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空: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3行: | 第3行: | ||
佛教在论述各法时,主张诸法为空。其事物体性为“性空”,相状则称“相空”。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佛教因果论|因缘而生、因缘而合]],既无常态又无定性<ref>《[[智度论]]》(卷六):“因缘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说中道。”</ref>。 |
佛教在论述各法时,主张诸法为空。其事物体性为“性空”,相状则称“相空”。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佛教因果论|因缘而生、因缘而合]],既无常态又无定性<ref>《[[智度论]]》(卷六):“因缘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说中道。”</ref>。 |
||
[[释迦佛]][[十大弟子]]之一、称为“解空第一”的人为[[须菩提]]<ref>《[[增一阿含经]]》(卷3):“复有声闻常行布施而能不灭,解空第一,须菩提苾刍是。”</ref>。在《[[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记载,[[须菩提]]就空相事询问 |
[[释迦佛]][[十大弟子]]之一、称为“解空第一”的人为[[须菩提]]<ref>《[[增一阿含经]]》(卷3):“复有声闻常行布施而能不灭,解空第一,须菩提苾刍是。”</ref>。在《[[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记载,[[须菩提]]就空相事询问释迦佛陀,佛陀说:“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ref>[[姚秦]]·[[鳩摩羅什]]《摩訶般若波羅密大明咒經》:“舍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異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ref> |
||
[[龙树]]建立“般若空性”之说,要求人通过认识假有来建立诸法性空,“诸法性常空,心亦不著空”,以达到“离有无两边”,“离有离无处中道”的境界。 |
[[龙树]]建立“[[般若]]空性”之说,要求人通过认识假有来建立诸法性空,“诸法性常空,心亦不著空”,以达到“离有无两边”,“离有离无处中道”的境界。 |
||
[[僧肇]]作《[[肇論]]》思想很挨近龍樹學的正義。[[鳩摩羅什]]称僧肇是秦人解空第一。<ref>《高僧传》说,罗什大师称:“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ref> |
[[僧肇]]作《[[肇論]]》思想很挨近龍樹學的正義。[[鳩摩羅什]]称僧肇是秦人解空第一。<ref>《高僧传》说,罗什大师称:“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ref> |
2011年8月21日 (日) 16:51的版本
解空,佛教概念,为悟解世间诸法的空相。
佛教在论述各法时,主张诸法为空。其事物体性为“性空”,相状则称“相空”。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合,既无常态又无定性[1]。
释迦佛十大弟子之一、称为“解空第一”的人为须菩提[2]。在《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记载,须菩提就空相事询问释迦佛陀,佛陀说:“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3]
龙树建立“般若空性”之说,要求人通过认识假有来建立诸法性空,“诸法性常空,心亦不著空”,以达到“离有无两边”,“离有离无处中道”的境界。
僧肇作《肇論》思想很挨近龍樹學的正義。鳩摩羅什称僧肇是秦人解空第一。[4]
印順導師被稱為“大小共貫的性空論者”、全面而有條理地對“阿含”、“般若”、“中觀”的空義加以綜貫闡揚的第一人[5]。
注釋
这是一篇關於佛教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