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不连续点: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第25行: 第25行:
:<math>f(x)=\begin{cases}\sin\frac{5}{x-1} & \mbox{ for } x< 1 \\ 0 & \mbox { for } x=1 \\ \frac{0.1}{x-1}& \mbox{ for } x>1\end{cases}</math>
:<math>f(x)=\begin{cases}\sin\frac{5}{x-1} & \mbox{ for } x< 1 \\ 0 & \mbox { for } x=1 \\ \frac{0.1}{x-1}& \mbox{ for } x>1\end{cases}</math>
点<math>x_0=1</math>是第二类不连续点,又称本性不连续点。
点<math>x_0=1</math>是第二类不连续点,又称本性不连续点。

== 外部链接 ==
*YAN Kun. [http://www.nature.ac.cn/papers/paper-pdf/curveandequation-pdf.pdf Adaptive connection equation in discontinuous area of data curve]. DOI:10.3969/j.issn.1004-2903.2011.01.018


[[Category:函数|J]]
[[Category:函数|J]]

2011年4月26日 (二) 07:27的版本

不连续点是指:在非连续函数y=f(x)中某点处xo处有中断现象,那么,xo就称为函数的不连续点。

分类

根据不同不连续点的性质,通常把不连续点分为两类:

  1. 第一类不连续点:
    1. 跳跃不连续点:不连续点两侧函数的极限存在,但不相等
    2. 可去不连续点:不连续点两侧函数的极限存在且相等。
  2. 第二类不连续点:
不属于第一类不连续点的任何一种不连续点都属于第二类不连续点。

例子

可去不连续点

1. 考虑以下函数:

是可去不连续点。

跳跃不连续点

2. 考虑以下函数:

是跳跃不连续点。

第二类不连续点

3. 考虑以下函数:

是第二类不连续点,又称本性不连续点。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