=49&url= 【98年】12月]'',引用於[[2010年]][[2月1日]]</ref> |
| population = 約504,531人<ref name=apc>''[[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TCA.jsp?isSearch=&docid=PA000000003966&cateID=A000297&linkSelf=161&linkRoot=4&linkParent=49&url= 【98年】12月]'',引用於[[2010年]][[2月1日]]</ref> |
||
| region = [[台灣]] |
| region = [[台灣]] |
2010年11月29日 (一) 16:25的版本
臺灣原住民 | |
---|---|
File:Chang Hui-mei.JPG | |
總人口 | |
約504,531人[1] | |
分佈地區 | |
台灣 | |
語言 | |
台灣南島語(傳統語言,有174,855使用)[2] | |
相关族群 | |
臺灣原住民,是指漢人移居臺灣前最早抵達臺灣定居的族群、原住民。縱使臺灣各原住民族擁有各自的起源傳說,但近年來依據语言学、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推斷,在17世紀漢人移民臺灣之前,臺灣原住民在臺灣的活動已有大約8,000年之久[3]。臺灣原住民在遺傳學和語言學的分類上屬於南島語族(Austronesian),和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和大洋洲等的南島民族族群有密切關聯[4]。
幾世紀以來,臺灣原住民經歷了各種不同殖民民族的經濟競爭和軍事衝突。當時的統治台灣的政府有意地針對原住民族進行語言上和文化上的同化政策,並持續地經由貿易、通婚等等和原住民進一步接觸,最終導致很大幅度的語言消亡和族群認同的消失。舉例來說,在大約26種已知的臺灣原住民語言(統稱為臺灣南島語言)中,至少有10種語言已經消亡,5種瀕臨消亡[5],其他多種語言則出現輕微程度的損害。自從語言學家認為臺灣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以來,這些語言已經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6]。
臺灣原住民原先廣泛分布在臺灣山區(尤其是臺灣中部),並且沿著沖積平原聚集成一個個的部落。截至2009年12月,臺灣原住民人口數為504,531人(佔臺灣人口數的2.1%),而大部分的當代原住民則是居住在山區和城市當中。
臺灣原住民族目前面臨著經濟上和社會上的障礙,包括高失業率和教育上的差距。在1980年代早期,許多原住民族群開始主動爭取高度的政治自決和經濟發展[7]。而民族尊嚴的復興經由原住民表現在不同方面,包含成功併入原住民文化元素的商業性流行音樂。在原住民的原生部落則是努力進行發揚傳統文化的儀式和傳統語言。各個原住民部落則是致力發展觀光業,以達到原住民族的經濟自我維持[8]。
族群定義
在許多的文字歷史當中,臺灣原住民在不同的儒家、基督教和國家主義等強勢文化的統治者各有不同的定義和方案。每一個強勢文化的定義和方案皆以各族群對於這些強勢文化理解度上的差異和相似度、習性、地區、面貌和先前對於其他族群的接觸狀況來定義[9]。針對於各個族群,殖民力量的強制分類將原住民分開成各個已命名的子群。這些分類不總是和原住民的自我描述所出現的差異有所符合。然而,這些分類經由政府的確立和長時間大眾的廣為傳播,變得越來越堅固,並成為大眾了解的事實差異,並塑造成今日中華民國政府政治上的論調,並且影響著臺灣原住民的政策方針。
在1603年,明朝陳第的著作《東番記》中,將臺灣原住民稱為東番(字面上為「東方的未开化民族」);同一時期在臺灣殖民的荷蘭政府,則是依據先前在現今馬來西亞殖民的經驗,將臺灣原住民稱為Indias或Blacks[10]。
18世紀初,清朝政府統治臺灣之後,當時的人們依據強勢文化的適應和影響程度,大幅修改了對於臺灣原住民的定義,並且依據各族群對於清朝政府的服從程度,建立了一套系統定義了各原住民族群的關聯性。清朝文人使用生番這個名詞定義不服從清政府的原住民族群,而熟番則是定義著這些原住民族群服從清政府,並且履行繳付人頭稅的約定。根據乾隆皇帝時期和隨後時期的標準,熟番等同於被滿漢文化同化,並且服從於清朝政府生活在當下的原住民族群,但是保留這個較輕蔑的名詞,表示雖然此族群並非漢民族,但在文化程度上,比起非漢民族有很大的不同[9][11]。這些名詞反應著當時廣泛的思想:在採用儒家社會規範之下,任何族群皆可以被同化或順服[12]。
在19世紀晚期,在清政府鞏固臺灣平原地區的統治力道,並積極進入臺灣山區之下,平埔番和高山番這兩個新名詞出現並可以分別和熟番、生番交替使用[10]。在將近50年的臺灣日治時期,日本的人類學家仍然使用這個二元分類系統。但在1898年,人類學者伊能嘉矩首度提出了台灣原住民的分類體系,將台灣原住民分為「4群8族11部」,並說明各族的分佈區域與文化特質;1890年代初期,日本學者和政府修改之前的2元分類系統,以平埔族代換之前的平埔番、熟番,以及使用高砂族代換之前的生番。而高砂族被分為泰雅族、布農族、鄒族、賽夏族、排灣族、卑南族和阿美族。雅美族(後來的達悟族)和魯凱族稍後加入,成為臺灣原住民的傳統9族[13]。在臺灣中國國民黨的統治初期,使用了平地同胞和山地同胞取代之前的日本的分類系統,回歸二元分類,用意在移除原住民對於日本統治時期所帶來的影響,並且反映出臺灣原住民也是中華民族的一部份[13]。後來中華民國政府採用了日本的傳統9族分類法,但官方去除了平埔族這個分類,民間則是使用依據之前的名詞所修正的高山族及其下面的9族,以及平埔族。
在忽視近年來人類學者田野調查的變化,以及臺灣政府政策的變遷下,平埔族和高山族這2個標籤在今日的使用上,維持著當時清朝對於各民族吸收漢文化的程度所給予的形式分法。現今承認的原住民傳統9族和其相關族群統稱為高山族,縱使這種分法並沒有受到嚴謹的地理學分析。阿美族、卑南族、達悟族和新加入的 平埔族噶瑪蘭族在古早之前是居住於臺灣東部的平原上[14]。而高山族和平埔族的差異,持續影響著臺灣政府對於臺灣原住民的政策,以及對於參與政治活動的影響能力[15]。
縱使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官方列出了14個原住民族群,不過這些分類是由學著所共同認同,並沒有任何的社會實體、政治集團,或著在之前所有鑑定調查的資料所影響[10]。最早期的調查資料是在1624年的荷蘭殖民時期,描述原住民族是居住在大小不同的獨立部落當中。在這些部落之間常常會發生貿易、通婚、戰爭和為了防止外敵入侵而形成的結盟關係。根據當時和現代的民族學和語言學的標準,這些部落被人類學家分成20個族群,且被經常引用和討論[16][17],不過這些族群並沒有聯合成一個政體、王國或是真正的「族群」[18]。
日本學者土田滋是以語言作為主要的判準,將台灣的原住民分成高山族和平埔族兩大類。前者包括現今住在台灣山地和東部的9個族群: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和達悟族。後者則包括原居於台灣北部和西部平原,現已幾近消失的10個族群: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道卡斯族、巴宰族(巴則海族)、巴布拉族、貓霧捒族、洪雅族、邵族(水沙連)、西拉雅族、和猴猴族[19]。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则將所有臺灣原住民族統稱為高山族,並劃分為中華民族中的其中一族,為56個民族之一。在1949年,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編制之下,認為台灣原住民是曾在中國大陆的居民後裔,[20]主張該南島語系族群自吳越一帶遷徙而來,並認為因戰爭或其它緣故,亦有少部分高山族散居在福建省及其它地方。由於中华人民共和國方面在進行民族識別時是以較約略的方式劃分,因此對臺灣原住民族之間的細部差別並不強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2000年人口普查,4,461人被認定為高山族,其中據估計1,500人為阿美族,1,300人為布農族,510人為排灣族,還有其他族群的人口[20]。
族群承認狀況
現今對於臺灣原住民族群的認可,主要是由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制定認可規範並且執行[21]。要達到承認標準,此待認可族群必須達到一定數量的署名,並且向原民會提出申請書和足以證明為一個族群的證據。正式認可之後,會給予該族群合法的利益和權利,並且提供有意脫離原本被誤認為某一族群之子族群的狀態,成為一個正式獨立族群一個很好的管道。截至2008年8月,原民會共認可14個族群。
原民會認為各種被限制的因素影響族群正式認可是否成功。這些決定的因素包含了蒐集該族群的家譜、歷史紀錄和具有延續性質的語言和文化身分[22][23]。證明文件的缺乏以及許多原住民族語言因殖民文化和語言政策的影響而消亡等因素,會使得族群認可成功機會變得很渺茫。現今的文化觀光潮流,促使很多原先生活在平地的原住民族,開始企圖推動他們的文化復興[24]。
在這些平地原住民申請認可的案件當中,只有原先被歸類於平埔族的噶瑪蘭族,和原本被歸類於阿美族的撒奇萊雅族,成功被官方所認可。剩下的12個族群,則是傳統的高山族9族和其衍生族群。
其他目前正在推動申請認可的原住民族和其亞族,包含了基模族(Chimo,目前沒有被官方認可[22])、噶哈巫族、馬卡道族、巴宰族和西拉雅族[25]。然而,這些認可或是正名活動,對於是否將相關的族群分開形成一個新的族群,並沒有在學界形成廣泛的共識。
在學界和政治團體間提到原住民族群的其中一族時,會使用最常見和最常使用的拼音型式,而不是最嚴謹的拼音型式。最常見的例子有賽德克族(Seediq∕Sediq)、太魯閣族(Truku∕Taroko)和達悟族(Tao∕Yami)。
傳統的9個族群在1945年以前已經由日本政府所認可[21]。邵族、噶瑪蘭族和太魯閣族分別在2001年、2002年和2004年被認可。撒奇萊雅族則是在2007年1月17日被認可為第13個原住民族群[26];而賽德克族則在2008年4月23日認可為第14個原住民族群[27]。先前撒奇萊雅族被歸類在阿美族,而賽德克族則被歸類在泰雅族。
事實上太魯閣族、賽德克族是否應該分離,不論人類學者或族群內部都有不同聲音。2008年11月22日,約有600名太魯閣族原住民變更登記成為賽德克族[28]。
目前14個已承認的原住民族群,以及將來可能會被認可的原住民族群列表如下:
已承認族群
族名 | 各原住民語 | 人口數 (人) | 承認 | 附註 |
---|---|---|---|---|
阿美族 | Pangcah Amis |
183,799 | 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 | |
排灣族 | Paiwan | 88,323 | 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 | |
泰雅族 | Atayal Tayal |
80,061 | 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 | |
布農族 | Bunun | 51,447 | 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 | |
魯凱族 | Rukai | 11,911 | 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 | |
卑南族 | Puyuma | 11,850 | 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 | |
鄒族 | Tsou Cou |
6,733 | 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 | |
賽夏族 | Saysiyat Saysiat |
5,900 | 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 | |
達悟族 | Tao Yami |
3,748 | 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 | 原稱雅美族 |
邵族 | Thao | 693 | 2001年 | 原本被認為是為鄒族中的平地原住民 |
噶瑪蘭族 | Kavalan | 1,218 | 2002年 | 部分噶瑪蘭人被分類為阿美族 |
太魯閣族 | Taroko Truku |
25,857 | 2004年1月14日 | 原本被認為是泰雅族的亞族 |
撒奇萊雅族 | Sakizaya | 442 | 2007年1月17日 | 在日治時代歸併為阿美族的一支 人口為向內政部申報者 |
賽德克族 | Seediq | 6,606 | 2008年4月23日 | 原本被認為是泰雅族的亞族 |
另有其他尚未申報族別原住民25,943人[1] 。
未承認族群
- 巴布薩族(Babuza):又稱為貓霧捒族
- 巴賽族(Basay)
- 洪雅族(Hoanya)
- 凱達格蘭族(Ketagalan)
- 雷朗族(Luilang)
- 馬卡道族(Makatao)
- 巴布拉族(Papora ∕ Papura):又稱為拍瀑拉族
- 巴宰族(Pazih):又稱為巴則海族
- 猴猴族(Qauqaut)
- 西拉雅族(Siraya)
- 道卡斯族(Taokas)
- 拉阿嚕哇族 世居高雄縣桃源鄉,目前被分類為鄒族
- 卡那卡那富族 世居高雄縣那瑪夏鄉,目前被分類為魯凱族以及鄒族
文化適應和同化
考古學、語言學和其他方面的證據顯示,臺灣原住民經歷了一連串的文化變遷,來面對因接觸其他社會實體或是新科技所帶來的壓力[29]。17世紀早期,在經由歐洲、亞洲殖民政權的競爭,將臺灣納入廣闊的全球經濟範疇之下,原住民面對了文化上面的變遷[18][30]。在某些案例中,一些臺灣原住民族群奮力抵抗外來殖民力量的影響,但其他的族群或個體則是和外來的殖民力量相結盟。這種結盟關係有可能是要獲取個人或是部落全體的利益,而且結盟關係還遠大於鄰近部落的結盟關係,或是從不合時宜的社或風俗或是禁忌(如婚姻、年齡階層或是出生等等)之中獲得自由[31][32]。
在各個政權積極加強同化政策的影響力之下,原住民自身找到了和其他文化更大的接觸機會,尤其是平埔族。這種同化和適應的過程有時會尾隨著廣泛的社會潮流,尤其是種族標記的變遷(例如裹小腳、飲食習慣和衣著),而且這些過程也在以前的臺灣有著識別族群的功能在[24]。而這種過程的更替和變遷引起了從以前被認定的「番」文化到有占強勢地位之儒家「漢」文化的巨大變化[24]。在日本和中國國民黨等中央集權式現代政府的政策之下,社會達爾文主義和被認為是有教養的指導教育,以及宗譜文化和其他關於種族同化的相關傳統思想等概念,深耕其中[13][33]。而在高山族對於變遷方面,則是影響極為有限,因為外界難以到達他們的土地上面,而這樣的原因導致於中央集權政府所給予的同化壓力大於 族群本身自發性的社會變遷。但是,大部分的已承認族群,其自身的文化和語言則保有相當高的活力;並且現今的多元文化政策則在各族群的社群中促成了自我族群的榮耀。
而在現今,很多文化適應的形式仍然運作著。舉例來說,中央集權政府實行單一語言政策時,會將該語言貼上經濟和社會的優勢語文的標籤(如漢語和日語),使得人們紛紛去學習這一個語言;但在過了一代代之後,自身的本土語言卻逐漸凋零甚至消亡。然而,有一些團體正在尋求復甦他們的本土身分[34]。而其中一個重要的政策則是向政府請願,期望能獲得官方認證,成為一個獨立和可識別的新族群。
而在原住民適應文化上的複雜性和廣泛性質,導致了對於臺灣族群變遷上3種一般性的論述。最古老的論述緊抓著在17世紀從福建和廣東兩地遷居臺灣的漢民族,迫使平地的原住民遷居山地,成為今日的高山原住民[18]。比較近代的觀點則聲稱,在17世紀到19世紀漢民族和原住民的廣泛通婚,使得原住民徹底被漢化[35]。最後,一項現代的民族學和人類學的研究顯示,文化變遷的模式可以互相影響著漢民族和原住民,最終形成了混合文化。現今臺灣的漢民族文化比起其他漢民族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也是基於這個原因[36][24]。
姓名和身分地位
各種不同的原因,促進了平地原住民的同化[37][38]。給予漢族名字是在臺灣原住民中慢慢灌輸儒家價值的一種必須的步驟[29],而儒家價值是以漢族為主體的清政府辨認和操控一個完整人民的價值[39]。在漢族社會當中,姓氏凸顯了從漢族神話當中,自黃帝和五帝以來,父系組先連結的明顯合法標記[39]。因此,持有漢名可以得到比原來原住民身分更高的經濟和社會利益,並輕視以前非漢族的身分或是混合其血統。在某些例子當中,平地原住民成員所採用的漢字姓氏「潘」,可能和「番」同等為他們特定狀態的一種變化[40][18]。平埔巴宰族的其中一個家族,透過福建省的血統,成為了地主紳士階級的一員[41][42]。在其他的例子當中,平地原住民家族採用平常的漢族姓氏,但也可以探討出在臺灣的祖先為何。
在許多例子當中,大型的移民漢人會和同姓氏的人結合,組成同宗團體。這種同宗團體曾經是防禦方式的一種,因為許多宣誓成員,使用的是一種「血誓」的方式,宣誓在需要的時候,必須幫助其他的兄弟。而同宗團體利用這種姓氏的連結去形成家庭樹,本質上是製造了一個有別於血親的系譜,代替了常見於中國的真正血親組織[43][39]。許多平地原住民加入了這種同宗團體,去獲取團體的保護,例如得到保險證書去對抗地區性的鬥爭,因此這些原住民得到了漢族的身分,成就了漢族血統。
文化特色
依據人類學者的研究分析,原住民的屋架建築、火墾、吃檳榔、紋面、皮衣製作、輪舞等文化習俗,都與傳統的南島文化相近。過去大多數的原住民都是以傳統游耕及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近年來靠近平地的(高山)原住民則與漢人的生活方式接近,但是部落組織的維繫仍然保留著。
原住民常用的衣料是自织的“番布”,是由苎麻制成。成年男子穿鲜艳的腰裙,女子穿长裙,喜欢用鸡尾、鸟羽做头饰。原住民有紋身的习俗,至今仍然保存,但紋身的图案越来越隐蔽。
原住民重視祖靈信仰,相信祖靈居住在山上,並且會保護族人收穫豐盛。各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祭典,例如:布農族的「射耳祭」(以箭射獸耳禱求獵穫豐收)與小米祭;賽夏族每二年舉辦一次「矮靈祭」;達悟族的「飛魚祭」;排灣族人的「五年祭」。此外,卑南族重要的祭儀有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鋤草祭」等。南鄒族相信祖靈依附在收藏的貝珠中,因而有「子貝祭」;鄒族則有「戰祭」、「收穫祭」。
另外,原住民的音樂和工藝也具有相當特色。排灣族、魯凱族的陶壺及琉璃珠製作、雕刻藝術,布農族的皮衣製作技巧、鄒族的揉皮技術。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的多金屬簧口簧琴、布農族的多聲部合唱、阿美族的自由對位式複音合唱等是其音樂特色。
原住民研究
台灣原住民研究始於日治時期,1898年,人類學者伊能嘉矩首度提出了台灣原住民的分類體系,將台灣原住民分為「四群八族十一部」,並說明各族的分佈區域與文化特質。伊能嘉矩所建立的原住民分類體系,在歷經若干修正之後,一直沿用到今日。
除了伊能嘉矩,戰前尚有鳥居龍藏、森丑之助、鹿野忠雄等學者在台灣各地從事原住民的調查與研究。語言學的研究則以小川尚義與淺井惠倫為先驅。
2006年6月29日,由台灣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辦,國立台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2]執行,假台灣大學第二學生活動中心國議會議廳舉行第一屆台灣原住民族生物學誌研討會,揭櫫「原住民族生物學誌通論」、「台灣原住民的動物利用」與「台灣原住民族的植物利用」三個面向,是台灣原住民族與台灣本土其他物種互動研究與強化台灣原住民傳統智慧之法律保障訴求之論壇平台的起始點。
原住民族電視台
1997年,立法院通過《原住民族教育法》,明文要求政府應編列預算成立原住民專屬頻道。2005年7月1日,原住民電視台正式開播,定頻於有線電視第16頻道,目的在於給予弱勢的原住民族自主發聲權,為亞太地區繼澳洲之後成立的第二個原住民電視台。開播之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已於原住民部落家戶免費設置衛星接收設備,同時委託公共電視與台視進行原住民電視人才培訓。原住民電視台先後曾委由台視文化公司及東森媒體集團營運。2007年,原住民電視台納入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成為完全的公共服務頻道。
政治影響
在1980年代以前,對於台灣政府而言所謂的「原住民問題」並不存在,主要的山地或山胞政策是同化,認為「山地同胞」遲早會被同化為與一般的漢人無異,因而與原住民相關的特殊規定,例如保留地國有,只是國家出於家父長制的心態,在「山地同胞」發展出充分的權利能力之前,所做的暫時性措施,最終則仍應將所有權發予「山地同胞」。至原住民運動於1980年代興起,在島內民主化以及國際原住民族運動的洗禮下,原住民族權利的發展才在台灣政治中展開新的一頁。
目前,台灣原住民族自治問題已經提到檯面。根據第三代人權觀念的潮流,「自決權」應該是各地原住民族的「既有權」(inherent rights)。內涵包括參政權、文化權、財政權、補償權等等。聯合國現已有「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草案送交大會,第三十一條規定「原住民以他們行使自決權的特定形式,有權針對其內部及當地事務進行自治或自組政府,包括文化、宗教、教育、資訊、媒體、健康、住宅、就業、社會福利、經濟活動、土地及資源管理、環境以及非原住民的出入等各項議題,以及這些自治功能的途徑與做法。」
部分原住民人士取法國際法中的民族自決理念,要求各原住民族成立民族自治政府,擁有獨立財政與教育文化權利,各族與中華民國之間則定位為「國與國的關係」。
政府與主要政黨方面,1999年,陳水扁競選總統時曾與各族原住民代表發表《原住民族與台灣新政府新的伙伴關係》條約,使得原住民族自治於2000年以後成為民進黨政府選舉時的主要口號。
《中華民國憲法》亦於2000年第六次增修時,於增修第十條〈基本國策〉中,正式承認「原住民族」的民族權,於第十一項指出「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第十二項更規定:「國家應依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族之地位及政治參與,並對其教育文化、交通水利、衛生醫療、經濟土地及社會福利事業予以保障扶助並促其發展,其辦法另以法律定之。」,成為原住民族自治權的憲法依據。
立法院則於2005年1月通過《原住民族基本法》,確認原住民自治權。其中,第四條明定:「政府應依原住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族之平等地位及自主發展,實行原住民族自治;其相關事項,另以法律定之。」
原住民運動
1980年代以來,原住民運動也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崛起,有鑑於過去「番」、「蕃」等歧視性的稱呼有礙於原住民族內部意識的覺醒、也不利於主流漢人社會對於過去刻板印象的掃除,因此在1984年原住民運動正式興起之初,早期原運領袖便選擇以原住民自稱,以替代過去漢人及日本人在各個時期對他們亦或是出於歧視亦或是出於便宜行事所採用的他稱,並成立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做為領導早期原住民運動的先鋒。
「原住民」一詞在原運興起後,逐漸為其他參與台灣社會改革的人士基於相互尊重的原則所接受,1994年的原住民文化會議,原住民一詞第一次為官方(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主辦的會議所採用,而在會議中,當時的李登輝總統在致詞中首次以國家元首的身份在正式場合中使用原住民一詞,同年中華民國憲法修改,「原住民」正式取代「山胞」而在國家法律獲得採納。1997年立法院通過原住民族教育法,是第一部以「原住民族」為名稱的法律,但直至2000年中華民國憲法再度修改,具有民族權意義的「原住民族」一詞方才正式取代原住民,並成為原住民族自治權的憲法基礎。
- 恢復傳統姓名
- 恢復傳統山川土地名稱
- 還我土地運動
- 第一次還我土地運動:1988年
- 第二次還我土地運動:1989年
- 第三次「反侵佔、爭生存、還我土地」運動:1993 年
- 東埔布農族抗議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挖墳事件
- 公義之旅:破除吳鳳神話
- 蘭嶼驅逐惡靈(核廢料)
- 屏東魯凱反瑪家水庫
- 爭取共管馬告國家公園
- 阿里山鄒族達娜依谷等部落封溪護魚運動
原住民身份
日治時期的平埔族多半被視為本島人(指台灣漢族、包含客家人、闽南人),中國國民黨領導下的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沿襲日人的山地政策,因此僅高砂族在法律上被歸類為「山胞」,亦即今天的原住民人口。目前台灣具有原住民身份的原住民個人被區別為「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此種分類與「平埔族」與「高砂族」的劃分不同。目前為官方所承認的十四族原住民族中,僅有噶瑪蘭族.邵族屬於平埔族(撒奇萊雅的傳統領域在花蓮市一帶因此不算在西部平埔族),且僅包含原本被日治時期人類學者誤為阿美族而日後取得原住民身份的噶瑪蘭人及其子嗣,至於原本被日人劃分為平埔族,而目前不具有原住民身份的族人並不因為噶瑪蘭族取得民族地位而改變其非原住民身份。
「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的區別是以1945年以前的設籍地為準,其時設籍於山地行政區內者及其直系血親為山地原住民,於平地行政區內者及其直系血親則為平地原住民,而僅有山地行政區有保留地(準要存置林野)的設置,平地原住民因沒有保留地,成為早期都市原住民人口的大宗。
在本土文化運動下,當代台灣平埔族人要求族群「復名」或「正名」聲浪不斷。[44]其中2002年噶瑪蘭族已獲得中華民國政府的官方承認,成為台灣原住民族之一。
噶瑪蘭族:1991年後山噶瑪蘭人返回宜蘭尋根的活動,1993年開始舉辦噶瑪蘭的豐年祭,1994年爭取族群復名,爭取列為台灣原住民族群的第十族。 凱達格蘭族:1994年凱達格蘭古蹟巡禮與重返登陸地的活動,1996年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的更名典禮中迎神祭舞的儀式。 西拉雅族:1995年舉辦台南縣頭社太祖夜祭的活動。2008年11月29日,台南縣平埔族西拉雅文化協會出版《西拉雅語彙初探》,在協會與萬益嘉、萬淑娟經過七年的努力,使西拉雅語的復活出現一線生機。 大武壟族:1996年在高雄甲仙鄉小林村成立了平埔族文物館。 馬卡道族:1995年在屏東縣高樹鄉泰山村復建了傳統的年度儀式,1996年馬卡道文化重建的活動。 道卡斯族:1997年以來為自己寫了歷史。 巴宰族(巴則海族):1998年出版了自己的歷史。
選舉與選區劃分
地方行政機關的部分,1945年以後中華民國政府沿襲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分,將原住民分佈地區分為山地鄉與平地鄉,山地鄉依據地方制度法的規定,鄉長必須為山地原住民,平地鄉的鄉長則無類似的規定。
不論是平地鄉或山地鄉的選舉,漢人往往因為優越的動員能力而對選舉結果有實質的影響,在山地鄉的部分,雖鄉長必須由山地原住民擔任,但山地鄉漢人居民經常集中票源支持特定候選人,而對於當選的山地鄉鄉長有實質的影響力;至於平地鄉,由於並沒有必須由平地原住民擔任的規定,即便是在平地原住民站多數的平地鄉,亦經常是由漢人當選鄉長,例如以阿美族佔絕大多數人口的花蓮縣豐濱鄉,直到2000年以後才出現第一位原住民籍鄉長。
在民意機關的部分,立法院有山地及平地原住民各三席的保障名額,直轄市與各地方縣市有超過一定人數的原住民人口時,依地方制度法的規定亦應設置原住民當選名額。
由於各族人口差異甚劇,不論是立法委員或地方民意代表,所選出的都經常是屬於人口較多的族群。在地方民意代表的部分,由於阿美族不但人口眾多,且多為沒有保留地的平地原住民,移居都市較早,其他各族都市原住民很難與之競爭。
在立法委員選舉部分,由於「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的區別是外來統治者依據殖民利益與行政區域便宜行事的劃分,因此同一族的人口經常被分在不同的行政區域,各族幾乎都間有山地與平地原住民人口。平地原住民中,以第一大族的阿美族佔絕對優勢,過去立委選舉,四席平地原住民代表幾乎都是由阿美族候選人勝出,山地原住民人口則以泰雅族為多,但人口次多的排灣族通常在四個名額中亦可以佔上一席。而本屆六席原住民立委保障名額中,山地原住民中兩席是泰雅族一席是排灣族;平地原住民則三席皆為阿美族。
原住民中央民意代表的選舉又往往仰賴政黨支持,而此種原住民選區劃分結果造成人數較少的族群如鄒族、邵族、達悟族(雅美族)的代表永遠無法獲選的局面,使得這些族群的意見無法在國會殿堂發聲,因此原住民運動向來有要求國會設置族群代表的呼聲,此一要求也列在原住民族與台灣新政府新的伙伴關係條約之中,但在2008年立委選舉中並未實現。
重要慶典
時間 | 祭典名稱 | 族別 | 舉辦地點 | 備註 |
---|---|---|---|---|
1-2月不定 | 聯合年祭 | 卑南族 | 台東縣,由卑南族各部落輪辦 | 今年初六2/16建和部落(知本國中) |
2月 | 瑪雅士比(亦譯為戰祭) | 鄒族 | 阿里山鄉特富野部落、達邦部落 | |
3月 | 飛魚祭 | 達悟族 | 台東縣蘭嶼鄉 | |
4月 | 飛魚祭 | 達悟族 | 台東縣蘭嶼鄉 | |
4月 | 除草祭 | 卑南族 | 台東縣卑南鄉普悠瑪部落(南王部落) | |
4月 | 打耳祭 | 布農族 | 台東縣延平鄉、高雄縣那瑪夏鄉 | |
4月 | 傳統民俗活動 | 布農族 | 台東縣海端鄉 | |
5月 | 聯合豐年祭 | 布農族 | 台東縣延平鄉 | |
5月 | 海祭 | 阿美族 |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村 | |
6月 | 捕魚節 | 阿美族 | 花蓮縣 | |
7月 | 小米收穫祭 | 卑南族 | 台東縣知本部落、南王部落 | |
7月 | 海祭 | 卑南族 | 台東縣 | |
7月 | 豐年祭 | 泰雅族 | 台北縣烏來鄉 | |
7月 | 小米收穫祭 | 鄒族 | 阿里山鄉 | |
7月 | 收穫節、迎賓節 | 達悟族 | 台東縣蘭嶼鄉 | |
7-8月 | 豐年祭 | 阿美族 | 由南至北,七月多台東縣境內,八月多花蓮縣境內部落 | |
8月 | 豐年祭 | 排灣族 | 屏東縣 | |
8月 | 海祭 | 卑南族 | 台東縣 | |
8月 | 豐年祭 | 魯凱族 | 屏東縣 | |
8月 | 瑪雅士比(亦譯為戰祭) | 鄒族 | 阿里山鄉達邦部落 | |
8月 | 豐年祭 | 排灣族 | 屏東縣 | |
8月 | 豐年祭 | 邵族 | 南投日月潭 | |
10月 | 五年祭 | 排灣族 | 屏東縣來義鄉、台東縣達仁鄉 | |
10月 | 感恩祭 | 太魯閣族 | 花蓮縣秀林鄉、萬榮鄉 | |
10月 | 生命豆季 | 鄒族 | 嘉義縣阿里山鄉 | 原非傳統祭典,現為舉辦傳統婚禮的觀光活動 |
農曆10月25日 | 太祖夜祭 | 西拉雅族 | 台南縣東山鄉頭社 | 少數仍存在的平埔族祭典 |
11月 | 巴斯達隘(矮靈祭) | 賽夏族 | 新竹縣五峰鄉高峰部落、 苗栗縣南庄鄉向天湖 | 每二年舉辦一次 |
11月 | 聯合豐年祭 | 泰雅族 | 苗栗縣泰安鄉 | |
12月 | 猴祭 | 卑南族 | 台東縣知本部落、南王部落 | |
12月 | 大(狩)獵祭 | 卑南族 | 台東縣知本部落、南王部落、寶桑部落 |
注釋
- ^ 1.0 1.1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98年】12月,引用於2010年2月1日
- ^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2005 - Atayal: A Language of Taiwan,引用於2005年2月12日
- ^ Blust 1999
- ^ Hill et al. 2007、Bird, Hope & Taylor 2004 [1]
- ^ Elizabeth Zeitoun、Ching-Hua Yu,"The Formosan Language Archive: Linguistic Analysis and Language Processing,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Vol. 10,Issue 2,第167-200頁,2005年
- ^ Blust1999
- ^ Mutsu Hsu(1991年),Culture, Self and Adaptation: The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of Two Malayo-Polynesian Groups in Taiwan,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ISBN 957-9046-78-6
- ^ Christian A. Anderson(2000年)New Austronesian Voyaging: Cultivating Amic Folk Song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tage,David Blundell,Austronesian Taiwan:Linguistics, History, Ethnology, Prehistory,台北市:南天書局
- ^ 9.0 9.1 Stevan Harrell(1996年),Introduction,Melissa J. Brown,Negotiating Ethnicities in China and Taiwan,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州,第1-18頁
- ^ 10.0 10.1 10.2 Emma Jinhuang Teng,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哈佛大學出版社,Cambridge MA,2004年,ISBN 0-674-01451-0
- ^ Norma Diamond(1995年),Defining the Miao: Ming. Qing and Contemporary Views,In Ed. Stevan Harrell's Cultural Encounters of China's Ethic Frontiers,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出版社
- ^ Pamela Kyle Crossley(1999年),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ISBN 0-520-23424-3
- ^ 13.0 13.1 13.2 Henrietta Harrison(2001年),Changing Nationalities, Changing Ethnicities: Taiwan Indigenous Villages in the Years after 1946,David Faure,In Search of the Hunters and Their Tribes: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台北市:南天書局
- ^ Melissa J. Brown(2001年),Reconstructing ethnicity: recorded and remembered identity in Taiwan,Ethnology,Vol. 40,Issue 2
- ^ "Saisiyat people launch referendum initiative",National Affairs,2006年4月28日,於2006年8月19日查閱
- ^ Shigeru Tsuchida(1983年),Austronesian Languages in Formosa,S.A Wurm and Hiro Hattori,Language Atlas of the Pacific Area,坎培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 ^ Paul Jen-kuei Li(1992年),History of the Movements of Austronesian Speaking Peoples of Taiwan: An Exploration From Linguistic Data and Phenomena,Newsletter of Taiwan History Field Research
- ^ 18.0 18.1 18.2 18.3 John R. Shepherd,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史丹佛,加利福尼亞州:史丹佛大學出版社,1993年;1995年再版,台北市:南天書局,ISBN 957-638-311-0
- ^ 李壬癸,《台灣南島語言分佈圖》,1996年
- ^ 20.0 20.1 Paul Hattaway,Operation China. Introducing all the Peoples of China,Pasadena, CA:William Carey Library Pub,2003年,ISBN 0878083510
- ^ 21.0 21.1 Niclas S Ericsson,Creating "Indian Country" in Taiwan?,Harvard Asia Quarterly,Volume VIII,Issue 1 (Winter),2004年,第33-44年
- ^ 22.0 22.1 Abby Lee,Chimo seek recognition of aboriginal status,Taiwan Journal,2003年8月29日,於2007年4月21日查閱
- ^ Jimmy Chuang,Tribe wants official recognition,台北時報,2005年10月14日報導,於2007年4月21日查閱
- ^ 24.0 24.1 24.2 24.3 Melissa J Brown(2004年),Is Taiwan Chinese? : The Impact of Culture, Power and Migration on Changing Identities,Berkeley: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ISBN 0-520-23182-1
- ^ Kavalan become official Aboriginal group,2005年5月5日,台北市政府,於2007年5月17日查閱
- ^ Zoe Cheng(2007年3月1日),The Secret’s Out,Volume 57,Issue 4,Taiwan Review,於2007年4月22日查閱
- ^ Hsiu-chuan Shih、Iok-sin Loa,Sediq recognized as 14th tribe,台北時報,2008年4月24日報導,於2008年4月24日查閱
- ^ 洪祥和,《拒絕分家 太魯閣族重歸賽德克》,中國時報,2008-11-23
- ^ 29.0 29.1 Tan-Min Liu(2002年),《平埔百社古文書》,台北市:中央研究院,ISBN 957-01-0937-8
- ^ Peter Kang(2003年),A Brief Note on the Possibl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Large Village Size of the Siraya in the Early Seventeenth Century,Leonard Blusse,Around and About Formosa,台北市:南天書局
- ^ John Robert Shepherd(1995年),Marriage and Mandatory Abortion among the 17th Century Siraya,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阿靈頓,VA
- ^ Leonard Blusse和Natalie Everts(2000年),The Formosan Encounter: Notes on Formosa's Aboriginal Society - A selection of Documents from Dutch Archival Sources Vol. I & Vol. II,台北市:順益原住民博物館,ISBN 957-99767-2-4 & ISBN 957-99767-7-5
- ^ Presenjit Duara(1995年),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 ^ Jolan Hsieh(2006),Collective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s: Identity Based Movements of Plains Indigenous in Taiwan,紐約:Routledge,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 ^ Harry J Lamley(1981年),"Subethnic Rivalry in the Ch'ing Period" in Emily Martin Ahern and Hill Gates (Eds.),The Anthropology of Taiwanese Society,第283-288頁,史丹佛:史丹佛大學出版社
- ^ Melissa J. Brown (1996年) "On Becoming Chinese" in Melissa J. Brown (Ed.) Negotiating Ethnicities in China and Taiwan,加州,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
- ^ 這種「身分變化」的一個例子發生在Rujryck(荷蘭統治時期的地名,為現今臺北市的一部分)。有一份在乾隆7年由此地的頭目所簽署的文件中寫到:「我們原本沒有姓氏,請授予我們漢字的姓氏,潘、陳、李、王、單等。」出處:Pan, Da He(2002年),《平埔巴宰族滄桑史》,南天書局,ISBN 957-638-599-7
- ^ Pan, Da He(2002年),《平埔巴宰族滄桑史》,南天書局,ISBN 957-638-599-7
- ^ 39.0 39.1 39.2 Ebrey, Patricia (1996),"Surnames and Han Chinese Identity" in Melissa J. Brown (Ed.) Negotiating Ethnicities in China and Taiwan,加州,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ISBN 1-55729-048-2
- ^ 對於這個身分,這種改變只意味著部首「水」的添加而已。
- ^ Pan, Ying,1996年,《臺灣平埔族史》台北市:南天書局,ISBN 957-638-358-7
- ^ Hong, Mei Yuan,1997年,《臺灣中部平埔族》,臺北市,臺灣:中央歷史研究院
- ^ Hsu, Cho-yun (1980). "The Chinese Settlement of the Ilan Plain" in Ronald Knapp (Ed.) China’s Island Frontier: 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平埔族與當代台灣
文獻
參考文獻
- Andrade, Tonio (2005)。。《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4。2:295–321.
- Anderson, Christian (2000)。於David Blundell (Ed.) Austronesian Taiwan:Linguistics, History, Ethnology, Prehistory。臺北:南天書局。
- Bird, Michael I,Hope, Geoffrey和Taylor, David (2004)。。《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118–119:145–163。於2007年3月31日查閱。
- Blusse, Leonard和Everts, Natalie (2000)。。臺北:順益原住民博物館出版社. ISBN 957-99767-2-4 & ISBN 957-99767-7-5
- Blusse, Leonard (2006)。於Yeh Chuen-Rong (Ed.) History, Culture and Ethnicity: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Formosan Indigenous Peoples。臺北:南天書局。ISBN 978-957-30287-4-1.
- Blust, Robert (1999)。於E. Zeitoun & P.J.K Li (Eds.)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pp. 31–94)。臺北:中央研究院.
- Brown, Melissa J (1996)。於Melissa J. Brown (Ed.) Negotiating Ethnicities in China and Taiwan。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州: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
- Brown, Melissa J. (2001)。。《Ethnology》 40。2
- Brown, Melissa J (2004)。。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ISBN 0-520-23182-1.
- Campbell, Rev. William (1915)。。London, Edinburgh, New York:Marshall Brothers Ltd,1996年南天書局再版。ISBN 957-638-377-3
- Chen, Chiu-kun (1997)。。臺北,臺灣:國史館。ISBN 957-671-272-6
- Chen, Chiukun (1999)。於Rubinstein, Murray A (Ed.) Taiwan : a New history (pp. 133–62)。Armonk, N.Y.:M.E. Sharpe.
- Chen, Henry C. L.和Hay, Peter (2004)。。《Changing Islands – Changing Worlds: Proceedings of the Islands of the world VI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1110–31,2004年11月1日-7日,金門,臺灣。
- Cheng, Zoe (2007,Apr 1)。。《英文台灣評論》 57。4。於2007年4月22日查閱。
- Ching, Leo T.S. (2001)。。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 ISBN 0-520-22551-1
- Chou, Hui-Min (2005)。。馬里蘭大學:Doctoral dissertation.
- Chu, Jou-juo (2001)。。臺北:唐山出版社
- Chuang, Jimmy (2005,Oct 14)。。《臺北時報》。於2007年4月21日查閱。
- Cohen, Marc J. (1988)。。華盛頓特區:Asia Resource Center.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4年),Table 1. Statistics of Indigenous Population in Taiwan and Fukien Areas for Townships, Cities and Districts。於
2007年3月18日查閱。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年),Statistics of Indigenous Population in Taiwan and Fukien Areas.
- Crossley, Pamela Kyle (1999)。。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
- Directorate General of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Executive Yuan, R.O.C. (DGBAS). (2000). National Statistics,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Preliminary statistical analysis report of 2000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Excerpted from Table 29: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igenous population in Taiwan-Fukien Area. Accessed March 18 2007.
- Development of the ROC (Taiwan) Constitution. (2006).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Accessed June 3 2007.
- Diamond, Norma (1995)。於Defining the Miao: Ming. Qing and Contemporary Views。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出版社
- Dikotter, Frank (1992)。。史丹佛,加利福尼亞州:史丹佛大學出版社。ISBN 0-8047-2334-6
- Duara, Presenjit (1995)。。芝加哥,伊利諾州: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 Ebrey, Patricia (1996)。於Melissa J. Brown (Ed.) Negotiating Ethnicities in China and Taiwan。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州: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ISBN 1-55729-048-2.
- Edmondson, Robert (2002)。於Stephane Corcuff (Ed.) Memories of the Future: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紐約:M.E. Sharpe
- Ericsson, Niclas S (2004)。。《Harvard Asia Quarterly》 VIII。1 (Winter):33–44
- Eyton, Laurence (2004,March 3)。。《Asia Times Online》. Accessed June 3 2007.
- Faure, David (2001)。。臺北:順益原住民博物館出版社。ISBN 957-30287-0-0
- Gao, Pat (2001)。。行政院新聞局網站,臺灣。於2007年3月22日查閱。
- Gao, Pat (2007,April 4)。。《英文臺灣評論》. Accessed June 3 2007.
- Gluck, Caroline (2005)。。BBC News Taiwan:July 4. Accessed March 6 2007.
- Gold, Thomas B. (1986)。。Armonk, New York:M.E. Sharpe.
- Harrell, Stevan (1996)。於Melissa J. Brown (Ed.) Negotiating Ethnicities in China and Taiwan (pp. 1–18)。Berkeley, CA: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Harrison, Henrietta (2001)。於David Faure (Ed.) In Search of the Hunters and Their Tribes: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臺北:南天書局.
- Harrison, Henrietta (2001)。。臺北:順益原住民博物館出版社。ISBN 957-99767-9-1
- Harrison, Henrietta (2003)。。《positions》 11。2:331–60.
- Hattaway, Paul (2003)。。Pasadena, CA:William Carey Library Pub. ISBN 0878083510
- Hill, Catherine,Soares, Pedro和Mormina, Maru等 (2007)。。《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91:1735–1737.
- Ho Hi Yan Hits the Airwaves(2005年5月5日)。臺北市政府。Accessed March 17 2007.
- Hong, Mei Yuan (1997)。。臺北,臺灣:國史館
- Hsiau, A-chin (1997)。。《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18。4.
- Hsiau, A-chin (2000)。。倫敦:Routledge
- Hsieh, Jolan (2006)。。New York, NY:Routledge,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 Hsu, Cho-yun (1980)。於Ronald Knapp (Ed.) China’s Island Frontier: 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夏威夷州:夏威夷大學出版社.
- Hsu, Wen-hsiung (1980)。於Ronald Knapp (Ed.) China’s Island Frontier: 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夏威夷州:夏威夷大學出版社.
- Hsu, Mutsu (1991)。。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ISBN 957-9046-78-6
- "INTERVIEW: Aboriginal name activists hopeful-". (2007, January 27)。臺北時報,第2頁。Accessed November 12 2007.
- Kang, Peter (2003)。於Leonard Blusse (Ed.) Around and About Formosa。臺北:。
- Ka, Chih-ming (1995)。。Boulder, CO:Westview Press.
- "Kavalan become official Aboriginal group". (2005, May 5). Taipei City Government. Accessed March 17 2007.
- Kerr, George H (1965)。。Cambridge:The Riverside Press.
- Kleeman, Faye Yuan (2003)。。Honolulu, HA: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Knapp, Ronald G (1980)。於Ronald G.Knapp (Ed.) China’s Island Frontier: 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ISBN 957-638-334-X
- Lamley, Harry J (1981)。於Emily Martin Ahern and Hill Gates (Eds.) The Anthropology of Taiwanese Society (pp. 283–88)。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Lee, Abby (2003,Aug 29)。。《Taiwan Journal》. Accessed April 21 2007.
- Li, Paul Jen-kuei (1992)。。《Newsletter of Taiwan History Field Research》.
- Li, Paul Jen-kuei (2001)。。《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2。1:271–78
- Lin, Jean (2006,May 6)。。《Taipei Times (Taiwan)》
- Liu, Alexandra (2000,Aug 24)。。《Taiwan Panorama》. Accessed March 17 2007.
- Liu, Tan-Min (2002)。。Taipei:Academia Sinica. ISBN 957-01-0937-8
- Liu, Tao Tao (2006)。於Yeh Chuen-Rong (Ed.) History, Culture and Ethnicity: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Formosan Indigenous Peoples (pp. 427–430)。Taipei:SMC Publishing
- Loa, Iok-sin (2007,Jan 27)。。《Taipei Times (Taiwan)》. Accessed November 13 2007.
- Low, Y.F. (2005,Nov 09)。。《Central News Agency — Taiwan》.
- Mackay, George L. (1896)。。London:Oliphant, Anderson and Ferrier
- Matsuda, Kyoko (2003)。。《History and Anthropology》 14。2:179–196
- Mendel, Douglass (1970)。。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Meskill, Johanna Menzel (1979)。。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Meyer, Mahlon (2001,Jan 08)。。《Newsweek (Atlantic Edition) Asian section》.
- Mo, Yan-chih (2005,Mar 21)。。《Taipei Times (Taiwan)》. Accessed April 21 2007.
- Montgomery-McGovern, Janet B. (1922)。。Boston:Small Maynard and Co. Reprinted 1997, Taipei:SMC Publishing. ISBN 957-638-421-4
- Pan, Da He (2002)。。SMC Publishing. ISBN 957-638-599-7
- Pan, Ying (1996)。。臺北:SMC Publishing. ISBN 957-638-358-7
- "Premier apologizes to Tao tribe". (2002, May 24). Taipei Times. Pg. 3. Accessed March 17 2007.
- Phillips, Steven (2003)。。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Pickering, W.A. (1898)。。London:Hurst and Blackett. Republished 1993, Taipei, SMC Publishing. ISBN 957-638-163-0.
- Rolett, Barry V.,Jiao, Tianlong和Lin, Gongwu (2002)。。《Journal of Early Modern History》 4。1:307–319.
- Rudolph, Michael (2003)。於Paul R. Katz and Maury Rubinstein (Ed.) The Quest for Difference Versus the Wish to Assimilate:Aborigines and Their Struggle for Cultural Survival in Times of Multiculturalis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 "Saisiyat people launch referendum initiative" National Affairs, April 28, 2006. Accessed August 19 2006.
- Shepherd, John R. (1986)。於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No. 58。臺北:中央研究院
- Shepherd, John R. (1993)。。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1995, SMC Publishing, Taipei. ISBN 957-638-311-0
- Shepherd, John Robert (1995)。.
- Shih, Cheng-Feng (1999)。 Paper presented at the June, 1999 International Aboriginal Rights Conference in Taipei. Accessed March 24 2007.
- Shih, Hsiu-chuan和Loa, Iok-sin (2008,April 24)。。《Taipei Times (Taiwan)》. Accessed April 24 2008.
- Simon, Scott (2006,Jan 4)。。《Japan Focus》. Accessed March 16 2007.
- Stainton, Michael (1999)。於Murray A. Rubinstein (Ed.) Taiwan A New History。New York:M.E. Sharpe, Inc. ISBN 1-56324-816-6
- Stainton, Michael (2002)。。《Cultural Survival Quarterly》 26。2. Accessed March 21 2007.
- Stainton, Michael (2006)。於Yeh Chuen-Rong (Ed.) History, Culture and Ethnicity: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Formosan Indigenous Peoples。Taipei:SMC Publishing Inc。ISBN 978-957-30287-4-1.
- Su (Shih), Bing (Ming) (1986)。。Washington D.C.:Taiwanese Cultural Grass Roots Association.
- Suenari, Michio (2006)。於History, Culture and Ethnicity: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Formosan Indigenous Peoples。Taipei:SMC Publishing
- Takekoshi, Yasaburo (1907)。。London:Longmans and Green & Company
- "Tao demand relocation of waste". ( 2003, Jan 02). CNA, Taipei. Page 3. Accessed March 17 2007.
- Teng, Emma Jinhuang (2004)。。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ISBN 0-674-01451-0.
- Tsao, Feng-fu (1999)。。《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20。4,5:328–48.
- Tsuchida, Shigeru (1983)。於S.A Wurm and Hiro Hattori (Eds.) Language Atlas of the Pacific Area。Canberra: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 Tsuchida, S.和Yamada, Y. (1991)。於S. Tsuchida, Y. Yamada & T. Moriguchi (Ed.) Linguistic Materials of the Formosan Sinicized Populations I: Siraya and Basai。Tokyo:The University of Tokyo.
- Wilson, Richard W (1970)。。Cambridge, MA: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Yeh, Yu-ting (2003). Atayal Narratives and Folktales, in the Formosan Language Archive. Taipei: Th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Accessed April 13 2007.
- Zeitoun, Elizabeth和Yu (2005)。。《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10。2:167–200.
其他文獻
- 黃明堂, 2005, 澳洲學者:南島語族源自台灣 , 自由時報。
-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 黃應貴等,1993,《尊重原住民的自稱,見張茂桂等,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191-97。台北:業強出版社。
- 李壬癸,1997,《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常民文化。
- 詹素娟,1996,〈族群歷史研究的「常」與「變」:以平埔研究為中心〉,見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頁69-102。台北:玉山社。
相關學術研究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Chen, Chi-lu. 1968.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Formosan Aborigines. Taipei: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Formosan Aborigines. Taipei: Taiwan Museum.
- 陳奇祿,1992,《台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聯經
- 黃應貴編,1986,《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
- 林柏年,2006,《台灣原住民族之權利與法制》台北:稻鄉
- 李亦園,1982,《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
- 潘英海、詹素娟編,1995,《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 阮昌銳,1994,《台灣土著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 王嵩山,2001,《臺灣原住民社會與文化概論》台北:聯經
-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
- 許木柱,1995,《台灣省通志,住民志,同冑篇,第一章通論》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 佐山融吉,1914,《番族調查報告書》台北:台灣總督府
- 黃榮泉(Masa Tohui),《泰雅族與其拼音系統》;《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中譯本;《泰雅勵志舞曲》《泰雅語羅馬字拼音導讀》、《泰雅族傳統故事》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