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Zhangzhugang(留言 | 贡献) 内容扩充 |
--en |
||
第1行: | 第1行: | ||
'''足太陽膀胱經''' |
'''足太陽膀胱經''',[[十二正经]]之一,与[[足少陰腎經]]相表里。本經起於[[睛明穴|睛明]],止於[[至陰穴|至陰]],左右各67個[[腧穴]],有49個穴位分佈在頭面部、項背部和腰背部,18個穴位分佈在下肢後。 |
||
==经脉循行== |
==经脉循行== |
2011年1月8日 (六) 09:49的版本
足太陽膀胱經,十二正经之一,与足少陰腎經相表里。本經起於睛明,止於至陰,左右各67個腧穴,有49個穴位分佈在頭面部、項背部和腰背部,18個穴位分佈在下肢後。
经脉循行
足太陽膀胱經首穴從內眼角睛明穴,上行額部(攢竹、眉衝、曲差;會神庭、頭臨泣),交會於頭頂(五處、承光、通天、百會),分支至耳上角,在枕部分出兩支向下,分別循行分佈於背腰、臀部,末穴是小趾端至陰穴。[1][2]
主治概要
本经主要治疗心、項、目、背、腰、下肢部的病变。
穴位
- 睛明
- 攢竹
- 眉衝
- 曲差
- 五處
- 承光
- 通天
- 絡卻
- 玉枕
- 天柱
- 大杼
- 風門
- 肺俞
- 厥陰俞
- 心俞
- 督俞
- 膈俞
- 肝俞
- 膽俞
- 脾俞
- 胃俞
- 三焦俞
- 腎俞
- 氣海俞
- 大腸俞
- 關元俞
- 小腸俞
- 膀胱俞
- 中膂俞
- 白環俞
- 上髎
- 次髎
- 中髎
- 下髎
- 會陽
- 承扶
- 殷門
- 浮郄
- 委陽
- 委中
- 附分
- 魄戶
- 膏肓
- 神堂
- 噫譆
- 膈關
- 魂門
- 陽綱
- 意舍
- 胃倉
- 肓門
- 志室
- 胞肓
- 秩邊
- 合陽
- 承筋
- 承山
- 飛揚,絡穴
- 跗陽,陽蹻郄穴
- 崑崙,經穴
- 僕參
- 申脈,八脈交會穴,通於陽蹻脈
- 金門,郄穴
- 京骨,原穴
- 束骨,輸穴
- 足通谷,滎穴
- 至陰,井穴
参考文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黃帝內經/靈樞第一卷
- ^ 孙国杰 主编. 针灸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7: 73. ISBN 7-5323-4102-X.
- ^ 《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眦,上額,交巔。 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 其支者:從腰中,下夾脊,貫腎,入膕中。 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