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東亞共榮圈: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DUKEYANG留言 | 贡献
DUKEYANG留言 | 贡献
第18行: 第18行:
[[1940年]]8月,近衛文麿首度明白指出「大東亞共榮圈」的名稱,及指明大日本帝國(含扶植政權與殖民地[[臺灣日治時期|臺灣]]、[[滿洲國]]、[[朝鮮日治時期|朝鮮]])、[[中華民國]]、[[法屬印度支那|法屬中南半島]]、[[荷屬東印度|荷屬印尼]]、[[英屬印度]]、[[海峽殖民地|英屬馬來亞]](包括[[新加坡]])、[[英屬香港]]、[[北婆羅洲|英屬婆羅洲地區]](包括[[布魯克王朝|砂撈越]]與[[汶萊]])及[[新幾內亞]]、[[澳洲]]、[[紐西蘭]]等[[大洋洲]]地區與[[蘇聯]][[西伯利亞]]東部為大東亞之範圍。大東亞共榮圈中,日本本國與滿洲國、中國([[汪精衛政權]])為[[經濟共同體]]。東南亞作為資源供給地區。[[南太平洋]]為國防圈。
[[1940年]]8月,近衛文麿首度明白指出「大東亞共榮圈」的名稱,及指明大日本帝國(含扶植政權與殖民地[[臺灣日治時期|臺灣]]、[[滿洲國]]、[[朝鮮日治時期|朝鮮]])、[[中華民國]]、[[法屬印度支那|法屬中南半島]]、[[荷屬東印度|荷屬印尼]]、[[英屬印度]]、[[海峽殖民地|英屬馬來亞]](包括[[新加坡]])、[[英屬香港]]、[[北婆羅洲|英屬婆羅洲地區]](包括[[布魯克王朝|砂撈越]]與[[汶萊]])及[[新幾內亞]]、[[澳洲]]、[[紐西蘭]]等[[大洋洲]]地區與[[蘇聯]][[西伯利亞]]東部為大東亞之範圍。大東亞共榮圈中,日本本國與滿洲國、中國([[汪精衛政權]])為[[經濟共同體]]。東南亞作為資源供給地區。[[南太平洋]]為國防圈。


為實現大東亞共榮圈,1942年[[日本內閣]]設立[[大東亞省]],並於[[1943年]]11月5日日本首相[[東條英機]]與滿洲國(代表:首相[[張景惠]])、[[汪精卫政权|南京國民政府]](代表:行政院長[[汪精衛]])、[[泰國]](皇室王子[[汪歪搭雅昆·瓦拉汪]];唯一實質獨立的參與國)、[[國|美]]屬[[菲律賓自治領|菲律賓自治邦]](總統[[勞威爾]])、英屬[[緬甸]](總理[[巴莫]])、[[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首席代表[[錢德拉·鮑斯]])等共同召開[[大東亞會議]],並在會後發表《[[大東亞共同宣言]]》揭暨其目標。
為實現大東亞共榮圈,1942年[[日本內閣]]設立[[大東亞省]],並於[[1943年]]11月5日日本首相[[東條英機]]與滿洲國(代表:首相[[張景惠]])、[[汪精卫政权|南京國民政府]](代表:行政院長[[汪精衛]])、[[泰國]](皇室王子[[汪歪搭雅昆·瓦拉汪]];唯一實質獨立的參與國)、美屬[[菲律賓自治領|菲律賓自治邦]](總統[[勞威爾]])、[[英屬緬甸]](總理[[巴莫]])、[[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首席代表[[錢德拉·鮑斯]])等共同召開[[大東亞會議]],並在會後發表《[[大東亞共同宣言]]》揭暨其目標。


==面積與人口==
==面積與人口==

2011年2月7日 (一) 15:23的版本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大東亜共栄圏
假名だいとうあきょうえいけん
平文式罗马字Dai-tō-a Kyōeiken
日語舊字體大東亞共榮圈


大東亞共榮圈,為大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中提出的邦联制戰略構想與政治號召。

歷史

滿洲國時期宣揚日本人、漢人與滿州人友好和諧的海報

1938年11月3日,大日本帝国首相近衛文麿發表「第二次近衛聲明」,號召建立「大東亞新秩序」,欲樹立「中日滿三國相互提攜,建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互助連環的關係」,以大日本帝國、東亞東南亞「共存共榮的新秩序」為目標。

1940年8月,近衛文麿首度明白指出「大東亞共榮圈」的名稱,及指明大日本帝國(含扶植政權與殖民地臺灣滿洲國朝鮮)、中華民國法屬中南半島荷屬印尼英屬印度英屬馬來亞(包括新加坡)、英屬香港英屬婆羅洲地區(包括砂撈越汶萊)及新幾內亞澳洲紐西蘭大洋洲地區與蘇聯西伯利亞東部為大東亞之範圍。大東亞共榮圈中,日本本國與滿洲國、中國(汪精衛政權)為經濟共同體。東南亞作為資源供給地區。南太平洋為國防圈。

為實現大東亞共榮圈,1942年日本內閣設立大東亞省,並於1943年11月5日日本首相東條英機與滿洲國(代表:首相張景惠)、南京國民政府(代表:行政院長汪精衛)、泰國(皇室王子汪歪搭雅昆·瓦拉汪;唯一實質獨立的參與國)、美屬菲律賓自治邦(總統勞威爾)、英屬緬甸(總理巴莫)、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首席代表錢德拉·鮑斯)等共同召開大東亞會議,並在會後發表《大東亞共同宣言》揭暨其目標。

面積與人口

合計795.52萬平方公里,48587.1萬人

評論

含有大东亚版图的邮票

大東亞共榮圈以「解放殖民地、相互尊重彼此獨立」為號召,但大東亞共榮圈獨立國家卻往往由大日本帝国军队掌控或部分掌控,成為大日本帝国侵略亞洲的障眼名目。大東亞共榮圈內的英屬馬來亞與荷屬東印度群島,日方原並無使其獨立的目標;但在在二戰末期改變其策略準備讓爪哇島獨立。

大東亞共榮圈隨著大日本帝國的無條件投降而結束。雖然大日本帝國被認為是侵略者,但是大日本帝國軍隊排除東南亞殖民地宗主國的勢力,並且企圖建立現代化體制,同時也讓菲律賓、緬甸等國獨立,許多如蘇卡諾勞威爾等獨立運動領袖也多與大日本帝國方面聯合,使日本因素的正反討論仍不斷地進行。與之相對的是,中國、朝鮮、韓國等國家堅持“大東亞共榮圈”是大日本帝國為取得侵略外國的名分,實質是在這個共榮圈中接受大日本帝國統治。日本右派仍認為中日戰爭為大日本帝國「被迫應戰」,而認為大東亞共榮圈是大日本帝國「從歐美列強的統治中解放亞洲」的必有作為。

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