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蘇四十三起義: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4行: 第14行:
}}
}}
'''蘇四十三起義'''发生于[[乾隆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屬[[甘肅]][[河州]]管轄的循化廳(今[[青海省]][[循化縣]])撒拉族人蘇四十三,因不滿甘肅之官員貪污舞弊,欺壓人民,率眾起義。於河州之役中殺死支援之[[楊士璣]],起義軍分兵從小道繞過清軍[[勒爾謹]]部,直取首府[[蘭州]]。<ref>《[[清史稿]]》(卷126):“四十六年,循化回蘇四十三復起,勒爾謹令蘭州知府楊士璣、河州協副將新柱率二百人往捕,為所戕,遂破河州。勒爾謹赴援,聞賊將自小道徑攻蘭州,引還城守。”</ref>。蘭州城只有八百守兵,一日交戰,便損兵三百,甘肅官吏驚恐。乾隆皇帝恐蘭州不保,遂命尚書[[和珅]]為欽差由[[北京|京城]]赴甘肅,又命[[軍機大臣]]阿桂督師,速調[[陝西]]、[[四川]]、[[新疆]]等地援軍進剿。合共十幾萬軍隊入甘肅支援。十日後,[[巴彦岱]]率三萬大軍到達蘭州城下,撤了[[陝甘總督]][[勒爾謹]]的職<ref>《[[清史稿]]》(卷126):“上責勒爾謹觀望失機,奪官;下刑部論斬”</ref>,暫任陝甘地區軍事指揮,組織軍隊反擊叛亂軍。李侍堯到達後正式接任陝甘總督,只用四萬軍隊把十萬起義軍打得潰敗,分五路進軍循化。二十日後,和珅軍到達甘肅[[海蘭察]]部,發現海蘭察部已經撃敗起義軍,於是下令分四路進軍,但是四路軍中對於和珅這位長官多有不滿,於是只有海蘭察,圖欽保兩路軍出征,海蘭察繞山而進,殲敵軍伏兵。但是圖欽保則被困於山中,最後被圍困而死。和珅此舉更增加了諸將之反感,數日未曾再出征。<br />
'''蘇四十三起義'''发生于[[乾隆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屬[[甘肅]][[河州]]管轄的循化廳(今[[青海省]][[循化縣]])撒拉族人蘇四十三,因不滿甘肅之官員貪污舞弊,欺壓人民,率眾起義。於河州之役中殺死支援之[[楊士璣]],起義軍分兵從小道繞過清軍[[勒爾謹]]部,直取首府[[蘭州]]。<ref>《[[清史稿]]》(卷126):“四十六年,循化回蘇四十三復起,勒爾謹令蘭州知府楊士璣、河州協副將新柱率二百人往捕,為所戕,遂破河州。勒爾謹赴援,聞賊將自小道徑攻蘭州,引還城守。”</ref>。蘭州城只有八百守兵,一日交戰,便損兵三百,甘肅官吏驚恐。乾隆皇帝恐蘭州不保,遂命尚書[[和珅]]為欽差由[[北京|京城]]赴甘肅,又命[[軍機大臣]]阿桂督師,速調[[陝西]]、[[四川]]、[[新疆]]等地援軍進剿。合共十幾萬軍隊入甘肅支援。十日後,[[巴彦岱]]率三萬大軍到達蘭州城下,撤了[[陝甘總督]][[勒爾謹]]的職<ref>《[[清史稿]]》(卷126):“上責勒爾謹觀望失機,奪官;下刑部論斬”</ref>,暫任陝甘地區軍事指揮,組織軍隊反擊叛亂軍。李侍堯到達後正式接任陝甘總督,只用四萬軍隊把十萬起義軍打得潰敗,分五路進軍循化。二十日後,和珅軍到達甘肅[[海蘭察]]部,發現海蘭察部已經撃敗起義軍,於是下令分四路進軍,但是四路軍中對於和珅這位長官多有不滿,於是只有海蘭察,圖欽保兩路軍出征,海蘭察繞山而進,殲敵軍伏兵。但是圖欽保則被困於山中,最後被圍困而死。和珅此舉更增加了諸將之反感,數日未曾再出征。<br />
再過數日,軍機大臣阿桂領十萬大軍到達,阿桂問和珅為何戰敗,和珅推搪諸將不聽調遣,阿桂說:「是宜誅!」次日,阿桂下令集合,一會兒軍隊就全部集合,他馬上反問和珅:「諸將殊不見其慢,當誰誅?」<ref>《[[清史稿]]》(卷106):“阿桂曰:“是宜誅!”明日,同部署戰事,阿桂所指揮,輒應如響。乃曰:“諸將殊不見其慢,當誰誅?。”</ref>和珅沒有回話。阿桂正式接手最高統帥,十日後,李侍堯攻下循化,阿桂捕殺韓二個,蘇四十三叛亂接近結束。和珅亦被調回京師,因指揮失誤關係導致[[總兵]]圖欽保戰死,被停職處分。加上阿桂和海蘭察等三十餘將上書,奏請乾隆帝禁止和珅再度領兵。和珅知道此事後對阿桂結下不解之恨<ref>《[[清史稿]]》(卷106):“和珅用是銜阿桂,終身與之齟”</ref>,直至阿桂去世。清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六日清兵包圍起義軍據點[[華林山]][[華林寺]],清兵放火燒寺,起義軍皆葬身火海,蘇四十三在混亂中被殺,歷時七十多日之蘇四十三起義被清廷平定。
再過數日,軍機大臣阿桂領十萬大軍到達,阿桂問和珅為何戰敗,和珅推搪諸將不聽調遣,阿桂說:「是宜誅!」次日,阿桂下令集合,一會兒軍隊就全部集合,他馬上反問和珅:「諸將殊不見其慢,當誰誅?」<ref>《[[清史稿]]》(卷106):“阿桂曰:“是宜誅!”明日,同部署戰事,阿桂所指揮,輒應如響。乃曰:“諸將殊不見其慢,當誰誅?。”</ref>和珅沒有回話。阿桂正式接手最高統帥,十日後,李侍堯攻下循化,阿桂設計捕殺韓二個,蘇四十三叛亂接近結束。和珅亦被調回京師,因指揮失誤關係導致[[總兵]]圖欽保戰死,被停職處分。加上阿桂和海蘭察等三十餘將上書,奏請乾隆帝禁止和珅再度領兵。和珅知道此事後對阿桂結下不解之恨<ref>《[[清史稿]]》(卷106):“和珅用是銜阿桂,終身與之齟”</ref>,直至阿桂去世。清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六日清兵包圍起義軍據點[[華林山]][[華林寺]],清兵放火燒寺,起義軍皆葬身火海,蘇四十三在混亂中被殺,歷時七十多日之蘇四十三起義被清廷平定。<ref>《[[清史稿]]》(卷105):“阿桂至,設圍絕其水道,進攻之,賊大潰。殲蘇四十三,馀黨奔華林寺,焚之,無一降者。”</ref>


== 參考註釋 ==
== 參考註釋 ==
第22行: 第22行:
== 參考文獻 ==
== 參考文獻 ==
*《乾隆四十六年回亂》
*《乾隆四十六年回亂》
*《清史稿·本紀十四·高宗本纪五·甘肅回亂大觀·蘇四十三叛亂》
*《清史稿·本紀十四·高宗本纪五·蘇四十三叛亂》
*《清史稿·列傳一百二十六》
*《清史稿·列傳一百二十六》
*《清史稿·列傳一百六》
*《清史稿·列傳一百六》
*《清史稿·列傳一百五》
*《甘肅回亂大觀》
[[Category:清朝战役|S]]
[[Category:清朝战役|S]]

2010年12月20日 (一) 13:28的版本

蘇四十三起義
日期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至五月
地点
结果 清朝完全平定蘇四十三叛亂
参战方
清朝 起義軍
指挥官与领导者
巴彦岱楊士璣 勒爾謹海蘭察圖欽保 
支援軍:和珅阿桂李侍堯
蘇四十三 韓二個 
兵力
蘭州城守兵:800人
甘肅守兵:74000人
京城、陝西、四川、新疆支援軍:160000人
約二十萬
伤亡与损失
約五萬 約十二萬

蘇四十三起義发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屬甘肅河州管轄的循化廳(今青海省循化縣)撒拉族人蘇四十三,因不滿甘肅之官員貪污舞弊,欺壓人民,率眾起義。於河州之役中殺死支援之楊士璣,起義軍分兵從小道繞過清軍勒爾謹部,直取首府蘭州[1]。蘭州城只有八百守兵,一日交戰,便損兵三百,甘肅官吏驚恐。乾隆皇帝恐蘭州不保,遂命尚書和珅為欽差由京城赴甘肅,又命軍機大臣阿桂督師,速調陝西四川新疆等地援軍進剿。合共十幾萬軍隊入甘肅支援。十日後,巴彦岱率三萬大軍到達蘭州城下,撤了陝甘總督勒爾謹的職[2],暫任陝甘地區軍事指揮,組織軍隊反擊叛亂軍。李侍堯到達後正式接任陝甘總督,只用四萬軍隊把十萬起義軍打得潰敗,分五路進軍循化。二十日後,和珅軍到達甘肅海蘭察部,發現海蘭察部已經撃敗起義軍,於是下令分四路進軍,但是四路軍中對於和珅這位長官多有不滿,於是只有海蘭察,圖欽保兩路軍出征,海蘭察繞山而進,殲敵軍伏兵。但是圖欽保則被困於山中,最後被圍困而死。和珅此舉更增加了諸將之反感,數日未曾再出征。
再過數日,軍機大臣阿桂領十萬大軍到達,阿桂問和珅為何戰敗,和珅推搪諸將不聽調遣,阿桂說:「是宜誅!」次日,阿桂下令集合,一會兒軍隊就全部集合,他馬上反問和珅:「諸將殊不見其慢,當誰誅?」[3]和珅沒有回話。阿桂正式接手最高統帥,十日後,李侍堯攻下循化,阿桂設計捕殺韓二個,蘇四十三叛亂接近結束。和珅亦被調回京師,因指揮失誤關係導致總兵圖欽保戰死,被停職處分。加上阿桂和海蘭察等三十餘將上書,奏請乾隆帝禁止和珅再度領兵。和珅知道此事後對阿桂結下不解之恨[4],直至阿桂去世。清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六日清兵包圍起義軍據點華林山華林寺,清兵放火燒寺,起義軍皆葬身火海,蘇四十三在混亂中被殺,歷時七十多日之蘇四十三起義被清廷平定。[5]

參考註釋

  1. ^ 清史稿》(卷126):“四十六年,循化回蘇四十三復起,勒爾謹令蘭州知府楊士璣、河州協副將新柱率二百人往捕,為所戕,遂破河州。勒爾謹赴援,聞賊將自小道徑攻蘭州,引還城守。”
  2. ^ 清史稿》(卷126):“上責勒爾謹觀望失機,奪官;下刑部論斬”
  3. ^ 清史稿》(卷106):“阿桂曰:“是宜誅!”明日,同部署戰事,阿桂所指揮,輒應如響。乃曰:“諸將殊不見其慢,當誰誅?。”
  4. ^ 清史稿》(卷106):“和珅用是銜阿桂,終身與之齟”
  5. ^ 清史稿》(卷105):“阿桂至,設圍絕其水道,進攻之,賊大潰。殲蘇四十三,馀黨奔華林寺,焚之,無一降者。”

參考文獻

  • 《乾隆四十六年回亂》
  • 《清史稿·本紀十四·高宗本纪五·蘇四十三叛亂》
  • 《清史稿·列傳一百二十六》
  • 《清史稿·列傳一百六》
  • 《清史稿·列傳一百五》
  • 《甘肅回亂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