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奇寵格: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Kszkkk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Cadream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奇寵格''',[[滿族|滿洲]]鑲白旗人,生卒年不詳,[[1726年]][[舉人]],[[1765年]]就任[[台灣道]]。隔年,因為[[台北]][[台灣原住民|原住民]]超越[[土牛溝|番漢隘線]]且殺人,依照「生番殺人,地方官處分」的往例,奇寵格去職查辦。[[1771年]],因為台灣缺乏治事官員,因又被朝廷要求復任原職舊官。[[1774年]],奇寵格高升調回[[閩南]]。
'''奇寵格''',[[滿族|滿洲]]鑲白旗人,生卒年不詳,[[1726年]][[舉人]],[[1765年]]就任[[台灣道]]。隔年,因為[[台北]][[台灣原住民|原住民]]超越[[土牛溝|番漢隘線]]且殺人,並受到時任[[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李俊原]]的蒙蔽,向[[閩浙總督]][[蘇昌]]謊報被台灣原住民所害的平民之後,奇寵格受到牽連,去職查辦。<ref>《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五十二冊,閩浙總督蘇昌奏摺〈李浚原請革職查審等由〉,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頁101-110。</ref>。[[1771年]],因為台灣缺乏治事官員,因又被閩浙總督[[崔應階]]薦舉,復任原職。<ref>《軍機處檔摺件》,第012369號,閩浙總督崔應階奏摺〈請以寄寵格調台灣道等由〉。</ref>。[[1774年]],奇寵格高升調回[[福建]]擔任糧驛道。並於[[1776年]]陞任福建[[按察使]]。


奇寵格是[[台灣清治時期]]的地方官當中,頗有政績的一位,也是著名清官。據史載,其清廉政績與另一位清代嶺南三大清官之一的[[陳璸]]齊名。
奇寵格是[[台灣清治時期]]的地方官當中,頗有政績的一位,也是著名清官。據史載,其清廉政績與另一位清代嶺南三大清官之一的[[陳璸]]齊名。
第12行: 第12行:
{{s-after|[[碩善]]}}
{{s-after|[[碩善]]}}
{{end box}}
{{end box}}

==註釋==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台灣省通志》,台灣省政府,1961年。
*李騰嶽等(監修),王詩琅(纂修),《台灣省通志稿—人物志》,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1年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陳雲林總主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市,九州出版社,2009年。
*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台灣省通志》,台灣省政府,1961年。

*李騰嶽等(監修),王詩琅(纂修),1981年,《台灣省通志稿—人物志》,台北市,成文出版社。


[[Category:福建分巡台灣道]]
[[Category:福建分巡台灣道]]

2011年5月5日 (四) 14:41的版本

奇寵格滿洲鑲白旗人,生卒年不詳,1726年舉人1765年就任台灣道。隔年,因為台北原住民超越番漢隘線且殺人,並受到時任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李俊原的蒙蔽,向閩浙總督蘇昌謊報被台灣原住民所殺害的平民人數,之後,奇寵格受到牽連,去職查辦。[1]1771年,因為台灣缺乏治事官員,因而又被閩浙總督崔應階薦舉,復任原職。[2]1774年,奇寵格高升調回福建擔任糧驛道。並於1776年陞任福建按察使

奇寵格是台灣清治時期的地方官當中,頗有政績的一位,也是著名清官。據史載,其清廉政績與另一位清代嶺南三大清官之一的陳璸齊名。

前任:
蔣允焄
福建分巡台灣道
1765年上任
繼任:
余文儀
前任:
蔣允焄
福建分巡台灣兵備道
1771年上任
繼任:
碩善

註釋

  1. ^ 《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五十二冊,閩浙總督蘇昌奏摺〈李浚原請革職查審等由〉,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頁101-110。
  2. ^ 《軍機處檔摺件》,第012369號,閩浙總督崔應階奏摺〈請以寄寵格調台灣道等由〉。

參考文獻

  • 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台灣省通志》,台灣省政府,1961年。
  • 李騰嶽等(監修),王詩琅(纂修),《台灣省通志稿—人物志》,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1年。
  •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 陳雲林總主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市,九州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